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977B - 铁路覆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铁路覆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27977B CN101827977B CN200880111676.0A CN200880111676A CN101827977B CN 101827977 B CN101827977 B CN 101827977B CN 200880111676 A CN200880111676 A CN 200880111676A CN 101827977 B CN101827977 B CN 1018279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mass
- cladding element
- carrier strip
- passage
-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41001669679 Eleot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 E01C9/04—Pavings for railroad level-cross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1/00—Track superstructure adapted for tramways in paved streets
Landscapes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覆盖装置,该铁路覆盖装置具有在铁路的钢轨(3)之间设置在钢轨高度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7)并且优选还具有设置成在外侧连接在钢轨(3)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8)。所述覆盖元件(7、8)在其朝向钢轨(3)的边缘(10)上具有支承体(9),利用所述支承体将覆盖元件支承在钢轨(3)上。在覆盖元件(7、8)朝向钢轨(3)的边缘上设置在覆盖元件上的支承体(9)沿钢轨纵向(11)能移动地支承在所述覆盖元件上。有利的是,在覆盖元件(7、8)的每个朝向设有覆盖装置的铁路(2)的钢轨(3)的边缘(10)上能移动地设置至少两个支承体(9)。优选支承体(9)在钢轨纵向(11)上能移动地并且绕一平行于移动方向的几何轴线能摆动地支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覆盖装置,该铁路覆盖装置具有在铁路的钢轨之间设置在钢轨高度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并且优选还具有设置成在外侧连接在钢轨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其中,所述覆盖元件在其朝向钢轨的边缘上具有支承体,利用所述支承体将覆盖元件支承在钢轨上。
背景技术
在建造铁路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彼此间相同的间距设置轨枕。但例如在道岔、钢轨交叉的区域内或在铁路弯曲的区域内,无法实现在建造铁路时保持轨枕的相同的彼此间的间距。但如果在铁路的一个应设置铁路覆盖装置的区域内存在不等的轨枕的彼此间距,则在前面所述类型的已知的、其中覆盖元件具有在其朝向钢轨的边缘上形成的支承体的铁路覆盖装置中通常会出现困难,这是因为由轨枕的位置确定的钢轨固定元件的位置不与设置在前后顺序布置的支承体之间的凹部位置相对应,设置凹部是为了使支承体能够不受钢轨固定元件妨碍地支承到铁路的钢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铁路覆盖装置,在这种铁路覆盖装置中,即使当在应建造铁路覆盖装置的位置存在具有不均匀的彼此间距的轨枕时,也可以避免由于位于这里的轨枕固定元件对设置在覆盖元件上的支承体在轨枕上的支承造成妨碍。
根据本发明的开头所述类型的铁路覆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覆盖元件朝向钢轨的边缘上设置在覆盖元件上的支承体沿钢轨纵向能移动地支承在所述覆盖元件上。通过这种构型能够很好地实现前面所述的目的。设置在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铁路覆盖装置中的板形的覆盖元件可以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实现,并通过所设定的支承体在覆盖元件上能移动的支承,为了将覆盖元件装入以形成铁路覆盖装置,可以使所述支承体这样移动,即,使得即使在轨枕以不均匀的间距定位时,也可以避免支承体与设置在轨枕上的钢轨固定元件相触碰。结合支承体能在钢轨纵向上移动的支承,对于实现覆盖元件稳定的安装有利的是设定,在覆盖元件的每个朝向设有覆盖件的铁路的钢轨的边缘上能移动地设置至少两个支承体。
此外对于将覆盖元件嵌入在完成的铁路覆盖装置中存在的、覆盖元件在其中以其支承体支承在钢轨上的位置中的过程并且也对于覆盖元件可能的拆卸有利的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优选的是设定,支承体在钢轨纵向上能移动地并且能绕一平行于移动方向的几何轴线摆动地支承,其中支承体由于所述可摆动性能能从一支承位置出发向下翻转,在所述支承位置中它基本上跟随(依随)相应覆盖元件的面延伸从该覆盖元件向相邻的钢轨伸出。
这里如果设定,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本身能摆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的翻转体上,则得到一种结构上有利的解决方案。这里如果设定,为了将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相应配设的翻转体上,一方面在翻转体上而另一方面在支承体上形成槽和形成嵌入所述槽中的条部,则在结构上是简单和有利的。
如果设定,为了将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一方面在覆盖元件上而另一方面在支承体上形成槽和形成嵌入所述槽中的条部,则得到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铁路覆盖装置的一种结构上非常简单的实现方案,在这种铁路覆盖装置中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这种结构也可以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实现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对于执行将覆盖元件嵌入其在铁路覆盖装置中相应的位置所需的操作以及对于覆盖元件可能的拆卸,根据本发明的铁路覆盖装置的这样一种实施形式是有利的,该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覆盖元件构成为板对的形式,其中相应板对的两个板铰接式地组装在一起,并且这里铰接式组装的几何轴线平行于钢轨纵向延伸。这样支承体能够可移动地支承在形成覆盖元件的板对的相应对的两个板上,其中对此补充地通过铰接式地组装相应板对的两个板在安装和在可能的拆卸所述覆盖件时可以通过相应对的两个板的铰接式的组装实现支承体的方便上述过程的摆动运动。
如果设定,为了将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在覆盖元件朝向支承体的侧面上设置开缝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缝隙朝向支承体,并且在支承体上设有通过所述缝隙伸入通道内部的承载条,所述承载条在其位于通道中的区域上具有大于缝隙宽度的扩展部,则在支承体在覆盖元件上的可移动支承的结构构型方面是有利的。
