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6516B - 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56516B CN101456516B CN2007101857445A CN200710185744A CN101456516B CN 101456516 B CN101456516 B CN 101456516B CN 2007101857445 A CN2007101857445 A CN 2007101857445A CN 200710185744 A CN200710185744 A CN 200710185744A CN 101456516 B CN101456516 B CN 1014565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driven roller
- skin
- engagement
- chain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包括通过驱动链直接与牵引链条的下部啮合而移动一移动走道的托板的托板致动系统。驱动链具有由可变形和弹性材料制成的间隔分布的驱动辊。牵引链条的链节通过连接轴连接起来,且在该下部中具有与驱动链和辊啮合的齿和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或货物的输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走道托板致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乘客输送装置,如机械扶梯或移动走道(moving walkway),包括可循环移动的台阶或托板(pallet)链条,以提供沿特定轨道的连续移动。这些台阶或托板连接于与致动装置协同作用的台阶或托板链圈。该致动装置通常由台阶或托板链、致动齿轮、轴和电驱动马达组成。该驱动马达致动该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将运动传递给台阶或托板链条的链节。随着该链条的链节的移动,台阶或托板按要求移动。
为确保小的速度波动和减小传统输送系统中的多边形效应,致动齿轮上需要大量的齿,这就导致了齿轮的直径较大。这种大的齿轮直径增大了系统的上头部和下头部的尺寸,从而导致了必需用深坑放置走道。托板和托板链条之间的连接通常设置在托板表面的下方。考虑到需限制两个相继的托板之间的间隙以满足安全的需要,倾斜走道的过渡半径需被限制。
其它类型的与传送器在中间位置啮合的致动机构已被提出,例如在文献US3677388、WO2004/063078A1和WO2004/054919A1中提出的装置。上面所提到的各发明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提出采用线性致动系统以移动任意类型的与台阶或托板相连的链条,并因此驱动输送系统的托板或台阶链。然而,线性致动系统的链条和与台阶或托板相连的链节间的金属对金属的接触会产生噪音。这些文献中提出的总体结构不允许减小传送器的尺寸。传统走道的一般尺寸远大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设计的可实现双向运输的输送系统,如移动走道,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了输送系统上端段和下端段的高度,降低了输送系统的成本,无需为建造深坑而进行大规模的土建工作,并使之成为一种轻便的移动走道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移动走道的托板致动系统包括水平安装的小型齿轮马达、专门涉及有上凹槽的短托板、小致动齿轮、致动轴以及由传动链和多个间隔布置的可变形辊形成的驱动链。该驱动链直接与设计在每个牵引链节下方的爪或第一弧形啮合装置啮合。该短托板允许该返回部分有较小的半径,因此输送系统的上端头部和下端头部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相比可具有更小的高度。该小齿和爪设计在每个链节下方。该托板可以是牵引链条的一部分,且在靠近该支承表面处连接,以允许倾斜走道有较小的过渡半径。可变形驱动辊与链节下方的爪啮合。当驱动辊上的变形由于较大的接触力而超过某一水平时,该下齿可与驱动链啮合。这种设计保证了可变形驱动辊和驱动链共担该较大的力。此外,如果驱动辊的轴销或杆因为某些原因折断,该致动系统仍能继续安全工作。
很多致动模块可用于大型移动走道,由此一个可置于上端而另一个可置于下端。
既然本发明可应用于托板表面与移动方向保持平行的移动走道,例如机械扶梯(其中台阶在不同高度的位置间运送乘客,始终保持台阶平面水平),下文中,当提到托板时,机械扶梯的台阶也可看作是托板。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其包括:
多个牵引链节,该多个牵引链节利用轴销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由牵引链节构成的链条,该轴销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
从至少一个马达传递致动运动的致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链和齿轮或其它动力传递系统)。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该输送系统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构造成从该致动装置向由牵引链节构成的链条传递驱动运动;
该牵引链条的链节包括具有第一啮合装置的功能表面;
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啮合装置,该第二啮合装置的形状与第一啮合装置相配合,使得该驱动装置利用第一啮合装置和第二啮合装置之间的机械干涉和啮合来驱动该牵引链节,并且在该输送方向D上驱动所述由牵引链节构成的链条。
