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222A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1222A CN107801222A CN201610807040.6A CN201610807040A CN107801222A CN 107801222 A CN107801222 A CN 107801222A CN 201610807040 A CN201610807040 A CN 201610807040A CN 107801222 A CN107801222 A CN 1078012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ent
- access point
- wireless access
- network
- connected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可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并获取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在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因与切换阈值比较的网络负载表示的是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本发明可以在数据业务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WiFi方式切换到低功耗的蓝牙方式,有效降低客户端的功耗,节约电量,增强客户端的续航能力,优化终端产品的功耗、待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类终端设备都具有一个硬伤,那就是电池容量,局限于现有的智能终端电池技术和智能终端的体积,电池的容量一般都不太高,而目前智能终端的很多使用率高的功能耗电都比较高,例如游戏,视频等。面对这一问题,如何对终端电量精打细算,降低终端的功耗,提升终端的待机时间是智能终端类产品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智能终端提供的上网功能一般需要连接网络,或者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连接运营商的数据网,或者通过蓝牙和WiFi的方式连接无线接入点设备提供的网络,现有技术中对于wifi和无线网络之间的切换,主要是根据网络资费进行的。由于4G下无线网络的速率已经不是瓶颈,主要从网络费用来说,wifi肯定比无线网络资费低。因此,有wifi的场合一般是切换到wifi上网比较合理,这种切换的核心技术就是检测到周围有可用的wifi网络时,切换到wifi网络进行数据业务。
对于WiFi和无线网络的方式而言,均比蓝牙连接网络的功耗高,而现有技术中,要将终端的WiFi链接热点的方式改为蓝牙连接热点的方式只有人为操作,这增加了用户操作的繁杂度,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切换的方法、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不便导致的客户端功耗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及用户操作繁琐,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
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若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包括:
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侧,获取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
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各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则向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客户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以及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获取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以及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各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则向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和至少一个如上的客户端;无线接入点设备用于为客户端提供无线接入点网络,并在客户端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时对自身与客户端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包括如上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客户端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用于接收与自身通过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切换提示信息;以及根据用户的选择对切换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并根据对应的网络负载以及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原始连接方式;由于各连接方式均设有对应的切换阈值,且与切换阈值比较的网络负载表示的是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客户端是否切换连接方式,完成WiFi和蓝牙方式的自动切换,将WiFi切换到蓝牙,可以有效降低客户端的功耗,有利于节约电量,增强客户端的续航能力,优化终端产品的功耗、待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在客户端侧主动发起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可以实现客户端上的蓝牙和WiFi的无缝切换,当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需求较低时,可以切换到蓝牙模式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俗称的热点)的连接,在满足客户端网络需求时,使用功耗低的蓝牙模式有利于客户端设备降低功耗,延长待机时间,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当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要求较高时,可以切换到WiFi模式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本实施例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包括:
S101、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其中,对应的网络负载(即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
S102、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S103、若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的方法是在客户端侧主动发起的网络连接方式的切换,切换流程的发起是由客户端自身决定的,本实施例的客户端可以是手持终端和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的电脑。提供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网络的无线接入点可以是智能终端,进一步的,可以是和客户端同类型的智能终端,进一步的,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端提供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具有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分别可以提供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WiFi连接方式和蓝牙连接方式。自然,在本实施例中,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可以是分开设置的两个模块,也可以是二合一的合成模块。S101中,客户端与无线接入点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WiFi方式也可以是蓝牙方式。在与无线接入点网络已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进行S101的步骤,获取客户端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可以理解,原始连接方式可以是蓝牙方式或WiFi方式,或者是除了WiFi和蓝牙之外的其他可以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使用客户端的体验感,可以将WiFi方式设置为默认的接入方式式。当用户需要使用客户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网络上网时,先通过wifi方式接入上网,wifi接入成功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S101-S102的过程,来判断当前的网络流量,如果当前的网络负载低于我们预设的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就开始启动的蓝牙相关的进程和服务。
S101中与客户端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对应的网络负载是用来反映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对用户而言是否满足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网速资源富余度的多少。进一步的,网络负载是由客户端自己获取的与自身的数据业务质量相关的数据,可以反应在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对于实时网络速率的需求,当客户端处于浏览网页,刷微博等使用状态时,数据业务对网络速率的要求不高,蓝牙连接方式一般可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当客户端处于视屏播放,大型游戏等使用状态时,客户端的数据业务对网络速率的要求一般较高,鉴于一般蓝牙连接方式下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可以提供的最大网络速率在1Mbps/s左右(实际最大速率可以根据具体设备来确定),此时WiFi方式更容易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鉴于客户端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本实施例中,网络负载可以是客户端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速率。
