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293A - 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方法、装置、通信管理服务器以及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方法、装置、通信管理服务器以及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5293A CN101385293A CN200780003462.7A CN200780003462A CN101385293A CN 101385293 A CN101385293 A CN 101385293A CN 200780003462 A CN200780003462 A CN 200780003462A CN 101385293 A CN101385293 A CN 1013852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message
- management server
-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1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1028 ber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1—Conversation recording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4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voicemail messaging
- H04M2203/4536—Voicemail combined with text-based messag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改进多用户通信方法的可用性,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3-8;23-28)所进行的通信:将其中某一用户通信终端(1;21)的请求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并且通过将标识传送到通信终端(1;21)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通过相应的通信终端(1;21),使用该标识对经由多个用户通信终端(1;21)的不同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并且对经由不同的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标记有该标识的消息进行记录,使得可以通过该标识来调用这些消息。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涉及用来实施多用户通信方法的装置、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和通信终端(1;21)。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方法。
在现代通信时代、尤其是移动通信时代,多用户之间内容关系密切的通信可按照时间顺序,也就是先后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此类通信业务例如有:无线一键通(PoC)、即时消息(IM)、电子邮件、电话、视频电话、短信业务(SMS)或者多媒体消息业务(MMS)。因此在通信领域内可以使用这些或者其它通信业务,在用户通信终端之间交换消息。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对多用户通信方法的可用性加以改进。
该技术问题可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用户通信方法加以解决,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所进行的通信:
将其中某一个用户通信终端的请求消息发送到一个通信管理服务器;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并且通过将该标识传送到通信终端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通过各自的通信终端,使用该标识对经由多个用户通信终端的不同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并且对经由不同的通信业务发出的、标记有该标识的消息进行记录,使得可以通过该标识来调用这些消息。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对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所进行的通信进行记录。其间可通过标识来调用与通信对应的消息。例如可以记录有关某一主题的通信,如两个朋友之间以电子邮件形式交换的消息,以及通过电话和使用即时消息业务传递的消息。
更为有益的是,采用对通信或者用标识标记的通信消息进行记录的方式,可为不同的应用创造前提条件,使其可以对各种通信业务的消息所组成的通信记录加以利用。通信用户自身以及其它用户均可以利用通信记录。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将通信管理服务器作为对通信消息记录进行管理的核心组件。通信管理服务器既可以布置于某一个通信网络之内,也可以跨越多个通信网络。通信管理服务器可根据其中某一个用户的请求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也就是建立或添加一个新的通信。由通信业务管理器将用来对通信进行明确标记的标识传送给发出请求的通信终端。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利用该标识对经由一组用户通信终端的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以该标识为基础,可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标记有该标识的消息进行记录,使得可以通过标识来调用这些消息。这就意味着:可通过标识将这些消息与跨业务的(也就是包括多个通信业务的消息)通信形成关联。
应当指出的是,一个通信用户原则上也可使用多个通信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根据相应的通信业务来确定究竟要将哪一个通信终端用于该通信业务。此外还要注意,并非对经由多个用户通信终端的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所有消息进行标识,而是仅仅对那些对应于相关通信的消息进行标识。此外,用户及其通信终端可以同时参与多个通信,即在利用某一个适当的标识将第一个发出的消息对应于通信A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另一个标识将第二个发出的消息对应于通信B。
尤其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可以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该实施型式之所以有益,是因为通信管理服务器已经对用于通信的标识分配进行了管理。此外,还可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进行适当记录,使得不必改动现有的业务或者改动甚少,从而明显有助于本方法的实施。
也可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可以将通信终端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转发给通信管理服务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以比较简单的方式记录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尤其可以将通信管理服务器纳入消息接收者列表之中,从而可将通信终端发出的消息转发到通信管理服务器。这种方式可用于例如将各个消息作为封闭单元进行传输的通信业务,相关示例有电子邮件、SMS、MMS或者某一种即时消息业务的消息。对于其它通信业务而言,例如语音通话形式的电路交换业务,尤其可以从想要发送消息的通信终端发起多方通话,将通信管理服务器作为附加用户纳入多方通话之中。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也能记录此类消息。
总之应注意:按照本发明所述,也可将用户之间双向传输信息的通信片段(例如使用常规电话业务进行的电话交谈)记录为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消息”这一概念包括完整的相应通信片段,例如完整的电话交谈内容。
通过将标识嵌入相关消息之中的方式,利用标识对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例如就基于文本的通信业务而言,可以利用消息文本开头的一串字符来发出这样一种“带内”信令。当进行通话时,利用其通信终端建立通话的用户可以首先呼叫通信管理服务器,并且(例如)利用DTMF(双音多频)方法将标识发送给该服务器。然后可以呼叫其它通话用户,并且建立多方通话。这种“带内”信令的优点在于:实际通话不会受到干扰,且不需要更改所使用的协议。除此之外,这种信令还可以普遍使用,对各种通信业务均没有特别的要求。当使用“带内”信令时,尤其不需要对现有的通信业务(例如电子邮件业务)进行调整,因此有利于实现与现有通信业务之间的最大兼容性。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可以针对单一或者所有通信业务,使用“带外”信令来发送标识,例如在消息头(Header)中添加附加信息。然后就可以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适当记录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使得可以通过标识调用这些消息。
除了上述将消息标识传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在传送实际消息的同时,在相应的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服务器之间接通一个附加连接,通过该连接来发出标识信令。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尤其可用来以免费方式在计费系统中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尤其对于那些依据通信终端实际发送消息的数量进行计费的通信业务(例如SMS业务),本方法十分有益,因为可以为用户节约额外的费用,减少用户对使用该方法的顾忌。
在另一种有益的实施型式中,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可以通过在网络一侧提供相应通信业务的服务器来记录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这是一种分布式实施型式,可对提供各种通信业务的服务器进行适当扩展,使其能够记录经由相应通信业务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服务器来分担记录消息的负担。尤其可在建立相应通信业务的过程中,由相关的通信终端将标识信令发送到服务器,以便开始记录相应的消息。尤其可以通过服务器将消息记录在一个单独的数据库之中,该数据库不同于服务器用来提供实际通信业务的数据库。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在网络一侧将相关业务的提供与消息记录功能以及通信管理服务器分离开来。尤其可以实现适当的分离,使得相应的通信业务与用来记录消息的数据库之间的接口为单向,从而仅可从业务服务器一侧执行写访问,因此不会影响服务器提供通信业务。这种实施型式的优点也在于:对于那些不支持记录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服务器而言,可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进行记录,而那些支持记录功能的服务器则对相关的消息进行记录。
更为有益的是,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服务器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即使在记录消息时,也能通过提供通信业务的服务器,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能够对通信以及利用标签所分配的消息进行管理。
