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4141B - 包括救援系统的升降机及其救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救援系统的升降机及其救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4141B CN101124141B CN2005800463229A CN200580046322A CN101124141B CN 101124141 B CN101124141 B CN 101124141B CN 2005800463229 A CN2005800463229 A CN 2005800463229A CN 200580046322 A CN200580046322 A CN 200580046322A CN 101124141 B CN101124141 B CN 1011241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car
- motor
- drive unit
- motor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升降机(2)包括轿厢(4)、驱动轿厢(4)的驱动马达(10)、用于控制驱动马达(10)并且将功率供应其中的马达驱动单元(26)、用于检测轿厢(4)的运动的编码器(20)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救援操作的升降机救援系统(40),其中升降机(2)包括只用于正常和救援操作的一个单个编码器(2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升降机包括升降机轿厢、驱动轿厢的驱动马达、用于控制驱动马达并将功率供应其中的马达驱动单元、用于检测轿厢运动的编码器、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援操作并特别在紧急情况下将轿厢运动到楼梯平台的升降机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这种升降机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其中申请人的升降机系统使用两个编码器,一个编码器用于正常操作而另一编码器用于救援操作,用于救援操作的编码器连接到升降机救援系统的维修面板上。这种救援编码器只用于轿厢运动的显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操作维修面板的专业人员提供运动方向的指示以及在可能的过速情况下提供报警。因此,低分辨率、低成本类型的编码器用作救援编码器。
大多数紧急情况是由于主功率供应中的功率失效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去往驱动马达的功率中断并且制动器下落并停止升降机轿厢的运动而与轿厢在升降机通道内的位置无关。因此,乘客被困在升降机轿厢内。其它紧急情况可由于升降机本身的缺陷造成,例如安全链、升降机控制装置中的缺陷。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快速地将乘客从升降机轿厢中解救出来。
对于正常操作来说,编码器通常是高分辨率类型的编码器,以便将有关升降机轿厢的速度和位置的准确数据提供给升降机控制装置。通常这种编码器连线到马达驱动单元上,而不连接到维修面板和升降机救援系统的任何其它部件上。因此,这种升降机系统包括具有不同功能要求并连线到升降机系统的不同部件上的两种编码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现有升降机系统,以便减小单独部件的数量并减小成本,同时保持安全标准。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此目的通过使用只用于正常和救援操作的单个编码器来解决,该编码器最好是高分辨率编码器。“高分辨率编码器”比“低分辨率编码器”提供更多数量的脉冲。例如,与低分辨率编码器相比,高分辨率编码器每转可提供至少五倍的脉冲,并且优选为大约5-200倍的脉冲。典型的低分辨率编码器提供大约50-100脉冲/转,而高分辨率编码器提供大约1000-4000脉冲/转。
最好是,编码器经由升降机救援系统连接到马达驱动单元上。对于救援模式下的救援操作来说,编码器连接到并最好连线到升降机救援系统上,并且升降机救援系统类似地连接到马达单元上,使得编码器信号或从中得出的任何信号可传递到马达驱动单元上。因此,马达驱动单元将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经由升降机救援系统从连接部接收编码器信号,而不具有与其连接的分开的正常操作编码器。
现有技术升降机的另一缺陷在于虽然具有分开的编码器,这种概念不能为编码器失效提供保障。特别是,正常操作编码器只在正常操作过程中操作,而救援编码器只在救援模式下操作。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驱动马达在发电模式下操作时,马达驱动单元最好从驱动马达接收发电功率,并且马达驱动单元适用于分别根据驱动马达的驱动模式和发电模式下供应到驱动马达或从驱动马达接收的功率来导出轿厢的运动速度、负载状态等。采用这种构造,即使升降机系统只包括单个编码器,也可提供用于编码器失效的辅助手段。例如,在正常模式下在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升降机控制可通过马达驱动器来提供,并且轿厢将不马上停止,而是其运动继续到楼梯平台,使得乘客将离开轿厢,而不困在升降机通道某处的轿厢内。应该注意到与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马上停止的传统升降机相比这是显著的进步。这种特征还可用于升降机包括一个以上的编码器。
最好是,升降机救援系统包括与马达驱动单元空间上分开的维修面板。这种维修面板通常位于升降机通道外部,并且使得专业人员在救援情况下以救援模式操作升降机。
最好是,编码器只连接到单个速度控制装置或速度控制回路上。这种速度控制装置可设置成升降机救援系统的一部分,并且特别在维修面板内。作为选择,这种速度控制装置还可靠近马达驱动单元设置,或者作为其一部分。作为第一种选择,编码器数据传递到轿厢数据数值,并且这种轿厢速度数值从升降机救援系统传递到马达驱动单元。作为第二种选择,升降机救援系统使用编码器数据以便导出相关信息,并且将编码器数据传递到与为马达驱动单元提供轿厢速度的马达驱动单元相关的单个速度控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速度控制装置可与马达驱动单元形成整体。
