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3016A - 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43016A CN101643016A CN200910152167A CN200910152167A CN101643016A CN 101643016 A CN101643016 A CN 101643016A CN 200910152167 A CN200910152167 A CN 200910152167A CN 200910152167 A CN200910152167 A CN 200910152167A CN 101643016 A CN101643016 A CN 1016430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frame
- frame portion
- mentioned
- door
- ornamen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由窗框部彼此接合而成的拐角部赋予所希望的弯曲形状的门窗框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为具有切割部(14)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S),切割部(14)是第一窗框部(11)和第二窗框部(12)的连续部被切缺且轮廓被整形而形成的,在上述连续部上设有装饰件(20),该装饰件具有到达上述第一窗框部(11)及上述第二窗框部(12)、沿上述切割部(14)的轮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车辆侧部车门的门窗框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形成于车辆侧部的车门开口部上所安装的车门具有:通过设在车门前侧的铰链被支承在车身上的车门主体;和设在该车门主体的上方且配置有车门玻璃的门窗框部。
一般,门窗框部具有:从车门主体的前方上端沿前支柱的下部及车顶侧导轨的下部并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横窗框部;从车门主体的后方上端向横窗框部的后端延伸设置的纵窗框部。
以往,作为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已知横窗框部和纵窗框部形成为接近直角的角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门窗框部构造中,例如通过辊轧成形等得到的横窗框部和纵窗框部通过焊接等被接合并以上述角度形成拐角部。而且,在该门窗框部构造中,树脂制的装饰件覆盖纵窗框部及拐角部的外表面,并且通过使该覆盖区域的轮廓明显,能够使门窗框部构造的美观性(设计性)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2186号公报
因此,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中,为了实现设计的丰富化,例如,想到对窗框部彼此接合而形成的拐角部赋予弯曲形状。
但是,在现有的门窗框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由于窗框部为了发挥必要的强度以及刚性而具有规定的截面形状,因此,对窗框部的端部自由地进行弯曲加工变得困难。因此,在该门窗框部构造中,存在尤其不能在曲率小的范围内对拐角部赋予所希望的弯曲形状的情况。因此,希望一种能够与拐角部的曲率的大小无关地对拐角部赋予所希望的弯曲形状的门窗框部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赋予由窗框部彼此接合而成的拐角部所希望的弯曲形状的门窗框部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切割部,该切割部是第一窗框部和第二窗框部的连续部被切缺而形成轮廓,在上述连续部中设有装饰件,该装饰件具有到达上述第一窗框部及上述第二窗框部、沿上述切割部的轮廓。
该门窗框部构造中,第一窗框部和第二窗框部的连续部即拐角部被切缺而形成切割部,形成了与该切割部的轮廓相应的轮廓的装饰件覆盖拐角部,由此,不会使第一窗框部及第二窗框部的端部折曲,而且,能够与拐角部的曲率的大小无关地赋予该拐角部所希望的弯曲形状。
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中,优选上述第一窗框部通过辊轧成形形成,上述第二窗框部通过冲压成形形成。
该门窗框部构造是由通过辊轧成形形成的第一窗框部和通过冲压成形形成的第二窗框部连接而得到的部件,因此,与例如第一窗框部和第二窗框部一体地冲压成形而得到的构造相比较,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中,优选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一体形成有覆盖上述切割部的罩部。
该门窗框部构造,由于密封部件的罩部覆盖切割部的同时与装饰件抵接,所以能够紧密地封固切割部。其结果是,例如,能够防止雨水以及清洗水等从切割部进入门窗框部构造的内部。
另外,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中,上述罩部还可以具有卡定在上述第一窗框部或上述第二窗框部上的卡定部。
该门窗框部构造,由于密封部件卡定第一窗框部或第二窗框部,所以能够抑制紧密贴合在第一窗框部或第二窗框部上的密封部件的开口,其结果是,该门窗框部构造能够确实地防止上述的雨水以及清洗水等的进入。
另外,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中能够构成为,上述装饰件具有沿上述第一窗框部形成的第一装饰部和沿上述第二窗框部形成的第二装饰部,并且,上述装饰件具有突出部,在将上述第一装饰部或上述第二装饰部中的某一方组装在上述第一窗框部或上述第二窗框部中的某一方上时,该突出部与上述第一窗框部或上述第二窗框部中的另一方抵接并且使上述第一装饰部或上述第二装饰部中的另一方远离。
