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75304A -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5304A
CN101175304A CNA2006101380094A CN200610138009A CN101175304A CN 101175304 A CN101175304 A CN 101175304A CN A2006101380094 A CNA2006101380094 A CN A2006101380094A CN 200610138009 A CN200610138009 A CN 200610138009A CN 101175304 A CN101175304 A CN 101175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witching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38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5304B (zh
Inventor
鲁艳玲
李婷
冯淑兰
韩静
吕旌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380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5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5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5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5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53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第一切换节点从获取的侯选切换目标中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第一切换节点与切换目标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在本发明中,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移动终端,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者,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中继站,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涉及到中继站的切换方法;在本发明中,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移动终端,切换目标可以为基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中继系统中移动终端切换基站的方法。

Description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无线通信技术中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无线接入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由于可以向用户提供很高的接入速率,而得到更多的关注。IEEE802.16e系统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一种,其工作组已推出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物理层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最后版本规范,该规范包括工作于10~66GHz范围内固定、移动无线网络高数据率直视信号的要求,同时也包括工作于11GHz以下的非视距下的固定、便携和移动系统信号要求。
无论是无线接入系统还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都包括MS(MobileStation,移动终端)及BS(Base station,基站)。图1为无线接入系统的简易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个基站共同接入核心网,每个基站至少能为一个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由于移动终端由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或者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基站负载比较大等原因,移动终端需要变更为其服务的基站,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切换,其中,移动终端称为切换节点。为移动终端切换前提供服务的基站称为原服务基站,变更后的基站称为目标基站,也可以称为切换目标。切换过程可以分别由移动终端及基站发起。
图2为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进行小区重选择过程,即,移动终端获得邻居基站列表及邻居基站的相关信息。
步骤S2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移动终端向原服务基站发送MOB_MSHO-REQ消息,请求一个或多个侯选目标基站;
原服务基站回复MOB_BSHO-RSP消息给移动终端,消息中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侯选目标基站的相关信息,例如移动终端在这些侯选目标基站下的运行状态等信息;
移动终端发送MOB_HO-IND消息给原服务基站,消息中可以携带选择的目标基站的决定。
步骤S203:移动终端与目标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
步骤S204: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一个竞争或非竞争测距资源;
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RNG-REQ消息,消息中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原服务基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
目标基站返回RNG-RSP消息给移动终端,所述RNG-RSP消息可以携带业务水平预测、切换过程优化等参数;
进行重进入过程的后续处理步骤。
步骤S205:原服务基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所有连接及其相关上下文。
图3为原服务基站发起的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原服务基站发起的切换流程与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流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中,原服务基站首先向移动终端发送MOB_BSHO-REQ消息,消息中可以携带原服务基站向移动终端推荐的一个或多个侯选目标基站的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到MOB_BSHO-REQ消息后,返回MOB_HO-IND消息给原服务基站,消息中携带选择的目标基站的决定。
由于频率高的无线电波随距离衰减的比较快,所以,工作在高频率下的基站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为解决基站的覆盖范围问题,可以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加入无线中继站。中继站可以通过空中接口与基站进行通信,并转发移动终端的数据。建设中继站的复杂度要比建设基站小得多,在相同的系统性能要求下,如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吞吐量等,建设中继站的时间和费用要比建设基站的时间和费用少。因此,使用中继站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无线接入系统的性能。使用中继站的无线接入系统称为中继系统。图4为中继系统的简易组网示意图。如图4所示,多个基站共同接入核心网,每个基站至少能为一个移动终端或中继站提供服务,每个中继站至少能为一个移动终端或中继站提供服务。为移动终端和/或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称为服务节点。
在没有使用中继站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基站是移动终端唯一的切换目标,而在中继系统中,基站不仅是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中继站也可能是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例如,移动终端从原服务中继站的服务范围移动到小区内或小区外的另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这时移动终端也要发起切换过程。另外,中继站也可以进行移动,当中继站从原服务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时,中继站要发起切换过程。所以,在中继系统中,切换节点可以为移动终端或中继站,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
目前,对于中继系统中的切换过程,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以实现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第一切换节点从获取的侯选切换目标中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第一切换节点与切换目标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移动终端,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者,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中继站,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涉及到中继站的切换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移动终端,切换目标可以为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中继系统中移动终端切换基站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无线接入系统的简易组网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现有的原服务基站发起的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继系统的简易组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原服务中继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原服务基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中继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中继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首先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用到的术语、字词及权利要求的含义不能仅仅限于其字面和普通的含义去理解,还包括进而与本发明的技术相符的含义和概念,这是因为我们作为发明者,要适当地给出术语的定义,以便对我们的发明进行最恰当的描述。因此,本说明和附图中给出的配置,只是本发明的首选实施方案,而不是要列举本发明的所有技术特性。我们要认识到,还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取代我们方案的同等方案或修改方案。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方法的整体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包括:第一切换节点从获取的侯选切换目标中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第一切换节点与切换目标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
第一切换节点可以为移动终端,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原服务节点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即,原服务中继站可变更为同一个小区内的或小区外的新的中继站或基站,原服务基站也可变更为同一个小区内的或小区外的新的中继站或基站。切换可以由移动终端发起,也可以由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发起。
现在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多种情况下的切换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为低能力中继站,为低能力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为基站,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其中,低能力中继站只能对消息进行透明传输,不改变MAC的消息内容,对于切换过程中涉及的信令没有生成、修改或终止的能力。移动终端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移动终端由原服务低能力中继站的服务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内,或者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终端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请求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步骤S501: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及其信息,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移动终端从邻居广播消息MOB_NBR-ADV中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MOB_NBR-ADV消息为原服务低能力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或中继站都可以接收到,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运营商识别符、配置更新计数器、分块标识、总分块数目、邻居站点的数目、每个邻居站点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站点的物理特性标识符、频率分配情况、站点的EIRP(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等效全向辐射功率)、BSID(基站标识)、信号前导编号、切换过程优化参数、可支持的调度业务类型、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配置更新计数、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配置更新计数以及安全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有些是可选的,另外,移动终端可以间隔性的获得MOB_NBR-ADV消息,MOB_NBR-ADV消息中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有可能会更新;
移动终端选择性的扫描或测量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例如,移动终端可以从获得的多个列表中选择扫描或测量的目标,扫描或测量过程中,移动终端对扫描或测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并对下行信号进行测量;
如果移动终端认为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或其他原因,还可以在扫描的基础上,移动终端继续对被扫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联合。
移动终端可以从扫描或联合过程中获得邻居基站被测量的结果、邻居基站可提供的业务水平预测、测距参数。其中,在扫描过程中,移动终端只对潜在目标基站进行测量,只能获得邻居基站测量结果,而联合过程则是在扫描的基础上,对潜在目标基站进行联合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和基站可提供的业务水平预测。被测量的结果可以包括平均CINR(载波干扰比)、RSSI(Received Signal Steng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相对延迟、锚定站的来回路径延迟,测距参数可以包括时间调整参数、功率水平调整、频率调整、测距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移动终端获得了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信息。