最好是,紧急救援系统还包括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将紧急功率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的紧急功率供应装置。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可包括蓄电池以及用于增加电池输出电压的增压器。
最好是,升降机还包括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停止轿厢运动的制动器,其中升降机救援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和断开紧急功率供应装置与制动器的功率的紧急制动器开关。
对于包括用于悬挂轿厢和配重的提升绳索的升降机来说,具有两种不同的紧急情况,即轿厢和配重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紧急情况,即一旦制动器抬起,轿厢开始通过重力运动。US 6196355B1披露一种在这种情况下解救乘客的电升降机救援系统。但是,还存在平衡负载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抬起制动器,轿厢还保持在其位置上。由于升降机通常设计成在大多数常用操作状态下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负载状态不是不常见。
虽然即使在平衡负载状态下US-A-5821476也可以运动升降机轿厢,此文件提出了相对复杂的救援装置。
最好是,升降机救援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紧急功率供应装置的功率与驱动马达连接和断开的紧急驱动开关,以便在平衡紧急情况下运动轿厢。升降机救援系统还可包括将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和马达驱动单元连接并包括紧急驱动开关的功率线。
因此,此实施例使用已经存在于升降机内以便将紧急功率供应到驱动马达的马达驱动单元。马达驱动单元通常具有用于AC主功率供应装置、整流器、DC中间回路和变换器的输入端。根据特定马达驱动单元,紧急功率供应线可连接到AC输入端或DC中间回路上。变换器可以是VF变换器(变频器)或VVVF变换器(变压变频器)的形式。通过使用升降机的传统马达驱动单元,升降机救援系统的附加部件数量可以减少。
开关可以是传统开关,或者可以包括任何其它类型的转换装置,即可以形成微型处理器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特别是,紧急驱动开关装置可以与马达驱动单元形成整体。它可以设计成在所有或特定失效情况下自动接通到紧急功率供应装置上。
最好是,紧急功率供应装置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输出电压,其中制动器经由紧急制动器开关与较低电压输出端连接,并且较高电压输出端连接到马达驱动单元上。
最好是,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包括蓄电以及用于增加电池的输出电压的增压器。紧急功率供应装置还包括电池负载回路以及连接到主功率供应装置上的管理器。增压器可以是将电池电压转换成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的较高电压的传统变换器。在正常操作中,传统马达驱动单元接收380V级别的AC电压。但是,用于在平衡负载状态下驱动升降机轿厢所需的电压远远小于正常操作所需的电压。因此,特别是对于VVVF变换器的类型来说,驱动马达通常需要较低电压以用于紧急操作。另一方面,马达驱动单元回路需要独立于特定输出电压的某种输入电压。因此,紧急功率供应装置的较高输出电压应该至少是大约250V,优选是300V,更优选是320V,并且最为优选为至少350V。因此,较高电压可分别根据驱动马达和驱动马达单元回路所需的正常电压而不同。较低电压需要足以抬起制动器。但是,由于在紧急模式下制动器最好与速度控制装置连接,较低电压应该最好足够高,以便用于速度控制回路的输入电压。典型电压是大约24V。紧急功率供应装置的DC电池可具有12V或24V的额定电压。但是,即使在24V电池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增压器回路,以便从紧急功率供应装置释放较低电压,从而确保恒定的电压输出。
作为选择,还可以使用紧急功率供应装置,而没有增压器,如果电池电压足够高,以便供应用于抬起制动器的电压、用于电控制装置的电压以及马达驱动单元的电压。具有只需要48V电压的马达驱动单元,使得蓄电池供应48V的能力。最好是例如分压器的电压减小装置设置在紧急功率供应装置中,以便供应例如24V和/或12V的较低电压,以便将所需电压供应到紧急制动器和/或电控制装置。
最好是,紧急制动器和马达驱动单元相互连接,其方式是使得驱动马达只在制动器驱动时激励。这种连接确保制动器在将功率供应到驱动马达之前抬起。这可以通过分别机械或电气连接各自开关来完成。特别简单的构造是相对于紧急驱动开关定位紧急制动器开关,使得在禁止制动器开关转换之前不能转换紧急驱动开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实施这种解决方法。开关的连接是简单的机械解决方法。但是,可以使用确保制动器在将功率供应到驱动马达之前抬起的任何其它方法。
最好是,制动器和马达驱动单元相互连接,其方式是使得制动器只在马达驱动单元驱动时激励。最好是,这种连接使得制动器在马达驱动在操作模式时激励。一旦制动器抬起,马达驱动单元在制动之前激励确保马达驱动单元可控制轿厢的运动。现在具有紧密监测轿厢运动的马达驱动单元。因此这种马达驱动单元可监测轿厢在制动器已经抬起之后开始运动,还是轿厢处于平衡负载状态下。这种马达驱动单元还可控制运动轿厢的速度,并且驱动制动器,以避免任何过速情况。此外,马达驱动单元还包括数据存储介质,该介质包括失效出现之前的升降机系统的数据,即例如供应到马达的与轿厢的负载状态相关的电流和电压、轿厢在其路径上的位置以及去往下一个楼梯平台的距离等的数据。例如从存储器可以是EEPROM或类似装置。马达驱动单元可使用这种数据,以便进行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操作轿厢的决定,即通过重力运动轿厢、为驱动马达供能以便运动轿厢、轿厢运动的方向等。再次连接可通过机械或电气连接实现。
还可以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时间启动制动器和马达驱动单元。