该门窗框部构造中,在将第一装饰部组装在第一窗框部上时,突出部使第二装饰部从第二窗框部远离,另外,在将第二装饰部组装到第二窗框部上时,突出部使第一装饰部从第一窗框部离开,因此,在该组装时,能够避免装饰件与第一窗框部或第二窗框部相干涉。其结果是,能够避免设置在第一窗框部或第二窗框部的装饰件的相对面上的窗框带等树脂部件发生损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门窗框部构造,该门窗框部构造能够赋予窗框部彼此接合而成的拐角部所希望的弯曲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的侧视图,表示车辆的后部右侧面的状态。
图2为图1中的II部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是从图2中的箭头III方向所见的拐角部中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a)是表示装饰件的车内侧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a)的IVb-IVb剖视图,(c)是(a)的IVc-IVc剖视图,(d)是(a)的IVd-IVd剖视图。
图5(a)是图2的Va-Va剖视图,(b)是图2的Vb-Vb剖视图,(c)是图2的Vc-Vc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将装饰件组装到第二窗框部上时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从(a)中的VIb方向观察装饰件所见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后车门(车门)
3 密封部件
3a 罩部(卡定部)
10 窗框部
11 第一窗框部
12 第二窗框部
13 拐角部
14 切割部
20 装饰件
20a 第一装饰部
20b 第二装饰部
23 提升部件(突出部)
23a 肋部
S 门窗框部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车辆的左右两侧成相互对称的门窗框部构造中,对配置在车辆的右侧的后车门的门窗框部构造进行说明,省略对配置在车辆的左侧的门窗框部构造的说明。参照的图1是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的侧视图,表示车辆的后部右侧面的状态。图2是图1中的II部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是从图2中的箭头III方向所见的拐角部中的门窗框部构造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a)是表示装饰件的车内侧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IVb-IVb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IVc-IVc剖视图,图4(d)是图4(a)的IVd-IVd剖视图。图5(a)是图2的Va-Va剖视图,图5(b)是图2的Vb-Vb剖视图,图5(c)是图2的Vc-Vc剖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的方向以与车辆的前后上下的方向一致的图1所示的前后上下的方向为基准。
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其主要特征在于:窗框部彼此接合而成的拐角部的外侧被切缺,并且,装饰件被配置在拐角部中,所述装饰件具有与该拐角部被切缺而形成的切割部的轮廓相应的轮廓。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S是被组装入后车门1(以下,也有称为“车门1”的情况)的部分。这里,对车门1进行简单说明,车门1具有:车门主体6;窗框部10,在该车门主体6的上方形成用于配置车门玻璃4的窗框。
车门主体6,在其前侧经由未图示的铰链被支承在车身上,车门1整体围绕该铰链转动,由此,车辆的车门开口部能够开闭。而且,在该车门1的车内侧(图1的纸面背面侧),车门1以紧密地封闭车门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有挡风条等密封部件3。
这样的组装入车门1中的门窗框部构造S,如图2所示,主要由靠车门1后部的窗框部10和装饰件20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窗框部10具有如图1所示在车门主体6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窗框部11和如图2所示在装饰件20的车内侧(图2的纸面背面侧)沿车门1的后端延伸设置的第二窗框部12。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窗框部11为通过辊轧成形形成的部件,第二窗框部12为通过冲压成形形成的部件。
如图3所示,这样的第一窗框部11的后端和第二窗框部12的上端相互通过焊接部7接合,由此形成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称的连续部的拐角部13。而且,拐角部13的外侧被切缺,由此形成切割部14。此外,在图3的拐角部13的外侧,由假想线(点划线)表示的部分为被切缺的部分。而且,如图2所示,该切割部14从车身的侧面观察呈圆弧形状。
如图2所示,装饰件20由能够覆盖第一窗框部11及拐角部13的外表面的具有平面形状的板状体形成。更详细地说明,装饰件20具有沿第一窗框部11形成的第一装饰部20a和沿第二窗框部12形成的第二装饰部20b,并且,在与拐角部13对应的部分上具有与圆弧状的切割部14的轮廓相应的圆弧状的轮廓。也就是说,装饰件20从车身的侧面观察时呈大致钩形状,是在第二窗框部12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从车门主体6的后方上端向上方立起,再画圆弧地在第一窗框部1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伸。
而且,在装饰件20的车内侧(图2的纸面背面侧),如图4(a)所示,具有卡定片22、螺栓孔21、提升部件23。
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定片22配置在第二装饰部20b上。如图3所示,该卡定片22嵌入在形成于第二窗框部12上的卡定孔12a中,由此,该卡定片22将装饰件20相对于第二窗框部12进行定位并对其进行支承。更详细地说明,如图4(b)所示,该卡定片22成为钩状。通过使由虚线表示的装饰件20从第二窗框部12的上方向D方向滑动,卡定片22嵌入到第二窗框部12的卡定孔12a中。其结果是,卡定片22被卡定孔12a限制,由此装饰件20被支承在第二窗框部12上。而且,图4(b)中,附图标记3为密封部件。
