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0387B -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0387B CN101470387B CN2008102155976A CN200810215597A CN101470387B CN 101470387 B CN101470387 B CN 101470387B CN 2008102155976 A CN2008102155976 A CN 2008102155976A CN 200810215597 A CN200810215597 A CN 200810215597A CN 101470387 B CN101470387 B CN 1014703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holding member
- developing apparatus
- parts
- developer repleni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盒,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将显影剂供给到图像保持部件上;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其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并且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传送部件,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依次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以及剥离部件,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盒。
背景技术
日本已公开的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No.H5-158321披露了一种使用单个显影单元和单个真空泵以在显影单元中对显影剂溶剂和清洁溶剂进行交替循环的液体显影装置。该液体显影装置可实现多色显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向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将显影剂供给到图像保持部件上;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其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并且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传送部件,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依次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以及剥离部件,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传送部件为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所述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支撑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并且绕着旋转轴旋转或变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所述剥离部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回收部件,其用于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用于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的所述回收部件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回收部件由作为绕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的所述传送部件支撑。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其通过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从而选择以下状态: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状态,或者中断从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供给显影剂的状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所述回收部件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多个剥离部件,其通过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形成接触从而剥离残留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多个剥离部件还具有下述功能:通过分别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形成接触从而中断从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的功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多个剥离部件分别为磁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小于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的一半,或者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小于所述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的四分之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多个剥离部件的各表面涂覆有用于防止显影剂附着的涂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回收显影剂收容器,其收容从所述回收部件回收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在所述传送部件已经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中之一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的状态下,形成所述回收部件,并且在形成所述回收部件的状态下,所述传送部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中的任一个传送到与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多个显影剂回收部件,其随着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的移动而变成与所述剥离部件相对,并且通过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改变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度从而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显影剂回收部件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将所回收的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显影剂回收部件一体地设置有所述回收显影剂收容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保持部件;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上;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其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并且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传送部件,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依次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以及剥离部件,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传送部件为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所述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支撑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并且绕着旋转轴旋转或变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所述剥离部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回收部件,其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一种