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1738B - 照相机设备及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设备及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41738B CN101341738B CN2007800007865A CN200780000786A CN101341738B CN 101341738 B CN101341738 B CN 101341738B CN 2007800007865 A CN2007800007865 A CN 2007800007865A CN 200780000786 A CN200780000786 A CN 200780000786A CN 101341738 B CN101341738 B CN 1013417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unit
- scene
- shooting
- shooting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36755 cellular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71 genera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0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 H04N1/32122—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in a separate device, e.g. in a memory or on a display separate from image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52—Image capture parameters, e.g. resolution,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orientation of the image captur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照相机设备具有成像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成像单元拍摄目标并输出其图像数据。显示单元显示图像。存储单元存储拍摄条件。控制单元基于来自成像单元和多幅可选图像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实时图像,以识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多幅拍摄图像;选择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可选图像中的任意一幅;将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与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设定为用于拍摄操作的拍摄条件;令成像单元根据设定单元设定的拍摄条件拍摄目标;以及将获得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存储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机设备和一种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码照相机具有场景选择功能。场景选择功能允许数码照相机存储包括单独的拍摄(成像)场景和与各自的拍摄场景相匹配的拍摄条件的样本图像;允许用户选择与期望的拍摄场景相匹配的样本图像;以及自动将与选择的样本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设定到数码照相机中。拍摄条件就是要对诸如快门速度、光圈值和色彩平衡的参数进行设定。
专利引文1和2公开了一种具有在监视器上同时显示通过图像(through image)(由诸如CCD的摄像装置获取到的实时图像)和样本图像的功能的数码照相机。该数码照相机能够允许用户在观看过程图像时选择样本图像。
专利引文3公开了一种具有在监视器上同时显示过程图像、样本图像以及假定图像的功能的数码照相机。该假定图像指示拍摄结果,并且通过将与样本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应用到过程图像而形成。该数码照相机能够允许用户在观看过程图像和假定图像时选择样本图像。
【专利引文1】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KOKAI PublicationNo.2004-254256。
【专利引文2】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KOKAI PublicationNo.2005-151375。
【专利引文3】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KOKAI PublicationNo.2005-229326。
发明内容
数码照相机能够在显示过程图像的同时只显示一幅样本图像。因此,用户在对多个样本图像彼此进行比较时不能选择期望的样本图像。这降低了数码照相机在设定预期拍摄条件时的可操作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照相机设备和一种能够改进设定拍摄条件时的可操作性的成像方法。
为实现该目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设备包括:成像单元,其拍摄目标并且输出其图像数据; 显示单元,其显示图像; 存储单元,其存储多个拍摄条件; 显示控制单元,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基于来自成像单元的图像数据的实时图像和用于识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多个拍摄条件的多幅可选图像; 选择单元,其选择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可选图像中的任意一幅; 设定单元,其将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与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设定为用于拍摄操作的拍摄条件;以及 记录单元,其令成像单元根据由设定单元设定的拍摄条件来拍摄目标,并记录获得的图像数据。
为实现该目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包括: 成像步骤,拍摄目标并输出其图像数据; 显示步骤,将分别表示拍摄条件的多幅拍摄条件选择图像,和由在成像步骤中输出的图像数据指示的图像同时显示在显示屏上; 选择步骤,选择显示在显示屏上的多幅拍摄条件选择图像中的一幅;以及 记录步骤,根据与所选择的拍摄条件选择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拍摄目标,并将拍摄图像记录在存储器中。
一种计算机可以配置成具有所述照相机设备的功能,或者可以制造和发行允许计算机执行或控制所述成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这种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记录介质中进行发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以及优势将通过阅读以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变得更明显,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照相机的轮廓的图;
图2是示出数码照相机的电气布局的框图;
图3A是示出场景数据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3B是示出由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构成的信息项目,以及可根据该信息项目设定的值的示例的图表;
图4是示出场景数据的具体示例的图表;
图5A和图5B是示出当设定为场景选择模式时CPU在记录模式中的过程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指定了信息获取过程的场景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当设定为场景选择模式时在记录模式中固定在液晶监视器的显示屏上的显示区域的图;
图8A和图8B是在监视器的显示屏上的显示示例的图,其中,图8A示出了将样本图像设定为可选图像的情况,而图8B示出了将模拟图像设定为可选图像的情况;
图9是在监视器的显示屏上的显示示例的图,其示出了将样本图像和模拟图像一起显示为可选图像的情况;
图10是在监视器的显示屏上的显示示例的图,其示出了将三幅样本图像和一幅与光标选择的样本图像对应的模拟图像一起显示为可选图像的情况;
图11是显示的图像和监视器的显示屏的另一示例的图,其示出了显示六幅可选图像并且每幅图像的高宽比为9∶16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码照相机100将在下面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数码照相机100具有场景选择/拍摄功 能,该场景选择/拍摄功能显示多个拍摄场景的样本图像以在监视器上选择拍摄条件,并且设定与用户选择的样本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
数码照相机100具有诸如变焦功能、AE(自动曝光)、和AF(自动对焦)的普通功能。AF功能采用了公知的对比度检测系统(该功能确定给拍摄图像提供最大对比度的状态为聚焦状态)
如图1A所示,数码照相机100具有大致为长方形的、薄的照相机机身1。将取像透镜单元2和光学取景器3布置在照相机机身1的前侧。将电源键4和快门键5布置在照相机机身1的顶部(针对用户的)右手边。
