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4356B -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04356B CN106604356B CN201510672829.0A CN201510672829A CN106604356B CN 106604356 B CN106604356 B CN 106604356B CN 201510672829 A CN201510672829 A CN 201510672829A CN 106604356 B CN106604356 B CN 1066043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node
- wireless terminal
- service
- type
- capab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benzyl N-[2-hydroxy-4-(3-oxomorpholin-4-yl)phen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OCC2=CC=CC=C2)C=CC(=C1)N1CCOCC1=O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根据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业务能力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通过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终端自主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其通信需求的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5G,the 5th Generation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将支持接入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包括人与人通信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机器类型设备、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等。不同终端具有不同的业务类型需求,同一终端在不同场景下也有不同的业务类型需求,例如智能手机在娱乐环境下会发起语音/视频通话与数据业务,在车载环境下又会发起导航与自动驾驶控制业务。不同的设备类型或业务类型对移动通信网络有不同的通信业务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Service)要求,如语音/视频通话与数据业务要求高速率、较低时延的QoS,而导航与自动驾驶控制业务则要求较高速率、超低时延的QoS。
同时,5G系统还将支持多种类型的接入网络,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网络、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如蓝牙、无线局域网)网络等。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有多种,例如基站、支持设备间通信(D2D,Device to Device)的终端、无线访问接入点(AP,Wireless Access Point)等。不同接入网络的接入节点所支持的通信类型不同,如超宽带无线通信(Ultr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或称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机器类型设备通信(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等。因此,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络所提供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可以不同,同一接入网络的不同接入节点所提供的QoS也可以不同。
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是根据网络的信号状况,如信号功率、信号质量等,来选择接入网络的服务小区。但由于终端设备和业务的多样性,终端根据信号状况选择的服务小区可能由于不支持特定的通信类型,而无法支持终端的业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实现了无线终端根据其通信业务需求自主选择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从而提高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终端中,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通信上下文,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包括:
根据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本地通信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
如果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则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或,根据预设优先级,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所述预设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第一至第四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包括: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保持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或,所述无线终端释放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侧预存储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网络侧中存储的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所述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包括:
当所述无线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不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根据所述相邻小区的业务能力、或所述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或所述本地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确定是否存在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
若存在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则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通信接口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指示通信接口发送命令,该命令指示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通信上下文,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本地通信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
如果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则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或,
根据预设优先级,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所述预设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第一至第四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保持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或,所述无线终端释放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接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包括:如第二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以及总线,如第二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向目标接入节点发起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无线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根据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与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并通过该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终端自主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其通信需求的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以下各实施例中的用词和术语进行解释:
当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无线终端根据自身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选择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场景。本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终端开机时对接入节点的选择,也可以应用于无线终端已连接至某接入节点后,再重新对接入节点进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远程医疗设备、无人驾驶汽车、本地机器设备等能够接入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无线通信网络”时,是指可与其他公共网或专用网互连互通,以使无线终端传送和/或接收信息的广域通信网络。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主体包括无线终端、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以及与接入节点通信连接的核心网设备。其中,对于3G网络来说,核心网设备可以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或者,核心网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 Center,MSC);而对于4G网络来说,核心网设备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Mobi le Management Entity,MME);对于5G网络来说,可以为与MSC、MME功能相当的核心网控制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接入节点”时,是指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为无线终端提供无线通信链路的网络接入设备,具体包括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网设备、本地通信接入设备、非3GPP接入网络的接入点等。