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1323C - 移动通信终端、基站装置和窄带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终端、基站装置和窄带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11323C CN100411323C CNB2005100041483A CN200510004148A CN100411323C CN 100411323 C CN100411323 C CN 100411323C CN B2005100041483 A CNB2005100041483 A CN B2005100041483A CN 200510004148 A CN200510004148 A CN 200510004148A CN 100411323 C CN100411323 C CN 10041132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mobile communication
- base station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04Q9/02—Automatically-operated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40—Remote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peaters, converters,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70—Arrangements in the main station, i.e. central controll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基地电台装置和窄带通信系统,其中设置:登记表示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的类别信息登记部11;把该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从该基地电台装置1接收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把该数据向外部装置发送。其目的在于:取得能扩展新服务的移动通信终端和窄带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基地电台装置接收数据后,向外部装置传送的移动通信终端;发送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基地电台装置;该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装置实施窄带通信的窄带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窄带通信系统中,搭载在移动体上的移动站如果进入基地电台的通信区域内,移动站和基地电台就实施无线通信,例如收发用于自动收取收费道路的通行费的信息。
须指出的是,在移动站中预先搭载有与基地电台实施无线通信,以使规定信息的收发成为可能的应用程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
三菱重工技报Vol.40No.3第184页
发明内容
以往的窄带通信系统采用如上的结构,所以如果预先在移动站中搭载应用程序,则通过与基地电台实施无线通信,能享受规定的服务。可是,没有允许追加新的应用程序的结构,所以存在无法扩展新的服务等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扩展新的服务的移动通信终端和窄带通信系统。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把搭载在外部装置中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的基地电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登记包含表示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搭载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的登记单元;把登记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后,从该基站装置接收搭载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把由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外部装置的数据传送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装置,包括:从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包含表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的类别信息接收单元;参照由所述类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的类别信息,确定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数据确定单元;以及向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由所述数据确定单元确定的数据的数据发送单元,其中,所述数据发送单元比较由所述类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与由所述数据确定单元确定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大小比缓存器大小大,则把该数据分割为小于或等于缓存器大小,然后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窄带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在接收到包含表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时,参照该类别信息,确定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比较接收到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与所确定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大小比缓存器大小大,则把该数据分割为小于或等于缓存器大小,然后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登记包含表示预先搭载在外部装置中的应用程序所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在进入所述基站装置的通信区域内时,将该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后,从该基站装置接收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给所述外部装置。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设置有用于登记表示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的登记单元;把该登记单元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后,从该基地电台装置接收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并把该数据向外部装置发送。
根据本发明,构成为:设置有登记表示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的登记单元;把该登记单元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后,从该基地电台装置接收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并把该数据向外部装置发送。因此具有如果在登记单元中登记新的类别信息,无须向移动通信终端中追加应用程序,就能扩展新的服务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窄带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地电台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外部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识别外部装置上搭载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识别数据的类别的标识符的说明图(之一)。
图7是表示识别数据的类别的标识符的说明图(之二)。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处理内容的程序流程图。
