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9461A -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59461A CN101359461A CNA2008101360808A CN200810136080A CN101359461A CN 101359461 A CN101359461 A CN 101359461A CN A2008101360808 A CNA2008101360808 A CN A2008101360808A CN 200810136080 A CN200810136080 A CN 200810136080A CN 101359461 A CN101359461 A CN 1013594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data
- signal
- mentioned
-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e.g. use of D/A conver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显示驱动装置,依据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对在多条信号线及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了显示象素的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中至少具有:数据保持电路,设置在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上,获取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多个不同颜色成分;数据分配电路,将在数据保持电路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控制部,按照预定的周期对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2004年12月27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103360.0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和具备这种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特别涉及能够良好地应用采用有源矩阵型驱动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和具备这种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已经广泛普及的诸如数字式摄象机和数字式照相机等等的摄象设备,以及便携式电话机和便携式信息终端(PDA)等等的便携设备中,通常是采用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作为对图象和文字信息实施显示用的显示装置(显示器)的。而且,液晶显示装置还被广泛用作诸如计算机等等的信息终端和诸如电视机等等的视频设备的监视器和显示器。使用在这些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薄型、轻型等特点,可以降低电力消耗,且可以给出良好的显示图象质量。
下面,对属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简单说明。
图21为表示属于现有技术的、具有薄膜晶体管型显示象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体构成形式用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22为表示属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要部分的一个构成实例用的示意性等价电路图。
正如图21和图22所示,属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100P,大体具有其显示象素Px呈二维配置的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10P、栅极驱动器(扫描驱动电路)120P、源极驱动器(信号驱动电路)130P、LCD控制器150P、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P和共用信号驱动放大器(驱动放大器)170P。栅极驱动器120P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110P处的各行显示象素Px组实施依次扫描以将其设定在选择状态。源极驱动器130P用于将依据视频信号确定的显示信号电压,一并输出至设定为选择状态的、以行为单位的显示象素Px组处。LCD控制器150P用于对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中的动作时序(timing)实施控制用的控制信号(比如说水平控制信号、垂直控制信号等等)实施生成和输出。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P用于由视频信号中抽取出各种时序信号(比如说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混成同步信号等等),并且将其输出至LCD控制器150P处,同时还生成出由辉度信号构成的显示数据并输出至源极驱动器130P处。共用信号驱动放大器170P依据由LCD控制器150P生成出的极性反转信号FRP,将具有预定电压极性的共用信号电压Vcom,施加至按照使液晶显示面板110P处的各显示象素Px共用的方式设置的共用电极(对置电极)处。
液晶显示面板110P在相对设置着的透明基板之间,还如图22所示,设置有按照行列方向彼此垂直的方式设置着的多条扫描线SL和多条数据线DL,以及配置在该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的各交点附近位置处的多个显示象素(液晶显示象素)Px。而且,各显示象素Px可以具有象素晶体管TFT、象素电容器(液晶电容器)Clc和辅助电容器(蓄容电容器)Cs。象素晶体管TFT可以由其源极-漏极(电流通路)连接在位于象素电极和数据线DL之间的,其栅极(控制端子)连接在扫描线SL处的薄膜晶体管构成。象素电容器Clc可以由填充、保持在与象素电极相对设置的、按照使全部显示象素Px共用的方式设置的共用电极,与上述象素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构成。辅助电容器Cs为与象素电容器Clc并连设置的,对施加在该象素电容器Clc处的信号电压实施保持用的电容器。
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0P处的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分别通过连接端子TMg、TMs,和与液晶显示面板110P呈分别设置的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相连接。而且,位于辅助电容器Cs上的另一端侧处的电极(辅助电极),可以通过共用连接线CL施加预定电压Vcs(比如说,为共用信号电压Vcom)。
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P,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P供给出的、与液晶显示面板110P处的一行显示象素相对应的显示数据,可以依据由LCD控制器150P供给出的水平控制信号,由源极驱动器130P实施依次获取和保持。在另一方面,可以依据由LCD控制器150P供给出的垂直控制信号,通过栅极驱动器120P将扫描信号依次施加至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0P处的各扫描线SL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各行的显示象素Px组处的象素晶体管TFT产生导通动作,设定在可以对显示信号电压实施获取的选择状态。而且,可以按照与各行的显示象素Px组的选择时序相同步的方式,通过源极驱动器130P依据上述获取、保持着的显示数据,将显示信号电压通过各数据线DL,一并供给至各显示象素Px处。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通过设定在选择状态的各显示象素Px处的象素晶体管TFT,使填充在象素电容器Clc处的液晶分子,产生与该显示信号电压相对应的取向状态变化,以实现预定的辉度灰度显示动作,同时由与该象素电容器Clc并列连接着的辅助电容器Cs,对施加至该象素电容器Clc的电压实施充电。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相对一画面中的各行重复进行的方式,可以依据视频信号将所需要的图象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10P处。
如图21和图22所示,作为周边电路的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是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110P(由象素阵列形成)用的、由玻璃基板等等构成的绝缘基板分别设置的,并且是通过连接端子TMg、TMs,在液晶显示面板110P与周边电路间实施电连接的,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安装构成形式是目前已经公知的。而且如果举例来说,通过采用多晶硅晶体管的方式,在上述绝缘基板上使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与象素阵列(显示象素Px)形成为一体的构成形式也是目前已经公知的。
然而,具有如上所述构成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有下述问题。
在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构成形式中,对于为了提高显示图象质量而使液晶显示面板110P高精细化的场合,需要增加数据线的数目。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将使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的输出端子数目随之增加,从而会增大各驱动器(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的电路规模。因此,会产生使构成各驱动器的芯片尺寸增大,从而使各驱动器的安装面积增大,并且会使各驱动电路的成本上升的问题。而且,随着电路规模的增大,还会产生各驱动电路的消耗电力增大的问题。
而且,随着栅极驱动器120P和源极驱动器130P的输出端子数目的增加,还会使对液晶显示面板110P与各驱动器实施连接用的连接端子的数目增加,使连接端子之间的间隙更为窄小。因此,还存在有会使连接作业中的工序数目增加,且必须实现高连接精度,从而使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目前已知用于解决这种液晶显示面板与周边电路间的连接工序数目和连接精度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诸如通过采用多晶硅晶体管的方式,在单一的绝缘基板上使液晶显示面板,与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形成为一体的构成形式。然而,多晶硅晶体管是一种与诸如非硅晶型晶体管等等的、制造技术已经成熟的、具有良好元件特性(动作特性)的晶体管元件不同的晶体管,其制造工序繁杂且制造成本高昂,动作特性也不稳定。因此,这还将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制品成本上升,同时却难以获得稳定的显示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用的发明,本发明就是要使依据显示数据,对在多条信号线和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配置有显示象素的显示面板进行驱动的显示驱动装置,和具备这种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能够具有使显示驱动装置小型化、降低电力消耗,同时还可以获得良好的显示图象质量等优点。
作为能够获得上述优点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第一显示驱动装置,依据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对在多条信号线及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了显示象素的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数据保持电路,设置在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上述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上,获取包括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数据分配电路,将在上述数据保持电路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地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控制部,按照预定的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一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的显示动作的每个图场期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一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行的显示动作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一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显示数据包括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及蓝色成分,上述控制部在依次排列红色成分、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顺序和依次排列蓝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的顺序之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一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显示数据包括至少包含绿色成分的三色的颜色成分,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中,维持绿色成分的施加顺序为第二。
