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097B -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97B
CN1013097B CN 86100004 CN86100004A CN1013097B CN 1013097 B CN1013097 B CN 1013097B CN 86100004 CN86100004 CN 86100004 CN 86100004 A CN86100004 A CN 86100004A CN 1013097 B CN1013097 B CN 1013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predetermined
elevator
valuation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61000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0004A (zh
Inventor
植谷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 861000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97B/zh
Publication of CN86100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00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97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当根据装在每个楼道里的预定楼层按钮设置的预定楼层要求根据分配估值给各个电梯箱时,对表明被分配电梯箱的预定停靠楼层在各个被分配电梯箱之间的重叠情况的楼层重叠估值进行计算,并将此值引入分配估值以便分配各电梯箱,而且将这样分配的各电梯箱的预定楼层向楼道报告。这样就减少了被指示的预定楼层在各电梯箱之间重叠的机会,因此实现了有效操作并使在楼道待乘的乘客能很方便地找到他们应该乘坐的电梯箱。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组管理电梯箱的系统,这种电梯箱使用装在楼道里的预定楼层按钮来操作运行。
通常,电梯的构造和操作方法是:楼道里乘客的要求通过装在楼道里的一个向上或向下的按钮加以指示,然后按照这个楼道乘客的要求来停靠电梯箱。当电梯箱到达时,乘客登上电梯箱并按下电梯箱里的预定楼层按钮来登记电梯箱的停靠要求。电梯箱对这个停靠要求做出响应,由此完成一系列服务操作。
最近介绍了一种系统,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申请公报53-40843号中介绍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在每个楼道中都装有一块设有若干预定楼层按钮的控制面板,对预定楼层的要求直接在楼道里登记,因此对按钮的操纵可以加强,并且管理性能也得到改善。因为在电梯箱对楼道做出响应以前,已经知道预定楼层。
图13是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分组管理电梯中第二层楼道的示意图。在该图中,字母X和y分别表示电梯箱1和2的楼道门。数字10表示一个楼道控制面板,其中装有到第一层和第三至第八层用的预定楼层按钮1A和3A-8A。该控制面板所登记的是相应于电梯箱1和2中各自按钮的共同预定楼层要求。符号11
Figure 86100004_IMG2
和12
Figure 86100004_IMG3
分别表示电梯箱1上升和下降的到达预报灯,而符号11 y和12 y则分别表示电梯箱2的上升和下降到达预报灯。符号13
Figure 86100004_IMG4
和13 y是预定楼层指示器,它们分别指示电梯箱1和2的预定楼层。
其中假定供第五层到第八层用的预定楼层按钮5A-8A已经在 第二层楼道里被按下。然后第二层的楼道要求被登记,在这同时由预定楼层按钮5A-8A所设置的预定楼层要求分配给各自的电梯箱。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完成电梯箱分配功能的系统,其中一个例子是根据分配估值来完成对电梯箱的分配,这个例子已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58-32154号中公开。更具体地说,要对欲分配给电梯箱的楼道加以选择,而且楼道临时分配给各个电梯箱。供已分配给各电梯箱的各楼道用的预定服务时间,以及供临时分配的楼道用的预定服务时间要分别加以计算,得到供各电梯箱使用的服务状态估值,并且根据这些估值来对电梯箱进行分配(估值的计算将在后面叙述)。另外还假定:作为结果,去第六层和第八层的预定楼层要求分配给电梯箱1,而去第五层和第七层的预定楼层要求分配给电梯箱2。那么这些预定楼层分别显示在预定楼层指示器13 和13 y上。电梯箱1和2在到达第二层以后分别向前运行,去到各自分配的楼层上去。
利用如上所述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已有技术,当在同一楼层沿同一方向登记大量预定楼层要求时,如果一个电梯箱难以满足这些预定楼层要求,就要配置许多电梯箱。在这种情况下,预定各楼层是为各自电梯箱指示的,等在楼道里的乘客必须从预定楼层指示器13