图9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图10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图11是表示类别信息中包含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基地电台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基地电台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基地电台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图16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图17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图18是表示再执行请求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窄带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在图1中,基地电台装置1与移动通信终端2实施窄带通信,如果收到表示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就参照该类别信息,确定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把该数据向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
移动通信终端2例如是搭载在车辆或人等移动体上的设备(例如ETC设备、移动电话、移动PC),移动通信终端2如果进入基地电台装置1的窄带通信区内,就把预先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然后从该基地电台装置1接收数据,并把该数据向外部装置传送。
外部装置即多功能应用装置4通过网络3与移动通信终端2连接,如果收到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例如图象数据、文本数据),就按照该数据实施图象的显示或文本的显示等。外部装置即声音再现装置5通过网络3与移动通信终端2连接,如果收到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例如声音数据),就按照该数据,再现声音。
外部装置即文字声音变换装置6通过网络3与移动通信终端2连接,若收到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例如文字数据),就实施把该数据变换为声音数据的处理。外部装置即交通数据分析装置7通过网络3与移动通信终端2连接,如果收到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例如交通数据),就实施例如分析该数据的处理。地图向导装置8实施显示交通数据分析装置7的分析结果等处理。
须指出的是,在图1中,移动通信终端2搭载在移动体上,但是图示为多功能应用装置4、声音再现装置5、文字声音变换装置6、交通数据分析装置7、地图向导装置8全部搭载在移动体上,但是也可以是只搭载外部装置4~8中的一部分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图,在图2中,类别信息登记部11具有:接受对搭载在多功能应用装置4或声音再现装置5等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的登记的功能;例如如果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收到从多功能应用装置4发送的类别信息,就存储该类别信息。须指出的是,类别信息登记部11构成登记单元。
应用程序存储器12存储应用程序执行部13执行的应用程序(例如存储器读出/写入程序、ID通知应用程序、支付应用程序、PUSH接收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执行部13由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CPU等构成,例如通过执行存储在应用程序存储器12中的PUSH接收应用程序,把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的发送请求向无线通信控制部14输出,如果无线部15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就执行把该数据存储到缓存器16中的处理。此外,也执行把缓存器16中存储的数据的传送请求向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输出等处理。
无线通信控制部14在应用程序执行部13的指示下,控制无线部15。无线部15由与基地电台装置1实施窄带通信的无线通信机和天线构成,例如把类别信息调制为作为无线信号的电波,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另一方面接收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电波,实施把该电波解调为数据等处理。须指出的是,由应用程序执行部13、无线通信控制部14、无线部15构成无线通信单元。
缓存器16构成保存由无线部15接收的数据的数据保存单元。
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连接在网络3上,具有与多功能应用装置4等外部装置收发信息的接口功能,如果收到从多功能应用装置4等外部装置发送的类别信息,就把该类别信息存储在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而如果从应用程序执行部13收到数据的传送请求,就执行把缓存器16中存储的数据发送给例如多功能应用装置4等外部装置的处理。须指出的是,由应用程序执行部13以及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构成数据传送单元。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地电台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内容服务器21保存与各种应用程序相对应的内容的数据。无线通信部22由与移动通信终端2实施窄带通信的无线通信机和天线构成。
无线通信部22的类别信息接收部23实施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类别信息的接收处理。须指出的是,类别信息接收部23构成类别信息接收单元。
数据确定部24参照由类别信息接收部23接收的类别信息,从内容服务器21中保存的数据中检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向数据发送部25输出。须指出的是,数据确定部25构成数据确定单元。
无线通信部22的数据发送部25实施把从数据确定部24输出的数据向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处理。须指出的是,数据确定部25构成数据确定单元。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外部装置的结构图。可是,在图4的例子中,表示了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内部结构,但是除内置的应用程序以外,其它外部装置(声音再现装置5、文字声音变换装置6、交通数据分析装置7)也大概同样。或者省略一部分的功能。
在图中,应用程序存储部31是存储应用程序执行部36执行的应用程序的存储器。人机界面部32是接受用户操作的鼠标或键盘等接口。
应用程序输入部34例如由盘驱动器等构成,在扩展新的服务时,从CD-ROM或DVD-ROM等盘33中读入新的应用程序,执行把该应用程序存储在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的处理。
外部IF通信控制部35连接在网络3上,执行把表示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存储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向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另一方面接收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的处理。
应用程序执行部36由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CPU等构成,通过执行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按照由外部IF通信控制部35接收的数据,实施图象的显示或文本的显示等。显示器37是显示应用程序执行部36的执行结果的显示装置。声音再现部38由扬声器等构成,例如再现声音等。
图5是表示识别外部装置(例如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上搭载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的说明图,图6和图7是表示识别数据的类别的标识符的说明图。须指出的是,数据的类别是根据压缩方法或格式类型等而分类的(例如jpeg、tiff、wav、mp3)。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处理内容的程序流程图,图9是表示移动通信终端和基地电台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步骤的序列图。