显影剂盒,其收容有供给到显影剂供给部件中的显影剂并且具有回收通道,其中,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以对图像保持部件上的图像进行显影,所述回收通道回收由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所述剥离部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向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旋转体或可移动体容易地形成传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显影剂的颜色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可以回收所剥离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四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可以防止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回收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五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显影剂的颜色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二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选择供给显影剂或阻挡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六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便于回收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剥离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九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阻挡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九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阻挡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一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向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九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向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四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回收所剥离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六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显影剂的颜色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二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旋转体或可移动体容易地形成传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十六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向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四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回收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可以向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九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旋转体或可移动体容易地形成传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九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显影剂的颜色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九方面获得的效果以外,可以回收所剥离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与不使用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向显影剂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供给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附图说明
基于下面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示出显影装置实例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调色剂盒的细节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显影剂供给部件的细节的剖视图;
图5A至5C为示出磁体剥离残留在显影辊上的显影剂(包括剥
离位置周围的显影剂)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A至6G为示出显影装置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
图7为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9A至9C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11A至11C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
图12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三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13A至13H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三变型例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
图14为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16为示出刮除部件去除残留在显影辊的套筒表面上的显影剂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以及
图17A至17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该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背面侧(图1中的右侧)设置有例如为单层单元的送纸单元14。
送纸单元14具有其中收容有打印纸的送纸盒16。在送纸盒16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从送纸盒16中拾取打印纸的拾纸辊(拾取辊)18,并且在拾纸辊18的前方设置有供给辊20和阻滞辊22。
供给辊20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并且进行旋转以朝向后面将要说明的传送路径24供给打印纸。阻滞辊22与供给辊20压力接触并且可随着供给辊20的旋转而旋转。阻滞辊22随着供给辊20一同旋转从而朝向后面将要说明的传送路径24一张接一张地供给打印纸。
传送路径24是从供给辊20到排出口26的打印纸通道。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上部的传送路径24从送纸单元14到排出口26大致水平地形成。沿着传送路径24,在定影装置28的上游侧设置有后面将要说明的二次转印辊6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54,并且在二次转印辊6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54的上游侧设置有定位辊30。此外,沿着传送路径24,在排出口26的邻近处设置有排出辊32。
从而,由拾纸辊18从送纸单元14的送纸盒16中拾取的打印纸被供给辊20和阻滞辊22阻滞,进而仅将顶层纸张引导到传送路径24上。然后定位辊30暂时停止打印纸,并且在预定定时纸张穿过后面将要说明的二次转印辊60与二次转印支撑辊54之间同时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该纸张上。定影装置28将所转印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上。排出辊32将打印纸从排出口26排出。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例如在其大致中央部位设置有显影装置34。该显影装置34利用黄色、品红色、蓝绿色(青色)以及黑色的显影剂使保持在后面将要说明的图像保持部件36上的静电潜像可见(可视)。