接入节点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安装在某一物理设备上的软件,例如基站、支持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简称D2D)通信功能的手机、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网络的AP(Access Point,接入点,或称热点)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可接入的接入节点”时,是指无线终端在本地可连接的接入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设备类型”时,是指根据无线终端的主要功能预先设置的属性值。5G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将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智能家居、穿戴设备、无人驾驶车辆、远程医疗机器等各种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均将接入至5G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不同的通信设备具有不同的设备类型,不同的设备类型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要求不同,例如工厂中通过安装在工厂内部或附近的基站进行相互通信的机器,其设备类型为机器类型设备(Machine Type Device),无人驾驶车辆的设备类型为车载类型设备(Vehicle Type Device)。其中,一个无线终端可以对应一个设备类型,也可以同时对应多个设备类型,例如手机可包括通信设备、车载类型设备等多种设备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业务类型”时,是指根据不同业务所要求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服务质量,而预先设置的属性值。例如无人驾驶车辆执行的无人驾驶业务,要求超低时延,因此无人驾驶业务的业务类型为超低延迟业务(ultra-low latency service);工厂中的机器通过工厂内部或附近的基站进行相互通信,其业务类型为本地机器类型通信业务(Local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service)等。一个无线终端可以对应一个业务类型,也可以对应多个业务类型,如手机在发起语音通信业务时,其业务类型为语音通话业务(Voice Communication service),如手机在发起车载导航业务时,其业务类型为超可靠通信业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业务能力”时,是指接入节点所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具体可包括超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超宽带通信(Ultra BroadbandCommunication)、车辆通信(V2X Communication)、设备间通信(D2D Communication)、本地机器类型通信(Local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超低延迟通信(ultra-low latencyCommunication)等。一个接入节点可支持一种业务能力,也可以支持多种业务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CDMA2000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或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系统、5G系统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无线终端,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S103,根据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接入节点;
其中,目标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S105,通过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具体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可以预先存储于无线终端中,也可以存储在无线终端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中。例如在无人驾驶车辆中预设置其设备类型为车载类型设备(Vehicle Type Device);在工厂机器中预设置其设备类型为机器类型设备(Machine Type Device)。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还可以由无线终端根据通信上下文确定得到。这里,通信上下文是指终端通过传感器、接口、应用程序等检测到的当前通信环境或业务特征等信息。例如,当智能手机插入汽车的导航接口中时,或智能手机开启导航应用时,通过智能手机的通信上下文可知该手机将发起导航业务,确定该手机的设备类型为车载类型设备或确定该手机发起的业务类型为超低时延业务。
无线终端可以在开机时获取其本地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支持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还可以是无线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时,才获取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并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支持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
以3GPP接入网络为例,无线终端获取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的具体过程如下:
过程1:
1.无线终端开机后,在无线终端支持的频带内搜索小区或根据存储的小区信息搜索小区。
2.对于搜索到的小区,无线终端接收并读取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中可以包括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本地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信息,具体地,包括:
1)3GPP接入节点信息:包括服务小区(即广播该系统信息的小区)和/或相邻小区支持的业务能力等信息。还可以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类型,例如:移动小区(Nomadic Cell,or Mobile Cell),移动小区是指移动设备(例如车载小基站或车载WLAN接入点)提供的小区。
2)非3GPP接入节点信息,例如相邻(包括重叠覆盖)的WLAN网络的AP信息。
3)附近的本地通信接入设备信息,例如:D2D设备信息、车载通信接入设备信息。
3.无线终端根据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接入节点信息,确定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过程2:
1.无线终端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发起注册请求,即发送携带注册请求的无线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Radio ResourceControl)。具体地,无线终端可以利用现有网络选择技术选择第一接入节点,即:不判断该接入节点是否能够满足该无线终端当前设备类型或业务类型的需求。
2.第一接入节点接收到注册请求后,向无线终端发送携带接入节点信息的无线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或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定向消息RRC Connection Redirection)。这里,接入节点信息可以包括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接入节点的信息,这里接入节点信息的具体内容与上述实施例中的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本地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信息具体含义类似,包括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接入节点的信息。
3.无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接入节点信息,确定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进一步地,若第一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能够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选择第一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继续通过第一接入节点完成注册过程。若第一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不能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无线终端选择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其它接入节点(第二接入节点),并通过第二接入节点重新发起注册请求,完成注册。
过程3:
如果无线终端此时已经接入一个接入节点,即当前接入节点,则无线终端可根据当前接入节点的小区广播信息,获取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接入节点的信息,这里接入节点信息的具体内容与上述实施例中的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接入节点的信息具体含义类似。
或者在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侧预存储接入节点信息,由于无线终端已经与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因此无线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通信连接,从网络侧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信息。这里接入节点信息的具体内容与上述实施例中的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本地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信息具体含义类似,包括3GPP接入节点的信息以及其它接入节点的信息。
根据接入节点信息,确定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接入节点可支持一种业务能力,也可以支持多种业务能力,具体表现形式有多种,例如,接入节点A的业务能力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Bit N代表一种业务能力,1代表support(支持),0代表not support(不支持):
Bit5 | Bit4 | Bit3 | Bit2 | Bit1 |
0 | 0 | 1 | 1 | 0 |
Bit 5: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超可靠通信),0-not support;
Bit 4:Ultr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超宽带通信),0-not support;
Bit 3:V2X Communication(车辆通信),1-support;
Bit 2:D2D Communication(设备间通信),1-support;
Bit 1:xx Communication(xx通信),0-not support;
根据上表可知,接入节点A的业务能力包括车辆通信和设备间通信。
无线终端获取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后,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进一步地,确定目标接入节点的方式有三种,择一使用:
1、根据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在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中,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例如:无线终端UE1的设备类型为车载类型设备(Vehicle Type Device),UE1可接入的接入节点有两个,分别为基站A和基站B,其中基站A的业务能力为超宽带通信(UltraBroadband Communication),基站B的业务能力为车辆通信(V2X Communication),其中基站B的业务能力能够支持UE1的设备类型,由此,核心网设备确定基站B作为UE1的目标接入节点。
2、根据无线终端的业务类型和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在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中,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该无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例如:无线终端UE1发起导航业务,导航业务所对应的业务类型为超可靠通信业务(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该无线终端UE1可接入的接入节点有两个,分别为基站C和支持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简称D2D)通信的无线终端设备UE2,基站C的业务能力为超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UE2的业务能力为超宽带通信(Ultr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其中基站C的业务能力能够支持UE1的设备类型,由此,核心网设备确定基站C作为UE1的目标接入节点。
3、根据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以及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在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中,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例如:无线终端UE1的设备类型为机器类型设备(Machine Type Device),业务类型为本地机器类型通信(Local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UE1可接入的接入节点为基站D,基站D的业务能力为本地机器类型通信(Local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基站D的业务能力能够支持UE1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由此,核心网设备确定基站D作为UE1的目标接入节点。
确定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在无线终端中预设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与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之间的关系映射表,根据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以及该关系映射表,确定该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或者,根据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和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支持的服务质量进行匹配,确定该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该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制具体的确定方法。
进一步地,当业务能力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时,则对该多个接入节点进行选择。选择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对不同接入节点预先设置优先级,根据预设的优先级确定目标接入节点;在无线终端中预先设置偏好接入节点,根据用户设置的偏好接入节点确定目标接入节点等。
确定目标接入节点后,无线终端连接该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如果无线终端为开机选择,且采用上述无线终端开机时获取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的具体过程1,则直接接入该目标接入节点。如果无线终端已和一接入节点建立连接,则可以与现有接入节点断开连接后,再与目标接入节点建立连接;也可以保持与现有接入节点连接的同时,与目标接入节点同时也建立连接。例如,UE发起视频业务时,在保持与原服务小区的连接的同时,通过其选择的目标服务小区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支持其业务类型的视频业务承载,执行视频业务,并进行相应的QoS控制与计费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根据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与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并通过该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终端自主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其通信需求的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无线终端,应用场景为无线终端开机时选择接入节点,该方法包括:
S201,根据通信上下文,确定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S203,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S205,确定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S207,对业务能力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进行信号功率和/或信号质量测量;这里,对接入节点进行信号功率和/或信号质量测量,也可以在步骤S203之前执行。
S209,确定所述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具体地,无线终端开机时,尚未接入任何可接入节点。无线终端根据通信上下文确定自身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其中,由于无线终端开机时尚未发起业务请求,因此对于部分无线终端可能无法在开机时即确定其业务类型,只能确定其设备类型。
无线终端获取其本地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具体获取可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的方法如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可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的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确定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若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无线终端可以根据测量的接入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选择其中信号强度最大或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或,若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优先级,该优先级由接入节点通过广播的系统信息或由云平台发送给无线终端,或在无线终端中预先配置;无线终端可以根据上述接入节点的优先级,选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此外,若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无线终端还可以根据接入节点的状态选择接入节点,例如根据接入节点的荷载或拥塞情况,选择荷载较低/非拥塞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S211,通过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无线终端,应用场景为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发起注册请求或业务请求时再次选择接入节点,该方法包括:
S301,根据通信上下文,确定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S303,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
其中,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包括当前接入节点和其他本地可接入的接入节点,其他接入节点可以是3GPP的接入节点,也可以是非3GPP的接入节点,还可以是本地通信接入设备。
S305,确定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若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进入步骤S307;若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不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进入步骤S309。
S307,确定当前接入节点为目标接入节点;进入步骤S315。
如果当前接入节点即能够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直接确定当前接入节点为目标接入节点,无线终端继续驻留在当前接入节点中。避免无线终端发生接入节点的切换,以节省信令开销。
S309,确定是否存在业务能力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其他接入节点。
若存在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其他接入节点,则进入步骤S311,如果不存在则流程结束。
S311,对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其他接入节点进行信号功率和/或信号质量测量。
其中,步骤S311也可以在步骤S303前执行,在此不限定其执行顺序。
