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27013C - 图像转印单元、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转印单元、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7013C
CN100527013C CNB2006101416039A CN200610141603A CN100527013C CN 100527013 C CN100527013 C CN 100527013C CN B2006101416039 A CNB2006101416039 A CN B2006101416039A CN 200610141603 A CN200610141603 A CN 200610141603A CN 100527013 C CN100527013 C CN 10052701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photosensitive
image
medium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1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9560A (zh
Inventor
安秉华
郑兴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9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9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0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0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58Colour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转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在该感光介质上,通过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且通过转移调色剂到该静电潜像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该辊旋转且通过与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该转印带接触的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本发明还提供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和方法。

Description

图像转印单元、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防止有缺陷的颜色套准的图像转印单元、一种包括该图像转印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或数字复印机通过使光线扫过被充至预定电位的感光介质来在该感光介质的外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采用显影剂例如调色剂而显影为可见图像。可见图像被转移并熔凝在打印介质上。
图1是依据传统技术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图像转印单元的剖面的正视图。
参照图1,图像转印单元10包括相互平行地设在该图像转印单元10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以及围绕该第一和第二辊11和12旋转的转印带15。转移辊20Y、20M、20C和20K设在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包括在显影器内的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面向转移辊20Y、20M、20C和20K,且转印带15设在两者之间。四个显影器25Y、25M、25C和25K分别储存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以印制彩色图像。每个显影器25Y、25M、25C和25K包括四个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之一,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分别形成在四个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上。另外,四个转印夹挤区(transfer nip)N1、N2、N3和N4利用与转印带15接触的四个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形成。打印介质牵引辊30设在第二辊12的相对侧上,且转印带15设在两者之间。当预定电压供应给打印介质牵引辊30时,引发打印介质P产生静电,由此,该打印介质P被吸引到转印带15并向上传送。
在图像转印单元10的图像转印过程中,四个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的外周的线速度与转印带15的线速度相同。然而,即便线速度被设计成相同,由于驱动转印带15的第一辊11的容差以及给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或该第一辊11供应驱动电力的单元的容差,该感光介质27Y、27M、27C和27K的外周的线速度和转印带15的线速度也会相互略微不同。
线速度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转移给转印带15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套准缺陷,从而降低印刷质量。例如,若假定其上形成Y调色剂图像的黄色感光介质27Y和其上形成C调色剂图像的青色感光介质27C的线速度慢于转印带15的线速度,且其上形成M调色剂图像的品红色感光介质27M和其上形成K调色剂图像的黑色感光介质27K的线速度快于转印带15的线速度,则第一和第三转印夹挤区N1和N3周围的打印介质P和转印带15的一部分被黄色和青色感光介质27Y和27C向下压,且第二和第四转印夹挤区N2和N4周围的打印介质P和转印带15的一部分被品红色和黑色感光介质27M和27K向上压。因此,第一夹挤区N1与第二夹挤区N2之间的那部分打印介质P和转印带15以及第三夹挤区N3与第四夹挤区N4之间的那部分打印介质P和转印带15被拉紧。于是,打印介质P和转印带15在四个夹挤区N1、N2、N3和N4的一些处滑移,从而出现颜色套准缺陷。
由此,需要一种基本消除有缺陷的颜色套准的改进图像转印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颜色套准缺陷的改进结构图像转印单元,以及一种包括该图像转印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本防止出现颜色套准缺陷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图像转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在该感光介质上,通过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且通过转移调色剂到该静电潜像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该辊旋转且通过与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该转印带接触的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扫描与所要打印图像对应的激光束的光扫描器以及上述图像转印单元。
转印带通过使打印介质附着到该转印带的表面上来传送该打印介质。调色剂图像从至少一个感光介质转印给打印介质。
该装置包括多个感光介质以在此多个感光介质上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带接触多个感光介质以形成多个转印夹挤区。转印带的线速度被设定为快于所有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转印带的线速度被设定为比多个感光介质中最快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快至多1.004倍。
转印带弹性地附着到感光介质上。
用于转动感光介质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转印带的驱动力。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包括:通过把与所要打印图像对应的激光束扫描到转动着的至少一个感光介质上,在该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转移调色剂到静电潜像上,在感光介质的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朝向转印带转移调色剂图像,该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该辊旋转且通过与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转印带的线速度被设定为快于同该转印带接触的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转印带通过使打印介质附着到该转印带的表面上来传送该打印介质。在转移调色剂图像时,该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介质转印给打印介质。
提供多个感光介质以在形成调色剂图像时在该多个感光介质上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转移该调色剂图像时把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按顺序从感光介质转印给转印带。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所有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转印带的线速度被设定为比多个感光介质中最快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快至多1.004倍。
自以下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显著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是依据传统技术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图像转印单元的剖面的正视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剖面的正视图;以及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图像转印单元的剖面的正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参考标记将被理解为表示相同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依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剖面的正视图。图3是图2所示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图像转印单元的剖面的正视图。