最好是,升降机还包括用于断开主功率供应装置和升降机的主功率开关,其中紧急制动器和/或紧急驱动开关与主功率开关连接,其方式是使得只在主功率供应装置断开时激励制动器和/或驱动马达。再次,开关的连接可如上所述实现。最好是出于安全因素在开始救援操作之前断开主功率供应。因此,在主功率再次连接到升降机之前紧急操作可以受控的方式停止。没有这种特征,如果在救援操作中出现了不确定或未限定情况,主功率将中断,并且即使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将功率供应到某些升降机部件上,主功率也将供应到升降机。
最好是,升降机还包括与马达驱动单元的安全链输入端连接的安全链,其中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包括将安全链电压经由紧急驱动开关提供给马达驱动单元的安全链输入端的安全链电压输出端。安全链通常包括类似于门触点的多个相互串联布置的安全触点。安全链确保升降机驱动马达只在所有安全触点闭合时操作,即如果升降机在安全状态下。在功率失效的情况下,用于安全链的功率供应也中断。因此,没有电压施加在马达驱动单元的安全链输入端上。为了使得马达驱动单元在救援模式下驱动马达,需要为马达驱动单元的安全链输入端提供“伪”安全链电压。这种电压也可通过紧急功率供应装置来提供。安全链电压通常在较高和较低电压之间,例如分别为48V DC和110V AC。作为选择,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可将其功率供应到安全链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安全链触点需要闭合,以便使得升降机轿厢即使在救援模式下也可运动。
最好是,马达驱动单元还包括经由紧急驱动开关连接到紧急功率供应装置的电压输出端上的控制输入端,其中马达驱动单元设计成按照紧急救援模式为驱动马达提供功率供应。在正常操作中,马达驱动单元经由其控制输入端从升降机控制装置接收控制信号。但是由于在救援模式下,升降机控制装置通常不操作,紧急救援模式信号需要产生并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的控制输入端。最好是,预定的电压与紧急功率供应的较低电压输出端相对应。这种构造使得分开的紧急升降机控制装置成为多余的。
最好是升降机还包括门区域指示装置,其中门区域指示装置连接到升降机救援系统上以便一旦门区域指示装置具有轿厢定位在楼梯平台的信号便将轿厢停止在该楼梯平台处。门区域指示装置是升降机中的常见部件,并且对于升降机的适当操作来说是必须的。通常门区域指示装置提供接近楼梯平台并且与楼梯平台对准的信号。即使在救援操作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升降机轿厢在楼梯平台处正确定位,门区域指示装置也可用于升降机救援系统。最好是门区域指示装置将轿厢停止在下一个楼梯平台处,其中升降机门可通过操作救援系统的人员手动开启,或者通过升降机救援系统自动开启。
最好是升降机还包括速度控制单元以便控制轿厢的速度,其中速度控制单元连接到升降机救援系统上并且特别连接到制动器上。
另一常见的公共紧急情况是由于编码器失效造成的。通常,升降机系统不具有多余的编码器。在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升降机必须停止。因此,如果在升降机轿厢运动的同时出现编码器失效,去往驱动马达和紧急制动器的功率中断,并且轿厢马上停止。因此,乘客被困在轿厢内,并且必须通过技术人员或其它专业人员解救,技术人员将开始救援逃生并且将轿厢和乘客带到下一个可达到的楼梯平台。一个可选择的方法可提供另外的编码器,并提供足够冗余。但是这将产生附加成本等。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此问题通过在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使用由马达驱动单元导出的轿厢运动信息作为冗余来解决。由此,在识别到编码器失效时不需要马上停止轿厢。相反,使用由马达驱动单元导出的轿厢运动信息以便控制运行,轿厢可安全地继续运行到楼梯平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权利要求9中披露。最好是,“下一个可达到的”楼梯平台指的是可以安全接近的楼梯平台,并且不需要是在空间运行方向上的下一个楼梯平台,特别是如果轿厢安全减速所需的距离长于下一个楼梯平台,可以是下两个、下三个楼梯平台等。
最好是,与轿厢正常运行速度相比,轿厢在减小速度下继续运行。因此,一旦出现检测到编码器失效,轿厢运行速度从正常速度轿厢减小到适用于在救援模式下完成运行的较低速度。轿厢接着以此较低速度运行,直到达到所需楼梯平台为止。
由于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乘客受困情况,这种特征大大改善了升降机系统。
基于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升降机,包括轿厢、驱动轿厢的驱动马达、用于控制驱动马达并且将功率供应其中的马达驱动单元、用于检测轿厢的运动的编码器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救援操作的升降机救援系统,其中在驱动马达在发电模式下操作时,马达驱动单元从驱动马达接收发电功率,并且其中马达驱动单元适用于根据在供能模式下供应到驱动马达的功率或者在发电模式下从驱动马达接收的功率导出轿厢的运动信息,其中通过使用由马达驱动单元导出的轿厢的运动信息,升降机救援系统适用于在编码器出现失效的情况下继续轿厢运行,以便控制这种运行。
在其他方面,编码器经由升降机救援系统连线到马达驱动单元上。编码器是高分辨率编码器。升降机救援系统包括与马达驱动单元在空间上分开的维修面板。编码器通过速度控制装置连接到马达驱动单元上。升降机紧急救援系统还包括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将紧急功率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的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升降机还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停止轿厢的运动的制动器,其中升降机救援系统还包括用于在紧急功率供应装置和制动器之间连接和断开功率的紧急制动器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在出现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在升降机运行同时进行升降机救援的方法,其中升降机包括轿厢、驱动马达、用于控制驱动马达并且将功率供应其中的马达驱动单元、用于检测轿厢的运动的编码器,其中在驱动马达在发电模式下操作时马达驱动单元从驱动马达接收发电功率,其中马达驱动单元适用于根据在供能模式下供应到驱动马达的功率或者在发电模式下从驱动马达接收的功率导出轿厢的运动信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识别编码器失效;(b)继续轿厢运行,并且使用通过马达驱动单元导出的轿厢的运动信息控制来这种运行。