假设客户端当前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是WiFi方式,则对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可以将其设置为蓝牙接入方式下能提供的网络速率。其中,蓝牙接入方式下能提供的网络速率可以是蓝牙接入方式下的最大速率,为了切换到蓝牙接入方式后,网络质量得到保证,蓝牙接入方式下能提供的网络速率可以设置为低于最大网络速率的数据。假设蓝牙方式下的最大网络速率为1Mbps/s,在获取了WiFi方式下的客户端的网络速率后,将其与1Mbps/s进行比较,若超过该切换阈值,说明蓝牙方式还是无法满足当前客户端的需求,当前无需切换,若客户端的网络速率低于1Mbps/s,则说明蓝牙方式有很大的可能可以满足客户端的数据业务的需求,考虑到客户端在WiFi方式下比蓝牙方式下的功耗大,基于降低客户端功耗的考虑,判断结果应为,需要对客户端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假设客户端当前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是蓝牙方式,则对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可以将其设置为蓝牙方式下的最大速率,例如1Mbps/s,在获取了蓝牙方式下的客户端的网络速率后,将其与1Mbps/s进行比较,若获取的网络速率在切换阈值1Mbps/s左右,则再获取几次网络速率,若获取的网络速率均在切换阈值1Mbps/s左右,说明当前的数据业务可能对网络速率的要求较高,蓝牙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当前客户端的需求,判断结果应为,需要对客户端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网络速率本身受限于接入方式,将蓝牙方式下的1Mpbs/s作为条件不是太准确,需要结合其他的数据才能更精确地判断。
优选的,本实施例S101中的网络负载包括:在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在网络层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可以预见,若客户端当前处于上传数据的状态,则该时延百分比是客户端上传的数据包的时延百分比,若客户端处于下载数据的状态,则时延百分比可以理解为客户端接收的网络层发送的数据包的时延百分比。而与各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则表示的是在各连接方式下,网络负载需要满足的要求。其中,与WiFi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是用来判断当前的WiFi方式下的网络负载是否满足需求,是否需要将WiFi连接方式切换到蓝牙连接方式的判断依据,与蓝牙连接方式对应的网络负载是用来判断当前的蓝牙方式下的网络负载是否满足需求,是否需要将蓝牙连接方式切换到WiFi连接方式的判断依据。
下面分别以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为例,对S103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一、当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时,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超过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可以预见,将WiFi切换到蓝牙,一般是在当前客户端的数据业务对于网络速率的需求低于无线接入点网络在WiFi方式下可以提供的网络速率。此时当前网络流量较小,网络数据包的时延一般比较低,当前网络在低速模式下也可以满足客户端需求。所以对于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反映的是WiFi方式切换到蓝牙方式时,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需满足的条件,一般时延百分比低于第一阈值,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对网络质量要求的严格度设置,可以设置为1%,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包的时延百分比为不超过数据包总数的1%,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合理的几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然,上述的判断方式还可以与网络速率的判断方式相结合,在S103中,当原始连接方式下的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低于数据包总数的第一阈值时,再对原始连接方式下的网络速率进行判断,当网络速率也低于蓝牙方式下的最大速率时,将WiFi方式切换为蓝牙方式。上述的结合方式是为了举例说明,对两个判断条件的结合不做任何限定。
二、当原始连接方式为蓝牙方式时,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低于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对于蓝牙连接方式下,将蓝牙切换到WiFi,必然是在蓝牙连接方式下的无线网络速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的需求,例如,用户在进行看视屏,打网游等对网络速率要求较高的操作,蓝牙连接方式下,提供的网速可能就没有办法带来良好的体验,单位时间内网络层发送的数据包的时延几率一般比较大,会造成视屏或网游的卡顿,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所以对于蓝牙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可以设置为单位时间内网络的数据包时延几率高于数据包总数的第二阈值,由于单位时间内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包出现时延的几率在50%以上时,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卡顿现象,所以可以将50%作为第二阈值。当单位之间内网络的数据包重传几率大于50%时,从蓝牙连接方式切换到WiFi连接方式。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或实际需要自由设置,当用户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比较高时,可以将第二阈值设置为低于50%的数据,当用户对网络卡顿的容忍度较高时,可以将第二阈值设置为高于50%的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的判断之后,若需要切换连接方式,考虑到在客户端所处的区域,若有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覆盖,则对于客户端而言,可以有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选择,并且,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信号有强有弱,客户端在切换连接方式时,还可以选择网络信号更强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
由此S103中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当客户端可接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为多个时,从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网络,按照切换后的连接方式与目标网络连接。
对于一般的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等,都可以搜索可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并且可以根据网络信号的强度对无线接入点网络进行排序,所以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客户端自身获取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的信号强度,从多个网络中选择一个信号最强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进行连接,选择的结果可能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也可能是其他可接入的网络,具体选择结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若选择的是其他可接入的网络,为了尽可能实现两种连接方式的无缝切换,降低因为网络切换带来的卡顿时间,可以先与其他可接入的网络进行连接,然后再断开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当然,先断开当前的网络再连接其他网络也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切换后,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是与原始接入方式不同的。
在切换的时候,用户可能正在使用网上付款等不能中断的操作,如果切换,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或者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切换之前,客户端可以对用户进行切换提示,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处理。提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语音提示,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框等方式。
若选择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还是当前的网络,则参考下述的方式二中相关的详细切换过程。