下面说明动作。
在外部装置即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预先存储图象显示应用程序等应用程序。
据此,如果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外部IF通信控制部35从移动通信终端2收到图象数据,则应用程序执行部36执行图象显示应用程序,从而能提供在显示器37上显示图象的服务。
可是,当用户除了显示图象的服务以外,还希望追加把文字数据变换为声音数据后再现声音的服务时,有必要对多功能应用装置4追加提供这样的服务的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
因此,用户操作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人机界面部32,输入应用程序的追加请求,向应用程序输入部34中插入存储有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的盘33。
如果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输入部34从人机界面32输入了应用程序追加请求并插入盘33,就读入该盘33中存储的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把该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存储到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
这里,表示了通过读入存储在盘33中的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把该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存储到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但是也可以从连接在因特网上的站点等下载该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然后存储到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
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执行部36如果把新的应用程序存储到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就参照新的应用程序中附加的标识符,确定新的应用程序是什么样的应用程序。
在图5的例子中,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是“tts”,其值为“0x05”。
此外,如果确定新的应用程序为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则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执行部36例如参照表示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列表,确定该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
或者参照附加在新的应用程序即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中的标识符,确定该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
须指出的是,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的确定方法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把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发送给其它检索装置,从其它检索装置通知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
这里,为了说明的方便,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为内容类型为“text/*”的数据(参照图6)。
如果由应用程序执行部36确定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为内容类型为“text/*”的数据,则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外部IF通信控制部35与网络3连接,把表示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的类别信息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2。
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如果收到从多功能应用装置4发送的类别信息,则移动通信终端2的类别信息登记部11接受并存储该类别信息的登记(步骤ST1)。
须指出的是,类别信息登记部11在登记类别信息时,例如在该类别信息中附加登记发送源的外部装置的ID,从而知道该类别信息的发送源的外部装置。
移动通信终端2的无线部15在无线通信控制部14的指示下,总监视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指示信号等电波,如果移动通信终端2进入基地电台装置1的窄带通信区内,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电波(步骤ST2),就把该意思通知无线通信控制部14。
移动通信终端2的无线通信控制部14如果从无线部15收到电波的接收通知,就从无线部15向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无线连接用的信息,与基地电台装置1确立无线连接(DSRC连接)(步骤ST3)。
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如果与基地电台装置1确立无线连接,就通过执行存储在应用程序存储器12中的PUSH接收应用程序,把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的发送请求向无线通信控制部14输出。
移动通信终端2的无线通信控制部14如果从应用程序执行部13收到类别信息的发送请求,则如图9所示,从无线部15把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向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步骤ST4)。
例如如果在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存储部31中存储图象显示应用程序和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就发送表示图象显示应用程序和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类别的类别信息。
基地电台装置1的类别信息接收部23实施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类别信息的接收处理。
如果类别信息接收部23收到类别信息,则基地电台装置1的数据确定部24参照该类别信息,从内容服务器21中保存的数据中检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对数据发送部25输出。
例如,检索图象显示应用程序和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向数据发送部25输出。
基地电台装置1的数据发送部25如果从数据确定部24收到数据,就如9所示,实施把该数据向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处理。
如果无线部15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就暂时把该数据存储到缓存器16中(步骤ST5)。
如果对于缓存器16的数据存储结束,则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把缓存器16中存储的数据的传送请求向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输出。
移动通信终端2的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如果从应用程序执行部13收到数据的传送请求,就参照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确定该数据的发送目标。
然后,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如果确定数据的发送目标例如为多功能应用装置4,则连接到网络3上,把存储在缓存器16中的数据向多功能应用装置4发送(步骤ST6)。
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外部IF通信控制部35实施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处理。