尤其还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发送用标识标记的信息的通信终端将用标识标记的信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更为有益的是,不必对服务器进行改动,就可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将调用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然后通信管理服务器发送通信标识,并且/或者发送一个属于该通信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列表进行应答。这里尤其可以通过多个用户通信终端中的某一个通信终端来发送调用消息。更为有益的是,可提供一种例如Web浏览器形式的适当界面,从而便于发送调用消息。调用消息可以表示为搜索操作形式,可以根据各种条件(例如通信标识、通信用户或者通信内容)进行搜索。
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经过适当的设计,可将一个播放请求发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然后该服务器播放一个或多个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播放的方式要么是通信管理服务器直接访问被其记录的消息,或者通信管理服务器向提供通信业务的服务器请求相应的消息。如果并非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自身,而是通过相应的服务器记录这些消息,就需要如此操作。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这种实施型式较为有益,因为可以使得相关通信用户以及其它用户能够查看或侦听属于该通信的单一消息、多个或全部消息。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使得其它用户能够了解目前的通信进程。如果有此需要,其它用户可以从当前通信状态进入通信。对于通信用户本身而言,也能够事后以涵盖所使用的全部通信业务的方式,集中查询属于某一个通信的消息。
尤其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对一个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包含当前参与通信的用户地址)进行管理,以便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可以作为核心组件对接收者列表进行管理。尤其可以将当前通信用户的通信业务专用地址记录在接收者列表之中。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添加接收者列表,同时分配标识。更为有益的是,可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自动将请求标识的通信终端记录到接收者列表之中。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可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可通过另一个用户的通信终端,将现有通信的标识与另一个用户的地址信息一并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然后通信管理服务器将另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地址记录在接收者列表之中。另一个用户将来就会收到标记有通信标识的消息,这就相当于订阅某个通信。更为有益的是,通信用户同样可以在申明通信标识的情况下从通信管理服务器上注销,随后将从接收者列表中删除相关用户的地址,该用户将来就不会收到通信消息。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通信管理服务器可根据地址信息,使用ENUM功能来确定地址。在IETF(互联网工程师任务组,参见www.ietf.org)的“Request for Comments RFC 3761”(注释要求)中有关于ENUM功能的介绍。ENUM可以实现在一个呼叫号码下提供各种不同的通信业务。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减少或避免传输用户的通信业务专用地址而产生的费用。
也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将接收者列表中的变化通知用户的通信终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通信终端能够将所有发出的消息发送到当时最新的接收者列表。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也可使得通信终端在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之前,从通信管理服务器上调用接收者列表。优选采用这种实施型式,因为不必将接收者列表保存在通信终端之中。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经过适当的设计,除了可对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内容进行记录之外,也可记录有关时间和/或者消息接收者的信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能够显示相应消息的附加信息。这样可让希望播放某一个或者多个消息的用户轻松选择想要查看或者侦听的消息。
此外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也经过适当的设计,可以给某一个通信配置一个有效时间,在该时间结束之后将删除通信或者删除各个用标识标记的通信消息。更为有益的是,当建立某一个通信时,也就是当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给相关的通信分配一个标识时,就已经从相关的通信终端将有效时间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能够删除过期的通信,或者在通信过程中删除较为陈旧的消息。
在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通过访问权限来控制对用标识标记的信息进行读写操作。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既可以使得某一个通信仅可供一定范围内的用户使用,也可对任意的用户开放。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根据相关通信的机密程度,对访问权限进行调整。
所使用的通信业务可以是适用于进行通信的任意通信业务。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使用以下各种通信业务中的某一种作为通信业务:无线一键通(PoC)、即时消息(IM)、电子邮件、电话、视频电话、短消息业务(SMS)或者多媒体消息业务(MMS)。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上述业务均是广为使用的通信业务。
尤其可以适当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用某一个通信网络中的一个移动通信终端作为至少一个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例如可以是一部移动电话、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一个配有无线接口的PDA(掌上电脑)。此外,也可以使用静止的通信终端,例如台式电脑。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涉及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一种装置。
就所述的装置而言,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装置的可用性进行改进。
该任务可通过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一种装置加以解决,所述装置用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所进行的通信,包括分配给多个用户的通信终端,这些通信终端至少可提供某一种通信业务,且具有将请求消息发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以便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的构件,并且具有从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标识的构件,并且还具有对经由至少一种通信业务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标记的构件;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管理服务器,该服务器具有从某一个通信终端接收请求消息的构件,并且具有给通信分配标识的构件以及通过将标识传送到相关通信终端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的构件;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从而可通过标识对其进行调用的构件。
优选采用这种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因为该装置可用来记录通信消息,可跨越多种通信业务进行记录,因此相对于针对通信业务来记录消息的方式而言,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对消息以及消息记录的可用性进行管理。利用通信管理服务器作为组件来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从而使得通信终端能够对经由通信业务发出的带有标识的消息进行标记。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创造出对各种通信业务的消息构成的通信进行记录所需的前提条件。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将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的构件连接到通信管理服务器。优先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的这种实施型式,因为可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记录消息,从而不必对其它网络组件进行改动,或者改动甚少。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也经过适当的设计,可将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的构件连接到在网络一侧提供通信业务的服务器上。这种做法的优点与前面对本发明所述方法所做的描述一样,可将对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的负担分摊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此外,通过这种做法可不必将相关消息的拷贝传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尤其也可用来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服务器连接到通信管理服务器。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能够对通信消息进行管理,即使在通过提供通信业务的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记录时也是如此。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接收构件,可从通信终端接收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优先采用这种实施型式,因为可以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对通信消息进行管理,且不必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对这些消息进行记录,或者不需要将相应的信息从记录这些消息的服务器传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经过适当的设计,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用来接收播放请求的构件,并且具有用来播放一个或多个用标识标记的信息的构件。这样就可以播放通信消息,从而可对通信进行跟踪。尤其可以从参与通信的通信终端,或者从其它通信终端,将播放请求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