例如具有感光体的图像保持部件36设置成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面侧上方位置与显影装置34压力接触。例如具有充电辊以对图像保持部件36均匀充电的充电装置38设置在图像保持部件36的背面侧。换言之,向图像保持部件36施加显影偏压。此外,沿着图像保持部件36的旋转方向在充电装置38的上游侧设置有与图像保持部件36相接触的图像保持部件清洁器40。图像保持部件清洁器40例如在一次转印之后去除残留在图像保持部件36上的显影剂。
在显影装置34的上方设置有利用诸如激光束等光线在被充电装置38充电的图像保持部件36上写入潜像的曝光装置42。此外,在图像保持部件36的正面侧设置有中间转印装置44,由显影装置34可见化(可视化)的显影剂图像在一次转印位置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装置44上并且该中间转印装置44将显影剂图像传送到后面将要说明的二次转印位置。
中间转印装置44具有诸如中间转印带等的中间转印体46、一次转印辊48、支持辊50和52、二次转印支撑辊54以及张紧辊56和58。中间转印体46在设置于一次转印辊48上游的支持辊50与设置在一次转印辊48下游的支持辊52之间具有与图像保持部件36包绕接触的一次转印部分。中间转印体46仅在预定的范围内卷绕图像保持部件36,并且随着图像保持部件36的旋转而旋转。张紧辊56和58对中间转印体46提供预定的张力。一次转印辊48对图像保持部件36上的显影剂图像,即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的显影剂图像例如依此顺序进行一次转印同时将这些显影剂图像叠加在中间转印体46上。中间转印体46朝向后面将要说明的二次转印辊60传送一次转印后的显影剂图像。
在中间转印装置44中,二次转印辊60设置成与二次转印支撑辊54相对,并且传送路径24处于二次转印辊6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54之间。换言之,二次转印位置设定在二次转印辊60与二次转印支撑辊54之间。二次转印辊60在二次转印支撑辊54的协助下将已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体46上的显影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到打印纸上。注意到,在中间转印体46旋转三次时,即在传送黄色、品红色、蓝绿色显影剂图像时,二次转印辊60远离中间转印体46。当已经转印完黑色显影剂图像时,二次转印辊60变成与中间转印体46相接触。注意到,在二次转印辊60与二次转印支撑辊54之间产生预定的电位差。例如,当向二次转印辊60施加高电压时,二次转印支撑辊54与地(GND)等连接。
沿着传送路径24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下游设置有定影装置28。定影装置28具有加热辊和加压辊。定影装置28将由二次转印辊6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54二次转印在打印纸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并且朝向排出辊32传送纸张。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设置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构成部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器62。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显影装置34。
图2至4示出了显影装置34的细节。显影装置34具有旋转体(传送部件)66、显影辊68、层厚调节部件70、显影辊收容壁74、剥离部件76、调色剂盒(供给显影剂收容器)78a~78d以及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
在下文中,当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说明诸如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等多个构成部件中任一个时,例如可以将其简称为“显影剂供给部件80”。
依次向显影辊68供给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显影剂的调色剂盒78a~78d以及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可拆卸地设置在旋转体66内。旋转体66例如按逆时针方向(图2中为左旋方向)围绕旋转轴82可旋转地设置,从而使得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依次移动到与显影辊68相对的位置(显影剂供给位置)。注意到,使用由控制器62控制的脉冲电动机等(未示出)来控制旋转体66的旋转角度。此外,可利用棘轮等来对旋转体66进行定位。
注意到,收容在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中的显影剂例如是包括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在内的双组分显影剂。
如图3所示,调色剂盒78具有用于收容未使用调色剂的未使用调色剂收容器84和用于回收由剥离部件76从显影辊68上剥离(回收)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回收部件86。未使用调色剂收容器84设置有用于向显影剂供给部件80供给未使用调色剂的供给口87。显影剂回收部件86设置有:开口88,其用于回收由剥离部件76剥离的显影剂;开闭部件90,其用于打开/关闭开口88;以及排出口92,其用于将所回收的显影剂排出(供给)到显影剂供给部件80中。
如图4所示,显影剂供给部件80具有供给部件主体94、第一螺旋推运器96以及第二螺旋推运器98。供给部件主体94设置有用于从调色剂盒78接收调色剂的第一入口100、用于接收在显影剂回收部件86中所回收的显影剂的第二入口102以及用于向显影辊68供给显影剂的开口104。第一螺旋推运器96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朝向第二螺旋推运器98传送从调色剂盒78供给的调色剂和从显影剂回收部件86接收的显影剂。第二螺旋推运器98对显影剂进行搅拌,并且当开口104随着旋转体66的旋转而移动到与显影辊68相对的位置时,第二螺旋推运器朝向显影辊68传送并供给显影剂。换言之,在显影剂回收部件86中回收的显影剂重新用为被供给到显影辊68的显影剂。
注意到,传送显影剂以使该显影剂通过第一螺旋推运器96和第二螺旋推运器98而受到搅拌的同时在供给装置主体94中循环,从而使得非磁性调色剂附着在磁性载体周围。
显影辊68(参见图2)具有:固定磁体110,其沿着显影辊的轴向延伸且具有多个N极和S极;以及套筒112,在其内部收容磁体110并进行旋转,并且根据磁体110的磁力而沿着周向传送显影剂。在磁体110中,例如在显影剂供给部件80一侧的上部位置设置有与图像保持部件36相对地布置而将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供给到图像保持部件36上的磁极(显影极)和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中吸引显影剂的磁极(拾取极),并且例如在显影剂供给部件80一侧的下部位置设置有排斥显影剂的磁极(剥离极)。此外,显影辊68收容在显影辊收容壁74中,该显影辊收容壁敞开从而露出与图像保持部件36相对的部分。在显影辊68与图像保持部件36之间形成预定间隙的同时,显影辊68向图像保持部件36供给利用磁力保持的各颜色的显影剂。
层厚调节部件70对附着在显影辊68的表面上(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调节。在显影辊收容壁74中形成有用于将显影剂引导到显影剂供给部件80中的引导部分118。
剥离部件76具有大致平行于显影辊68设置的旋转轴114和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绕着旋转轴114顺时针(图2中为右旋方向)旋转的例如为稀土族的磁体116。剥离部件76利用其磁力将在从显影辊68向图像保持部件36供给显影剂之后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剥离,并且经由上述引导部分118将显影剂引导至显影剂供给部件80。
图5A至5C为示出磁体116剥离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包括剥离位置周围的显影剂)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如图5A所示,当经由显影辊收容壁74而设置在显影辊68下方的剥离部件76旋转并且磁体116靠近显影辊68时,磁体116将显影剂吸引到引导部分118一侧。此外,如图5B所示,当剥离部件76旋转并且磁体116开始远离显影辊68地移动时,利用磁体116的磁力将显影剂从显影辊68上剥离。此外,如图5C所示,当剥离部件76进一步旋转并且磁体116进一步远离显影辊68地移动时,显影剂在被磁体116的磁力吸引的同时沿着引导部分118向下移动,进而向下落入不受上述磁力影响的区域。注意到,引导部分118为分隔剥离部件76与显影剂的分隔壁。引导部分118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区域:即,在该区域中,该引导部分118到显影辊68和磁体116的距离随着磁体116从其靠近显影辊68的位置远离而变长。
这样,当剥离部件76剥离显影剂时,磁体116靠近显影辊68一侧使得磁体116的磁力作用于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当剥离部件76已经剥离显影剂时,磁体116远离显影辊68地转动(图5B中为右旋方向)从而使得已剥离的显影剂脱离显影辊68。