对此的一个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为了将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在支承体朝向覆盖元件的侧面上设有开缝的通道,所述缝隙朝向所属的覆盖元件,并且在所述覆盖元件上设有通过所述缝隙伸入通道内部的承载条,所述承载条在其位于通道中的区域上具有大于缝隙宽度的扩展部。
这种构型能够有利地这样来改进,即设定,承载条在开缝的通道内是可摆动的。
这样以简单的方式对支承体的可移动性补充地实现了支承体的可摆动性。这里如果设定,开缝的通道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并且伸入通道中的承载条具有T形的横截面,其中承载条的T形横截面的横梁部以一个棱边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一个角部并以另一个棱边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与该角部相对的侧面,并且这样承载条能够绕其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一个角部的棱边摆动,则可以获得一种结构上简单且功能上有利的解决方案。
对此的一个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开缝的通道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通过缝隙伸入通道中的板条形式的承载条在其嵌入相关通道的区域上具有配合地贴靠在通道表面上的横截面形状。
在为了将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具有开缝的通道的覆盖元件上而设定的根据本发明的铁路覆盖装置的实施形式中设置的承载条可以是独立的条状物体,所述物体与支承体或与覆盖元件组装在一起,其中,例如一种可行的用于实现承载条的途径设定了一种T形横截面的型材条,所述型材条以其中间分支的一部分嵌入相关支承体中活覆盖元件的边缘区域中。为了实现承载条也可以考虑采用其它的具有不同与T形的横截面的整体型材条,并且承载条也可以由多个部分组装而成,其中,这种组装的承载条或者可以在其纵向延伸上观察具有连续相同的横截面,或者在其纵向延伸的不同位置处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可以这样来形成这种承载条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即,设置一个整体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开缝的通道中的保持条,该保持条与横向于其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板条相连,所述板条通过通道的缝隙伸出并与构成配设给承载条的支承体或覆盖元件上的锚固部的元件相连。
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承载条构成相应支承体的整体地共同形成的一部分。
如果相应的支承体由强度特别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构成,则这种解决方案是特别简单的。如果支承体由具有较小强度的材料组成,例如由包括小尺寸的颗粒和粘结剂的复合材料或由弹性体材料组成,则有利的是,支承体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一直延伸到进入承载条位于相应覆盖元件的通道内的区域。
这里如果设定,所述加强部通过一组薄片形成,所述薄片的形状以一定距离跟随支承体连同承载条的横截面形状并且所述薄片沿支承体的纵向以相互间一定的间距前后顺序布置,则可以得到一种有利的构型。
在根据本发明铁路覆盖装置的另一个实施形式中,为了将支承体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所述支承体具有开缝的通道,设置在相应的覆盖元件上的承载条嵌入所述通道中,这种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承载条构成相应覆盖元件的整体地共同形成的一部分。这里更为有利的是设定,相应的覆盖元件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一直延伸到进入承载条位于相应支承体的开缝的通道内的区域。另外有利的是设定,所述加强部通过一组薄片形成,所述薄片的形状在承载条的区域内以一定距离跟随承载条的横截面形状并且所述薄片沿承载条的纵向以相互间一定的间距前后顺序布置。
在本发明的几个实施形式中为了可移动地支承支承体以及优选也为了对此补充地可摆动地支承所述支承体而设置的开缝的通道优选通过嵌入一开缝的管形成,所述管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于为通道设定的横截面形状。以这种方式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施这种通道的制造,其中可以毫无问题地实现这种通道的横截面尺寸的良好的精度并可以实现通道光滑的内侧,所述光滑的内侧使得实现了支承体相对于其上设有支承体的覆盖元件可以容易地运动。这种为了形成开缝的通道而设置的开缝的管也可以用于对覆盖元件进行机械的加强并与其它用于对覆盖元件机械地加强的、嵌入覆盖元件中的加强部一起形成加强体。在这方面根据本发明的铁路覆盖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是有利的,该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设置在覆盖元件中的、设定为用于嵌接安装在支承体上的承载条的开缝的管分别与多个横向于钢轨纵向在覆盖元件中延伸的杆相连并与这些杆形成一加强体,在钢轨纵向上观察,所述杆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设置。
这种设计构思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的特征在于,覆盖元件中嵌入两个加强体,这两个加强体分别由一开缝的管和与该管相连的横向于该管延伸的多个杆形成,其中所述开缝的管设置在覆盖元件平行于钢轨延伸的边缘上并且一个加强体的各所述杆隔开距离地位于另一个加强体的各杆之间。
这里为了实现对覆盖元件尽可能有效的机械加强同样有利的是设定,一个加强体的各所述杆一直延伸到另一个加强体的开缝的管处并且所述另一个加强体的各所述杆同样延伸到所述一个加强体的开缝的管处。
这里如果设定,各加强体的开缝的管和杆由金属制成并且开缝的管在与相应的另一个加强体的杆的接触部位处与这些杆是电绝缘的,在同时避免由于例如可能影响铁路空闲报告装置的电感应出现的问题的情况下,这对于到能够以较小的花费实现的良好的加强作用是有利的。
为了有利于无问题地在将覆盖元件附装到钢轨上时以及在可能的拆卸覆盖元件时操作覆盖元件,有利的是,设置用于将可移动地支承的所述支承体固定保持在相应设定的位置处的固定件。如果为了将支承体可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分别设有一开缝的通道和一伸入该通道内部的承载条,则这里可以这样来实现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即设定,为了将可移动地支承的所述支承体固定保持在其相应设定的位置处的固定件,在相应的开缝的通道中嵌接有夹紧体,各所述夹紧体能够压紧在通道表面上。这里也有利的是,设有螺栓用于压紧夹紧体。
如果设定,在支承体的下侧上设置沿朝向相邻钢轨的方向突出、可弯曲的导向唇口,则对于便于将支承体附装到设有铁路覆盖装置的铁路的钢轨上是有利的,这种附装通常是在衬装弹性体型材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导向唇口可以有助于避免干扰工作的卡死并以简单的方式将支承体导入钢轨的侧向凹部中,如前面所述的弹性体型材可能已经设置在所述凹部中,所述型材在制造完成的铁路覆盖装置中设置在相应的钢轨和支承在钢轨上的支承体之间。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借助于几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总示意性地示出各实施例。