作为能够获得上述优点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第二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上依据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显示所期望的图象信息,上述显示面板在相互垂直地配置的多条信号线和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了显示象素,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扫描驱动电路,将扫描信号依次施加至上述多条扫描线的各条扫描线上,以将上述显示象素设定为选择状态;数据保持电路,设置在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上述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上,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数据分配电路,将在上述数据保持电路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地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控制部,按照预定的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二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的显示动作的每个图场期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二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行的显示动作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二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多个显示象素各自构成为具有象素晶体管、象素电容器和辅助电容器,上述象素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与上述扫描线相连接、漏极电极与上述信号线相连接、源极电极与象素电极相连接,上述象素电容器是在上述象素电极和与该象素电极相对置且共用设置的共用电极之间填充液晶分子而成的,上述辅助电容器与上述象素电容器并联连接;
经上述象素晶体管向上述象素电极施加上述显示信号电压,由此控制上述象素电容器的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
在第二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显示数据包括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及蓝色成分,上述控制部在依次排列红色成分、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顺序和依次排列蓝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的顺序之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第二显示驱动装置中,上述显示数据包括至少包含绿色成分的三色的颜色成分,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中,维持绿色成分的施加顺序为第二。
作为能够获得上述优点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上述显示驱动装置依据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对在多条信号线和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有显示象素的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数据保持步骤,对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上述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执行,获取包括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数据分配步骤,将上述数据保持步骤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控制步骤,按照预定的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中,上述控制步骤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的显示动作的每个图场期间,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中,上述控制步骤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行的显示动作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中,上述显示数据包括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及蓝色成分,
上述控制步骤在依次排列红色成分、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顺序和依次排列蓝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的顺序之间,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在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中,上述显示数据包括至少包含绿色成分的三色的颜色成分,
上述控制步骤在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中,维持绿色成分的施加顺序为第二。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的整体构成用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2为表示栅极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3为表示源极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4为表示开关驱动部的一个构成实施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5为表示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
图6为表示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
图7为表示作为比较对象的其它驱动控制方法实例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
图8为表示采用如图7所示的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图象质量用的示意图。
图9为表示第二驱动控制方法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
图10为表示第二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
图11为表示采用第二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图象质量用的示意图。
图12为说明采用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扫描图场直通(フイ—ルドスル—:field through)电压的影响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图。
图13A、图13B为表示采用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信号电压的施加时间与象素电极电压间的关系用的示意图。
图14为表示第三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
图15A、图15B为表示采用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信号电压的施加时间与象素电极电压间的关系用的示意图。
图16为说明采用第一~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时相对显示象素的写入速度的影响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
图17为表示第四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
图18为表示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的整体构成用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19为表示作为第二实施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个构成实例用的示意图。
图20为表示适用于作为第二实施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器和开关驱动部的一个实施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21为表示属于现有技术的、具有薄膜晶体管型显示象素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体构成形式用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22为表示属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要部分的一个构成实例用的示意性等价电路图。
具体实施形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形式,对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驱动装置和驱动控制方法,以及配置有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这儿,首先对配置有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形式进行说明,随后对显示驱动装置和驱动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而且,在下面表示的实施形式中,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是以适用于采用有源矩阵型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
<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
图1为表示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的整体构成用的示意性方框图。在这儿,与上述现有技术(请参见图21和图22)中的构成相同的部分,附注有相当或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简化了相应的说明。
正如图1所示,根据本构成实例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具有液晶显示面板110、栅极驱动器(扫描驱动电路)120A、源极驱动器(信号驱动电路)130A、LCD控制器150、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和共用信号驱动放大器(驱动放大器)170。液晶显示面板110将多个显示象素Px,以二维形式配置在多条扫描线SL与多条数据线DL的交点附近的位置处。栅极驱动器120A按照预定的时序,将扫描信号依次施加至各扫描线SL处。源极驱动器130A按照预定的时序,将依据显示数据由串行数据构成的显示信号电压,分配并施加至各数据线DL处。LCD控制器150用于至少对栅极驱动器120A、源极驱动器130A和如后所述的传输开关电路140的动作状态实施控制用的各种控制信号(比如说如后所述的垂直控制信号、水平控制信号、数据变换控制信号)等等实施生成和输出。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依据视频信号对供给至源极驱动器130A处的显示数据实施生成,并且对供给至LCD控制器150处的时序信号实施生成。共用电压驱动放大器170将具有预定电压极性的共用信号电压,施加至按照使全部显示象素Px共用方式设置的共用电极处。
如果举例来说,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可以按照使源极驱动器130A和栅极驱动器120A,作为与形成有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110用的多个显示象素Px呈二维配置的象素阵列的、诸如玻璃基板等等的绝缘基板彼此独立的驱动芯片的方式实施构成。
下面,参考图1至图4,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各种构成形式进行具体说明。液晶显示面板110(象素阵列)由于与现有技术中的构成(比如说可以参见如图22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10P)具有相同的构成形式,所以在这儿省略了对它的详细说明。图2为表示栅极驱动器的一个具体实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图3为表示源极驱动器的一个具体实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图4为表示开关驱动部的一个构成实施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
栅极驱动器120A如图2所示,可以具有移位寄存器121、双输入逻辑积运算电路(下面也称为“AND电路”)122、呈若干段(两段)形式的电平移位器123、124和输出放大器(在图中,由“放大器”表示)125。移位寄存器121可以依据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作为垂直控制信号的栅极启动信号GSRT和栅极时钟信号GPCK,在预定的时序处依次输出移位信号。AND电路122的一个输入端输入由移位寄存器121输出的移位信号,另一个输入端输入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作为垂直控制信号的栅极复位信号GRES。电平移位器123、124用于将由该AND电路122输出的信号设定在预定的信号电位(电压)处。在这儿,电平移位器123、124和输出放大器125主要用于通过低电压对移位寄存器121进行驱动,所以可以相应于施加至扫描线SL(显示象素Px)处的扫描信号的信号电位,适当的设置在栅极驱动器120A的输出段上。
