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9134A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39134A CN101439134A CNA2007101880776A CN200710188077A CN101439134A CN 101439134 A CN101439134 A CN 101439134A CN A2007101880776 A CNA2007101880776 A CN A2007101880776A CN 200710188077 A CN200710188077 A CN 200710188077A CN 101439134 A CN101439134 A CN 1014391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ultrafiltration
- water
- extract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当归芍药散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当归芍药散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中药药剂来源于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源于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原载两条:“一在《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中有“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二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妇人腹中诸疾病,当归芍药散主之”可见其用均在妇人病。然笔者详审病机,抓住肝血虚而血滞,脾虚而湿停,肝脾不和之机要广泛用于妇科、内科、外科杂病中,实属得心应手,取效颇多。
当归芍药散由六药组成:当归、芍药、川芎、泽泻、白术、茯苓,三血药养血活血,三水药健脾以渗湿,肝得调达,脾得健运,肝脾两和,气机调顺,不仅原文所言腹痛主证可除,而且由肝脾失和所致头晕、浮肿,肢体麻木、疼痛、挛急,小便不利及妇人带下量多、月经量少等症均为所宜。临床应用于:妇科杂病凡不孕者,只要见经期小腹痛而经量少,带下量多等症,以血虚湿阻论治,获效多验。经期或经期前后颜面、眼睑或下肢浮肿者。妊娠小腹痛属仲景原文,治验不多赘述。习惯性流产,抓住兼胁痛,肢体麻木挛急,肝血不足见证而用此方取效。有奇者,崩漏患者兼见面睑浮肿亦以血虚湿阻,冲任失调,用此方调理,使气血水三者得以调和而漏证获愈。亦有带下量多,腰痛酸重者,用此方每每取效;外科杂病如慢性下肢静脉炎,和腰肌劳损患者,劳累腰痛加重,夜间久卧疼痛加重,现代医学称之为“肌纤维织炎”一病证,随证加用补肾通络之品,常收桴鼓之效。
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传统中药往往被认为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因此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与现代医学接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必须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中药的提取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础处方来源于当归芍药散。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处方组成为当归、川芎各3重量份,芍药6重量份,茯苓、白术、泽泻各4重量份,其制备方法为:将药材加水煎煮1-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
上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0-1.35,优选1.15-1.30。
上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优选1500-10000转/分钟,更优选2000-8000转/分钟,最优选3000-5000转/分钟。
上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
上述膜过滤包括采用超滤和纳滤的过滤方法之一或将超滤和纳滤结合使用。
上述超滤膜选自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磺化聚砜膜、聚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砜酰胺膜、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膜、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膜、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动态形成的超滤膜,以及上述膜的改性膜之一,其分子截留量为6000-10000以下。
上述超滤的滤膜孔径为:0.22-0.45微米。
上述超滤所采用的膜超滤器可以是商用的中空纤维或平板型超滤膜分离器。
上述纳滤膜分子截留量为500-2000,优选500-1000,更优选700-1000。
上述膜过滤的过程优选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
上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
目前所用的中药提取工艺多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中药的复方,这样有利于回收溶剂和减少杂质,但是采用醇提的方法背离了中国传统医学3000年以来的治疗疾病的经验积累,在“中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能够较为简单地到达“质量可控”的目的而忽略了“有效性”甚至“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药提取分离工艺发展的滞后成为传统中医药发展和生存的瓶颈,必须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革新和强化。化工分离和传质的强化技术将为此提供有力的保证,实现中医药学科与化学工程的交叉,将有利于实现中药生产装备的现代化。将化学工程的概念、理论引人中药提取分离过程。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药生产的具体情况,从基本影响因素的研究人手,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操作条件作全面改造和细致摸索,给出了可行的方案。
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当归芍药散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当归芍药散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为传统医药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按照当归、川芎各300g,芍药600g,茯苓、白术、泽泻各400g处方制备。
实施例1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2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4次,每次1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5-1.3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3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3),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4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6-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
实施例5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1-1.22),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
实施例6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7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0-1.1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施例8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3-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9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10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0-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11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8-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12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5-1.3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13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14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
实施例15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
实施例16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17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砜酰胺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施例18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19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5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7-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10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3-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21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22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偏氟乙烯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23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丙烯腈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24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酰亚胺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6),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
实施例25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9-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