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铁路覆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2用放大的比例在根据线II-II分布的剖面中示出所述铁路覆盖装置的一部分;
图3用与图2类似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中在将覆盖元件装入铁路之前存在的状态;
图4用与图2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与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相比改变了的实施例,其中覆盖元件已装入铁路中;
图5示出该实施例在覆盖元件装入铁路之前存在的状态;
图6和7用剖视图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支承体能移动且能摆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其中与图2和3相类似,图6示出铁路覆盖装置的完成状态,而图7示出即将将覆盖元件装入铁路之前存在的状体。
图8用与图2类似地分布的剖面示出一个变型方案,其中支承体能移动和能摆动地支承。
图9和10分别用与2类似地分布的剖面示出两个实施例,在这两个实施例中,支承体只是可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
图11用2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支承体可移动地支承在翻转体上,所述翻转体本身又能摆动地支承在支承元件上。
图12示出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支承体支承在覆盖元件上,其中覆盖元件本身构成为板对的形式并且每个板对的两个板铰链式地组装在一起。
图13用一视图示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承体的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处,为了将支承体固定保持在其在覆盖元件上的相应设置的位置处,支承体设有一固定件。
图14用按图13中的线XIV-XIV上的剖视图示出该区域。
图15用按图13中的线XV-XV上的剖视图示出该区域。
图16用俯视图,而图17用按图16中的线XVII-XVII上的剖视图示出覆盖元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18用俯视图,而图19用按图18中的线XIX-XIX上的剖视图示出覆盖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0用剖视图示出一覆盖元件,该覆盖元件体现了一个按图17的结构的变型。
图21和22用剖视图或俯视图示出一覆盖元件,该覆盖元件体现了一个按图19的结构的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3中示出的铁路覆盖装置的实施例设置在一铁路2上,该铁路的钢轨3利用钢轨固定件4固定在轨枕5上。轨枕5相互之间的间距6是彼此不同的。铁路覆盖装置1由设置在钢轨3之间的板形的覆盖元件7和设置成在外侧连接在钢轨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8构成。覆盖元件7、8在其朝向钢轨的边缘10上具有支承体9,利用所述支承体覆盖元件7、8在中间(在钢轨和覆盖元件之间)嵌入弹性型材12的情况下支承在钢轨3上。
支承体9能够在钢轨纵向11上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7、8上并由此通过相应的移动能这样定位在相应存在的安装位置处,即,各所述支承体在存在不同的轨枕间距6时能够在不影响钢轨固定件4的情况下支承在钢轨3上。这里为了可移动地支承支承体9,在相应的覆盖件7、8上在朝向支承体的一侧设有开缝的通道13,所述通道的缝隙14朝向支承体9,并且在支承体9上设有穿过所述缝隙14伸入通道13内部的承载条16,所述承载条在其位于通道中的区域上具有扩展部17,该扩展部大于缝隙14的宽度。这样通过支承体16在通道内13的可纵向移动性构成了对支承体在相应覆盖元件7、8上可纵向移动的支承。
设置在覆盖元件7、8中的开缝的通道13具有一多边形的横截面,其中该横截面的一个角部20位于下面,并且伸入通道13中的承载条16具有T形横截面,所述承载条设置在各单个支承体9上,其中,T形横截面的横梁部18以一个棱边19朝向通道13的横截面的前面所述的下面的角部20。所述T形横截面的另一个棱边21指向通道13的横截面的与角部20对置的侧面22,其中由于该侧面22的宽度,伸入通道13的承载条16的T形横截面的横梁部18并且由此还有承载条16以及与承载条16相连的相应的支承体9能够绕所述棱边19摆动。通过支承体9的这种可摆动的支承所述支承体能够从一个在图2中示出的支承位置出发向下翻转,如图3所示,在所述支承位置中,支承体基本上跟随/依随相应覆盖元件的面延伸分布从该覆盖元件向相邻的钢轨3伸出。支承体9的这种可摆动性使得覆盖元件向相应存在的铁路中的安装变得容易并同样使得覆盖元件可能的拆除变得容易。覆盖元件向铁路中的安装还可以通过设置可弯曲的导向唇口23进一步变得容易,所述导向唇口沿朝向相应相邻的钢轨3的方向突出地设置在支承体9的下侧24上。当覆盖元件从在图3中所示的位置中下降时可弯曲的导向唇口23置入到相应的弹性型材12的侧向凹部25中并在此时将支承体9引导到该凹部25中,以便使相关的支承体或使支承体设置在其上的相关的覆盖元件支承在钢轨3上。在该运动的过程中,支承体9到达其在图2中示出的支承位置,在该支承位置中,支承体贴靠在配设给它的覆盖元件上,其中覆盖元件以一(一体)成型的支承唇口26贴靠在支承体9的上侧27上。所述可弯曲的导向唇口23在将覆盖元件安装到铁路中的过程中贴靠在支承体9的前侧28上,在该过程中支承体嵌接到型材12的侧向凹部25中。
在图4和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与根据图1-3的实施例不同,存在不同的支承体9在覆盖元件7、8上的支承形式,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支承体也能沿钢轨纵向移动地并能绕一平行于移动方向的几何轴线摆动地支承覆盖元件上,并且通过这种可摆动性是可翻转的。在该实施例中,在支承体9的朝向覆盖元件7、8的侧面上设有开缝的通道13′,该通道的缝隙14′朝向所述的覆盖元件,并且在相关覆盖元件7、8上设有一通过所述缝隙14′伸入通道中的承载条16′,该承载条在其位于通道13′中的区域上具有一扩展部17′,该扩展部比缝隙14′的宽度大。承载条16′这里具有T形横截面,其中承载条16′的T形横截面的横梁部18形成所述扩展部并以一个棱边19′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下面的角部20′,而以另一个棱边21′指向与多边形通道横截面的下面的角部20′相对的侧面22′。支承体9这样能够绕承载条16′的朝向通道横截面下面的角部20′的棱边19′摆动地支承,并且同时由于承载条16′在通道13′中是可纵向移动的,所述支承体能沿钢轨纵向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通过在将支承体9支承在覆盖元件7、8上得到的可摆动性,支承体能够从在图4中示出的支承位置向下翻转,如图5所示,在所述支承位置中支承体贴靠在覆盖元件上并与设置在覆盖元件上的支承唇口26相接触。覆盖元件和位于其上的支承体在即将将覆盖元件装入铁路之前就占据这个位置。