在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栅极驱动器120A中,当对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作为垂直控制信号的栅极启动信号GSRT和栅极时钟信号GPCK实施供给时,移位寄存器121可以依据栅极时钟信号GPCK,对栅极启动信号GSRT实施依次移位。在另一方面,移位寄存器121还可以将该移位后的信号,输入至与各扫描线相对应设置着的多个AND电路122的一个输入连接点处。
在这儿,当栅极复位信号GRES设定在高电位(“1”)的状态(栅极驱动器的驱动状态)时,通常是将电位“1”输入至AND电路122的另一个输入连接点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依据上述的栅极启动信号GSRT和栅极时钟信号GPCK,在对移位寄存器121给出的移位信号实施输出的时序处,由AND电路122输出为高电位(“1”)的信号。而且,可以通过电平移位器123、124和输出放大器125,对具有预定高电位的扫描信号G1、G2、G3、……实施生成,并依次施加至各扫描线SL1、SL2、SL3、……处。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将与施加有扫描信号G1、G2、G3、……的扫描线SL1、SL2、SL3、……按行连接着的显示象素Px组,一并设定为选择状态。
在另一方面,当栅极复位信号GRES设定在低电位(“0”)的状态(栅极驱动器120A的复位状态)时,通常是将电位“0”输入至AND电路122的另一个输入连接点处。因此,无论对由移位寄存器121给出的移位信号是否实施输出,AND电路122通常输出着为低电位(“0”)的信号,所以可以对具有预定低电位的扫描信号G1、G2、G3、……实施生成,并可以将与扫描线SL1、SL2、SL3、……按行连接着的显示象素Px组,一并设定为非选择状态。
源极驱动器130A可以如诸如图3所示,具有移位寄存器131、闩锁电路(数据保持电路)132、输入多路复用器(第一数据变换电路,(在图中由“多路复用器”表示))133、数字—模拟变换器(下面也称为“D/A变换器”,在图中由“D/A”表示)134、输出放大器(在图中由“放大器”表示)135和分配多路复用器(第二数据变换电路,(在图中由“多路复用器”表示))136。移位寄存器131可以依据水平移位时钟信号SCK、水平周期启动信号STH,按照预定时序依次输出移位信号。闩锁电路132可以响应由该移位寄存器131输出的移位信号,对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并行供给出的、属于多个系统的显示数据,比如说由构成图象信息的红色成分(R)、绿色成分(G)、兰色成分(B)构成的三系统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实施依次获取。与此同时,闩锁电路132还可以依据控制信号STB,对前一水平周期获取到的显示数据实施一并输出。输入多路复用器133可以依据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将由闩锁电路132一并输出的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即并行数据),变换为由各显示数据按时间序列配置的串行数据构成的象素数据RGBdata。D/A变换器134对由输入多路复用器133输出的象素数据RGBdata实施数字—模拟变换,并依据极性控制信号POL生成出具有预定信号极性的模拟信号(显示信号电压)。输出放大器135可以依据输出恢复正常操作信号OE,将由象素数据RGBdata变换出的模拟信号,放大至预定信号电位。输出放大器135还可以将放大后的信号,作为对与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按时间顺序排列后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输出至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处。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利用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依据开关复位信号SDRES形成的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2,将由输出放大器135输出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变换(分配)至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分配多路复用器136还将变换后的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按照与象素数据的各显示数据配置相对应的时序,施加至各数据线DL1~DL3、DL4~DL6、……处。
在这儿,数字—模拟变换器134和输出放大器135构成为本发明中的显示信号电压生成电路。
而且,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可以如诸如图4所示,具有对由输出放大器135输出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实施供给,并且相对与显示象素Px相连接的各数据线DL1~DL3、DL4~DL6、……连接着的传输栅极电路(开关电路)TG1~TG3。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2可以由开关切换信号SD1~SD3构成。在如图4所示的构成形式中,可以按照依据各开关切换信号SD1~SD3,对各传输栅极电路TG1~TG3的导通状态实施选择设定的方式实施控制。
在图4中表示出了由多个分配多路复用器136构成的传输开关部。
在这儿,向上述各个构成部分实施供给的各个信号,均由LCD控制器150供给。水平移位时钟信号SCK、水平周期启动信号STH、控制信号STB、极性控制信号POL和输出恢复正常操作信号OE,为水平控制信号。而且,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开关复位信号SDRES为数据变换控制信号。
供给至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处的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2(开关切换信号SD1~SD3),与上述各控制信号相类似,也是由LCD控制器150供给出的一种水平控制信号。正如图3、图4所示,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开关驱动电路(开关驱动控制电路)137,并且可以通过该开关驱动电路137实施信号的生成和输出。对于这种场合,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2可以作为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数据变换控制信号实施供给,并且可以依据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开关复位信号SDRES),按照数表1所示的方式实施生成。
数表1
CNmx0 | CNmx1 | SDRES | SD1 | SD2 | SD3 |
L | L | L | L | L | L |
L | H | L | L | L | L |
H | L | L | L | L | L |
H | H | L | L | L | L |
L | L | H | H | L | L |
L | H | H | L | H | L |
H | L | H | L | L | H |
H | H | H | L | L | L |
在这儿,对于对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为低电位(L)的开关复位信号SDRES实施供给的场合,将与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的信号电位无关的,开关切换信号SD1~SD3为低电位(L),从而可以阻断显示信号电压向各数据线DL的供给。对于对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为高电位(H)的开关复位信号SDRES实施供给的场合,可以如数表1所示,依据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的信号电位,使开关切换信号SD1~SD3中的某信号处于高电位(H),从而使施加有作为高电位的开关切换信号SD1~SD3的各传输栅极电路TG1~TG3产生导通动作,将显示信号电压供给至各数据线DL处。
而且,开关驱动电路137可以设置在源极驱动器130A的内部处,也可以设置在源极驱动器130A的外部处。如果举例来说,还可以如后所述的第二实施形式(可参见图19)所示,设置在栅极驱动器的内部处。
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可以如图4所示,按照具有多个传输栅极电路的方式构成。在图4中,示出了可以使用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处的电路构成形式的一个实例。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可以呈能够按照与象素数据RGBdata中的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的配置相对应的时序,将各显示信号电压分配至各数据线处的构成形式,也可以呈其它的构成形式。
换句话说就是,在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源极驱动器130A中,可以对与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给出的、呈一行形式的各种颜色RGB的显示象素Px相对应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实施并行且依次地供给。对与一组各种颜色RGB的显示象素相对应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实施读取和保持之后,再依据数据变换控制信号,将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变换成由各显示数据按时间顺序配置的串行数据构成的象素数据RGBdata。对与象素数据RGBdata中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按时间顺序配置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实施生成。而且,可以依据数据变换控制信号,将显示信号电压Vr、Vg、Vb分配至各数据线DL1~DL3、DL4~DL6、……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与诸如显示数据中的红色成分Rdata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Vr,供给至数据线DL1、DL4、DL7、……、DL(k+1)处,将与绿色成分Gdata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Vg,供给至数据线DL2、DL5、DL8、……、DL(k+2)处,将与兰色成分Bdata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Vb,供给至数据线DL3、DL6、DL9、……、DL(k+3)处(其中,k=0,1,2,3……)。
在将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变换至象素数据RGBdata的过程中,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的排列顺序,以及施加至各数据线DL1~DL3、DL4~DL6、……处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可以通过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开关复位信号SDRES),实施同步控制。对于这种场合,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可以按照诸如Vr→Vg→Vb的正顺序,或是按照Vb→Vg→Vr的逆顺序实施控制。
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可以由诸如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外部供给的视频信号(混成视频信号)中,抽取出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和混成同步信号,并且将其作为时序信号供给至LCD控制器150。与此同时,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还进行预定的显示信号生成处理(消隐脉冲钳位处理、色饱和度处理等等),对包含在视频信号中的、为R、G、B的各种颜色的辉度信号(显示数据)实施抽取,并将其作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输出至源极驱动器130A处。
LCD控制器150可以依据由上述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给出的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和系统时钟脉冲信号等等各种时序信号,生成出水平控制信号和垂直控制信号,并分别供给至栅极驱动器120A和源极驱动器130A。LCD控制器150具有本发明所特有的功能,能够生成出对输入多路复用器133A和分配多路复用器136的动作状态实施控制用的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开关复位信号SDRES)。而且,LCD控制器150可以将该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供给至源极驱动器130A处(在这儿是假定在源极驱动器130A的内部处包含有开关驱动电路137的)。
下面,参考附图,对根据第一实施形式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驱动控制方法)
图5为表示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图6为表示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
在这儿的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具有如图4所示的构成形式,可以通过开关切换信号SD1~SD3实施控制。
如果采用具有如上所述构成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可以如图5中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所示,取一个水平周期(1H)为一个循环,首先将扫描信号Gi由栅极驱动器120A施加在第n行的扫描线SLn处,以将该行的显示象素Px组设定在被选择状态。