本发明的系统可包括多个负荷输送托板,该负荷输送托板具有:
承载乘客/货物的支撑表面;
该功能表面,该功能表面与具有牵引链节的支撑表面相反。
本发明的系统希望驱动链和牵引链条之间的啮合可出现在一侧或两侧上。因此,该驱动装置可包括:
按照该输送方向D位于随动驱动轮和引导驱动轮之间的第一部分;
按照该输送方向D位于引导驱动轮和随动驱动轮之间的第二部分;
其中,第一啮合装置和第二啮合装置之间的啮合在啮合区域进行,该啮合区域选自该第一部分和第一部分加上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系统中:
该第一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该纵向输送方向D的凹弧;
该第二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该纵向输送方向D的驱动辊;
以形成第一啮合:
该第一啮合在垂直于该纵向输送方向D的方向上;
当驱动辊被容纳在该凹弧中时,该第一啮合位于该驱动装置和由牵引链节构成的链条之间。
同样地,在本发明的系统中:
该第一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的多个齿形凸起;
该第二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的多个凹部;
以形成第二啮合:
该第二啮合在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的方向上;
当该齿形凸起容纳在凹部中时,该第二啮合位于该驱动装置和由牵引链节构成的链条之间;
当驱动辊在该第一啮合中变形时,该第二啮合避免在所述驱动辊上产生大的负荷。
该驱动装置可包括:
至少一对由链节和套筒形成的驱动链,每一对驱动链都相对布置成使得该套筒的轴共线;
多个位于驱动链之间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轴与两个对置的套筒的轴共线。
在这种情况中,该驱动辊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每对驱动链之间的间距。
同样,本发明的系统可包括用于该牵引链条的各链节的驱动辊。
此外,该驱动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由链节和套筒形成的驱动链,多个凹部构造成使得该齿与该驱动链在所述凹部中啮合,所述凹部限定于该链节和套筒之间。
任选地,该第一啮合装置(即齿和爪)可被层压有第一外层,该第一外层包括选自可变形和弹性材料的材料。
相似地,该驱动辊可由选自可变形和弹性材料的材料制成。
在其它情况中,该驱动辊可被层压有第二外层,该第二外层包括选自可变形和弹性材料的材料。
同样,该驱动辊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或者,该驱动辊可被层压有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层。
在那些情况中,该聚合物材料可选自弹性体、聚氨酯及它们的组合。
此外,该驱动链的套筒可具有第三外层,该第三外层包括选自可变形和弹性材料的材料。
该第三外层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那些情况中,该聚合物材料可选自弹性体、聚氨酯及它们的组合。
这些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层使得参与运动传递的不同元件之间的啮合比金属-金属接触更为平滑,除了延长所述元件的使用寿命,还可具有更安静的操作,并且减弱了在起始和结束啮合瞬间之间的接触。
本发明的系统期望的另一个特征是,托板之间通过轴销的连接利用润滑剂来润滑,该润滑剂选自干润滑剂和湿润滑剂。
该驱动辊的轴与该驱动辊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滚珠轴承或摩擦轴承来实现。
此外,该驱动链可具有与各联接轴同轴的导辊,该导辊通过导向件和配对反向导向件完全限定该驱动链的路径,以允许驱动链被推动而工作,并可避免为使该驱动链被牵引工作而在所述驱动链的张紧轴中所必需的张力。
总之,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驱动链直接与牵引链条的下部啮合而致动移动走道的托板的托板致动系统。该驱动链具有由可变形和弹性材料制成的间隔分布的驱动辊。牵引链条的链节在下部中具有与驱动链和辊啮合的齿和爪。短托板和牵引系统允许返回段有较小的半径,并因此减小了走道头部的高度。此外,由于连接轴被设置的接近托板的表面,因而有可能设计过渡半径较小的倾斜移动走道而无需在托板之间敞开大的空隙,减少了用于具体仰角的移动走道的总长,且允许托板间存在的空隙减小。该系统允许在移动走道的不同部分设置多于一个的致动。本发明中移动走道的整体尺寸缩小了,并保证了低噪音和低振动,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描述了一系列附图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是作为非限定性示例。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致动系统的倾斜移动走道的示意图。
图2是与本发明的致动系统平行的移动走道的示意图。
图3和4是与牵引链条的一侧或两侧啮合的托板致动系统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与牵引链条啮合的托板致动系统的透视图。
图6是具有可变形驱动辊的驱动链的放大的俯视图。
图7是显示出接触齿和接触圆弧的牵引链节的透视图。
图8是显示出具有层压外层的接触齿和接触圆弧的牵引链节的侧视图。
图9是驱动链的透视图,横向组装了引导件以完全限定驱动链的路径。