S313,确定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具体地,若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无线终端可以根据测量的接入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选择其中信号强度最大或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或,若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优先级,该优先级由接入节点通过广播的系统信息或由云平台发送给无线终端,或在无线终端中预先配置;无线终端可以根据上述接入节点的优先级,选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此外,若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无线终端还可以根据接入节点的状态选择接入节点,例如根据接入节点的荷载或拥塞情况,选择荷载较低/非拥塞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S315,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步骤S315中,若所述目标接入节点不是当前接入节点,可通过无线终端小区重选,或网络触发无线终端重定向或切换接入网络,实现无线终端通过目标接入节点无线通信网络。无线终端还可以保持与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同时与目标接入节点也建立无线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根据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与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并通过该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终端自主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其通信需求的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无线终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具有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方法步骤相对应的模块,无线终端100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获取模块11将获取到的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发送至处理模块12。
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接入模块13,用于根据处理模块12的指示,通过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通信上下文,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可选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根据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本地通信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如果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则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或,根据预设优先级,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所述预设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指示接入模块13保持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或指示接入模块13释放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的各个模块,可以分别由实际产品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或软件模块实现,其具体实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操作。可选的,还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可选步骤的操作。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根据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与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并通过该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终端自主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其通信需求的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处理器2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2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例如,该处理器21可以为MSM8974,或者,MSM8974Pro,或者,MSM8926。
具体的,处理器21包括通信接口和控制器,其中:
通信接口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指示通信接口发送命令,该命令指示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该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通信上下文,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
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该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本地通信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
该控制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则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该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如果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则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或,根据预设优先级,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所述预设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该控制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保持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或,所述无线终端释放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21可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无线终端中,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理器的举例,其中的模块为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程序,主要包括:接入层、非接入层、多模、模块接口等。其中,接入层是与网络的基站进行连接和交互的模块/程序。非接入层能实现接入层功能以上的处理和交互功能;该处理器与网络侧之间的处理流程等。处理器的其他模块,如多模、模块接口、数据业务、广播业务、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多媒体子系统等,能为处理器接入网络或处理器接入网络后的业务提供支持,例如,多模是对多种工作模式下通信的管理,主要包括多模管理、连接管理和系统决策;模块接口为处理器处理各种业务提供信息接口,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数据管理、无线消息管理、包数据业务、通讯录业务等。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处理器,根据其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与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确定业务能力能够支持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并通过该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无线终端自主选择业务能力能够满足其通信需求的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了无线终端的通信业务质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无线终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无线终端200包括:
无线终端20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收发器23和总线24。其中,处理器21、存储器22、收发器23通过总线24通信。
收发器23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21。其中,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
处理器21为图5中所示的处理器21,执行图5所示处理器21中的功能。
收发器还用于根据处理器21的控制,向目标接入节点发起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无线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处理器21内部的模块/程序的示意性框图参见图5。
总线2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24。
应理解,收发器23还会与一个或多个天线保持连接。
应注意,尽管图6所示的终端200仅仅示出了处理器21、存储器22、收发器23和总线24,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终端200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终端200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终端200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而不必包含图6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终端中,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所述业务能力包括超可靠通信能力、超宽带通信能力、以及车辆通信能力;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通信上下文,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包括:
根据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本地通信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
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则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
如果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则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或,
根据预设优先级,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所述预设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包括: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保持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或,
所述无线终端释放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
7.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通信接口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所述业务能力包括超可靠通信能力、超宽带通信能力、以及车辆通信能力;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指示通信接口发送命令,该命令指示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终端的通信上下文,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广播信息中包括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或,
