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3544B - Lcd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Lcd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3544B CN101253544B CN2006800314430A CN200680031443A CN101253544B CN 101253544 B CN101253544 B CN 101253544B CN 2006800314430 A CN2006800314430 A CN 2006800314430A CN 200680031443 A CN200680031443 A CN 200680031443A CN 101253544 B CN101253544 B CN 1012535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cd
- frame
- liquid crystal
- look
- gradation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2—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using tables for spatial correction of display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6—Determination of a pixel data signal depending on the signal applied in the previous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板(3)的LCD(1)、查找表、以及设置在LCD(1)的外部的帧存储器(8),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帧存储器(8)的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特征为: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1)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因而,能提供维持高显示质量而不改写查找表的数据并具有对过冲驱动最佳的查找表的液晶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查找表进行过冲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的进步异常显著,阴极射线显示管监视器正在置换成各种FPD。作为FPD的先驱性存在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技术进步惊人,形成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所得到利用,对其发展的进一步期望不断提高。
然而,LCD还留有若干大弱点。其代表性的1个弱点,就是活动图像显示难对付。举其一主要原因:液晶的响应速度慢。提起液晶响应速度,多按黑白的切换速度考虑,但随着上述阴极射线管监视器的置换,中间灰度-中间灰度的切换占大比率,必须考虑此状态下的液晶响应速度。然而,一般而言,中间灰度-中间灰度切换比黑白切换响应速度慢,成为问题。
因此,响应速度的高速化是将电视机从阴极射线管置换到LCD时绕不过的问题,如何使一切灰度间的液晶响应高速化成为大问题。作为上述课题的一种解决手段提出的是过冲(Overshoot)驱动。图10示出此驱动方法的例子。液晶从某帧的灰度级(灰度)A切换到下一帧的灰度B时,一般而言,灰度A与灰度B的灰度级差越大,液晶越作高速切换。
因而,如果如图10那样为A<B的增强响应,则瞬时输入B<C的灰度级的过冲灰度C后,输入作为目标的灰度级B,从而能使液晶比通常A至B的切换速度高速地进行切换。又,A>B的衰减响应,则输入B>C的灰度级的过冲灰度C后,输入作为目标灰度级的B,从而能使液晶比通常A至B的切换速度高速地进行切换。
实际上,全灰度级切换(例如0灰度至255灰度的切换)时,液晶按最高速进行切换,所以过冲驱动的液晶的响应速度理论上能在一切灰度间的切换中高速化到全灰度切换的响应速度。因而,通过全灰度切换充分作高速响应的液晶显示模式中采用过冲驱动,能得到可在一切灰度间的切换中作充分高速响应的LCD。
于是,在过冲驱动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存在如何决定上述灰度C这一点。
此灰度C的决定,使用具有查找表的LUT-ROM(Lookup Table-Read OnlyMemory:查找表只读存储器)。即,可通过参照查找表,对某帧的灰度A和下一帧的灰度B进行比较,从而决定灰度C。如图11所示,进行此过冲驱动的已有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包含输入信号部50、LUT-ROM51、逻辑控制器(控制器)52和帧存储器53的外部信号源54、以及LCD55。LUT-ROM51在其内部具有未图示的查找表。为了说明方便,将LCD55的“响应速度”的特性表示为特性C。
说明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
将从输入信号部50输入的、例如8位数字数据(灰度值)组成的通信信号依次输入到帧存储器53,保持1帧周期后,输出到控制器52。再者,由控制器52控制此帧存储器53的动作。
控制器52将帧存储器53的输出作为输入1供给LUT-ROM51。另一方面,将输入信号部50对控制器52的输入原样作为输入2供给LUT-ROM51。
由此,LUT-ROM51根据输入1和输入2各自的灰度值,产生进行过冲驱动用的输出,经控制器52供给LCD55。
再者,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78129号公报,公开日:2004年3月11日)中,揭示组成将8位输入数据的高端4位和8位前帧数据的高端4位输入到查找表,并在此查找表的输出添加输入数据的低端4位。根据此组成,能一面削减查找表的储存器容量,一面极力减小输出数据的级差。
然而,上述已有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产生下列问题。
LCD在每一生产线和每一批生产中,LCD的响应速度产生偏差。这里,“响应速度”是指活动图像中,从第n帧的灰度变化到第n+1帧灰度时实际从第n帧灰度变到达第n+1帧灰度的时间。
如图12所示,使用具有不同的特性D的响应速度的LCD56时,过冲驱动的系数的最佳值与具有特性C的响应速度的LCD55的该值不同。因此,将对具有响应速度的特性C的LCD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51原样用于具有响应速度的特性D的LCD56时,LCD56产生下列问题中的一个:(i)LCD56的图像显示质量降低;(ii)LCD56的响应速度比此LCD56的过冲驱动中使用最佳LUT-ROM时降低。
为了解决此问题,使对LCD55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51为对LCD56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因而需要改写LUT-ROM51的查找表。