图10是具有可变形驱动辊和限定路径的侧向导向辊的驱动链的详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描述为是应用于移动走道。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构思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输送系统。还应当指出,本发明中的系统可实现双向输送货物/人。
图1示出了具有一支撑结构的移动走道,该支撑结构包括上端段或上端头部(1)、下端段或下端头部(2)和中间段(3)。蠕行带由一系列通过轴销(4)连接的链节(100)构成。这些链节(100)由轴承滚柱(200)保持,轴承滚柱由导向件(230)导向,该导向件根据移动走道的支承轮廓设计。该导向件(230)包括上返回部(211)和下返回部(210),它们在该系统的两个端部处引导链节(100)。与现有技术中的走道相比,上返回部(211)和下返回部(210)的半径可以很小,走道可极大地减小头部的高度。
在一优选的结构中,牵引链(100)由驱动装置驱动,该驱动装置由至少两个驱动链(300)构成,该驱动链(300)具有可变形的驱动辊(330),该驱动辊被构造成与该链条的链节(100)的下部的第一弧形接触装置(130)啮合。除了装配在第一弧形接触装置(130)内的可变形驱动辊(330)之外,该牵引链条也由链节(100)下部的第二齿形接触装置(131)来驱动。这些齿(131)构造成与在驱动链(300)的链节与套筒之间限定的凹部啮合。该系统还包括一固定部分(500),该固定部分构造成与驱动链(300)的一侧接触,该侧相反于驱动链与牵引链节(100)啮合的那一侧,以便在啮合区域中将驱动链(300)推靠在牵引链节(100)上,以避免驱动链(300)和牵引链节(100)之间的分离。
对驱动链(300)的致动包括:小驱动齿轮(310,320)、引导轮、该引导驱动轮(310)和随动轮、随动驱动轮(320),它们由驱动轴(311,321)保持、马达轴、马达驱动轴(311)和随动轴、随动驱动轴(321)。马达驱动轴(311)由致动装置驱致动,该致动装置由致动链(400)形成,该驱动链由水平安装于移动走道上端段(1)的齿轮马达(410)致动。
图5示出了托板致动系统(100)的基本结构,示出了小致动齿轮(310,320)和轴(311,321),用于致动该驱动链(300)及其可变形驱动辊(330)。
图6示出了具有间隔布置的可变形驱动辊(330)的驱动链(300)的放大视图。该驱动辊(330)可由第二层压外层(340)制成,或可具有第二层压外层(340),该第二层压外层(340)由可变形或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弹性体或任意类型的聚合物。套筒(350)和涂敷所述套筒的第三外层(351)也可在图中看出。
图7详细示出了位于牵引链节(100)下方的第一弧形接触装置或爪(130)和第二齿形接触装置(131)。为了致动该牵引链(100),若干可变形驱动辊(330)将与链节(100)下方的同样数量的爪(130)啮合。当可变形驱动辊(330)承受的接触力过大(这可能是由于磨损而造成的牵引链(100)或驱动链(300)的拉长),在可变形驱动辊(330)中将会产生比预期更多的变形。这种状况将会造成牵引链节下方的齿(131)与在驱动链(300)的链节和套筒之间限定的凹部相啮合。结果,该较大的力将由可变形驱动辊(330)和齿(131)共同分担。这一设计保证了该牵引链节(100)的该链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被安全致动,且可延长可变形驱动辊(330)和驱动链(300)的寿命。
图8示出了一段具有爪(130)和齿(131)的牵引链节,该爪(130)和齿(131)涂敷有一层可变形或弹性材料(190,191),如弹性体、聚氨酯或任意类型的聚合材料。
第一外层(190,191)、第二外层(340)和第三外层(351)使得参与运动传递的不同元件之间的啮合比金属-金属接触更平滑,这意味着可具有更安静的操作并且减弱了在起始和结束啮合瞬间之间的接触,此外还延长了所述元件的使用寿命,即,由凹弧(130)和齿(131)形成的第一啮合装置的寿命以及由驱动辊(330)和在驱动链(300)的套筒(350)与链节(360)之间限定的凹部(331)构成的第二啮合装置的寿命。
图1详细示出了具有过渡区域(240,241,242,243)的倾斜传送器。由于连接牵引链节(100)的轴销或杆(4)的位置,该过渡半径可减小,使得该传送器的整体尺寸比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的尺寸要小。
图9详细示出了具有导辊(370)的驱动链(300),该导辊循环通过导向和配对导向路径(400),从而允许该驱动链的上分支(300A)被推动而工作,以使牵引链节(100)移动。由于这种配置,因而不必在驱动链的张紧轴(321)中使用大的张力来保证该链条始终通过牵引而工作,这也增加了该链条的使用寿命和走道过载情况下的安全性。
该导辊(370)利用一长轴(355)安装于驱动链的侧面,如图10所示。
换句话说,该系统还包括:
导向件(400)和配对导向件(400),位于驱动链(300)两侧以限定驱动链(300)的路径;
多个导辊(370):
与驱动链(300)的套筒的轴(355)同轴安装;
构造成循环通过导向件(400)和配对导向件(400),以避免因驱动链(300)上的张力损失而造成该链条偏移,并避免在张紧轴(321)中有过大张力。
Claims (25)
1.一种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包括:
多个牵引链节(100),该多个牵引链节(100)利用轴销(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由牵引链节(100)构成的链条,该轴销(4)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
从至少一个马达(410)传递致动运动的致动装置(400);
该输送系统包括驱动装置(300,320,321,310,311),该驱动装置(300,320,321,310,311)构造成从该致动装置(400)向由牵引链节(100)构成的链条传递驱动运动;