步骤S5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从侯选目标中继站或侯选目标基站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中继站或目标基站,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移动终端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MSHO-REQ,由于原服务中继站为低能力中继站,所以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MSHO-REQ消息转发给原服务基站,MOB_MSHO-REQ消息表示移动终端请求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原服务基站向原服务中继站返回切换响应消息MOB_BSHO-RSP,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BSHO-RSP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MOB_BSHO-RSP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信息;
移动终端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_IND,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HO-IND消息转发给原服务基站,MOB_HO-IND消息表示移动终端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如果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原服务基站要将移动终端选定的切换目标等信息通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再向目标中继站发出切换指示消息,以通知目标中继站被分配的切换识别符(如果已经在MOB_BSHO-RSP中被分配)和启动时间,切换指示消息的格式如表1所示:
  语法   尺寸(单位:比特)   说明
  HO-IND消息格式(){   -   -
  Management Message Type   8   消息类型
  Mode   2   0b00:用于切换指示0b01~0b11:预留
  Reserved   6   应当设为0。
  If(Mode==0b00){   如果此消息是用于切换
  HO_ID-included_indicator   1   0b00:
  If(HO_ID-included_indicator==1){
  HO_ID   8
  }
  ActionTime   2
  Padding   5   为0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2   TLV编码信息,包括认证安全信息
}
表1切换指示消息格式
上述过程完成后,原服务中继站停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发送的MOB_HO-IND消息可以有多种状态,如果为释放原服务中继站状态,则表示移动终端要执行切换,终止与原服务中继站之间的通信;如果为拒绝状态,则原服务基站重新发送MOB_BSHO-RSP消息,以重新推荐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如果为取消状态,则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都要取消切换操作,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还需要说明的是,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与移动终端在步骤S501获得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完全不相同。
步骤S503: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能够成功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参数,如果移动终端之前已经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标识、工作频率、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参数,则可以加快同步的过程。
步骤S504: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分别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正常信息做准备,这个过程包括: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达到同步;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测距资源;
移动终端向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RNG-REQ中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原服务基站或中继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测距类型的标识表示切换测距;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测距响应消息RNG-RSP,RNG-RSP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的基本CID(ConnectionIdentifier,连接识别符)、主管理CID、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等相关信息;
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
其中,在重认证过程中,移动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认证请求消息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数字证书;
如果目标基站认定移动终端合法,则向移动终端返回认证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认证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认证密钥;
移动终端收到认证响应消息后,就可以进一步发送密钥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请求业务密钥;
目标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密钥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密钥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业务密钥。
在基本能力协商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能力协商请求向目标基站请求自己能够支持的系统参数和功能,目标基站通过能力协商应答将目标基站同意的功能通知移动终端。
在重登记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登记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登记自己支持的IP版本、管理模式等,目标基站在登记响应消息中向移动终端通知系统支持的IP版本和管理模式。
在业务流重建立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业务流请求消息建立请求业务流和业务流的类型及其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目标基站在业务流建立响应消息中同意或拒绝建立业务流,移动终端在业务流建立确认消息中对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上述各个过程中,如果在RNG-RSP消息中的切换过程优化参数中已经告知移动终端可以省略掉某些步骤,则在网络重进入过程中就可以省略相应的步骤。
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也可以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无论目标中继站是高能力中继站还是低能力中继站,其都可以透明传输移动终端与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之间交互的消息,所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代理目标中继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中继站或基站提前获得移动终端将要进行测距的时间,则不必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直接为移动终端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步骤S505:原服务中继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及上下文,上下文例如为队列中的信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接入请求)状态机、计数器、计时器或头压缩相关信息等,如果原服务中继站不具备终止通信及上下文的能力,则可以由原服务基站完成这个过程,原服务中继站只需透明传输信令或消息即可。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中继站,如果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基站,则切换的步骤与图5所示的各个步骤基本相同,只要将移动终端与原服务中继站之间进行的通信改为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即可。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相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不必进行上下文终止,可以省略步骤S505;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不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在步骤S501中,原服务中继站提供的列表可以为邻居基站的列表和/或这些邻居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中继站的列表,原服务中继站可以向原服务基站请求获得这些列表信息,原服务基站如果没有这些列表信息或列表信息不充实、已过时,则可以向核心网获取这些列表信息。
图6为移动终端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为高能力中继站,为高能力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为基站,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其中,高能力中继站可以改变MAC的消息内容,对于切换过程中涉及的信令具有生成、修改或终止的能力。移动终端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移动终端由原服务中继站的服务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内,或者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终端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请求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步骤S601: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及其信息,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移动终端从邻居广播消息MOB_NBR-ADV中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MOB_NBR-ADV消息为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或中继站都可以接收到,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运营商识别符、配置更新计数器、分块标识、总分块数目、邻居站点的数目、每个邻居站点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站点的物理特性标识符、频率分配情况、站点的EIRP、BSID、信号前导编号、切换过程优化参数、可支持的调度业务类型、DCD配置更新计数、UCD配置更新计数以及安全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有些是可选的,另外,移动终端可以间隔性的获得MOB_NBR-ADV消息,MOB_NBR-ADV消息中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有可能会更新;
移动终端选择性的扫描或测量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例如,移动终端可以从获得的多个列表中选择扫描或测量的目标,扫描或测量过程中,移动终端对扫描或测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并对下行信号进行测量;
如果移动终端认为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或其他原因,还可以在扫描的基础上,移动终端继续对被扫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联合。
通过上述步骤,移动终端获得了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信息。
步骤S6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从侯选目标中继站或侯选目标基站中选择一个目标中继站或目标基站,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移动终端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MSHO-REQ,MOB_MSHO-REQ消息表示移动终端请求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移动终端发出的MOB_MSHO-REQ消息中有移动终端要求的切换目标名单,原服务中继站可以对这个名单进行修改,如果原服务中继站已经有自己推荐切换目标的足够新的相关信息,则可以直接回复MOB_BSHO-RSP;如果不能够直接回复,则需要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参数请求消息,以请求获取相关的信息。原服务中继站首先将MOB_MSHO-REQ中以8比特的邻居站标识符标识的站点用其48比特完整站点识别符标识,之后发送切换参数请求消息,向原服务基站请求需要进行参数请求的邻居站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包括连接资源保持、信号前导索引、业务水平预测、网络辅助切换支持、切换过程中的认证策略、执行时间等,当然,也可以请求部分参数,其中,邻居站标识符在MOB_NBR-ADV消息中分配。原服务基站接收到切换参数请求消息后,查询出推荐切换目标所在的小区基站,则分别向这些基站请求这些参数,这些基站由于对服务的所有中继站的能力、资源分配情况都已经了解,所以可以通过核心网回复这些参数。原服务基站接收到这些基站的所有回复消息后,就可以生成切换参数响应消息,发送给原服务中继站。原服务中继站收到切换参数响应消息后,结合已有的邻居站信息,同时,如果这些邻居站中有已经在MOB_NBR-ADV消息中分配了8比特邻居站标识的基站,就用8比特标识代替48比特标识,生成MOB_BSHO-RSP消息。
如果原服务中继站已经获得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最新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切换后认证方法指示等相关信息,则可以直接向移动终端返回切换响应消息MOB_BSHO-RSP,否则,原服务中继站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参数请求消息,以请求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最新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切换后认证方法指示等相关信息,原服务基站向原服务中继站返回切换参数响应消息,切换参数响应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最新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切换后认证方法指示等相关信息,原服务中继站再向移动终端返回切换响应消息MOB_BSHO-RSP,切换参数请求消息格式及切换参数响应消息格式分别如表2及表3所示;
移动终端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HO-IND消息转发给原服务基站,MOB_HO-IND消息表示移动终端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语法  尺寸(单位:比特)   说明
  MOB_HOPARA-REQ消息格式(){   -   -
  Management Message Type   8   消息类型
  Mode   3   0b000:用于切换的参数请求0b001~0b111:预留
  Reserved   5   应当设为0
  If(Mode==0b000){   如果此消息是用于切换
  N_Para_Req   8   需要请求参数的邻居站
  For(j=0;j<N_Para_Req;j++){
  Neighbor S I D   48   邻居站的标识符