如果外部IF通信控制部35收到从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的数据,多功能应用装置4的应用程序执行部36就执行利用该数据的应用程序(例如图象显示应用程序和文字声音变换应用程序)。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1,设置登记表示外部装置中搭载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的类别信息登记部11,把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从该基地电台装置1接收外部装置中搭载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把该数据传送给外部装置,所以如果在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新的类别信息,无须向移动通信终端2追加应用程序,就能实现扩展新的服务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1,基地电台装置1如果从移动通信终端2收到表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就参照该类别信息,确定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把该数据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2,所以能实现发送与外部装置中搭载的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的效果。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表示了移动通信终端2把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移动通信终端2从基地电台装置1接收数据,但是也可以如图10所示,移动通信终端2如果从基地电台装置1收到数据,就把表示正常收到该数据的确认响应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
此外,在实施例1中,表示了对外部装置即多功能应用装置4追加应用程序,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对其它外部装置即声音再现装置5、文字声音变换装置6和交通数据分析装置7追加应用程序,或者在网络3上追加连接搭载在应用程序上的新的外部装置。
实施例2
在所述实施例1中,表示了如果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收到从多功能应用装置4发送的类别信息,类别信息登记部11就接受类别信息的登记,存储,但是也可以如果类别信息登记部11搭载有接受类别信息的输入的人机界面功能(例如鼠标、键盘、触摸屏),则用户操作人机界面功能输入类别信息时,类别信息登记部11登记该类别信息。
这时,实现了移动通信终端2不实施从外部装置接收类别信息的接收处理,就能登记类别信息的效果。
实施例3
在所述实施例1、2中,表示把表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类别信息登记到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但是,也可以除了在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除了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外,还登记包含能接收的数据大小等的类别信息,并从移动通信终端2把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把包含能接收的应用程序的类别、能接收的内容(数据)的类别、缓存器16的缓存器大小、能接收的内容(数据)的最大尺寸、附加信息等的类别信息(ClientInformation)登记到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
如果类别信息接收部23从移动通信终端2收到类别信息,则基地电台装置1的数据确定部24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从内容服务器21中保存的数据中检索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这时以是不超过类别信息中包含的内容(数据)的最大尺寸的数据为条件。
此外,即使是不超过内容(数据)的最大尺寸的数据,当该数据的数据大小超过缓存器16的缓存器大小时,在移动通信终端2的数据的接收时发生溢出。
因此,基地电台装置1的数据发送部25如果收到由数据确定部24检索的数据,就把该数据的数据大小与类别信息中包含的缓存器16的缓存器大小进行比较,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大小大于缓存器16的缓存器大小,就把该数据分割为小于或等于缓存器16的缓存器大小的数据,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2。
图12~图14是表示基地电台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从图可知,在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中包含是否分割传送的信息。
须指出的是,图12表示从应用程序存储器12未发回确认响应时的数据结构(与图9对应),图13表示从应用程序存储器12发回确认响应时的数据结构(与图10对应),图14表示分割数据时的数据结构。
如果无线部15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就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把该数据暂时存储到缓存器16中。
可是,应用程序执行部13在该数据为分割传送的数据时,确认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对多功能应用装置4传送了缓存器16中存储的数据后,如图15所示,通过把表示正常收到该数据的确认响应的发送请求向无线通信控制部14输出,对基地电台装置1返送该确认响应。
基地电台装置1的数据发送部25如果从移动通信终端2收到确认响应,如果还剩有未发送部分的分割数据,就把该数据对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
重复实施基地电台装置1和移动通信终端2之间的数据传送,直到全部分割数据的发送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3,除了在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除了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以外,还登记包含能接收的数据大小的类别信息,从移动通信终端2把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所以实现了当发送对象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比缓存器16的缓存器大小大时,也能防止缓存器16在数据接收时发生溢出的效果。
实施例4
在所述实施例1中,表示了如果移动通信终端2从基地电台装置1收到数据,就把表示正常收到该数据的确认响应向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但是确认响应的返送定时并不局限于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时刻,也可以例如移动通信终端2把从基地电台装置1接收的数据向外部装置传送时,或外部装置按照传送的数据,结束应用程序的执行时,把该确认响应发送给基地电台装置1(参照图16)。
在数据确定部24检索多个数据作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时,基地电台装置1的数据发送部25有必要把多个数据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2,但是如上所述,在接收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时,对外部装置传送数据时,或结束外部装置对数据的利用时,如果从移动通信终端2收到数据的确认响应,就能每次把数据一个一个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2。
因此,即使基地电台装置1对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多个数据,也能按照数据的发送顺序,实施接收、传送、再现。
实施例5
在所述实施例1~4中虽未特别提到,但是在需要向应用程序提供与基站装置1过去发送的数据相同的数据时,如图17所示,基站装置1向移动通信终端2发送数据的再执行请求。但在数据的再执行请求中不包含数据本身。图18是再执行请求的数据结构图。
如果无线部15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的再执行请求,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就把已经存储在缓存器16中的数据的再传送请求对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输出。
