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8173A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8173A CN107318173A CN201610264793.7A CN201610264793A CN107318173A CN 107318173 A CN107318173 A CN 107318173A CN 201610264793 A CN201610264793 A CN 201610264793A CN 107318173 A CN107318173 A CN 1073181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ysical channel
- data
- mobile terminal
- transmission
- onboard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选择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可以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进行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交互,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从而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物理通道的实时通信性能作出判断,筛选确定出优先物理通道,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自动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使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互联的通道更具灵活性,适配的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的品牌型号更为广泛,同时连接更具有鲁棒性,在受干扰的环境下仍能通过切换通道保持有连接可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进行互联互通是目前智能车联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能够快速、便捷地将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服务迁移到汽车应用场景下。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互联,核心技术是将移动终端上的视频、音频、控制信号和其他数据传输到车载系统上,并将车载系统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到移动终端完成交互功能。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利用汽车上的硬件设备使用车联网服务,包括汽车的中控显示屏、车载麦克风、车载音响系统、汽车方向盘控制器键盘、旋钮和按键等设备,使得车联网服务能够车载环境和行车场景下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目前,主流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互联技术一般采用单一的物理通道连接,各种类型的数据都通过该单一的物理通道进行传输,比如单独通过蓝牙通道连接、单独通过USB通道连接或单独通过WI-FI通道连接等,由于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技术使用场景的复杂性、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品牌型号和方案的碎片化,使用上述固定的单一物理通道连接在很多场景下存在局限性,比如某些车载系统不支持蓝牙连接,导致无法使用互联服务、某些环境下WI-FI信号不稳定容易导致连接受干扰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不方便,不够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对多种物理通道自动适配,能够自动选择最合适的物理通道进行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定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对多种物理通道自动适配,能够自动选择最合适的物理通道进行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协商通道选择模块,用于选定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道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优先通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传输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选择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可以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进行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交互,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从而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物理通道的实时通信性能作出判断,筛选确定出优先物理通道,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自动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使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互联的通道更具灵活性,能够适配的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的品牌型号更为广泛;同时,使得连接更具有鲁棒性,在受干扰的环境下仍能通过切换通道保持有连接可用。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中的物理通道可同时支持蓝牙、USB和WI-FI等有线或无线连接方式,通过动态探测各种物理通道的可用性和性能参数,可根据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将视频、音频、控制信号、其他数据等内容进行最优化的物理通道分配;而且,当某一正在使用的物理通道发生故障或受到干扰时,系统自动根据当前可用通道和通信性能参数情况进行动态重新分配,保障互联服务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实施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选定传输协商通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再一实施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2,选定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
S104,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S106,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S108,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选择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可以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进行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交互,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从而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物理通道的实时通信性能作出判断,筛选确定出优先物理通道,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自动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使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互联的通道更具灵活性,能够适配的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的品牌型号更为广泛;同时,使得连接更具有鲁棒性,在受干扰的环境下仍能通过切换通道保持有连接可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系统中,移动终端102通过多种物理通道与车载系统104进行互联,移动终端102与车载系统104进行互联所使用的物理通道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无线保真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等无线物理通道,也可以包括USB、HDMI等有线物理通道。
移动终端10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手提电脑等。所述移动终端102可包括互相连接的储存器、通信装置和处理器,储存器用于储存控制系统数据和程序数据,处理器用于调取储存器中的数据并运行,并可通过如摄像头、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入设备获取用户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车载系统104进行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可包括蓝牙、WiFi、RFID等无线通信方式的连接器,也可以包括USB、HDMI等有线通信方式的连接器。移动终端102还可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于程序运行后显示控制界面,并将从车载系统104接收的音、视频数据和信息数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界面中显示。
车载系统104可以是行车电脑或车载影音系统等车载智能系统,或称车机。所述车载系统104用于运行车辆控制程序,获取车辆监测数据,与所述移动终端102进行交互,切换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的物理通道等操作。
车载系统104也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装置等,存储器用于临时或永久性存储计算程序或数据,处理器可通过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来执行与移动终端102的交互数据,通信装置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102互联通信,所述车载系统104的通信装置同样可包括蓝牙、WiFi、RFID等无线通信方式的连接器,也可以包括USB、HDMI等有线通信方式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既可以运行在所述移动终端102上,也可以运行在所述车载系统104上,或者由所述移动终端102和所述车载系统104配合运行。
例如,运行在所述移动终端102上,则由所述移动终端102进行发起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道检测指令,获取各个所述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匹配优先物理通道。由移动终端102和所述车载系统104配合运行,则通过移动终端102和车载系统104之间的通信协调,完成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检测并获取相应的通信性能参数,然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匹配的优先物理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2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1011,通过第一物理通道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第一物理通道的连接;
S1012,通过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连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标识;