在该选择期间,源极驱动器130A可以依据由数据变换控制信号确定的预定时序,分别以三条数据线DL1~DL3、DL4~DL6、……为一组,同步进行由输入多路复用器133实施的显示数据向象素数据的变换动作和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实施的分配动作。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如图5中的时序曲线图所示,通过输入多路复用器133,将与各数据线DL1~DL3、DL4~DL6、……相连接着的显示象素Px相对应的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变换成由各显示数据按照时间顺序配置的串行数据构成的象素数据RGBdata。随后,将与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作为按时间顺序配置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传送至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处。该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将该显示信号电压Vrgb,依次分配并施加至与各组数据线DL1~DL3、DL4~DL6、……分别对应着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处,向该行的各显示象素Px实施显示数据的写入动作。
这种写入动作是在一个扫描图场(field)周期(一个垂直周期;1V)里,相对构成液晶显示面板110的各扫描线SL1、SL2、……依次施加扫描信号G1、G2、G3、……的方式,将与液晶显示面板上一个画面相当的显示数据写入至各显示象素Px处。在本构成实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10具有320根扫描线SL。
第一驱动控制方法可以依据如图6所示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对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按照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实施切换控制。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在诸如作为奇数扫描图场周期的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中,将扫描信号Gm施加在各行扫描线处,使该行的显示象素Px组设定在被选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与各组数据线DL1~DL3、DL4~DL6、……(即各显示象素Px)分别对应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是按照Vr→Vg→Vb的顺序(正顺序)实施施加的。
在另一方面,在诸如作为偶数扫描图场周期的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中,各行的显示象素Px组设定在被选择状态,所以与各组数据线DL1~DL3、DL4~DL6、……分别对应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是按照Vb→Vg→Vr的顺序(逆顺序)实施施加的。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相应于显示数据,对各显示象素Px的辉度灰度状态实施设定,所以可以将所需要的图象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10处。
下面,通过比较实例,对采用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所能够获得的特征技术作用和效果进行具体说明。
图7为表示作为比较对象的其它驱动控制方法的实例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图8为表示采用如图7所示的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图象质量用的示意图。
在如图7所示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中,给出了通过大体连续施加的扫描信号Gm、Gm+1设定的各选择周期(1H),而且为了说明方便,使这两个选择周期呈具有适当间隔的形式表示。
如上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所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施加(供给)至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处的顺序,是按照在奇数扫描图场周期和偶数扫描图场周期彼此反转的方式实施控制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如图7所示的驱动控制方法(下面为了简单,也表示为“比较对象实例”),将所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施加(供给)至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处的顺序,是按照与是奇数扫描图场周期还是偶数扫描图场周期无关的方式实施固定控制的。
正如图5和图7所示,对于第一驱动控制方法和作为比较对象实例的驱动控制方法,均是在将扫描信号Gm施加至栅极线处的选择周期中,进行相对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的显示信号电压写入动作的。在这儿,该选择周期的时间是按照比显示信号电压写入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各写入周期)更长的方式实施设定的(在第一实施形式中,选择周期(1H)≥各写入周期的总和)。
作为比较对象实例的驱动控制方法,将所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施加至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的顺序是固定的。因此如图7所示,在显示信号电压Vr的写入动作结束之后至选择周期结束之前的时间里,扫描信号Gm仍然施加在该行中的显示象素Px处。因此,各显示象素Px处的象素晶体管TFT(可参见图1)持续保持在导通状态。采用这种构成形式,通过显示信号电压Vr、Vg、Vb保持在各显示象素Px处的一部分电荷,会通过设置在数据线DL处的静电保护用保护元件(比如说为二极管)等等被释放掉,所以会出现保持电荷量减少的问题。
在这儿,由各显示象素Px给出的电荷释放量,与朝向显示象素Px(数据线DL)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或称写入动作后的选择周期的剩余时间)相关。如果举例来说,可以如图7所示,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r的数据线DLn,其选择周期在写入动作后的剩余时间比较长,所以电荷释放量比较大(可以参见在图中由虚线表示出的数据线电压VDn的曲线变化形式)。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b的数据线DLn+2,其选择周期在写入动作后的剩余时间几乎不存在,所以电荷释放量也几乎不存在(可以参见在图中由虚线表示出的数据线电压VDn+2的曲线变化形式)。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g的数据线DLn+1的电荷释放量处于中间状态(可以参见在图中由虚线表示出的数据线电压VDn+1的曲线变化形式)。因此,保持在各显示象素Px处的写入电荷量产生有偏差。而且在图6和图7中,VDav表示的是数据线电压VDn~VDn+5的平均电压。
因此,对于将所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施加至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的施加顺序是固定的驱动控制方法而言,各相邻的数据线DL之间(各沿列方向配置着的显示象素Px组之间)通常产生有相等的释放电流量差值。因此,即使是对于按照对具有同样辉度的显示图象(光栅显示)实施显示的方式对显示信号电压实施设定的场合,如图8所示,显示图象也会产生呈纵向条纹形状的辉度(明暗)变化,所以存在有会使图象质量恶化的问题。而且在图8中,为了图中表示方便,是通过剖面线的浓度(点密度)表示其显示辉度的明暗的。
然而,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正如图6所示,将所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施加至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处的施加顺序,是按照在奇数扫描图场周期和偶数扫描图场周期彼此反转的方式实施控制的。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在对一组奇数扫描图场周期(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和偶数扫描图场周期(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的状态进行分析时,可知由各显示象素Px给出的电荷释放量,在所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各数据线DL间将被大体均匀化。因此,在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和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中,数据线电压VDn的总和,数据线电压VDn+1的总和,以及数据线电压VDn+2的总和,是呈大体均匀化的形式的。换句话说就是,保持在各显示象素Px处的写入电荷量是按时间平均而被均匀化的。因此,可以对各相邻数据线DL(各沿列方向配置着的显示象素Px组)处的释放电流量之间的差实施抑制,从而可以防止出现呈条纹形状的辉度明暗现象,改善显示图象质量。
而且,具有如上所述构成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向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110的各数据线DL相连接着的显示象素Px实施供给的显示信号电压,是通过源极驱动器130A的内部变换成以多条数据线DL为一组的时间分割串行数据的。与该多条数据线DL相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可以通过单一的信号配线实施输出。因此,设置在源极驱动器130A内部处的D/A变换器134和输出放大器135,以及对这些构成要素和传输开关电路(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实施连接用的信号配线的数目,可以减小到数目1(包含在各组处的数据线根数可以为1)。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源极驱动器的电路规模,所以可以缩小源极驱动器的芯片尺寸。因此,可以减小制造成本和源极驱动器的安装面积。此外,能够减少上述D/A变换器和输出放大器中消耗的电力,并且可以减小源极驱动器的电力消耗。
而且在第一实施形式中,作为j系统(j为根据需要选择的任意整数,对于与如上所述的RGB各种颜色成分相对应的场合,为3系统(j=3))的并行数据实施供给的显示数据,是通过多路复用器(输入多路复用器133)变换为串行数据后,传送至传输开关电路的。而且,是通过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将其分配至多条(j根)数据线DL处的。由于具有这种构成形式,所以和仅是对显示数据实施读取保持、并变换成显示信号电压实施输出的、属于现有技术(公知)的源极驱动器相比,源极驱动器130A可以按照呈j倍的动作速度(j倍的时序时间频率)实施信号处理的方式实施设定。
而且,通过源极驱动器130A(输入多路复用器133和分配多路复用器136)处理过的显示数据,并不仅限于与如上所述的显示数据的各种颜色成分RGB相对应的3系统,也可以为2系统和3系统以上的并行数据。对于这种场合,可以采用具有与该显示数据的系统数目相对应的输入输出连接点的多路复用器。
(第二驱动控制方法)
下面的说明,是适当参考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参见图1~图4)的构成形式进行的。对于与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相同的动作,是按照简单化或称省略化的方式进行说明的。
图9为表示第二驱动控制方法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图10为表示第二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图11为表示采用第二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图象质量用的示意图。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控制方法中,是按照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对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实施切换的,设置在源极驱动器130A处的分配多路复用器136的分配动作状态、即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是按照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实施切换的。在第二驱动控制方法中,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是按照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实施切换,同时按照每一个水平周期(选择周期)也实施切换的方式实施控制的。
换句话说就是,第一驱动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是在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将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切换为Vr→Vg→Vb的正顺序,或是Vb→Vg→Vr的逆顺序的。因此,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r、Vb的数据线DLn、DLn+2,是按照在选择时间里数据线电压VDn、VDn+2产生有比较大的变化(下降)的扫描图场周期,和几乎不产生变化的扫描图场周期,按照扫描图场周期实施重复变化的。在另一方面,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g的数据线DLn+1,其数据线电压VDn+1的变化与扫描图场周期无关,基本上是相同的。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与数据线DLn、DLn+2相对应的显示图象的辉度,是按照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变化的,所以对于对诸如光栅显示等等的特定图象实施显示的场合,可能会出现闪烁现象。