方式二:当客户端可接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为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时,将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切换为对应的连接方式。
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接入方式切换为对应的连接方式包括从WiFi方式切换到蓝牙方式,以及从蓝牙方式切换到WiFi方式。
若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的原始连接方式是WiFi方式,则需要切换到蓝牙方式,鉴于开启蓝牙的功耗较低,一般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蓝牙功能时一直开启的,所以客户端可以在确定需要求换连接方式后,直接开始发现蓝牙设备(开启蓝牙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当然,考虑到意外情况,在发现蓝牙设备前,客户端可以向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发出开启蓝牙的请求。然后查询可通信的蓝牙设备的服务,从中得到相关信息RFCOMM的通道号,然后客户端发起RFCOMM连接请求建立RFCOMM的连接,当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连接请求并响应后,客户端就与无线接入点设备建立了应用对接。在建立应用对接时,无线接入点路由同步将网络模式从WiFi方式切换到蓝牙方式,之后,对无线接入点设备而言,后续的网络层来的该客户端的数据都是经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出去,对于客户端而言,以后就是通过蓝牙方式上网。
其中,考虑到在切换的过程中,会出现网络的暂时中断,为了尽量减少网络的中断时间,可以在客户端与无线接入点设备(无论是当前的无线接入点设备还是选择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建立完成之后,再将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网络模式从WiFi转换到蓝牙。
若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的原始连接方式是蓝牙方式,则需要切换到WiFi方式。在切换的时候,可以先获取无线接入点设备(无论是当前的无线接入点设备还是选择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MAC地址,判断之前是否连接过该无线接入点设备,若是,则不需要丛客户端输入密码就可以直接连接。此时客户端可以先断开蓝牙连接,然后立刻切换到WiFi方式连接,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只要接受客户端的WiFi连接即可。若之前没有连接过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则需要出入相应的密码(没有密码直接连接),完成WiFi连接的四次握手,才能连接上WiFi。由此,为了降低客户端的网络连接方式的切换带来的网络中断占用的时间,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在与客户端建立WiFi连接之后,再将路由从蓝牙方式切换到WiFi方式。此后,网络层来的数据就从WiFi方式出去供客户端使用。对于客户端而言,可以先建立与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然后在断开蓝牙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客户端的功耗,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可以同时只开启一个进行服务。
在本实施例中,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是考虑到客户端的功耗问题,S103中是以客户端的网络负载与预设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为依据进行切换,网络负载包括当前客户端对应的网络层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除了之外,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考虑如何判断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例如从客户端的使用场景,访问内容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于观看视屏、玩游戏等需要高网速的使用场景,可以划分为需要WiFi方式的使用场景,对于刷网页、看小说等对网速要求不高使用场景,可以划分为需要蓝牙方式的使用场景。在进行是否切换连接方式的判断时,只需将客户端当前的使用场景与划分的使用场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按照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可能切换也可能不切换)。
对于访问内容而言,可以将视屏,游戏等需要大量传输图片的数据业务划分为需要WiFi方式的访问内容,对于不含视屏的网页等对网速要求较低的访问内容可以划分为蓝牙方式的访问内容。在进行是否切换连接方式的判断时,只需将客户端当前的访问内容与划分的访问内容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按照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可能切换也可能不切换)。
此外,还可以以客户端的剩余电量作为是否切换的标准,当客户端的剩余电量在警戒值以下时,可以将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切换到蓝牙方式。
其中,上述的基于网络负载、访问内容、使用场景、网络速率以及客户端剩余电量的判断方式可以进行适当有机的结合得到更加全面、细致的判断规则,结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对于客户端而言,由于在无线接入点网络已接入的情况下,不会每时每刻都在检测当前的网络速率。因此,底层会在间隔时间内检测当前的网络速率,这个间隔时间具体是通过最近三次切换的时间间隔取平均值。例如前面三次大概是5个小时切换一次,因此,设备底层会在距离上一次切换5小时时自动检测网络负载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所以,为了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切换更加合理,在S101中,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客户端当前的网络负载;然后进行后续的判断处理流程。其中,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历史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为了使得用户可以进一步参与到切换流程中来,本实施例可以针对客户端编写应用程序,提供网络连接方式(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的选择界面,并且对每种连接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支持的使用场景、访问内容、支持的最大网速。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等自行切换,这是用户手动切换,当然本实施例也支持客户端自动切换,其中,其中用户设置切换的优先级高于客户端自动切换。可以预见,预设的时间间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用户手动切换和客户端自动切换的频率及周期及时更新这个时间间隔。
采用本实施例的蓝牙和WiFi的切换方法,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方式以及该连接方式下对应的网络负载,再结合预设的与无线连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确定网络负载与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是否满足切换原始连接方式的条件,在满足时进行切换。实现了根据客户端的数据业务的需求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考虑到资费进行数据网络和WiFi的切换,本实施例可以在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需求较低的时候,切换到功耗更低的蓝牙方式,有利于节约电量,增强客户端的续航能力,优化终端产品的功耗、待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施例示出了另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侧主动发起了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可以由无线接入点设备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是否切换进行判断,当需要切换时,可以控制客户端实现蓝牙和WiFi的无缝切换,当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需求较低时,可以切换到蓝牙模式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俗称的热点)的连接,在满足客户端网络需求时,使用功耗低的蓝牙模式有利于客户端设备降低功耗,延长待机时间,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当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要求较高时,可以切换到WiFi模式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
S201、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侧,获取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当前的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其中,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
S202、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各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S203、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则向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
