CN101899358A -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99358A CN101899358A CN 201010196383 CN201010196383A CN101899358A CN 101899358 A CN101899358 A CN 101899358A CN 201010196383 CN201010196383 CN 201010196383 CN 201010196383 A CN201010196383 A CN 201010196383A CN 101899358 A CN101899358 A CN 1018993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ying
- camellia oleifera
- oil
- tea
- camell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以采收的新鲜油茶籽为原料,经过堆沤、干燥,控制油茶籽达到常温下的安全贮藏水分要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干燥的油茶籽,品质好,出油率高,毛油质量好;贮藏性能好,贮藏时间长,可减少油茶籽在贮藏过程中脂肪的氧化作用,贮藏过程中茶油的过氧化值、酸价等指标变化小;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干燥条件容易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籽(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14个省(区)的山区和丘陵,目前全国有油茶林约为400万hm2,年产油茶籽超过60万吨。从油茶种子中提取的茶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茶油中含有茶多酚和山茶甙,丰富的VE、VD、VK和胡萝卜素以及角鲨烯,长期食用,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茶油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植物油。
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内食用植物油60%左右依赖进口。传统草本油料生产的土地受到限制。发展油茶产业,不与粮争地,既能迅速增加油料供应,又能提高生态水平,因而受到各级政府和民间的日益重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促使油茶籽大规模的开始加工利用。
干燥是油茶籽加工利用的第一道工序,对油茶籽品质、出油率和油脂的品质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茶油主要是农户自种、自收、自管,作坊式榨油,干燥主要采用自然晒干法,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加之南方多阴雨,高水分含量的油茶籽容易腐烂,油脂酸败,严重影响后续加工过程,成为茶油规模化生产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为了适应油茶产业化生产,研究油茶籽 干燥方法对促进油茶籽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无公开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油茶籽干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有效解决现有干燥技术时间长、油茶籽贮藏品质差、不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严重制约油茶籽加工等方面的缺陷。本发明根据不同干燥方法对油茶籽出油率和油茶籽贮藏过程油脂品质的影响,优化得到一种适合油茶籽干燥的方法,并进一步提供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油茶籽的贮藏和加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杂,堆沤处理后,脱去油茶果壳,寻找适宜的条件将除去油茶果壳的油茶籽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
所述油茶籽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
(2)将挑选后的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0~80%,堆沤处理8~12天,完成后熟,进一步提高油茶籽中的油脂含量,然后除去油茶果壳;
(3)除去油茶果壳以后的油茶籽采用热风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0~90℃,堆积密度300~500kg/m3平铺,干燥6~25h,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
本发明与现有的油茶籽自然晒干法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方法干燥时间短,干燥速度快,避免了因天气不好或干燥不及时造成的霉变,保证了原料油茶籽和压榨毛油的质量;(2)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油茶籽的含水量均匀,容易控制,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3)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干燥后的油茶籽贮藏品质好,贮藏时间长,在贮藏过程中油脂的质量稳定,提取后的毛油品质好,减少精炼工序,提高成品茶油的回收率和品质;(4)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干燥温度与油茶籽含水量关系图
图2堆积密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将挑好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5%,堆沤处理10天后油茶籽的含油量获得显著提高,经堆沤处理后油茶果壳可轻松去除。油茶籽采用热风干燥,将油茶籽在温度55℃、堆积密度320kg/m3平铺,干燥15h,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将干燥处理过的油茶籽在常温下贮藏8个月,贮藏8个月后的油茶籽中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刚开始贮藏时相比分别升高0.34mgKOH/g和0.86mmol/kg,说明油茶籽的油脂含量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油茶籽的贮藏稳定性很好。
实施例2
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 虫害伤害的油茶果。将挑好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5%,不堆沤或分别堆沤处理2、4、6、10、12、14天,其他工艺条件同实施例1。油茶籽的含油量提高结果见表1所示。
表1不同堆沤时间处理后油茶籽中主要成份的变化
堆沤天数(d)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油茶籽中 粗脂肪含量(质量%) | 41.61 | 42.25 | 42.6 | 42.47 | 43.72 | 47.36 | 45.26 | 43.85 |
实施例3
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5%,堆沤处理12天,除去油茶果壳。分别采用不同温度进行热风干燥,堆积密度按照320kg/m3平铺,干燥13h,测定干燥温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见附图1所示。附图1中,曲线1、2、3分别为55℃、70℃、90℃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由附图1可见,干燥初期油茶籽含水量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干燥后期含水分量下降减慢。干燥温度越高,油茶籽的水分含量降低越快,干燥时间缩短,这种趋势在脱水开始阶段尤其明显,55℃、70℃、90℃下干燥至油茶籽的相对安全储藏水分(10%以下)所需时间分别为20h、15h、13h,因为干燥温度的增加可以加速油茶籽与干燥介质间的热交换。