第二驱动控制方法,是使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按照如图9所示的方式,相对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对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实施切换。与此同时,还按照每一个水平周期(选择周期)实施切换的方式实施设定。通过设置在源极驱动器130A处的分配多路复用器136施加至各数据线DL处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与上述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相类似(请参见图6),相对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切换至正顺序或负顺序。除此之外,分配多路复用器136还如图10所示,相对每个选择周期(每个扫描线SL)实施向正顺序或负顺序的切换。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所分配的显示信号电压Vr、Vg、Vb朝向各数据线(显示象素Px)的施加顺序,至少是按照每个选择周期(一个水平周期)实施切换的。因此,与第一驱动控制方法相比,产生由于上述每条数据线DL(各沿列方向配置的显示象素Px组)的释放电流量的差引起的显示图象辉度变化导致的较短的周期。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将可以如图11所示,对于对诸如光栅显示等等的特定图象实施显示的场合,也难以识别出闪烁现象,从而可以改善显示图象质量。而且在图11中,与图8相类似,为了图中表示方便,也是通过剖面线的浓度(点密度)表示其显示辉度的。
(第三驱动控制方法)
下面的说明,是适当参考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参见图1~图4)的构成形式进行的。对于与第一和第二驱动控制方法相同的动作,是按照简单化或称省略化的方式进行说明的。
图12为说明采用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扫描图场直通(フイ—ルドスル—:field through)电压的影响用的示意图。图13A、图13B为表示采用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信号电压的施加时间与象素电极电压间的关系用的示意图。图14为表示第三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图15A、图15B为表示采用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时的显示信号电压的施加时间与象素电极电压间的关系用的示意图。
采用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驱动控制方法,能够对在选择周期(一个水平周期)内朝向各显示象素实施写入时,随着所保持的电荷释放而使象素电位下降所产生的辉度条纹(图象质量恶化)现象实施抑制。采用该第三驱动控制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对液晶显示面板所特有的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产生的象素电位下降的影响,以及对由此产生的液晶的图象荧屏滞留现象(烧き付き)和显示图象质量恶化现象实施抑制。
换句话说就是,第一和第二驱动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是按照至少相对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将显示信号电压Vr、Vg、Vb的施加顺序切换为Vr→Vg→Vb的正顺序,或是Vb→Vg→Vr的逆顺序的方式,对分配多路复用器的分配动作实施切换控制的。因此,对于对特定的扫描线SLm和数据线DLn进行分析的场合,将如图12和图13A所示,在作为奇数扫描图场周期的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第q+2个扫描图场周期、……中,是在由扫描信号Gm设定的选择周期(1H)中的初始时序时间T1处,由源极驱动器130A(分配多路复用器136)相对数据线DLn实施显示信号电压Vr的施加的。在另一方面,在作为偶数扫描图场周期的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第q+3个扫描图场周期、……中,是在选择周期(1H)中的末端时序时间T2处,相对数据线DLn实施显示信号电压Vr的施加的。
在这儿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了能够防止向液晶施加直流电流时可能会产生的图象荧屏滞留现象,还采用着众所周知的扫描图场动作反转驱动方法,及其线反转驱动方法。采用这种方式,将如图12所示,在诸如奇数扫描图场周期中,设定有相对共用电压的中心电压(Vcom中心值)位于低电位侧的共用电压Vcom(=L)。由源极驱动器130A施加至数据线DLn处的显示信号电压Vr(数据线电压VDn),将按照相对该共用电压Vcom为高电位的方式实施设定。在另一方面,在诸如偶数扫描图场周期中,将设定有相对Vcom中心值位于高电位侧的共用电压Vcom(=H)。由源极驱动器130A施加至数据线DLn处的显示信号电压Vr(数据线电压VDn),将按照相对该共用电压Vcom为低电位的方式实施设定。
对于这种场合,正如第一驱动控制方法所说明过的那样,在写入动作结束后的选择周期里,通过设置在数据线DLn处的保护元件,会使保持在显示象素Px处的电荷产生释放。与此同时,随着该选择时间的结束(扫描信号Gm的供给被阻断;施加的是低电位的扫描信号Gm),还会产生与公知的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相当的电压下降。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保持在显示象素Px处的实质象素电位Vpix,为作为由选择时间结束之前的数据线电压VDn减去与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的下降的电压(象素电极电压)VDnpx,与共用电压Vcom间的差。
在对相对共用电压Vcom为高电位的显示信号电压Vr(数据线电压VDn)实施施加的奇数扫描图场周期中,在时序时间T1处由于写入动作之后的电荷释放而会使数据线电压VDn下降。正如图12所示,象素电极电压VDnpx将由于该数据线电压VDn,及其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产生的下降,朝向靠近Vcom中心值(即共用电压Vcom)的方向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相对共用电压Vcom为低电位的显示信号电压Vr(数据线电压VDn)实施施加的偶数扫描图场周期中,数据线电压VDn在时序时间T2处几乎不会在写入动作之后产生电荷释放。象素电极电压VDnpx将由于该数据线电压VDn,及其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产生的下降,朝向远离Vcom中心值(即共用电压Vcom)的方向变化。因此正如图13B所示,对于在诸如奇数扫描图场周期中,象素电极电压VDnpx相对Vcom中心值产生的偏移为“±0”(基准)的场合,在偶数扫描图场周期中象素电极电压VDnpx相对Vcom中心值的偏移通常呈“-”状态。因此,象素电位Vpix将朝向负侧偏移,向液晶施加直流成分的可能性比较高,所以有可能产生液晶的图象荧屏滞留现象,而且有可能在显示图象中出现闪烁。
如果采用第三驱动控制方法,对于在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特定的扫描线SLm和数据线DLn进行分析的场合,将可以如图14和图15A所示,在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中通过扫描信号Gm实施设定的选择周期(1H)的初始时序时间T1处,将通过源极驱动器130A(分配多路复用器136)相对数据线DLn施加显示信号电压Vr。在另一方面,在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中的选择周期(1H)的末端时序时间T2处,相对数据线DLn施加显示信号电压Vr。在这儿,是取连续四个扫描图场周期作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其中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和第q+2个扫描图场周期为奇数扫描图场周期,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和第q+3个扫描图场周期为偶数扫描图场周期。类似的,在作为奇数扫描图场周期的第q+2个扫描图场周期中,在选择周期(1H)的末端时序时间T3处,相对数据线DLn施加显示信号电压Vr。在另一方面,在偶数扫描图场周期的第q+3个扫描图场周期中,在选择周期(1H)的初始时序时间T4处,相对数据线DLn施加显示信号电压Vr。
在这儿与上述场合相类似,正如图14所示,在奇数扫描图场周期中,设定有相对Vcom中心值位于低电位侧的共用电压Vcom(=L)。而且,将相对该共用电压Vcom为高电位的显示信号电压Vr(数据线电压VDn),施加至数据线DLn处。在另一方面,在偶数扫描图场周期中,设定有相对Vcom中心值位于高电位侧的共用电压Vcom(=H)。而且,将相对该共用电压Vcom为低电位的显示信号电压Vr(数据线电压VDn),施加至数据线DLn处。
在这儿,显示象素Px的象素电极电压VDnpx,是依据写入动作结束之后的选择周期里形成的电荷释放,以及在该选择周期结束时扫描图场直通电压产生的电压下降实施确定的。
因此,如果采用第三驱动控制方法,可以使象素电极电压VDnpx如图14所示,在第q个扫描图场周期(奇数扫描图场周期)和第q+3个扫描图场周期(偶数扫描图场周期)中,通过在时序时间T1或T4处由于写入动作结束之后产生的电荷释放,使数据线电压VDn下降。显示象素Px的象素电极电压VDnpx,将由于该数据线电压VDn,及其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产生的下降,而朝向靠近Vcom中心值(即共用电压Vcom)的方向变化。
而且,在第q+1个扫描图场周期(偶数扫描图场周期)和第q+2个扫描图场周期(奇数扫描图场周期)中,数据线电压VDn在时序时间T2或T3处几乎不会产生写入动作结束之后的电荷释放,所以显示象素Px的象素电极电压VDnpx,将由于该数据线电压VDn,及其扫描图场直通电压ΔV产生的下降,而朝向远离Vcom中心值(即共用电压Vcom)的方向变化,即仍然可以产生相对Vcom中心值具有充分电压差的电压变化。
换句话说就是,正如图15B所示,对于诸如在时序时间T1或T4处,象素电极电压VDnpx相对Vcom中心值的偏移为“±0”(基准)的场合,在时序时间T2处象素电极电压VDnpx处于相对Vcom中心值的偏移为“-”(负)。在另一方面,在时序时间T3处象素电极电压VDnpx处于相对Vcom中心值的偏移为“+”(正)。因此,对于采用具有四个扫描图场分周期的一个周期的场合,可以减轻象素电位Vpix的偏移,使施加至液晶的直流成分彼此抵消。因此,可以防止液晶产生图象荧屏滞留现象和闪烁现象。
(第四驱动控制方法)
下面的说明,是适当参考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参见图1~图4)的构成形式进行的。对于与第一和第二驱动控制方法相同的动作,是按照简单化或称省略化的方式进行说明的。
图16为说明采用第一~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时相对显示象素的写入速度的影响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图17为表示第四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思路用的示意性主要时序时间曲线图。
如上所述的第一~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是以将由源极驱动器中的分配多路复用器施加至源极线的显示信号电压朝向显示象素的写入动作,在一定的写入时间里完成的场合(即对于设置在显示象素处的象素晶体管的晶体管尺寸比较大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在第四驱动控制方法中,是按照通过对设置在显示象素处的象素晶体管的晶体管尺寸等等实施规定,使与显示信号电压的写入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相对应的各写入时间彼此不同的方式实施设定的。
换句话说就是,对于诸如高精细度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小型化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了能够减小各显示象素的面积,提高开口率,需要按照比较小的方式形成象素晶体管。对于这种场合,象素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比较小,所以将使得由源极驱动器通过数据线施加的显示信号电压,向象素电容器实施写入所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
采用如上所述的第一至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时,设定在选择周期内的各写入周期Tc是按照为相同时间的方式实施设定的,而且向各显示象素实施显示信号电压写入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比该写入周期Tc长。对于这种场合,正如图16所示,对于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r、Vg,在写入周期之后继续处于选择周期、其象素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显示象素Px,直至该选择周期结束,才完成显示信号电压的写入动作。而且,通过显示信号电压Vr、Vg,可以使各数据线电压VDn、VDn+1与象素电位Vpix相等(VDn=Vpix,VDn+1=Vpix)。然而,对于施加有显示信号电压Vb,在写入周期结束时大体同时地结束选择周期的显示象素Px,将难以对显示信号电压实施充分的写入。因此,象素电位Vpix将难以通过显示信号电压Vb到达数据线电压VDn+2。由于数据线电压VDn+2与象素电位Vpix不同(VDn+2≠Vpix),所以显示图象质量可能会出现恶化现象。
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采用第四驱动控制方法,在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通过数据变换控制信号,对通过输入多路复用器133实施朝向显示数据的象素数据实施变换动作用的时序,以及对分配多路复用器136中的分配动作用的时序,实施同步控制。对于这种场合,正如图17所示,上述变换动作时序和分配动作时序,是按照使至少在选择周期(1H)中的末端设定的显示信号电压Vb的施加时序中的写入周期Tb,为直至该显示信号电压Vb的写入动作结束时的时间实施设定的,对设定在选择周期中的初始和中期的其它写入时间Tr、Tg,是按照比上述写入时间Tb短的设定方式实施控制的。在这儿,显示信号电压Vb的写入,可以按照诸如设置在显示象素Px处的象素晶体管TFT的晶体管尺寸所限制的写入速度实施写入作业的。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对于在写入周期Tr、Tg之后使选择时间持续,象素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显示象素Px,直至该选择周期结束才完成显示信号电压Vr、Vg的写入动作。而且,对于在写入周期Tb结束时大体同时地结束选择周期的显示象素Px,写入周期Tb是按照直至显示信号电压Vb的写入动作结束时的时间实施设定的。因此,对于各个显示信号电压,均可以实施良好的写入动作。换句话说就是,写入量可以大体均匀。因此,可以通过显示信号电压Vr、Vg、Vb,使各数据线电压VDn、VDn+1、VDn+2与象素电位Vpix保持一致,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显示图象质量。