  Para_Indicator   8   如果比特设为1,则表示请求这个参数。第0个比特:信号前导索引(Preamble index)第1个比特:业务水平预测(Service LevelPrediction)第2个比特:切换过程优化(HO ProcessOptimization)第3个比特:网络辅助切换支持(NetworkAssissted HO support)第4个比特:切换过程中的认证策略(HO_authorization_policy_support)第5个比特:资源保持(Resoure Retain)第6个比特:启动时间(Action Time)第7个比特:预留
  }
  padding   可变的   填充比特,保证此消息长度是8比特的整数倍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2   TLV编码信息,包括认证安全信息
  }
表2切换参数请求消息格式
  语法  尺寸(单位:比特)   说明
  MOB_HOPARA-RSP消息格式(){  -   -
  Management Message Type  8   消息类型
  Mode  3   0b000:用于切换的参数应答0b001~0b111:预留
  Reserved  5   应当设为0
  If(Mode==0b000){   如果此消息是用于切换
  N_Para_Req  8   需要请求参数的邻居站
  Resource Retain Flag  1   0:释放连接信息1:保持连接信息
  Reserved  7   预留比特,要设为0
  For(j=0;j<N_Para_Req;j++){
  Neighbor S I D  48   邻居站的标识符
  Para_Indicator  8   如果比特设为1,则表示请求这个参数。第0个比特:信号前导索引第1个比特:业务水平预测第2个比特:切换过程优化第3个比特:网络辅助切换支持第4个比特:切换过程中的认证策略第5.6.7个比特:预留
  If Para_Indicator[bit#0]==1){
  Preamble index/Preamble Present  8   邻居站的信号前导
}
  If Para_Indicator[bit#1]==1){
  Service Level Prediction  8   0:不能给这个MS提供任何业务1:可以给MS提供一个或多个被认证的业务2:对每个认证的业务流,MAC连接都可以满足认证QoS参数集的要求。3:没法获得业务水平预测
  }
  If Para_Indicator[bit#2]==1){
  HO Process Optimization  16   其中每一比特设定,表示切换过程中可以省略的步骤。设定方法与802.16e中设定方法相同。
}
  If Para_Indicator[bit#3]==1){
  Network Assissted HO support  1   0:不支持网络辅助切换
 1:支持网络辅助切换
  }
  If Para_Indicator[bit#4]==1){
  HO_authorization_policy_support   8
}
  Padding   7  填充比特
}
  Action time   8  启动时间
  padding   可变的  填充比特,保证此消息长度是8比特的整数倍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2  TLV编码信息,包括认证安全信息
}
表3切换参数响应消息格式
如果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原服务基站要将移动终端选定的切换目标等信息通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再向目标中继站发出切换指示消息,以通知目标中继站被分配的切换识别符(如果已经在MOB_BSHO-RSP中被分配)和启动时间,切换指示消息的格式如表1所示。上述过程完成后,原服务中继站停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发送的MOB_HO-IND消息可以有多种状态,如果为释放原服务中继站状态,则表示移动终端要执行切换,终止与原服务中继站之间的通信;如果为拒绝状态,则原服务基站重新发送MOB_BSHO-RSP消息,以重新推荐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如果为取消状态,则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都要取消切换操作,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603: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参数,如果移动终端之前已经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标识、工作频率、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参数,则可以加快同步的过程。
步骤S604: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分别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正常信息做准备,这个过程包括: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达到同步;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测距资源;
移动终端向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RNG-REQ中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原服务基站或中继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测距类型的标识表示切换测距;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测距响应消息RNG-RSP,RNG-RSP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的基本CID(ConnectionIdentifier,连接识别符)、主管理CID、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等相关信息;
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
其中,在重认证过程中,移动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认证请求消息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数字证书;
如果目标基站认定移动终端合法,则向移动终端返回认证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认证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认证密钥;
移动终端收到认证响应消息后,就可以进一步发送密钥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请求业务密钥;
目标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密钥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密钥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业务密钥。
在基本能力协商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能力协商请求向目标基站请求自己能够支持的系统参数和功能,目标基站通过能力协商应答将目标基站同意的功能通知移动终端。
在重登记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登记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登记自己支持的IP版本、管理模式等,目标基站在登记响应消息中向移动终端通知系统支持的IP版本和管理模式。
在业务流重建立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业务流请求消息建立请求业务流和业务流的类型及其QoS参数,目标基站在业务流建立响应消息中同意或拒绝建立业务流,移动终端在业务流建立确认消息中对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上述各个过程中,如果在RNG-RSP消息中的切换过程优化参数中已经告知移动终端可以省略掉某些步骤,则在网络重进入过程中就可以省略相应的步骤。
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也可以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无论目标中继站是高能力中继站还是低能力中继站,其都可以透明传输移动终端与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之间交互的消息,所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代理目标中继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中继站或基站提前获得移动终端将要进行测距的时间,则不必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直接为移动终端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步骤S605:原服务中继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及上下文,上下文例如为队列中的信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接入请求)状态机、计数器、计时器或头压缩相关信息等。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中继站,如果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基站,则切换的步骤与图6所示的各个步骤基本相同,只要将移动终端与原服务中继站之间进行的通信改为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高能力中继站,但高能力中继站也可以具备低能力中继站的能力,即透明传输接收到的消息。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相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不必进行上下文终止,可以省略步骤S605;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不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在步骤S601中,原服务中继站提供的列表可以为邻居基站的列表和/或这些邻居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中继站的列表,原服务中继站可以向原服务基站请求获得这些列表信息,原服务基站如果没有这些列表信息或列表信息不充实、已过时,则可以向核心网获取这些列表信息。
图7为原服务中继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发起切换的中继站为高能力中继站,为高能力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为基站,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其中,高能力中继站可以改变MAC的消息内容,对于切换过程中涉及的信令具有生成、修改或终止的能力。原服务中继站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移动终端由原服务中继站的服务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内或者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为使移动终端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或者原服务中继站自身负载过大,或者原服务中继站的发射功率降低导致移动终端的信号减弱等原因,原服务中继站可以为移动终端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步骤S701: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及其信息,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移动终端从邻居广播消息MOB_NBR-ADV中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MOB_NBR-ADV消息为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或中继站都可以接收到,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运营商识别符、配置更新计数器、分块标识、总分块数目、邻居站点的数目、每个邻居站点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站点的物理特性标识符、频率分配情况、站点的EIRP、BSID、信号前导编号、切换过程优化参数、可支持的调度业务类型、DCD配置更新计数、UCD配置更新计数以及安全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有些是可选的,另外,移动终端可以间隔性的获得MOB_NBR-ADV消息,MOB_NBR-ADV消息中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有可能会更新;
移动终端选择性的扫描或测量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例如,移动终端可以从获得的多个列表中选择扫描或测量的目标,扫描或测量过程中,移动终端对扫描或测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并对下行信号进行测量;
如果移动终端认为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或其他原因,还可以在扫描的基础上,移动终端继续对被扫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联合。
通过上述步骤,移动终端获得了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信息。
步骤S7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从侯选目标中继站或侯选目标基站中选择一个目标中继站或目标基站,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如果原服务中继站已经获得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最新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切换后认证方法指示等相关信息,则可以直接向移动终端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BSHO-REQ,否则,原服务中继站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参数请求消息,以请求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最新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切换后认证方法指示等相关信息,原服务基站向原服务中继站返回切换参数响应消息,切换参数响应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最新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切换后认证方法指示等相关信息,原服务中继站再向移动终端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BSHO-REQ,MOB_BSHO-REQ消息可以由原服务基站生成,也可以由原服务中继站生成;
移动终端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HO-IND消息转发给原服务基站,MOB_HO-IND消息表示移动终端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如果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原服务基站要将移动终端选定的切换目标等信息通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再向目标中继站发出切换指示消息,以通知目标中继站被分配的切换识别符(如果已经在MOB_BSHO-RSP中被分配)和启动时间,切换指示消息的格式如表1所示。
上述过程完成后,原服务中继站停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发送的MOB_HO-IND消息可以有多种状态,如果为释放原服务中继站状态,则表示移动终端要执行切换,终止与原服务中继站之间的通信;如果为拒绝状态,则原服务基站重新发送MOB_BSHO-RSP消息,以重新推荐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如果为取消状态,则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都要取消切换操作,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703: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能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参数,如果移动终端之前已经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标识、工作频率、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参数,则可以加快同步的过程。
步骤S704: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分别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正常信息做准备,这个过程包括: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达到同步;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测距资源;