取像透镜单元2为可伸缩式,并且具有可以多级伸长和收缩的镜筒6。将取像透镜7以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容纳在镜筒6的内部,该取像透镜7包括由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块成的光学透镜。将快门、光圈等布置在光学透镜的光轴上。当数码照相机100开机时或在伴随开机将操作模式从另一种模式设定为记录模式(拍摄模式)时,镜筒6向如图1A所示的照相机机身1的前方伸出。当数码照相机100开机或当操作模式设定为播放模式时,镜筒6将收纳在照相机机身1中。
如图1B所示,将光学取景器3、监视器(LCD)15和开关布置在照相机机身1的后侧。开关包括用于设定记录模式的REC(记录)键8、用于设定播放模式的PB(播放)键9、变焦键10、菜单键11、显示键12、方向键13以及设定键14。
REC键8将数码照相机100设定为记录模式,用于拍摄目标并将拍摄的图像存储在存储器中。
PB键9设定播放模式,以在监视器15上显示记录在存储器中的图像。
变焦键10调整透镜的变焦倍率。
当进行操作时,菜单键11将在监视器15上显示操作菜单。
显示键12设定显示的开或关。
方向键13形成为环形,并且标明上、下、右和左方向中的任何一个。设定键14布置在方向键13的中央,用于例如选择显 示在监视器15上的项目,以及对设定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设定。方向键13和设定键14用于启用或禁用在记录模式和播放模式中的设定。例如,方向键13和设定键14用于在场景选择模式中选择期望的场景图像。
监视器15包括带有背光的彩色液晶显示板。例如,监视器15可在记录模式中显示各种信息,例如目标的过程图像(如,由成像装置正在拍摄但并未被记录的实时图像)和拍摄待机时间时的拍摄信息。监视器15具有高宽比为9∶16的显示屏15a,即横向大于高宽比为3∶4的普通屏幕。如图7所示,在显示屏15a上能够固定有面积最大的主区域A1,以及垂直地排列在主区域A1右侧的第一子区域A2a、第二子区域A2b和第三子区域A2c。区域A1和A2a到A2c的高宽比都为3∶4。
在照相机机身1的底部提供有卡插槽等(未显示)。用于记录拍摄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外部存储器31(显示在图2中),例如存储卡,可以被可拆卸地载入卡插槽中。
图2是示出数码照相机100的电子配置的框图。如图2所示,数码照相机100包括透镜块21、马达22、马达驱动器23、CPU24、CCD 25、定时发生器(TG)26、垂直/水平驱动器27、信号处理电路(CDS/AD)28、图像处理器29、SDRAM 30、外部存储器31、键输入单元32、内置时钟33、闪速存储器34以及总线35。
透镜块21包括镜筒6、取像透镜7、快门和光圈及其驱动机构。马达22具有布置在镜筒6中的变焦马达22a、聚焦马达22b、快门马达22c和光圈马达22d。变焦马达22a和聚焦马达22b沿光轴方向驱动(移动)镜筒6和取像透镜7。快门马达22c驱动快门。光圈马达22d驱动光圈。
马达驱动器23驱动马达22a和22b,以响应于来自CPU24的指令来控制变焦和聚焦。马达驱动器23驱动马达22c,以响应于来自CPU 24的指令在给定时间开启快门。马达驱动器23还驱动马达22d,以响应于来自CPU 24的指令来调整孔径比。
CCD 25是沿光轴方向布置在透镜块21中的取像透镜7 后面的成像装置,其将目标的拍摄图像转换为模拟信号。CMOS图像传感器等可用作该成像装置。
定时发生器26生成定时信号,以在CPU 24控制下控制CCD 25的操作。
垂直/水平驱动器27基于定时发生器26生成的定时信号驱动CCD 25,并且根据CCD 25获取的关于目标的光学图像将模拟成像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8。
信号处理电路28包括CDS(相关双采样)电路,其通过相关双采样消除包含在CCD 25的输出信号中的噪音;以及A/D转换器,其将噪音消除后的成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信号处理电路28将数字成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器29。
图像处理器29对输入的成像信号执行诸如消隐脉冲钳位的处理,然后将成像信号转换为包括亮度(Y)信号和色差(UV)信号的视频数据(YUV数据)。图像处理器29还响应于来自CPU 24的指令对YUV信号执行数字信号处理以改善图像质量。用以改善图像质量的数字信号处理包括例如自动白平衡(AWB)调整、轮廓增强和像素插值。
将从图像处理器29输出的YUV数据逐段地存储在SDRAM 30中。
在记录模式中,每当将一帧图像数据存储在SDRAM 30中时,将该帧图像数据转换为视频信号,并依次将视频信号发送到监视器15。监视器15在显示屏15a上显示作为过程图像的视频信号。
在记录模式中,由CCD 25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储在SDRAM 30中,通过操作快门键5的触发,由CPU 24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最终存储在外部存储器31中作为预设格式的静态图像文件。
在播放模式中,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的静态图像文件被CPU 24读取出和扩大,发展成YUV数据存储进SDRAM 30中,然后显示在监视器15上。
键输入单元32包括电源键4、快门键5、REC键8以及 PB键9。当用户操作任何一个操作键时,键输入单元32根据操作内容向CPU 24发送操作信号。
内置时钟33具有日历功能。内置时钟33生成指示当前时间的时间信息,和指示日期和星期的日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CPU 24。
闪速存储器34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存储各种程序(包括AE、AF和AWB控制程序),以允许CPU 24控制个别部件和各种数据。闪速存储器34还存储这样的程序,这些程序允许CPU 24在场景选择模式中执行显示控制过程、设定过程、显示顺序设定过程、图像生成过程、采集过程、检索过程、切换(change-over)过程、自动设定过程以及记录控制过程(所有这些将在后面进行讨论)。闪速存储器34将设定的信息存储在数码照相机的操作中,该设定的信息由用户随时进行充分地设定和选择。
闪速存储器34还存储在场景选择模式中使用的多段场景数据。结合多个预设的拍摄场景来准备不同段的场景数据51。如图3A所示,每个场景数据51包括用于数据管理的场景编号数据52、场景名称数据53、样本图像数据54、拍摄条件数据55、场景指定信息56以及使用频率数据57。
在场景选择模式中选择场景时样本图像数据54将显示在监视器15上。样本图像数据54是样本图像的数据,该样本图像指示诸如各种人像、两个人并排的两次拍摄、人物和景色、傍晚日光中的高山、主题公园、夜景中的城市、宠物、花园和特写透镜等的多个拍摄场景。
拍摄条件数据55是设定拍摄条件的数据,以获得与对应的样本图像相当的拍摄结果。更具体地,拍摄条件数据55是指示设定多个控制项目的内容的参数,该控制项目能够在拍摄诸如聚焦位置、快门速度、光圈、EV(曝光值)平移量、敏感度、色彩平衡、增强色彩以及有/无补光时受到控制。
场景指定信息56是指定拍摄场景的信息,这期望应该在拍摄时根据拍摄条件数据55来控制。场景指定信息56被用作检索 拍摄条件和具有与目标的拍摄场景高概率匹配的样本图像的检索信息。场景指定信息56包括目标信息56a和环境信息56b。目标信息56a是能够基于CCD 25获取的图像数据和来自马达驱动器23的监视器信号来确定(识别)的信息,并指定与拍摄场景匹配的条件。环境信号56b是指定能够基于来自除CCD 25以外的信息源(如,内置时钟33)的信息指定的条件的信息,并与拍摄场景匹配。
图3B是示出由场景指定信息56(目标信息56a和环境信息56b)构成的信息项目,以及可根据该信息项目设定的值的示例的图表。如图所示,目标信息56a包括四个项目“目标距离”、“目标的运动”、“目标的亮度”以及“拍摄场所”的信息。环境信息56b包括两个项目“季节”和“拍摄时间”的信息。“目标距离”的设定值为“近”或“远”、而“季节”的设定值为“春”、“夏”、“秋”和“冬”中的一个。
在AF控制模式中,当来自CCD 25的图像数据具有最高对比度时(当图像数据对焦时),基于透镜的位置来判定“目标距离”。基于来自马达驱动器23的监视器信号来判定“透镜位置”。“目标的运动”是通过识别在预设时间段成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像之间主目标的位置差别而获得的信息。例如,目标是否有运动,以及运动的程度能够通过获得对应于具有不同拍摄时间的两段图像数据的像素亮度的差值,以及判别不同图像亮度的分布来判定的。对于指定拍摄场景所不需要的项目不用对其值进行设定。每个项目的设定值的数目不局限于一个,而可以对每个项目设定多个不同值。
使用频率数据57指示拍摄条件中每段场景数据过去被使用的次数(使用的频率)。
图4示出了场景数据5 1的具体示例。
参照图4,场景编号01的场景数据具有“人物”的场景名称,和人物的样本图像。将诸如聚焦位置、快门速度、光圈、EV平移量以及敏感度的信息设定为拍摄条件。“目标距离”为“近”,“目标的运动”为“无”,“目标的亮度”为“明亮”,以及“拍摄场所”为“室内”。对于环境信息没有季节设定的,拍摄时间设定为“白天”。
对于场景编号为23的场景数据,场景名称为“风景”,样本图像是风景照的图像。将诸如聚焦位置、快门速度、光圈、EV平移量以及敏感度的信息设定为拍摄条件。“目标距离”为“远”,“目标的运动”为“无”,“目标的亮度”为“明亮”,以及“拍摄场所”为“室外”。对于环境信息没有季节设定的,拍摄时间设定为“白天”。
在场景选择模式中,当用户想要拍摄一个到几个人物在室内的典型照片时,例如,通过查看场景编号为01的样本图像,用户确认样本图像与拍摄场景匹配,并选择该样本图像。同样地,在场景选择模式中,当用户想要拍摄例如远处的山脉的普通风景时,查看场景编号为23的样本图像,用户确认样本图像与拍摄场景匹配,并选择样本图像。结果,当选择样本图像时,自动设定与选择的样本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
本发明如此配置的数码照相机100的操作将在下面进行解释。图5A、5B和图6是示出CPU 24在数码照相机100开机后通过用户操作REC键8而设定记录(拍摄)模式以及进一步设定场景选择模式的过程程序的流程图。
例如,随着用户操作菜单键11以在监视器15上显示菜单,操作方向键13和设定键14以选择场景选择模式,来设定场景选择模式。响应于该设定,例如,CPU 24在内部存储器中设定指示场景选择模式的标记。若数码照相机100处于场景选择模式,则CPU 24根据检查的需要涉及该标记。