在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提供各种通信业务的服务器中有一个是用于下列业务的服务器:无线一键通(PoC)、即时消息(IM)、电子邮件、电话、视频电话、短消息业务(SMS)或者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上述通信业务均是经常且广为使用的业务。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也经过适当的设计,使得至少某一个通信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优点在于:用户可以移动。
此外,本发明还涉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一种通信管理服务器。
就这种通信管理服务器而言,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的可用性进行改进。
根据本发明所述,该任务可通过一个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加以解决,所述服务器用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所进行的通信,包括用来从某一个用户通信终端接收请求消息的构件,且包括用来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的构件,并且还包括用来通过将标识传送给相关通信终端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的构件。
本发明所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优点在于:可用来给通信分配标识,并且可将标识传送到发出请求的通信终端。通过分配标识的方式,构成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各种通信业务进行通信所需的前提条件。
在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的构件。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记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对其它网络组件进行改动,或者仅需仅需少量改动,就可以记录消息。
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对通信终端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接收的构件。尤其是通信管理服务器可支持所有可用通信业务的格式或者协议。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接收构件,可从在网络一侧提供相应通信业务的服务器接收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更为有益的是,可以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在不承担消息记录任务的情况下能够显示有关这些消息的信息。所述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日期和时间、数据大小或长度、消息发送者或接收者。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接收构件,可从通信终端接收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如果通信管理服务器本身并不保存消息,且不需要从提供相应业务的服务器传输相应的信息,就可以根据上述实施型式,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来管理、显示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
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经过适当的设计后,也可以具有用来接收调用消息的构件,以及通过传送通信标识的方式,或者通过对属于通信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传送的方式来应答调用消息。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使得参与通信的通信终端或者其它通信终端能够根据一定的条件来搜索通信或者通信消息。这时应注意:通常将记录若干具有不同标识的通信。只要已经知道通信标识,就可以在调用消息中将其传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也可在分配标识时给某一个通信配置一个标题或者类别。在这种情况下,调用消息也可以包含搜索条件,通信管理服务器可以使用这些搜索条件,并且利用分配有相应标识的消息来搜索通信的标题或内容。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用来接收播放请求的构件,并且具有播放构件来播放一个或多个或全部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其优点在于:通过播放一个、多个或全部通信消息的方式,可以对通信进行跟踪。这种方式对于参与通信的用户以及其它没有直接参与通信的用户均有好处。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也可经过适当设计后,使其具有一个存储装置,用来对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进行管理,接收者列表中包括当前通信用户的通信业务专用地址。这样就有利于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对接收者列表进行集中管理。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接收构件来接收另一个用户通信终端的通信标识以及另一个用户的地址信息,并且具有记录构件将另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地址记录到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之中。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其它之前没有参与通信的用户可以登记在接收者列表之中,这样就可以获得配置有通信标识的消息。
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利用ENUM功能并且根据所接收的地址信息来确定地址的构件。如同已经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解释的一样,使用ENUM功能所具有的优点在于,仅将每一个用户的一个呼叫号码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尤其在使用多个不同的通信业务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将明显减少用户的费用。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也可以经过适当设计后,使其具有将接收者列表中的变化通知通信终端的构件。这样将会随时有最新接收者列表可供通信终端使用。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涉及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一种通信终端。
就通信终端而言,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对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通信终端的可用性进行改进。
根据本发明所述,该技术问题可通过用来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一种通信终端加以解决,所述通信终端用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所进行的通信,包括至少一种通信业务;包括将请求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以便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的发送构件;包括从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标识的构件;并且还包括利用标识对经由至少一种通信业务发出的具有标识的消息进行标记的构件。
优选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因为可利用标识对经通信终端的至少一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尤其可以使得使用通信终端的用户能够针对每一个消息来确定是否要对该消息进行标记,以及应当使用何种标识进行标记。
在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具有将所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传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构件。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以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能够对相应的消息进行记录。
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也可在经过适当设计后,使其具有将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发送给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构件。其优点在于:在通过相应的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记录,且因此没有将完整的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情况下,可以在通信管理服务器上显示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还可以具有发送构件,用来将调用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以便传送通信标识或者传送属于通信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列表。优选采用这种实施型式,因为可以使得通信终端能够从通信管理服务器查询与通信相关的信息。
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具有将播放一个或多个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播放请求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构件。这样有利于实现对单一的或者全部通信消息进行跟踪。
更为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可以在经过适当设计后,使其具有将通信标识与地址信息一并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构件,以便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将至少一个地址记录到接收者列表之中。这样就可使得使用通信终端的用户能够进行通信登记,使其将来可以收到配置有标识的消息。
在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具有从通信管理服务器对接收者列表中的更改内容进行接收的构件。更为有益的是,这样可使得通信终端能够保存接收者列表的最新内容,并且在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时使用这些内容。