参照图2,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0是直接转移式彩色成像装置,其中,不同颜色的可见调色剂图像按顺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以在该打印介质P上直接形成彩色图像。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0包括四个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四个光扫描器125Y、125M、125C和125K、图像转印单元130以及熔凝器150,所有这些部件都容纳在壳体101内。另外,成像装置100还包括装载打印介质P的纸盒127、从该纸盒127一张接一张地拾取打印介质P的拾取辊128、传送所拾取的打印介质P的传送辊129、以及把其上印有图像的打印介质P排出壳体101的排出辊153。
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是盒式显影器,且当容纳在其内的调色剂即显影剂耗尽时可更换该显影器。图2中,四个显影器分别包括不同颜色例如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K)的调色剂。
当壳体101一侧上的门102被打开时,转印带135与该门102的开口连通地横向设置,由此可更换调色剂耗尽的显影器110Y、110M、110C或110K。
依据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四个光扫描器125Y、125M、125C和125K形成为与四个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对应。每个光扫描器125Y、125M、125C和125K分别把与Y、M、C和K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束扫描到安装于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内的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上。选择性地,利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单元(LSU)用作光扫描器125Y、125M、125C和125K。
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分别包括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和显影辊115Y、115M、115C和115K。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接触转印带135以转移调色剂图像。另外,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分别包括充电辊119Y、119M、119C和119K。充电偏压供应给充电辊119Y、119M、119C和119K,以把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充电至恒定电位。
调色剂附着到显影辊115Y、115M、115C和115K的外周面上,然后供应给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显影偏压供应给显影辊115Y、115M、115C和115K以给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供应调色剂。另外,尽管图中未表示,每个显影器110Y、110M、110C和110K包括用于给显影辊115Y、115M、115C或115K供应调色剂的供应辊、用于控制附着到显影辊115Y、115M、115C或115K上的调色剂量的刮刀、以及用于分别搅拌容纳在显影器110Y、110M、110C或110K内的调色剂并把该调色剂传送给供应辊的搅拌器。
图像转印单元130包括四个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另外,图像转印单元130包括第一辊131即驱动辊以及平行于该第一辊131地设在该第一辊131下方的第二辊132即从动辊。转印带135卷绕在第一和第二辊131和132上以在其上旋转。四个转移辊140Y、140M、140C和140K设在第一辊131与第二辊132之间。另外,图像转印单元130还包括支承转印带135的辅助支承辊133和134。四个转移辊140Y、140M、140C和140K设在四个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相对侧上,且转印带135设在两者之间。转移偏压供应给转移辊140Y、140M、140C和140K。
用于转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0内的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转印带135的驱动力。供应驱动力的驱动齿轮(未表示)与每个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连接。然而,转印带135仅利用第一辊131的驱动力来旋转。另外,其它辊132、133、134、141Y、141M、141C和141K是利用转印带135的旋转来驱动的从动辊,由此,该转印带135的驱动力小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旋转驱动力。
参照图3,转移辊140Y、140M、140C和140K的轴杆141Y、141M、141C和141K通过弹簧143Y、143M、143C和143K弹性压向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转印带135利用弹力弹性地附着在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上,由此可靠地维持夹挤区N1、N2、N3和N4。另外,图像转印单元130包括打印介质吸引辊148,该打印介质吸引辊148设在第二辊132的相对部上且转印带135设在两者之间。打印介质吸引辊148利用静电给从纸盒127拾取并向上移动的打印介质P充电,以使该打印介质P附着到转印带135的表面上。
当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朝向转印带135转移时,图像转印单元130内的转印带135的线速度略快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的线速度,以基本防止产生颜色套准缺陷。在一种示范实施例中,转印带135的线速度快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另外,转印带135的线速度可被设定为比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中的最快感光介质的线速度快近似1.004倍。当转印带135的线速度过度快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的线速度时,转印带135和附着到该转印带135上的打印介质P会在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处相对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连续滑移。从而,出现缺陷打印或者打印介质P堵塞。
可改变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角速度或者转印带135的第一辊131即驱动辊的角速度,以将转印带135的线速度设定为高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的线速度。然而,这是不容易的,因为在本发明示范实施例中,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线速度与转印带135的线速度之间的差异小。因此,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角速度和第一辊131的角速度可设定为像传统技术那样,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直径或第一辊131的直径可设定为不同于传统技术,以将转印带135的线速度设定为快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线速度。或者,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直径基本与传统技术相同而第一辊131的直径略大于传统技术,以将转印带135的线速度设定为快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线速度。经由以上过程,可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示范实施例的图像转印单元130,尽管其通过具有与传统技术相同的容差的制造管理系统制成。
以下,参照图2和3说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0的打印过程。
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经由供应给充电辊119Y、119M、119C和119K的充电偏压被充电至恒定电位。四个光扫描器125Y、125M、125C和125K把与Y、M、C和K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束扫描到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上。于是,Y、M、C和K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上。显影偏压供应给显影辊115Y、115M、115C和115K。然后,调色剂从显影辊115Y、115M、115C和115K移动至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由此,Y、M、C和K可见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上。
打印介质P利用拾取辊128从纸盒127拾取,并利用传送辊129输送。当预定电压供应给打印介质吸收辊148时,向上输送的打印介质P利用静电充电、附着到转印带135的表面上、并以与该转印带135的线速度相同的线速度传送。
当形成在最下感光介质145Y的外周面上的Y调色剂图像的前缘到达与转印带135对应的第一转印夹挤区N1时,所传送的附着到该转印带135上的打印介质P的前缘到达该第一转印夹挤区N1。此时,当转移偏压供应给转移辊140Y时,形成在感光介质145Y上的Y调色剂图像就转印到打印介质P上。另外,随着打印介质P被传送,形成在其它感光介质145M、145C和145K上的M,C和K调色剂图像按顺序转印到打印介质P上并相互叠加。由此,彩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打印介质P上。熔凝器150施加热量和压力到打印介质P上,以把彩色调色剂图像熔凝在打印介质P上。其上调色剂图像完全熔凝的打印介质P利用排出辊153排出壳体101。