注意到,当显影装置34使静电潜像可见时,控制器62将磁体116停止在磁体116的磁力对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的作用降低的位置上(与显影辊68相反的一侧)。然后,当控制器62已经阻止通过旋转体66的旋转来供给显影剂时,控制器62转动磁体116使得磁体116的磁力作用于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
接下来,将说明显影装置34的操作实例。
图6A至6G示出了显影装置34的操作实例的概要。如图6A所示,当显影装置34利用例如品红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时,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位于显影剂供给位置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中供给的品红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当已经完成利用品红色显影剂的可见化时,然后如图6B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开闭部件90(参见图3)随着旋转体66的旋转(小于90°)而打开,显影剂供给部件80b移动到显影辊68的显影剂供给磁极的磁力产生作用的范围之外从而阻止品红色显影剂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b向显影辊68的供应,并且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开口88停止在覆盖显影辊68与引导部分118之间部分的位置上。换言之,形成用于回收从显影辊68剥离的显影剂的回收通道。
当开口88已经停止在显影辊68与引导部分118之间时,然后,如图6C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剥离部件76旋转并剥离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品红色显影剂。
如图6D所示,随着磁体116远离引导部分118地移动,引导部分118将从显影辊68上剥离的品红色显影剂引导到显影剂回收部分86中。
如图6E所示,当磁体116进一步旋转时,将从显影辊68上剥离的品红色显影剂(暂时地)回收在显影剂回收部件86中。
当已经回收完从显影辊68剥离的品红色显影剂时,然后如图6F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为了利用蓝绿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旋转体66进行旋转使得显影剂供给部件80c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注意到,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c供给的蓝绿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在调色剂盒78b中,开闭部件90(参见图3)关闭,进而所回收的品红色显影剂仍旧收容在显影剂回收部件86中。
一旦进行彩色打印,显影装置34就利用黄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然后如上所述利用品红色和蓝绿色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之后再利用黑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
然后,当再次利用品红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时,在显影装置34中,旋转体66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进行旋转使得显影剂供给部件80b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注意到,显影剂回收部件86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度随着旋转体66的旋转而改变。如图6G所示,当显影剂回收部件86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度随着旋转体66的旋转而改变使得排出口92(参见图3)定位在下侧位置上时,在显影剂回收部件86中回收的品红色显影剂被供给到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中(品红色显影剂由于其自重而返回到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中)。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当发送出图像形成信号时,充电装置38对图像保持部件36均匀充电,并且基于图像信号将光从曝光装置42发射到充电后的图像保持部件36。来自曝光装置42的光对图像保持部件36的表面进行曝光,进而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34利用显影剂的颜色对保持在图像保持部件36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然后将显影后的静电潜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46上。然后各颜色的显影剂图像叠加在中间转印体46上,进而形成彩色图像。
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将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68上。然后,在将下一种颜色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68上之前,将过多供给到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回收入同一颜色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中。一旦进行一次转印,图像保持部件清洁器40就将残留在图像保持部件36上的废显影剂去除并将其回收。
另一方面,根据送纸信号等拾纸辊18拾取收容在送纸盒16中的打印纸,供给辊20和阻滞辊22将打印纸阻滞,并且仅将顶层打印纸引导到传送路径24上。定位辊30暂时停止打印纸,并且在预定定时将该打印纸引导至二次转印辊60与二次转印支撑辊54之间。当已经将打印纸引导至二次转印辊60与二次转印支撑辊54之间时,利用二次转印辊6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54将已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体46上的显影剂图像二次转印到打印纸上。
将其上已经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打印纸引导到定影装置28,进而利用加热辊和加压辊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排出辊32将其上已经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打印纸从排出口26排出。
接下来,将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7为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10的结构的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2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12。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12的下部设置有例如为单层单元的送纸单元214。
送纸单元214具有其中收容有打印纸的送纸盒216。在送纸盒216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从送纸盒216拾取打印纸的拾纸辊218,并且在拾纸辊218的前方设置有供给辊220和阻滞辊222。
供给辊220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并且进行旋转以朝向后面将要说明的传送路径224供给打印纸。阻滞辊222与供给辊220压力接触并且可随着供给辊220的旋转而旋转。阻滞辊222随着供给辊220一同旋转从而朝向后面将要说明的传送路径224一张接一张地供给打印纸。
传送路径224是从供给辊220到排出口226的打印纸通道。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12背面侧(图7中为左侧)的传送路径224具有从送纸单元214到排出口226延伸的大致竖直部分。沿着传送路径224,在定影装置228的上游侧设置有后面将要说明的图像保持部件236和转印辊260,并且在图像保持部件236和转印辊260的上游侧设置有定位辊230。此外,沿着传送路径224,在排出口226的邻近处设置有排出辊232。
相应地,由拾纸辊218从送纸单元214的送纸盒216中拾取的打印纸被供给辊220和阻滞辊222阻滞,进而仅将顶层纸张引导到传送路径224上。然后,定位辊230暂时停止打印纸,并且在预定定时纸张穿过后面将要说明的图像保持部件236和转印辊260之间,同时将例如黑色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该纸张上。定影装置228将所转印的黑色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排出辊232将打印纸从排出口226排出。