尤其是可以对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进行适当的设计,使其具有在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之前从通信管理服务器调用接收者列表的构件。这种实施型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最新的接收者列表,除了通信管理服务器上所保存的接收者列表之外,不必在通信终端上保存接收者列表的拷贝。
在一种优选实施型式中,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是符合任意一种无线通信标准的设备,例如GSM标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MTS标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CDMA标准(码分多址接入)、蓝牙或者DECT标准(数字无线通信)。
用于解释本发明的附图如下
附图1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以及本发明所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第一种实施例和本发明所述通信终端的第一种实施例,
附图2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以及本发明所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第二种实施例和本发明所述通信终端的第二种实施例,以及
附图3 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说明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1所示为一种标记为终端的通信终端1,其形式是一部移动电话。所述移动通信终端1也可以是(例如)一部移动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配有无线接口的PDA(掌上电脑)。通信终端1可支持不同的通信业务3-8,可以通过这些通信业务与其它(为了简明起见,图中没有绘出)的通信终端交换消息。附图1中所示的通信业务均为通信终端1所支持的通信业务,如即时消息(IM)3、电话4、短消息业务(SMS)5、多媒体消息业务(MMS)6、电子邮件7以及无线一键通(PoC)8。将通信终端1一侧支持发送、接收消息的客户端理解成通信业务。
在通信终端1所使用的通信网络一侧,通常通过一个服务器13-18提供通信业务。服务器13-18从其它通信终端接收针对通信终端1的消息,然后将这些消息发送给通信终端1,更为准确地说,是发送给通信终端1的相应通信业务3-8。通用也使用其中一个通信业务3-8从通信终端1发送消息,将消息传送到相关的服务器13-18,再从该服务器转发给某一个或者多个消息接收者。
根据通信终端1所支持的通信业务,附图1所示为一个网络一侧的服务器,可用于即时消息13、打电话14、短消息业务(SMS)15、多媒体消息业务(MMS)16、电子邮件17以及无线一键通(PoC)18。
在附图1中通过通信终端1和服务器13-18直接的相应连接线来表示通信终端1或者其使用的通信业务3-8与相应服务器13-18之间的连接。应当指出,这些连接通常并不是永久保持的连接,而是为了传送消息所建立的连接。此外还要注意:相应的连接既可以是电路交换连接,也可以是分组交换连接。尤其对于分组交换连接而言,很少指传统意义上的连接,更多是指能够用来传送数据包的连接路径。
除了通信终端1和服务器13-18之外,附图1中的装置还具有一个标记为服务器的通信管理服务器10。通信管理服务器10与服务器13-18以及通信终端1相连。这里应指出,通常存在多个配置与通信终端1相同的其它通信终端。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服务器13-18还是通信管理服务器10,均可同时支持若干通信终端。
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终端1具有一个标记为客户端的软件客户端2,其中封装有通信终端1的各种通信业务3-8。通信终端1一侧的软件客户端2可提供记录、管理消息所需的功能。当某一个用户想要使用通信管理服务器10所支持的功能时,该用户就可启动其通信终端1上的软件客户端2。软件客户端2可让用户声明经由通信业务3-8发出的消息与某一个通信之间的所属关系。将属于一起且跨越多个通信业务3-8的“通信线程”或者“线程”标记为通信。而当用户想要发送并不属于某一个通信的消息时,就以常规方式使用通信终端1,也就是不使用软件客户端2。
当用户激活通信终端的软件客户端2时,就会有下列功能可供用户使用:
1.将一个新的通信添加到用户所命名的主题,
2.搜索、订阅某一个通信,
3.选择一个订阅的通信进行读写操作。
1.将一个新的通信添加到用户所命名的主题
如果某一个用户想要记录一个新的通信(即一个新的通话线程),则用户可在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上选择想要的功能。用户随后就可以指定一个通信主题或者标题。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接着将请求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该服务器随后给该通信分配一个标识,并且通过将标识发送给通信终端1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保持分配给该通信的标识,并且利益该标识来标记经由通信终端1的各种通信业务3-8发出的消息。
通信管理服务器10根据请求消息,利用该服务器所分配的标识添加一个新的通信。结果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10将所有出现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分配给相应的通信,也就是记录这些消息,使得可以通过标识来调用这些消息。除此之外更为有益的是,通信管理服务器10在分配标识时就已经为发送请求消息的通信终端1的用户订阅相关的通信,也就是将建立通信的用户纳入到接收者列表之中以便接收用标识标记的所有消息。尤其可在给通信分配标识时,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添加一个相应的接收者列表。
更为有益的是,除了命名通信主题之外,建立通信的用户还可以指定通信的有效时间。还可以从通信终端1或者其软件客户端2将该列表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10可以删除过期的通信,或者删除过期的通信消息。这时应注意:通信管理服务器10通常将管理若干个通信,因此有必要具有删除陈旧通信或者陈旧消息的机制。
2.搜索、订阅某一个通信
除了建立一个新的通信之外,通信终端1的用户还可以利用软件客户端2搜索、订阅某一个现有的通信,即可以加入到接收者列表之中,以便接收标记有通信标识的消息。当用户选择软件客户端2的相应功能时,就可将一个调用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该服务器通过发送通信标识或者属于该通信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方式进行应答。调用消息可以包含任意形式的查询。如果用户已经知道相应的标识,就可以在调用消息中将该标识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如果用户不知道标识,则可以在调用消息中(例如)以搜索条件的形式表达一个查询,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根据这些搜索条件搜索通信标题或者通信消息。
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管理服务器10记录所有经由通信终端1的通信业务3-8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借助连接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的数据库形式的记录构件11进行记录,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数据库是通信管理服务器10的一部分。因此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管理服务器10不仅承担通信管理任务,而且也要记录对应于通信的消息。
在收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对调用消息的应答之后,用户使用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选择一个通信,然后将该通信的标识与用户的地址信息一并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通信管理服务器10随后将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地址记录到相应通信的接收者列表之中。应当指出,所述的用户和以这种方式订阅某个通信的相应用户的通信终端1,通常不是利用请求消息建立了通信的用户或者用户的通信终端1。为了简明起见,在附图1中仅绘出了一个用来说明各种功能的通信终端1。
总之应注意:各种通信业务3-8通常需要不同的地址,所述地址例如可以是一个呼叫号码、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或者一个IP(互联网协议)地址。因此,从通信终端1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的地址信息可以包含不同的、针对相关通信业务3-8的专用地址。除此之外,用户在地址信息中也可仅仅将重要的地址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管理服务器10可以利用ENUM功能(参见IETF RFC 3761)来确定相关用户或者用户所使用的通信终端1的通信业务3-8的其它地址,以便将来将其用于转发标记有通信标识的消息。
一旦在通信管理服务器10上将用户的地址被记录在对应于通信的接收者列表之中,将来就可将用标识标记的所有消息发送给相应的用户。这时应注意:一个用户通常仅使用包含通信业务3-8的一个通信终端1。除此之外,一个用户同样也可以将至少部分不同的通信终端用于不同的通信业务。例如,这样就可以利用地址信息来确定将电子邮件发送到用户的台式电脑,而其它通信业务的消息则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电话。
通信管理服务器10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可将接收者列表中的变化内容通知通信终端1或者所有记录在接收者列表中的通信终端。例如当某个用户重新加入或者从通信中注销时,就需要一个相应的通知。重要的是分配最新的接收者列表,因为所有通信终端1均将发出的标记有通信标识的消息发送到该接收者列表。此外,通信终端1也可以在发送某一个消息之前,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查询最新的接收者列表。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对应于通信的接收者列表与通信标识以及相关消息存放在数据库形式的保存构件11之中。
类似于订阅,可在通信管理服务器1上删除接收者列表中相关用户的地址,即可将用户注销。可通过相应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的控制消息来触发该操作。
3.选择一个订阅的通信进行读写操作
软件客户端2的另一种功能在于:可以对用标识标记的、对应于通信的消息进行读写。如前所述,软件客户端2被置于终端的通信业务3-8前面。当用户想要撰写通信信息时,首先根据前面所述的操作方法来选择相应的通信。用户还要确定想要将其用于新消息的那些通信业务3-8。软件客户端2的作用在于,不仅将消息发送给记录在接收者列表中的用户,而且也可独立于所使用的通信业务对消息进行记录,并且使用相应的标识将消息对应于通信。对于基于消息的通信业务而言,例如电子邮件、SMS、IM或者MMS,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还可将通信管理服务器10纳入接收者列表之中。此外,通信管理服务器10也可已经被记录在被其所管理的接收者列表之中。在这两种情况下,这样就会使得所有消息不仅被转发给接收者列表,而且也可“自动”转发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进行记录。
如果根据从通信终端1实际发送的消息数量进行计费(SMS通信业务就是这种情况),则可以在计费系统中以免费方式将相应的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对于其它通信业务(例如电子邮件),则由电子邮件服务器17复制消息,因此实际上并非由通信终端1多次发送消息。