在类似于图1的俯视图的图6和7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存在支承体9在覆盖元件7、8上的沿钢轨纵向可移动的并同时也可以摆动的支承。在这种情况下在覆盖元件中在其朝向支承体9的侧面上设有一开缝的通道13″,该通道具有圆形横截面,在支承体9上设有承载条16″,该承载条通过缝隙14″伸入通道13″中并在其嵌入通道中的区域上具有配合地贴靠在通道表面上的横截面形状。在所示的情况下,承载条的所述嵌入通道中的区域具有配合到通道中的横截面形状;但同样可以设想承载条16″多边形或星形或类似的配合到通道13″的圆形横截面中的横截面形状。设置在承载条16″上的卡锁突起29和与卡锁突起向匹配的设置在开缝的通道13″的壁部上的卡锁凹部30将支承体9的摆动位置用于一方面定位在图6所示的支承位置中,另一个方面定位在支承体在图7所示的翻转位置中。在图6和7所示的实施例中,承载条16″构成相应的支承体9的整体地共同形成的一部分。此时,特别是当设有由具有高强度的材料、如金属制成的支承体时,这种构型在制造上具有优点。但在支承体的这种具有相应所属的承载条的整体式构型中也可以设置具有略小的强度的材料以形成支承体,例如由小尺寸的颗粒和粘合剂组成的复合材料或弹性体,其中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给支承体设置加强部31,所述加强部一直延伸到承载条16″位于相应覆盖元件7、8的通道13″中的区域内,如图6和7中用虚线示出的那样。这种加强部31有利地可以通过一组薄片构成,所述薄片的形状以一定的间距跟随带有承载条16″的支承体9的横截面形状,其中各所述薄片以相互间一定的间距沿支承体9的纵向前后顺序地设置。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沿钢轨纵向可移动地并且绕一平行于移动方向的几何轴线可摆动地将支承体9支承在覆盖元件7、8上,与根据图4和5的实施例中的情况类似地,在支承体中分别设置一开缝的通道13″″′,设置在相关的覆盖元件7、8上的承载条16″″′通过所述缝隙14″″′伸入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13″″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承载条16″″′的嵌入所述通道中的扩展部17″″′也具有配合到通道中的圆形横截面;但承载条的这个部分也可以具有多边形或星形或类似的配合到通道的圆形横截面中的横截面。
图9以与图6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一可以看作是图6的变型的实施例。在根据图9的该实施例中,在覆盖元件7、8中也设有一开缝的通道13″′,一承载条16″′通过缝隙14″′伸入该通道中,所述承载条能纵向移动地支承在通道13″′中并以其位于相应的覆盖元件的通道中的区域具有对应于通道横截面的形状。该承载条是相应的支承体9的整体共同地形成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支承体中设有一加强部31,所述加强部一直延伸到承载条16″′的位于相应的覆盖元件的通道13″′中的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加强部优选也通过一组薄片形成。在根据图9的实施形式中,通道13″′的横截面以及与其相对应地还有承载条16″′位于通道中的区域构成为非圆形的,并且这样不存在支承体相对于覆盖元件的可摆动性并且支承体只是可纵向移动地支承。
在图10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看作是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的变型,其中在根据图10的实施例中和根据图9的实施例相同设有支承体9在覆盖元件7、8上的只可以移动但不可以摆动的支承。这里在各支承体9上分别设置一个承载条16,所述承载条具有T形横截面,其中T形横截面的横梁部18分别在一开缝的通道13″″中可纵向移动地被引导,所述通道具有与横梁部18相匹配的矩形横截面。
图11用于图2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支承体9在覆盖元件7(或8)上的在钢轨纵向可移动并且附加于此可摆动的支承这样来实现,即,支承体9可移动地支承在翻转体32上,所述翻转体本身又可摆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7(或8)上。这里翻转体32铰链式地与覆盖元件7(或8)相连接,其中所述铰链连接可以构成为具有置于翻转体和覆盖元件之间的铰链轴或如图11所示构成为以相互嵌接的彼此支承的指状件的形式,所述指状件允许翻转体相对于覆盖元件有限制地摆动。这种可摆动性在图11中用箭头33表示。为了将支承体9可移动地支承在翻转体32上,一方面在翻转体32上,另一方面在支承体9上凹入形成槽34、35和形成嵌入所述槽中条部36、37。
如在根据图11的实施例中存在的、支承体沿钢轨纵向可移动的支承也可以直接设置在覆盖元件上,并且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就是这种情况。这里,和前面说明的各实施例一样,覆盖元件可以构成为一体的,或如图12中所示构成为板对的形式,其中相应板对的板7a、7b铰接式地组装在一起。这里,这种铰接式的沿平行于钢轨纵向的几何纵轴线延伸的组装部使得板对的两个板7a、7b能够向上摆动,如箭头38、39所表示的那样。在两个一起形成覆盖元件的板7a、7b这样摆动时,在钢轨侧设置在两个板7a、7b上的支承体9也进行摆动,这使得将覆盖元件装入铁路中以及从铁路中拆除覆盖元件变得容易。如图12所示,两个板7a、7b铰接式的组装可以通过两组相互嵌接的指状件形成,所述指状件设置在两个板7a、7b相互朝向的侧面上并相互支承,或通过一简单的具有插入的铰接销的铰链关节形成。但在该实施形式中也可以替代成对构成的覆盖元件设置一体的覆盖元件。
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与在根据图11的实施例中设置的支承体9相类似地,设置在由两个板7a、7b构成的覆盖元件的左侧面上的支承体9只是可沿钢轨纵向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其中,为了可移动地支承所述支承体,一方面在覆盖元件上、另一方面在支承体上形成槽34、35以及形成嵌接到所述槽中的条部36、37。在图12中的右侧面上,在覆盖元件上设有一支承体9,该支承体与在根据图1-3的实施例中设置的支承体9相类似地构成并且可移动和可摆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上。但与此不同,也可以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在覆盖元件上在其两个侧面上都设置仅能纵向移动地支承的支承体,和在左面示出的支承体相同,或在覆盖元件的两个侧面上都设置与图12右面示出支承体相同构成和支承的支承体。
如在本发明的一系列实施例中设置用于设置在铁路的覆盖元件上的支承体的支承的开缝的通道可以在制造其中设有开缝的通道的构件的过程中形成。然而特别是取决于构成其中应设有开缝的通道的构件的材料,有利的是,为了形成这种开缝的通道,在相关构件中设置或嵌入其横截面对应于希望的横截面形状的开缝的管。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现方案的范围内这种结构也是优选的。这种开缝的管40例如在图2、6、7和9中示出并在希望时可以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
图13、14和15根据本发明的铁路覆盖装置的一个部分区域,该铁路覆盖装置具有固定件,利用所述固定件能够将可移动地支承的支承体固定保持在相应设定的位置中。图13中示出一个覆盖元件7的部分段,一支承体9可移动地支承在其上。在覆盖元件7中设有开缝的通道13″″″,该通道由一开缝的管形成,所述管在覆盖元件朝向支承体9的侧面上嵌入所述覆盖元件中。支承体9设有承载条16″″,所述承载条嵌接到通道13″″″中并能够在通道中移动。承载条16″″″由一保持条46以及由多个板条47和一锚固架48构成,其中保持条46位于通道13″″″中,并且横向于该保持条的纵向延伸方向分布的并与该保持条相连的各板条47穿过缝隙14″″″朝支承体9分布并在支承体中连接在锚固架48上。为了将能在通道13″″″中移动的保持条46固定保持在确定的位置处,除了保持条以外,还向通道13″″″中嵌入夹紧体45,该夹紧体能够压紧在通道表面上。在所示实施例中,为此设有一丝杠49,该丝杠接合到设置在夹紧体45中的螺纹中并以一个端部支承在保持条46上。所述丝杠在其另一个端部上支承在支承体9中并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自由延伸到一设置在支承体9中的凹部50中。丝杠在这里可以用手或用合适的工具旋拧,以便压紧或释放夹紧体45。替代这种丝杠或其它螺栓也可以设置其它构件,例如楔形件,以便压紧夹紧体。