即,过冲驱动的系数最佳值有时变化,初始的LUT-ROM的数据不能作最佳过冲驱动,所以需要每次都改写LUT-ROM的查找表的数据,使其符合LCD的响应特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高显示质量并具有对过冲驱动最佳的查找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此外,其目的又在于提供这么做的LCD和LCD驱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LCD,进行过冲驱动并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LCD驱动方法,该LCD配备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并进行过冲驱动,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和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的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和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的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
这里,响应速度是指活动图像中,从第n帧的灰度变化到第n+1帧灰度时实际从第n帧灰度变到达第n+1帧灰度的时间。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参照预先准备的查找表的数据,从比第1帧迟后1帧份额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前灰度数据)和第1帧的灰度数据(现灰度数据),算出对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即算出用于过冲驱动的瞬时输入的过冲驱动灰度数据。
所述响应速度(即响应速度特性)对每一LCD制造线和每一批LCD制造不同(存在偏差)。因此,用同一查找表驱动过冲驱动系数不同的LCD,产生LCD的图像显示质量降低或LCD的响应速度比使用对此LCD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时降低的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利用上述组成,则每一LCD的响应速度特性预先被记录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因此,不逐个改写查找表数据的内容,而能使LCD的图像显示质量不降低,并使LCD的响应速度常为与对LCD的响应速度最佳的查找表时相同的速度。
由下文所示的记述会充分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而且,在下面参照附图的说明中会明白本发明的利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并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外部信号源2和LUT-ROM6的灰度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框图。
图3是示出LCD的亮度-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a)是示出配备具有响应速度特性A的LCD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框图。
图4(b)是示出配备具有响应速度特性B(与特性A不同)的LCD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不进行过冲驱动而用上述特性A的LCD1和特性B的LCD1’分别使第n帧灰度亮度(灰度)变化到第n+1帧灰度时的响应速度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对特性A的LCD用LUT-ROM进行过冲驱动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用具有写入与图6所用相同的数据的查找表的LUT-ROM6对特性B的LCD1’进行过冲驱动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8(a)部分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参考例的LCD的概略组成的图,图8(b)部分是示出图8(a)部分所示EEPROM的数据区的模式图。
图9(a)部分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LCD的概略组成的图,图9(b)部分是示出图9(a)部分所示EEPROM的数据区的模式图。
图10是示出进行1场过冲驱动的切换用的信号的例子的波形图。
图11是示出已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图。
图12是示出已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用附图说明一本发明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框图。
此液晶显示装置是进行所谓过冲(Overshoot)驱动的装置。这里,“过冲驱动”是指对液晶单元短时间施加过大的信号电压的驱动方式,利用此过冲驱动加速液晶物质的分子排列的变化,能使活动图像表现性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如该图所示,具有LCD(液晶显示器;LCD模件)1和外部信号源2。
LCD1配备:具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板(显示板)3、驱动此液晶板的驱动器(源极驱动器、栅极驱动器,未图示)、FPC4、以及连接器5。
这里,应关注的是:具有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4上(即LCD1上)配备查找表(LUT)的存储器,即具有LUT-ROM(LookupTable-Read only Memory:查找表只读存储器)6。这样,在LCD1配备LUT-ROM6(即LCD1上配备LUT-ROM6),这点是本发明的最重要部分,后文将阐述。再者,这里将查找表存放在ROM,但不限于ROM,也可存放在RAM。
液晶显示板3具有:配置成屏幕纵向上相互平行的多条源极总线(未图示)和配置成屏幕横向上相互平行的多条扫描线(未图示)。而且,在液晶显示板2的外侧,源极总线连接源极总线,而扫描线连接栅极驱动器。又,源极总线与扫描线相互正交,并且对应于其交点,形成像素(未图示)。这些像素中配置TFT(薄膜晶体管,未图示)和液晶单元(未图示)。
简单说明此液晶板3的动作。在此液晶板3显示图像中,一面栅极驱动器对每一扫描线依次使各扫描线连接的TFT导通,一面源极驱动器将符合与各扫描线对应的灰度数据(图像数据)的灰度电压写入像素。设置FPC4,以便可折弯各种电路。
将外部信号源2设置在LCD1的外侧,并具有逻辑控制器(控制器)7、帧存储器8、以及输入信号部9。