对于电话通话而言,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记录:从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发起多方通话,将通信管理服务器10作为附加的被动用户纳入多方通话之中。这样可使得通信管理服务器10能够对电话通话形式的相关消息进行记录。
更为有益的是,可通过“带内”信令,利用通信标识对通信管理服务器10收到的消息或者消息拷贝进行标记。通信标识这时被嵌入到消息之中。例如,可通过消息开头的一串字符来实现。当进行电话通话时,建立呼叫的用户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就会如前所述,首先呼叫通信管理服务器10,然后例如借助已知的多频拨号方法DTMF(双音多频),将标识发送给该服务器。建立呼叫的用户接着呼叫其它用户,并且接通多方通话。这种“带内”信令的优点在于:不会使实际的通话收到干扰。此外,“带内”信令的作用广泛,且没有任何条件约束。使用“带内”信令时,同样也不需要对现有通信业务进行调整,因此能够与现有方法之间实现最大程度的兼容。
更为有益的是,通信终端1的软件客户端2可以从收到的消息中过滤出通信标识,以避免播放消息时出错。例如截去消息的前n位,就能实现这一点。如果是和SMS一样的消息,这样就可避免将通信标识作为消息的一部分显示给用户。通信管理服务器10可以利用在其收到的消息中所嵌入的任何标识,对相应的通信进行识别,从而正确保存消息。
可想而知,除了“带内”信令之外,至少也可将一种“带外”信令用于某些通信业务。例如可以这样实现这种信令:由相关通信终端1的相应软件客户端2在消息中植入附加的头信息,由通信管理服务器10对其进行分析。此外,还可在实际的消息传输范围之外,经由通信终端1和通信管理服务器10之间的附加连接,将标识传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
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以及本发明所述通信管理服务器的一种实施例和本发明所述通信终端的一种实施例。类似于附图1,附图2所示为具有一个软件客户端22的通信终端21。软件客户端22封装有各种通信业务23-28,更确切地说是相应通信业务的终端客户端。除此之外,附图2中还绘出了多个业务服务器33-38和一个通信管理服务器30。通信管理服务器30具有一个存储装置31,用来对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以及当前参与通信的用户地址进行管理。
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实施重点主要是通信终端1和通信管理服务器10,而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重点则在于网络一侧的实施,即重点是参与实现在整个系统内支持通信业务的业务服务器33-38。业务服务器33-38可针对各种通信业务,实现“Store and Forward”存储与转发功能,或者实时呼叫处理。必须支持这两个功能,才能对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为此必须给通常作为服务器使用的相应标准网络单元添加一个能够记录并且调用消息的组件,所述网络单元例如有SMSC(短消息业务中心)、MMSC(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PoC服务器或者IM服务器。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并非由通信管理服务器30承担,而是由支持各个通信业务的业务服务器33-38承担记录功能。这种实施型式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整个系统来分担保存与传输消息的负担。
为了能够对消息进行记录,业务服务器33-38具有新的硬件或软件组件,这些新组件与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23-2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的构件40-45相连。在附图2中通过业务服务器33-38以及记录构件40-45之间的方框来表示相应的硬件或软件。
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管理服务器30也对通信进行管理,包括监视通信状态(例如过期的通信)、协调到达的请求与调用消息、以及到达的播放请求。但与附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由通信管理服务器30从连接到业务服务器33-38的记录构件40-45调用消息进行播放。尤其是由业务服务器33-38将相关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30,然后从这里发送到请求播放的通信终端21。通信管理服务器30也可以指令业务服务器33-38将相关消息直接发送到通信终端21。
类似于利用附图1所述的执行步骤,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型式中,用户也可建立新的通信,方法是利用通信终端21从通信管理服务器30请求一个标识。用户也可以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与附图1的区别在于,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并不将通信管理服务器30作为附加的接收者纳入通信之中来记录或保存消息的拷贝、以及利用标识来确定相互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在正在使用的通信业务的建立过程中发出标识信令,以便在相关业务服务器33-38中对记录构件40-45进行初始化。接着由相关业务的业务服务器33-38接收标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将消息与标识一起保存在记录构件40-45之中。尤其可在一个独立数据库中实现,以便尽可能不改动现有的标准,或者将改动减小到最低程度,所述的独立数据库不同于业务服务器33-38本身用来提供相应通信业务的数据库。这样可将相应的通信业务与通信管理服务器30适当分开,使得相应业务服务器33-38与相应数据库之间的接口为单向,从而避免妨碍提供通信业务。
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通信进行管理,否则应尽可能类似于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这一点尤其涉及到通信的订阅、选择以及读写。但这时在通信管理服务器30和相应的业务服务器33-38之间最好有至少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用来从记录构件40-45调用以标识进行标记的消息,且使用所需的通信标识作为索引。当有新消息到达时,业务服务器33-38通过另一个接口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30,该接口因此就是一种信令接口。该接口必不可少,因为与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通信管理服务器30本身并不接收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因此业务服务器33-38的任务就是将新的通信内容(即通话线程)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30。此外,发送相应消息的通信终端21也可以利用内置于其中的软件客户端22将通过信令信道进行通信的新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30。
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实施型式的优点均在于:可以对属于某一个通信的、经由各种通信业务发出的消息进行记录。这里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扩展其它通信业务。这样可以明显改善与其它用户(例如用户组)的通信,并且使其系统化。不必将已经通信的详细内容或事实再次告知新加入的用户。所有通信用户均能够查看通信状态,不会干扰其它用户。任何时刻均可执行该操作。更为有益的是,可以使用一种Web界面来适当组织各种功能、调整用户的现有习惯。
对于网络运营商而言,可通过这种消息记录功能,达到尽可能区别于其它网络运营商的目的。采用附图1所示实施型式,尤其可以检查市场对通信记录功能的接受程度,且不需要大规模扩展现有的通信业务与服务器。因使用附图1所示的装置对通信或者与其对应的消息进行保存与搜索时可能会出现的性能问题,与极度使用功能时可能会出现的性能问题一样,可以利用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装置加以避免。但对于这种实施型式而言,必须对现有通信业务进行扩展,使得服务器能够支持相应的功能。
附图3所示为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说明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在附图上方列出的是用户使用的各种通信业务。这些通信业务所涉及的是位置信息业务“Location”、无线一键通业务“PoC”、语音电话业务“Voice”、电子邮件业务“Email”、游戏业务“Game”以及即时消息业务“IM”。
在附图3的下方列出的是某一个通信的用户“Members”。假设这些用户是Tom、Peter、Berry和Anett。水平轴线表示时间轴,即附图3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8点之间的某一个通信的过程。通信业务栏中的矩形框分布表示活动的通信业务,用户栏中的矩形框分布表示正在发送消息的活动用户。椭圆形符号在用户栏中表示消息接收者,在通信业务栏中则表示可提供消息记录的通信业务。
此外在用户栏中,还在AV行中将相应用户的可用性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处在条柱所表示的时段内的用户为不可用,也就是无法收到消息。
不同用户之间的一天或者通信现在按照如下所述运作:
Tom(活动的用户,用矩形框表示)在早上8:00点钟开始进行一个新的通信。他从通信管理服务器请求一个新的标识,并且发出通信标题“我们在今晚见面,你们有什么活动建议?”Tom的目的是与消息接收者约定今晚见面。他使用的是即时消息业务(活动的通信业务是IM业务,用相应的矩形框表示)。Berry、Anett和Peter均为消息接收者(被动用户,用椭圆表示),即Tom在建立通信时将他们纳入了接收者列表。此外,也可将一个现有的接收者列表分配该这次通信。视IM通信业务而定,只要接收者已经将其通信终端开机,并且处在准备接收状态,就会看见这个消息。
Berry在9:00点钟利用手机电子邮件业务通知不能参与通信。她正在出差旅途之中,因此无法参与计划内的活动。
Peter(呼叫发起人,用矩形框表示)在10:00点钟呼叫Tom(椭圆,接收者),以便讨论搞什么活动。Anett不在接收状态,但语音业务的电话服务器可记录通话(语音业务行的矩形框)。
Anett在11:00点钟将其通信终端开机,并且看见Tom发起了一个通信,她现在想要加入。她想要了解目前的进展,为此她可以通过想要的查询功能,让通信管理服务器显示或者播放之前的消息。通信管理服务器为此从相应的服务器调出消息。这里Anett处在活动状态(矩形框),且目前为止所使用的通信业务或者服务器可提供之前的通信消息(语音电话业务、电子邮件业务以及IM业务行中的椭圆)。
在13:30点钟当所有剩余的用户均为可用状态之后,Anett(矩形框)发起无线一键通呼叫,并且与Tom和Peter通话(椭圆)。PoC业务在这时将记录通话形式的消息(PoC业务行中的矩形框)。
Anett(矩形框)在15:00点钟与Tom(椭圆)启动游戏业务。由于Peter处在不可用状态,因此不能参加游戏。游戏业务(矩形框)记录游戏,以便Peter以后能够理解游戏过程。
Anett(矩形框)在18:00点钟出现在约定的见面地点,并且想要知道是否还要等待。如果确实这样,她就可以去喝一杯咖啡。不过她使用位置业务(矩形框)确定Peter以及Tom就在附近,因此决定等待。
Claims (46)
1.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3-8;23-28)所进行的通信:
-从用户中的一个用户的通信终端(1;21)将一个请求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
-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给该通信分配一个标识,并且通过将标识发送到通信终端(1;21)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