移动终端向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RNG-REQ中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原服务基站或中继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测距类型的标识表示切换测距;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测距响应消息RNG-RSP,RNG-RSP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的基本CID(ConnectionIdentifier,连接识别符)、主管理CID、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等相关信息;
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
其中,在重认证过程中,移动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认证请求消息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数字证书;
如果目标基站认定移动终端合法,则向移动终端返回认证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认证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认证密钥;
移动终端收到认证响应消息后,就可以进一步发送密钥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请求业务密钥;
目标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密钥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密钥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业务密钥。
在基本能力协商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能力协商请求向目标基站请求自己能够支持的系统参数和功能,目标基站通过能力协商应答将目标基站同意的功能通知移动终端。
在重登记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登记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登记自己支持的IP版本、管理模式等,目标基站在登记响应消息中向移动终端通知系统支持的IP版本和管理模式。
在业务流重建立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业务流请求消息建立请求业务流和业务流的类型及其QoS参数,目标基站在业务流建立响应消息中同意或拒绝建立业务流,移动终端在业务流建立确认消息中对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上述各个过程中,如果在RNG-RSP消息中的切换过程优化参数中已经告知移动终端可以省略掉某些步骤,则在网络重进入过程中就可以省略相应的步骤。
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也可以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无论目标中继站是高能力中继站还是低能力中继站,其都可以透明传输移动终端与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之间交互的消息,所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代理目标中继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中继站或基站提前获得移动终端将要进行测距的时间,则不必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直接为移动终端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步骤S705:原服务中继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及上下文,上下文例如为队列中的信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接入请求)状态机、计数器、计时器或头压缩相关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高能力中继站,但高能力中继站也可以具备低能力中继站的能力,即透明传输接收到的消息,如果低能力中继站发起切换,则其可以首先向原服务基站发送请求消息,由原服务基站生成MOB_BSHO-REQ消息后,发送到原服务中继站,原服务中继站再向移动终端发送MOB_BSHO-REQ消息。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相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不必进行上下文终止,可以省略步骤S705;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不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在步骤S701中,原服务中继站提供的列表可以为邻居基站的列表和/或这些邻居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中继站的列表,原服务中继站可以向原服务基站请求获得这些列表信息,原服务基站如果没有这些列表信息或列表信息不充实、已过时,则可以向核心网获取这些列表信息。
图8为原服务基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为低能力中继站,为低能力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为基站,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其中,低能力中继站只能对消息进行透明传输,不改变MAC的消息内容,对于切换过程中涉及的信令没有生成、修改或终止的能力。原服务基站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移动终端由原服务低能力中继站的服务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内或者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为使移动终端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或者原服务基站自身负载过大,或者原服务基站的发射功率降低导致移动终端的信号减弱等原因,原服务基站可以为移动终端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步骤S801: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及其信息,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移动终端从邻居广播消息MOB_NBR-ADV中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MOB_NBR-ADV消息为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或中继站都可以接收到,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运营商识别符、配置更新计数器、分块标识、总分块数目、邻居站点的数目、每个邻居站点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站点的物理特性标识符、频率分配情况、站点的EIRP、BSID、信号前导编号、切换过程优化参数、可支持的调度业务类型、DCD配置更新计数、UCD配置更新计数以及安全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有些是可选的,另外,移动终端可以间隔性的获得MOB_NBR-ADV消息,MOB_NBR-ADV消息中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有可能会更新;
移动终端选择性的扫描或测量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例如,移动终端可以从获得的多个列表中选择扫描或测量的目标,扫描或测量过程中,移动终端对扫描或测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并对下行信号进行测量;
如果移动终端认为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或其他原因,还可以在扫描的基础上,移动终端继续对被扫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联合。
通过上述步骤,移动终端获得了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信息。
步骤S8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从侯选目标中继站或侯选目标基站中选择一个目标中继站或目标基站,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原服务基站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BSHO_REQ,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BSHO-REQ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MOB_BSHO-REQ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信息;
移动终端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中继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原服务中继站将MOB_HO-IND消息转发给原服务基站,MOB_HO-IND消息表示移动终端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如果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原服务基站要将移动终端选定的切换目标等信息通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再向目标中继站发出切换指示消息,以通知目标中继站被分配的切换识别符(如果已经在MOB_BSHO-RSP中被分配)和启动时间,切换指示消息的格式如表1所示。
上述过程完成后,原服务基站停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发送的MOB_HO-IND消息可以有多种状态,如果为释放原服务中继站状态,则表示移动终端要执行切换,终止与原服务基站之间的通信;如果为拒绝状态,则原服务基站重新发送MOB_BSHO-RSP消息,以重新推荐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如果为取消状态,则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都要取消切换操作,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还需要说明的是,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与移动终端在步骤S801获得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完全不相同。
步骤S803: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参数,如果移动终端之前已经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标识、工作频率、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参数,则可以加快同步的过程。
步骤S804: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分别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正常信息做准备,这个过程包括: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目的是使移动终端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达到同步;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测距资源;
移动终端向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RNG-REQ中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原服务基站或中继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测距类型的标识表示切换测距;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测距响应消息RNG-RSP,RNG-RSP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的基本CID(ConnectionIdentifier,连接识别符)、主管理CID、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等相关信息;
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
其中,在重认证过程中,移动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认证请求消息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数字证书;
如果目标基站认定移动终端合法,则向移动终端返回认证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认证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认证密钥;
移动终端收到认证响应消息后,就可以进一步发送密钥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请求业务密钥;
目标基站向移动终端返回密钥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密钥响应消息中给移动终端分配业务密钥。
在基本能力协商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能力协商请求向目标基站请求自己能够支持的系统参数和功能,目标基站通过能力协商应答将目标基站同意的功能通知移动终端。
在重登记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登记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登记自己支持的IP版本、管理模式等,目标基站在登记响应消息中向移动终端通知系统支持的IP版本和管理模式。
在业务流重建立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业务流请求消息建立请求业务流和业务流的类型及其QoS参数,目标基站在业务流建立响应消息中同意或拒绝建立业务流,移动终端在业务流建立确认消息中对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上述各个过程中,如果在RNG-RSP消息中的切换过程优化参数中已经告知移动终端可以省略掉某些步骤,则在网络重进入过程中就可以省略相应的步骤。
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也可以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无论目标中继站是高能力中继站还是低能力中继站,其都可以透明传输移动终端与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之间交互的消息,所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代理目标中继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中继站或基站提前获得移动终端将要进行测距的时间,则不必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直接为移动终端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步骤S805:原服务基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及上下文,上下文例如为队列中的信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接入请求)状态机、计数器、计时器或头压缩相关信息等。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中继站,如果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基站,则切换的步骤与图8所示的各个步骤基本相同,只要将移动终端与原服务中继站之间进行的通信改为移动终端与原服务基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即可。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相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不必进行上下文终止,可以省略步骤S805;如果切换目标为与原服务中继站在不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在步骤S801中,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列表可以为邻居基站的列表和/或这些邻居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中继站的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原服务中继站可以为高能力中继站,其也可以对接收到的与切换过程相关的消息进行透明传输。
