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3009A -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43009A CN101643009A CN200910104727A CN200910104727A CN101643009A CN 101643009 A CN101643009 A CN 101643009A CN 200910104727 A CN200910104727 A CN 200910104727A CN 200910104727 A CN200910104727 A CN 200910104727A CN 101643009 A CN101643009 A CN 1016430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seat
- depth
- barrel
- lower plate
- front str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包括带有筒形骨架结构的上、下板和中心有套筒的橡胶件。橡胶件安置在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体筒形结构内,上、下板用螺栓铆接后连接在车身上,为了增加橡胶件位于安装座上面部分的相对高度,本发明将上板的圆筒形骨架结构的深度与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个筒形结构总深度的比值设计在0.3-0.6∶1之间,这样在现有通常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板筒形结构深度,减小下板筒形结构深度,在不改变原橡胶件形状及预紧变形量的情况下,达到上移橡胶件的目的,从而增大悬架行程,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系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前支柱安装座是前支柱和车身之间的连接结构,是底盘前悬架系统的振动、力和力矩传递到车身上的过渡部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悬架动态性能,进而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此外,安装座的结构设计涉及到其他使用功能和生产工艺,从而影响其成本。
对于有些车辆前悬架在大冲击下显得偏硬,乘坐舒适性差的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缓冲块接触较多,冲击力大所造成的。对应在安装座结构上,通常下板安置橡胶件的筒形结构较深,这样就减小了缓冲块间隙,降低了悬架的有效行程,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述对车辆性能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在不改变其车身姿态和支柱安装鼓包高度的前提下,针对现有前支柱安装座结构设计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通过增加橡胶件位于安装座上面部分的相对高度,达到上移橡胶衬套、增加减震器行程、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包括带有筒形骨架结构的上、下板和中心有套筒的橡胶件。橡胶件安置在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体筒形结构内,上、下板用螺栓铆接后连接在车身上,减振器螺杆穿过橡胶件结构上的套筒并用螺栓紧固,螺旋弹簧则作用在下板圆筒形骨架结构外侧。为了增加橡胶件位于安装座上面部分的相对高度,本发明将上板的筒形骨架结构的深度与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个筒形结构总深度的比值设计在0.3-0.6∶1之间,这样在现有通常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板筒形结构深度,减小小下板筒形结构深度,在不改变原橡胶件形状及预紧变形量的情况下,达到上移橡胶件的目的,从而增加了减震器行程。同时这样设计也考虑到料上板结构的可靠性、加工工艺及上移对车辆性能影响效果等因素。
进一步,在下板的筒形骨架结构的顶部边缘沿径向均匀分布有合理数量和深度肋状沟槽,它们和安装时的预压力配合起到紧固橡胶件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橡胶件的扭转刚度。
本发明在顾及车辆在其他工况下的行驶性能,并不改变悬架弹簧参数及其他车身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对前支柱安装座结构做上述改进,可以适当增大悬架行程,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具备结构可靠实用、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1-橡胶件结构,2-肋状沟槽,3-下板筒形骨架结构,4-下板,5-上板,6-螺栓,7-上板筒形骨架结构,8-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包括冲压形成有筒形骨架结构的上板5、下板4和中心有套筒8的橡胶件结构1。橡胶件结构1安置在上板5和下板4组合形成的筒形结构内,并被压紧,上、下板用螺栓6铆接后连接在车身上。在不改变原橡胶件形状及预紧变形量的情况下,在现有通常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上板筒形骨架结构7的深度,同时相应减小下板筒形骨架结构3的深度,如增加和减少的深度大约在10-30mm,使上板筒形骨架结构7的深度与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个筒形结构的总深度L的比值在0.4∶1左右。
同时,在下板筒形骨架结构3的顶部边缘轧制适当深度和数量的肋状沟槽2,肋状沟槽2最好沿径向均匀分布。
安装时,本前支柱安装座总成被连接在车身上,减振器螺杆穿过橡胶件结构上的套筒并用螺栓紧固,螺旋弹簧则作用在下板筒形骨架结构3外侧。
本发明具备结构上制作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性能上适当增加悬架行程,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的优点。
Claims (2)
1、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其包括中间冲压有筒形骨架结构的上板、下板和中心有套筒的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安置在上板、下板组合形成的筒形结构内,上下板用螺栓铆接后连接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筒形骨架结构的深度与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个筒形结构总深度的比值在0.3-0.6∶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板筒形结构顶端边缘沿径向均匀分布有肋状沟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04727A CN101643009A (zh) | 2009-08-28 | 2009-08-28 |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04727A CN101643009A (zh) | 2009-08-28 | 2009-08-28 |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43009A true CN101643009A (zh) | 2010-02-10 |