如上所述,在打印过程中,转印带135的线速度略快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线速度。然而,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和转印带135相互依附以形成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且该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旋转驱动力大于转印带135的驱动力。因此,转印带135和利用静电附着在该转印带135上的打印介质P在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处不相对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滑移。相反,转印带135和打印介质P在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处以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线速度基本相同的速度行进,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下方的那部分转印带135和打印介质P被向下压,如图3所示。因为转印带135和打印介质P在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周围被向下压,所以基本减少该转印带135和打印介质P滑移的可能性。另外,因为转印带135和打印介质P在转印夹挤区N1、N2、N3和N4处以与感光介质145Y、145M、145C和145K的外周面基本相同的速度行进,所以减少转印到打印介质P上的四色(YMCK)调色剂图像的颜色套准缺陷。
依据本发明示范实施例,转印带的线速度和感光介质的外周线速度在转印夹挤区处基本相同。由此,打印介质和转印带在转印夹挤区处不滑移,防止调色剂图像转移过程中的颜色套准缺陷。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具体表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形状和细节上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例如,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应用于间接转移式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即,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介质转移到转印带的表面上,然后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5年11月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0104931的权益,在此引入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供参考。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转印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在所述感光介质上,通过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且通过转移调色剂到所述静电潜像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
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所述辊旋转,且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
其中,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所述转印带接触的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并且
其中,用于转动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所述转印带的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所述转印带通过使打印介质附着到所述转印带的表面上来传送所述打印介质,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转印给所述打印介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
包括多个感光介质,其上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及
所述转印带接触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以形成多个转印夹挤区,所述转印带的所述线速度快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的所述外周面中每个的线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所述转印带弹性地附着到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上。
5.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扫描器,扫描与所要打印图像对应的激光束;以及
图像转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在所述感光介质上,通过所述光扫描器的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且通过转移调色剂到所述静电潜像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所述辊旋转、且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
其中,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所述转印带接触的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并且
其中,用于转动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所述转印带的驱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转印带通过使打印介质附着到所述转印带的表面上来传送所述打印介质,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转印给所述打印介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包括其上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多个感光介质,所述转印带接触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以形成多个转印夹挤区,所述转印带的所述线速度快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的所述外周面中每个的线速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转印带弹性地附着到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上。
9.一种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把与所要打印图像对应的激光束扫描到转动着的至少一个感光介质上,在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通过转移调色剂到所述静电潜像上,在所述感光介质的所述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
朝向转印带转移所述调色剂图像,所述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所述辊旋转且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
其中,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被设定为快于同所述转印带接触的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并且
其中,用于转动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所述转印带的驱动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印带通过使打印介质附着到所述转印带的表面上来传送所述打印介质,以及在转移所述调色剂图像时,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转印给所述打印介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感光介质以在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时在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上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转移所述调色剂图像时把所述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按顺序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转印给所述转印带,以及所述转印带的所述线速度快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中每个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12.一种图像转印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其上形成图像;以及
转印带,绕至少一对辊旋转且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
其中,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所述转印带接触的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并且