而且,如果采用如图17所示的第四驱动控制方法,将不会受到保持在显示象素处的电荷释放产生的影响。然而,采用第四驱动控制方法,在写入周期Tr、Tg之后的选择周期里,也会由于电荷释放而使数据线电压显著下降。对于这种场合,还可以如上述的第一至第三驱动控制方法所示,按照相对每个扫描图场周期,及其相对每个扫描线,对显示信号电压朝向各数据线DL实施施加的施加时序,切换至正顺序和负顺序的方式实施控制,从而可以改善显示图象质量,防止液晶的图象荧屏滞留现象出现。
<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可以应用如上所述的各驱动控制方法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进行简要说明。
图18为表示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的整体构成用的示意性方框图。图19为表示作为第二实施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个构成实例用的示意图。
在这儿,与上述第一实施形式中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有相当或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简化了或省略了相应的说明。
正如图18、图19所示,根据本构成实例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大体与第一实施形式(请参见图1)相类似,可以具有液晶显示面板110、栅极驱动器120B、源极驱动器130B、LCD控制器150、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和共用信号驱动放大器(驱动放大器)170。液晶显示装置100B还设置有第二实施形式所特有的传输开关电路(数据分配组件)140,以及开关驱动部(开关驱动控制组件)SWD。传输开关电路140用于在液晶显示面板110与源极驱动器130B之间,将由源极驱动器130B输出的串行数据构成的显示信号电压,分配、施加至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0处的各数据线DL处。开关驱动部SWD在栅极驱动器120B内与其形成为一体,用于对传输开关电路140进行驱动控制用的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2(开关切换信号SD1~SD3)实施生成和输出。
第二实施形式还如图19所示,可以至少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110的、其多个显示象素Px呈二维配置的象素区域PXA,与栅极驱动器120B和传输开关电路140,一体的形成在诸如玻璃基板等等的绝缘基板SUB上。
源极驱动器130B按照为与该绝缘基板SUB独立的驱动芯片的方式实施形成。源极驱动器130B可以通过形成在绝缘基板SUB上的配线电极(连接点)与其电气连接,并且可以作为外装(随后安装)部件搭载在绝缘基板SUB上。
对于这种场合,构成显示象素Px的象素晶体管(与如图22所示的象素晶体管TFT相当),以及如后所述的栅极驱动器120B和传输开关电路140(薄膜晶体管等等),均可以利用非晶硅通过同一制造工艺实施制造。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采用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的非晶硅制造工艺,制造出价格低廉的液晶显示装置,而且还可以构成为动作特性稳定的功能元件。因此,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特性。
图20为表示适用于作为第二实施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栅极驱动器和开关驱动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用的示意性构成图。
下面的说明,是适当参考如上所述的、如图18和图19所示的构成形式进行的。
栅极驱动器120B可以如图20所示,在如图2所示的栅极驱动器120A的构成基础上,还进一步设置有呈一体的构成的、对传输开关电路140进行驱动控制用的开关驱动部(开关驱动控制组件)SWD。
在这儿的开关驱动部SWD可以如图20所示,具有诸如解码器126、AND电路127、呈若干段的电平移位器(与表示在如上所述的栅极驱动器120B中的电平移位器123、124具有相同的结构构成)和输出放大器128。解码器126可以依据由LCD控制器150供给出的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开关复位信号SDRES),按照预定的时序依次输出解调制信号。AND电路127与构成栅极驱动器120B用的AND电路122相类似,其一个输入端输入由解码器126给出的解调制信号,另一个输入端输入由LCD控制器150给出的栅极复位信号GRES。呈若干段的电平移位器用于将该AND电路127输出的输出信号设定在预定信号电位处。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开关驱动部SWD,可以依据由LCD控制器150供给出的数据变换控制信号,将由解码器126生成出的解调制信号,输入至AND电路127的一个输入连接点处。在这儿,开关驱动部SWD在如上所述的栅极复位信号GRES设定在高电位的状态(栅极驱动器的驱动状态)时,对开关切换信号SD1~SD3(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2)实施生成和输出。开关切换信号SD1~SD3可以依据由LCD控制器150供给出的数据变换控制信号,对传输开关电路140处的各个传输栅极电路TG1~TG3实施控制。
源极驱动器130B的构成形式,是在如图3所示的源极驱动器130A的构成形式中去除了传输开关电路。源极驱动器130B可以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60中,对并行供给的、属于多个系统的显示数据Rdata、Gdata、Bdata实施依次读取。源极驱动器130B可以依据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通过输入多路复用器(第一数据变换电路)133变换成由串行数据构成的、属于一个系统的象素数据RGBdata。源极驱动器130B还可以通过D/A变换器134实施模拟变换,并通过配线电极(连接点)将由串行数据构成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输出至传输开关电路140处。
传输开关电路140的构成形式大体上与如图3所示的传输开关电路相同。传输开关电路140可以依据数据变换控制信号(信号多路复用控制信号CNmx0、CNmx1和开关复位信号SDRES),将由如上所述的源极驱动器130B给出的、作为串行数据实施供给的显示信号电压Vrgb,作为与各条数据线相对应的各显示信号电压,依次分配、施加至各数据线处。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形式构成的显示装置,也可以通过采用上述驱动控制方法的方式,对由于保持在显示象素处的电荷释放产生的闪烁,由于象素电位偏移产生的液晶的图象荧屏滞留现象,以及由于显示象素(象素晶体管)的写入速度产生的写入操作不良等等现象实施良好的抑制,从而可以改善显示图象质量和制品的使用寿命。
而且,根据本实施形式构成的显示装置,其源极驱动器130B可以按照以多条数据线DL为一组的方式,将供给至与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0(象素区域PXA)处的各数据线DL相连接的显示象素Px处的显示信号电压,变换成时间分割串行数据。源极驱动器130B的输出信号,供给至在绝缘基板SUB上与象素区域PXA形成为一体的传输开关电路140处。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按照与时间分割时序相对应的方式,通过传输开关电路140对各组的时间分割串行数据实施分配,并按照预定顺序依次施加至数据线DL处。因此,在设置在绝缘基板SUB处的传输开关电路140,与和该绝缘基板SUB独立设置的源极驱动器130B之间,可以通过与上述数据线DL的组数目相对应的连接端子实施连接。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将液晶显示面板110与源极驱动器130B之间的连接端子的数目减小到数目1(包含在各组处的数据线的数目为1),从而可以按照在该连接端子间具有比较大的间隔的方式实施设计。因此,可以减小该连接工序所需要的工序数目,且可以通过比较低的连接精度实现良好的连接,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是以将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如果举例来说,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仅限于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诸如有机EL面板等等的显示面板。而且,对于采用与有源矩阵型驱动方式相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场合,还可以使栅极驱动器和开关驱动电路整体构成。因此,在电路构成和驱动控制方法(控制信号的处理等等)这两方面,均可以实现共用化。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驱动装置,依据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对在多条信号线及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了显示象素的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数据保持电路,设置在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上述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上,获取包括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
数据分配电路,将在上述数据保持电路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地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
控制部,按照预定的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的显示动作的每个图场期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行的显示动作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数据包括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及蓝色成分,
上述控制部在依次排列红色成分、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顺序和依次排列蓝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的顺序之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数据包括至少包含绿色成分的三色的颜色成分,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中,维持绿色成分的施加顺序为第二。
6、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基于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的所期望的图象信息,上述显示面板在相互垂直地配置的多条信号线和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了显示象素,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扫描驱动电路,将扫描信号依次施加至上述多条扫描线的各条扫描线上,以将上述显示象素设定为选择状态;
数据保持电路,设置在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上述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上,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
数据分配电路,将在上述数据保持电路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地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
控制部,按照预定的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的显示动作的每个图场期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行的显示动作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显示象素各自构成为具有象素晶体管、象素电容器和辅助电容器,上述象素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与上述扫描线相连接、漏极电极与上述信号线相连接、源极电极与象素电极相连接,上述象素电容器是在上述象素电极和与该象素电极相对置且共用设置的共用电极之间填充液晶分子而成的,上述辅助电容器与上述象素电容器并联连接;
经上述象素晶体管向上述象素电极施加上述显示信号电压,由此控制上述象素电容器的上述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数据包括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及蓝色成分,
上述控制部在依次排列红色成分、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顺序和依次排列蓝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的顺序之间,对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数据包括至少包含绿色成分的三色的颜色成分,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数据分配电路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中,维持绿色成分的施加顺序为第二。