上述的S201-203均可由无线接入点设备完成,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是任何可以通过WiFi方式或蓝牙方式分享AP网络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本实施例的客户端是通过WiFi或蓝牙方式分享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网络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等电子设备。本是私立对此没有任何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具有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分别可以提供与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供客户端连接自身的网络。自然,在本实施例中,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可以是分开设置的来能个模块,也可以是二合一的合成模块。在S201中,客户端与无线接入点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WiFi方式也可以是蓝牙方式。当然,对于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而言,其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端提供无线接入点网络,且每个客户端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可以不相同,即在同一时刻,两个客户端可以分别通过WiFi和蓝牙方式连接到同一无线接入点设备上分享该设备的网络。鉴于蓝牙方式功耗较低,一般而言,无线接入点设备上会将WiFi和蓝牙同时开启。
所以,可以理解,S201中,原始连接方式可以是蓝牙方式和/或WiFi方式,或者是除了WiFi和蓝牙之外的其他可以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
S201中与客户端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对应的网络负载是用来反映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对用户而言是否满足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网速资源富余度的多少。网络负载可以反应在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对于实时网络速率的需求,当客户端处于浏览网页,刷微博等使用状态时,数据业务对网络速率的要求不高,蓝牙连接方式一般可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当客户端处于视屏播放,大型游戏等使用状态时,客户端的数据业务对网络速率的要求一般较高,鉴于一般蓝牙连接方式下的无线接入点网络可以提供的最大网络速率在1Mbps/s左右(实际最大速率可以根据具体设备来确定),此时WiFi方式更容易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优选的,本实施例各客户端在原始连接方式下对应的网络负载包括:在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在网络层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而与各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则表示的是在各连接方式下,网络负载需要满足的要求,各个客户端具有对应的网络负载。且由于各客户端的使用状态、连接方式的不同,各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一般也不同。而与各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则表示的是在各连接方式下,网络负载需要满足的要求。
对于无线接入点设备而言,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不同时,判断过程也有所不同。
若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超过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可以预见,将WiFi切换到蓝牙,一般是在连接的客户端的数据业务对于网络速率的需求低于无线接入点网络在WiFi方式下可以提供的网络速率。此时客户端当前网络流量较小,该客户端的网络数据包的时延一般比较低,当前网络在低速模式下也可以满足客户端需求。所以对于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反映的是WiFi方式切换到蓝牙方式时,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需满足的条件,一般时延百分比低于第一阈值,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对网络质量要求的严格度设置,可以设置为1%,即网络层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接收或发送)的数据包的时延百分比为不超过数据包总数的1%是,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的切换。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合理的几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若原始连接方式为蓝牙方式,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低于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对于蓝牙连接方式下,将蓝牙切换到WiFi,必然是在蓝牙连接方式下的无线网络速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的需求,例如,用户在进行看视屏,打网游等对网络速率要求较高的操作,蓝牙连接方式下,提供的网速可能就没有办法带来良好的体验,单位时间内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包的时延几率一般比较大,会造成视屏或网游的卡顿,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所以对于蓝牙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可以设置为单位时间内网络的数据包延时(或重传)几率高于数据包总数的第二阈值,由于单位时间内网络层发送的数据包出现时延的几率在50%以上时,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卡顿现象,所以可以将50%作为第二阈值。当单位之间内网络的数据包延时几率大于50%时,从蓝牙连接方式切换到WiFi连接方式。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或实际需要自由设置,当用户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比较高时,可以将第二阈值设置为低于50%的数据,当用户对网络卡顿的容忍度较高时,可以将第二阈值设置为高于50%的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判断需要对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后,可以选择发送控制命令给客户端,由客户端执行控制命令,完成自身的连接方式的切换。优选的,在在判断需要对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后,一般是向对应的客户端(需要切换连接方式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当前可以对连接方式进行切换,根据客户端的响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S203后,客户端一侧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包括:接收与自身通过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切换提示信息;根据用户的选择对切换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响应。用户选择了切换时,客户端就发起切换流程,具体切换流程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用户选择不切换时,客户端可以不进行任何反馈,当无线接入点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任何反馈则可以认为放弃本次切换,当然,客户端也可以反馈放弃切换的信息给无线接入点设备。
鉴于客户端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本实施例中,网络负载也可以定义为客户端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速率。
假设客户端当前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是WiFi方式,则对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可以将其设置为蓝牙接入方式下能提供的网络速率。其中,蓝牙接入方式下能提供的网络速率可以是蓝牙接入方式下的最大速率,为了切换到蓝牙接入方式后,网络质量得到保证,蓝牙接入方式下能提供的网络速率可以设置为低于最大网络速率的数据。假设蓝牙方式下的最大网络速率为1Mbps/s,在获取了WiFi方式下的客户端的网络速率后,将其与1Mbps/s进行比较,若超过该切换阈值,说明蓝牙方式还是无法满足当前客户端的需求,当前无需切换,若客户端的网络速率低于1Mbps/s,则说明蓝牙方式有很大的可能可以满足客户端的数据业务的需求,考虑到客户端在WiFi方式下比蓝牙方式下的功耗大,基于降低客户端功耗的考虑,对应的判断结果应为需要对客户端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假设客户端当前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是蓝牙方式,则对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可以将其设置为蓝牙方式下的最大速率,例如1Mbps/s,在获取了蓝牙方式下的客户端的网络速率后,将其与1Mbps/s进行比较,若获取的网络速率在切换阈值1Mbps/s左右,则再获取几次网络速率,若获取的网络速率均在切换阈值1Mbps/s左右,说明当前的数据业务可能对网络速率的要求较高,蓝牙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当前客户端的需求,需要对客户端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是考虑到客户端的功耗问题,以客户端的网络负载与预设的切换阈值为依据进行切换。除了之外,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考虑如何判断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例如从客户端的使用场景,访问内容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于观看视屏、玩游戏等需要高网速的使用场景,可以划分为需要WiFi方式的使用场景,对于刷网页、看小说等对网速要求不高使用场景,可以划分为需要蓝牙方式的使用场景。在进行是否切换连接方式的判断时,无线接入点设备只需将客户端当前的使用场景与划分的使用场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按照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可能切换也可能不切换)。
