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47722A -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722A
CN101847722A CN200910019746A CN200910019746A CN101847722A CN 101847722 A CN101847722 A CN 101847722A CN 200910019746 A CN200910019746 A CN 200910019746A CN 200910019746 A CN200910019746 A CN 200910019746A CN 101847722 A CN101847722 A CN 101847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battery
lithium ion
hydroxide
positive electrode
cob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19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NC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NC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NC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NC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19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7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7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单晶颗粒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M1-x-yO2(0<x≤0.8,0<y≤0.5,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过渡金属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为制备原料,并且该复合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多孔团聚体,该团聚体平均尺寸在2-50微米之间,比表面积大于15m2/g(BET方法测定)。(2)将该复合金属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和锂盐在球磨机中研磨,微米级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转变成纳米微晶颗粒,获得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复合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和锂盐的混合前驱体,再将该混合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处理,即可获得所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3)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M1-x-yO2基本上是由微米级单晶颗粒组成,单晶颗粒平均尺寸在2-20微米之间。此外,该产品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如超低的比表面积、合理的粒度分布、良好的电极加工性能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优异的倍率性能、突出的高低温循环与储存性能、极佳的安全性能,可以广泛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明名称为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含镍钴体系层状正极材料。
技术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J.B.Goodenough等人首次发现了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和锰酸锂(LiMn2O4)可以作为脱嵌锂离子的材料,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其中钴酸锂以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良好的电极加工性能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日本索尼公司成功的应用于首次商业化的小型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镍酸锂尽管具有很高的可逆比容量(210mAh/g),但是其较差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合成困难等原因,无法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而电子产品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和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可逆比容量、低成本和长循环寿命以及安全可靠等。钴酸锂由于其有限的可逆比容量、高昂的成本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不适合作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将目光集中到具有更高可逆比容量(>180mAh/g)与较低价格的LiNi0.8Co0.2O2正极材料的研究上,并且该材料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存在合成困难、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差等缺点,即使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的有限应用也需要和LiCoO2等其它正极材料混合使用,否则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因此,化合物LiNi0.8Co0.2O2不可能取代LiCoO2而被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最有希望在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改性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磷酸亚铁锂(LiFePO4)与镍钴锰三元系(Li(Ni,Co,Mn)O2)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O4)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循环寿命长,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等优点,但是其电子和离子电导率很低,使得该材料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较差。此外,该材料还存在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不好以及振实密度低、电极加工性能差等缺点。
Mn在自然界中资源丰富,并且正尖晶石LiMn2O4的合成工艺相对LiNiO2来说也简单一些,热稳定性与耐过充性能较好。因此,正尖晶石LiMn2O4是最有希望应用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特别是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但是该材料在高温(55℃以上)下的循环与贮存性能较差,因此,以LiMn2O4为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存在严重的自放电现象和可逆容量衰减过快等缺点。
通过在镍钴酸锂LiNixCo1-xO2中添加其它金属元素,可以提高该材料的结构稳定、热稳定性以及循环性能。如法国Saft公司通过添加Al和Mg制备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和LiNi0.8Co0.15Mg0.05O2。而通过添加锰,制备出镍钴锰三元材料(Li(Ni,Co,Mn)O2)。该三元系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与热稳定性,但也存在振实密度较低和电极加工性能差等缺点。目前国内外制备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都是由一次小晶粒聚集成的球形或者类球形二次颗粒,材料的振实密度较低,一般低于2.4g/cm3,电极填充性能不好,在电极片辊压时,二次颗粒会发生破裂,导致材料和粘结剂以及导电剂之间的接触不好,影响到电极的压实密度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显然,现有的正极材料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用高性能小型锂离子电池和大容量电动车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要提高正极材料的实际比容量和改善循环性,必须开发新的正极材料或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改性,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LiNixCoyM1-x-yO2(0<x≤0.8,0<y≤0.5,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的振实密度、电极加工性能、体积能量密度,从而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循环性能及安全可靠的微米级单晶颗粒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微米级单晶颗粒含镍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镍钴正极材料,可与电解质溶液或固体电解质,以及负极活性材料一起组成锂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含镍钴正极材料为具有层状结构结构的LiNixCoyM1-x-yO2(0<x≤0.8,0<y≤0.5,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含镍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与锂盐按Li/(Mn+M)=1.0~1.1∶1摩尔比球磨混合;