控制器7具有控制上述源极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的作用。而且,控制器7对源极驱动器发送作为数字数据的灰度数据(图像数据)。利用此灰度数据指定应通过源极驱动器写入的灰度电压。控制器7还对栅极驱动器提供指示扫描定时的信号,且同时对源极驱动器提供与所述扫描定时同步地切换并输出灰度电压用的信号。
由控制器7送到源极驱动器的灰度数据是从LUT-ROM6对控制器7输出的。
帧存储器8是能存储1帧份额的灰度数据的FIFO(First-in First-out:先进先出)制的存储器。因而,帧存储器8能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同时处理。利用以帧存储器8为中介,能以简单的组成输出使1帧份额迟后的灰度数据(第2灰度数据)。将此迟后1帧份额的灰度数据通过控制器7输出到LUT-ROM6。
接着,详细说明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过冲驱动所涉及的动作。
图2是示出外部信号源2和LUT-ROM6的灰度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框图。再者,图1和图2中,构成分别配备LUT-ROM6和帧存储器8各1个,但液晶板3能显示彩色“RGB”,在灰度数据为“RGB”彩色数据的情况下,每一“RGB”的灰度数据独立配备LUT-ROM6和帧存储器8。
LUT-ROM6具有2个输入。将输入信号部9传送的灰度数据通过控制器输入到这2个输入中的一个输入(第1输入),将输入信号部9传送的灰度数据在帧存储器8存储一下,使其迟后1帧份额后,通过控制器7输入到另一个输入(第2输入)。
这样,将输入信号部9输出的应显示的帧(第1帧)的灰度数据(现灰度数据;第1灰度数据)通过控制器7输入到LUT-ROM6的第1输入,同时还输入到帧存储器8。而且,从帧存储器8输出应显示的帧的1帧前的帧(前帧;第2帧)的灰度数据(前灰度数据;第2灰度数据),并输入到LUT-ROM6的第2输入。
于是,LUT-ROM6根据现灰度数据和前灰度数据,从预定的查找表将进行过冲驱动用的特定灰度数据(第3灰度数据)输出到控制器7。
上文中,取为将现灰度数据和前灰度数据原样从控制器7输入到LUT-ROM6,但也可例如在控制器7取现灰度数据与前灰度数据的差额后,输入到LUT-ROM6。
又,LUT-ROM6的组成(查找表的组成)可考虑8×8灰度、16×16灰度、32×32灰度、64×64灰度、128×128灰度、256×256灰度等。也可读出此LUT-ROM6的数据(例如8×8灰度的数据),在控制器7进行线性插补,变换成256×256灰度后,将2个信号(现灰度数据和前灰度数据)输出到LUT-ROM6。而且,最好每一温度分别准备查找表。
又,上述控制器7在调试LCD7时,对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并读出此计数为特定次数后的来自LCD的信号。其后,再次接通电源前,一直在控制器7进行LUT-ROM6的控制。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最重要部分,即通过将LUT-ROM6设置在LCD1而产生的作用效果。
如上文所述,以往将LUT-ROM设置在外部信号源。因此,产生如下问题。过冲驱动的系数的最佳值,有时因生产线或生产批次的偏差而每一LCD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每一LCD其LCD响应速度特性不同。因此,进行过冲驱动的情况下,需要根据LCD的响应速度特性每次特意改写查找表的数据。
这里,“响应速度”是指活动图像中,从第n帧灰度变化到第n+1帧灰度时,从第n帧灰度的亮度(0%)实际到达第n+1帧灰度的亮度(100%)的时间(ΔT1=t2-t1),如图3所示。再者,将第n帧灰度的亮度的时刻表示为t1,第n+1帧灰度的亮度的时刻表示为t2。又,图3中,纵轴表示亮度(%),而横轴表示时间(毫秒:ms)。但是,有时将第n帧至第n+1帧的亮度差取为100%,并将其10%至90%所需的时间称为响应速度。
图4(a)是示出配备具有响应速度特性A的LCD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框图。图4(b)是示出配备具有响应速度特性B(与响应速度特性A不同)的LCD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组成的框图。
再者,这些液晶显示装置都构成配备具有写入相同数据的查找表的LUT-ROM6,都能作过冲驱动。此LUT-ROM6的查找表写入对特性A的LCD1的过冲驱动最好的数据。再者,该图中,省略图1所示的连接器5。
图5是示出不进行过冲驱动而用上述特性A的LCD和特性B的LCD1’分别使第n帧灰度的亮度(灰度)变化到第n+1帧灰度时的响应速度的曲线图。
如该图所示,特性A的LCD的响应速度为ΔT2(t3-t4),而特性B的LCD的响应速度为ΔT3(t5-t3;ΔT3>ΔT2)。即,特性B的LCD1’比特性A的LCD1响应速度快。再者,该图中,将特性A的LCD1和特性B的LCD1’的第n帧的灰度的时刻表示为t3,特性B的LCD1’的第n+1帧的灰度的时刻表示为t4,特性A的LCD1的第n+1帧的灰度的时刻表示为t5。
图6是示出对特性A的LCD1使用LUT-ROM6的查找表的数据进行过冲驱动的结果的灰度-时间的曲线图。
如该图所示,进行过冲驱动的情况下,第n+1帧的灰度的时刻为t6(<t4),响应速度为ΔT4)(t6-t3;<ΔT2),所以比图5所示不进行过冲驱动时响应速度快。
图7是示出使用具有写入与此图6所用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查找表的LUT-ROM6对特性B的LCD1’作过冲驱动的结果的灰度-时间的曲线图。
此情况下,如该图所示,灰度-时间曲线超过第n+1帧的灰度。这是因为特性B的LCD1’不管LCD特性与LCD1不同,使用与对特性A的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6相同的LUT-ROM6的缘故。
另一方面,图中未图示,在反过来用对特性B的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未图示)使特性A的LCD1过冲驱动的情况下,与使用对特性A的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6作过冲驱动的情况相比,响应速度慢。再者,特性A的LCD1的响应速度为:将对特性A的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6用于特性A的LCD1的情况>将对特性B的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6用于特性A的LCD1的情况>不用过冲驱动的特性A的LCD1。
因此,以往,根据LCD的响应特性,每次特意改写LUT-ROM的数据。
与此相反,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文所述,LCD1本身设置LUT-ROM6,并对LUT-ROM6设置符合LCD1的响应速度特性(也就是对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6。
因而,不管LCD的每一生产线或每一批生产的响应速度特性偏差,即使外部不特意改写LUT-ROM的查找表,也取得能加快响应速度而显示质量不降低的效果。