随着场景选择模式的设定,CPU 24经由定时发生器26以预设的帧频来驱动CCD 25和CDS/AD 28,进而以给定时间间隔生成图像数据。CPU 24将该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SDRAM 30中。
拍摄操作的同时,CPU 24执行图5A和5B中所示的过程。首先,CPU 24控制图像处理器29,以基于主区域A1中的拍摄图像,用监视器15的显示屏15a中与主区域A1分开的如图7所示的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来显示过程图像(实时图像)(步骤S1)。
其次,CPU 24获得场景指定信息。即,CPU 24基于目 标信息(目标距离、目标的运动、目标的亮度和拍摄场所)和从内置时钟33获得的环境信息(时间信息和日期信息)来获得场景指定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来自暂时存储在SDRAM 30中的图像数据和来自马达驱动器23的监视器信号(步骤S2)。
具体地,如图6所示,CPU 24基于来自内置时钟33的时间信息确定是白天还是黑夜(步骤S101);基于来自内置时钟33的日期信息确定当前季节(步骤S102);基于存储在SDRAM 30中的图像数据确定目标的明亮程度(步骤S103);判定到达目标的距离(步骤S104);确定目标的运动是否等于或大于标准运动(步骤S105);确定拍摄场所是室内还是室外(步骤S106);以及将确定结果获取为场景指定信息。
随后,CPU 24基于获得的场景指定信息设定存储在闪速存储器34中的多段场景数据51的优先顺序(步骤S3)。在该过程中,对于每个场景数据51,CPU 24将其场景指定信息56具有更多项目的场景数据51设定为更高的优先级,所述项目的设定值与在步骤S2中获得的场景指定信息指示的状态匹配。即,将更高的优先顺序提供给与实际的拍摄场景具有更高匹配概率的拍摄场景的场景数据51。根据前述的场景编号设定具有场景指定信息56的场景数据的优先级,所述场景指定信息56的项目的设定值与在步骤S2中获取的场景指定信息指示的状态根本不匹配。
然后,CPU 24确定将样本图像和模拟图像(假定图像)中的哪个设定为稍后将要显示的可选图像(步骤S4)。基于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指示可选图像的类型(将在下面描述)的参数执行该测定。当将样本图像设定为可选图像时(步骤S4:“样本图像”),对于根据在步骤S3中设定的优先顺序的三种拍摄场景的场景数据51,从闪速存储器34读取出样本图像54(步骤S5),并且将基于样本图像数据54的样本图像,根据优先顺序从第一子区域A2a开始,在监视器15的显示屏15a的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中,显示为推荐场景(步骤S6)。
图8A示出了当样本图像被设定为可选图像时显示屏15a 上的显示示例。如图8A所示,过程图像101显示在显示屏15a的主区域A1上,并且三个样本图像102、103和104分别平行地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在步骤S6的过程中,与推荐场景等对应的场景名称(“人物”、“风景”和“黑白相片”)201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并且将用以指示备选场景的框状的选择光标C显示在样本图像中任何一个的上方。在操作开始时选择光标C的显示区域为预设的子区域。
当CPU 24确定出与从图像数据中获得的场景指定信息匹配最佳的场景指定信息时,时间信息和日期信息是场景编号01的场景指定信息,第二高匹配的场景指定信息是场景编号23的场景指定信息,例如,CPU 24在第一子区域A2a显示样本图像和场景编号01的场景名称,并且在第二子区域A2b显示样本图像和场景编号23的场景名称。
当步骤S4中的确定结果是“模拟图像”时,模拟图像被设定为可选图像。在这种情况下,CPU 24从闪速存储器34读取拍摄条件数据55,用于根据步骤S3中设定的优先顺序的三种拍摄场景的场景数据51(步骤S7)。然后,CPU 24生成或敏化模拟(假定)图像,该模拟(假定)图像具有由反映在过程图像101上的读出的拍摄条件信息指定的拍摄条件(步骤S8)。
即,CPU 24通过根据各自的拍摄条件对暂时存储在SDRAM 30上的图像数据执行不同的图像过程生成不同的模拟图像。例如,在图像处理中,若EV平移量被设定为除标准值以外的值,则CPU 24将根据EV平移量来增加或降低图像的亮度,并且若需要设定对比度,则根据设定的对比度来增加或降低对比度。当拍摄条件包括对图像的色调设定时,如色彩过滤、白平衡(WB)或色彩增强,CPU24根据设定来调整整个图像的色调。当对色度增强进行设定时,CPU24根据设定的色度级别来增加或降低色度。当拍摄条件包括对锐化进行设定时,CPU 24根据设定的锐化程度对图像数据执行过滤过程以提供锐化。当拍摄条件包括对快门速度进行设定时,通过例如增加或降低图像的亮度,或将为过程图像成像的一段或多段图像数据保存 在SDRAM 30中,并且在改变亮度前将这些图像一个在另一个上地重叠(在慢速快门的情况下),CPU 24尽可能多地在过程图像101上反映拍摄条件。
然后,CPU 24分别在子区域A2a、A2b和A2c中显示以上述方式产生的模拟图像,作为指示推荐场景的图像,该推荐场景的顺序根据优先顺序从第一子区域A2a开始(步骤S9)。
图8B示出了当模拟图像被设定为可选图像时显示屏15a的显示示例。如图8B所示,正常的过程图像101和三个模拟图像202、203和204同时显示在显示屏15a。如在图8A中的上述情况中,假定与从图像数据中获得的场景指定信息匹配最佳的场景指定信息,时间信息和日期信息是场景编号01的场景指定信息56,第二高匹配的场景指定信息是场景编号23的场景指定信息。然后,通过将场景编号01应用到场景指定信息56来获取模拟图像202。通过将场景编号23应用到场景指定信息56指定的拍摄条件来获得模拟图像203。
同样在步骤S8的过程中,将与推荐场景等对应的场景名称201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中,并且将用以指示备选场景的框状的选择光标C显示在模拟图像中任何一个的上方。在操作开始时选择光标C的显示区域为预设的第一个子区域A2a。
在显示屏15a上显示有正常的过程图像101和样本图像102、103和104或模拟图像202、203和204的拍摄待机状态下,CPU24检查是否有通过操作像设定键14这样的预设键改变可选图像的指令,并在当没有这样的切换指令时将该过程转入到步骤12中(步骤10:否)。当有这样的切换指令时(步骤10:是),CPU 24执行设定改变,将作为指示推荐场景的图像而要显示的可选图像从样本图像改变为模拟图像,反之亦然(步骤11)。更具体地,例如,利用在CPU24的内部存储器中指示可选图像类型的参数,CPU 24将一种参数改变为另一种参数。因此,例如,在下次对过程图像更新时,监视器15的显示屏15a将从图8A显示的状态改变为图8B显示的状态,反之亦然。
在拍摄待机状态下,用户能够通过操作方向键13沿指定方向移动选择光标C。CPU 24确定是否操作方向键13(步骤12)。当没有操作方向键13时(步骤12:否),CPU 24确定是否通过操作快门键5来指导拍摄(步骤16)。
但是当操作方向键13时,CPU 24确定选择光标C的指定移动方向。然后,CPU 24基于选择光标C的移动方向确定是否需要滚动当前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上的样本图像102、103和104或模拟图像202、203和204(步骤S13)。更具体地,当在子区域阵列的末端将选择光标C覆盖地显示在第一子区域A2a图像102、202的上方时,并且当通过方向键13指导向上移动时,并且当在子区域阵列的末端将选择光标C覆盖地显示在第一子区域A2c图像104、204的上方时,并且当通过方向键13指导向下移动时,CPU 24确定需要进行滚动。否则,CPU 24确定不需要进行滚动。
当CPU 24确定不需要进行滚动时(步骤S13:否),CPU24沿指定方向移动选择光标C(步骤S14)。当CPU 24确定需要进行滚动时(步骤S13:是),CPU 24以三个图像为一个单元地滚动(改变)当前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上的样本图像102、103和104或模拟图像202、203和204(步骤15)。
即,CPU 24执行这样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将当前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上的所有样本图像102、103和104(模拟图像202、203和204)改变为对应于三个推荐场景类型的新的三个图像,顺序为高优先级在前而低优先级在后。更具体地,例如,CPU 24改变推荐场景并执行与步骤S4到S9类似的过程。为了根据方向键13作出的向下移动指令来改变图像,选择光标C的显示位置从第三子区域A2c移到第一子区域A2a。在另一方面,为了根据方向键13作出的向上移动指令来改变图像,选择光标C的显示位置从第一子区域A2a移到第三子区域A2c。
然后,CPU 24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通过操作快门键5作出拍摄指令(步骤16:否)。当有拍摄指令时(步骤16:是),CPU 24首先将拍摄条件设定为自动模式,并且对将记录在该状态的图像执行 拍摄过程(步骤S17)。然后,将CPU 24获得的合成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的数据记录在外部存储器31中作为拍摄图像(步骤S18)。然后,对于与用覆盖地显示在样本图像上的选择光标C当前选择的样本图像102、103和104对应的场景,或者对于与用覆盖地显示在模拟图像上的选择光标C当前选择的模拟图像202、203和204对应的场景,设定拍摄条件。此外,CPU 24经由定时发生器26控制CCD 25和CDS/AD 28,以对将要记录的图像执行拍摄过程(步骤S19)。CPU24控制图像处理器29以对从CDS/AD 28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将压缩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外部存储器31中作为拍摄图像(步骤S20)。
然后,CPU 24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1,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用户取消了场景选择模式或将操作模式改变到另一种模式如播放模式。