12、一种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上述显示驱动装置依据包括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对在多条信号线和多条扫描线的各交点附近排列有显示象素的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保持步骤,对分别与相互不同的颜色成分相对应的信号线、而且数量对应于上述颜色成分的数量的信号线的每一条执行,获取包括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且并列地保持该显示数据的上述多个不同颜色成分;
数据分配步骤,将上述数据保持步骤中并列地保持的各颜色成分的显示数据分别变换为对应的显示信号电压,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分时施加在对应于各颜色成分的信号线上;以及
控制步骤,按照预定的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步骤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个画面的显示动作的每个图场期间,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步骤在进行上述显示面板的一行的显示动作的每一个水平周期,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数据包括红色成分、绿色成分及蓝色成分,
上述控制步骤在依次排列红色成分、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顺序和依次排列蓝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的顺序之间,对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数据包括至少包含绿色成分的三色的颜色成分,
上述控制步骤在上述数据分配步骤中分时施加的上述预定的顺序中,维持绿色成分的施加顺序为第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435928/2003 | 2003-12-26 | ||
JP2003435928A JP4168339B2 (ja) | 2003-12-26 | 2003-12-26 |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33600A Division CN100452132C (zh) | 2003-12-26 | 2004-12-27 |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9461A true CN101359461A (zh) | 2009-02-04 |
Family
ID=3474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33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2132C (zh) | 2003-12-26 | 2004-12-27 |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
CNA2008101360808A Pending CN101359461A (zh) | 2003-12-26 | 2004-12-27 |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33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2132C (zh) | 2003-12-26 | 2004-12-27 |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511691B2 (zh) |
JP (1) | JP4168339B2 (zh) |
KR (1) | KR100685227B1 (zh) |
CN (2) | CN100452132C (zh) |
HK (1) | HK1079889B (zh) |
TW (1) | TWI26397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9457A (zh) * | 2011-09-26 | 2012-08-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模块 |
CN104916248A (zh) * | 2015-06-29 | 2015-09-1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数据信号转换电路、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5469737A (zh) * | 2016-01-13 | 2016-04-0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方法 |
CN105867040A (zh) * | 2016-06-23 | 2016-08-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CN110047418A (zh) * | 2019-04-29 | 2019-07-2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器驱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89344B1 (ko) * | 2003-09-02 | 2010-10-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데이터 구동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
JP4694134B2 (ja) * | 2004-03-09 | 2011-06-08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KR20050102385A (ko) * | 2004-04-22 | 2005-10-2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표시장치 |
KR100582381B1 (ko) * | 2004-08-09 | 2006-05-22 |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 소스 드라이버 및 드라이버 내에서 수행되는 화상 데이터압축 전송 방법 |
KR20060080778A (ko) * | 2005-01-06 | 2006-07-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장치 |
JP2006267525A (ja) * | 2005-03-24 | 2006-10-05 |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 表示装置用駆動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用駆動方法 |
US8102339B2 (en) * | 2005-04-05 | 2012-01-2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riving circuit for the sam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KR100707634B1 (ko) * | 2005-04-28 | 2007-04-12 |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데이터 구동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구동방법 |
KR100614661B1 (ko) * | 2005-06-07 | 2006-08-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소스 드라이버 출력 회로 및 데이터 라인구동방법 |
KR100618050B1 (ko) * | 2005-08-01 | 2006-08-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드라이버 및 그 구동 방법 |
JP4786996B2 (ja) | 2005-10-20 | 2011-10-05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KR100662985B1 (ko) * | 2005-10-25 | 2006-12-2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구동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구동방법 |
JP2007133016A (ja) * | 2005-11-08 | 2007-05-31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883989B2 (ja) * | 2005-11-21 | 2012-02-22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の動作方法、液晶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ドライバ、及び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KR101152138B1 (ko) * | 2005-12-06 | 2012-06-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액정 패널 및 구동 방법 |
KR101219043B1 (ko) * | 2006-01-26 | 2013-01-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 |
JP2007206392A (ja) * | 2006-02-02 | 2007-08-16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20120119983A2 (en) * | 2006-02-22 | 2012-05-1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
KR101191453B1 (ko) | 2006-06-30 | 2012-10-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패널의 구동 방법 |
US20080055227A1 (en) | 2006-08-30 | 2008-03-06 | Ati Technologies Inc. | Reduced component display driver and method |
KR101319276B1 (ko) * | 2006-11-06 | 2013-10-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KR20080064926A (ko) | 2007-01-06 | 2008-07-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JP2008197278A (ja) * | 2007-02-09 | 2008-08-28 | Eastman Kodak Co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
US7911435B2 (en) * | 2007-03-28 | 2011-03-22 |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 Display and source driver thereof |
TWI374429B (en) * | 2007-08-13 | 2012-10-1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Source driving apparatus |
TWI385633B (zh) * | 2008-03-06 | 2013-02-1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用於一液晶顯示器之驅動裝置及其相關輸出致能訊號轉換裝置 |
JP4849107B2 (ja) * | 2008-09-03 | 2012-01-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集積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404012B (zh) * | 2009-07-01 | 2013-08-01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顯示控制器及其影像信號傳送方法與系統 |
TWI408471B (zh) * | 2009-11-23 | 2013-09-1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裝置 |
KR101605433B1 (ko) | 2009-11-26 | 2016-03-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JP2010191444A (ja) * | 2010-03-18 | 2010-09-02 | Hitachi Displays Ltd | 表示装置 |
US8717274B2 (en) * | 2010-10-07 | 2014-05-06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
US9147372B2 (en) * | 2011-03-31 | 2015-09-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
US9423906B2 (en) * | 2011-05-17 | 2016-08-23 | Ching-Yang Chang | Drive system adaptable to a matrix scanning device |
KR101323020B1 (ko) * | 2011-08-02 | 2013-10-30 |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TWI469119B (zh) * | 2012-08-06 | 2015-01-1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器及其閘極驅動器 |
KR102071566B1 (ko) * | 2013-02-27 | 2020-03-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CN105280126B (zh) * | 2014-07-22 | 2018-12-21 |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电路 |
CN104992657B (zh) | 2015-07-27 | 2017-09-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mura补偿模块和方法、显示装置和方法 |
CN105575354B (zh) * | 2016-03-09 | 2018-08-1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 |
