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47608A -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608A
CN101847608A CN200910080891A CN200910080891A CN101847608A CN 101847608 A CN101847608 A CN 101847608A CN 200910080891 A CN200910080891 A CN 200910080891A CN 200910080891 A CN200910080891 A CN 200910080891A CN 101847608 A CN101847608 A CN 101847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electrode
tangent plane
plane pattern
electrode
mask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0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7608B (zh
Inventor
崔承镇
宋泳锡
刘圣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08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7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7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其中该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次掩模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第二次掩模工艺,形成第一绝缘层,并且在第一绝缘层上面依次形成硅岛、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以及包含有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的第二金属层,切面图案与数据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数据线平行;第三次掩模工艺,形成第二绝缘层,并且通过剥离工艺形成与第二金属层的漏电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切面图案上面。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不能有效地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的缺陷,保证了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艺质量。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利用3次掩模工艺的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为LCD)是一种主要的平板显示装置(Flat Panel Display,简称为FPD)。根据驱动液晶的电场方向,液晶显示装置分为垂直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和水平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水平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地分为:边界电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以下简称为FFS)型液晶显示装置,共平面切换(In-Plane Switching,简称为IPS)型液晶显示装置。
图1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中经过第一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中经过第二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图3a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中经过第三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图3b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第二绝缘层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图3c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显影后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图3d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蚀刻后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图3e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灰化后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图3f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如图1~图3f所示,在现有的制造阵列基板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投资和提高产量,出现了通过3次掩模工艺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的方法,具体为:
第一次掩模工艺,沉积和第一金属层,用一个单调掩模板(full tone mask)形成栅线1和公共线2;
第二次掩模工艺,依次沉积第一绝缘层、半导体层和第二金属层,用一个双调掩模板(dual tone mask)形成硅岛4、薄膜晶体管沟道、数据线5、源电极51和漏电极52;
第三次掩模工艺,沉积第二绝缘层6,用一个双调掩模板形成过孔,对残留的光刻胶8进行灰化,并沉积像素电极层,在剥离(lift off)残留的光刻胶之后形成像素电极。
但是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形成过孔之后,进行灰化时,过孔区域的光刻胶、第二绝缘层和第一绝缘层会同时被去掉,从而形成一个倾斜度不大的斜面。因此在沉积像素电极层之后,像素电极层没有断裂的部分,导致了在剥离工艺中无法去掉光刻胶及位于该光刻胶上面的像素电极,即导致了无法正常进行剥离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不能有效的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而出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次掩模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第二次掩模工艺,在经过所述第一次掩模工艺的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用于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基板的第一绝缘层,并且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面依次形成硅岛、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以及包含有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的第二金属层,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数据线平行;以及第三次掩模工艺,在经过所述第二次掩模工艺的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用于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二绝缘层,并且通过剥离工艺形成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漏电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面。
其中,所述切面图案还与所述栅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栅线平行,并且与所述栅线邻近的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次掩模工艺具体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公共线、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所述切面图案还与所述公共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公共线平行,并且与所述公共线邻近的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的上方。
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时候,采用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相同的材料同时形成所述切面图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栅电极以及与所述栅电极电连接的栅线位于玻璃基板上;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电以及所述栅线上面;硅岛位于所述栅电极上方;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硅岛上面,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设有薄膜晶体管沟道,所述源电极与数据线电连接;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栅线平行;第二绝缘层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像素电极通过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开设的过孔与漏电极电连接。
其中,当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平行时,邻近所述数据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其中,当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栅线平行时,邻近所述栅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其中,所述切面图案的材料与所述数据线的材料相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栅线和公共线位于玻璃基板上;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线和所述公共线上面;硅岛位于所述栅线上方;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硅岛的上面,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设有薄膜晶体管沟道,所述源电极与数据线电连接,并且在所述数据线和像素电极区域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第二绝缘层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漏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过孔;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面,通过与所述漏电极对应的过孔与所述漏电极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栅线和所述像素电极区域之间还设有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
其中,所述切面图案由黑矩阵材料和金属材料构成,所述黑矩阵材料位于所述金属材料上面。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次掩模工艺中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形成切面图案的方式,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数据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在第三次掩膜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有效地形成断裂的部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不能有效地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的缺陷,保证了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艺质量。另外,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切面图案还可防止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漏光现象。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中经过第一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中经过第二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
图3a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中经过第三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