根据所述小区广播信息,获取本地通信接入设备的业务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则根据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是否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
若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则确定所述当前接入节点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
如果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有多个,则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信号功率最大和/或信号质量最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或,
根据预设优先级,在多个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所述预设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目标接入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所述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已接入当前接入节点,保持所述无线终端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或,
所述无线终端释放与所述当前接入节点的无线连接,与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建立无线连接。
13.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业务能力包括超可靠通信能力、超宽带通信能力、以及车辆通信能力;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和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业务能力支持所述无线终端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接入节点;
接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14.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以及总线,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终端可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业务能力,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业务能力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节点支持的通信服务质量,业务能力包括超可靠通信能力、超宽带通信能力、以及车辆通信能力;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向目标接入节点发起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无线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72829.0A CN106604356B (zh) | 2015-10-15 | 2015-10-15 |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
EP16854867.5A EP3322223B1 (en) | 2015-10-15 | 2016-09-21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device, processor and wireless terminal |
PCT/CN2016/099571 WO2017063485A1 (zh) | 2015-10-15 | 2016-09-21 |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
US15/768,236 US10492127B2 (en) | 2015-10-15 | 2016-09-21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processor, and wireless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72829.0A CN106604356B (zh) | 2015-10-15 | 2015-10-15 |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04356A CN106604356A (zh) | 2017-04-26 |
CN106604356B true CN106604356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851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72829.0A Active CN106604356B (zh) | 2015-10-15 | 2015-10-15 |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92127B2 (zh) |
EP (1) | EP3322223B1 (zh) |
CN (1) | CN106604356B (zh) |
WO (1) | WO20170634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90908B2 (en) * | 2016-08-03 | 2022-03-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node, wireless device,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
JP2018041340A (ja) * | 2016-09-08 | 2018-03-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CN110546700B (zh) | 2017-05-05 | 202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WO2018219352A1 (en) * | 2017-06-02 | 2018-12-06 | Fg Innovation Ip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ervice-driven mobility management |
CN109451832B (zh) * | 2017-06-30 | 2021-09-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A3065626A1 (en) * | 2017-08-07 | 2019-02-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ervic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
WO2019028607A1 (zh) | 2017-08-07 | 2019-02-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业务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392007A (zh) * | 2017-08-10 | 2019-02-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解决随选网络信令风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9047117A1 (zh) * | 2017-09-07 | 2019-03-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JP7024290B2 (ja) * | 2017-09-29 | 2022-02-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0567039B2 (en) * | 2017-10-11 | 2020-02-18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Packet communication to facilitate wireless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ES3005934T3 (en) | 2017-11-03 | 2025-03-1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CN110049481B (zh) * | 2018-01-16 | 2020-11-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
CN108174420A (zh) * | 2018-02-02 | 2018-06-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1864217B2 (en) * | 2018-08-10 | 2024-01-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mote cross-link interference |
US11812478B2 (en) | 2018-09-29 | 2023-11-0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
EP3860224A4 (en) * | 2018-09-29 | 2022-05-25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NETWORK AND STORAGE MEDIUM |
WO2020082373A1 (zh) * | 2018-10-26 | 2020-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1223321A (zh) * | 2018-11-26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自动驾驶规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1328111B (zh) * | 2018-12-14 | 2023-03-31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1510265B (zh) * | 2019-01-31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11565369B (zh) * | 2019-02-13 | 2021-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818608B (zh) * | 2019-04-12 | 2022-08-1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
KR20220046515A (ko) * | 2019-08-14 | 2022-04-14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무선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
CN110933825B (zh) * | 2019-10-25 | 2021-10-29 | 深圳市轩火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 应援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3395777A (zh) * | 2020-03-11 | 2021-09-14 | 索尼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EP4192176A4 (en) * | 2020-07-27 | 2024-04-1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US11770763B1 (en) * | 2021-02-08 | 2023-09-26 |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 Dynamic selection of an anchor node |