Figure 86100004_IMG6
和13 y中找出他们该上的是哪个电梯箱。于是,如图13所示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电梯箱和楼层的数量都比较大时,可能不容易找出该上的电梯箱,在楼道里等待的乘客会因此而走来走去,不知所措。
本发明者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为此目的为电梯提供了一个分组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甚至当在同一楼层沿同一方向登记有大量预定楼层要求时,在楼道里等待的乘客也很容易找到他们应该乘坐的电 梯箱。
根据本发明制作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它含有楼层重迭估计装置,当通过装在每个楼层的预定楼层按钮确定的预定楼层要求根据分配估值分配给各个电梯箱时,借助楼层重迭估计装置可以计算楼层重迭估计值,并将这个楼层重迭估值引入分配估值中去,其中上述楼层重迭估值表示:分配的各电梯箱预定停靠的各楼层在各个被分配的电梯箱之间的重迭情况。
在本发明中,楼层重迭估值被引入分配估值中去,因此减少了楼道中要指示的预定楼层在各个已分配电梯箱之间的重迭机会,并提高了连续预定楼层被连续指示的程度。
图1是系统的总配置图,它表示了按照本发明制做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线路方框图;
图3是该实施例中的楼道前视图;
图4表示预定楼层要求的登记楼层;
图5表示对各预定楼层要求的分配状态;
图6说明各电梯箱的分配状态及各预定楼层的指示情况。
图7是预定楼层分配操作流程图,它是根据图2所示的分组管理微型计算机的程序进行的;
图8是楼层重迭估计操作流程图,它是根据图7的一个子程序进行的;
图9是楼层重迭估值计算操作流程图,它是基于图8所示的一个子程序进行的;
图10是预定楼层显示控制操作流程图,它是基于图2所示电梯 箱控制微计算机程序进行的;
图11是预定楼层指示器的前视图,它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2是预定楼层显示控制操作的流程图,这个流程是用来操作图11所示的指示器的;
图13是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已有技术的楼道前视图。
图1是按照本发明制做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总配置图。正如从图1就能看清的,在这个实施例中,当装在某一楼道中的预定楼层按钮A(预定楼层按钮1A,3A-8A等统称为“A”)被按下时,则相应的预定楼层要求通过预定楼层要求登记装置15被加以登记,而对该预定楼层要求在各个电梯箱中的分配估值则用预定楼层要求分配装置16来计算,并且预定楼层要求根据该计算值被分配给这些电梯箱中的任意一个。被分配的电梯箱由驱动控制装置17驱动和控制,以便对预定楼层要求所规定的楼层做出响应。与此同时,预定楼层被楼道里的预定楼层信息单元13指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使用指示灯的预定楼层显示装置)。同时,楼层重迭估计装置18计算楼层重迭估值,这个估值表示被分配电梯箱预定停靠的各楼层在如此分配的各电梯箱之间的重迭情况,该楼层重迭估值被引入分配估值,以便减少指示在预定楼层显示单元13上的各预定楼层在各被分配电梯箱之间重迭的机会。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线路方框图。
在该图中,数字20表示一个电梯箱控制用微型计算机,它由一个微型计算机构成(以下称为“MC”)(图中仅表示了与一个电梯箱相应的电梯箱控制用MC)。该电梯箱控制用MC的配置与日本专 利申请公开公报51-53354号中(美国西屋公司)所述的MC例子相类似。它包括一个中央处理装置(以下称“CPU”)20A,一个存储装置20B。20B包括一个ROM(只读存储器)和一个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用来存储程序和固定值数据,而RAM则用来临时存储象计算结果一类的数据。它还包括用来送出和接收数据的传输装置20C,用来把从驱动控制设备17来的及送进17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平进行转换的转换装置20D,以及用来把送往设在楼道里的预定楼层指示器13的输出信号电平进行转换的转换装置20E。数字21表示一个分组管理MC,它也由一个MC组成,这个MC的结构与前述MC类似,它由CPU21A,传输装置21C及转换装置21D组成。21D对来自和去往装在楼道里的预定楼层按钮A的输入和输出电平进行转换。
图3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建造的电梯第二层楼道的前视图。
在该图中, 、 y,1A,3A-8A和10这些部分与图13的相似。字母Z表示电梯箱3的楼道门,而符号13 -13Z表示电梯箱1~3的预定楼层指示器。