在进行彩色打印的情况下,打印纸三次返回到重复通道。换言之,在传送路径224中,排出辊232前侧的部分分岔为两条通道,并且在分岔部位设置有切换装置246,并且形成从分岔部位返回到定位辊230的重复路径248。沿着重复路径248设置有传送辊250、252、254和256。在彩色打印的情况下,将切换装置246切换到打开重复路径248的一侧,然后将打印纸引导到重复路径248,然后,该打印纸四次穿过定位辊230、图像保持部件236与转印辊260之间以及定影装置228,进而将打印纸从排出口226排出。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12例如在其大致中央部位设置有显影装置234。显影装置234利用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的彩色显影剂使保持在后面将要说明的图像保持部件236上的静电潜像可见。注意到,具有旋转体266、显影辊268、层厚调节部件270、显影辊收容壁274、剥离部件276、调色剂盒278a~278d以及显影剂供给部件280a~280d等的显影装置234与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34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构造。
例如具有感光体的图像保持部件236从图像形成装置210背面一侧的上部位置与显影装置234相接触。例如具有充电辊以对图像保持部件236均匀充电的充电装置238设置在图像保持部件236的正面侧。换言之,向图像保持部件236施加显影偏压。此外,图像保持部件清洁器240设置成沿着图像保持部件236的旋转方向在充电装置238的上游侧与图像保持部件236接触。图像保持部件清洁器240用于去除转印后残留在图像保持部件236上的显影剂。
在显影装置234的上方设置有利用诸如激光束等光线在被充电装置238充电的图像保持部件236上写入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242。此外,在图像保持部件236的背面侧设置有转印辊260,该转印辊在转印位置将由显影装置234可见化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打印纸上。
沿着传送路径224在转印位置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装置228。该定影装置228具有加热辊和加压辊。定影装置228将由图像保持部件236和转印辊260转印在打印纸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并且传送该纸张。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210中设置有对图像形成装置210的各构成部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器262。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彩色打印)。
当发送出图像形成信号时,充电装置238对图像保持部件236均匀充电,并且基于图像信号将对应于黄色图像的光从曝光装置242发射到充电后的图像保持部件236。来自曝光装置242的光对图像保持部件236的表面进行曝光,进而形成静电潜像。
利用供给到显影装置234的显影辊268上的黄色显影剂对保持在图像保持部件236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然后将显影后的静电潜像转印到从送纸单元214送来的打印纸上。然后将其上已经转印有黄色显影剂图像的打印纸引导到定影装置228,并且利用加热辊和加压辊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切换装置246将其上定影有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打印纸返回到重复路径248中。
剥离部件276将保持在显影辊268上(残留在显影辊268上)的显影剂剥离,并且将所剥离的显影剂回收在显影剂供给部件280a中。然后,显影装置234的旋转体266旋转,由此将品红色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268上。充电装置238对图像保持部件236均匀充电,并且基于图像信号将对应于品红色图像的光从曝光装置242发射到充电后的图像保持部件236。来自曝光装置242的光对图像保持部件236的表面进行曝光,进而形成静电潜像。
利用供给到显影装置234的显影辊268上的品红色显影剂对保持在图像保持部件236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然后将显影后的静电潜像转印到打印纸上。然后将其上已经转印有品红色显影剂图像的打印纸引导到定影装置228,并且利用加热辊和加压辊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切换装置246将其上定影有品红色显影剂图像的打印纸返回到重复路径248中。
剥离部件276将保持在显影辊268上(残留在显影辊268上)的显影剂剥离,并且将所剥离的显影剂回收在显影剂供给部件280b中。
随着打印纸三次返回到重复路径248中,如黄色和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一样,通过定影装置228将利用蓝绿色和黑色显影剂显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打印纸上,然后在打印纸上形成其中叠加有各显影剂图像的彩色图像。切换装置246将其上定影有彩色图像的打印纸引导到排出辊232处,进而将该打印纸排出。
接下来,将说明显影装置34的第一变型例。
图8为示出显影装置34的第一变型例的剖视图。注意到,在该显影装置34的第一变型例中,与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34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8所示,显影剂供给部件80设置有用于防止显影剂流出的开闭部件300和用于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的刮除部件302。
图9A至9C为示出显影装置34第一变型例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如图9A所示,当显影装置34例如利用品红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时,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位于显影剂供给位置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供给的品红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注意到,显影辊68的表面与第二螺旋推运器98的轴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为大约6.5mm。
当已经完成利用品红色显影剂的可见化时,然后如图9B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显影剂供给部件80b的开闭部件300随着旋转体66的旋转而移动20°,刮除部件302与显影辊68的表面形成接触进而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在与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将由刮除部件302去除的显影剂回收在供给部件主体94中。
注意到,显影辊68的表面与第二螺旋推运器98的轴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延长至大约11mm,由此中断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向显影辊68的显影剂供给。
当已经回收完从显影辊68剥离的品红色显影剂时,然后如图9C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为了利用蓝绿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旋转体66旋转70°以使显影剂供给部件80c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注意到,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c供给的蓝绿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接下来,将说明显影装置34的第二变型例。
图10为示出显影装置34的第二变型例的剖视图。注意到,在该显影装置34的第二变型例中,与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34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0所示,显影剂供给部件80设置有用于防止显影剂流出的开闭部件300。此外,例如旋转体66设置有用于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的刮除部件304。
图11A至11C为示出显影装置34的第二变型例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如图11A所示,当显影装置34例如利用品红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时,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位于显影剂供给位置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供给的品红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注意到,显影辊68的表面与第二螺旋推运器98的轴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为大约6.5mm。
