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4057B - 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4057B CN101684057B CN 200810223640 CN200810223640A CN101684057B CN 101684057 B CN101684057 B CN 101684057B CN 200810223640 CN200810223640 CN 200810223640 CN 200810223640 A CN200810223640 A CN 200810223640A CN 101684057 B CN101684057 B CN 1016840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omatic hydrocarbons
- logistics
- hydrocarbon
- cracking
- ri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35烃的烃类混合物为裂解原料,将其引入预分离工序分离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和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再将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将富含芳烃的物流进行分离得到芳烃产品。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但可以在有效提高低碳烯烃的产率的同时,提高总芳烃的收率;而且有效降低了乙烯生产装置的能耗、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石油烃生产低碳烯烃如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的方法为蒸汽裂解方法。根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99%的乙烯和50%以上的丙烯通过该方法生产。由于蒸汽裂解方法生产,目前已经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例如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的末期温度达到或者超过1125℃,物料在辐射段炉管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到0.2s甚至更短,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石油烃蒸汽裂解方法生产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碳烯烃的收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同时由于蒸汽裂解产物中包括了从氢气到碳数高达40以上的烷烃、烯烃、双烯烃、芳烃等物料,因此为了获得一定纯度的、满足下游系统应用的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芳烃等产物,需要对裂解产物进行压缩,复杂的换热、精馏、乃至于最低温度≤—160℃的低温深冷分离。由于物料中小分子的氢气、甲烷的大量存在,使得压缩过程中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鉴于这种情况,国内外从事乙烯技术开发的公司和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其它方式生产低碳烯烃技术的研究,例如催化裂解技术,甲烷氧化偶联技术,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等,其中由于石油烃经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可以降低裂解温度,提高目的产物——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因而广泛受到技术人员的青睐。
从热力学角度,烃类裂解制低碳烯烃是一个高温强吸热的过程,因此不仅需要把反应物料加热到比较高的温度以引发裂解反应,而且还需要在反应过程中持续提供足够的能量以达到所需要的转化率。目前工业上制取低碳烯烃主要采用管式反应器高温蒸汽热裂解的方法,600-9000C的反应温度需要反应器外部燃烧碳氢化合物来保证,因此高温能耗大,工业上蒸汽热裂解制乙烯工艺过程中反应供热占裂解炉辐射段燃烧放热的40%。为保证反应温度及反应吸热,管式反应器外壁需要能承受11000C左右的高温,必须采用价格昂贵的极限耐高温合金材料,加大了设备投资的费用。正是因为以上的两个主要因素,产物烯烃选择性的继续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都受到严重的限制。为了提高裂解过程烯烃的选择性,进一步增加乙烯、丙烯的收率,同时降低裂解反应的温度以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国内外研究机构对提高石油烃热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收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裂解原料的族组成(PONA值)越大、芳烃关联指数(BMCI值)越小,将越有利于提高烯烃产率,降低反应温度和减小设备的结焦。即原料中正构烷烃的含量越大、芳烃含量越低,将越适合作为裂解装置的进料。为此,研究者们相继开发了切割蒸馏、加氢裂化、加氢改质、吸附分离等一系列工艺来对裂解进料进行预处理,力图降低原料的BMCI值。
切割蒸馏是原料预处理的最为简单宜行的方法。它可以将原料中不利于裂解的重质组分分离掉,实现原料的轻质化。但切割蒸馏只能按照原料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割,却不能分离沸点相近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这样原料的族组成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将不会明显地提高原料的BMCI值,对原料的裂解性能的提高作用有限。