该牵引链节(100)包括具有第一啮合装置(130,131)的功能表面;
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啮合装置(330,331),该第二啮合装置的形状与第一啮合装置(130,131)相配合,使得该驱动装置利用第一啮合装置(130,131)和第二啮合装置(330,331)之间的啮合来驱动该牵引链节(100),并且在该输送方向(D)上驱动所述由牵引链节(100)构成的链条;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该纵向输送方向(D)的凹弧(130);
该第二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该纵向输送方向(D)的驱动辊(330);
以形成第一啮合(130-330):
该第一啮合(130-330)在垂直于该纵向输送方向(D)的方向上;
当驱动辊(330)被容纳在该凹弧(130)中时,该第一啮合(130-330)位于该驱动装置(300)和由牵引链节(100)构成的链条之间;
其中该第一啮合装置还包括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的多个齿形凸起(131);
该第二啮合装置包括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的多个凹部(331);
以形成第二啮合(131-331):
该第二啮合(131-331)在垂直于纵向输送方向(D)的方向上;
当该齿形凸起(131)容纳在凹部(331)中时,该第二啮合(131-331)位于该驱动装置(300)和由牵引链节(100)构成的链条之间;
当驱动辊(330)在该第一啮合(130-330)中变形时,该第二啮合(131-331)避免在所述驱动辊(330)上产生大的负荷;
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由链节(360)和套筒(350)形成的驱动链(300),驱动链(300)都相对布置成使得该套筒的轴(355)共线;
驱动辊(330)位于两个驱动链(300)之间,所述驱动辊(330)的轴(5)与两个对置的套筒的轴(355)共线;
其中除了所述驱动辊(330)装配在该凹弧(130)中之外,该驱动链(300)也由所述多个齿形凸起(131)来驱动,所述多个齿形凸起(131)构造成当驱动辊变形时与在驱动链(300)的链节和套筒之间限定的凹部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负荷输送托板,该负荷输送托板具有:
承载乘客/货物的支撑表面(160);
该功能表面,该功能表面与具有牵引链节(100)的支撑表面(160)相反。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300)包括:
按照该输送方向(D)位于随动驱动轮(320)和引导驱动轮(310)之间的第一部分(300A);
按照该输送方向(D)位于引导驱动轮(310)和随动驱动轮(320)之间的第二部分(300B);
其中,第一啮合装置(130,131)和第二啮合装置(330,331)之间的啮合在啮合区域进行,该啮合区域选自该第一部分(300A)和第一部分(300A)加上第二部分(300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每对驱动链(300)之间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各牵引链节(100)的驱动辊(330)。
6.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啮合装置(130,131)被层压有第一外层(190,191),该第一外层包括可变形的材料。
7.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啮合装置(130,131)被层压有第一外层(190,191),该第一外层包括弹性材料。
8.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由弹性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被层压有第二外层(340),该第二外层包括可变形的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被层压有第二外层(340),该第二外层包括弹性材料。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被层压有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层(34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材料选自弹性体。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材料选自聚氨酯。
16.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链(300)的套筒(350)涂敷有第三外层(351),该第三外层包括可变形的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链(300)的套筒(350)涂敷有第三外层(351),该第三外层包括弹性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外层(351)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材料选自弹性体。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材料选自聚氨酯。
21.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链节之间通过轴销(4)的连接利用润滑剂来润滑,该润滑剂选自干润滑剂和湿润滑剂。