图4(a)所示的螺栓孔21是将如上述那样被支承的装饰件20固定在第二窗框部12(参照图4(b))上的部件。在第二窗框部12上,在与该螺栓孔21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螺栓插通孔(省略图示),插入该螺栓插通孔的螺栓(省略图示)螺合在螺栓孔21中,由此,装饰件20被固定在第二窗框部12(参照图4(b))上。
如图4(b)所示,提升部件23是在使装饰件20向D方向滑动且相对于第二窗框部12被支承时,使图3所示的第一装饰部20a和第一窗框部11远离的部件。而且,该提升部件23是用于防止第一装饰部20a与第一窗框部11,尤其是与第一窗框部11的装饰件20的相对面上配置的未图示的树脂制的窗框带干涉的部件。
提升部件23(参照图4(a))由沿着如上所述地装饰件20滑动的D方向延伸设置的肋部23a形成。而且,如图4(c)所示,形成该提升部件23的肋部23a形成为在装饰件20滑动的D方向上的前后两端低、中央部高的山型。该提升部件23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称的“突出部”。
这样的提升部件23的配置位置,如图4(a)所示,只要在第一装饰部20a上就没有特殊限制,但若为第一装饰部20a与第二装饰部20b之间的边界,则优选配置在更下方的位置。而且,提升部件23的配置位置必须是在进行相对于第二窗框部12的装饰件20的定位时(参照图4(b)),如图4(d)所示,不与第二窗框部12干涉的位置。而且,图4(d)中,附图标记3表示密封部件。
密封部件3如上所述地以紧密地封闭图1所示的车门1的方式配置。具体来说,例如,如图2中的Va-Va截面即图5(a)所示,密封部件3配置在第一窗框部11和车身侧的车门开口部5之间,由此,车门1(第一窗框部11)以紧密地封闭车门开口部5的方式配置。
而且,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3具有罩部3a。该罩部3a覆盖切割部14及第二窗框部12的后侧边缘12b,并与装饰件20抵接,所述切割部14形成了拐角部13并横跨第一窗框部11和第二窗框部12。而且,在该罩部3a上形成有能够使切割部14以及后侧边缘12b嵌入的槽3c。
更具体地,例如,如图2中的Vb-Vb截面即图5(b)所示,密封部件3的罩部3a覆盖切割部14,并且与装饰件20抵接。而且,从罩部3a延伸出的唇部3b配置在第二窗框部12和车身侧的车门开口部5之间,由此,紧密地封闭车门开口部5。
另外,例如,如图2中的Vc-Vc截面即图5(c)所示,密封部件3的罩部3a覆盖第二窗框部12的后侧边缘12b,并且与装饰件20抵接。而且,从罩部3a延伸出的唇部3b配置在第二窗框部12和车身侧的车门开口部5之间,由此,紧密地封闭车门开口部5。此外,如图2所示,附图标记31是在第二窗框部12中,在前后配置的两列密封部件3中靠近车门玻璃4配置的密封部件,并在车门玻璃4附近紧密地封闭车门开口部5(参照图5(c))。
如图5(b)及(c)所示,密封部件3的罩部3a夹入切割部14及第二窗框部12的后侧边缘12b地对其进行覆盖,并卡定第一窗框部11及第二窗框部12。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罩部3a兼作技术方案中所称的“卡定部”。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S,在由第一窗框部11和第二窗框部接合而成的拐角部13中,图3中,由假想线(点划线)表示的部分被切缺形成切割部14。而且,门窗框部构造S中,具有与切割部14的轮廓相应的轮廓的装饰件20覆盖拐角部13,由此,第一窗框部11及第二窗框部12的端部不会折曲,而且,能够与拐角部13的曲率的大小无关地对该拐角部13赋予所希望的弯曲形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S是通过辊轧成形形成的第一窗框部11和通过冲压成形形成的第二窗框部12相连接而得到的构造,因此,例如与第一窗框部11和第二窗框部12一体地冲压成形得到的构造相比较,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材料,提高成品率从而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第二窗框部12是预辊轧成形后进行冲压成形得到的,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S,如图3所示,在密封部件3上设有罩部3a,该罩部3a覆盖切割部14的同时与装饰件20抵接,因此,能够紧密地封固切割部14。其结果是,例如,能够防止雨水以及清洗水等从切割部14进入到门窗框部构造S的内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S中,由于图3所示的密封部件3的罩部3a具有作为卡定第一窗框部11及第二窗框部12的卡定部的功能,所以能够抑制紧密贴合在第一窗框部11及第二窗框部12上的密封部件3开口。其结果是,该门窗框部构造S能够更确实地防止上述的雨水以及清洗水等的进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窗框部构造S,由于在装饰件20上具有图4(a)所示的提升部件23,所以在将装饰件20组装到第二窗框部12上时,能够防止第一窗框部11的外观面受到损伤。这里参照的图6(a)是表示将装饰件组装到第二窗框部上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从图6(a)中的VIb方向观察装饰件所见的状态的图。