1979年Lummmus公司最早提出了用加氢尾油作为裂解原料。加氢裂化过程使得柴油原料发生断链和饱和反应,所得的加氢尾油产品中富含丰富的链烷烃,能有效地提高原料的低碳烯烃产率。随着加氢裂解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加氢尾油已经越来越适宜作为裂解进料。1995年,燕山石化公司对中压加氢尾油作乙烯裂解原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发现所得加氢尾油的BMCI值可以达到5左右,明显小于未加氢原料,具有优异的裂解性能,其乙烯收率高于30%。这一工艺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采用加氢裂化技术来优化裂解原料存在着耗氢量过高,耗能量较高这一重要缺点。同时还存在着不能加工干点超过410℃的重柴油,加氢尾油收率和质量之间存在矛盾,以及尾油中晕苯、卵苯随运转周期延长而增多进而引起裂解设备结焦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UCC公司曾开发了采用分子筛脱蜡方法改进裂解原料的IsoSivTM工艺。5分子筛具有孔口直径为0.50nm的微孔结构,它能吸附分子临界直径在0.49nm的正构烷烃,而无法吸附分子临界直径在0.56nm以上的异构烷烃及环烷烃,这种基于孔口和分子的几何尺寸匹配关系的选择性称为筛分效应。吸附在5分子筛的微孔中的正构烷烃可以利用减压,吹扫、置换峰方法将其回收。由于利用分子筛脱蜡获得的正构烷烃与其他组分基本上完全分离,因此可以获得原料中正构烷烃含量超过90%的原料。此种原料裂解时乙烯收率超过35%,丙烯收率不低于20%。2001年美国UOP公司公开了采用液相模拟移动床工艺,吸附分离全馏分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的基于sorbex技术的MaxEne工艺。在液相条件下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正构烷烃经较轻的脱附剂脱附后,经抽出液分离塔,脱除脱附剂后的正构烷烃馏分用作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原料,其乙烯收率达到了38%。但是,即使是对于优质的石脑油裂解原料来讲,也仅含有27%左右的正构烷烃,吸附分离将损失大量的有较好裂解性能的异构烷烃及环烷烃组分,从而使得原料用量大幅度增加,需要有足够的石脑油资源才能保证乙烯的生产能力。
因而,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工艺来有效地降低石油烃原料的BMCI值,提高低碳烯烃的收率,并降低裂解装置的能耗和设备投资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石油烃作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及芳烃的方法。
本发明的由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及芳烃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引入预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和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优选所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中含有的芳烃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为包含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35烃,且芳烃质量含量大于等于7%的烃类混合物;
2)将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本发明的步骤1)所述的预分离工序可以通过溶剂抽提工艺或抽提精馏工艺进行裂解原料的预分离,使其中的芳烃含量降低,得到富含芳烃的烃类混合物和芳烃含量较低的石油烃混合物。
如所述的预分离工序选用溶剂抽提工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引入抽提塔,使其在所述的抽提塔内与自上而下的溶剂逆流接触,由塔顶得到芳烃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由塔底得到富含芳烃和溶剂的物流;
2)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富含芳烃和溶剂的物流与抽提塔所用溶剂物流换热后,进入提馏塔,塔顶得到的馏出物作为回流芳烃返回所述的抽提塔底,抽提塔底得到的富含芳烃的富溶剂;优选所述的塔顶馏出物经冷却后,首先引入回流芳烃罐经油水分离后,将得到的油相作为回流芳烃返回所述的抽提塔;
3)所述的步骤2)得到的富含芳烃的富溶剂送至回收塔,由塔顶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由塔底得到芳烃质量含量小于0.5%的溶剂物流,经换热、再生后,返回抽提塔顶作为抽提塔溶剂,完成溶剂循环。
优选所述的抽提塔内溶剂与原料的质量之比为2~12,溶剂含水量为0~10%,所述的抽提塔的压力为0.1~0.7MPa,抽提温度为35~140℃,回流与进料的质量之比为0.07~0.8;所述的提馏塔压力为0.06~0.3MPa,塔底温度为150~180℃,塔顶温度为60~150℃;所述的回收塔压力为0.03~0.05MPa,塔底温度为150~180℃,塔顶温度为50~110℃,回流比为0.1~5。
如所述的预分离工序选用抽提精馏工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经换热后进入抽提精馏塔中部,溶剂从塔顶进入,溶剂在下降过程中与石油烃蒸气逆流接触进行传热、传质,由塔顶得到芳烃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由塔底得到富含芳烃的溶剂;
2)将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富含芳烃的溶剂送入回收塔,进行芳烃与溶剂的分离,由塔顶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塔底得到芳烃质量含量小于0.5%的溶剂,经过热交换后,返回抽提精馏塔循环使用。
优选所述的抽提精馏塔的溶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2~6,塔顶压力为0.05~0.3MPa,塔顶温度为40~120℃,塔底温度为150~180℃,回流比为0~3;所述回收塔的塔顶压力为0.03~0.05Mpa,塔顶温度为50~110℃,塔底温度为150~180℃,回流比为0.1~5。
在本发明的预分离工序所述的工艺中,可选用环丁砜、3-甲基环丁砜、N—甲酰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苯乙酮、异佛尔酮和四甘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作为溶剂;所述的溶剂抽提工艺和抽提精馏工艺中使用的溶剂可相同或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裂解工序可选用典型乙烯装置的管式反应器高温蒸汽热裂解方法,包括将所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加热至裂解反应温度,与水蒸汽混合后,引入烃类热裂解反应器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裂解工序也可选用催化裂解方法,包括将所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加热至裂解反应温度,与水蒸汽混合后,引入烃类催化裂解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将经裂解工序得到的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引入烯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H2、富含C2烯烃、富含C3烯烃和富含C4烯烃的产物、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和含有C9以上馏分的裂解燃料油。