对于访问内容而言,可以将视屏,游戏等需要大量传输图片的数据业务划分为需要WiFi方式的访问内容,对于不含视屏的网页等对网速要求较低的访问内容可以划分为蓝牙方式的访问内容。在进行是否切换连接方式的判断时,无线接入点设备只需将客户端当前的访问内容与划分的访问内容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按照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无线接入点网络(可能切换也可能不切换)。
其中,上述的基于网络负载、访问内容、使用场景、网络速率的判断方式可以进行适当有机的结合得到更加全面、细致的判断规则,结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对于客户端而言,由于在无线接入点网络已接入的情况下,不会每时每刻都在检测当前的网络速率。因此,底层会在间隔时间内检测当前的网络速率,这个间隔时间具体是通过最近三次切换的时间间隔取平均值。例如前面三次大概是5个小时切换一次,因此,设备底层会在距离上一次切换5小时时自动检测网络负载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所以,为了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切换更加合理,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客户端当前的网络负载;然后进行后续的判断处理流程。其中,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历史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这里的历史时间间隔可以是最近几次的时间间隔,例如最近3次,最近5次等。
采用本实施例的蓝牙和WiFi的切换方法,可以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侧实现与客户端的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的判断,在数据业务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WiFi方式切换到低功耗的蓝牙方式,有效降低客户端的功耗,节约电量,增强客户端的续航能力,优化终端产品的功耗、待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31和客户端32;客户端32与无线接入点设备31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无线接入点设备用于为客户端提供无线接入点网络,并在客户端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时对自身与客户端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32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21,用于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以及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第一处理模块322,用于若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321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客户端当前的网络负载;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历史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网络负载包括:在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下,客户端在网络层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
考虑到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一般是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322用于当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时,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超过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或者,用于当原始连接方式为蓝牙方式时,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低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当客户端处于多个AP网络的覆盖下时,第一切换模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进一步的,第一切换模块323用于当客户端可接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为多个时,从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网络,按照切换后的连接方式与目标网络连接;当客户端可接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为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时,将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切换为对应的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不低于一个,AP网络覆盖客户端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也不低于一个,当客户端需要切换连接方式时,其连接的(或将要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也需要将与该客户端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客户端需要的方式。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在客户端连开启了与原始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后,进行路由的切换。
采用本实施例的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客户端可以获取自身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方式以及该连接方式下对应的网络负载,再结合预设的与无线连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确定网络负载与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则进行连接方式的切换,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根据客户端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切换。实现了根据客户端的数据业务的需求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考虑到资费进行数据网络和WiFi的切换,本实施例可以在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需求较低的时候,切换到功耗更低的蓝牙方式,有利于节约电量,增强客户端的续航能力,优化终端产品的功耗、待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实施例四:
参见图4,示出了另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41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42;客户端42与无线接入点设备41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
其中,无线接入点设备41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11、第二处理模块412。
第二获取模块411,获取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以及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各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第二处理模块412,用于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则向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
客户端42包括接收模块421,用于接收与自身通过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切换提示信息;以及响应模块422,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对切换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响应。
进一步的,第二获取模块411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历史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其中,与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包括:在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下,网络层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时延百分比与各个客户端对应。即各个客户端均有与自身对应的时延百分比。