在希望的情况下以及与材料相关地,可以在覆盖元件和在支承体中设置加强体,如前面针对根据图6、7和9所述的那样。在图2中也示出了在支承体中嵌入加强部31和在覆盖元件7、8中嵌入加强部41。在覆盖元件中存在开缝的管的情况下,这种开缝的管40也可以与其它构件一起形成加强体。图16中以俯视图,而图17中以图16中线XVII-XVII上的剖视图示出一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铁路覆盖装置设置的覆盖元件8,在该覆盖元件中设置用于可移动地支承支承体的开缝的管40,并且所述开缝的管40与多个杆相连,这些杆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设置,并且所述管40与杆42一起形成一设置在覆盖元件8中的加强体43。为了简单和更为清楚起见,在图16中只示出了加强体43的杆42中的几个。
图18和19用俯视图和剖视图示出一个覆盖元件7,在该覆盖元件中嵌入两个加强体43a、43b,这两个加强体分别由一开缝的管40和横向于所述管延伸的多个杆42形成,所述杆与所述管40相连,其中开缝的管40设置在覆盖元件7的在覆盖元件装入铁路的状态下平行于钢轨延伸的各边缘10上。这里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杆隔开距离地位于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杆之间。所述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杆一直延伸到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开缝的管处,同样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杆也一直延伸到所述加强体43a的开缝的管处。当所述杆42和开缝的管由金属制成时,可能有利的是,两个加强体的开缝的管40在与相应的另一个加强体的杆的接触部位处电绝缘,并且为此在图18和19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接触部位设置电绝缘的衬层44。由此可以防止出现电短路线圈,这种短路线圈例如可能会对电信号装置、特别是铁路空闲报告装置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在图18和19中只示出了加强体43a和43b的所述杆42中的几个以及衬层44中的几个。
图20示出一覆盖元件8,该覆盖元件在其设有支承体的边缘10上携带承载条16,所述承载条设定为用于与设置在相关支承体上的通道嵌接。与图16结合开缝的管所示出的情况相类似,所述承载条16与多个横向于承载条16延伸的杆12相连,各所述杆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设置,并且这些杆12与承载条16一起形成加强体43′。
图21和22示出一覆盖元件7,在该覆盖元件中嵌入两个加强体43a′、43b′,这两个加强体分别由一个承载条16和横向于该承载条延伸的、与该支承体相连的多个杆42构成。设定成用于嵌接到位于支承体上的开缝的通道中的承载条16设置覆盖元件的边缘10上。在每个加强体43a′、43b′中,横向于承载条延伸的各杆相互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设置,并且与图18中所示的情况相类似地,一个加强体的各所述杆位于另一个加强体的各杆之间。所述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杆一直延伸到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承载条,同样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杆也一直延伸到所述加强体43a′的承载条。当加强体由金属制成时,更为有利的是,在加强体的接触部位设置绝缘的衬层44。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在图22中分别只示出了加强体43a′和43b′的所述杆42中的几个。
Claims (32)
1.铁路覆盖装置,该铁路覆盖装置具有至少在铁路(2)的钢轨(3)之间设置在钢轨高度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7、8),所述覆盖元件具有设置在其朝向钢轨的边缘上的支承体(9),利用所述支承体将覆盖元件支承在钢轨上,所述支承体能相对于覆盖元件沿钢轨纵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9)沿钢轨纵向(11)能移动地支承在所述覆盖元件的所述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在外侧连接在钢轨上的板形的覆盖元件(8),所述支承体(9)沿钢轨纵向(11)能移动地支承在所述覆盖元件的所述边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覆盖元件(7、8;7a、7b)的每个朝向设有覆盖装置的铁路(2)的钢轨(3)的边缘上能移动地设置至少两个支承体(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体(9)在钢轨纵向(11)上能移动地并且绕一平行于移动方向的几何轴线能摆动地支承,其中支承体(9)从一支承位置出发通过所述可摆动性能向下翻转,在该支承位置中所述支承体基本上跟随相应覆盖元件(7、8;7a、7b)的面延伸地从该覆盖元件向相邻的钢轨(3)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体(9)能移动地支承在翻转体(32)上,各所述翻转体本身能摆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7、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支承体(9)能移动地支承在相应配设的翻转体(32)上,一方面在翻转体(32)上和另一方面在支承体上形成槽(34、35)和形成嵌入所述槽中的条部(36、3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支承体(9)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7、8;7a、7b)上,一方面在覆盖元件上和另一方面在支承体上形成槽(34、35)和形成嵌入所述槽中的条部(36、3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元件构成为板对的形式,其中相应板对的两个板(7a、7b)铰接式地组装在一起,并且这里铰接式的组装的几何轴线平行于钢轨纵向(11)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支承体(9)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7、8;7a、7b)上,在覆盖元件朝向支承体(9)的侧面上设置开缝的通道(13、13″、13″′、13″″),所述通道的缝隙(14、14″、14″′)朝向支承体(9),并且在支承体(9)上设有通过所述缝隙伸入通道内部(15)的承载条(16、16″、16″′),所述承载条在其位于通道中的区域中具有大于缝隙宽度的扩展部(17、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支承体(9)能移动地支承在覆盖元件(7、8)上,在支承体(9)朝向覆盖元件的侧面上设有开缝的通道(13′、13″″′),所述通道的缝隙(14′、14厶″″′)朝向所属的覆盖元件(7、8),并且在所述覆盖元件上设有通过所述缝隙伸入通道的承载条(16′、16″″′),所述承载条在其位于通道(13′、13″″′)中的区域中具有大于缝隙宽度的扩展部(17′)。