22.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辊(330)的轴(5)与该驱动辊(330)之间的连接通过滚珠轴承来实现。
23.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分(500),该固定部分被构造成在驱动链(300)的与牵引链节(100)啮合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上与驱动链(300)接触,以在该啮合区域将驱动链(300)推靠在牵引链节(100)上,以避免驱动链(300)和牵引链节(100)之间的分离。
24.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驱动链(300)两侧上以限定驱动链(300)的路径的导向件(400)和配对导向件(400);
多个导辊(370):
该导辊与驱动链(300)的每个套筒的轴(355)同轴安装;
该导辊构造成循环通过该导向件(400)和配对导向件(400),以避免因驱动链(300)上的张力损失而造成链条偏移,并避免在张紧轴(321)中有过大张力。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链条的轴(5’)和导辊(370)之间的连接中还包括轴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857445A CN101456516B (zh) | 2007-12-13 | 2007-12-13 | 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857445A CN101456516B (zh) | 2007-12-13 | 2007-12-13 | 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56516A CN101456516A (zh) | 2009-06-17 |
CN101456516B true CN101456516B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076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8574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6516B (zh) | 2007-12-13 | 2007-12-13 | 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565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51730A (ja) * | 2009-09-02 | 2011-03-17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コンベア装置 |
CN103359596A (zh) * | 2012-04-10 | 2013-10-23 | 通力股份公司 | 用于运送系统的踏板链条、链轮和自动人行道 |
US9573794B2 (en) | 2012-07-10 | 2017-02-2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rive system for passenger conveyor |
AT515201B1 (de) * | 2014-03-11 | 2015-07-15 | Rosendahl Nextrom Gmbh |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langgestreckten Gegenständen |
CN108177932B (zh) * | 2018-02-28 | 2024-07-12 | 河南腾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吹瓶机用传动装置 |
CN109230273B (zh) * | 2018-09-19 | 2024-06-11 | 浙江金福隆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距离拖链防塌腰装置 |
TWI840424B (zh) * | 2018-10-30 | 2024-05-01 | 瑞士商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托板帶的輸送機鏈條、用於自動走道的托板帶及具有低結構高度的自動走道 |
CN111173885A (zh) * | 2020-03-06 | 2020-05-19 | 重庆科技学院 | 阳极立模多极缓冲接收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2173A (en) * | 1976-06-10 | 1978-04-04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rive unit for an endless conveyor |
CN1332695A (zh) * | 1998-08-08 | 2002-01-23 | 通力股份公司 | 对连续输送机的链轮区域内的链条进行导引的方法和装置 |
CN1454179A (zh) * | 2000-06-28 | 2003-11-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运送装置 |
CN1489549A (zh) * | 2001-02-02 | 2004-04-14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用于自动扶梯驱动的带驱动支承装置 |
WO2004069721A1 (en) * | 2003-02-07 | 2004-08-1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achine |