CN115150886A (zh) * | 2021-03-31 | 2022-10-0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596938B (zh) * | 2021-06-30 | 2024-05-24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KR20230012341A (ko) * | 2021-07-15 | 2023-0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조건부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CN114629947B (zh) * | 2022-01-26 | 2024-04-12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接入平台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9316910A (zh) * | 2023-07-11 | 2025-01-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网络节点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5304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
CN101938797A (zh) * | 2009-06-29 | 2011-01-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用户设备无线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340844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确定目标基站的方法、ue及mme |
CN103686932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保证本地ip接入业务正确建立的方法 |
CN103843402A (zh) * | 2013-12-05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703220A (zh) * | 2013-12-06 | 2015-06-1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62277B2 (en) | 2002-10-28 | 2005-03-0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over multiple networks |
KR101050545B1 (ko) * | 2003-12-31 | 2011-07-19 | 유니버시티 오브 매릴랜드 칼리지 팍 | 네이버 그래프를 이용한 이종 망간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
ES2634685T3 (es) | 2006-06-20 | 2017-09-2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Facilitación de transferenci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
US8902839B2 (en) | 2006-07-05 | 2014-12-02 | Nokia Corporation | Service/mobility domain with handover for private short-range wireless networks |
CN101087301B (zh) | 2006-09-07 | 2010-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
KR100740874B1 (ko) | 2006-09-29 | 2007-07-1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부하 분산을 위한 멀티미디어 방송형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
EP2048910A1 (en) | 2007-10-10 | 2009-04-15 | France Telecom |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9654515B2 (en) | 2008-01-23 | 2017-05-16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based SCIM platform |
JP2009205473A (ja) | 2008-02-28 | 2009-09-10 | Nec Corp | 処理状態管理装置、処理状態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1572617B (zh) | 2008-04-30 | 2011-11-0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00190502A1 (en) | 2009-01-23 | 2010-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stems for network assisted system acquisition |
EP2448307B1 (en) | 2009-06-23 | 2019-10-1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pos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home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
US8149788B1 (en) * | 2009-07-30 | 2012-04-03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handoffs based upon activity correlation |
CN101686454B (zh) | 2009-08-12 | 2013-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平滑信令流量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归属位置寄存器 |
WO2011070642A1 (ja) | 2009-12-07 | 2011-06-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実行方法 |
CN102111882B (zh) | 2009-12-25 | 2014-09-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资源分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9801102B2 (en) | 2010-04-28 | 2017-10-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using X2 interface based on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950323B2 (ja) | 2010-06-21 | 2012-06-1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及び方法 |
JP5357107B2 (ja) | 2010-06-25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及び方法 |
CN102387557B (zh) | 2010-08-30 | 2014-09-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反向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5210368B2 (ja) | 2010-10-29 | 2013-06-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及び方法 |
CN102469446B (zh) | 2010-11-19 | 2014-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75866B (zh) | 2011-01-19 | 2014-06-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设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2625377B (zh) | 2011-01-31 | 2014-06-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接入点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
US10045283B2 (en) | 2011-02-25 | 2018-08-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small cell information to user equipment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
JP5351917B2 (ja) | 2011-03-09 | 2013-11-2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 |
EP2720498A4 (en) | 2011-06-15 | 2015-01-07 | Huawei Tech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
WO2012174715A1 (en) | 2011-06-22 | 2012-12-27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
EP2677781A4 (en) | 2011-12-19 | 2014-04-23 | Huawei Tech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RVICE RESPONSE |
US8621590B2 (en) | 2012-03-19 | 2013-12-31 |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 Multiple access point zero sign-on |
US9119184B2 (en) | 2012-03-31 | 2015-08-25 | Tejas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of transmitting a bearer resource request message from a UE to a MME for setting up an EPS bearer in a LTE network |
CN103379586B (zh) | 2012-04-24 | 2018-09-28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发现接入点的方法及站点、接入点 |
JP5758351B2 (ja) | 2012-06-22 | 2015-08-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9749933B2 (en) | 2012-06-29 | 2017-08-29 |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 Dynamic network selection |
CN103517378B (zh) | 2012-06-30 | 2018-09-2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网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EP2901766A2 (en) | 2012-09-27 | 2015-08-0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End-to-end architecture, api framework, discovery, and access in a virtualized network |