所述的烯烃分离工序,可选用现有裂解分离装置中广泛使用的经典乙烯装置的分离流程,即顺序流程、前脱乙烷流程及前脱丙烷流程之一;也可以使用其它分离流程如渐进分离流程、油吸收分离流程等。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中,所述的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引入加氢工序进行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得到加氢裂解汽油,再将所述的加氢裂解汽油引入芳烃分离工序。所述的芳烃分离工序的分离方法也为抽提精馏或溶剂抽提。
在本发明的石油烃裂解方法中,可将预分离工序得到的富含芳烃的物流与含有C6~C9芳烃的加氢裂解汽油烃类混合物混合或者分别引入芳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后得到混合芳烃物流和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混合芳烃物流进一步精馏分离后得到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内的芳烃产品。
优选所述的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返回到裂解工序与预分离工序得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混合或分别引入裂解工序。
优选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为包含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15,且芳烃质量含量在7%~33%范围内的烃类混合物;更优选芳烃质量含量为10%—33%。
本发明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一切可以进行热裂解反应生产烯烃和芳烃的原料,如石脑油、常压柴油、减压柴油等。
本发明的方法中预分离工序和芳烃分离工序都是通过溶剂抽提或抽提精馏方法分离芳烃,因而也可以省去为预分离工序新建装置,将石油烃裂解原料直接送入芳烃分离工序中扩能后的芳烃分离装置,得到芳烃含量较低的石油烃混合物和芳烃产品。其中芳烃含量较低的石油烃混合物送入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2)进行裂解。
本发明的另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是以石油烃为裂解原料,使其经过包括裂解工序、烯烃分离工序、加氢工序和芳烃分离工序在内的工序,得到低碳烯烃和芳烃产品,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将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和所述的加氢工序得到的加氢裂解汽油一起引入所述的芳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和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为包含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35,且芳烃含量大于等于7%的烃类的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3)将步骤1)得到的富含芳烃的物流进一步精馏分离后,得到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内的芳烃产品。
优选地,将所述的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引入烯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H2、富含C2烯烃、富含C3烯烃和富含C4烯烃的产物、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和含有C9以上馏分的裂解燃料油;
且将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引入加氢工序进行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得到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加氢裂解汽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芳烃是芳香烃的简称,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苯环的烃类化合物;所述的低碳烯烃是指碳原子数为2—4的烯烃。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由于应用预分离工序降低了混合烃裂解原料中的芳烃含量,除去了裂解原料中的胶质,使得进行裂解的原料的BMCI值降低。一方面,提高了裂解过程烯烃的选择性,直接增加了乙烯的收率,乙烯和三烯收率将分别达到30%和50%以上,较未经抽提分离的裂解原料的烯烃收率约提高1~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结焦率和裂解反应的温度,延长了清焦周期,从而有效降低了能耗、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
2)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预处理裂解原料进料的同时有效地回收了芳烃组分,使得总芳烃的收率较未经预处理增加约1~10个百分点。