如上所述,在场景选择模式中,多个可选图像,如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的三个样本图像102、103和104或模拟图像202、203和204,将和正常的过程图像101共同显示在显示屏15a中。这将允许用户在检查过程图像并对多个可选图像彼此进行比较时选择想要的图像。此外,自动设定与选择的可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并进行图像拍摄。更进一步,因为正常的过程图像101完全显示在显示屏15a上,所以数码照相机100更易于使用。
如上所述,模拟图像202、203和204既是样本图像102、103和104也是反映在过程图像101上的其对应的拍摄条件。因此,用户能够根据需要通过将显示在显示屏15a上的可选图像改变为模拟图像,检查图像大致地与用实际拍摄之前使用的每个拍摄条件的拍摄结果相同。因此,用户能够更充分地设定(选择)想要的拍摄条件。
如上所述,在显示多个可选图像时,在场景数据51中设定基于临时场景指定信息(多种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的优先顺序。因此,将与拍摄场景对应的图像将按优先级显示在显示屏15a上,所述拍摄场景具有与实际拍摄场景高匹配概率。这使得用户在拍摄时可以更容易地执行对想要的可选图像或拍摄条件进行选择的工作。
当用户通过操作预设的键改变可选图像时,将多幅可选图像(三个样本图像102、103和104或模拟图像202、203和204)一次性改变为另一组可选图像。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更少的操作有效地检查多幅可选图像,这进一步有助于在拍摄时对拍摄条件进行选择的工作。
在拍摄待机状态时,在选择期望的可选图像后,用户可以仅仅按下快门键5而不需要任何特殊操作对选择的状态进行设定,即可立即以期望的拍摄条件对目标进行拍摄(如,操作设定键14)。这将允许用户在拍摄时更加容易地执行对拍摄条件进行选择的工作。在另一方面,可以响应于在对期望的可选图像进行选择之后和按下快门键5之前的任何特殊操作(如,设定键14的操作),对与期望的可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进行设定。此外,在根据快门键5的操作拍摄目标时,自动执行在由用户选择的拍摄条件下进行拍摄(步骤S19)和在自动模式中设定的拍摄条件下进行拍摄(步骤S17)。在拍摄完成后对在两种拍摄条件下的拍摄结果彼此进行比较,用户能够检查用户选择的(设定的)拍摄条件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能够充分地将与过程图像101共同显示的样本图像改变为模拟图像,反之亦然。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切换类型,多幅可选图像可以为样本图像或模拟图像。此外,只有拍摄待机状态中的切换可被禁止,以致用户能够预设可选图像。
代替将多幅可选图像设定为样本图像或模拟图像,可以同时显示样本图像和模拟图像,如图9所示。即,可以与过程图像101一起同时显示多组可选图像,每组都具有样本图像和模拟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去除图5A中步骤S4的确定过程而执行步骤S5到S9的所有过程。
如图10所示,可以一起显示多幅样本图像102、103,并且可以在显示过程图像101的同时显示模拟图像202,所述模拟图像202与反映了与用光标选择的样本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去除图5A中的步骤S4的测定过程,并且在执行步骤S5和S6的过程后,在步骤7中读出与用光标选择的样本图像对应的拍摄条 件,在步骤S8中生成模拟图像,然后在步骤S9中将合成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15a上。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多幅可选图像时将与拍摄场景对应的图像将按优先级显示在显示屏15a上,所述拍摄场景具有与实际拍摄场景的高匹配概率,但是图像也可以场景编号的顺序显示。
关于那些其场景指定信息56具有个别信息项目的单段场景数据51,所述个别信息项目的设定值与在步骤S2中获得的场景信息中的单段信息完全不匹配,可以不对优先顺序进行设定,并且可以在图5A中步骤S3的过程中禁止显示与这些段场景信息51对应的可选图像。即,可能为那些其场景指定信息56具有个别信息项目的单段的场景数据51仅仅显示可选图像,所述个别信息项目的设定值与在步骤S2中获得的场景信息中的单段信息部分或完全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取消对优先顺序进行设定。
例如,在步骤S3的过程中,可以检索其场景指定信息56具有个别信息项目的场景数据51,所述个别信息项目的设定值与在步骤S2中获得的场景信息中的单段信息匹配,并且在步骤S5和S6或步骤S7到S9的过程中,可以仅仅显示检索的场景数据51的图像(样本图像或模拟图像)作为指示推荐场景的图像。即,仅仅将对应于拍摄场景的场景数据51的图像(样本图像或模拟图像)显示为推荐场景,所述拍摄场景被认为与实际的拍摄场景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与实际拍摄场景匹配的拍摄场景的方法(检索场景数据51的方法)和设定优先顺序的方法为可选。
尽管当前与过程图像101共同显示的可选图像可被切换为另一组可选图像,但是可以禁止切换为另一组可选图像。具体地,制造者或用户可以在可与过程图像101共同显示的可选图像的最大数目的范围内,从先前准备的多段场景数据中预先选择多段代表性的场景数据(场景编号),使得仅有那些与选择的多段代表性场景数据对应的可选图像能够与过程图像101共同显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供除本发明的场景选择模式以外的另一个场景选择模式,并允许用户从先前准备的多段场景数据中选择期望的场景数据。
尽管响应于通过用户操作预设键作出的切换指令将当前与过程图像101共同显示的可选图像一次性切换为另一组可选图像,但是该切换方法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并且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改变可选图像。即,当通过方向键13作出向下指令时,可将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的可选图像(样本图像和模拟图像)切换为优先顺序低一级的拍摄场景(场景数据51)的可选图像,因而当通过方向键13作出向上指令时,可将显示在第一到第三子区域A2a、A2b和A2c的可选图像(样本图像和模拟图像)切换为优先顺序高一级的拍摄场景(场景数据51)的可选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改变选择光标C的显示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屏15a被分为主区域A1和小于主区域A1的子区域A2a、A2b和A2c,并且在主区域A1中显示过程图像101,而在子区域A2a、A2b和A2c中显示用于选择场景的图像。但是,所有的区域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子区域的尺寸可被设计为互不相同。例如,具有高优先顺序的子区域A2a可大于其它子区域,或者子区域的尺寸可根据优先顺序增大(减小)。可根据需要改变模拟图像202、203和204的编号和布局(子区域A2a、A2b和A2c的编号)。
尽管以上描述已经给出以下情况,当监视器15具有侧向大于普通屏幕高宽比(3∶4)的高宽比(9∶16)的显示屏15a,但是监视器15的显示屏15a并非必须侧向更长,并且当监视器的显示屏具有正常高宽比时本发明也可被设计出。
每幅图像的尺寸为可选的。例如,图11示例了一种其每幅图像的高宽比设定为9∶16的,子区域A2a到A2f的数目设定为“6”的屏幕结构。
在响应于快门键5的操作而对目标进行拍摄时,自动执行在用户选择的拍摄条件下进行拍摄和在自动模式中选择的拍摄条件下进行拍摄。然而,可以取消在自动模式中选择的拍摄条件下进行拍摄或用户可选择性地选择是否执行该拍摄。
尽管以上描述给出了本发明适用于数码照相机的情况,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这种情况,而是能够容易地适用于配备照相机的蜂窝电话终端、配备照相机的PDA(个人数字助理)、配备照相机的个人计算机以及那些操作为具有如CCD的成像装置和监视器装置的照相机设备。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泛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有多种实施例以及对其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旨在示例性说明本发明,而并不局限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是通过随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实施例示出的。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等价意义内和在权利要求内进行的各种更改将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照相机设备、摄像装置和方法、拍摄条件设定装置和方法等。
Claims (22)
1.一种照相机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其拍摄目标并输出其图像数据;
显示单元,其显示图像;
存储单元,其存储多个拍摄条件;
显示控制单元,其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基于来自所述成像单元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实时图像和用于识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多个拍摄条件的多幅可选图像;
选择单元,其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可选图像中的任意一幅;
设定单元,其将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可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设定为用于拍摄操作的拍摄条件;以及