在其他方面,轿厢的运行进行到下一个可达到的楼梯平台。轿厢的运行在减小速度下继续。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机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机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类似于图1的示意图,表示现有技术的升降机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图3表示具有主编码器19以及连接到其轴14上的救援编码器20的升降机的驱动马达10。马达驱动单元26进一步经由线21与主编码器19连接。救援编码器20经由线22与升降机救援系统40连接。升降机救援系统40经由线41将驱动驱动马达10的功率提供给马达驱动单元26。提供给马达驱动单元26的主编码器19的编码器信息在正常操作中使用,同时提供给升降机救援系统40的救援编码器20编码器信息只在救援操作中使用。
与此比较,图1和2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包括单个编码器20,该编码器经由线22将编码器信息提供给升降机救援系统40。另一线
23将编码器信息从编码器20经由线22和升降机救援系统40提供给马达驱动单元26。线41用来在救援操作中将功率从升降机救援系统40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26。
如果编码器20需要用于操作的功率供应,去往编码器20的功率供应还可经由线22提供,因此在正常操作和救援操作情况下,去往编码器20的功率供应可经由升降机救援系统提供。作为选择,对于正常操作来说,可以提供分开的功率供应装置(附图未示出)。
图2表示包括轿厢4和配重6的升降机2。轿厢4和配重6通过提升绳索8悬挂。提升绳索8经由牵引滑轮12通过驱动马达10驱动。连接到驱动马达10的轴14上的是制动器18的制动盘16。同样连接到轴14上的是编码器20,该编码器20经由线22将速度控制信息提供给速度控制装置24。
马达驱动单元26经由线28与升降机2的主功率供应装置30连接,并经由线32从升降机控制装置34接收控制信号。按照控制装置34的控制信号,马达驱动单元26经由线36将所需功率供应给驱动马达10。特别是,马达驱动单元26包括对经由线28接收的AC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器、中间DC回路以及VVVF变换器(变压变频)。VVVF变换器按照升降机控制装置34的控制信号改变经由线36输出到驱动马达10电压和频率。
升降机2还包括由升降机系统的传统部件形成的升降机救援系统40,即马达驱动单元26和速度控制装置24以及对于升降机救援系统40特殊的附加部件。这种附加部件包括紧急功率供应装置42、紧急制动器开关44以及紧急驱动开关46。
紧急功率供应装置42包括蓄电池48、增压器50和电池负载和检查回路52。紧急功率供应装置提供三种不同的输出电压,即将较低电压供应到电压输出端54,将较高电压供应到输出端56,并且将中间电压供应到输出端58。根据特定升降机,电压数值可以变化。但是,典型的电压数值是24V DC以便抬起制动器,并且为例如速度控制装置等电控制装置提供用于升降机安全链的典型电压110V以及用于供应马达驱动单元26以及驱动马达10的350V DC。后面的电压取决于马达驱动单元26的特定构造。即使去往驱动马达10的输出电压在平衡负载紧急操作模式下将很小,通常这种马达驱动单元26也需要最小输入电压。
较低电压经由线60和紧急制动器开关44经由制动器18的螺线圈(未示出)供应。速度控制开关62设置在线60内。速度控制开关62通过速度控制装置24控制。后者经由线22从编码器轮20接收其关于升降机轿厢的速度的信息。速度控制装置24经由线66还从门区域指示器(DZI)64接收信息。门区域指示器64经由线70与门区域感测器68连接。一旦升降机轿厢接近并到达楼梯平台72,门区域感测器68为速度控制装置24提供信号。因此,在升降机轿厢4过速或者在升降机轿厢4达到楼梯平台72的情况下,速度控制装置可中断去往制动器18的功率供应。
较高电压从输出端56经由线74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26的功率输入端76。紧急驱动开关46位于线74内。中间电压从输出端58经由线78到安全链输出端80。此外,来自于输出端54的较低电压经由线82通过马达驱动单元2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84连接。
紧急驱动开关46实际包括位于线82、74和78内的三个开关。因此,紧急驱动开关46结合起来转换去往马达驱动单元26的较低、中间和较高电压。但是,不需要结合转换去往马达驱动单元26的电压。因此,可以具有三个独立的开关,而不是常用的紧急驱动开关46。
升降机还包括位于主功率供应线30内的主功率开关86。最好是在开始紧急驱动模式操作之前将主功率供应与升降机2断开,以便即使在紧急模式下主功率供应可以重新建立的情况下确保很好限定的操作状态。最好是,主功率开关86与紧急驱动开关46和/或紧急制动器开关44机械或电气连接。在此说明书中,应该理解到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只表示主功率供应线30、升降机控制装置34以及单独升降机部件之间的连接的一部分。例如,附图没有表示通常连接到升降机控制装置34上的安全链。图2的主要集中在升降机的单个编码器的概念。
开关44、46和86最好位于靠近升降机2的方便位置处,例如与控制面板(未示出)形成整体。开关还可适当远离升降机2定位,例如在建筑物控制室内等。
应该理解到附图是示意并特别地表示多种分开的控制装置、开关等,其中所有或某些部件可以结合在马达驱动单元26内。特别是,速度控制装置24、速度控制开关62和/或门区域指示器64可以作为马达驱动单元26的一部分。还可以将紧急制动器开关44结合在马达驱动单元26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开关46的单个手动操作开关可足以驱动马达驱动单元,并且开始通过马达驱动单元管理和控制的紧急操作。
升降机2在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的操作如下所述:
在正常操作中,马达驱动单元从供应到马达10的功率或在发电模式下从马达10接收的可得到的数据电压、电流、频率等来评估指示升降机轿厢4速度的信号。如果在这种数据和编码器20提供的数据之间检测到差别时,特别是如果编码器数据停止,升降机转换到“编码器救援模式”,可以减缓升降机轿厢4的速度并且将升降机轿厢4进一步在运动方向上运动到下一个可以接近的楼梯平台72。只在楼梯平台72处轿厢4停止,门开启使得乘客离开轿厢4,并且轿厢4通过启动制动器18来停止。