3)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由于首先进行了芳烃的分离,使得烃类裂解装置在同样烯烃产率的条件下进料量减小2%~30%,从而裂解炉的燃料用量减小,每吨乙烯装置的综合能耗下降约7%~15%。包括预处理工序在内的整套工艺装置的总能耗可节约1%~1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含预分离工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将石油烃裂解原料引入预分离工序分离得到富含芳烃的烃类混合物物流a和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b;将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b加热后,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1~C9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c,将物流c引入烯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含C2烯烃、C3烯烃和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d、裂解燃料油e和含有C6~C9的芳烃的烃类混合物裂解汽油f;裂解汽油f进入加氢工序,得到加氢裂解汽油g与预分离工序得到的富含芳烃的物流a一起引入芳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后得到混合芳烃物流h和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i,混合芳烃物流h进一步精馏分离后得到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内的芳烃产品;所述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i返回到裂解工序与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b一起作为裂解原料。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将石油烃裂解原料与加氢裂解汽油r一起引入芳烃分离工序分离得到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m和混合芳烃物流s;将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m加热后,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1~C9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n,将物流n引入烯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含C2烯烃、C3烯烃和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o、裂解燃料油p和含有C6~C9的芳烃的烃类混合物裂解汽油q;裂解汽油q进入加氢工序,得到加氢裂解汽油r引入芳烃分离工序;混合芳烃物流s进一步精馏分离后得到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内的芳烃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图1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将选自芳烃含量为10.38%的C4~C15烃的石脑油引入预分离工序,通过溶剂抽提法进行分离。选用环丁砜作溶剂,溶剂与进料的质量比为5,溶剂含水量为0.8%,抽提塔压力为0.6MPa,塔顶温度为70℃,回流与进料的质量比为0.1;提馏塔压力为0.2MPa,塔顶温度为112℃,塔底温度为170℃;回收塔压力为0.045MPa,塔顶温度为70℃,塔底温度为165℃,回流比为0.5。分离后得到的芳烃含量为1.82%的石油烃物流a和芳烃含量为99.98%的石油烃混合物b,各物流的族组成和BMCI值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低芳烃含量的石油烃物流a加热到70℃后和加热到190℃的水蒸汽以稀释比为0.5的比例混合后引入管式炉烃类热裂解反应器,在操作温度为860℃,停留时间为0.218s的条件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H2、C1~C9的烃类混合物物流c,该物流含有C2~C4烯烃,组成如表3所示。将该烃类混合物物流引入烯烃分离工序,采用顺序分离流程进行分离,得到富含C2烯烃、C3烯烃和C4烯烃的产物d、裂解燃料油e和含有C6~C9的芳烃的烃类混合物f;含有C6~C9的芳烃的烃类混合物f进行加氢后,所得加氢产物加氢裂解汽油g与预分离工序得到的富含芳烃的石油烃混合物b混合进入芳烃分离工序,进行抽提精馏,分离后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产物。
表1:裂解原料进行预处理前后各物流的族组成性质
表2:裂解原料进行预处理前后的芳烃关联指数变化
表3:裂解产物的组成
实施例2
以图2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将选自芳烃含量19.60%的C4~C15烃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与裂解汽油一起引入芳烃分离工序,通过抽提精馏法进行分离。选用环丁砜作为溶剂,溶剂比为3,溶剂含水量为0.8%,抽提精馏塔塔顶压力为0.12Mpa,塔顶温度为102℃,塔底温度为171℃,回流比为0.65;回收塔压力为0.04MPa,塔顶温度为65℃,塔底温度为168℃,回流比为0.9。分离后得到的芳烃含量为2%的石油烃物流m和芳烃含量高于99.99%的石油烃混合物s,其各物流的族组成和BMCI值分别如表4和表5所示;低芳烃含量的石油烃物流m加热到60℃后和加热到180℃的水蒸汽按稀释比为0.5的比例混合后引入管式炉烃类热裂解反应器,在操作温度为840℃,停留时间为0.225s的条件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H2和含有C2~C4烯烃的C1~C9的烃类混合物物流n,组成见表6;将该烃类混合物物流引入烯烃分离工序,采用前脱丙烷流程进行分离,得到富含C2烯烃、C3烯烃和C4烯烃的产物、裂解燃料油p和含有C6~C9的芳烃的烃类混合物q;含有C6~C9的芳烃的烃类混合物q进行加氢后,所得混合物与石油烃原料混合进入芳烃分离工序。抽提精馏后得到的混合芳烃s,经过白土精制、精馏分离、吸附分离后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产物。
表4:裂解原料进行预处理前后各物流的族组成性质
表5:裂解原料进行预处理前后的芳烃关联指数变化
表6:裂解产物的组成
对比例
将实施例1中的经过芳烃分离预处理的原料的裂解性能与不经过处理的原料的裂解性能进行比较。表7为抽提前后原料的组成比较结果,表8为两种情况下在相同的裂解炉操作条件下以初始原料为基准的各产物的收率情况比较结果。
表7:裂解原料进行芳烃抽提预处理前后的组成对比
表8:不经过抽提和经过抽提原料的裂解主要产物的组成对比