第二处理模块412,用于若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超过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的切换;若原始连接方式为蓝牙方式,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低于切换阈值,若是,则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的切换。
采用本实施例的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获取自身连接的客户端在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方式以及该连接方式下对应的网络负载,再结合预设的与无线连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网络负载与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是否满足切换原始连接方式的条件,若满足,则可以控制客户端进行切换。实现了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侧,根据客户端的数据业务的需求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考虑到资费进行数据网络和WiFi的切换,本实施例可以在客户端对网络速率的需求较低的时候,切换到功耗更低的蓝牙方式,有利于节约电量,增强客户端的续航能力,优化终端产品的功耗、待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
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所述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所述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若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客户端当前的网络负载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客户端当前的网络负载;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历史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和WiFi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包括:
当所述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时,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所述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所述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超过所述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若是,则所述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或者,当所述原始连接方式为蓝牙方式时,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所述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所述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低于所述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若是,则所述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的切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负载包括:在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下,客户端在网络层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包括:
当所述客户端可接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为多个时,从多个无线接入点网络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网络,按照切换后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目标网络连接;
当所述客户端可接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为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时,将当前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切换为对应的连接方式。
6.一种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侧,获取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
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各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所述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则向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包括:
若所述原始连接方式为WiFi方式,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所述WiFi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所述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超过所述切换阈值,若是,则所述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的切换;
若所述原始连接方式为蓝牙方式,根据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和预设的与所述蓝牙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判断所述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网络负载是否不低于所述切换阈值,若是,则所述客户端当前需要进行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的切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负载包括:在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下,网络层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延时百分比,所述时延百分比与各个客户端对应。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根据历史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10.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以及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所述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所述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
11.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客户端当前的原始连接方式和对应的网络负载;所述对应的网络负载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下,客户端的数据业务质量;以及根据预设的与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各连接方式对应切换阈值,获取与各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所述无线接入点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WiFi方式和蓝牙方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某客户端对应的网络负载和与所述客户端的原始连接方式对应的切换阈值的逻辑关系满足切换条件;则向对应的客户端发送切换提示信息。
12.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客户端;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用于为所述客户端提供无线接入点网络,并在客户端对无线接入点网络的原始连接方式进行切换时对自身与客户端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切换。
13.一种蓝牙和WiFi的切换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用于接收与自身通过无线接入点网络连接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切换提示信息;以及根据用户的选择对所述切换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响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07040.6A CN107801222B (zh) | 2016-09-06 | 2016-09-06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PCT/CN2017/087145 WO2018045783A1 (zh) | 2016-09-06 | 2017-06-05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07040.6A CN107801222B (zh) | 2016-09-06 | 2016-09-06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1222A true CN107801222A (zh) | 2018-03-13 |