升降机2在例如功率失效的任何紧急情况的操作如下所述:
模式1:
在已经检测到升降机失效之后,技术人员或任何其它专业人员转换开关44,因此将较低电压供应到制动器18并且抬起制动器。如果升降机2在为平衡状态,升降机轿厢和配重4和6将分别开始运动。速度控制装置24监测升降机轿厢4的速度,并且如果出现过速情况将停止轿厢4。随后,感测器68将检测升降机轿厢4是否在门区域内,将各自信号经由线70传递到门区域指示器64并经由速度控制装置24和速度控制装置开关64中断去往制动器18的功率供应。因此,升降机轿厢4将停止在楼梯平台72。专业人员可接着手动开启升降机通道门96以及升降机轿厢门。如果轿厢4没有在固定时间周期内运动,紧急制动器开关44可闭合。在这种情况下,可重新尝试一次或两次(或者甚至多次)模式1救援操作。逐渐地,如果在模式1救援操作中升降机轿厢4没有达到楼梯平台72,操作者将启动模式2救援操作。
模式2:
在模式2救援操作中,操作者转换紧急驱动开关46,因将较低、中间和较高电压转换到马达驱动单元26。经由控制输入端84接收的较低电压为马达驱动单元26提供救援驱动模式的信号,即较低功率、较低速度等。此外,低电压经由线88供应到制动器18并且抬起制动器。因此,不需要紧急制动器开关44和紧急驱动开关46的机械连接。并且马达驱动单元26将开始在零速度要求模式下操作。中间电压在安全链输入端80处“伪造”正安全链信号,即马达驱动单元26获得信号,似乎安全链(未示出)适当操作并提供所有安全链触点都闭合的信号。马达驱动单元26还经由输入端76接收较高电压,并因此将驱动电压经由线36供应到驱动马达10。驱动马达10将在任何方向上缓慢运动升降机轿厢4,直到感测器68提供门区域制动器64升降机轿厢4已经到达楼梯平台72的信号。由此,速度控制装置24将触发制动器18并且将轿厢4停止在楼梯平台72。操作者可接着手动开启紧急驱动开关46。作为选择,具有重新设置紧急驱动开关46的自动系统。操作者可在楼梯平台72处开启升降机门,使得受困的人员离开升降机轿厢4。
作为选择,升降机2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可如下所述:
在检测到升降机失效之后,技术人员或任何其它专业人员转换开关46,因此供应较低、中间和较高电压到马达驱动单元26。马达驱动单元26根据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确定升降机系统是否在平衡负载状态。马达驱动单元接着开启制动器18,并且根据负载情况,在通过速度控制装置24检测和控制轿厢速度的同时,使得轿厢4由于重力运动,或者提供功率到马达10,以便将轿厢运动到下一个楼梯平台。一旦门区域制动器64提供轿厢4位于适当离开位置的信号时,马达驱动单元26通过制动器18停止轿厢。再者,操作者可在楼梯平台72处开启门,并且从升降机轿厢4中解救被困人员。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机(2),包括轿厢(4)、驱动轿厢(4)的驱动马达(10)、用于控制驱动马达(10)并且将功率供应其中的马达驱动单元(26)、用于检测轿厢(4)的运动的编码器(20)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救援操作的升降机救援系统(40),其中在驱动马达(10)在发电模式下操作时,马达驱动单元(26)从驱动马达(10)接收发电功率,并且其中马达驱动单元(26)适用于根据在供能模式下供应到驱动马达(10)的功率或者在发电模式下从驱动马达(10)接收的功率导出轿厢(4)的运动信息,其中通过使用由马达驱动单元(26)导出的轿厢(4)的运动信息,升降机救援系统(40)适用于在编码器出现失效的情况下继续轿厢(4)运行,以便控制这种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2),其特征在于,编码器(20)经由升降机救援系统(40)连线到马达驱动单元(26)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2),其特征在于,编码器(20)是高分辨率编码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2),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救援系统(40)包括与马达驱动单元(26)在空间上分开的维修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2),其特征在于,编码器(20)通过速度控制装置(24)连接到马达驱动单元(26)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2),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救援系统(40)还包括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将紧急功率供应到马达驱动单元(26)的紧急功率供应装置(4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停止轿厢(4)的运动的制动器(18),其中升降机救援系统(40)还包括用于在紧急功率供应装置(42)和制动器(18)之间连接和断开功率的紧急制动器开关(44)。
8.一种用于在出现编码器失效的情况下在升降机(2)运行同时进行升降机救援的方法,其中升降机(2)包括轿厢(4)、驱动马达(10)、用于控制驱动马达(10)并且将功率供应其中的马达驱动单元(26)、用于检测轿厢(4)的运动的编码器(20),其中在驱动马达(10)在发电模式下操作时马达驱动单元(26)从驱动马达(10)接收发电功率,其中马达驱动单元(26)适用于根据在供能模式下供应到驱动马达(10)的功率或者在发电模式下从驱动马达(10)接收的功率导出轿厢(4)的运动信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识别编码器失效;
(b)继续轿厢(4)运行,并且使用通过马达驱动单元(26)导出的轿厢(4)的运动信息控制来这种运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4)的运行进行到下一个可达到的楼梯平台(72)。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4)的运行在减小速度下继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05/000174 WO2006074688A1 (en) | 2005-01-11 | 2005-01-11 | Elevator including elevator rescue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4141A CN101124141A (zh) | 2008-02-13 |
