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5020A - 发送装置和发送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和发送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55020A CN101455020A CNA2007800195154A CN200780019515A CN101455020A CN 101455020 A CN101455020 A CN 101455020A CN A2007800195154 A CNA2007800195154 A CN A2007800195154A CN 200780019515 A CN200780019515 A CN 200780019515A CN 101455020 A CN101455020 A CN 1014550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data
- frame structure
- control
- transmission 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送装置以及发送速率控制方法。在无线通信装置(10)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数据取得部(21),其取得发送数据;控制数据判断部(24),其判断所取得的发送数据是否是使接收了该发送数据的装置进行预定的通信控制处理用的控制数据;和发送速率控制部(33),其根据控制数据判断部(24)的判断结果来控制该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和发送速率控制方法,尤其涉及抑制控制数据的出错发生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中,通信状态越好,通信速率越高,但是实现高通信速率的调制方式容易受到噪音和干扰的影响,因噪音和干扰的状态,出错发生率高。
因此,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在发送数据的结果是因出错而要重新发送的情况下,将通信速率设置得比初始发送时还低。这是因为通过使出错发生率比初始发送时低,从而可以可靠地发送重新发送数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49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7919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仍不能进行重新发送的情形。
即,在重新发送处理中,接收了所发送的数据的接收装置判断所接收的数据中是否含有错误,在含有的情况下发送重新发送请求。发送装置在接收了该重新发送请求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数据,有时该重新发送请求本身为错误。这时,发送装置甚至不能进行原来数据的重新发送处理。
该情形并不限于重新发送请求,在其他控制数据中也同样。即,若控制数据出错,则完全不能进行与该控制数据对应的通信控制处理。这样,在控制数据出错的情况下,由于对通信控制处理带来的影响大,所以对于控制数据最好尽量抑制错误的发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尤其可抑制控制数据的错误发生的发送装置和发送速率控制方法。
解决上述问题用的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数据取得部,其取得发送数据;判断部,其判断所述发送数据是否是使接收了该发送数据的装置进行预定通信控制处理用的控制数据;和发送速率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控制该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
由此,由于可以降低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所以可以特别地抑制控制数据的错误发生。
上述发送装置中,也可进一步包括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其根据所述发送数据来生成发送框架结构,所述发送框架结构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来控制该发送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
由此,由于可以降低控制数据包含的发送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所以可以特别地抑制控制数据的错误发生。
进一步,上述发送装置中,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也可根据在所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而在该发送框架结构中含有预定的控制信息,所述发送速率控制部根据在由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所述预定的控制信息,控制该发送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
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是第3层的功能。另一方面,发送速率控制部是第2层的功能。根据上述发送装置,由于可以在由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头部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第2层可以通过参考该控制信息来判断第3层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控制数据。
上述各发送装置中,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也可根据所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控制该发送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的量。
例如,若发送速率降低,则发送框架结构的数据量减少。根据上述发送装置,可以根据所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控制数据来控制发送框架结构中包含的发送数据的量,所以可以与发送速率连动控制发送框架结构的数据量。
本发明的发送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数据取得步骤,取得发送数据;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发送数据是否是使接收了该发送信号的装置进行预定通信控制处理用的控制数据;和发送速率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来控制该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层结构和第2层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图。如该图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构成为包含多个无线通信装置10。在具体的例子中,无线通信系统1是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10用作基站装置或移动站装置。
各无线通信装置10都包括CPU和存储器,具有作为计算机的功能。CPU是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用的处理单元,进行控制各装置的各部分的处理,并且实现后述的各功能。存储器存储实施本实施方式用的程序和数据。另外,还作为CPU的工作存储器来工作。
各无线通信装置10通过高速自适应调制来控制通信速率,同时彼此进行无线通信。在高速自适应调制中,将发送数据分为固定调制部分和自适应调制部分。固定调制方式包含表示自适应调制部分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发送侧的无线通信装置10通过预定的调制方式来调制固定调制部分,通过由调制方式信息表示的调制方式来调制自适应调制部分,从而生成无线信号。接收侧的无线通信装置10首先通过上述预定的调制方式来解调所接收的无线信号。通过该解调取得调制方式信息,并通过由所述调制方式信息表示的调制方式来解调上述自适应调制部分。