S1013,分别对各个物理通道进行连接搜索,如果搜索到所述移动终端在相应物理通道的通信标识,则建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在该物理通道的连接。
例如,车载系统自动打开蓝牙连接,通过蓝牙通道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蓝牙通道的连接。然后通过所述蓝牙通道的连接,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其在WiFi通道、USB通道的通信标识;然后在WiFi通道、USB通道自动搜索可连接设备,如果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通道、USB通道的通信标识,则建立WiFi通道、USB通道的连接。如此可以自动的方式搜索并连接二者之间的物理通道,无需手动添加连接设备。进一步地,可以对未打开的物理通道进行提醒,如USB未连接,则发出连接USB提醒信号,提醒用户手动连接。由于所述移动终端及所述车载系统的物理通道未必完全一致,因此,可能有部分物理通道检测不到可连接设备。通过自动打开各个物理通道及自动搜索可连接设备,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2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各个物理通道的协商优先级,按照所述协商优先级依次检测各个物理通道的连接状态,如果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已连接,则选择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作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过首先选取一个已建立有效连接的物理通道作为传输协商通道,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载系统可以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交互通道检测指令,从而可以准确检测到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提高物理通道切换的准确性。
所述传输协商通道的选取时的协商优先级可根据移动终端和车载系统的型号来设定,也可以根据物理通道常规状态下的通信质量,延时等参数设定。
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USB通道作为第一默认协商通道,蓝牙通道作为第二默认协商通道,WI-FI作为第三默认协商通道。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依次检测第一、第二、第三默认协商通道的是否建立有效连接,如果检测到USB通道未建立有效连接,则继续检测第二默认协商通道蓝牙通道,如果检测到蓝牙通道已建立有效连接,则将其作为传输协商通道,通过所述蓝牙通道发送通道检测指令,获取各个所述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通过按照预设的协商优先级依次检测各个物理通道是否有效连接,可以快速地选取到传输协商通道,同时无需用户指令,提高连接速度和使用便利性。
获取的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数据传输速率、丢包率、重传次数、误码率以及传输时延。
通过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可以判断各个所述物理通道的通信质量,包括数据传输速率、连接稳定性、无线信号强度等,以及其他能够反映连接通道性能指标的参数。
在获取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过程中,可通过所述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分别通过各个所述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传输测试数据,通过所述测试数据的传输结果,获取各个所述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的步骤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子步骤:
子步骤a,比较各个所述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选取通信性能参数最优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子步骤b,将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与各个所述物理通道预设的优先数据类型比较,选择优先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一致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子步骤c,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大小,以及预计传输时间,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计传输速率,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与所述预计传输速率最接近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子步骤d,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等级,获取与所述数据等级对应的丢包率和\或重传次数的最大值,选择丢包率和\或重传次数小于所述最大值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在子步骤a中,通过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比较,选取通信性能参数最优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可以快速地确定优先物理通道,且能够获得最好传输质量。在子步骤b、c和d中,通过将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参数与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匹配,可以智能化地将待传输数据匹配到最合适的物理通道上进行传输,即能够智能地分配视频、音频、控制和其他数据流到最合适的物理通道上进行传输,达到最好的传输效果或称服务性能。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属性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大小、预计传输时间、物理通道的最大丢包率、最大误码率、最大重传次数,以及数据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匹配完优先物理通道之后,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如果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低于预设阈值,则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重新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重新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重新确定的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当正在使用的优先物理通道发生障碍时,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动态地将数据切换到其他的物理通道上传输。智能分配的原则是数据速率需求与通道能力相匹配、数据实时性要求与通道实时性相匹配、通道稳定性有保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按照所述优先物理通道的数据传输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数据包通过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通过快速地切换编码方式,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和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不受特定物理通道的通信质量限制,更具有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载系统检测到移动终端的通信标识改变时,显示移动终端连接切换信息,或者将移动终端连接切换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显示,以供用户确认。并可重新建立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各个物理通道连接,选择优先优先物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在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的应用场景中,通常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保持连接。如果一个移动终端已经与车载系统建立连接,另一个移动终端仍尝试与车载系统建立连接,则将对现有连接产生干扰,或对用户产生困扰。比如第一移动终端当前正通过USB通道与车载系统连接,此时用户想连接另一移动终端,则会主动断开当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USB通道连接,此时不应识别为相应通道的通信质量下降导致的通信中断。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识别出新的移动终端,不会误判。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提高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方案的适用性、连接鲁棒性和使用便利性。
由于本发明支持了所有可能的物理通道,并且能够动态地、智能地分配待传输数据流到合适的物理通道上,解决了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硬件匹配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方案的适用性。当正在使用的物理通道发生障碍时,能够智能地切换到其他可用通道上,保证服务的可用性,提高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的鲁棒性;避免要求用户遵循特定的操作顺序才能使用互联服务,提高了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互联服务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协商通道选择模块12,用于选定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道检测模块14,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优先通道选择模块16,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传输控制模块18,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选择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可以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进行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交互,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从而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物理通道的实时通信性能作出判断,筛选确定出优先物理通道,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自动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使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互联的通道更具灵活性,能够适配的车载系统与移动终端的品牌型号更为广泛;同时,使得连接更具有鲁棒性,在受干扰的环境下仍能通过切换通道保持有连接可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商通道选择模块12设置各个物理通道的协商优先级,按照所述协商优先级依次检测各个物理通道的连接状态,如果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已连接,则选择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作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过首先选取一个已建立有效连接的物理通道作为传输协商通道,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载系统可以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交互通道检测指令,从而可以准确检测到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提高物理通道切换的准确性。