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条(16、16′、16″、16″″′)在开缝的通道(13、13′、13″、13″″′)内是可摆动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开缝的通道(13、13′)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并且伸入通道中的承载条(16、16′)具有T形的横截面,其中承载条的T形横截面的横梁部(18)以一个棱边(19、19′)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一个角部(20、20′),并以另一个棱边(21、21′)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与该角部(20、20′)相对的侧面(22、22′),并且这样承载条(16、16′)能够绕其朝向通道横截面的一个角部的棱边摆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缝的通道(13″、13″″′)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以一个板条通过缝隙(14″、14″″′)伸入通道(13″、13″″′)中的承载条(16″、16″″′)在其嵌入相关通道的区域上具有配合地贴靠在通道表面上的横截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条(16″、16″′)构成相应支承体(9)的整体地共同形成的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体(9)设有一加强部(31),所述加强部一直延伸到进入承载条(16″、16″′)位于相应覆盖元件(7、8)的通道内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1)通过一组薄片形成,所述薄片的形状以一定距离跟随带有承载条(16″、1″′)的支承体(9)的横截面形状并且这些薄片沿支承体(9)的纵向以相互间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条(16)构成相应覆盖元件(7、8)的整体地共同形成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覆盖元件(7、8)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一直延伸到进入承载条(16)位于支承体的开缝的通道内的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通过一组薄片形成,所述薄片的形状在承载条的区域内以一定距离跟随承载条的横截面形状并且所述薄片沿承载条的纵向相互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布置。
20.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所述开缝的通道(13、13′、13″、13″′、13″″′、13″″″),嵌入一开缝的管(40),所述管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于为通道设定的横截面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覆盖元件(7、8)中的、设定为用于嵌接安装在支承体(9)上的承载条的开缝的管(40)分别与多个横向于钢轨纵向(11)在覆盖元件(7、8)中延伸的杆(42)相连,在钢轨纵向上观察,所述杆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设置,其中,开缝的管与这些杆(42)形成加强体(43)。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元件(7)中嵌入两个加强体(43a、43b),这两个加强体分别由一开缝的管(40)和与该管相连的横向于该管延伸的多个杆(42)形成,其中所述开缝的管(40)设置在覆盖元件平行于钢轨延伸的各边缘(10)上,并且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所述杆隔开距离地位于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杆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所述杆(42)一直延伸到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开缝的管(40)处,并且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所述杆(42)同样延伸到所述一个加强体(43a)的开缝的管(40)处。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加强体(43a、43b)的开缝的管(40)和杆(42)由金属制成,并且各开缝的管(40)在与相应的另一个加强体的杆的接触部位处与这些杆是电绝缘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覆盖元件(7、8)中的、设定为用于嵌接设置在支承体(9)中的开缝的通道中的承载条(16)分别与多个横向于钢轨纵向(11)在覆盖元件(7、8)中延伸的杆(42)相连,在钢轨纵向上观察,所述杆隔开距离地前后顺序设置,其中,承载条(16)与这些杆(42)形成一加强体(43′)。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元件(7)中嵌入两个加强体(43a′、43b′),这两个加强体分别由一承载条(16)和与该承载条相连的横向于该承载条(16)延伸的多个杆(42)形成,其中所述承载条(16)设置在覆盖元件(7)的平行于钢轨延伸的各边缘(10)上,并且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所述杆位于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杆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加强体(43a′)的各所述杆(42)一直延伸到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承载条(16)处,并且所述另一个加强体(43b′)的各所述杆(42)同样延伸到所述一个加强体(43a′)的承载条(16)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加强体(43a′、43b′)的承载条(16)和杆(42)由金属制成并且承载条(16)在与相应的另一个加强体的杆的接触部位处与这些杆是电绝缘的。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将能移动地支承的所述支承体(9)固定保持在相应设定的位置处的固定件。
30.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能移动地支承的所述支承体(9)固定保持在其相应设定的位置处,在相应的开缝的通道(13、13′、13″、13″′、13″″′、13″″″)中嵌入夹紧体(45),各所述夹紧体能够压紧在通道表面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夹紧体(45)压紧在通道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螺栓(49)。
3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承体(9)的下侧(24)上设置沿朝向相邻钢轨(3)的方向突出、可弯曲的导向唇口(2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AT0063707U AT10383U1 (de) | 2007-10-17 | 2007-10-17 | Gleiseindeckung |
ATGM637/2007 | 2007-10-17 | ||
PCT/AT2008/000363 WO2009049338A1 (de) | 2007-10-17 | 2008-10-08 | Gleiseindeck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7977A CN101827977A (zh) | 2010-09-08 |
CN101827977B true CN101827977B (zh) | 2015-05-13 |
Family