CN101124141B true CN101124141B (zh) | 2010-08-18 |
Family
ID=3580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463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4141B (zh) | 2005-01-11 | 2005-01-11 | 包括救援系统的升降机及其救援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90483B2 (zh) |
EP (1) | EP1836118B1 (zh) |
JP (1) | JP4879911B2 (zh) |
CN (1) | CN101124141B (zh) |
ES (1) | ES2428140T3 (zh) |
HK (1) | HK1117807A1 (zh) |
WO (1) | WO20060746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38606B1 (en) * | 2005-01-11 | 2011-05-04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elevator rescue run |
JP4280278B2 (ja) * | 2006-09-29 | 2009-06-17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ンコーダ通信回路 |
CN101636340B (zh) * | 2007-03-27 | 2013-06-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制动装置 |
FI119765B (fi) * | 2007-05-02 | 2009-03-13 | Kone Corp | Kuljetusjärjestelmän tehonsyöttölaitteisto |
EP2206672B1 (de) * | 2009-01-07 | 2013-06-26 | K. A. Schmersal GmbH & Co. KG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r Aufzugskabine |
BRPI0924643A2 (pt) * | 2009-06-30 | 2016-03-08 | Otis Elevator Co | método para realizar uma ação de resgate de elevador,e, sistema de elevador. |
JP5540090B2 (ja) * | 2009-07-02 | 2014-07-02 |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 エレベータ救出システム |
ES2746750T3 (es) * | 2013-01-18 | 2020-03-06 | Otis Elevator Co | Reducción de resolución de codificador |
FI124268B (fi) * | 2013-05-29 | 2014-05-30 | Kone Corp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elastusajon suorittamiseksi |
ES2878452T3 (es) * | 2015-01-16 | 2021-11-18 | Kone Corp | Un aparato de rescate y un ascensor |
FI125887B (en) * | 2015-01-16 | 2016-03-31 | Kone Corp | Elevator rescue device |
EP3072842B1 (en) * | 2015-03-23 | 2019-09-25 | Kone Corporation | Elevator rescue system |
AU2016307418B2 (en) | 2015-08-07 | 2019-01-0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Rescue contro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a permanent magnet (PM)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
AU2016307422B2 (en) | 2015-08-07 | 2021-05-1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a permanent magnet (PM)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
ES2694854T3 (es) * | 2015-08-18 | 2018-12-27 | Kone Corporation | Método para mover una cabina de ascensor |
EP3243784B1 (en) * | 2016-05-11 | 2019-01-30 | Kone Corporation | Arrangement for releasing the operating brake of an elevator |
DK3403971T3 (da) * | 2017-05-19 | 2021-01-25 | Kone Corp | Fremgangsmåde til at udføre en manuel kørsel i en elevator efter strømafbrydelse |
US11053096B2 (en) | 2017-08-28 | 2021-07-0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Automatic rescue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elevator drive |
CN110436297B (zh) | 2018-05-03 | 2022-04-29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制动盘释放装置、盘车装置、电梯救援套件和方法 |