CN105895039A (zh) * | 2016-05-17 | 2016-08-24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驱动显示屏的方法 |
JP2017219586A (ja) * | 2016-06-03 | 2017-12-1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信号供給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
CN106448583A (zh) * | 2016-08-16 | 2017-02-22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屏Vcom值的调节方法、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 |
DE102017201101A1 (de) * | 2017-01-24 | 2018-07-26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Displays |
KR102047676B1 (ko) * | 2017-12-21 | 2019-11-22 |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소스 신호 구동 장치 |
CN108492784B (zh) * | 2018-03-29 | 2019-12-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扫描驱动电路 |
TWI695205B (zh) * | 2018-08-10 | 2020-06-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感測顯示裝置以及影像處理方法 |
CN109036281A (zh) * | 2018-08-17 | 2018-1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210785B (zh) * | 2018-11-22 | 2022-09-13 |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以及数据驱动器 |
JP6845275B2 (ja) | 2018-11-22 | 2021-03-17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データドライバ |
TWI696165B (zh) * | 2019-01-16 | 2020-06-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與多工器 |
JP6744456B1 (ja) * | 2019-07-11 | 2020-08-19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データドライバ及び表示装置 |
US11386863B2 (en) * | 2019-07-17 | 2022-07-12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Output circuit of driver |
KR20220083075A (ko) * | 2020-12-11 | 2022-06-20 |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
CN115909896A (zh) | 2021-07-28 | 2023-04-0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34717B1 (ko) * | 1997-02-03 | 1999-12-15 | 김영환 | 엘씨디 패널의 구동전압 공급회로 |
JPH11167373A (ja) | 1997-10-01 | 1999-06-22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半導体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KR100291770B1 (ko) * | 1999-06-04 | 2001-05-15 | 권오경 |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01272654A (ja) | 2000-03-28 | 2001-10-0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196732A (ja) * | 2000-04-27 | 2002-07-12 | Toshiba Corp | 表示装置、画像制御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100675320B1 (ko) * | 2000-12-29 | 2007-01-2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
JP3791354B2 (ja) * | 2001-06-04 | 2006-06-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演算増幅回路、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
JP4176385B2 (ja) | 2001-06-06 | 2008-11-05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画像表示装置 |
TW540020B (en) * | 2001-06-06 | 2003-07-0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JP2003122313A (ja) | 2001-10-15 | 2003-04-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2003131625A (ja) * | 2001-10-23 | 2003-05-09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モジュール |
JP3819760B2 (ja) | 2001-11-08 | 2006-09-1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画像表示装置 |
KR100894077B1 (ko) * | 2001-11-10 | 2009-04-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데이터 구동 장치 |
US7006072B2 (en) * | 2001-11-10 | 2006-02-28 | Lg.Philips Lcd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3758039B2 (ja) * | 2002-06-10 | 2006-03-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
-
2003
- 2003-12-26 JP JP2003435928A patent/JP416833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12-23 TW TW093140173A patent/TWI26397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12-24 KR KR1020040111685A patent/KR100685227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27 CN CNB2004101033600A patent/CN1004521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27 CN CNA2008101360808A patent/CN101359461A/zh active Pending
- 2004-12-27 US US11/023,116 patent/US75116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2-29 HK HK05112141.8A patent/HK107988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
- 2009-02-12 US US12/370,361 patent/US829465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9457A (zh) * | 2011-09-26 | 2012-08-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模块 |
CN102629457B (zh) * | 2011-09-26 | 2014-12-1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模块 |
CN104916248A (zh) * | 2015-06-29 | 2015-09-1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数据信号转换电路、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5469737A (zh) * | 2016-01-13 | 2016-04-0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方法 |
CN105469737B (zh) * | 2016-01-13 | 2018-04-2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方法 |
CN105867040A (zh) * | 2016-06-23 | 2016-08-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CN110047418A (zh) * | 2019-04-29 | 2019-07-2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器驱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50067040A (ko) | 2005-06-30 |
HK1079889A1 (en) | 2006-04-13 |
CN1641728A (zh) | 2005-07-20 |
US20090146939A1 (en) | 2009-06-11 |
JP4168339B2 (ja) | 2008-10-22 |
TW200537417A (en) | 2005-11-16 |
JP2005195703A (ja) | 2005-07-21 |
US20050156862A1 (en) | 2005-07-21 |
US8294655B2 (en) | 2012-10-23 |
US7511691B2 (en) | 2009-03-31 |
TWI263970B (en) | 2006-10-11 |
KR100685227B1 (ko) | 2007-02-22 |
HK1079889B (zh) | 2009-06-12 |
CN100452132C (zh) | 2009-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52132C (zh) | 显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显示驱动装置的显示装置 | |
US750847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RU2494475C2 (ru) |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 |
KR20080006037A (ko) | 시프트 레지스터,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시프트레지스터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 |
JP2008089649A (ja) |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 |
JP2010033038A (ja) | 表示パネル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 |
JPH1025398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818564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
CN112394578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US7002563B2 (en) | Driving method for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 |
KR20200020328A (ko) | Oled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oled 표시 장치 | |
JP4664466B2 (ja) | 表示装置 | |
US6636196B2 (en) | Electro-optic display device using a multi-row addressing scheme | |
JP2005164705A (ja) | 信号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並びにデータラインの駆動方法 | |
JP5035165B2 (ja) |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JP2008151986A (ja) | 電気光学装置、走査線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05055616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
US10199002B2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 |
JP4692871B2 (ja) |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KR20080064926A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
JP2003330423A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
US20060028421A1 (en) | Gate line driving circuit | |
JPH1111974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データドライバ | |
US10109231B2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2005321510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