ID=4010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16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977B (zh) | 2007-10-17 | 2008-10-08 | 铁路覆盖装置 |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71513B2 (zh) |
EP (1) | EP2205793B1 (zh) |
JP (1) | JP5462795B2 (zh) |
KR (1) | KR20100084660A (zh) |
CN (1) | CN101827977B (zh) |
AR (1) | AR068878A1 (zh) |
AT (1) | AT10383U1 (zh) |
AU (1) | AU2008314476B2 (zh) |
BR (1) | BRPI0818631B1 (zh) |
CA (1) | CA2701167C (zh) |
CL (1) | CL2008003051A1 (zh) |
MA (1) | MA31854B1 (zh) |
MY (1) | MY152498A (zh) |
NZ (1) | NZ583363A (zh) |
PL (1) | PL2205793T3 (zh) |
RU (1) | RU2480553C2 (zh) |
TN (1) | TN2010000093A1 (zh) |
TW (1) | TWI476312B (zh) |
UA (1) | UA101962C2 (zh) |
WO (1) | WO20090493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81441B (en) * | 2010-06-25 | 2015-05-13 | Keith Evans | Component for making a track |
AT12433U1 (de) * | 2011-01-17 | 2012-05-15 | Gmundner Fertigteile Gmbh | Gleis |
US8864084B2 (en) * | 2011-09-07 | 2014-10-21 | Railway Equipment Company, Inc. | Railway track switch cover system |
CN107419638A (zh) * | 2017-06-15 | 2017-12-01 | 苏州西诺尔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 轨道交通平交路口路面铺装加强结构及铺装方法 |
CN110284629B (zh) * | 2019-04-12 | 2024-07-09 | 深圳全景空间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隔墙及其安装方法 |
CN112126886B (zh) * | 2020-09-01 | 2021-07-23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热喷涂工件夹持平台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551165A (en) * | 1924-07-26 | 1925-08-25 | Henry E Muchnic | Railway crossing |
US1720187A (en) * | 1927-11-10 | 1929-07-09 | George E Nagel | Filler for railway crossings |
US3643864A (en) * | 1968-11-19 | 1972-02-22 | Hans Ziegler | Railroad grade crossing |
EP0872593A1 (de) * | 1997-04-18 | 1998-10-21 | Gmundner Fertigteile Gesellschaft m.b.H. & Co. KG. | Schienengleiche Eindeckung für Gleise |
NL194553B (nl) * | 1994-06-06 | 2002-03-01 | Veldhoen Raalte B V | Inrichting voor de geluidsisolatie van een spoorbaan. |
CN1494627A (zh) * | 2001-05-09 | 2004-05-05 | ���ɵ¶���Ʒ��������˾ | 铁路覆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46147C3 (de) * | 1975-10-15 | 1978-03-23 | Straetner Geb. Buss, Anita, 4300 Essen | Schienengleicher Bahnübergang mit einer ausschließlich zwischen den Schienen eingespannten Fahrbahnplatte |
JPS59135905U (ja) * | 1983-02-24 | 1984-09-11 | 村井 利次 | 軌間内仮設通路用敷板の固定構造 |
RU2001985C1 (ru) * | 1991-07-08 | 1993-10-30 | Товари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омпани "ЛЕАЛЕР" |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переезд |
JP3519885B2 (ja) * | 1996-03-29 | 2004-04-19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踏切路床板 |
JP3657083B2 (ja) * | 1997-07-04 | 2005-06-08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踏切舗装構造の施工方法 |
US6431462B1 (en) * | 1998-08-21 | 2002-08-13 | Omega Industries, Inc. | Railroad crossing spacers |
US6129288A (en) * | 1998-10-16 | 2000-10-10 | Cxt, Incorporated | Railroad crossing panel filler |
AT5706U1 (de) | 2001-05-07 | 2002-10-25 | Vae Eisenbahnsysteme Gmbh | Verfahren zum einbauen von weichen in geleise sowie weiche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
-
2007
- 2007-10-17 AT AT0063707U patent/AT10383U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
- 2008-10-08 EP EP08799952.0A patent/EP2205793B1/de active Active
- 2008-10-08 RU RU2010119501/03A patent/RU2480553C2/ru active
- 2008-10-08 CN CN200880111676.0A patent/CN10182797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0-08 UA UAA201005862A patent/UA101962C2/ru unknown
- 2008-10-08 TW TW097138684A patent/TWI47631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08 MY MYPI20100971 patent/MY152498A/en unknown