实施例4
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5%,堆沤处理12天,除去油茶果壳。采用70℃温度进行热风干燥,按照不同堆积密度平铺,干燥13h, 测定堆积密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见附图2所示。附图2中,曲线1、2、3、4分别为堆积密度450、430、354、322kg/m3的实验结果。
由附图2可见,堆积密度越大,油茶籽水分下降越慢,干燥时间越长,堆积密度分别为322、354、430、450kg/m3时,干燥至油茶籽的相对安全储藏水分所需干燥时间分别约为15h、20h、22h、25h。
实施例5
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80%,堆沤处理12天,进一步提高油茶籽中的油脂含量,除去油茶果壳。采用热风干燥在温度70℃,堆积密度320kg/m3平铺,干燥13h,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在常温下贮藏8个月,贮藏8个月后的油茶籽中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刚开始贮藏时相比分别升高0.56mgKOH/g和1.82mmol/kg,说明油茶籽的贮藏稳定性很好。
实施例6
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5%,堆沤处理10天,进一步提高油茶籽中的油脂含量,除去油茶果壳。采用热风干燥在温度90℃,堆积密度350kg/m3平铺,干燥8h,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在常温下贮藏8个月,贮藏8个月后的油茶籽中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刚开始贮藏时相比分别升高1.18mgKOH/g和2.66mmol/kg,说明油茶籽的贮藏稳定性很好。
实施例7
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70%,堆沤处理8天,进一步提高油茶籽中的油脂含量,除去油茶果壳。采用热风干燥在温度80℃,堆积密度430kg/m3平铺,干燥15h,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在常温下贮藏8个月,贮藏8个月后的油茶籽中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刚开始贮藏时相比分别升高1.4mgKOH/g和3.7mmol/kg,说明油茶籽的贮藏稳定性很好。
实施例8
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去油茶果中夹杂的杂质,发霉和有病虫害伤害的油茶果。放置在室温下,控制相对湿度为80%,堆沤处理10天,进一步提高油茶籽中的油脂含量,除去油茶果壳。采用热风干燥在温度55℃,堆积密度450kg/m3平铺,干燥23h,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在常温下贮藏8个月,贮藏8个月后的油茶籽中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比刚开始贮藏时相比分别升高0.16mgKOH/g和0.68mmol/kg,说明油茶籽的贮藏稳定性很好。
Claims (7)
1.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经过挑选、除杂后,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是将油茶果堆沤处理后,脱去油茶果壳得油茶籽,将平铺堆积的油茶籽热风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采收的新鲜油茶果进行挑选;
(2)将挑选后的茶果放置在室温下,堆沤处理,完成后熟,除去油茶果壳,得油茶籽;
(3)采用热风干燥方法干燥油茶籽,使油茶籽的含水量达到1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沤的条件为室温、相对湿度为7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沤处理时间为8~12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干燥的温度为5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干燥的时间为6~25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籽热风干燥时的堆积密度300~500kg/m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96383 CN101899358A (zh) | 2010-06-08 | 2010-06-08 |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96383 CN101899358A (zh) | 2010-06-08 | 2010-06-08 |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99358A true CN101899358A (zh) | 2010-12-01 |
Family
ID=4322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96383 Pending CN101899358A (zh) | 2010-06-08 | 2010-06-08 |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99358A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7979A (zh) * | 2011-05-03 | 2011-09-14 | 江南大学 | 一种远红外干燥油茶籽的方法 |
CN102504937A (zh) * | 2011-11-04 | 2012-06-20 | 福建春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孕妇乳母营养茶油的干燥技术 |
CN103289814A (zh) * | 2013-05-20 | 2013-09-11 | 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的储存方法 |
CN103881801A (zh) * | 2013-10-27 | 2014-06-25 | 刘跃 | 取消精炼工序并能有效降低食用油中水分的方法 |
CN104180608A (zh) * | 2013-05-27 | 2014-12-03 |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烘干方法 |
CN104186649A (zh) * | 2014-08-29 | 2014-12-10 | 湖南林之神林韵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方法 |
CN104745293A (zh) * | 2015-02-28 | 2015-07-01 |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水分的控制方法 |
CN105674688A (zh) * | 2016-01-12 | 2016-06-15 | 江西天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果蔬烘干机的茶籽烘干工艺 |
CN106664979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安徽香草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采收和储存方法 |
CN106900847A (zh) * | 2017-03-14 | 2017-06-30 | 吉首大学 | 油茶籽仁的袋装保鲜方法 |
CN107312614A (zh) * | 2017-07-04 | 2017-11-03 | 安徽省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油的物理提炼方法 |
CN109123690A (zh) * | 2018-06-26 | 2019-01-04 | 安徽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将茶壳从茶籽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