再者,上述说明中,将来自输入信号部9的灰度数据直接输入到帧存储器8,但不限于此组成,也可通过控制器7输入到存储器8。又,未必将LUT-ROM设置在LCD,也可每一LCD的响应速度特性设置该ROM。
实施方式2
用图8和图9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所以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便于说明。
图8(a)部分是示出作为参考例的LCD的概略组成的图,图8(b)部分是示出图8(a)部分所示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数据区的模式图。近年,安装EEPROM用于模件的电极对的电位调整的例子增多。
作为参考例的LCD20配备液晶板23、FPC24和EEPROM30,如图8(b)部分所示。
将此EEPROM30安装在LCD20的FPC24上,如图8(a)部分所示。而且,如图8(b)部分所示,此EEPROM30中,存放电位调整值(这里为“00”、“55”)的电位调整用的电位调整区25以外,还存在未使用区。
图9(a)部分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LCD的概略组成的图,图9(b)部分是示出图9(a)部分所示EEPROM的数据区的模式图。
本实施方式的LCD10与作为参考例的LCD20相同,也配备液晶板3、FPC4和EEPROM11。
本实施方式的EEPROM11中,如图9(b)所示,将电位调整用的电位调整区12以外的未使用区的一部分区域13用作查找表。
利用这点,能原样使用已有的模件并取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能不改变模件而实现最佳过冲驱动。
又,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LCD中,也可将所述查找表安装在所述LCD。
根据上述组成,将查找表安装在LCD。因此,制造时能在每一生产线、每一批生产设置查找表,可提高制造效率。即,能在每一LCD制造线、每一批LCD制造设置适合LCD的过冲驱动的查找表。
又,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最好所述LCD具有柔性印刷电路电路板,并将所述查找表搭载在所述柔性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根据上述组成,将查找表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因此,能方便地制造查找表。而且,能有效利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闲置空间,可谋求节省空间。
又,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最好将所述查找表内置于ROM。
又,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最好所述ROM是用于对所述LCD中的电极对进行电位调整的EEPROM。
近年,在对所述LCD中的电极对进行电位调整时使用EEPROM的情况很多。因此,使用此对所述LCD中的电极对进行电位调整用的EEPROM,则能节省改变LCD的设计或安装新存储器的劳力。
又,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最好将所述EEPROM的数据区中未用于电位调整的区域用作查找表。
本发明的LCD,进行过冲驱动并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LCD驱动方法,该LCD配备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并进行过冲驱动,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和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的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以及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的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
因而,能提供维持高显示质量并具有对过冲驱动最佳的查找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LCD和LCD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限定,可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作各种变换,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包含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而得的实施方式。
工业上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使液晶的响应速度稳定在满足要求规范的状态,并能使电路规模紧凑。因而,本发明适合低温时使液晶响应速度稳定的必要性高的车载用的仪表盘。
Claims (10)
1.一种LCD,进行过冲驱动并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
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所具有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进行所述过冲驱动时最合适的第3灰度数据。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LCD,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查找表。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以及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
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进行所述过冲驱动时最合适的第3灰度数据,所述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被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
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所具有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CD具有所述查找表。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CD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将所述查找表搭载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查找表内置于ROM。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ROM是用于对所述LCD中的电极对进行电位调整的EEPROM。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EEPROM的数据区中未用于电位调整的区域用作查找表。