由表7可见抽提后的原料中烷烃含量明显增大,芳烃含量减小到2%。由表8经分析得到的C2烯烃的收率由未经处理前的29.01wt%提高到30.84wt%;并且过程的总芳烃的收率由未经处理前的9.58wt%提高到13.48wt%。
Claims (14)
1.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引入预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和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为包含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35烃,且芳烃质量含量大于等于7%的烃类混合物,所述的预分离工序为溶剂抽提工艺或抽提精馏工艺;
2)将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中含有的芳烃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分离工序选用溶剂抽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引入抽提塔,使其在所述的抽提塔内与自上而下的溶剂逆流接触,由塔顶得到芳烃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由塔底得到富含芳烃和溶剂的物流,所述的抽提塔内溶剂与原料的质量之比为2~12,溶剂含水量为0~10%,所述的抽提塔的压力为0.1~0.7MPa,抽提温度为35~140℃,回流与进料的质量之比为0.07~0.8;所述的提馏塔压力为0.06~0.3MPa,塔底温度为150~180℃,塔顶温度为60~150℃;所述的回收塔压力为0.03~0.05MPa,塔底温度为150~180℃,塔顶温度为50~110℃,回流比为0.1~5,所述的溶剂选自环丁砜、3-甲基环丁砜、N-甲酰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苯乙酮、异佛尔酮和四甘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富含芳烃和溶剂的物流与抽提塔溶剂物流换热后,进入提馏塔,塔顶得到的馏出物作为回流芳烃返回所述的抽提塔塔底,塔底得到富含芳烃的富溶剂;
3)所述的步骤2)得到的富含芳烃的富溶剂送至回收塔,由塔顶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由塔底得到芳烃质量含量小于0.5%的溶剂物流,经换热、再生后,返回抽提塔顶,完成溶剂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分离工序选用抽提精馏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经换热后进入抽提精馏塔中部,溶剂从塔顶进入,溶剂在下降过程中与石油烃蒸气逆流接触进行传热、传质,由塔顶得到芳烃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由塔底得到富含芳烃和溶剂的物流,所述的抽提精馏塔的溶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2~6,塔顶压力为0.05~0.3MPa,塔顶温度为40~120℃,塔底温度为150~180℃,回流比为0~3;所述回收塔的塔顶压力为0.03~0.05Mpa,塔顶温度为50~110℃,塔底温度为150~180℃,回流比为0.1~5,所述的溶剂选自环丁砜、3-甲基环丁砜、N-甲酰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苯乙酮、异佛尔酮和四甘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将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富含芳烃和溶剂的物流送入回收塔,进行芳烃与溶剂的分离,由塔顶得到富含芳烃的物流;塔底得到芳烃质量含量小于0.5%的溶剂物流,经过热交换后,返回抽提精馏塔循环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裂解工序选用典型乙烯装置的管式反应器高温蒸汽热裂解方法,包括将所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加热至裂解反应温度,与水蒸汽混合后,引入烃类热裂解反应器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裂解工序选用催化裂解方法,包括将所述的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加热至裂解反应温度,与水蒸汽混合后,引入烃类催化裂解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引入烯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H2、富含C2烯烃、富含C3烯烃和富含C4烯烃的产物、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和含有C9以上馏分的裂解燃料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烃分离工序,选用经典乙烯装置的分离流程,即顺序流程、前脱乙烷流程及前脱丙烷流程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引入加氢工序进行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得到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加氢裂解汽油,再将所述的加氢裂解汽油引入芳烃分离工序,所述的芳烃分离工序为溶剂抽提工艺或抽提精馏工艺。
10.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富含芳烃的物流引入芳烃分离工序,分离得到芳烃混合物和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将所述的芳烃混合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内的芳烃产品,所述的芳烃分离工序为溶剂抽提工艺或抽提精馏工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烃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返回到裂解工序与贫芳烃的石油烃物流一起引入裂解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为包含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15,且芳烃质量含量在7%~33%范围内的烃类混合物。