记录单元,其令所述成像单元根据由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拍摄条件来拍摄所述目标,并记录获得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还包括最佳条件判别单元,其为将要由所述成像单元拍摄的所述目标的拍摄场景判别最佳拍摄条件,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在将要显示的多幅可选图像中与所述最佳拍摄条件对应的可选图像,所述最佳拍摄条件是由所述最佳条件判别单元判别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屏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的一个中显示由所述成像单元拍摄的实时图像;以及在其它区域中显示多幅可选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显示屏的高宽比和由从所述成像单元输出的所述图像数据限定的图像的高宽比互不相同,并且,
所述一个区域的尺寸为可显示的最大尺寸,其具有与由所述图像数据限定的所述图像的高宽比基本等同的高宽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单元,还包括:
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其获得用以指定在拍摄所述目标时的拍摄场景的场景指定信息;以及,
检索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场景指定信息,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的所述多个拍摄条件中检索预设编号的拍摄条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与所述检索单元检索到的所述多个拍摄条件对应的多幅可选图像和所述实时图像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屏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与指定了所述目标的状态的场景指定信息相关的拍摄条件,
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获得与所述成像单元拍摄的所述目标有关的信息作为场景指定信息,并且
所述检索单元通过将由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场景指定信息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拍摄条件的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进行比较来检索所述预设编号的拍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成像单元包括输出场景指定信息以指定拍摄场景的单元,并且
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获得由所述成像单元输出的所述场景指定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场景指定信息包括指定以下内容中至少一种的信息,所述内容包括:从所述照相机设备到所述目标的距离、所述目标有/无运动、所述目标的亮度、所述目标的拍摄场所以及光源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判别在拍摄所述目标时的拍摄环境,并从所述判别的拍摄环境中获得场景指定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具有可对当前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器,并获得指定在拍摄所述目标时的季节的信息和/或根据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所述当前时间指定拍摄时间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图像改变单元,其响应于预设的操作,改变将要与实时图像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屏上的多幅可选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还包括:
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其获得场景指定信息以指定在拍摄所述目标时的拍摄场景;以及
优先顺序设定单元,其基于所述场景指定信息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场景指定信息,对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多个拍摄条件设定优先顺序,并且,
其中,所述图像改变单元根据所述优先顺序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优先顺序改变将要与所述实时图像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多幅可选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图像改变单元响应于所述预设操作,一次性改变将要与所述实时图像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多幅可选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可选图像的阵列;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指定一个所述可选图像的光标;以及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移动所述光标,并且
当所述光标指定在所述阵列的末端处的可选图像并且所述光标被指导移出所述阵列时,所述图像改变单元改变将要显示的可选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每个所述拍摄条件以及表示适当拍摄场景的样本图像,所述拍摄条件与所述拍摄场景彼此相关联地应用于所述拍摄场景,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将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多幅样本图像显示为所述多幅可选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还包括假定图像生成单元,其基于从所述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数据,生成假定图像,所述假定图像指示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每个所述拍摄条件被设定为拍摄所述目标时的拍摄条件时假定的拍摄结果,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假定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多幅假定图像显示为与所述实时图像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所述多幅可选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每个所述拍摄条件以及表示适当拍摄场景的样本图像,所述拍摄条件与所述拍摄场景彼此相关联地应用于所述拍摄场景,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切换单元,其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将要与所述实时图像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多幅可选图像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样本图像和由所述假定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多幅假定图像之间进行改变。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可选图像的阵列;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指定一个所述可选图像的光标;以及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移动所述光标,并且
还包括假定图像生成单元,其基于从所述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数据,生成假定图像,所述假定图像指示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与所述光标指定的所述可选图像对应的个别拍摄条件被设定为拍摄所述目标时的拍摄条件时假定的拍摄结果,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实时图像、所述可选图像和由所述假定图像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假定图像同时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每个所述拍摄条件都包括多个项目,并且
每个所述可选图像是表示所述图像的拍摄场景之间差别的图像。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其中,所述设定单元响应于拍摄指令,设定与用户用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可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设备,还包括:
自动设定单元,其在拍摄所述目标时自动设定适用于所述目标的拍摄条件;以及