通过按照预设顺序依次检测各个物理通道是否有效连接,可以快速地选取到传输协商通道,同时无需用户指令,提高连接速度和使用便利性。
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
丢包率、误码率、重传次数、数据传输速率、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优先通道选择模块16包括以下匹配子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匹配子模块,用于比较各个所述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选取通信性能参数最优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第二匹配子模块,用于将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与各个所述物理通道预设的优先数据类型比较,选择优先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一致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第三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大小,以及预计传输时间,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计传输速率,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与所述预计传输速率最接近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第四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等级,获取与所述数据等级对应的最大丢包率和\或最大重传次数,选择丢包率和\或重传次数小于所述最大丢包率和\或最大重传次数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所述第一匹配子模块通过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比较,选取通信性能参数最优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可以快速地确定优先物理通道,且能够获得最好传输质量。所述第二、第三和第四匹配子模块通过将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参数与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匹配,可以智能化地将待传输数据匹配到最合适的物理通道上进行传输,即能够智能地分配视频、音频、控制和其他数据流到最合适的物理通道上进行传输,达到最好的传输效果或称服务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通道匹配模块确定优先物理通道后,获取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如果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低于预设阈值,则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重新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所述优先通道选择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重新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所述传输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重新确定的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当正在使用的物理通道发生障碍时,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可动态地切换到其他可用物理通道上去。智能分配的原则优选是数据速率需求与通道能力相匹配、数据实时性要求与通道实时性相匹配、通道稳定性有保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定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定传输协商通道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物理通道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第一物理通道的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物理通道的连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物理通道的通信标识;
分别对各个物理通道进行连接搜索,如果搜索到所述移动终端在相应物理通道的通信标识,则建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在该物理通道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定传输协商通道的步骤包括:
设置各个物理通道的协商优先级,按照所述协商优先级依次检测各个物理通道的连接状态,如果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已连接,则选择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作为传输协商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优先物理通道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如果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低于预设阈值,则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重新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重新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重新确定的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的步骤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子步骤:
子步骤a,比较各个所述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选取通信性能参数最优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子步骤b,将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与各个所述物理通道预设的优先数据类型比较,选择优先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一致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子步骤c,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大小,以及预计传输时间,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计传输速率,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与所述预计传输速率最接近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子步骤d,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等级,获取与所述数据等级对应的最大丢包率和\或最大重传次数,选择丢包率和\或重传次数小于所述最大丢包率和\或最大重传次数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按照所述优先物理通道的数据传输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数据包通过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7.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协商通道选择模块,用于选定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一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为传输协商通道;
通道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检测指令,检测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优先通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传输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所述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通道选择模块设置各个物理通道的协商优先级,按照所述协商优先级依次检测各个物理通道的连接状态,如果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已连接,则选择当前检测的物理通道作为传输协商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通道匹配模块确定优先物理通道后,获取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如果当前的优先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低于预设阈值,则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重新获取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
所述优先通道选择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对各个已连接的物理通道进行筛选,重新确定优先物理通道;
所述传输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协商通道传输通道匹配指令,将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之间的待传输数据,切换至重新确定的优先物理通道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匹配模块包括以下匹配子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匹配子模块,用于比较各个所述已连接的物理通道的通信性能参数,选取通信性能参数最优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第二匹配子模块,用于将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与各个所述物理通道预设的优先数据类型比较,选择优先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一致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第三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大小,以及预计传输时间,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计传输速率,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与所述预计传输速率最接近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第四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等级,获取与所述数据等级对应的最大丢包率和\或最大重传次数,选择丢包率和\或重传次数小于所述最大丢包率和\或最大重传次数的物理通道为优先物理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64793.7A CN107318173B (zh) | 2016-04-26 | 2016-04-26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64793.7A CN107318173B (zh) | 2016-04-26 | 2016-04-26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8173A true CN107318173A (zh) | 2017-11-03 |