-通过相应的通信终端(1;21)利用标识对经由多个用户的通信终端(1;21)的各种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并且
-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使得可以通过标识调用这些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3-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将通信终端(1)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费系统中以免费方式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网络一侧提供相应通信业务(23-28)的业务服务器(33-38),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23-28)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服务器(33-38)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相应通信终端(21)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30)。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调用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并且
-通过发送通信标识和/或发送属于通信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列表,来应答通信业务管理器(10;30)。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播放请求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并且
-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播放一个或多个用标识标记的消息。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对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进行管理,以便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所述接收者列表具有当前参与通信的用户的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添加接收者列表,同时分配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另一个用户的通信终端(1;21)将现有通信的标识与该另一个用户的地址信息一并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并且
-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将该另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地址记录在接收者列表之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使用ENUM功能根据地址信息来确定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将接收者列表中的变化内容通知用户的通信终端(1;21)。
15.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终端(1;21)在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之前,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调用接收者列表。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记录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内容之外,还记录有关时间和/或消息接收者的信息。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通信配置一个有效时段,在该时段结束之后,就删除通信或者各个用标识标记的通信消息。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访问权限对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读写操作进行控制。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无线一键通(PoC)(8;28)、即时消息(IM)(3;23)、电子邮件(7;27)电话(4;24)、视频电话、短消息业务(SMS)(5;25)或者多媒体消息业务(MMS)(6;26)作为各种通信业务中的一种通信业务。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1;21)作为通信终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
21.用于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装置,用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3-8;23-28)所进行的通信,包括:
-多个用户所属的通信终端(1;21),这些通信终端分别
-提供通信业务(3-8;23-28)中的至少一种通信业务,并且具有
-将请求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的构件,以便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
-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接收标识的构件,以及
-利用标识对经由至少一个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的构件,
-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该通信管理服务器具有
-从通信终端(1;21)接收请求消息的构件,
-给通信分配标识的构件,以及
-通过将标识传送到相关通信终端(1;21)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的构件,以及包括
-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11;40-45),使得可以通过标识调用这些消息的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3-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11)的构件连接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特征在于,将用来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23-2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40-45)的构件分别连接到一个在网络一侧提供相应通信业务(23-28)的业务服务器(33-38)。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业务服务器(33-38)连接到通信管理服务器(30),以便将用标识标记的消息通知通信管理服务器(30)。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30)具有接收构件,用来从通信终端(21)接收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1~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具有
-接收播放请求的构件,以及
-播放用标识标记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构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1~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各种通信业务(3-8;23-28)的业务服务器是可用于无线一键通(PoC)(18;38)、即时消息(IM)(13;33)、电子邮件(17;37)、电话(14;34)、视频电话、短消息业务(SMS)(15;35)或者多媒体消息业务(MMS)(16;36)的一个服务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信终端(1;21)中的至少一个终端是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29.用于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用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3-8;23-28)所进行的通信,包括:
-从用户中的一个用户的通信终端(1;21)接收请求消息的构件,
-给通信分配一个标识的构件,以及
-通过将标识传送到相关通信终端(1;21)的方式来应答请求消息的构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对经由各种通信业务(3-8)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记录(11)的构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从通信终端(1)对发出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接收的构件。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从在网络一侧提供相应通信业务(23-28)的业务服务器(33-38)对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进行接收的构件。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从通信终端(21)对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进行接收的构件。
34.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
-接收调用消息的构件,以及
-通过传送通信标识和/或对该通信所属的且用标识标记的消息进行传送的方式来应答调用消息的构件。
35.根据权利要求29~3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
-接收播放请求的构件,以及
-播放用标识标记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构件。
36.根据权利要求29~3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对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进行管理的一个存储装置(11;31),该接收者列表包括当前参与通信的用户的地址。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
-从另一个用户的通信终端(1;21)对通信标识以及该另一个用户的地址信息进行接收的构件,以及
-将该另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地址记录到分配有标识的接收者列表之中的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使用ENUM功能根据收到的地址信息来确定地址的构件。
39.根据权利要求36~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服务器,特征在于,将接收者列表中的变化内容通知用户通信终端(1;21)的构件。
40.用于执行多用户通信方法的通信终端(1;21),用来记录多个用户之间按照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3-8;23-28)所进行的通信,包括:
-至少一个通信终端(3-8;23-28),
-将请求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的构件,以便给所述通信分配一个标识,