记录控制单元,其令所述成像单元连续执行在所述自动设定单元自动设定的所述拍摄条件下的拍摄操作,以及在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拍摄条件下的拍摄操作,并将在每种所述拍摄操作中从所述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中。
22.一种成像方法,包括:
成像步骤,拍摄目标并输出其图像数据;
显示步骤,将分别表示拍摄条件的多幅拍摄条件选择图像,和由在所述成像步骤中输出的所述图像数据指示的图像同时显示在显示屏上;
选择步骤,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的多幅拍摄条件选择图像中的一幅;以及
记录步骤,根据与所述选择的拍摄条件选择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拍摄所述目标,并将所述拍摄图像记录在存储器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09889A JP4792985B2 (ja) | 2006-01-18 | 2006-01-18 | カメラ装置、撮影条件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009889/2006 | 2006-01-18 | ||
PCT/JP2007/051018 WO2007083818A1 (en) | 2006-01-18 | 2007-01-17 | Camera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41738A CN101341738A (zh) | 2009-01-07 |
CN101341738B true CN101341738B (zh) | 2011-06-15 |
Family
ID=37895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07865A Active CN101341738B (zh) | 2006-01-18 | 2007-01-17 | 照相机设备及成像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56451B2 (zh) |
JP (1) | JP4792985B2 (zh) |
KR (1) | KR100933416B1 (zh) |
CN (1) | CN101341738B (zh) |
HK (1) | HK1122447A1 (zh) |
WO (1) | WO200708381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39412B2 (ja) * | 2004-09-09 | 2008-01-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4587178B2 (ja) * | 2005-07-29 | 2010-1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
JP5076695B2 (ja) * | 2006-09-29 | 2012-11-21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画像補正装置及び画像補正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
JP2008178037A (ja) * | 2007-01-22 | 2008-07-31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4363468B2 (ja) * | 2007-07-12 | 2009-11-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並びに映像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2009044602A (ja) * | 2007-08-10 | 2009-02-26 | Olympus Imaging Corp |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
CN101419391B (zh) * | 2007-10-24 | 2010-06-02 |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调整显示器亮度的系统及方法 |
US8477228B2 (en) * | 2008-06-30 | 2013-07-02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Camera data management and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
JP4692614B2 (ja) * | 2008-11-28 | 2011-06-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692615B2 (ja) * | 2008-11-28 | 2011-06-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0130510A (ja) * | 2008-11-28 | 2010-06-10 | Brother Ind Ltd |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118003B2 (ja) * | 2008-11-28 | 2013-01-1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および画素数調整方法 |
JP5520037B2 (ja) * | 2009-01-30 | 2014-06-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1595254B1 (ko) * | 2009-02-20 | 2016-02-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이트 밸런스 조정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화이트 밸런스 조정 장치 |
KR101599872B1 (ko) * | 2009-02-25 | 2016-03-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그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실행시키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기록매체 |
JP5493456B2 (ja) * | 2009-05-01 | 2014-05-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
US20100287502A1 (en) * | 2009-05-11 | 2010-11-11 | Olympus Imaging Corp. | Image search device and image search method |
US8289400B2 (en) | 2009-06-05 | 2012-10-16 | Apple Inc. | Image capturing device having continuous image capture |
JP5343739B2 (ja) * | 2009-07-02 | 2013-11-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出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1594295B1 (ko) * | 2009-07-07 | 2016-02-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방법 |
US20110113361A1 (en) * | 2009-11-06 | 2011-05-12 | Apple Inc. | Adjustment presets for digital images |
JP5719608B2 (ja) * | 2010-04-02 | 2015-05-20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撮影機器 |
US11403739B2 (en) * | 2010-04-12 | 2022-08-02 | Adob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targeting and prioritized interpolation of lens profiles |
US9019417B2 (en) * | 2010-06-09 | 2015-04-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Imaging system, imag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imaging conditions alterable according to display conditions |
KR101677633B1 (ko) * | 2010-07-12 | 2016-1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진 편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이동 단말기 |
JP5833822B2 (ja) * | 2010-11-25 | 2015-12-1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5694860B2 (ja) * | 2011-06-08 | 2015-04-01 | 晴人 田村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KR20130069039A (ko) * | 2011-12-16 | 2013-06-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
JP2013162436A (ja) * | 2012-02-08 | 2013-08-19 | Sony Corp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JP6205684B2 (ja) * | 2012-08-01 | 2017-10-04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撮像装置 |