第一切换节点还可以为中继站,切换目标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为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原服务节点可以为中继站或基站,即,为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原服务中继站可变更为同一个小区内的新的中继站或基站,原服务基站也可变更为同一个小区内的新的中继站或基站。切换可以由中继站发起,也可以由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发起。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为第一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变换为新的中继站或基站,则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第二切换节点可以选择与第一切换节点一同切换,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切换目标,还可以选择不切换。其中,选择一同切换后,切换后的第一切换节点仍为第二切换节点提供服务;选择不同的切换目标后,为第二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是新的中继站或基站;选择不切换后,为第二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是为第一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原服务中继站或原服务基站。
现在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多种情况下的切换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9为中继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为基站,中继站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中继站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中继站由原服务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或者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中继站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请求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
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步骤S901: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及其信息,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中继站从邻居广播消息MOB_NBR-ADV中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MOB_NBR-ADV消息为原服务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原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的所有中继站或移动终端都可以接收到,其中,中继站可以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运营商识别符、配置更新计数器、分块标识、总分块数目、邻居站点的数目、每个邻居站点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站点的物理特性标识符、频率分配情况、站点的EIRP、BSID、信号前导编号、切换过程优化参数、可支持的调度业务类型、DCD配置更新计数、UCD配置更新计数以及安全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有些是可选的,另外,中继站可以间隔性的获得MOB_NBR-ADV消息,MOB_NBR-ADV消息中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有可能会更新;
中继站选择性的扫描或测量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例如,中继站可以从获得的多个列表中选择扫描或测量的目标,扫描或测量过程中,中继站对扫描或测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并对下行信号进行测量;
如果中继站认为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或其他原因,还可以在扫描的基础上,中继站继续对被扫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联合。
通过上述步骤,中继站获得了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信息。
步骤S9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从侯选目标中继站或侯选目标基站中选择一个目标中继站或目标基站,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中继站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RSHO-REQ,MOB_RSHO-REQ消息表示中继站请求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原服务基站向中继站返回切换响应消息MOB_BSHO-RSPMOB_BSHO-RSP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信息;
中继站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MOB_HO-IND消息表示中继站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如果中继站的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原服务基站要将中继站选定的切换目标等信息通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再向目标中继站发出切换指示消息,以通知目标中继站被分配的切换识别符(如果已经在MOB_BSHO-RSP中被分配)和启动时间,切换指示消息的格式如表1所示。
上述过程完成后,原服务基站停止与中继站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站发送的MOB_HO-IND消息可以有多种状态,如果为释放原服务中继站状态,则表示中继站要执行切换,终止与原服务基站之间的通信;如果为拒绝状态,则原服务基站重新发送MOB_BSHO-RSP消息,以重新推荐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如果为取消状态,则中继站与原服务基站都要取消切换操作,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还需要说明的是,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与中继站在步骤S901获得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完全不相同。
步骤S903:中继站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参数,如果移动终端之前已经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标识、工作频率、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参数,则可以加快同步的过程。
步骤S904: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分别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正常信息做准备,这个过程包括: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目的是使中继站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达到同步;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中继站分配测距资源;
中继站向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RNG-REQ中携带中继站的标识、原服务基站或中继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测距类型的标识表示切换测距;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向中继站返回测距响应消息RNG-RSP,RNG-RSP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中继站分配的基本CID(ConnectionIdentifier,连接识别符)、主管理CID、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等相关信息;
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
其中,在重认证过程中,中继站发送认证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认证请求消息携带中继站的标识、数字证书;
如果目标基站认定中继站合法,则向中继站返回认证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认证响应消息中给中继站分配认证密钥;
中继站收到认证响应消息后,就可以进一步发送密钥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请求业务密钥;
目标基站向中继站返回密钥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密钥响应消息中给中继站分配业务密钥。
在基本能力协商过程中,中继站通过能力协商请求向目标基站请求自己能够支持的系统参数和功能,目标基站通过能力协商应答将目标基站同意的功能通知中继站。
在重登记过程中,中继站通过登记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登记自己支持的IP版本、管理模式等,目标基站在登记响应消息中向中继站通知系统支持的IP版本和管理模式。
在业务流重建立过程中,中继站通过业务流请求消息建立请求业务流和业务流的类型及其QoS参数,目标基站在业务流建立响应消息中同意或拒绝建立业务流,中继站在业务流建立确认消息中对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上述各个过程中,如果在RNG-RSP消息中的切换过程优化参数中已经告知中继站可以省略掉某些步骤,则在网络重进入过程中就可以省略相应的步骤。
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也可以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无论目标中继站是高能力中继站还是低能力中继站,其都可以透明传输中继站与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之间交互的消息,所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代理目标中继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中继站或基站提前获得中继站将要进行测距的时间,则不必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直接为中继站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步骤S905:原服务基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及上下文,上下文例如为队列中的信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接入请求)状态机、计数器、计时器或头压缩相关信息等。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发起切换的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基站,如果为发起切换的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是一个服务中继站,则切换的步骤与图9所示的各个步骤基本相同,只要将中继站与原服务基站之间进行的通信改为服务中继站转发中继站与原服务基站之间收发的消息。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切换目标为原服务基站服务的目标中继站,则不必进行上下文终止,可以省略步骤S905;如果切换目标为不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在步骤S901中,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列表可以为邻居基站的列表和/或这些邻居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中继站的列表,原服务基站如果没有这些列表信息或列表信息不充实、已过时,则可以向核心网获取这些列表信息。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中继站更换服务基站时,中继站服务的移动终端还不知道为其服务的基站已发生变更,所以,中继站在完成上下文终止步骤后,还需要向目标基站发出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目标基站可以向中继站返回移动终端参数更新响应消息,参数更新响应消息可以携带中继站服务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参数更新信息,中继站收到参数更新响应消息后分别向服务的所有移动终端发送RNG-RSP消息。
目标基站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后,还可以直接生成RNG-RSP消息,RNG-RSP消息可以携带中继站服务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参数更新信息,中继站收到RNG-RSP消息后分别向服务的所有移动终端转发RNG-RSP消息,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格式及移动终端参数更新响应消息格式分别如表4及表5所示。
 语法  尺寸(单位:比特)  说明
 MS_Para-REQ消息格式(){  -  -
 Management Message Type  8  消息类型
 BSID  48  原小区基站的B S I D
 N_MS  8  请求参数的MS个数
 For(j=0;j<N_MS;j++){
 MS  MAC  48  MS MAC地址
}
 Padding  6  为0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2  TLV编码信息,包括认证安全信息
 }
表4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格式
  语法  尺寸(单位:比特)   说明
  MS_Para-REQ消息格式(){  -   -
  Management Message Type  8   消息类型
  BSID  48   原小区基站的B S I D
  N_MS  8   请求参数的MS个数
  For(j=0;j<N_MS;j++){   如果此消息是用于切换
  MS  MAC  48   MS MAC地址
  Basic CID  16   基本连接识别符
  Primary management CID  16   主管理连接识别符
  HO process optimization  16   切换过程优化
  }
  Padding  6   为0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2   TLV编码信息,包括认证安全信息
}
表5移动终端参数更新响应消息格式