2)将步骤1)制得的固体粉末在400~1200℃下,进行热处理1~48小时,烧结制得锂离子电池用含镍钴正极材料。
所述步骤1)中的改性金属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所述步骤1)中的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多孔微米级团聚体,该团聚体平均尺寸在1-20微米之间,复合氧化物粉末比表面积大于15m2/g。
所述步骤1)中的锂盐包括Li2CO3,LiOH·H2O,LiNO3,CH3COOLi。
所述步骤1)中的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微米级团聚体经过研磨后转变为纳米微晶颗粒,与锂盐一起球磨后成为具有纳米尺寸的混合前驱体。
所述步骤2)中的最佳烧结温度为850-1150℃,最佳烧结时间为10-24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含镍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选用镍钴和改性金属M具有纳米微晶组成的多孔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作为原料,经过充分球磨后制备出具有纳米尺寸的前驱体,然后高温烧结制备出具有微米级单晶颗粒的改性含镍钴正极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振实密度,电极加工性能以及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与高功率输出性能。
本发明提供用作锂离子电池的含镍钴正极活性材料,具有振实密度高,电极加工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优异等显著优点。此外,产品具有的完整而表面光滑的微米级单晶颗粒可以改善材料的电极加工性能,提高了电极的压实密度。生长完整而有序的单晶结构具有规整而顺畅的锂离子运动的三维通道,减小了充放电过程中对锂离子迁移的阻碍,从而使该材料具有超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更加适合于在电动工具和混合电动车等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LiNi0.35Co0.3Mn0.35O2扫搞电子显微镜照片(SEM);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LiNi0.35Co0.3Mn0.35O2X射线衍射图(XRD);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LiNi0.35Co0.3Mn0.35O2的前100周充放电曲线;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粉体材料的激光粒度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证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明。
实施例1、
将50公斤镍钴和锰的复合氧化物前驱体(Ni∶Co∶Mn=0.35∶0.3∶0.35)和26公斤Li2CO3充分研磨混合,然后在450度下预烧结5小时,然后升温到950度下高温烧结24小时,最后冷却到室温。
材料的颗粒大小和形貌观察在Hitachi S-4000电子扫描显微镜上进行。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制备的新型LiNi0.35Co0.3Mn0.35O2是单晶颗粒,晶粒平均尺寸在5-10微米左右,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
材料的晶体结构采用Rigaku B/Max-2400X射线衍射仪(Rigaku Ltd.)进行分析,Cu Kα线为光源,衍射角2θ从10°到90°。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合成材料具有标准的层状结构,无杂质相存在。
利用BET法测定使用美国麦克公司生产的Flow Sorb III测定的合成材料的比表面积为0.4m2/g。
为了测定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将上述合成的电化学活性物质、乙炔黑以及PVDF(聚偏氟乙烯)按照85∶10∶5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形成浆料,均匀涂敷于铝箔衬底上.将得到的电极片在140℃下烘干后,在一定的压力下压紧,继续在140℃下烘干12小时,然后将薄膜裁剪成面积为1cm2的圆形薄片作为正极。以纯锂片为负极,以为1mol/l LiPF6EC+DMC(体积比1∶1)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实验电池。
实验电池由受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充放电仪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充放电电流为20mA/g,充电截止电压为4.3V,放电截止电压为2.5V,2~5充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
图4是测定的制备粉体材料的激光粒度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材料颗粒呈现正态分布。
实施例2~10、
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一系列层状结构LiNixCoyM1-x-yO2正极活性材料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表1所列的不同条件下,合成一系列层状结构LiNixCoyM1-x-yO2正极活性材料。
表1
  实施例   化学组成   复合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锂盐  可逆比容量(mAh/g)
  2   LiNi0.5Co0.2Mn0.3O2   NiO-Mn3O4-Co3O4   碳酸锂  165
  3   LiNi0.7Co0.2Al0.1O2   Mn3O4-CoO-Al2O3   硝酸锂  168
   4   LiNi0.5Co0.15Mg0.05O2   Co(OH)2-Ni(OH)2-Mg(OH)2   氢氧化锂  162
  5   LiNi0.4Co0.2Mn0.3Al0.1O2   MnO2-Co3O4-NiO-Al2O3   碳酸锂  150
  6   LiNi0.5Co0.2Mn0.25Mg0.05O2   MnO2-Co3O4-NiO-Al2O3   碳酸锂  145
  7   LiNi0.4Co0.2Mn0.4O2   Co(OH)2-Ni(OH)2-Mn(OH)2   氢氧化锂  156
  8   LiNi0.4Co0.15Mn0.4Li0.05O2   Mn3O4-MgO-NiO   碳酸锂  154
  9   LiNi0.7Co0.2Al0.06Li0.04O2   Mn3O4-CoO-Al2O3   氢氧化锂  178
实施例11、
将50公斤镍钴锰和铝的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和27.4公斤氢氧化锂混合,然后充分球磨,然后在400度下预烧结8小时,然后升温到850度下高温烧结24小时,最后冷却到室温,合成出所需要的锂离子电池含镍钴层状结构正极活性材料。

Claims (5)

1.一种含镍和钴的正极材料,可与电解质溶液或固体电解质,以及负极活性材料一起组成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为化学式可以表达为LiNixCoyM1-x-yO2(0<x≤0.8,0<y≤0.5,M是Li,Mn,Al,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镍和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镍、钴与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与锂盐按Li/(Co+Ni+M)=1.0~1.2∶1摩尔比球磨混合1~10小时;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前驱体在400~1200℃下,进行热处理1~48小时,烧结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的含锰正极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多孔团聚体,该团聚体平均尺寸在2-50微米之间,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粉末比表面积大于15m2/g(BET方法测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镍、钴和改性金属M的复合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微米级团聚体经过研磨后转变为纳米微晶颗粒,与锂盐一起球磨后成为具有纳米尺寸的混合前驱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钴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基本上是由微米级单晶颗粒组成,单晶颗粒平均尺寸在2-20微米之间。
CN200910019746A 2009-03-26 2009-03-26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847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9746A CN101847722A (zh) 2009-03-26 2009-03-26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9746A CN101847722A (zh) 2009-03-26 2009-03-26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722A true CN101847722A (zh) 2010-09-29