CN107801222B CN107801222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6153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07040.6A Active CN107801222B (zh) | 2016-09-06 | 2016-09-06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01222B (zh) |
WO (1) | WO2018045783A1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9777A (zh) * | 2018-06-15 | 2018-11-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运行控制方法、Wi-Fi通信模块、家电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09819458A (zh) * | 2019-02-19 | 2019-05-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191449A (zh) * | 2019-05-29 | 2019-08-30 |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通讯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系统 |
CN110517473A (zh) * | 2019-07-26 | 2019-11-29 | 安徽浩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智能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831112A (zh) * | 2019-11-07 | 2020-02-21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网关及电子设备 |
WO2020044092A1 (zh) * | 2018-08-27 | 2020-03-05 | 优视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CN112738187A (zh) * | 2020-12-24 | 2021-04-30 | 合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的安全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887022A (zh) * | 2019-11-29 | 2021-06-01 |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影像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超声设备 |
CN113543294A (zh) * | 2021-07-14 | 2021-10-22 | 东莞市小精灵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的通讯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和介质 |
WO2022028293A1 (zh) * | 2020-08-03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
CN115396888A (zh) * | 2022-08-05 | 2022-11-25 |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wifi和红外的多功能电池无线通讯盒及通讯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6969B (zh) * | 2021-03-09 | 2024-05-31 | 浙江恒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塔机多变频控制的蓝牙联接方法及联接系统 |
CN113890905B (zh) * | 2021-06-16 | 2022-11-2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道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993103B (zh) * | 2021-10-22 | 2024-01-1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载终端的网络自动互联方法 |
CN114726794B (zh) * | 2022-04-14 | 2024-06-04 |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道的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931308B (zh) * | 2022-06-17 | 2023-08-01 | 小水怪(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车载水杯及其智能通信方法 |
CN117915376B (zh) * | 2024-03-18 | 2024-06-04 | 欧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iFi信号测试方法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0866A (zh) * | 2002-12-23 | 2004-07-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自适应选择网络的方法 |
US20120069772A1 (en) * | 2010-09-20 | 2012-03-2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03368611A (zh) * | 2012-03-27 | 2013-10-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传输文件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3607780A (zh) * | 2013-11-19 | 2014-02-26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及其网络连接方法 |
CN103874156A (zh) * | 2014-03-10 | 2014-06-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网络切换方法 |
CN104080128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
US20140302849A1 (en) * | 2013-04-04 | 2014-10-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handover utilizing a predefined attribute protocol |
US20150017985A1 (en) * | 2013-07-10 | 2015-01-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ff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CN104602311A (zh) * | 2014-12-29 | 2015-05-06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连接多个无线网络的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
CN104796956A (zh) * | 2015-04-23 | 2015-07-22 | 陆俊 | 一种移动终端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US20150271808A1 (en) * | 2012-12-06 | 2015-09-24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20150282033A1 (en) * | 2012-10-26 | 2015-10-0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eversible handover |
CN105101317A (zh) * | 2015-07-28 | 2015-11-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
CN105163355A (zh) * | 2015-09-29 | 2015-12-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切换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48235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898672A (zh) * | 2014-05-09 | 2016-08-24 | 苹果公司 | 扩展蓝牙通信模式 |
-
2016
- 2016-09-06 CN CN201610807040.6A patent/CN107801222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6-05 WO PCT/CN2017/087145 patent/WO20180457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10866A (zh) * | 2002-12-23 | 2004-07-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自适应选择网络的方法 |
US20120069772A1 (en) * | 2010-09-20 | 2012-03-2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03368611A (zh) * | 2012-03-27 | 2013-10-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传输文件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US20150282033A1 (en) * | 2012-10-26 | 2015-10-0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eversible handover |
US20150271808A1 (en) * | 2012-12-06 | 2015-09-24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4080128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