-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接收标识的构件,以及
-利用标识对经由至少一个通信业务(3-8;23-28)发出的消息进行标记的构件。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将所发出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传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的构件。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将有关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信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30)的构件。
43.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将调用消息发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的构件,用来传送通信标识和/或传送该通信所属的用标识标记的消息的列表。
44.根据权利要求40~4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发送播放请求的构件,用来将用标识标记的一个或多个消息在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上播放。
45.根据权利要求40~4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将通信标识与地址信息一并传送到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的构件,用于通过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将至少一个地址记录到接收者列表之中。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对接收者列表中的变化内容进行接收的构件。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通信终端,特征在于,在发送用标识标记的消息之前从通信管理服务器(10;30)调用接收者列表的构件。
48.根据权利要求40~4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移动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6004819.9 | 2006-01-27 | ||
DE102006004819A DE102006004819B4 (de) | 2006-01-27 | 2006-01-27 |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mit mehreren Teilnehmern, Anordnung, Kommunikations-Verwaltungs-Server und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zum Durchführen eines Kommunikationsverfahrens mit mehereren Teilnehmern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5293A true CN101385293A (zh) | 2009-03-11 |
Family
ID=3794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3462.7A Pending CN101385293A (zh) | 2006-01-27 | 2007-01-10 | 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方法、装置、通信管理服务器以及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16834A1 (zh) |
EP (1) | EP1982484A1 (zh) |
CN (1) | CN101385293A (zh) |
DE (1) | DE102006004819B4 (zh) |
MX (1) | MX2008009626A (zh) |
WO (1) | WO200708552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5675A (zh) * | 2015-01-19 | 2015-05-13 |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融合通信方法及终端 |
CN107438045A (zh) * | 2016-04-28 | 2017-12-05 | 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和其执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804164D0 (en) * | 2008-03-06 | 2009-01-07 | Software Hothouse Ltd | Enhancements t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and messaging systems |
CN104902111B (zh) * | 2014-03-06 | 2019-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Web RTC多方通话建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KR101943989B1 (ko) | 2015-06-05 | 2019-01-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서버 및 단말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02A (en) * | 1866-09-25 | Improvement in the manufacture of soaps | ||
US5835724A (en) * | 1996-07-03 | 1998-11-10 |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that receives and maintains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client and generates and conveys the session data to the client |
US6233318B1 (en) * | 1996-11-05 | 2001-05-15 | Comverse Network Systems, Inc. | System for accessing multimedia mailboxes and messages over the internet and via telephone |
US5875302A (en) * | 1997-05-06 | 1999-02-23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ving communication thread structur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terconnected threads |
JPH11154178A (ja) * | 1997-11-19 | 1999-06-08 | Fujitsu Ltd | 通信管理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US6212548B1 (en) * | 1998-07-30 | 2001-04-03 | At & T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synchronous text chat conversations |
US6442600B1 (en) * | 1999-01-15 | 2002-08-27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ntralized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ssages |
US6609138B1 (en) * | 1999-03-08 | 2003-08-19 | Sun Microsystems, Inc. | E-mail list archiving and management |
EP1104964B1 (en) * | 1999-12-02 | 2005-03-23 |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 Instant messaging |
EP1107152A3 (en) * | 1999-12-03 | 2007-08-29 | Citibank, N.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
US6477150B1 (en) * | 2000-03-03 | 2002-11-05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001190B2 (en) * | 2001-06-25 | 2011-08-16 | Aol Inc. | Email integrated instant messaging |
US6738462B1 (en) * | 2000-07-19 | 2004-05-18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Unified communications automated personal name addressing |
RU2003106394A (ru) * | 2000-08-11 | 2004-08-20 | Дзе Трастиз Оф Коламбия Юниверсити Ин Дзе Сити (Us)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ого обмена сообщениями в интер/интранет-телефонии |
US6895438B1 (en) * | 2000-09-06 | 2005-05-17 | Paul C. Ulrich | Telecommunication-based time-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JP2002091851A (ja) * | 2000-09-12 | 2002-03-29 | Toshiba Corp | 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中継サーバ装置 |
US20020129174A1 (en) * | 2001-01-12 | 2002-09-12 | Labaw Christopher 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nified messaging integration tool |
GB2376609B (en) * | 2001-05-02 | 2003-06-18 | Symbian Ltd |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7254384B2 (en) * | 2001-10-03 | 2007-08-07 |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 Multi-modal messaging |
US7328242B1 (en) * | 2001-11-09 | 2008-02-05 | Mccarthy Software, Inc. | Us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threads of communication |
WO2003048960A1 (en) * | 2001-11-30 | 2003-06-12 | A New Voic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ual prioritization of unified messages |
US7127058B2 (en) * | 2002-03-27 | 2006-10-24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in a call center |