实施例26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27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4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8-1.23),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验例1-本发明干浸膏的量的确定
将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27的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得到干浸膏,数据如下:
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当归芍药散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药材中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
实验例2-本发明干浸膏芍药甙含量测定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实施例1-27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所得干浸膏粉。
1.2 仪器
SPD-10A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ibrorAEG-20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LS-3120超声波发生器(美国科学系统公司)。
2 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Kromasil 5u100AC1s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1毫升·分钟-1;检测波长:230nm;柱温:室温。
2.2 试剂
乙腈(色谱纯),磷酸(分析纯),双蒸水,芍药甙对照品
2.3 线性范围的考察
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甙对照品25毫克,置5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液(1毫克/1毫升)0.1,0.5,1.0,2.0、5.0、8.0,10.0毫升置1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从中分别精密吸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芍药甙的线性范围为0.2884~1.442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n=5)为98.6%,RSD为0.92%。
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甙对照品25毫克,置5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10毫升置5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毫升含0.1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发明样品(实施例1-27)约0.25g,研细。精密称取,置5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约45毫升,分别超声提取60分钟,冷却后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超声时间考察
3.结论:本发明中确保了芍药甙的含量稳定,为制剂的规范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当归芍药散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药材中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
Claims (9)
1.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处方组成为当归、川芎各3重量份,芍药6重量份,茯苓、白术、泽泻各4重量份,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药材加水煎煮1-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0-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5-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包括超滤和纳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的过程为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880776A CN101439134A (zh) | 2007-11-23 | 2007-11-23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880776A CN101439134A (zh) | 2007-11-23 | 2007-11-23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9134A true CN101439134A (zh) | 2009-05-27 |
Family
ID=4072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880776A Pending CN101439134A (zh) | 2007-11-23 | 2007-11-23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39134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6878A (zh) * | 2011-06-30 | 2013-01-02 |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当归芍药散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CN104825693A (zh) * | 2015-04-16 | 2015-08-12 |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 | 一种治疗妊娠并坐骨神经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16657A (zh) * | 2016-03-31 | 2016-06-01 | 邱发龙 |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
CN110150571A (zh) * | 2017-12-29 | 2019-08-23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调治脾虚湿盛、肝肾精亏的石斛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99499A (zh) * | 2022-04-13 | 2022-07-05 | 浙江三溪堂中药有限公司 | 一种护肝和脾丸的制作方法 |
-
2007
- 2007-11-23 CN CNA2007101880776A patent/CN10143913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6878A (zh) * | 2011-06-30 | 2013-01-02 |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当归芍药散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CN104825693A (zh) * | 2015-04-16 | 2015-08-12 |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 | 一种治疗妊娠并坐骨神经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16657A (zh) * | 2016-03-31 | 2016-06-01 | 邱发龙 |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
CN110150571A (zh) * | 2017-12-29 | 2019-08-23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调治脾虚湿盛、肝肾精亏的石斛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99499A (zh) * | 2022-04-13 | 2022-07-05 | 浙江三溪堂中药有限公司 | 一种护肝和脾丸的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80437B (zh) | 一种麻杏石甘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50140A (zh) | 一种荆芥连翘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80484B (zh) | 一种防风通圣散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39134A (zh)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371915A (zh) | 一种小柴胡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61928B (zh) | 一种半夏厚朴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22529B (zh)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50169A (zh) | 一种酸枣仁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55825B (zh) | 一种二陈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22522B (zh)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385846A (zh) | 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549010B (zh) | 一种补骨脂总苷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4225206A (zh) | 无糖长春益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96425A (zh) | 一种桔梗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33706A (zh) | 一种归脾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224867B (zh) | 一种金钱草无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96547A (zh)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68196B (zh) | 一种防己黄芪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6943354B (zh) | 一种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 | |
CN101439123A (zh) | 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396546A (zh) | 一种葛根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0496549C (zh) | 一种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28076A (zh) |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28108A (zh)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433707A (zh) | 一种黄连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