移动通信终端2的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如果从应用程序执行部13收到数据的再传送请求,就参照类别信息登记部11中登记的类别信息,确定该数据的发送目标。
然后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如果确定数据的发送目标例如为多功能应用装置4,就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连接在网络3上,把缓存器16中存储的数据向多功能应用装置4传送。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5,设置有保存由无线部15接收的数据的缓存器16,然后如果无线部15从基地电台装置1收到数据的再执行请求,就把缓存器16中保存的数据再传送给外部装置,所以不会发生基地电台装置1重复发送同一数据,移动通信终端2重复接收同一数据,外部装置能按照同一数据执行多次应用程序。
实施例6
在所述实施例1~5中,表示了移动通信终端2进入基地电台装置1的窄带通信区域内后,如果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电波,就与基地电台装置1确立无线连接(DSRC连接),实施类别信息或数据的传送,但是基地电台装置1也可以按周期向窄带通信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2进行数据的同文电报通信。
这样,当基地电台装置1对窄带通信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2按周期进行数据的同文电报通信时,移动通信终端2和基地电台装置1不确立DSRC连接(基地电台装置1未意识到移动通信终端2的存在),多次发送同一数据(包含识别该数据的ID),所以如图19所示,移动通信终端2如果长时间停留在基地电台装置1的窄带通信区域内,有时从基地电台装置1多次收到同一数据。
如果无线部15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则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把该数据暂时存储到缓存器16中,把该数据的传送请求向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输出。
可是,无线部15确认从基地电台装置1发送的数据中包含的ID,当与缓存器16中存储的数据的ID相同时,放弃该数据,不向外部IF通信控制部17输出该数据的传送请求。
因此,即使无线部15从基地电台装置1多次收到同一数据,移动通信终端2的应用程序执行部13也不多次输出该数据的传送请求,而只输出1次。
据此,不对外部装置多次传送同一数据,只传送一次。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6,即使移动通信终端2多次收到从基地电台装置1重复发送的同一数据,也只向外部装置传送1次该数据,所以基地电台装置1对窄带通信区域内的移动通信终端2按周期进行数据的同文电报通信时,不会多次向外部装置传送同一数据,而只传送1次。
Claims (9)
1.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登记包含表示搭载在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搭载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的登记单元;
把登记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的类别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后,从该基站装置接收搭载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
把由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外部装置的数据传送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登记单元登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类别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登记单元搭载有接受类别信息的输入的人机界面功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单元在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数据时、数据传送单元传送数据时、或者外部装置结束对数据的利用时,向上述基站装置发送对数据的确认响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保存由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数据的数据保存单元;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包含识别应用程序的标识符的数据的再执行请求时,所述数据传送单元就把保存在所述数据保存单元中的数据再次传送给外部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即便无线通信单元多次接收到从基站装置反复发送的同一数据,数据传送单元也只向外部装置传送一次该数据。
7. 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从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包含表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的类别信息接收单元;
参照由所述类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的类别信息,确定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的数据确定单元;以及
向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由所述数据确定单元确定的数据的数据发送单元,
其中,所述数据发送单元比较由所述类别信息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与由所述数据确定单元确定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大小比缓存器大小大,则把该数据分割为小于或等于缓存器大小,然后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数据发送单元在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多个数据时,每当从该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到确认响应,就把数据逐一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
9. 一种窄带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在接收到包含表示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时,参照该类别信息,确定应用程序能利用的数据,比较接收到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与所确定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如果该数据的数据大小比缓存器大小大,则把该数据分割为小于或等于缓存器大小,然后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登记包含表示预先搭载在外部装置中的应用程序所能利用的数据类别的标识符、识别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缓存器的缓存器大小的类别信息,在进入所述基站装置的通信区域内时,将该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后,从该基站装置接收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给所述外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99862 | 2004-03-30 | ||
JP200499862 | 2004-03-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7897A CN1677897A (zh) | 2005-10-05 |
CN100411323C true CN100411323C (zh) | 2008-08-13 |
Family
ID=3505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414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323C (zh) | 2004-03-30 | 2005-01-07 | 移动通信终端、基站装置和窄带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853209B2 (zh) |
JP (3) | JP5009400B2 (zh) |
KR (1) | KR100645680B1 (zh) |