另外,中继站完成切换后,并向目标基站发出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前,还可判断原来接受中继站提供服务的移动终端是否还在接受中继站提供的服务。中继站可以采取这样的判断方式,即,如果中继站能够周期性的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测距请求,则说明移动终端还在接受中继站提供的服务,否则,说明移动终端已不接受中继站提供的服务,中继站还可以采取这样的判断方式,即,中继站请求原来接受服务的移动终端进行周期性的测距请求,如果移动终端能够向中继站发送测距请求,则说明移动终端还在接受中继站提供的服务,否则,说明移动终端已不接受中继站提供的服务。如果中继站确定原来接受中继站提供服务的移动终端还在接受中继站提供的服务,则向目标基站发出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否则,不必向目标基站发出移动终端参数更新请求消息。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切换是由中继站发起的,在实际应用中,基站也可以发起切换,切换过程与图9所示的过程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902中,原服务基站首先向中继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BSHO-REQ,MOB_RSHO-REQ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信息,中继站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MOB_HO-IND消息表示中继站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在中继站发起切换的过程中,中继站服务的移动终端也可以发起切换,这种情况下,中继站可以在收到移动终端发出的MOB_HO-IND消息并与移动终端停止通信后,再向基站发出MOB_HO-IND消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这种情况下的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图10为中继站发起的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为中继站,为中继站提供服务的为基站,移动终端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中继站的切换目标为基站、同一个小区内的另一个中继站或不同小区的另一个中继站。移动终端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移动终端由原服务中继站的服务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内,或者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终端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请求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中继站发起切换的原因可以为中继站由原服务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或者移动到另外一个中继站的服务范围,中继站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请求更换为其服务的中继站或基站。
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述几个步骤:
步骤S1001: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及其信息,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中继站从邻居广播消息MOB_NBR-ADV中获得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MOB_NBR-ADV消息为原服务基站发出的广播消息,原服务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的所有中继站或移动终端都可以接收到,其中,中继站可以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运营商识别符、配置更新计数器、分块标识、总分块数目、邻居站点的数目、每个邻居站点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每个站点的物理特性标识符、频率分配情况、站点的EIRP、BSID、信号前导编号、切换过程优化参数、可支持的调度业务类型、DCD配置更新计数、UCD配置更新计数以及安全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有些是可选的,另外,中继站可以间隔性的获得MOB_NBR-ADV消息,MOB_NBR-ADV消息中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列表有可能会更新;
中继站选择性的扫描或测量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例如,中继站可以从获得的多个列表中选择扫描或测量的目标,扫描或测量过程中,中继站对扫描或测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并对下行信号进行测量;
如果中继站认为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或其他原因,还可以在扫描的基础上,移动终端继续对被扫描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距,以获得测距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联合。
通过上述步骤,中继站获得了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的信息。
步骤S1002:进行切换的发起和判决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从侯选目标中继站或侯选目标基站中选择一个目标中继站或目标基站,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
中继站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MOB_RSHO-REQ,MOB_RSHO-REQ消息表示中继站请求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原服务基站向中继站返回切换响应消息MOB_BSHO-RSPMOB_BSHO-RSP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信息;
中继站对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进行评估,并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MOB_HO-IND消息表示中继站选择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决定,即,说明选择哪一个中继站或基站作为要切换的目标中继站或基站。
如果中继站的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原服务基站要将中继站选定的切换目标等信息通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基站再向目标中继站发出切换指示消息,以通知目标中继站被分配的切换识别符(如果已经在MOB_BSHO-RSP中被分配)和启动时间,切换指示消息的格式如表1所示。
上述过程完成后,原服务基站停止与中继站之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站发送的MOB_HO-IND消息可以有多种状态,如果为释放原服务中继站状态,则表示中继站要执行切换,终止与原服务基站之间的通信;如果为拒绝状态,则原服务基站重新发送MOB_BSHO-RSP消息,以重新推荐侯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如果为取消状态,则中继站与原服务基站都要取消切换操作,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请再参照图10,如果中继站在向原服务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MOB_HO-IND之前,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MOB_MSHO-REQ消息,则中继站要停止自己的后续切换流程,优先处理移动终端的请求,在与移动终端停止通信后,再进行后续切换流程。中继站停止后续切换流程可以采用这样的手段,即,中继站可以向基站发送MOB_HO-IND消息,MOB_HO-IND消息的状态为拒绝状态,基站接收到拒绝状态的MOB_HO-IND消息后,会重新向中继站推荐候选目标基站或中继站,如此反复,即可保证在移动终端与中继站停止通信前,中继站可以与基站继续保持通信。中继站还可以在MOB_HO-IND消息中取消此次切换流程,如果可以进行后续流程,中继站可以再向基站请求继续切换流程。
还需要说明的是,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候选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与中继站在步骤S1001获得的邻居中继站或邻居基站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完全不相同。
步骤S1003:中继站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参数,如果移动终端之前已经从MOB_NBR-ADV消息中获得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标识、工作频率、DCD(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Up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参数,则可以加快同步的过程。
步骤S1004: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中继站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分别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正常信息做准备,这个过程包括: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目的是使中继站与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上行链路达到同步;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中继站分配测距资源;
中继站向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RNG-REQ,RNG-REQ中携带中继站的标识、原服务基站或中继站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测距类型的标识表示切换测距;
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向中继站返回测距响应消息RNG-RSP,RNG-RSP消息可以携带目标中继站或基站为中继站分配的基本CID(ConnectionIdentifier,连接识别符)、主管理CID、目标中继站或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切换过程优化等相关信息;
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基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
其中,在重认证过程中,中继站发送认证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认证请求消息携带中继站的标识、数字证书;
如果目标基站认定中继站合法,则向中继站返回认证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认证响应消息中给中继站分配认证密钥;
中继站收到认证响应消息后,就可以进一步发送密钥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请求业务密钥;
目标基站向中继站返回密钥响应消息,目标基站在密钥响应消息中给中继站分配业务密钥。
在基本能力协商过程中,中继站通过能力协商请求向目标基站请求自己能够支持的系统参数和功能,目标基站通过能力协商应答将目标基站同意的功能通知中继站。
在重登记过程中,中继站通过登记请求消息向目标基站登记自己支持的IP版本、管理模式等,目标基站在登记响应消息中向中继站通知系统支持的IP版本和管理模式。
在业务流重建立过程中,中继站通过业务流请求消息建立请求业务流和业务流的类型及其QoS参数,目标基站在业务流建立响应消息中同意或拒绝建立业务流,中继站在业务流建立确认消息中对响应消息进行确认。
上述各个过程中,如果在RNG-RSP消息中的切换过程优化参数中已经告知中继站可以省略掉某些步骤,则在网络重进入过程中就可以省略相应的步骤。
如果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也可以依次包括:重认证过程、基本能力协商过程、重登记过程、业务流重建立过程。无论目标中继站是高能力中继站还是低能力中继站,其都可以透明传输中继站与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之间交互的消息,所以,为目标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代理目标中继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中继站或基站提前获得中继站将要进行测距的时间,则不必进行CDMA码测距,目标中继站或基站可以直接为中继站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步骤S1005:原服务基站终止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及上下文,上下文例如为队列中的信息、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接入请求)状态机、计数器、计时器或头压缩相关信息等。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中继站提供服务的是原服务基站,如果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是一个服务中继站,则切换的步骤与图10所示的各个步骤基本相同,只要将中继站与原服务基站之间进行的通信改为服务中继站转发中继站与原服务基站之间收发的消息。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切换目标为原服务基站服务的目标中继站,则不必进行上下文终止,可以省略步骤S1005;如果切换目标为不同小区内的目标中继站,则在步骤S1001中,原服务基站提供的列表可以为邻居基站的列表和/或这些邻居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中继站的列表,原服务基站如果没有这些列表信息或列表信息不充实、已过时,则可以向核心网获取这些列表信息。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切换是由中继站和移动终端发起的,在实际应用中,切换可以由原服务基站或原服务中继站发起,原服务基站或原服务中继站可以同时或按序发起针对中继站及移动终端的切换。
上述几个实施例只是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几个典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有多种实现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例如,切换可以由切换节点发起,可以由为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发起,可以由为服务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发起,以此类推,甚至还可以由切换目标发起。切换由切换目标发起时,切换目标可以通过为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另外,无论是为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还是切换目标,如果没有获得最新的相关信息或者相关信息不充分,都可以向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或核心网请求相应的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切换节点从获取的侯选切换目标中选择一个切换目标;
第一切换节点与切换目标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
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节点从获取的侯选切换目标中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过程由下述步骤实现:
第一切换节点向原服务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请求原服务节点提供至少一个侯选切换目标的信息;
原服务节点向第一切换节点返回切换响应消息,所述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侯选切换目标的信息;
第一切换节点对候选切换目标评估,并向原服务节点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中携带选择的切换目标的决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节点从获取的侯选切换目标中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过程由下述步骤实现:
原服务节点向第一切换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候选切换目标的信息;
第一切换节点对候选切换目标评估,并向原服务节点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中携带选择的切换目标的决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切换目标为目标中继站,则还包括:
为第一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原服务基站与为切换目标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进行通信;
为切换目标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向目标中继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由下述步骤实现:
进行CDMA码测距过程;
切换目标给切换节点分配测距资源;
切换节点向切换目标发送测距请求消息,所述测距请求消息中携带切换节点的标识、原服务节点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
切换目标向切换节点返回测距响应消息;
进行重进入过程的后续处理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包括:
如果切换目标已获得切换节点将要测距的时间,切换目标给切换节点分配非竞争测距资源;
切换节点向切换目标发送测距请求消息,所述测距请求消息中携带切换节点的标识、原服务节点的标识及测距类型的标识;
切换目标向切换节点返回测距响应消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切换节点在切换前为第二切换节点服务,且在第一切换节点完成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步骤之前,第二切换节点正在进行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步骤,则第一切换节点等到第二切换节点完成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步骤后,再完成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切换节点在发出切换指示消息前收到第二切换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则第一切换节点向在切换前为第一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发送拒绝状态或取消状态的切换指示消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切换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切换指示消息,则第一切换节点终止与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切换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切换指示消息,则向在切换前为第一切换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切换节点完成选择一个切换目标的步骤后还包括:
第二切换节点与选择的切换目标的下行链路进行同步;
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切换节点为在切换前为第二切换节点提供服务,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后,还包括:
第一切换节点向切换目标发送第二切换节点参数更新请求消息;
切换目标向第一切换节点返回第二切换节点参数更新应答消息或测距响应消息;
第一切换节点向第二切换节点发送或转发测距响应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切换节点在切换前为第二切换节点提供服务,则完成网络重进入过程后,还包括:
第一切换节点判断第二切换节点是否还在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的服务;
如果第一切换节点确定第二切换节点还在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的服务,则向切换目标发送第二切换节点参数更新请求消息;
切换目标向第一切换节点返回第二切换节点参数更新应答消息或测距响应消息;
第一切换节点向第二切换节点发送或转发测距响应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节点判断第二切换节点是否还在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的服务的方式为:第一切换节点判断是否间隔性的接收到第二切换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如果是,则确定第二切换节点还在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的服务。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节点判断第二切换节点是否还在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的服务的方式为:
第一切换节点请求第二切换节点间隔性的发送测距请求消息;
如果第一切换节点间隔性的接收到第二切换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则确定第二切换节点还在接受第一切换节点提供的服务。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切换节点收到测距响应消息后,还包括:第二切换节点与切换目标之间进行网络重进入过程的后续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节点获取侯选切换目标之前还包括: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由下述步骤实现:
第一切换节点从邻居广播消息中获取邻居节点列表;
扫描或测量邻居节点,以获得被扫描或测量的邻居节点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切换目标重选择过程还包括:
第一切换节点向原服务节点请求邻居节点的特定信息;
原服务节点向第一切换节点返回请求的特定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服务节点终止与第一切换节点的所有连接及上下文。
CN2006101380094A 2006-11-02 2006-11-02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5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380094A CN101175304B (zh) 2006-11-02 2006-11-02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380094A CN101175304B (zh) 2006-11-02 2006-11-02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5304A true CN101175304A (zh) 2008-05-07
CN101175304B CN101175304B (zh) 2010-08-11

Family

ID=39423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380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5304B (zh) 2006-11-02 2006-11-02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5304B (zh)

Cited B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4844A1 (fr) * 2007-06-21 2008-1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prise en charge d'un poste mobile pour la télémtrie, ainsi que poste de base et poste de relais correspondants
WO2010085918A1 (zh) * 2009-02-02 2010-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配置中继节点的服务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27358A (zh) * 2010-04-02 2010-09-0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a系统及其路由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CN101932041A (zh) * 2009-06-1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连接保持方法及装置
CN101938795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1009366A1 (zh) * 2009-07-23 2011-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同步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WO2011017846A1 (zh) * 2009-08-14 2011-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移动中继节点、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104867A (zh) * 2010-04-07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079730A1 (zh) * 2009-12-31 2011-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WO2011082522A1 (zh) * 2010-01-06 2011-07-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网络中服务切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96521A (zh) * 2011-06-22 2011-09-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ofdm蜂窝中继网络的切换方法
CN101646210B (zh) * 2009-06-08 2011-10-1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状态信息辅助的中继系统切换测量方法
CN101631364B (zh) * 2008-07-16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站系统中移动台切换方法、移动台及基站
CN102404807A (zh) * 2010-09-14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准备方法和装置
CN101651971B (zh) * 2009-09-15 2012-05-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474815A (zh) * 2009-08-26 2012-05-23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484798A (zh) * 2009-09-09 2012-05-30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中继站和切换控制方法
CN102752821A (zh) * 2011-04-22 2012-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804906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中继处具有s1端接的中继切换期间的数据处理机制
CN102812738A (zh) * 2010-03-12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3069860A (zh) * 2010-09-03 2013-04-2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协作中继系统
CN103186705A (zh) * 2011-12-30 2013-07-03 孚诺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的项目设定系统
CN103249081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移动中继协作进行切换的方法与装置
CN103582040A (zh) * 2012-08-06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47597A (zh) * 2009-04-13 2014-03-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分割中继网络的设备移动
US8724587B2 (en) 2009-03-17 2014-05-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 data packet
CN103997447A (zh) * 2014-05-30 2014-08-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方法、接入点设备和终端
US8913588B2 (en) 2010-06-28 2014-1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391531A (zh) * 2010-03-12 2016-03-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移动站、移动通信系统
CN106604356A (zh) * 2015-10-15 2017-04-2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US9749914B2 (en) 2009-09-03 2017-08-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relay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7104775A (zh) * 2009-03-13 2017-08-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载波分配、配置以及转换以进行多载波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35012A (zh) * 2015-05-14 2018-0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选择或重选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770026A (zh) * 2012-02-02 2018-11-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多无线电设备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04232A (zh) * 2018-09-25 2018-12-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1726841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US11051280B2 (en) 2008-10-31 2021-06-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on multiple uplink carrier frequencies
CN113423101A (zh) * 2015-08-14 2021-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516915A (zh) * 2020-05-15 2022-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接入和回程节点的增强上下文转移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9617A (ja) * 2001-08-27 2003-03-07 Ntt Docomo Inc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基地局、エッジルータ、中継ルータ、無線端末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CN1622677A (zh) * 2003-11-27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支持点到点通信切换的方法
JP4776202B2 (ja) * 2004-10-01 2011-09-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路切り替え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ited B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4048B2 (en) 2007-06-21 2013-1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 for supporting mobile station ranging
WO2008154844A1 (fr) * 2007-06-21 2008-1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prise en charge d'un poste mobile pour la télémtrie, ainsi que poste de base et poste de relais correspondants
CN101631364B (zh) * 2008-07-16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站系统中移动台切换方法、移动台及基站
US11051280B2 (en) 2008-10-31 2021-06-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on multiple uplink carrier frequencies