一般,越是所实现的通信速率高的调制方式,越容易受到噪音和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发送数据有控制数据和通信数据,与通信数据相比,想要对于控制数据可以进行可靠解调的要求高。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自适应调制部分是否含有控制数据来控制自适应调制部分的调制方式,从而可靠解调控制数据。下面详细加以说明。
图2是表示对无线通信装置10的发送功能施加的功能块的图。如该图所示,无线通信装置10构成为包含第3层功能部20、第2层功能部30与第1层功能部40。
第3层功能部20构成为包含发送数据取得部21、框架结构生成部22和控制数据判断部24。框架结构生成部22构成为内部含有头部生成部23。第2层功能部30构成为包含框架结构生成部31、第3层头部取得部32和发送速率控制部33。第1层功能部40构成为包含调制部41。
发送数据取得部21从未图示的上层依次取得发送数据,并输出到框架结构生成部22和控制数据判断部24。作为该发送数据取得的是:重新发送请求等、使接收了该发送数据的装置进行预定通信控制处理用的控制数据或表示通信内容的通信数据的其中之一。
控制数据判断部24依次判断由发送数据取得部21依次取得的发送数据是否是控制数据。
框架结构生成部22根据从发送数据取得部21输入的发送数据来生成第3层框架结构,并输出到第2层功能部30。另外,头部生成部23生成第3层头部,以作为所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的一部分。
图3表示由框架结构生成部22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的例子。如该图所示,第3层框架结构构成为包含第3层头部和发送数据。发送数据的一部分或整体如图3所示,包含重新发送请求等控制数据。
头部生成部23根据所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由控制数据判断部24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而在第3层头部中包含预定的控制信息。具体是,头部生成部23针对包含由控制数据判断部24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的第3层框架结构,将该第3层框架结构的第3层头部中设置的1比特的预定字段的值设作1(该“1”相当于上述预定的控制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包含由控制数据判断部24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的第3层框架结构,将上述预定字段的值设作0。
另外,框架结构生成部22根据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通过控制数据判断部24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来控制该第3层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的量。
即,后述的发送速率控制部33根据第3层头部中是否含有上述预定的控制信息来控制发送速率。另外,由于第3层框架结构的时间长度一定,所以发送速率越低,可在一个第3层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量越少。
因此,框架结构生成部22首先预测作为发送速率控制部33进行的控制结果而被决定的发送速率。具体是,与发送速率控制部33进行同样的处理,取得发送速率控制部33要决定的发送速率。框架结构生成部22根据该取得结果来取得可在该第3层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的量。并且,根据所取得的发送数据的量来控制该第3层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的量。结果,框架结构生成部22生成包含所取得的量的发送数据的第3层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生成部31取得从框架结构生成部22输入到第2层功能部30的第3层框架结构。并且,在第3层框架结构上添加第2层头部(后面描述细节),并输出到第1层功能部40。
第3层头部取得部32也取得从框架结构生成部22输入到第2层功能部30的第3层框架结构。并且,从所取得的第3层框架结构中读出第3层头部,并输出到发送速率控制部33。
发送速率控制部33根据控制数据判断部24的判断结果来控制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具体上,发送速率控制部23根据由框架结构生成部22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由控制数据判断部24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来控制该第3层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更具体的是,发送速率控制部33根据从第3层头部取得部32输入的第3层头部中是否含有上述预定的控制信息,来控制包含该第3层头部的第3层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进一步更具体的是,发送速率控制部33参考从第3层头部取得部32输入的第3层头部内的上述预定字段的值,若其值为“0”、则根据该无线通信装置10过去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接收侧的接收质量来控制发送速率。另一方面,若上述预定字段的值是“1”,则将发送速率设作较低的预定固定值。
发送速率控制部33存储使发送速率和表示实现该发送速率用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相对应的发送速率—调制方式对应表。发送速率控制部33从该发送速率—调制方式对应表中读出与上述控制结果所决定的发送速率相对应存储的调制方式信息,然后输出到框架结构生成部31和调制部41。
框架结构生成部31如上所述,生成第2层头部,但在该第2层头部内包含从发送速率控制部33输入的调制方式信息。
图3还表示由框架结构生成部31生成的第2层框架结构。如该图所示,第2层框架结构作为发送数据而包含有第3层框架结构,进一步包含第2层头部。在该第2层头部内,如图3所示包含调制方式信息。
调制部41取得从框架结构生成部31输入到第1层功能部40的第2层框架结构。并且,通过预定的调制方式来调制所取得的第2层框架结构中的固定调制部分。另外,通过由从发送速率控制部33输入的调制方式信息表示的调制方式来调制自适应调制部分。第1层功能部40向无线区间发送由该调制结果得到的无线信号。
参考无线通信装置10的处理流程,同时更详细说明以上说明的处理。这里,说明控制数据是重新发送请求的情形。
图4是表示第3层功能部30的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如该图所示,第3层功能部20判断是否要发送重新发送请求(S1)。在要发送重新发送请求的情况下,第3层功能部20将所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中的重新发送请求控制比特设作ON(S2)。即,设上述预定字段的值为1。另一方面,在不发送重新发送请求的情况下,第3层功能部20在生成的第3层框架结构中,将重新发送请求控制比特设作OFF(S3)。即,将上述预定字段的值设作0。
图5是表示第2层功能部30的处理的处理流程的图。如该图所示,第2层功能部30对所输入的第3层框架结构,判断重新发送请求控制比特是否为ON(S4)。若重新发送请求控制比特为ON,则第2层功能部30将可利用的调制方式中实现的发送速率最低的调制方式作为由调制部41使用的调制方式来决定(S5)。另一方面,若重新发送请求控制比特为OFF,则第2层功能部30根据无线质量来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并决定为由调制部41使用的调制方式(S6)。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0,由于可以降低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所以可以特别抑制控制数据的错误发生。另外,由于可以降低控制数据含有的发送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所以可以特别抑制控制数据的错误发生。