图4表示预定楼层要求登记楼层H,它是在各个楼层的楼道控制面板上登记的。楼道控制面板的设置楼层i(=1,2,3…8)用竖直方向的数字表示,而在各设置楼层i上楼道控制面板的预定楼层登记楼层j(=1,2,3…8)则用横向数字指示。例如Hij=“1”规定:第i层楼道的预定到第j层的预定楼层要求被登记。
图5表示了被分配给各个楼层的预定楼层要求的各个电梯箱的状态。W1-W3表示对各个电梯箱1-3的分配楼层。例如Wlij=“1”表示电梯箱1被分配给预定要到第j层的第i层楼道的要求。
预定楼层要求登记楼层H和分配楼层W1-W3在分组管理MC21的存储装置21B的RAM中被设置成列陈形式。
图6举例说明了各电梯箱的分配状态及预定楼层的指示。做为例子,在由第二层对第一、第四、第六和第八层的预定楼层要求中,预定到第一层的要求分配给电梯箱1,而预定到第四、第六层的要求分配给电梯箱2,而预定到第八层的要求分配给电梯箱3。此外,第一层被显示在第二层的预定楼层指示器13
Figure 86100004_IMG9
上,而第四层到第六层则显示在第二层的预定楼层指示器13 y上,而第七层和第八层则显示在第二层的预定楼层指示器13Z上。这里电梯箱2虽然没有分配给第五层,但由于等待的乘客很容易看到这个指示,所以对第四到第六层做了连续显示。为了催促等候的乘客登记预定楼层要求,也能够仅仅显示分配的楼层或者改变显示方式。至于电梯箱3,虽然在第二层只为它分配了去第八层的预定楼层要求,但这个电梯箱在第二层的前面还在第七层分配有去第八层的预定楼层要求,因此也对第七层加以指示。尽管本实施例表示的例子中在前进方向所有楼层上的预定停靠楼层均包括在以这种方式做的预定楼层指示中,但对楼道控制面板的设置楼层上已登记的预定楼层要求以外的预定停靠楼层可以毫无问题地从这个指示中排除出去。象上述这种预定楼层的连续指示是容易看到的。为了这个目的,认为可取的是:在对用分配楼层W1-W3指示的预定楼层要求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各个电梯箱被分配的预定楼层要求在各个电梯箱之间是不重迭的,而且是连续的。
当对分组管理的效率也进行考虑时,应采用下述的一种分配,在这种分配中,不仅包括在某个特定楼层的预定楼层要求中所要的各楼层,而且包括前方楼层上的各预定停靠楼层的各个电梯箱的预定楼层 应该不重复并且是连续的。因此,本发明把各个电梯箱的已分配预定楼层要求的相互重迭做为一个不利因素加以估计,并试图把它引入分配估值中去。
下面,本实施例的操作将结合图7~10加以叙述。图7表示根据存储在分配管理MC21的存储装置21B的ROM中的程序进行操作的流程图,图8表示出上述程序的一个子程序,图9表示出图8中的一个处理步骤的细节,图10是根据存储在电梯箱控制MC20的存储装置20B中的程序进行操作的流程图。
当预定楼层按钮A在每个楼层的楼道中被按下时,则登记预定楼层要求的操作依靠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来完成。然而,因为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电梯操作,所以在流程图中不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图7中步骤31置扫描设置楼层io为零,步骤32置扫描预定楼层jo为零,以分别对扫描设置楼层和扫描预定楼层初始化。在步骤33中将扫描设置楼层io置到io+1,而步骤34则把扫描预定楼层jo置为jo+1,即把每个扫描设置楼层和扫描预定楼层改变一个楼层。在步骤35确定第io层楼道预定去第jo楼层的要求是否被登记,它要取决于Hiojo是否等于1。当这个要求被登记时,预定楼层要求是否未被分配要在第36步骤中决定,它取决于W1iojo,W2iojo和W3iojo是否全都等于“0”。即要决定是否有任何电梯箱被分配给在第io层楼预定去jo楼层的要求。当没有任何电梯箱被分配时,表示在图8中的子程序WARI被运行以选择一个电梯箱分配给第io层预定去第jo楼层的要求。当第io层楼道预定到第jo楼层的要求在第35步骤中没被登记、以及电梯箱已经在步骤36被分配时,则该流程不执行步骤37跳到 步骤38。步骤38决定楼层扫描是否结束。当扫描没有结束时,控制流程重新回到步骤34以便继续扫描。当预定楼层已结束时,步骤39要决定对各设置楼层的扫描是否已经完结。当该扫描尚未结束时则控制流程回到步骤33以便继续这个扫描。
另外,图8中的步骤37A把已分配的电梯箱号K置于零,以便清除数据,为存储被分配电梯箱的数据做准备。步骤37B在用来临时存储估值Eo的结果的存储器中置最大值(估值Eo较小为好,因此这个最大值是各比较值的初始值)。步骤37C置扫描电梯箱Ko为零以对扫描电梯箱号初始化,而步骤37D置扫描电梯箱号Ko为Ko+1以便使扫描电梯箱号变更1。步骤37E计算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这个估值表示:被分配各电梯箱的预定停靠楼层在各被分配电梯箱之间的重迭情况。这个步骤的子程序表示在图9中。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是这样的:当电梯箱ko在第io层和其前方各层上的各个预定停靠层被连续找出时,则这些预定停靠楼层与其它被分配电梯箱的预定停靠楼层之间的重迭就可以被指示出来。
此后,由步骤37F计算分配估值。