Family

ID=4277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9746A Pending CN101847722A (zh) 2009-03-26 2009-03-26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7722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976A (zh) * 2010-12-10 2011-05-11 王志勇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68549A (zh) * 2011-09-20 2012-03-07 山东沃特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使用此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4241640A (zh) * 2014-10-10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5810938A (zh) * 2016-04-29 2016-07-27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放电电压平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025346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组装的电池
CN107305946A (zh) * 2016-04-19 2017-10-31 株式会社Lg化学 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其制造方法及阳极活性物质
CN107342416A (zh) * 2016-04-29 2017-11-10 株式会社Lg化学 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其制造方法及阳极活性物质
CN107437616A (zh) * 2017-07-11 2017-12-05 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09216697A (zh) * 2018-07-31 2019-01-15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镍大晶粒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418A (zh) * 2018-09-29 2019-01-18 湖北文理学院 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9873141A (zh) * 2019-02-19 2019-06-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块状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261A (zh) * 2019-08-08 2019-11-08 青岛多元锂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工艺
CN110447132A (zh) * 2017-11-30 2019-11-12 株式会社Lg化学 正极添加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CN110518232A (zh) * 2019-04-28 2019-11-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0718679A (zh) * 2018-07-13 2020-01-21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一次大颗粒三元正极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20135767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电化学储能装置及装置
CN111485278A (zh) * 2020-03-29 2020-08-04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单晶的固相反应合成方法
CN111801817A (zh) * 2018-03-02 2020-10-20 尤米科尔公司 用于可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的正电极材料
CN112626606A (zh) * 2020-11-23 2021-04-09 陕西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纯固相法制备高镍四元单晶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2781985A (zh) * 2020-12-29 2021-05-11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颗粒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
CN114843502A (zh) * 2022-05-16 2022-08-02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倍率单晶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84507A (zh) * 2022-06-22 2022-09-20 上海大学 一种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667154A (zh) * 2020-01-07 2023-01-31 Ev金属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24509A1 (en) * 2003-05-13 2006-02-0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Layered lithium nickel composite oxide powd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117235A (zh) * 2006-08-04 2008-02-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过渡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US20080032199A1 (en) * 2002-08-05 2008-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1621125A (zh) * 2009-02-13 2010-01-06 成都晶元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镍钴锰多元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2199A1 (en) * 2002-08-05 2008-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the same
EP1624509A1 (en) * 2003-05-13 2006-02-0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Layered lithium nickel composite oxide powd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117235A (zh) * 2006-08-04 2008-02-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过渡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1621125A (zh) * 2009-02-13 2010-01-06 成都晶元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镍钴锰多元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4976A (zh) * 2010-12-10 2011-05-11 王志勇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68549A (zh) * 2011-09-20 2012-03-07 山东沃特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使用此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4241640A (zh) * 2014-10-10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7305946A (zh) * 2016-04-19 2017-10-31 株式会社Lg化学 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其制造方法及阳极活性物质
CN105810938A (zh) * 2016-04-29 2016-07-27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放电电压平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7342416A (zh) * 2016-04-29 2017-11-10 株式会社Lg化学 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其制造方法及阳极活性物质
CN114920304A (zh) * 2016-04-29 2022-08-19 株式会社Lg 化学 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25346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组装的电池