CN1652993A (zh) * | 2002-05-20 | 2005-08-10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自动扶梯驱动系统的故障检测及制动触发 |
-
2007
- 2007-12-13 CN CN2007101857445A patent/CN1014565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2173A (en) * | 1976-06-10 | 1978-04-04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rive unit for an endless conveyor |
CN1332695A (zh) * | 1998-08-08 | 2002-01-23 | 通力股份公司 | 对连续输送机的链轮区域内的链条进行导引的方法和装置 |
CN1454179A (zh) * | 2000-06-28 | 2003-11-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乘客运送装置 |
CN1489549A (zh) * | 2001-02-02 | 2004-04-14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用于自动扶梯驱动的带驱动支承装置 |
CN1652993A (zh) * | 2002-05-20 | 2005-08-10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自动扶梯驱动系统的故障检测及制动触发 |
WO2004069721A1 (en) * | 2003-02-07 | 2004-08-1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achine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昭54-159987A 1979.12.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56516A (zh) | 2009-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56516B (zh) | 运送乘客/货物的输送系统 | |
US7926641B2 (en) | Conveyor system for the transport of passengers/goods | |
CN101134549B (zh) | 输送装置 | |
CN100448735C (zh) | 曲线式的装配和/或输送带 | |
US10214389B2 (en) | Drive chain and drive chain mechanism and conveyor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chain mechanism | |
US6702094B2 (en) | Passenger conveyor device | |
CN103569840A (zh) | 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 | |
US9643818B2 (en) | Double-decker elevator with adjustable inter-car spacing | |
CN102123933B (zh) | 载人工具以及在使用载人工具中的方法 | |
EP2065328B1 (en) | Conveyor system for the transport of passengers/goods. | |
CN101434361A (zh) | 自动人行道和扶梯的驱动系统 | |
CN101407302B (zh) | 输送装置 | |
US9850098B2 (en) | Polygon compensation coupling system for chain and sprocket driven systems | |
CN202542336U (zh) | 大角度下行铸坯链式升降机 | |
CN104271488A (zh) | 用于乘客输送机的制动系统 | |
US10875745B2 (en) | Handrail-drive system with drive el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handrail | |
JP6013556B1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EP3747821B1 (en) | Belt-driven people conveyors | |
ES2320063B1 (es) | Sistema de transporte para desplazamiento de pasajeros/mercancias. | |
JP6581549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JP2009173378A (ja) | 乗客/物品輸送用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 |
JP3585407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
KR100365323B1 (ko) |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 |
CN103261060A (zh) | 包括具有肩部的支承元件的辊式运输机 | |
WO2006100851A1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