WO2010085918A1 (zh) * 2009-02-02 2010-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配置中继节点的服务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04775A (zh) * 2009-03-13 2017-08-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载波分配、配置以及转换以进行多载波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1134477B2 (en) 2009-03-13 2021-09-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ssignment,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ing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104775B (zh) * 2009-03-13 2020-12-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载波分配、配置以及转换以进行多载波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1751199B2 (en) 2009-03-13 2023-09-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ssignment,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ing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US8724587B2 (en) 2009-03-17 2014-05-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 data packet
CN103647597A (zh) * 2009-04-13 2014-03-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分割中继网络的设备移动
CN103647597B (zh) * 2009-04-13 2017-10-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分割中继网络的设备移动
CN101646210B (zh) * 2009-06-08 2011-10-1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状态信息辅助的中继系统切换测量方法
CN102804906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中继处具有s1端接的中继切换期间的数据处理机制
CN101932041A (zh) * 2009-06-1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连接保持方法及装置
CN101932041B (zh) * 2009-06-19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连接保持方法及装置
WO2011000192A1 (zh) * 2009-07-03 2011-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938795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1009366A1 (zh) * 2009-07-23 2011-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同步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WO2011017846A1 (zh) * 2009-08-14 2011-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移动中继节点、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474815A (zh) * 2009-08-26 2012-05-23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9749914B2 (en) 2009-09-03 2017-08-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relay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9237501B2 (en) 2009-09-09 2016-01-12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relay station,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CN102484798A (zh) * 2009-09-09 2012-05-30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无线中继站和切换控制方法
CN101651971B (zh) * 2009-09-15 2012-05-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切换方法及系统
US8923869B2 (en) 2009-12-31 2014-12-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in relay network, relay node, control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8781477B2 (en) 2009-12-31 2014-07-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in relay network, relay node, control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9301231B2 (en) 2009-12-31 2016-03-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in relay network, relay node, control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WO2011079730A1 (zh) * 2009-12-31 2011-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WO2011082522A1 (zh) * 2010-01-06 2011-07-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网络中服务切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598790B (zh) * 2010-01-06 2014-11-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网络中服务切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051669B2 (en) 2010-03-12 2018-08-14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duration configuring method, relay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12738A (zh) * 2010-03-12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5391531B (zh) * 2010-03-12 2018-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移动站、移动通信系统
CN102812738B (zh) * 2010-03-12 2015-10-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5391531A (zh) * 2010-03-12 2016-03-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区间设定方法、中继站、移动站、移动通信系统
CN101827358A (zh) * 2010-04-02 2010-09-0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a系统及其路由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CN101827358B (zh) * 2010-04-02 2013-09-1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a系统及其路由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CN102104867A (zh) * 2010-04-07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04867B (zh) * 2010-04-07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124135A1 (zh) * 2010-04-07 2011-10-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US8913588B2 (en) 2010-06-28 2014-1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69709B2 (en) 2010-06-28 2017-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01098B2 (en) 2010-06-28 2017-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9444B2 (en) 2010-09-03 2015-11-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CN103069860B (zh) * 2010-09-03 2016-08-03 诺基亚通信公司 协作中继系统
CN103069860A (zh) * 2010-09-03 2013-04-2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协作中继系统
CN102404807A (zh) * 2010-09-14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准备方法和装置
US8862131B2 (en) 2010-09-14 2014-10-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preparation
CN102752821A (zh) * 2011-04-22 2012-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96521A (zh) * 2011-06-22 2011-09-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ofdm蜂窝中继网络的切换方法
CN106018778A (zh) * 2011-12-30 2016-10-12 孚诺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的项目设定系统
CN103186705A (zh) * 2011-12-30 2013-07-03 孚诺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的项目设定系统
CN108770026A (zh) * 2012-02-02 2018-11-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多无线电设备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9081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移动中继协作进行切换的方法与装置
CN103582040A (zh) * 2012-08-06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97447A (zh) * 2014-05-30 2014-08-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方法、接入点设备和终端
CN107535012A (zh) * 2015-05-14 2018-0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选择或重选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423101A (zh) * 2015-08-14 2021-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04356A (zh) * 2015-10-15 2017-04-2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CN106604356B (zh) * 2015-10-15 2020-02-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US10492127B2 (en) 2015-10-15 2019-1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processor, and wireless terminal
CN109104232B (zh) * 2018-09-25 2021-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9104232A (zh) * 2018-09-25 2018-12-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1726841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15516915A (zh) * 2020-05-15 2022-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接入和回程节点的增强上下文转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5304B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5304B (zh)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KR102362945B1 (ko) 셀룰러망에서 세션의 다양한 ssc 모드 지원을 위한 upf 변경 방안
US8054807B2 (en) Handover method for mobile WiMAX network based on human mobility behavior
US835197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downlink/uplink handover
US8208444B2 (e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entity for group nodes handover
CN102007794B (zh) 通信系统、网络切换处理方法和装置
RU2337487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быстрой эстафе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ым беспроводным доступом
KR102594041B1 (ko)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상응하는 장치
US8358624B1 (en) Bidirectional uplink/downlink handoff
CN103442397B (zh) Lte-a中继系统的基于辅助载波的协作切换方法
EP289374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 between macro base station and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79518B2 (en) Dual connectivity
JP6012032B2 (ja) 広帯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協力的ハンドオーバ支援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093316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9013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할당 주파수간 핸드오버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00208696A1 (en) Method of fast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for handover
KR10098993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관리 방법
KR20050101692A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US200901049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15234A (zh) 宽带通信系统中负载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AU20052418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capable of minimizing service delay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095964A (ko)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핸드오버 방법, 기지국, 및 기지국의 통신 방법
CN10694170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和基站及ue
CN101384068B (zh) 一种移动台切换参数协商方法和装置
CN101345987A (zh) 通信网络中实现快速切换的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