CN (1) | CN100411323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2749A (zh) * | 2015-06-04 | 2016-12-2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包的控制方法以及蓄电池包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18272A (ko) * | 2011-03-04 | 2014-02-12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일반 패킷 필터링 |
US8788881B2 (en) * | 2011-08-17 | 2014-07-22 | Lookout,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push communications |
JP5605397B2 (ja) | 2012-07-11 | 2014-10-1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結合検査要否判定方法及び装置 |
EP3014853B1 (en) | 2013-06-25 | 2019-09-11 | Fedex Corporation | Transpor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
US10885010B2 (en) * | 2013-12-18 | 2021-01-05 | Federal Express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structure optimization |
US20150341105A1 (en) * | 2014-05-23 | 2015-11-26 | Mediatek Inc. | Methods for efficient beam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network control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2333B1 (en) * | 1998-06-12 | 2001-08-0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delivery of data |
WO2002086714A2 (en) * | 2001-04-23 | 2002-10-31 | Motorola, Inc. | Method,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delega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CN1127865C (zh) * | 1998-06-15 | 2003-11-12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同一协议传送消息的方法,系统,消息业务中心和移动台 |
WO2004001611A1 (ja) * | 2002-06-19 | 2003-12-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サーバ装置、電子機器、外部機器とそれらを用いた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の設定・状態取得方法 |
US20040048604A1 (en) * | 2002-09-05 | 2004-03-11 | Tsuneo Idei | Advertisement services on mobile terminal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90133B2 (en) * | 1998-02-24 | 2009-09-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JP3862403B2 (ja) * | 1998-03-09 | 2006-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
JP2000082023A (ja) * | 1998-05-15 | 2000-03-21 | Toshiba Tec Corp | 通信衛星を経由したファイルデ―タ送受信システム |
JP2001101578A (ja) | 1999-09-30 | 2001-04-13 | Toshiba Systems Development Co Ltd | 無線通信による移動体向けスポット広告/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
JP3651381B2 (ja) * | 1999-10-15 | 2005-05-2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移動体通信装置、固定局通信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処理装置および移動体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 |
JP2002007737A (ja) * | 2000-06-21 | 2002-01-11 | Konica Corp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料金計算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課金方法 |
JP4353345B2 (ja) | 2000-03-28 | 2009-10-28 |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並びに通信用ソフトウェア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2001298397A (ja) * | 2000-04-13 | 2001-10-26 | Denso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車載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2002259256A (ja) | 2001-02-27 | 2002-09-13 | Matsushita Commun Ind Co Ltd | 情報送受信方法 |
JP3887176B2 (ja) | 2001-03-16 | 2007-02-2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中継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20040220995A1 (en) * | 2001-04-23 | 2004-11-04 | Takehiko Tsutsumi | Method,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delega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JP2002342223A (ja) * | 2001-05-18 | 2002-11-29 | Sony Corp | 情報提供方法、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サーバ装置 |
US6983410B2 (en) * | 2001-07-02 | 2006-01-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frame re-transmission in a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160818B2 (ja) * | 2001-11-29 | 2008-10-0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端末を用いた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ホームゲートウエイ |
JP2003288295A (ja) * | 2002-03-28 | 2003-10-10 | Csk Corp | 配信プログラム、配信サーバ、携帯端末、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配信方法 |
US7103313B2 (en) * | 2002-06-05 | 2006-09-05 | Nokia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access point content and services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terminals |
JP4033812B2 (ja) * | 2003-06-27 | 2008-0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伝送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7434158B2 (en) * | 2003-12-10 | 2008-10-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esenting multimodal web page content on sequential multimode devices |