CN106025346B (zh) * 2016-07-21 2019-01-11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组装的电池
CN107437616B (zh) * 2017-07-11 2020-03-10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07437616A (zh) * 2017-07-11 2017-12-05 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10447132A (zh) * 2017-11-30 2019-11-12 株式会社Lg化学 正极添加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CN110447132B (zh) * 2017-11-30 2022-06-07 株式会社Lg化学 正极添加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US11329287B2 (en) 2017-11-30 2022-05-10 Lg Energy Solution, Ltd. Cathode additiv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cathod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1801817A (zh) * 2018-03-02 2020-10-20 尤米科尔公司 用于可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的正电极材料
CN111801817B (zh) * 2018-03-02 2024-05-28 尤米科尔公司 用于可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的正电极材料
CN110718679A (zh) * 2018-07-13 2020-01-21 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一次大颗粒三元正极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216697A (zh) * 2018-07-31 2019-01-15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镍大晶粒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418A (zh) * 2018-09-29 2019-01-18 湖北文理学院 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US11699789B2 (en) 2018-12-29 2023-07-1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WO2020135767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电化学储能装置及装置
CN109873141A (zh) * 2019-02-19 2019-06-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块状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52338A1 (en) * 2019-04-28 2022-02-17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pparatus
WO2020220662A1 (zh) * 2019-04-28 2020-11-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锂离子二次电池和装置
CN110518232A (zh) * 2019-04-28 2019-11-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US12176534B2 (en) * 2019-04-28 2024-12-24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pparatus
EP4148830A3 (en) * 2019-04-28 2023-04-05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pparatus
CN110429261A (zh) * 2019-08-08 2019-11-08 青岛多元锂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工艺
CN115667154A (zh) * 2020-01-07 2023-01-31 Ev金属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CN111485278A (zh) * 2020-03-29 2020-08-04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单晶的固相反应合成方法
CN112626606A (zh) * 2020-11-23 2021-04-09 陕西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纯固相法制备高镍四元单晶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2781985A (zh) * 2020-12-29 2021-05-11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颗粒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
CN114843502A (zh) * 2022-05-16 2022-08-02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倍率单晶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84507B (zh) * 2022-06-22 2024-04-19 上海大学 一种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084507A (zh) * 2022-06-22 2022-09-20 上海大学 一种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7722A (zh) 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7950A (zh) 锂离子电池微米级单晶颗粒正极材料
US10468677B2 (en) Spinel-type lithium-manganese-containing complex oxide
US952517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ver-lithiated layered lithium metal composite oxide
KR101052450B1 (ko) 리튬 2 차 전지용 정극 활물질 분말
CN103026537B (zh) 非水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前驱体、以及使用了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类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3094550B (zh) 一种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84372A (zh) 一种高压实密度正极材料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WO2023184960A1 (zh) 磷酸锰铁锂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KR101589294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01796672A (zh) 锂过渡金属类化合物粉末
CN101908624B (zh) 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7114A (zh) 锂过渡金属类化合物粉末、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粉末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CN102201572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铝酸锂固溶体
CN101093886A (zh) 包括TiO2-B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蓄电池
CN108807860B (zh) 阴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阴极片及锂电池
CN111384371A (zh) 一种抗压的正极活性材料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CN107316991A (zh) 一种具尖晶石结构的锂镍锰阴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WO2015001957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KR20120061909A (ko) 고망간 다결정 양극재료, 그 제조 방법, 및 동력 리튬이온전지
Zhang et al. Ce-doped LiNi 1/3 Co (1/3− x/3) Mn 1/3 Ce x/3 O 2 cathode materials for use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6565188A (zh) 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04140A (zh) 多元素微量共掺杂磷酸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706217A (zh) 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
CN10216370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钴镍锰锂-氧化铜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