当已经完成利用品红色显影剂的可见化时,在显影装置34中,如图11B所示,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旋转体66例如旋转53°,由此关闭显影剂供给部件80b的开闭部件300,刮除部件304与显影辊68的表面形成接触进而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在与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将由刮除部件304去除的显影剂回收在调色剂盒78中。
注意到,显影辊68的表面与第二螺旋推运器98的轴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延长至大约20mm,由此中断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向显影辊68的显影剂供给。
当已经回收完从显影辊68上剥离的品红色显影剂时,然后如图11C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为了利用蓝绿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旋转体66旋转37°以使显影剂供给部件80c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注意到,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c供给的蓝绿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接下来,将说明显影装置34的第三变型例。
图12为示出显影装置34的第三变型例的剖视图。注意到,在显影装置34的第三变型例中,与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34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2所示,显影剂供给部件80设置有用于防止显影剂流出的开闭部件306和用于引导从显影辊68回收的显影剂的引导部件308。
注意到,升降器(可移动体)310上下移动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和调色剂盒78a~78d,并且在预定位置朝向显影辊68大致水平地移动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和调色剂盒78a~78d。
图13A至13H为示出显影装置的第三变型例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如图13A所示,当显影装置34例如利用黄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时,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位于显影剂供给位置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供给的黄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当已经完成利用黄色显影剂的可见化时,然后如图13B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通过升降器310的向下移动中断向显影辊68的显影剂供给,引导部分118与引导部件308形成显影剂引导通道,并且关闭开闭部件306a。换言之,形成用于回收从显影辊68剥离的显影剂的回收通道。
当已经形成用于回收显影剂的回收通道时,然后如图13C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剥离部件76旋转并将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黄色显影剂剥离。
如图13D所示,随着磁体116远离引导部分118地移动,引导部件308在与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将从显影辊68上剥离的黄色显影剂回收在供给部件主体94中。
如图13E所示,随着磁体116进一步旋转,从显影辊68剥离的所有黄色显影剂都回收在供给部件主体94中。
如图13F所示,当从显影辊68剥离的所有黄色显影剂都已经回收在供给部件主体94中时,显影剂供给部件80a和调色剂盒78a从显影辊68处退避。
如图13G所示,当显影剂供给部件80a和调色剂盒78a已经从显影辊68处退避时,升降器310向下移动使得显影剂供给部件80b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
如图13H所示,当升降器310已经向下移动并且显影剂供给部件80b已经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时,显影装置34将品红色显影剂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供给到显影辊68。
注意到,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利用双组分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然而,显影剂并不限于这种类型的显影剂。例如,显影装置34可利用单组分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
此外,可借助于旋转体66的旋转或升降器310的上下移动来传送回收在显影剂回收部件86中的显影剂,并且利用显影剂自重将显影剂回收在预定的回收盒等装置中。
此外,用于收容从显影辊68剥离并回收的显影剂的回收显影剂收容器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旋转体66和升降器310中的一个位置处。
接下来,将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14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的剖视图。注意到,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与图1所示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显影装置34的剖视图。注意到,在图15所示的显影装置34中,与图8所示的显影装置34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用于依次向显影辊68供给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可拆卸地设置在旋转体66中。旋转体66借助于驱动部件83的驱动力绕着旋转轴82例如沿逆时针方向(图15中为左旋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显影剂供给部件80a~80d移动到与显影辊68相对的位置(显影剂供给位置)。
显影剂供给部件80具有供给部件主体94。供给部件主体94包括第一螺旋推运器96和第二螺旋推运器98。第一螺旋推运器96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朝向第二螺旋推运器98传送显影剂。第二螺旋推运器98搅拌显影剂并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68。此外,显影剂供给部件80设置有用于防止显影剂流出的开闭部件300和通过与显影辊68形成接触来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的刮除部件302。刮除部件302例如为磁体。
用于引导刮除部件302从预定方向与显影辊68形成接触以使刮除部件302不会损坏显影辊68的引导部件303设置在显影辊68与刮除部件302彼此接触的位置的附近(沿着旋转体66的旋转方向在旋转体66的上游侧)。
图16为示出刮除部件302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表面上的显影剂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利用涂层涂覆(表面处理)刮除部件302的表面以防止显影剂附着。刮除部件302的涂层例如为四面体非晶碳膜(ta-C膜)、类金刚石碳膜(DLC膜)、立方晶氮化硼膜(C-BN膜)、碳化硅膜(SiC膜)、氮化铬膜(CrN膜)、碳化钨膜(W-C膜)或其他金属化膜(Ti膜)等。
在显影辊68中,调色剂从粗糙的表面露出一半以上从而通过刮除部件302剥离调色剂。例如,当Φd=5μm作为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时,将显影辊68的表面粗糙度设定成以下面的表达式1或2表示的值。
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
RzJIS<d/2=5μm/2=2.5μm
RzJIS<2.5μm...(1)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d/4=5μm/4=1.25μm
Ra<1.25μm...(2)
注意到,刮除部件302可以是这样的部件:即,当引导部件303引导该部件时该部件发生变形从而从预定方向与显影辊68形成接触。
这样,显影剂供给部件80回收并再利用在供给显影剂之后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
包括沿着轴向延伸的磁体部件的显影辊68(参见图15)沿逆时针方向(图15中为左旋方向)旋转。此外,显影辊68收容在显影辊收容壁74中,该显影辊收容壁74敞开从而露出与图像保持部件36相对的部分。在显影辊68与图像保持部件36之间形成预定间隙的同时,显影辊68向图像保持部件36供给利用磁力保持的各颜色的显影剂。