-
2004
- 2004-11-22 US US10/992,688 patent/US7853209B2/en active Active
-
2005
- 2005-01-07 CN CNB2005100041483A patent/CN10041132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2-04 KR KR1020050010422A patent/KR10064568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
- 2010-06-25 JP JP2010145188A patent/JP500940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0-09-30 US US12/894,870 patent/US80238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2
- 2012-01-04 JP JP2012000170A patent/JP53016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2-04-24 JP JP2012098836A patent/JP530726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72333B1 (en) * | 1998-06-12 | 2001-08-0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delivery of data |
CN1127865C (zh) * | 1998-06-15 | 2003-11-12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同一协议传送消息的方法,系统,消息业务中心和移动台 |
WO2002086714A2 (en) * | 2001-04-23 | 2002-10-31 | Motorola, Inc. | Method,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delega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WO2004001611A1 (ja) * | 2002-06-19 | 2003-12-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サーバ装置、電子機器、外部機器とそれらを用いた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の設定・状態取得方法 |
US20040048604A1 (en) * | 2002-09-05 | 2004-03-11 | Tsuneo Idei | Advertisement services on mobile terminals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2749A (zh) * | 2015-06-04 | 2016-12-2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包的控制方法以及蓄电池包 |
CN106252749B (zh) * | 2015-06-04 | 2020-12-2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包的控制方法以及蓄电池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23894B2 (en) | 2011-09-20 |
KR20060041705A (ko) | 2006-05-12 |
JP5009400B2 (ja) | 2012-08-22 |
JP2010268491A (ja) | 2010-11-25 |
JP5301687B2 (ja) | 2013-09-25 |
JP2012110004A (ja) | 2012-06-07 |
KR100645680B1 (ko) | 2006-11-14 |
JP5307268B2 (ja) | 2013-10-02 |
CN1677897A (zh) | 2005-10-05 |
JP2012155749A (ja) | 2012-08-16 |
US7853209B2 (en) | 2010-12-14 |
US20110021149A1 (en) | 2011-01-27 |
US20050221822A1 (en) | 2005-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027238B1 (en) | Card rende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5307268B2 (ja) | 基地局装置 | |
US10397151B2 (en) | Coordination of data received from one or more sources over one or more channels into a single context | |
US8296050B2 (en) | Navigation device | |
JPH03238961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EP2352316A2 (en) | Content provi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service throug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cpns serv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the same | |
US20070133817A1 (en) | Wireless audio system u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
US2011015762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web page | |
US988807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data during team game in CPNS environment, and CPNS ser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end-point terminal for the same | |
JP2009003908A (ja) | ヒューマン・マシーン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有するホストシステムによってサービスを実施する方法、ホストシステムとモバイル電子機器、ホストシステムパッケージ | |
CN115080941A (zh) | 账号登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8855615B2 (en) |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for extending customer service delivery channels | |
KR101061815B1 (ko) |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징 서비스 메시지들의 배포를 위한 시스템및 방법 | |
CN115119164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
JP2002297474A (ja) | 電子掲示板システム、遠隔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5318522A (ja) | 移動体通信端末 | |
WO2007097485A1 (en) | A docum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 of | |
CN113453193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 |
CN112449050A (zh) | 语音交互方法、语音交互设备、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
KR100559140B1 (ko) |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 |
EP4075256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oice print | |
JP3241884U (ja) | メッセージ送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サービス装置管理サーバー | |
TW581982B (en) | Automatic vehicle location system | |
CN100334462C (zh) | 车辆定位系统 | |
CN118632211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