WO2021105192A1 (en) * | 2019-11-26 | 2021-06-03 | Alimak Group Management Ab | Brake releas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28396A (en) * | 1978-05-26 | 1980-10-14 | Dataproducts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tachometer and combined brushless motor commutation and tachometer system |
US4446946A (en) * | 1980-10-21 | 1984-05-0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vator speed instruction generating system |
US4898263A (en) * | 1988-09-12 | 1990-02-06 | Montgomery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elf-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 |
US5058710A (en) * | 1990-08-14 | 1991-10-2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power source device |
CN1320549A (zh) * | 2000-04-27 | 2001-11-07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电梯乘客撤离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6303Y2 (zh) * | 1980-07-25 | 1986-08-07 | ||
JPS5730269A (en) * | 1980-07-29 | 1982-02-18 |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 Manufacture of base for cell |
JPS58102566A (ja) * | 1981-12-14 | 1983-06-18 |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 半導体圧力変換器 |
JPS58207268A (ja) * | 1982-05-21 | 1983-12-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タの安全装置 |
JPS61248883A (ja) * | 1985-04-25 | 1986-11-06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タの故障検出装置 |
JP2504468B2 (ja) * | 1987-06-26 | 1996-06-05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タの制御装置 |
US5274203A (en) * | 1989-06-30 | 1993-12-2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mart" position transducer system for elevators |
JPH0747425Y2 (ja) * | 1991-07-01 | 1995-11-01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交流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H0592875A (ja) * | 1991-09-30 | 1993-04-16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JP2788369B2 (ja) * | 1991-12-05 | 1998-08-2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ータの速度監視装置 |
JP3550003B2 (ja) * | 1997-08-22 | 2004-08-04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KR100303011B1 (ko) * | 1998-12-12 | 2002-05-09 | 장병우 | 엘리베이터의운전제어장치 |
US6196355B1 (en) * | 1999-03-26 | 2001-03-0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rescue system |
US20030121731A1 (en) * | 2002-01-03 | 2003-07-03 | The Torrington Company | Integrated speed sensor for elevator application |
CN100542929C (zh) * | 2004-04-27 | 2009-09-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CN101044082B (zh) * | 2004-09-09 | 2011-05-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EP1838606B1 (en) * | 2005-01-11 | 2011-05-04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elevator rescue run |
US8006808B2 (en) * | 2006-01-30 | 2011-08-3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Managing an encoder malfunction in an elevator drive system |
FI119767B (fi) * | 2006-08-14 | 2009-03-13 | Kone Corp | Hissi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turvallisuuden varmistamiseksi hissijärjestelmässä |