图3b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第二绝缘层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3c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显影后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3d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蚀刻后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3e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灰化后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3f为现有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的α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经过第一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经过第二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经过第三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第二绝缘层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显影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8d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蚀刻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8e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灰化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8f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8g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剥离工艺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A-A`截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B-B`截面示意图;
图10c为图10a的C-C`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栅线;      2-公共线;        3-第一绝缘层;
4-硅岛;      5-数据线;        51-源电极;
52-漏电极;   6-第二绝缘层;    7-像素电极;
8-光刻胶;    9-切面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
步骤102,在经过步骤101的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用于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基板的第一绝缘层,并且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面依次形成硅岛、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以及包含有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的第二金属层,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数据线平行。
步骤103,在经过步骤102的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用于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二绝缘层,并且通过剥离工艺形成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漏电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1对应第一次掩模工艺,步骤102对应第二次掩模工艺,步骤103对应第三次掩模工艺。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次掩模工艺中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形成切面图案的方式,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数据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在第三次掩膜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有效地形成断裂的部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不能有效地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的缺陷,保证了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艺质量。另外,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切面图案还可防止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漏光现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进行第二次掩模工艺时,在所述栅线和所述像素电极区域之间也形成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并且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栅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栅线平行,并且与所述栅线邻近的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的上方。此时,在后续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栅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通过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四周的断裂面更有效地保证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掩模工艺具体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公共线、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所述切面图案还与所述公共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公共线平行,并且与所述公共线邻近的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的上方。此时,在后续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公共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通过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四周的断裂面更有效地保证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进行第二次掩模工艺时,形成一个由黑矩阵材料和金属材料构成的切面图案,所述黑矩阵材料位于所述金属材料上面。此时,能够防止切面图案反光而引起的各种缺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时候,采用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相同的材料同时形成所述切面图案。
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经过第一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经过第二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图8a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经过第三次掩模工艺的示意图。图8b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第二绝缘层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图8c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显影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图8d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蚀刻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图8e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灰化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图8f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图8g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掩模工艺中进行剥离工艺后的β区域截面示意图。如图5~图8g所示,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玻璃基板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并涂布光刻胶8。采用一个单调掩模板对光刻胶8进行曝光和显影,以保留栅线区域和公共线区域上的光刻胶8。对未被光刻胶8覆盖的第一金属层进行蚀刻,形成栅线1和公共线2。
步骤202,在经过步骤201的玻璃基板上依次沉积第一绝缘层、半导体层、重掺杂n+型半导体层和第二金属层。采用一个双调对光刻胶8进行曝光和显影,仅在数据线5、源电极51、漏电极52、硅岛和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上面保留光刻胶8,并且位于源电极51和漏电极52之间的薄膜晶体管沟道区域的光刻胶8比其他区域的光刻胶8更薄。对未被光刻胶8覆盖的第二金属层和半导体层进行蚀刻,形成数据线5、源电极51、漏电极52、硅岛和切面图案9。其中在所述像素区域和数据线5之间形成的切面图案9与像素区域部分重叠,在所述像素区域和前端栅线之间形成的切面图案9与像素区域部分重叠,在所述像素区域和本端栅线之间形成的切面图案9与像素区域部分重叠。然后对光刻胶8进行灰化,以进一步去掉位于薄膜晶体管沟道区域的光刻胶8,并对薄膜晶体管沟道区域的第二金属层进行完全蚀刻,对薄膜晶体管沟道区域的半导体层进行部分蚀刻,以形成薄膜晶体管沟道。
步骤203,在经过步骤202的玻璃基板上沉积第二绝缘层6,并涂布光刻胶8。采用双调掩模板进行曝光和显影,使得位于过孔区域的光刻胶8完全被去掉,同时使得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以及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栅线之间的光刻胶8完全被去掉,并且使得位于像素电极区域的光刻胶8比较薄。对未被光刻胶8覆盖的第二绝缘层6进行蚀刻,形成过孔。同时在像素区域四周的切面图案9的外侧形成断裂面。对光刻胶8进行灰化,进一步露出像素电极区域;沉积像素电极层;剥离残留的光刻胶8,形成像素电极7,此时像素电极7在过孔区域与漏电极52电连接,并且邻近所述栅线1的所述像素电极7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9上面,并且邻近所述数据线5的所述像素电极7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9上面,并且邻近所述公共线2的所述像素电极7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9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1对应第一次掩模工艺,步骤202对应第二次掩模工艺,步骤203对应第三次掩模工艺。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次掩模工艺中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形成切面图案,并且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栅线之间形成切面图案的方式,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数据线侧和栅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在第三次掩膜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有效地形成断裂的部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不能有效地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的缺陷,保证了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艺质量。另外,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切面图案还可防止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漏光现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进行第二次掩模工艺时,沉积第二金属层之后,继续沉积黑矩阵层。这样能够形成由黑矩阵材料和金属材料构成的切面图案,所述黑矩阵材料位于所述金属材料上面。此时,能够防止切面图案反光而引起的各种缺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时候,采用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相同的材料同时形成所述切面图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次掩模工艺中,对未被所述光刻胶覆盖的所述第二绝缘层进行蚀刻具体为:对未被所述光刻胶覆盖的所述第二绝缘层进行湿法蚀刻,这样可以提高蚀刻的速度。
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第一实施例
图9a为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9b为图9a的A-A`截面示意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包括:
栅电极以及与所述栅电极电连接的栅线位于玻璃基板上;
第一绝缘层3位于所述栅电以及所述栅线上面;
硅岛4位于所述栅电极上方;
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硅岛上面,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设有薄膜晶体管沟道,所述源电极与数据线5电连接;
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5平行;
第二绝缘层6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