当装饰件20向图4(a)所示的D方向滑动时,如图6(a)所示,在第一装饰部20a即将与第一窗框部11相干涉时,如图6(b)所示,提升部件23使第一装饰部20a从第一窗框部11远离。其结果是,能够避免第一窗框部11的装饰件20的相对面上的,也就是在上述的外观面上实施的未图示的窗框带的损伤。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适用在车门1(窗框部10)的后侧的门窗框部构造S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车门1的前侧。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前车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定片22配置在第二装饰部20b上,并且,卡定孔12a形成在第二窗框部12上,但本发明也可以为卡定片22配置在第一装饰部20a上,并且,卡定孔12a形成在第一窗框部11上。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S中,通过以沿第一窗框部11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式使装饰件20滑动,由此卡定孔12a嵌入到第一窗框部11的卡定孔12a中。另外,在这样的门窗框部构造S中,在使装饰件20滑动时,为了避免第二装饰部20b相对于第二窗框部12的干涉,优选在第二装饰部20b上设置提升部件2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升部件23由肋部23a构成,但是,只要是在使装饰件20滑动而组装到窗框部10上时,使装饰件20远离窗框部10的结构都可以,本发明可以由肋部23a以外的突起等突出部形成提升部件2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3的罩部3a形成有卡定在第一窗框部11及第二窗框部12双方上的卡定部,但是,本发明的罩部3a也可以对第一窗框部11及第二窗框部12中的某一个进行卡定。另外,本发明的罩部3a还可以具有使装饰件20从其车内侧进行卡定的卡定部。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是第一窗框部和第二窗框部的连续部被切缺而形成轮廓,
在上述连续部设有装饰件,该装饰件具有到达上述第一窗框部及上述第二窗框部、沿上述切割部的轮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窗框部通过辊轧成形形成,上述第二窗框部通过冲压成形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一体形成有覆盖上述切割部的罩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罩部具有卡定在上述第一窗框部或上述第二窗框部上的卡定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饰件具有沿上述第一窗框部形成的第一装饰部和沿上述第二窗框部形成的第二装饰部,并且,
上述装饰件具有突出部,在将上述第一装饰部或上述第二装饰部中的某一方组装到上述第一窗框部或上述第二窗框部中的某一方上时,该突出部与上述第一窗框部或上述第二窗框部中的另一方抵接而使上述第一装饰部或上述第二装饰部中的另一方远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00641 | 2008-08-04 | ||
JP2008200641A JP4612711B2 (ja) | 2008-08-04 | 2008-08-04 |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部構造 |
JP2008-200641 | 2008-08-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43016A true CN101643016A (zh) | 2010-02-10 |
CN101643016B CN101643016B (zh) | 2011-12-21 |
Family
ID=4165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521679A Active CN101643016B (zh) | 2008-08-04 | 2009-07-20 | 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612711B2 (zh) |
CN (1) | CN10164301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8473A (zh) * | 2010-11-29 | 2013-07-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及其角窗外饰板的组装方法 |
CN103303109A (zh) * | 2012-03-09 | 2013-09-18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结构 |
CN103963616A (zh) * | 2014-03-06 | 2014-08-0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密封条 |
CN105492229A (zh) * | 2013-09-02 | 2016-04-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挡风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47345B2 (ja) * | 2010-09-24 | 2012-10-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ドア |
JP6307233B2 (ja) | 2013-09-18 | 2018-04-04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ガーニッシュ付きフレームモール |
JP6354676B2 (ja) * | 2015-06-25 | 2018-07-11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の防水構造 |
CN109664836B (zh) * | 2018-11-30 | 2022-04-0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窗框及汽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36017U (zh) * | 1988-03-08 | 1989-09-18 | ||
JP3910693B2 (ja) * | 1997-08-28 | 2007-04-25 | 鬼怒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ドアサッシュのモール取付構造 |