13.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以石油烃为裂解原料,使其经过包括裂解工序、烯烃分离工序、加氢工序和芳烃分离工序在内的工序,得到低碳烯烃和芳烃产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和所述的加氢工序得到的加氢裂解汽油一起引入所述的芳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芳烃混合物和芳烃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所述的石油烃裂解原料为包含碳原子数小于等于C35,且芳烃质量含量大于等于7%的烃类的混合物,所述的芳烃分离工序为溶剂抽提工艺或抽提精馏工艺;
2)将步骤1)得到的芳烃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的富含饱和烃的物流引入裂解工序进行裂解反应,得到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
3)将步骤1)得到的芳烃混合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内的芳烃产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包含H2、C2~C4烯烃的烃类混合物的物流引入烯烃分离工序,进行分离,得到富H2、富含C2烯烃、富含C3烯烃和富含C4烯烃的产物、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和含有C9以上馏分的裂解燃料油;
且将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裂解汽油引入加氢工序进行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得到含有C6~C9芳烃馏分的加氢裂解汽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223640 CN101684057B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223640 CN101684057B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4057A CN101684057A (zh) | 2010-03-31 |
CN101684057B true CN101684057B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204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223640 Active CN101684057B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8405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44752B2 (en) | 2011-07-29 | 2015-09-29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elective two-stage hydro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9144753B2 (en) | 2011-07-29 | 2015-09-29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elective series-flow hydro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9145521B2 (en) | 2011-07-29 | 2015-09-29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elective two-stage hydro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69607B2 (ja) * | 2011-07-29 | 2016-08-17 | サウジ アラビアン オイル カンパニー | 選択的単一段階水素化系およびその方法 |
CN103541838B (zh) * | 2012-07-17 | 2016-04-06 | 火传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设置在排气管内用来制氢的触媒转换装置 |
CN103666560B (zh) * | 2012-09-10 | 2016-02-2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焦化汽油蒸汽裂解增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
CN103666550B (zh) * | 2012-09-10 | 2015-11-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焦化汽油蒸汽裂解增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
CN103664479B (zh) * | 2012-09-10 | 2015-08-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焦化汽油蒸汽裂解增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
CN103664478A (zh) * | 2012-09-10 | 2014-03-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石脑油蒸汽裂解增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
US10844296B2 (en) * | 2017-01-04 | 2020-11-24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Conversion of crude oil to aromatic and olefinic petrochemicals |
CN109694299B (zh) * | 2017-10-20 | 2021-08-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以芳烃抽余油为原料生产乙烯的方法 |
CN111303940A (zh) * | 2018-12-11 | 2020-06-1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馏柴油的处理方法 |
CN114478160B (zh) * | 2020-10-26 | 2024-05-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原油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及系统 |