US9191806B2 (en) * | 2012-10-23 | 2015-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tting MTC group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TWI484801B (zh) | 2012-11-20 | 2015-05-11 | Univ Nat Chiao Tung | 降低核心網路中移動管理負載之系統及其方法 |
US11102689B2 (en) | 2013-01-03 | 2021-08-24 | Apple Inc. | Packet data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O2014113190A1 (en) | 2013-01-17 | 2014-07-2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ear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429146B (zh) | 2013-05-27 | 2017-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
CN104508996B (zh) | 2013-06-26 | 2017-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338525B (zh) | 2013-06-26 | 2017-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重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WO2015042831A1 (zh) | 2013-09-26 | 2015-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能力匹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723775A (zh) | 2013-11-13 | 2016-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使用中断连接传输机器类通信数据 |
US10129802B2 (en) | 2013-12-06 | 2018-11-13 | Idac Holdings, Inc. | Layered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systems |
WO2016003071A1 (ko) | 2014-06-30 | 2016-01-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요청 메시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080163B2 (en) | 2014-07-15 | 2018-09-18 | T-Mobile Usa, Inc. |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e-establishment service interruption response |
GB2528988A (en) | 2014-08-08 | 2016-02-10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075888B2 (en) | 2014-09-25 | 2018-09-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ce-specific air-interface selection |
JP7046487B2 (ja) | 2014-09-25 | 2022-04-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Ue、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ueの通信制御方法 |
US10305736B2 (en) * | 2014-12-18 | 2019-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ice signal feedback for network optimization |
EP3272103A1 (en) | 2015-03-20 | 2018-01-2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 Co. KG | Coexistence of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and legacy networks |
WO2016163544A1 (ja) | 2015-04-10 | 2016-10-1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ハンドオーバ手順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基地局 |
JP6539502B2 (ja) | 2015-06-03 | 2019-07-03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管制サーバ、及び基地局切替動作制御方法 |
EP3318075B1 (en) | 2015-06-30 | 2020-12-02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477439B2 (en) | 2015-07-31 | 2019-11-12 | Ne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CN113873615A (zh) | 2015-08-18 | 2021-12-3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Ue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US10098033B2 (en) | 2016-07-29 | 2018-10-09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Group PDN method to support MTC devices on cellular network |
-
2015
- 2015-10-15 CN CN201510672829.0A patent/CN106604356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21 WO PCT/CN2016/099571 patent/WO201706348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9-21 EP EP16854867.5A patent/EP33222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9-21 US US15/768,236 patent/US1049212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5304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
CN101938797A (zh) * | 2009-06-29 | 2011-01-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用户设备无线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340844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确定目标基站的方法、ue及mme |
CN103686932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保证本地ip接入业务正确建立的方法 |
CN103843402A (zh) * | 2013-12-05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703220A (zh) * | 2013-12-06 | 2015-06-1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22223A1 (en) | 2018-05-16 |
US10492127B2 (en) | 2019-11-26 |
US20180343608A1 (en) | 2018-11-29 |
EP3322223B1 (en) | 2020-07-22 |
EP3322223A4 (en) | 2018-07-18 |
WO2017063485A1 (zh) | 2017-04-20 |
CN106604356A (zh) | 2017-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04356B (zh) | 无线通信接入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无线终端 | |
CN107889080B (zh) | 一种支持远端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716700B (zh) |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278619B (zh) | 一种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 |
US9967783B2 (en) | Facilitating group handover | |
US2018027069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ireless Terminal, and System | |
US20180184270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v2x commun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 |
CN109315016B (zh) |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22501857A (ja) | 能力報告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
WO2021143404A1 (zh) | 一种ims紧急服务状态指示方法及装置 | |
EP3493590A1 (en) | Commo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TW201804840A (zh) | 信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 |
US10271255B2 (en) | Base station | |
EP4185029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915595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6508392A (zh) | 接入方式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JP2023545345A (ja) |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JP7018070B2 (ja) | ページ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 |
EP3541130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437455B (zh) | 小区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 |
CN115499890A (zh) | 中继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230388879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621032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EP3062552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ffloading access network | |
CN116325832B (zh) |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