其中,在所述夹挤区处,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基本等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其中,用于转动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所述转印带的驱动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所述转印带通过使打印介质附着到所述转印带的表面上来传送所述打印介质,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转印给所述打印介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
包括多个感光介质,其上形成多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及
所述转印带接触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以形成多个转印夹挤区,所述转印带的所述线速度快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的所述外周面中每个的线速度。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在形成于所述转印带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之间的相应夹挤区处,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基本等于所述多个感光介质中每个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转印单元,其中,所述转印带弹性地附着到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上。
17.一种图像转印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其上形成图像;以及
转印带,绕至少一对辊旋转且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印夹挤区,
其中,所述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所述转印带接触的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并且
其中,用于转动所述至少一个感光介质的驱动力大于用于旋转所述转印带的驱动力。
CNB2006101416039A 2005-11-03 2006-09-30 图像转印单元、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0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4931/05 2005-11-03
KR1020050104931A KR100667828B1 (ko) 2005-11-03 2005-11-03 화상전사유닛,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9560A CN1959560A (zh) 2007-05-09
CN100527013C true CN100527013C (zh) 2009-08-12

Family

ID=37867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16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013C (zh) 2005-11-03 2006-09-30 图像转印单元、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98464A1 (zh)
KR (1) KR100667828B1 (zh)
CN (1) CN10052701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576B (zh) * 2011-10-26 2013-09-18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纹身的图像转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5222A (ja) 1997-08-11 1999-03-05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9459A (ja) 1999-01-11 1999-09-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238477A (zh) * 1998-06-08 1999-12-15 株式会社理光 转印方法及其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374567A (zh) * 2001-03-09 2002-10-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成像装置
JP2004219873A (ja) * 2003-01-17 2004-08-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3812B2 (ja) 1997-08-11 2006-02-08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62899A (ja) * 1998-09-25 2000-06-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976990B2 (ja) * 1999-09-07 2007-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453139B2 (en) * 2000-01-18 2002-09-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438717B1 (ko) * 2002-02-27 2004-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전전사형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
JP2004240407A (ja) * 2003-01-08 2004-08-2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7620A (ja) 2003-07-18 2005-02-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7971B2 (ja) * 2003-12-24 2010-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0953A (ja) * 2004-04-13 2005-10-27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その駆動制御方法及び駆動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5222A (ja) 1997-08-11 1999-03-05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N1238477A (zh) * 1998-06-08 1999-12-15 株式会社理光 转印方法及其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JPH11249459A (ja) 1999-01-11 1999-09-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374567A (zh) * 2001-03-09 2002-10-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成像装置
JP2004219873A (ja) * 2003-01-17 2004-08-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98464A1 (en) 2007-05-03
CN1959560A (zh) 2007-05-09
KR100667828B1 (ko) 200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8786B2 (ja)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80474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37720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15141B (zh) 成像设备及其显影单元
CN100527013C (zh) 图像转印单元、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成像方法
JP20081580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6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09234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7936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149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72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34214A (ja)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257760B2 (ja) 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3415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343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430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34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721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94147B1 (ko) 사진화상 인쇄용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이를이용한 사진화상 인쇄방법
JP40695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683A (ja)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64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674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732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19925A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