JP6004851B2 (ja) * | 2012-09-11 | 2016-10-12 |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 形状測定装置、形状測定方法および形状測定プログラム |
CN103900709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热像挑选通知装置和热像挑选通知方法 |
WO2014109129A1 (ja) | 2013-01-08 | 2014-07-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
WO2014178228A1 (ja) | 2013-04-30 | 2014-11-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
KR102065410B1 (ko) * | 2013-09-04 | 2020-01-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JP5753251B2 (ja) * | 2013-12-27 | 2015-07-2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CN103971547B (zh) * | 2014-05-30 | 2018-12-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摄影仿真教学方法及系统 |
JP6487666B2 (ja) * | 2014-10-31 | 2019-03-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KR20170027052A (ko) * | 2015-09-01 | 2017-03-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
WO2017047012A1 (ja) * | 2015-09-18 | 2017-03-2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とサーバとを含むシステム |
US9674455B1 (en) | 2016-03-15 | 2017-06-06 | Donald Frederick Wright, Jr. | Programmable manual mode for digital cameras |
CN105959569A (zh) * | 2016-06-27 | 2016-09-21 | 武克易 | 一种智能终端拍照方法 |
CN105979152A (zh) * | 2016-06-27 | 2016-09-28 | 武克易 | 一种智能拍照系统 |
JP6703787B2 (ja) * | 2016-06-29 | 2020-06-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6685188B2 (ja) * | 2016-06-29 | 2020-04-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6649701A (zh) * | 2016-12-20 | 2017-05-10 | 新乡学院 | 一种美术作品筛选展示系统 |
CN108174097B (zh) * | 2017-12-29 | 2021-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片拍摄、拍摄参数提供方法及装置 |
JP7072667B2 (ja) * | 2018-03-26 | 2022-05-20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支援制御方法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
JP6653845B1 (ja) * | 2018-11-08 | 2020-02-2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9862257A (zh) * | 2018-12-25 | 2019-06-0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快速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35230A (zh) * | 2019-04-15 | 2019-07-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折叠屏的图片显示控制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
CN110062163B (zh) * | 2019-04-22 | 2020-10-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CN112153296B (zh) * | 2019-06-27 | 2022-04-05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装置及带有fpga的摄像机 |
CN113035003A (zh) * | 2021-03-24 | 2021-06-25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虚拟仿真摄影学习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4622A (zh) * | 2003-10-01 | 2005-04-06 | 索尼株式会社 | 图像拍摄装置与图像拍摄方法 |
US6914624B1 (en) * | 2000-11-13 | 2005-07-0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daptive and learning setting selection process for imaging device |
CN1691754A (zh) * | 2004-04-23 | 2005-11-02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39028B2 (ja) * | 1991-02-04 | 2001-02-26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撮影装置 |
JPH05110912A (ja) * | 1991-12-16 | 1993-04-30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カメラ |
JP3639637B2 (ja) * | 1995-05-15 | 2005-04-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カメラ |
JPH10262164A (ja) * | 1997-03-18 | 1998-09-29 | Canon Inc | 画像入力装置、画像入力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JP3993922B2 (ja) * | 1997-05-30 | 2007-10-1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変形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6310648B1 (en) * | 1997-09-12 | 2001-10-3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User interface for electronic image viewing apparatus |
JPH11220638A (ja) * | 1998-01-30 | 1999-08-10 | Casio Comput Co Ltd |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
JP4065472B2 (ja) * | 1999-04-27 | 2008-03-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記憶媒体 |
JP2000350071A (ja) * | 1999-06-02 | 2000-12-15 | Nikon Corp |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JP2001211352A (ja) * | 2000-01-25 | 2001-08-0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 |
JP2001211353A (ja) * | 2000-01-25 | 2001-08-0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 |
JP2001211359A (ja) * | 2000-01-25 | 2001-08-0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 |
JP2001218103A (ja) * | 2000-02-03 | 2001-08-10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 |
EP1128656A3 (en) * | 2000-02-21 | 2002-01-09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photographing system having data management function, data managem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JP3925054B2 (ja) * | 2000-06-21 | 2007-06-0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カメラ装置 |
JP3543135B2 (ja) * | 2000-06-21 | 2004-07-14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カメラ装置 |