Family
ID=4165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04727A Pending CN101643009A (zh) | 2009-08-28 | 2009-08-28 |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43009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4460A (zh) * | 2011-12-23 | 2012-06-27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及汽车 |
CN102777522A (zh) * | 2012-07-25 | 2012-11-14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法兰形汽车减震装置 |
CN103032502A (zh) * | 2012-11-29 | 2013-04-10 |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减震器隔振块 |
CN103206475A (zh) * | 2013-05-03 | 2013-07-17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汽车前下悬臂与多连杆减震装置 |
CN103204041A (zh) * | 2013-05-03 | 2013-07-17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汽车减震器顶部保护板装置 |
CN112739931A (zh) * | 2019-05-15 | 2021-04-30 | 均胜安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装置的振动阻尼系统 |
-
2009
- 2009-08-28 CN CN200910104727A patent/CN10164300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4460A (zh) * | 2011-12-23 | 2012-06-27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及汽车 |
CN102514460B (zh) * | 2011-12-23 | 2015-05-13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及汽车 |
CN102777522A (zh) * | 2012-07-25 | 2012-11-14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法兰形汽车减震装置 |
CN103032502A (zh) * | 2012-11-29 | 2013-04-10 |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减震器隔振块 |
CN103206475A (zh) * | 2013-05-03 | 2013-07-17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汽车前下悬臂与多连杆减震装置 |
CN103204041A (zh) * | 2013-05-03 | 2013-07-17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汽车减震器顶部保护板装置 |
CN112739931A (zh) * | 2019-05-15 | 2021-04-30 | 均胜安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装置的振动阻尼系统 |
CN112739931B (zh) * | 2019-05-15 | 2024-05-10 | 均胜安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装置的振动阻尼系统 |
US12162550B2 (en) | 2019-05-15 | 2024-12-10 |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 Vibration damper system for a steering wheel arrang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94131U (zh) | 一种钢板弹簧悬架装置 | |
CN101643009A (zh) | 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 |
WO2013044645A1 (zh) | 一种中巴车底盘 | |
CN202623843U (zh) | 重型汽车双后桥空气悬架 | |
CN201610056U (zh) | 一种车辆独立悬架 | |
CN201046654Y (zh) | 汽车悬架装置 | |
CN101549624A (zh) | 具有变刚度性能的车辆橡胶悬架装置 | |
CN103062269A (zh) | 扣压式空气弹簧 | |
CN202923319U (zh) |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前桥 | |
CN204749784U (zh) |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 |
CN201304877Y (zh) | 具有变刚度性能的车辆橡胶悬架装置 | |
CN201456974U (zh) |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前支柱安装座总成 | |
CN201792970U (zh) | 内外对置式不等节距圆柱螺旋弹簧减震器 | |
CN200939816Y (zh) | 扭梁式后桥 | |
CN215950219U (zh) | 一种后悬架板簧总成 | |
CN101041319A (zh) | 减震平衡杆 | |
CN2892536Y (zh) | 全场地四轮车前减震结构 | |
CN204037708U (zh) |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 |
CN203666317U (zh) |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 | |
CN2823017Y (zh) | 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 |
CN103660827A (zh) |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 | |
CN202573700U (zh) | 重型半挂牵引汽车空气悬架装置 | |
CN201395025Y (zh) | 组合式空气悬挂 | |
CN207178552U (zh) | 减振结构及用该减振结构的车辆 | |
CN202283936U (zh) | 一种中巴车底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