CN115725336B (zh) * | 2021-08-30 | 2025-01-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乙烯装置三烯三苯收率的系统及方法 |
CN115725327A (zh) * | 2021-08-30 | 2023-03-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热裂解产乙烯的系统及方法 |
CN116286086B (zh) * | 2021-12-21 | 2024-08-2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原油制烯烃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4540A (zh) * | 2002-11-29 | 2004-06-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烃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 |
CN1958731A (zh) * | 2005-10-31 | 2007-05-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裂解制取烯烃的方法 |
CN101062881A (zh) * | 2006-04-29 | 2007-10-3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排布单程炉管乙烯裂解炉 |
-
2008
- 2008-09-28 CN CN 200810223640 patent/CN1016840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4540A (zh) * | 2002-11-29 | 2004-06-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烃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 |
CN1958731A (zh) * | 2005-10-31 | 2007-05-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裂解制取烯烃的方法 |
CN101062881A (zh) * | 2006-04-29 | 2007-10-3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排布单程炉管乙烯裂解炉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44752B2 (en) | 2011-07-29 | 2015-09-29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elective two-stage hydro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9144753B2 (en) | 2011-07-29 | 2015-09-29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elective series-flow hydro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9145521B2 (en) | 2011-07-29 | 2015-09-29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Selective two-stage hydro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4057A (zh) | 2010-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4057B (zh) | 一种石油烃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
CN101348409B (zh) | 一种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
CN109678635B (zh) | 一种饱和烃裂解气分离系统和富乙烷/丙烷饱和烃的利用方法 | |
CN109912380B (zh) | 一种裂解气分离方法和装置 | |
CN101255086B (zh) | 裂解碳四和炼厂碳四制烯烃的方法 | |
CN102267850B (zh) | 一种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 | |
CN101450885A (zh) | 一段萃取精馏分离碳五馏分的方法 | |
CN101205162A (zh) | 利用炼厂碳四制取烯烃的组合工艺 | |
CN103242123A (zh) | 一种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 | |
CN103787814A (zh) | 一种低碳烃的中冷溶剂洗分离方法 | |
CN103664478A (zh) | 一种石脑油蒸汽裂解增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 |
CN103965009B (zh) | 一种用催化干气制苯乙烯后的烃化尾气制乙苯的方法 | |
CN109705904A (zh) | 多产乙烯和丙烯的烃油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统 | |
CN103666560A (zh) | 一种焦化汽油蒸汽裂解增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 |
CN107417484B (zh) | 一种乙烯生产和乙苯生产的组合工艺及系统 | |
CN102851075B (zh) | 一种催化重整后加氢方法 | |
CN101374788B (zh) | 甲醇裂解气分离制备聚合级低碳烯烃的方法 | |
CN101215214A (zh) | 以炼厂c4和催化干气为原料制备烯烃的组合工艺 | |
CN103864564B (zh) | 一种甲醇制丙烯副产物加工工艺方法 | |
CN104926584B (zh) | 一种制备异丁烷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2322343B (zh) | Mtp副产混合芳烃改质生产高芳烃含量汽油的方法和装置、高芳烃含量汽油及其应用 | |
CN110950733A (zh) | 甲醇制烯烃气体的分离装置及方法 | |
CN103864563B (zh) | 用煤基甲醇制丙烯的烃类尾油副产物制备芳烃的方法 | |
CN203559017U (zh) | 一种芳构化反应产物的分离装置 | |
CN106187659B (zh) | 一种裂解c6+增产低碳芳烃和低碳烯烃的组合工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