JP2002152586A (ja) * | 2000-11-06 | 2002-05-24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 |
JP2002158903A (ja) * | 2000-11-22 | 2002-05-31 | Casio Comput Co Ltd |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02237988A (ja) * | 2001-02-09 | 2002-08-2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及び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 |
JP2004054201A (ja) * | 2002-05-28 | 2004-02-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撮影装置の制御装置、撮影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7139738B2 (en) * | 2002-06-27 | 2006-11-21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Face recognition using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
JP4307061B2 (ja) * | 2002-12-24 | 2009-08-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2004254256A (ja) * | 2003-02-24 | 2004-09-09 | Casio Comput Co Ltd | カメラ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5130184A (ja) * | 2003-10-23 | 2005-05-19 | Sony Corp | 撮影処理装置及び撮影モード選択方法 |
JP4955909B2 (ja) * | 2003-11-19 | 2012-06-2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カメラ装置、及びその撮影条件設定方法 |
JP4096889B2 (ja) * | 2004-02-13 | 2008-06-04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カメラ装置及びスルー画像表示方法 |
JP4333394B2 (ja) | 2004-02-13 | 2009-09-1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カメラ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JP2005354486A (ja) * | 2004-06-11 | 2005-12-2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KR101058019B1 (ko) * | 2004-11-10 | 2011-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합 디스플레이 모드가 수행되는 디지털 촬영 장치의제어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채용한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
-
2006
- 2006-01-18 JP JP2006009889A patent/JP4792985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1-17 KR KR1020077029003A patent/KR10093341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01-17 WO PCT/JP2007/051018 patent/WO200708381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1-17 US US11/654,411 patent/US7656451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1-17 CN CN2007800007865A patent/CN101341738B/zh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18 HK HK09102595.6A patent/HK112244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14624B1 (en) * | 2000-11-13 | 2005-07-0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daptive and learning setting selection process for imaging device |
CN1604622A (zh) * | 2003-10-01 | 2005-04-06 | 索尼株式会社 | 图像拍摄装置与图像拍摄方法 |
CN1691754A (zh) * | 2004-04-23 | 2005-11-02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5-229326A 2005.08.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933416B1 (ko) | 2009-12-22 |
CN101341738A (zh) | 2009-01-07 |
JP2007194819A (ja) | 2007-08-02 |
KR20080016631A (ko) | 2008-02-21 |
US20070171282A1 (en) | 2007-07-26 |
HK1122447A1 (en) | 2009-05-15 |
JP4792985B2 (ja) | 2011-10-12 |
US7656451B2 (en) | 2010-02-02 |
WO2007083818A1 (en) | 2007-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41738B (zh) | 照相机设备及成像方法 | |
CN101026689B (zh) | 摄像装置及直通图像显示方法 | |
CN101355655B (zh) | 图像拾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1355651B (zh) | 摄像装置 | |
KR101063678B1 (ko) |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방법 | |
US7492405B2 (en) | Camera apparatus, display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ontaining displaying method | |
CN100553296C (zh) | 拍摄装置和曝光控制方法 | |
JP3543135B2 (ja) | カメラ装置 | |
US20070237513A1 (en) |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 |
JP2000350071A (ja) |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
JP2002101329A (ja) | デジタルカメラ、画像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 |
JP2007174548A (ja) | 撮影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248815A (zh) |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 |
CN108293087A (zh) |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6203811A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
JP2001211421A (ja) | 画像管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電子カメラ | |
CN102036011B (zh)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 |
JP2005073161A (ja) | 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 |
JP3630104B2 (ja) | カメラ装置及びその見本画像表示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
US7616236B2 (en) | Control method used b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2006020105A (ja) | 撮像装置、スロット写真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4525333B2 (ja) | カメラ装置、表示設定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設定制御方法 | |
US8073319B2 (en) |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based on face detection and photography conditions | |
JP2001211354A (ja) | 電子カメラ | |
JP2018182600A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24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24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