US8150922B2 (en) * | 2002-07-17 | 2012-04-0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Voice and text group chat display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s |
US7853668B2 (en) * | 2002-09-17 | 2010-12-1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Communication threads ove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diums |
US7933957B2 (en) * | 2002-09-17 | 2011-04-2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 Tracking email and instant messaging (IM) thread history |
US7062536B2 (en) * | 2002-10-10 | 2006-06-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Grouping electronic reply messages |
US7702315B2 (en) * | 2002-10-15 | 2010-04-20 | Varia Holdings Llc | Unified communication thread for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
WO2004059447A2 (en) * | 2002-12-24 | 2004-07-15 | Simdesk Technologies, Inc. | Internet-based messaging system |
US7421690B2 (en) * | 2003-06-23 | 2008-09-02 | Apple Inc. | Threaded presentation of electronic mail |
US7610340B2 (en) * | 2003-10-09 | 2009-10-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oviding interoperability of email and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s |
US7454716B2 (en) * | 2003-12-22 | 2008-11-1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lustering messages |
US7496500B2 (en) * | 2004-03-01 | 2009-02-2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determine intent of data and respond to the data based on the intent |
US7450696B2 (en) * | 2004-05-11 | 2008-11-1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ture and modeling tool for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s |
US20060010197A1 (en) * | 2004-07-06 | 2006-01-12 | Francis Ovenden |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
US20060026237A1 (en) * | 2004-07-30 | 2006-02-02 | Wang Richard 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nt message using HTTP URL technology |
US7644126B2 (en) * | 2004-09-29 | 2010-01-05 | Qualcomm Incoporated | Message thread handling |
US8055715B2 (en) * | 2005-02-01 | 2011-11-08 | i365 MetaLINCS | Thread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
US7769809B2 (en) * | 2005-08-02 | 2010-08-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ssociating real-time conversations with a logical conversation |
US9794762B2 (en) * | 2005-10-06 | 2017-10-1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ystem, methods, software, and devices employing messaging |
US8055707B2 (en) * | 2005-11-30 | 2011-11-08 | Alcatel Lucent | Calendar interface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
US7539295B1 (en) * | 2008-08-21 | 2009-05-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threads of phone/email/fax/SMS conversations |
-
2006
- 2006-01-27 DE DE102006004819A patent/DE102006004819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1-10 WO PCT/EP2007/050204 patent/WO2007085525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1-10 CN CN200780003462.7A patent/CN101385293A/zh active Pending
- 2007-01-10 MX MX2008009626A patent/MX2008009626A/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1-10 US US12/161,923 patent/US2009021683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1-10 EP EP07703751A patent/EP1982484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5675A (zh) * | 2015-01-19 | 2015-05-13 |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融合通信方法及终端 |
CN104615675B (zh) * | 2015-01-19 | 2018-01-09 |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融合通信方法及终端 |
CN107438045A (zh) * | 2016-04-28 | 2017-12-05 | 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和其执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82484A1 (de) | 2008-10-22 |
DE102006004819B4 (de) | 2007-12-20 |
DE102006004819A1 (de) | 2007-08-09 |
WO2007085525A1 (de) | 2007-08-02 |
US20090216834A1 (en) | 2009-08-27 |
MX2008009626A (es) | 2008-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56809B2 (en) | SMS conference | |
KR101106875B1 (ko) | 무선 이동 단말기들을 위한 음성 및 텍스트 그룹 챗 기술들 | |
US20090124238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US2008009659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ing Assigned Codes | |
US2008009659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ing Assigned Codes | |
KR20060034233A (ko) |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12029560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obile Phone Directory Service | |
JP2007516671A (ja) | 電子メッセージの転送 | |
GB2445668A (en) | Posting text online | |
CN101150531A (zh) | 实现消息互通的系统及方法 | |
JP2004507945A (ja) | 登録グループへメッセージを同報するための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1385293A (zh) | 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方法、装置、通信管理服务器以及通信终端 | |
WO2012145040A1 (en) |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smsc) message distributor | |
CN1675903B (zh) | 阻塞不需要的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09004121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voice messages | |
US20080227494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ound-Film Message From A Mobile Terminal To Any E-Mail Address | |
US8341396B1 (en) | Dynamic selection and insertion of signature blocks dur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 |
KR20020072921A (ko) | 에스엠에스-엠오를 이용한 무선 단말기와 인스턴트메신저의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 |
RU2205053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массовых развлечений | |
KR100871900B1 (ko) | 메시지 그룹 전송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서비스 서버 | |
CN1620049B (zh) | 为消息的发送者提供与消息的接受者相关联的服务提供商标识符 | |
JP2014023052A (ja) | ボイスメールサーバ装置、ボイスメール方法、ボイスメールプログラム | |
KR20040061225A (ko) |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 |
KR101124843B1 (ko) | 전화번호 비공개 메시지 송수신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중계식별자를 이용한 메시지중계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
KR100834802B1 (ko) | 메시지 그룹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311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