- 2008-10-08 US US12/678,115 patent/US8371513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0-08 AU AU2008314476A patent/AU2008314476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8-10-08 CA CA2701167A patent/CA2701167C/en active Active
- 2008-10-08 BR BRPI0818631-6A patent/BRPI0818631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08 NZ NZ583363A patent/NZ583363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08 PL PL08799952T patent/PL2205793T3/pl unknown
- 2008-10-08 KR KR1020107010795A patent/KR20100084660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10-08 JP JP2010529191A patent/JP546279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0-08 WO PCT/AT2008/000363 patent/WO2009049338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0-15 AR ARP080104493A patent/AR068878A1/es unknown
- 2008-10-16 CL CL2008003051A patent/CL2008003051A1/es unknown
-
2010
- 2010-02-23 TN TNP2010000093A patent/TN2010000093A1/fr unknown
- 2010-05-17 MA MA32844A patent/MA31854B1/fr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551165A (en) * | 1924-07-26 | 1925-08-25 | Henry E Muchnic | Railway crossing |
US1720187A (en) * | 1927-11-10 | 1929-07-09 | George E Nagel | Filler for railway crossings |
US3643864A (en) * | 1968-11-19 | 1972-02-22 | Hans Ziegler | Railroad grade crossing |
NL194553B (nl) * | 1994-06-06 | 2002-03-01 | Veldhoen Raalte B V | Inrichting voor de geluidsisolatie van een spoorbaan. |
EP0872593A1 (de) * | 1997-04-18 | 1998-10-21 | Gmundner Fertigteile Gesellschaft m.b.H. & Co. KG. | Schienengleiche Eindeckung für Gleise |
CN1494627A (zh) * | 2001-05-09 | 2004-05-05 | ���ɵ¶���Ʒ��������˾ | 铁路覆盖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00084660A (ko) | 2010-07-27 |
EP2205793A1 (de) | 2010-07-14 |
TN2010000093A1 (en) | 2011-09-26 |
AU2008314476B2 (en) | 2014-09-18 |
JP2011500996A (ja) | 2011-01-06 |
AU2008314476A1 (en) | 2009-04-23 |
MA31854B1 (fr) | 2010-11-01 |
JP5462795B2 (ja) | 2014-04-02 |
RU2010119501A (ru) | 2011-11-27 |
UA101962C2 (ru) | 2013-05-27 |
US20110215164A1 (en) | 2011-09-08 |
CA2701167C (en) | 2018-01-09 |
BRPI0818631B1 (pt) | 2018-07-03 |
CL2008003051A1 (es) | 2009-03-06 |
EP2205793B1 (de) | 2015-03-04 |
PL2205793T3 (pl) | 2015-09-30 |
RU2480553C2 (ru) | 2013-04-27 |
AR068878A1 (es) | 2009-12-09 |
NZ583363A (en) | 2011-11-25 |
BRPI0818631A2 (pt) | 2015-04-07 |
TW200920896A (en) | 2009-05-16 |
AT10383U1 (de) | 2009-02-15 |
MY152498A (en) | 2014-10-15 |
US8371513B2 (en) | 2013-02-12 |
CN101827977A (zh) | 2010-09-08 |
WO2009049338A1 (de) | 2009-04-23 |
TWI476312B (zh) | 2015-03-11 |
CA2701167A1 (en) | 2009-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7977B (zh) | 铁路覆盖装置 | |
JP5100296B2 (ja) | ポイントトングを切り替えるための装置 | |
FI92504B (fi) | Rautatievaihe, joka käsittää ydinosan liikkuvine pää- ja sivukärkineen | |
CN103221610B (zh) | 由引导板和楔形部件构成的组合结构及其系统 | |
JP2003503279A (ja) | ゴムのキャタピラチェーンレール | |
KR20140124827A (ko) | 조립식 구조체 | |
EP2314769B1 (en) | Joint elements for slabs | |
CN206941311U (zh) | 用于无砟轨道的装配式限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无砟轨道 | |
CN103930692B (zh) | 能量导链的链节和包括该链节的能量导链 | |
CN102597383A (zh) | 能被浇入的锚轨 | |
US9340929B2 (en) | Components of a railway rail fastening assembly | |
CN103998301A (zh) | 刮水片装置 | |
RU2372436C1 (ru) | Анкерное рельсовое скрепление, анкер рельсового скрепления и клемма рельсового скрепления | |
CN204803750U (zh) | 一种防水型桥梁伸缩缝 | |
CN207523483U (zh) | 用于跨坐式单轨导电轨的绝缘支架及轨道梁组件 | |
KR102270087B1 (ko) | 단열재 지지용 브라켓 | |
CZ145497A3 (en) | Track | |
KR101991779B1 (ko) | 캐리어 플레이트 조립체 | |
CN215429398U (zh) | 一种钢骨架耐磨橡胶衬板 | |
CN214831551U (zh) | 一种双级摆动齿轨道岔 | |
CN109204069A (zh) | 用于跨坐式单轨导电轨的绝缘支架及轨道梁组件 | |
KR101693743B1 (ko) | T형 데크플레이트의 중공폼 설치구조 | |
CN212292441U (zh) | 一种用于电梯的曳引导向机构 | |
CN217760213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 |
KR200378232Y1 (ko) | 경기장 배수로용 고무칩 덮개블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