进一步,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0,可以在第3层头部中含有控制信息,所以第2层功能部30通过参考该控制信息,可以判断第3层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控制数据。
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0,由于可根据第3层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控制数据,来控制第3层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的量,所以可以与发送速率连动来控制第3层框架结构的数据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还包含下面这样的例子。
即,发送装置通常不区分控制数据和通信数据地控制发送速率,且监视是否产生了包含重新发送请求的控制数据。并且,只要在检测出了包含重新发送请求的控制数据的情况下,就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那样,根据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控制数据,来控制发送速率。
在该情况下,适合于以在最后检测出包含重新发送请求的控制数据后经过预定时间;在最后检测出包含重新发送请求的控制数据后发送了预定数目的框架结构;发送与重新发送请求不同的特定控制数据等为契机,来将发送速率控制处理返回到不区分控制数据和通信数据地控制发送速率的处理的情形。
Claims (5)
1、一种发送装置,其包括:
发送数据取得部,其取得发送数据;
判断部,其判断所述发送数据是否是使接收了该发送数据的装置进行预定通信控制处理用的控制数据;和
发送速率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控制该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其根据所述发送数据,生成发送框架结构,
所述发送速率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控制该发送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根据在所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包含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而在该发送框架结构中含有预定的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速率控制部根据在由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所述预定的控制信息,控制该发送框架结构的发送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框架结构生成部根据所生成的发送框架结构中是否含有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控制该发送框架结构中含有的发送数据的量。
5、一种发送速率控制方法,其包括:
发送数据取得步骤,取得发送数据;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发送数据是否是使接收了该发送信号的装置进行预定通信控制处理用的控制数据;和
发送速率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控制该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8840/2006 | 2006-05-29 | ||
JP2006148840 | 2006-05-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55020A true CN101455020A (zh) | 2009-06-10 |
Family
ID=3877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800195154A Pending CN101455020A (zh) | 2006-05-29 | 2007-05-11 | 发送装置和发送速率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57414B2 (zh) |
EP (1) | EP2037613B1 (zh) |
CN (1) | CN101455020A (zh) |
WO (1) | WO200713883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52831A1 (en) * | 2016-03-10 | 2017-09-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ndling source routed cont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49884A (ja) | 2003-05-20 | 2004-12-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5005171A (en) * | 1990-01-09 | 1991-04-02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Tele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format suited for network-independent timing environments |
DE69631182T2 (de) * | 1995-04-28 | 2004-08-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 Da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
JPH1117919A (ja) | 1997-06-23 | 1999-01-22 | Nec Telecom Syst Ltd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JPH11163962A (ja) * | 1997-11-25 | 1999-06-18 | Toshiba Corp | 可変レート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
US6327311B1 (en) * | 1998-10-09 | 2001-12-04 | Broadcom Homenetworking, Inc. | Frequency diverse single carrier modulation for robust communication over in-premises wiring |
US6226299B1 (en) | 1999-01-20 | 2001-05-01 | Emulex Corporation | Sanitizing fibre channel frames |
JP3808660B2 (ja) * | 1999-03-31 | 2006-08-16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 |
US7133407B2 (en) * | 2000-01-25 | 2006-11-07 | Fujitsu Limited |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JP4314733B2 (ja) * | 2000-08-22 | 2009-08-19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接続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出力制御方法 |
US20050147106A1 (en) * | 2002-09-26 | 2005-07-07 | Kazumasa Sonoda | Transmission system |
JP2004147030A (ja) * | 2002-10-23 | 2004-05-20 | Tama Tlo Kk | 受信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