像素电极7通过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上开设的过孔与漏电极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形成切面图案的方式,能够在后续的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数据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在后续的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有效地形成断裂的部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不能有效地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的缺陷,保证了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艺质量。另外,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切面图案还可防止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漏光现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仅在邻近栅线的区域设置切面图案。由于其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此时,邻近所述栅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栅线和所述像素电极区域之间还设有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此时,能够在该切面图案的栅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通过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四周的断裂面更有效地保证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平行时,邻近所述数据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图案由黑矩阵材料和金属材料构成,所述黑矩阵材料位于所述金属材料上面。此时,能够防止切面图案反光而引起的各种缺陷。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图案的材料与所述数据线的材料相同。
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第二实施例
图10a为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0b为图10a的B-B`截面示意图。图10c为图10a的C-C`截面示意图。如图10a~图10c所示,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包括:
栅电极以及与所述栅电极电连接的栅线位于玻璃基板上;
第一绝缘层3位于所述栅电以及所述栅线上面;
硅岛4位于所述栅电极上方;
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硅岛上面,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设有薄膜晶体管沟道,所述源电极与数据线5电连接;
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5或所述栅线平行;
第二绝缘层6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
像素电极7通过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上开设的过孔与漏电极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以及在像素电极区域和栅线之间形成切面图案的方式,能够在后续的工艺中在该切面图案的数据线侧以及栅线侧形成断裂面,从而能够在后续的工艺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有效地形成断裂的部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沉积像素电极层时不能有效地形成像素电极层断裂的部分的缺陷,保证了剥离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艺质量。另外,位于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切面图案还可防止像素电极区域和数据线之间的漏光现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邻近所述数据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邻近所述栅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图案的材料与所述数据线的材料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图案由黑矩阵材料和金属材料构成,所述黑矩阵材料位于所述金属材料上面。此时,能够防止切面图案反光而引起的各种缺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次掩模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
第二次掩模工艺,在经过所述第一次掩模工艺的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用于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基板的第一绝缘层,并且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面依次形成硅岛、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以及包含有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的第二金属层,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数据线平行;以及
第三次掩模工艺,在经过所述第二次掩模工艺的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用于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二绝缘层,并且通过剥离工艺形成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漏电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图案还与所述栅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栅线平行,并且与所述栅线邻近的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掩模工艺具体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包含有公共线、栅线和栅电极的第一金属层,所述切面图案还与所述公共线隔有设定距离,并且与所述公共线平行,并且与所述公共线邻近的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时候,采用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相同的材料同时形成所述切面图案。
5.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栅电极以及与所述栅电极电连接的栅线位于玻璃基板上;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电以及所述栅线上面;
硅岛位于所述栅电极上方;
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所述硅岛上面,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设有薄膜晶体管沟道,所述源电极与数据线电连接;
用于形成断裂面的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栅线平行;
第二绝缘层覆盖整个所述玻璃基板;
像素电极通过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开设的过孔与漏电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数据线平行时,邻近所述数据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面图案与所述栅线平行时,邻近所述栅线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位于所述切面图案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图案的材料与所述数据线的材料相同。
CN200910080891.5A 2009-03-27 2009-03-27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891.5A CN101847608B (zh) 2009-03-27 2009-03-27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891.5A CN101847608B (zh) 2009-03-27 2009-03-27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608A true CN101847608A (zh) 2010-09-29
CN101847608B CN101847608B (zh) 2015-06-17

Family

ID=4277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08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608B (zh) 2009-03-27 2009-03-27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76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7069A1 (zh) * 2013-11-05 2015-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通孔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344A (zh) * 2003-10-23 2005-05-0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器件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07343A (zh) * 2004-06-05 2005-12-1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344A (zh) * 2003-10-23 2005-05-0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器件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07343A (zh) * 2004-06-05 2005-12-14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7069A1 (zh) * 2013-11-05 2015-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通孔的制作方法
US9379146B2 (en) 2013-11-05 2016-06-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rough ho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608B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4807B (zh)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6150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01630640B (zh) 光刻胶毛刺边缘形成方法和tft-lcd阵列基板制造方法
CN101957529B (zh) Ffs型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493541B2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633066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with reduced edge slope angle, array substrate and having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57665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1322885B1 (ko) 어레이 기판과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0350073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59777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762199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6298646B (zh) Tft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6601689B (zh) 主动开关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0922A (zh)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
CN103117248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2768990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3143321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779783A (zh)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068692A (zh) 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35660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21615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0088B (zh) 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2790056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goa单元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710579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制造方法
US9431436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