JP3849441B2 (ja) * | 2001-03-23 | 2006-11-22 | 株式会社アルティア橋本 | サッシュモールディング |
JP4206670B2 (ja) * | 2002-02-14 | 2009-01-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ドア構造 |
CN2614153Y (zh) * | 2003-03-27 | 2004-05-05 | 汪洋 | 专用伸缩门窗 |
JP4306505B2 (ja) * | 2004-03-22 | 2009-08-05 |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ドアサッシュ補強構造 |
JP2005313697A (ja) * | 2004-04-27 | 2005-11-10 | Aisi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構造 |
JP2007302186A (ja) * | 2006-05-15 | 2007-11-22 | Katayama Kogyo Co Ltd |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
-
2008
- 2008-08-04 JP JP2008200641A patent/JP461271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7-20 CN CN2009101521679A patent/CN10164301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8473A (zh) * | 2010-11-29 | 2013-07-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及其角窗外饰板的组装方法 |
CN103228473B (zh) * | 2010-11-29 | 2015-09-0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及其角窗外饰板的组装方法 |
CN103303109A (zh) * | 2012-03-09 | 2013-09-18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结构 |
CN105492229A (zh) * | 2013-09-02 | 2016-04-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挡风条 |
CN105492229B (zh) * | 2013-09-02 | 2017-12-1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挡风条 |
CN103963616A (zh) * | 2014-03-06 | 2014-08-0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密封条 |
CN103963616B (zh) * | 2014-03-06 | 2016-02-03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密封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612711B2 (ja) | 2011-01-12 |
JP2010036688A (ja) | 2010-02-18 |
CN101643016B (zh) | 2011-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3016B (zh) | 车辆的门窗框部构造 | |
CN101578200B (zh) | 车辆的车门后视镜安装结构 | |
US6827390B2 (en) | C-pillar and rear door hin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lacking a B-pillar | |
CN101804826B (zh) | 汽车侧部车身结构 | |
EP2634072B1 (en) | Resin roof mounting structure | |
US9211781B2 (en) | Vehicle door | |
US8151521B2 (en) | Vehicle door structure | |
US11186153B2 (en) | Windows sealing strip with ease of mounting | |
JP5022733B2 (ja) | 自動車ドア | |
US9566850B2 (en) | Exterior-member-equipped sealing structure | |
CN103373207B (zh) | 汽车用车门的密封结构 | |
CN103228473B (zh) | 车辆用车门及其角窗外饰板的组装方法 | |
CN103568790A (zh) | 车门框架的竖直窗框立柱 | |
JP5061989B2 (ja) | フレーム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 |
US9227500B2 (en) | Vehicle door | |
CN106608166A (zh) | 汽车用车门构造 | |
US9649915B2 (en) | Vehicle door | |
CN203186434U (zh) | 车身构造 | |
JP3572390B2 (ja) |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ウエスト部構造 | |
CN205273143U (zh) | 车辆用后车门 | |
JP6060849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CN102525146A (zh) | 抽屉 | |
CN108146195B (zh) | 车门构造 | |
JP6130819B2 (ja) | ドア付き車体構造 | |
JP4706549B2 (ja) | スライドドア車両の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