JP4561630B2 (ja) * | 2003-02-03 | 2010-10-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4274723A (ja) * | 2003-02-17 | 2004-09-30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100559545B1 (ko) * | 2003-04-08 | 2006-03-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기의 데이터통신 통화품질 개선 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2005210219A (ja) * | 2004-01-20 | 2005-08-04 | Sony Corp | 送受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4359877B2 (ja) | 2004-01-20 | 2009-11-11 |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 Ofdm信号変調装置およびofdm信号変調方法 |
US7664130B2 (en) * | 2004-03-01 | 2010-02-16 | Son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RU2383998C2 (ru) * | 2004-06-28 | 2010-03-10 | Санио Электрик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
EP2252108A3 (en) * | 2005-03-28 | 2016-03-23 | Sony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ndover controlling metho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mobile terminal |
KR20080078838A (ko) * | 2005-12-20 | 2008-08-28 |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데이터 출력 장치, 기기 제어 장치 및 멀티미디어 배포시스템 |
WO2007086711A1 (en) * | 2006-01-27 | 2007-08-02 | Lg Electronics, Inc. | Network device |
JP2007274336A (ja) * | 2006-03-31 | 2007-10-18 | Fujitsu Ltd |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
JP4714661B2 (ja) * | 2006-10-20 | 2011-06-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帯域制御システム、帯域制御方法および帯域制御プログラム |
-
2007
- 2007-05-11 EP EP07743140A patent/EP2037613B1/en active Active
- 2007-05-11 CN CNA2007800195154A patent/CN101455020A/zh active Pending
- 2007-05-11 US US12/302,696 patent/US7957414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5-11 WO PCT/JP2007/059705 patent/WO20071388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52831A1 (en) * | 2016-03-10 | 2017-09-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ndling source routed conte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138833A1 (ja) | 2007-12-06 |
US7957414B2 (en) | 2011-06-07 |
EP2037613A4 (en) | 2010-08-25 |
US20090147800A1 (en) | 2009-06-11 |
EP2037613A1 (en) | 2009-03-18 |
EP2037613B1 (en) | 2012-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13466B2 (en) | Direct connection with side channel control | |
EP2652888B1 (en) | Direct connection with side channel control | |
EP1580918A3 (en) |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 |
JP2018527832A5 (zh) | ||
CN107318173A (zh)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EP4092917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3574818A (zh) | 侧行链路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 |
US2009019060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ata task | |
CN101455020A (zh) | 发送装置和发送速率控制方法 | |
JP2020141302A5 (zh) | ||
CN113194016B (zh) | 基于tc387芯片的can总线波特率自适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1248598B (zh) | 时隙控制方法、通信系统、通信装置 | |
CN119149069A (zh) | 设备的升级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2865990A (zh) | 一种文件升级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0411323C (zh) | 移动通信终端、基站装置和窄带通信系统 | |
US20070008087A1 (en) | Multi-modulation remot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3857687B2 (ja) | 機器の通信速度検出方法 | |
CN107710265A (zh) | 图章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和程序 | |
KR100620229B1 (ko)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파일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이동 통신단말기 | |
JP2006109422A (ja) | 伝送率を動的に変更して無線データ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EP1610540A1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document scanning jobs that are intended for a remote work station through using a wireless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k station and a scanner facility | |
KR101616128B1 (ko) | 일대일 통신상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JP2008011520A (ja)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レート制御方法 | |
JP3726716B2 (ja) | データ通信方法 | |
US20020069289A1 (en) | Communication process by connecting server end in series with system under verification in a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