CN111363618A (zh) * | 2020-04-07 | 2020-07-03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香花油茶果的前处理方法 |
CN115505455A (zh) * | 2022-09-16 | 2022-12-23 | 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 | 一种山茶油的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06-08 CN CN 201010196383 patent/CN101899358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中国花卉盆景》 19970128 林云甲 盆花叶面喷水过多好不好? , 第01期 2 * |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30 王俊发等 油料种子热风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02期 2 * |
《安徽科技》 19940131 罗学刚 桐油生产技术 , 第01期 2 * |
《干燥技术与设备》 20081020 张进疆等 回热式热泵干燥高湿稻谷的试验研究 , 第05期 2 *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7979A (zh) * | 2011-05-03 | 2011-09-14 | 江南大学 | 一种远红外干燥油茶籽的方法 |
CN102504937A (zh) * | 2011-11-04 | 2012-06-20 | 福建春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孕妇乳母营养茶油的干燥技术 |
CN103289814A (zh) * | 2013-05-20 | 2013-09-11 | 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的储存方法 |
CN104180608B (zh) * | 2013-05-27 | 2016-06-15 |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烘干方法 |
CN104180608A (zh) * | 2013-05-27 | 2014-12-03 |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烘干方法 |
CN103881801A (zh) * | 2013-10-27 | 2014-06-25 | 刘跃 | 取消精炼工序并能有效降低食用油中水分的方法 |
CN104186649A (zh) * | 2014-08-29 | 2014-12-10 | 湖南林之神林韵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方法 |
CN104745293B (zh) * | 2015-02-28 | 2018-04-13 |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水分的控制方法 |
CN104745293A (zh) * | 2015-02-28 | 2015-07-01 |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油茶籽水分的控制方法 |
CN105674688A (zh) * | 2016-01-12 | 2016-06-15 | 江西天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果蔬烘干机的茶籽烘干工艺 |
CN106664979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安徽香草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采收和储存方法 |
CN106900847A (zh) * | 2017-03-14 | 2017-06-30 | 吉首大学 | 油茶籽仁的袋装保鲜方法 |
CN106900847B (zh) * | 2017-03-14 | 2020-05-19 | 吉首大学 | 油茶籽仁的袋装保鲜方法 |
CN107312614A (zh) * | 2017-07-04 | 2017-11-03 | 安徽省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茶籽油的物理提炼方法 |
CN109123690A (zh) * | 2018-06-26 | 2019-01-04 | 安徽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将茶壳从茶籽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
CN111363618A (zh) * | 2020-04-07 | 2020-07-03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香花油茶果的前处理方法 |
CN115505455A (zh) * | 2022-09-16 | 2022-12-23 | 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 | 一种山茶油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9358A (zh) | 一种油茶籽干燥方法 | |
CN103518837B (zh) | 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 | |
CN102388995A (zh) |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 |
CN104591863A (zh) | 一种含有荔枝核、荔枝果皮的食用菌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80593A (zh) | 黑水虻幼虫作为油料昆虫的应用 | |
CN104402616A (zh) | 一种利用大蒜秸秆的平菇栽培基质及平菇生产方法 | |
CN106579099A (zh) | 一种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 |
CN101880591A (zh) | 家蝇蛆作为油料昆虫的应用 | |
CN102845230A (zh) | 一种可促进草菇原基分化的草菇栽培方法 | |
CN106036029A (zh) | 一种青贮饲料的制作工艺 | |
CN107653054A (zh) | 一种茶籽油的生产工艺 | |
CN104025907B (zh) | 一种姫菇栽种方法 | |
CN103789086A (zh) | 一种丝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33068A (zh) | 一种辣木固体发酵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6376354A (zh) | 一种猴头菇多糖提取原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060955A (zh) | 一种珍稀食用菌秀珍菇循环生态生产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040040441A (ko) | 차나무꽃의 가공방법 | |
CN102783626A (zh) | 一种脱水金花菜的制作方法 | |
CN106747776B (zh) | 一种利用银耳废菌糠制作草菇栽培料的方法 | |
CN103583237A (zh) | 利用紫苏秸秆生产高含量赖氨酸平菇的方法 | |
CN101161809B (zh) | 一种农副产品发酵用曲的制作方法 | |
CN104171083B (zh) | 一种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方法 | |
CN104489683B (zh) | 一种黑枸杞玛卡粉及其制备方法 | |
JP3962585B2 (ja) | ステビア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 |
CN104880053A (zh) | 一种茯苓的快速干燥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