CN107318173B CN107318173B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0185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64793.7A Active CN107318173B (zh) | 2016-04-26 | 2016-04-26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18173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7926A (zh) * | 2018-01-08 | 2018-06-29 | 南京大学 | 一种面向多通道协同智能交互的智能通道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9347854A (zh) * | 2018-11-08 | 2019-02-15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CN109525964A (zh) * | 2018-11-28 | 2019-03-26 | 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10392381A (zh) * | 2019-06-11 | 2019-10-29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多通道无线通讯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474722A (zh) * | 2019-08-15 | 2019-11-19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0677891A (zh) * | 2019-09-26 | 2020-01-10 | 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与移动端连接方法 |
CN112260895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深圳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处理器 |
CN114071434A (zh) * | 2020-08-03 | 2022-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
CN114866446A (zh) * | 2022-04-15 | 2022-08-05 | 西安广和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速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165680A1 (zh) * | 2021-02-03 | 2022-08-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5426345A (zh) * | 2022-08-08 | 2022-12-0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上传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0606A (zh) * | 2013-03-18 | 2013-07-1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数据业务处理方法 |
CN103501506A (zh) * | 2013-05-17 | 2014-01-08 | 北京九五一九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服务的终端自适应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
-
2016
- 2016-04-26 CN CN201610264793.7A patent/CN1073181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0606A (zh) * | 2013-03-18 | 2013-07-10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和数据业务处理方法 |
CN103501506A (zh) * | 2013-05-17 | 2014-01-08 | 北京九五一九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服务的终端自适应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7926A (zh) * | 2018-01-08 | 2018-06-29 | 南京大学 | 一种面向多通道协同智能交互的智能通道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9347854A (zh) * | 2018-11-08 | 2019-02-15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CN109525964A (zh) * | 2018-11-28 | 2019-03-26 | 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10392381A (zh) * | 2019-06-11 | 2019-10-29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多通道无线通讯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392381B (zh) * | 2019-06-11 | 2022-05-24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多通道无线通讯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474722A (zh) * | 2019-08-15 | 2019-11-19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0677891A (zh) * | 2019-09-26 | 2020-01-10 | 弗徕威智能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与移动端连接方法 |
CN114071434A (zh) * | 2020-08-03 | 2022-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
CN112260895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深圳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处理器 |
WO2022165680A1 (zh) * | 2021-02-03 | 2022-08-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4866446A (zh) * | 2022-04-15 | 2022-08-05 | 西安广和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速率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426345A (zh) * | 2022-08-08 | 2022-12-0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上传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8173B (zh) | 2019-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18173A (zh)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WO2020063311A1 (zh) | 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 |
US9474103B2 (en) |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a control method for a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a program of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ersonal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a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in a program of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ersonal information terminal | |
US20220123962A1 (en) | Terminal apparatus, conten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ntent playback system | |
CN107801222A (zh)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
CN104756507A (zh) | 在计算设备与运载工具音响主机之间建立无线显示会话 | |
US20110285570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module, remote controller, and radio system | |
CN113078988B (zh)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949168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 over multiple networks | |
CN105190522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3660700A (zh) | 信息发送方法、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835458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4822167B (zh) | 一种nfc载波切换的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20063222A1 (zh) | 传输处理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
CN108882324A (zh) | 智能切换WiFi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7002682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content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258158A (zh) | 聚合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9963312A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系统、网络转换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356828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access device using channel avoidance between processors of the wireless access device | |
CN112564872A (zh) | 一种pusch资源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3781138B (zh) | 一种WiMo发送端接入WLAN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8669851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module, remote controller, and radio system | |
JP4649295B2 (ja) | 通信機器及び通信方法 | |
CN108495300A (zh) | 移动网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20170048288A1 (en) |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stream and method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