9.一种LCD驱动方法,该LCD配备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并进行过冲驱动,其特征在于,
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所具有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进行所述过冲驱动时最合适的第3灰度数据。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以及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
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所述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被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
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所具有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52735/2005 | 2005-08-31 | ||
JP2005252735 | 2005-08-31 | ||
PCT/JP2006/317009 WO2007026714A1 (ja) | 2005-08-31 | 2006-08-29 | Lcd、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駆動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3544A CN101253544A (zh) | 2008-08-27 |
CN101253544B true CN101253544B (zh) | 2010-07-21 |
Family
ID=3780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3144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3544B (zh) | 2005-08-31 | 2006-08-29 | Lcd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44102A1 (zh) |
JP (1) | JPWO2007026714A1 (zh) |
CN (1) | CN101253544B (zh) |
WO (1) | WO20070267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77547A1 (en) | 2007-12-31 | 2009-07-08 | TPO Displays Corp. | Display dri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
TWI430082B (zh) * | 2010-10-27 | 2014-03-1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計算機系統 |
CN102290036B (zh) * | 2011-08-19 | 2013-01-2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
CN114627826A (zh) * | 2022-03-15 | 2022-06-14 |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17131A1 (en) * | 2001-12-13 | 2003-06-26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sponse tim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530919A (zh) * | 2003-03-10 | 2004-09-22 | ��������ʾ���Ƽ���˾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79489B1 (en) * | 1997-04-04 | 2001-01-3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evices, methods, systems and software products for coordination of computer main microprocessor and second microprocessor coupled thereto |
JP3985981B2 (ja) * | 1998-04-16 | 2007-10-03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補正システム |
JP2002196732A (ja) * | 2000-04-27 | 2002-07-12 | Toshiba Corp | 表示装置、画像制御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3904394B2 (ja) * | 2001-01-24 | 2007-04-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回路、画像処理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2002351409A (ja) * | 2001-05-23 | 2002-12-06 |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駆動回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100815893B1 (ko) * | 2001-09-12 | 2008-03-24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
JP2005070799A (ja) * | 2002-09-04 | 2005-03-17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4133159A (ja) * | 2002-10-10 | 2004-04-3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液晶パネル駆動装置 |
JP4817000B2 (ja) * | 2003-07-04 | 2011-11-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WO2005020204A1 (en) * | 2003-08-22 | 2005-03-03 |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 System for driving inertia-prone picture-reproducing devices |