这个操作完成一个综合估计,其办法是在上述分配电梯箱ko的情况下把各个楼道的所有预定楼层要求(包括未分配给电梯箱ko的各个要求)的等待时间及登上各电梯箱以后的服务时间加在一起,还要进一步引入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一并考虑。其中Rkij表示电梯箱k到达第i层所预期化费的时间,Tij则表示从在第i层预定去第j层的要求被登记开始所经过的时间,而Skij是电梯箱k从i层到达j层所化费的时间,即服务时间(在 电梯箱中的乘坐时间)。Wkij表示图5所示的分配楼层的各个单元,当电梯箱k被分配给从第i层预定去j层的要求时Wkij=1,否则Wkij=0。
在这种方式中,分配估值Eko以下述方式构成估计:所有已经登记和分配的预定楼层要求(已经被分配的预定楼层要求所具有的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可被从io层预定去jo层的要求的重新分配所延长)均按照∑∑∑ kij(Rkij+Tij+Skj)×Wkij方式加到从第io层预定去jo层的要求的服务估值(Rkoiojo+Tiojo+Skoiojo)中去。此外,在第37E步骤求得的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被加权α(α是一个预定的数值),然后所有的楼层重迭估值加起来,由此值估计在第io层和前方各层中预定停靠楼层与其它电梯箱的预定停靠楼层的重迭这一不利情况。
时间Rkij和Tij用与普通电梯已有的分组管理装置相同的方式根据向上和向下的要求来估计。时间Skij的估计与时间Rkij的估计十分相似。因为在第i层的预定楼层在到达i层以前就已知了,所以不仅根据分配确定的在设置楼层的停靠,而且根据从设置楼层发出的预定楼层要求而确定的停靠均可用来确定停靠楼层,这个计算中的确定因素,无需详细解释。
此后,在步骤37G检查在步骤37F获得的分配估值Eko是否比以前获得的最佳估值Eo小。如果前者比后者小,则步骤37H把电梯箱ko变更到新的待选电梯箱k,同时把最佳估值Eo修正到Eko。如果在步骤37G中分配估值Eko不比最佳估值Eo小,则步骤37H不进行。步骤37I决定是否对所有的电梯箱的扫描均 完成了。当该扫描未完成时,控制流程回到步骤37D。当扫描已完成时,则迄今所得到的最佳电梯箱在步骤37J被置为被分配电梯箱。此外,Wkoiojo置为“1”。
另外将叙述根据图9所示子程序对楼层重迭估值的计算。
在把设置楼层io预定去jo层的要求临时分配给扫描电梯箱ko号情况下,这个操作用来检验关于在设置楼层i(从第一层到第八层的各层)的预定各楼层中与其它电梯箱号的重迭。当包含重迭时,这个操作设置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其中,“预定楼层与其它电梯箱的预定楼层的重迭”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下面要叙述的各个电梯箱的服务指示部分的重迭。服务指示部分是这样设置的:每个电梯箱的预定停靠楼层甚至对电梯箱预定不停靠的一个或几个中间楼层也继续停靠。例如当某一电梯箱的实际预定停靠楼层是第四、第五和第八层时,则服务指示部分把第四到第八层作为预定楼层来设置。
此外,各预定停靠楼层被详细规定成:指定的楼层(在分配楼层W1-W3中至少有一个预定楼层要求分配给这个指定楼层);所有被分配的预定要求楼层;以及目前已在各电梯箱登记的电梯箱要求楼层。然而在特定电梯箱到达设置楼层i以前,已由特定电梯箱或其它电梯箱进行了服务的楼层,以及在电梯箱从i层出发之后并不需要服务的楼层,则从i层的预定停靠楼层中除掉。此外,还要考虑电梯箱的服务方向以找到预定停靠楼层,但其方法从普通电梯技术中可以很容易想到,因此不再对其加以叙述了。
这样,从图9所示的操作中可以求得关于单独的楼层i的各个电梯箱的服务指示部分的重迭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包括三个电梯 箱所以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可以是0,1,2这三个值中的任一个。
现在,步骤37E1使扫描设置楼层i成为零,对扫描指定楼层初始化,步骤37E2使扫描指定楼层i成为i+1,以便让扫描设置楼层i变更一层。步骤37E3计算位于设置楼层的扫描电梯箱ko号的服务指示部分J1-J2。这里J1表示该部分中的最低楼层,J2则表示最高楼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io层还是jo层均应包括在预定停靠楼层中。步骤37E4计算扫描电梯箱ko号以外的电梯箱在设置楼层i的服务指示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io层预定去jo层的要求没有考虑进去。步骤37E5把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重置为零。在步骤37E6,扫描电梯箱ko号以外的电梯箱被扫描,当它的服务指示部分与扫描电梯箱ko号的服务指示部分重迭时,就在楼层重迭估值e(ko,io,jo,i)中加上“1”。在步骤37E7中,确定是否设置楼层的扫描已经完成,如果没完成,则控制流程回到步骤37E2。
图10表示了对预定楼层指示器13X-13Z的预定楼层显示控制操作的管理程序。这里在各个楼道里的各个预定楼层指示器13是否被确定,要根据在各设置楼层的分配预定楼层Wij及已做为电梯箱要求登记的预定楼层要求来判断,其中Wij是从分组管理MC21中发给各电梯箱的。而确定的结果输送给预定楼层指示器13,这就是说,在每个设置楼层,当该楼层是预定停靠楼层时,则对该楼层估计服务指示部分,而在这个部分中与各预定楼层相应的指示灯都点亮。