层厚调节部件70对附着在显影辊68表面(保持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的层厚进行调节。
图17A至17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显影装置34的操作实例的剖视图。如图17A所示,当显影装置34例如利用品红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时,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位于显影剂供给位置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0b供给的品红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当已经完成利用品红色显影剂的可见化时,然后如图17B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在控制器62的控制下,显影剂供给部件80b的开闭部件300随着旋转体66的旋转而移动例如20°,引导部件303对刮除部件302进行引导并使该刮除部件与显影辊68的表面相接触,进而刮除部件302去除残留在显影辊68上的显影剂。在与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将由刮除部件302去除的显影剂回收在供给部件主体94中。
此外,通过刮除部件302与显影辊68表面之间的接触来中断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到显影辊68的显影剂供给。
当已经回收完从显影辊68剥离的品红色显影剂时,然后如图17C所示,在显影装置34中,为了利用蓝绿色显影剂使静电潜像可见,旋转体66旋转70°以使显影剂供给部件80c变成与显影辊68相对。注意到,显影辊68在保持着从显影剂供给部件80c供给的蓝绿色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一个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将显影剂供给到图像保持部件上;
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其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并且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
传送部件,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依次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以及
剥离部件,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部件为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所述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支撑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并且绕着旋转轴旋转或变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所述剥离部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显影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回收部件,其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用于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的所述回收部件设置在与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回收部件由作为绕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的所述传送部件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其通过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从而选择以下状态: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状态,或者中断从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供给显影剂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所述回收部件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多个剥离部件,其通过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形成接触从而剥离残留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剥离部件还具有下述功能:通过分别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形成接触从而中断从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剥离部件分别为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小于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的一半,或者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小于所述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的四分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剥离部件的各表面涂覆有用于防止显影剂附着的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回收显影剂收容器,其收容从所述回收部件回收的显影剂。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部件已经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中之一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的状态下,不形成所述回收部件,并且在形成所述回收部件的状态下,所述传送部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中之一传送到与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多个显影剂回收部件,其随着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的移动而变成与所述剥离部件相对,并且通过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改变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度从而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回收部件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将所回收的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回收部件一体地设置有回收显影剂收容器。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
一个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上;
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其收容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并且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
传送部件,其将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依次传送到所述显影剂供给位置;以及
剥离部件,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部件为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所述旋转体或可移动体支撑所述多个显影剂供给部件并且绕着旋转轴旋转或变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所述剥离部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显影剂。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回收部件,其回收由所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
23.一种显影剂盒,其收容有供给到显影剂供给部件中的显影剂并且具有回收通道,其中,
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在显影剂供给位置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到一个显影剂保持部件上以对图像保持部件上的图像进行显影,