US20140302849A1 (en) * | 2013-04-04 | 2014-10-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handover utilizing a predefined attribute protocol |
US20150017985A1 (en) * | 2013-07-10 | 2015-01-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ff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CN103607780A (zh) * | 2013-11-19 | 2014-02-26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及其网络连接方法 |
CN103874156A (zh) * | 2014-03-10 | 2014-06-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网络切换方法 |
CN105898672A (zh) * | 2014-05-09 | 2016-08-24 | 苹果公司 | 扩展蓝牙通信模式 |
CN104602311A (zh) * | 2014-12-29 | 2015-05-06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连接多个无线网络的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
CN104796956A (zh) * | 2015-04-23 | 2015-07-22 | 陆俊 | 一种移动终端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5101317A (zh) * | 2015-07-28 | 2015-11-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
CN105163355A (zh) * | 2015-09-29 | 2015-12-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切换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48235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华海亮: "基于WiFi和蓝牙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 |
姚海鹏等: "基于灰预测模型的蓝牙网络切换算法", 《无线电工程》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9777A (zh) * | 2018-06-15 | 2018-11-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运行控制方法、Wi-Fi通信模块、家电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WO2020044092A1 (zh) * | 2018-08-27 | 2020-03-05 | 优视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CN109819458A (zh) * | 2019-02-19 | 2019-05-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819458B (zh) * | 2019-02-19 | 2022-11-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191449A (zh) * | 2019-05-29 | 2019-08-30 |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通讯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系统 |
CN110191449B (zh) * | 2019-05-29 | 2022-02-18 |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通讯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系统 |
CN110517473A (zh) * | 2019-07-26 | 2019-11-29 | 安徽浩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智能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831112A (zh) * | 2019-11-07 | 2020-02-21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网关及电子设备 |
CN112887022A (zh) * | 2019-11-29 | 2021-06-01 |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影像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超声设备 |
WO2022028293A1 (zh) * | 2020-08-03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联网方法及联网系统、电子设备 |
CN112738187B (zh) * | 2020-12-24 | 2022-07-05 | 合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的安全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738187A (zh) * | 2020-12-24 | 2021-04-30 | 合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的安全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543294A (zh) * | 2021-07-14 | 2021-10-22 | 东莞市小精灵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的通讯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和介质 |
CN113543294B (zh) * | 2021-07-14 | 2024-10-18 | 东莞市小精灵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的通讯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和介质 |
CN115396888A (zh) * | 2022-08-05 | 2022-11-25 |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wifi和红外的多功能电池无线通讯盒及通讯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1222B (zh) | 2022-05-13 |
WO2018045783A1 (zh) | 2018-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01222A (zh) |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 |
CN110536342B (zh) | 一种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 |
CN11229181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0121902B (zh) | 一种通信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5406923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蓝牙互连方法及系统 | |
CN107770758A (zh) | 蓝牙音箱的蓝牙回连方法、蓝牙音箱及存储介质 | |
EP3687227B1 (en) | Method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device | |
CN102396292B (zh) | 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 |
CN111866976B (zh) |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7318173A (zh) | 移动终端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2932863A (zh) | 一种基于qos的终端设备选择连网方式的方法 | |
CN110505712A (zh) | 一种传输文件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2867069A (zh) |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277013B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设备 | |
CN113660653B (zh) |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5619045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5491645A (zh) | 一种控制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1203310B1 (ko) | 무선랜 단말기의 휴대인터넷망 접속장치 | |
CN103781138B (zh) | 一种WiMo发送端接入WLAN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07019104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neighbor cell management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CN105050123A (zh) | 一种无线网络负荷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11918288A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2238089A (zh) | 一种业务交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8112052A (zh) | 终端的网络共享方法、装置、空气调节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4125739A (zh)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