步骤41对扫描设置楼层初始化,步骤42对扫描设置楼层变更 一层。在步骤43,确定第i层是否是预定停靠层(其根据是看该设置楼层是否具有分配到分配楼层W1(W2或W3)的预定楼层要求),被分配预定楼层要求的楼层、或预定楼层要求已在电梯箱中登记的楼层。这里,关于预定停靠的决定只要根据结合图6解释的“是否有具有分配有预定楼层要求的设置楼层”就可以做出。
在步骤44,设置楼层i的服务指示部分J1-J2用与图9解释的相同方法计算。在步骤45初始化扫描预定楼层,而步骤46把扫描预定楼层变更一层。在步骤47,要确定在第i层预定去第j层的运行是否被指示,其判据是看关系式J1≤J≤J2是否成立,亦即第j层是否包括在服务指示部分J1-J2中。当确定该运行不被指示时,步骤48打开向第j层运行的第i层指示灯。当确定该运行不被指示时,步骤49则熄灭向第j层运行的第i层的指示灯。在步骤50,要确定各预定楼层的扫描是否已结束。当它还未结束时,控制流程回到步骤46。当它已结束时,步骤51要确定各设置楼层的扫描是否已结束,而控制流程回到步骤42进行未结束的扫描。与此同时,当步骤43已确定第i层不是一个预定停靠楼层时,步骤52熄掉第i层的所有指示灯,控制流程跳到步骤51。
用这种方法,各预定楼层作为例子显示在图6中的预定楼层指示器13X-13y中,这样提供了各电梯箱之间无重迭的连续显示。因此,待乘的乘客就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他们该乘的电梯箱。
图11和12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1是预定楼层指示器13X的前视图,而图12是与图10所示相对应的预定楼层显示控制操作的程序。这里规定在预定楼层指示器13X上用J1层到J2层形式来显示各预定楼层。
步骤61对扫描预定楼层初始化,步骤62把扫描预定楼层变更一层。步骤63确定第i层是否是一个预定停靠楼层,当它是一个预定停靠楼层时,步骤64计算在设置楼层i上的服务指示部分J1-J2。在步骤65,用指示器13X左边的指示灯显示最低的楼层J1,而用右边的指示灯显示最高的楼层J2。步骤66决定对各设置楼层的扫描是否结束,当它未结束时,控制流程回到步骤62。同时当步骤63已确定第i层不是预定停靠层时,步骤67熄灭第i层的指示灯,控制流程跳到步骤66。
尽管在每个实施例中预定楼层显示装置已被用做预定楼层信息装置,但也可以用扬声器一类的东西来很好地提供言语信息。此外,虽然这里装了一个预定楼层显示装置供上下两个方向共用,但也可以为一个电梯箱的两个方向安装各自的显示装置。此外,也有可能指示例如为预定楼层服务的电梯箱号码。
虽然在各个实施例中仅分配一个电梯箱给一个预定楼层,但有时作为分配估计的结果各个服务指示部分重迭,或者当一个电梯箱不够用时可再多分配一个电梯箱。在这种情况下,还允许分配两个或多个电梯箱,并完成除首次经过预定楼层指示的电梯箱以外的电梯箱的预定楼层指示。这里,所谓“在服务指示时间重迭情况下分配两个或几个电梯箱”的意思是:当作为分配估计的结果,被分配给登记的预定楼层要求的电梯箱的服务指示部分与另一个电梯箱的服务指示部分重迭时,则为预定楼层要求附加分配另外的电梯箱。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基于装在每个楼道的预定楼层按钮产生的预定楼层要求根据分配估值被分配给各个电梯箱时,则对表明在各被分配电梯箱间有预定停靠楼层重迭情况的楼层重迭估值进行计算, 并被引入分配估值中以便分配电梯箱,而将这样分配的各电梯箱的预定楼层向楼道报告。这减少了被指示的各预定楼层在各电梯箱间的重迭机会,从而提高了各顺序预定楼层被连续指示的程度,它能使在楼道中待乘的乘客很方便地找出他们应乘的电梯箱。

Claims (5)

1、一种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包括:
楼道预定按钮;
与楼道预定按钮相耦合的预定楼层要求登记装置,用于登记预定楼层要求;
预定楼层要求分配装置;
预定楼层显示控制装置;
与预定楼层显示控制装置相耦合的预定楼层信息单元;
与预定楼层要求分配装置相耦合的驱动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楼层重迭估计装置,该装置计算楼层的重迭估值,这个估值指出各被分配电梯厢的预定停靠楼层在各被分配电梯厢之间的重迭情况,梯层重迭估计装置并把这个估值引入分配估值中去,从而在已分配的电梯厢中将重迭的目标楼道的机会被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用来计算分配估值的分配估值计算装置,而这个计算装置以下述方式计算分配估值:使为了完成预定楼层要求的服务所要求的预期时间被计算,而且将使用上述楼层重迭估计装置计算的楼层重迭估值加到该被计算的时间上去,此外该分配估值计算装置还计算供各个电梯箱使用的分配估值,以便选择有最好估值的电梯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楼层重迭估计装置包括计算楼层的装置,这个楼层由上述许多电梯箱中的一个服务,而上述楼层计算是根据上述一个电梯箱预定要停靠的各个楼层来进行的,上述楼层重迭估计装置还包括用来为上述许多电梯箱中剩下的电梯箱计算各服务楼层的装置,以及用来对上述一个电梯箱的服务楼层与剩下电梯箱的服务楼层进行比较,以决定各服务楼层是否重迭,以及在重迭的情况下产生一个表示重迭的信号作为它的输出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两个服务楼层计算装置去计算包括各相应电梯箱预定停靠楼层在内的连续楼层作为服务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梯使用的分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输出装置产生一个信号,该信号在被比较的服务楼层互相重迭时使分配估值变坏。