BRPI0622111A2 (pt) * | 2006-12-14 | 2011-12-27 | Otis Elevator Co | sistema para acionar continuamente um motor de iÇamento de elevador durante condiÇÕes normais e de pane de energia, sistema de acionamento de elevador e mÉtodo para proporcionar energia substancialmente ininterrupta ao motor de iÇamento de elevador durante condiÇÕes normais e de pane de energia |
-
2005
- 2005-01-11 EP EP05706860.3A patent/EP183611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1-11 JP JP2007549800A patent/JP487991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1-11 WO PCT/EP2005/000174 patent/WO200607468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1-11 ES ES05706860T patent/ES2428140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1-11 CN CN2005800463229A patent/CN10112414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1-11 US US11/813,222 patent/US76904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8-04 HK HK08108609.8A patent/HK111780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28396A (en) * | 1978-05-26 | 1980-10-14 | Dataproducts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tachometer and combined brushless motor commutation and tachometer system |
US4446946A (en) * | 1980-10-21 | 1984-05-0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vator speed instruction generating system |
US4898263A (en) * | 1988-09-12 | 1990-02-06 | Montgomery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elf-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 |
US5058710A (en) * | 1990-08-14 | 1991-10-2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power source device |
CN1320549A (zh) * | 2000-04-27 | 2001-11-07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电梯乘客撤离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185233A1 (en) | 2008-08-07 |
US7690483B2 (en) | 2010-04-06 |
EP1836118A1 (en) | 2007-09-26 |
HK1117807A1 (en) | 2009-01-23 |
JP4879911B2 (ja) | 2012-02-22 |
WO2006074688A1 (en) | 2006-07-20 |
CN101124141A (zh) | 2008-02-13 |
EP1836118B1 (en) | 2013-06-26 |
JP2008526647A (ja) | 2008-07-24 |
ES2428140T3 (es) | 2013-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4141B (zh) | 包括救援系统的升降机及其救援方法 | |
CN101098823B (zh) | 用于进行升降机救援逃生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升降机 | |
CN102459050B (zh) | 执行升降机救援运行的升降机系统和方法 | |
US7549515B2 (en) | Electrical elevator rescue system | |
CN1191983C (zh) | 电梯救援系统 | |
CN102164839B (zh) | 用于在应急模式中运行电梯的方法 | |
EP2896587A1 (en) | Safety arrangement of an elevator | |
US5732795A (en) |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for elevator car without traveling cable | |
JP2006160441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KR100903661B1 (ko) | 엘리베이터 구조 작업을 수행하는 방법 | |
KR100892747B1 (ko) | 엘리베이터 구조 시스템을 포함한 엘리베이터 | |
CN113474275B (zh) | 电梯的应急运转控制装置及方法 | |
RU2328438C2 (ru) | Подъемник и способ спасательной операции в подъемн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оборудовании (варианты) | |
KR100904148B1 (ko) | 전기 엘리베이터 구조 시스템 | |
KR20040062694A (ko) | 엘리베이터 구동 기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78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78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