在所述显影剂供给部件移动以改变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的颜色的过程中,所述回收通道回收由剥离部件剥离的显影剂,所述剥离部件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剥离在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向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供给所述显影剂之后所残留的显影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41419 | 2007-12-28 | ||
JP2007341419A JP5104302B2 (ja) | 2007-12-28 | 2007-12-28 | 現像装置、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341419 | 2007-12-28 | ||
JP2008060853 | 2008-03-11 | ||
JP2008-060853 | 2008-03-11 | ||
JP2008-060854 | 2008-03-11 | ||
JP2008060854A JP4556145B2 (ja) | 2008-03-11 | 2008-03-11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60853A JP2009216988A (ja) | 2008-03-11 | 2008-03-11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60854 | 2008-03-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0387A CN101470387A (zh) | 2009-07-01 |
CN101470387B true CN101470387B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082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55976A Active CN101470387B (zh) | 2007-12-28 | 2008-09-18 |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盒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104302B2 (zh) |
CN (1) | CN10147038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47993A (ja) * | 2009-08-25 | 2011-03-10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75668B2 (ja) * | 1994-05-24 | 2000-08-14 | 株式会社いすゞセラミックス研究所 | ディーゼルパティキュレートフィルタにおけるフィルタ構造 |
CN1278613A (zh) * | 1999-06-21 | 2001-01-03 | 株式会社理光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24736A (en) * | 1978-03-20 | 1979-09-27 | Ricoh Co Ltd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device |
JPS6120961A (ja) * | 1984-07-10 | 1986-01-29 | Ricoh Co Ltd | 多色現像装置 |
JPS61201271A (ja) * | 1985-03-04 | 1986-09-05 | Ricoh Co Ltd | 色選択可能な単色複写装置の現像装置 |
JPS61254968A (ja) * | 1985-05-07 | 1986-11-12 | Ricoh Co Ltd | 色選択可能な単色複写装置の現像装置 |
JPS6249378A (ja) * | 1985-08-29 | 1987-03-04 | Ricoh Co Ltd | 色選択可能な単色複写機の現像装置 |
JPS6355572A (ja) * | 1986-08-26 | 1988-03-10 | Ricoh Co Ltd | 二成分現像装置 |
JP2638796B2 (ja) * | 1987-02-13 | 1997-08-06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H01108576A (ja) * | 1987-10-21 | 1989-04-25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H11237775A (ja) * | 1998-02-19 | 1999-08-31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装置 |
US6625414B2 (en) * | 2002-01-31 | 2003-09-2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covery device for recovering color developers |
JP2006113290A (ja) * | 2004-10-14 | 2006-04-27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
-
2007
- 2007-12-28 JP JP2007341419A patent/JP51043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18 CN CN2008102155976A patent/CN1014703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75668B2 (ja) * | 1994-05-24 | 2000-08-14 | 株式会社いすゞセラミックス研究所 | ディーゼルパティキュレートフィルタにおけるフィルタ構造 |
CN1278613A (zh) * | 1999-06-21 | 2001-01-03 | 株式会社理光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162954A (ja) | 2009-07-23 |
CN101470387A (zh) | 2009-07-01 |
JP5104302B2 (ja) | 2012-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50102689A (ko) | 화상 형성 장치 | |
JP2005070527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236381B (zh)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盒 | |
US20080267669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gulating member and container | |
CN103186073B (zh) | 显影剂收纳器、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9594331B2 (en) |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
EP0715225B1 (en) | Developing unit | |
CN101470387B (zh) |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剂盒 | |
CN101470388B (zh) | 显影单元、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818024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51747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437773A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US8219005B2 (en) |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 |
AU2012201895A1 (en) |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 |
JP455614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344125B2 (ja) |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16104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0580220B1 (ko) | 화상형성장치의 회전력 단속 장치 | |
JP2009229846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KR20200107454A (ko) | 토너 카트리지의 파지부를 선택적으로 노출시키는 구조 | |
JP200901509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16988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023526A (ja) | 転写装置 | |
JP20080897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36293A (ja) | 現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