CN 86100004 1986-01-02 1986-01-02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Expired CN1013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0004 CN1013097B (zh) 1986-01-02 1986-01-02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0004 CN1013097B (zh) 1986-01-02 1986-01-02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004A CN86100004A (zh) 1987-07-22
CN1013097B true CN1013097B (zh) 1991-07-10

Family

ID=480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6100004 Expired CN1013097B (zh) 1986-01-02 1986-01-02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6972A (zh) * 2020-08-31 2020-12-01 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排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004A (zh) 1987-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08C (zh) 电梯群组的控制
JP4505901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US4838385A (en)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elevator group traffic
KR92001108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群)관리장치
CN1263859A (zh) 电梯群控装置
CN1668521A (zh) 用于控制电梯装置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梯装置
KR92001041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방법
JPH09315708A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KR93000475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장치 및 그 군관리방법
JPH0158111B2 (zh)
WO2007049342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US20080245618A1 (en) Elevator Traffic Control Including Destination Grouping
JP5113962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7549517B2 (en) Elevator car dispatching including passenger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and a fuzzy logic algorithm
JPH07117941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13097B (zh) 电梯分组管理系统
JPS61136883A (ja)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3929580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JPH08198529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KR101024799B1 (ko) 승강기 통행 제어
CN115057308A (zh) 电梯调配方法
JP3037215U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S6259032B2 (zh)
JP3428522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JPH03272979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