JP2005091501A (ja) * | 2003-09-12 | 2005-04-07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のクロストーク補正方法、その補正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555063B2 (ja) * | 2003-12-26 | 2010-09-29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回路 |
US20050140634A1 (en) * | 2003-12-26 | 2005-06-30 | Ne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7613519B2 (en) * | 2004-10-21 | 2009-11-03 | Advanced Neuromodulation Systems, Inc. |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to treat auditory dysfunction |
CN100446079C (zh) * | 2004-12-15 | 2008-12-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 |
KR101256663B1 (ko) * | 2005-12-28 | 2013-04-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및 구동방법 |
-
2006
- 2006-08-29 JP JP2007533264A patent/JPWO2007026714A1/ja active Pending
- 2006-08-29 CN CN2006800314430A patent/CN1012535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8-29 WO PCT/JP2006/317009 patent/WO20070267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8-29 US US11/990,858 patent/US2009024410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17131A1 (en) * | 2001-12-13 | 2003-06-26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sponse tim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530919A (zh) * | 2003-03-10 | 2004-09-22 | ��������ʾ���Ƽ���˾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3544A (zh) | 2008-08-27 |
JPWO2007026714A1 (ja) | 2009-03-12 |
US20090244102A1 (en) | 2009-10-01 |
WO2007026714A1 (ja) | 2007-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6570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0481194C (zh) | 有源矩阵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0505018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CN101923221B (zh) | 图像显示设备和使用该图像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系统 | |
CN1332368C (zh) | 用于彩色图像显示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1770761B (zh) |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 |
US9646552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a source signal generating circuit | |
CN100541591C (zh) | 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 | |
CN101903937B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CN101388179A (zh) |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驱动电路 | |
JP490143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
JP2001343941A (ja) | 表示装置 | |
CN105074809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JPH1110992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画像表示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1017657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 |
CN103348405B (zh) | 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02498509B (zh) |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5118470A (zh)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栅极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02598108B (zh) |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1253544B (zh) | Lcd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方法 | |
US9922612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 |
JP363814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4822425A (zh)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090027373A1 (en) | Display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01101425B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