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513664C - 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3664C
CN100513664C CNB031593704A CN03159370A CN100513664C CN 100513664 C CN100513664 C CN 100513664C CN B031593704 A CNB031593704 A CN B031593704A CN 03159370 A CN03159370 A CN 03159370A CN 100513664 C CN100513664 C CN 1005136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ar
thread
needle
sewing machine
ti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93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3727A (zh
Inventor
杉原良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3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3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36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36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具有下端部安装着可装取式缝针的针杆、以及使所述针杆沿与加工布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用的针杆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摆动机构包括:使所述针杆往复移动的促动器;以及通过控制所述促动器、按照所述针杆的移动方向使所述针杆的移动定时不同的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针沿与加工布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如日本专利特许申请公开2001—190877号公报所示,通过对步进电机等的促动器进行控制,使缝针沿与加工布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摆动,在加工布上形成曲折线迹花样的线迹。在此场合,缝针与其移动方向无关,以一定的定时左右摆动。
但是,在与缝针的移动方向无关、以一定的定时使缝针左右摆动时,缝针向右移动时形成的线迹与缝针向左移动时形成的线迹之间线的松紧度等不一样,往往会出现线迹不均衡的现象。
又,在工业用缝纫机中,如日本专利特许申请公开2001—145794号公报所示,有一种具有设于缝纫机支臂部前端部的旋转式挑线杆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在具有这种旋转式挑线杆的工业用曲折线迹缝缝纫机中,特别容易出现曲折线迹缝缝纫机线迹不均衡的现象,参照图7说明其原因。
图7所示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具有设于支臂部1前端部的旋转式挑线杆9。从所述旋转式挑线杆9引出的上线10通过挂线部18导向针杆3直至缝针2处。为便于说明,图7中,表示了移动至右侧的缝针2、针杆3以及移动至左侧的缝针2、针杆3。
在这种曲折线迹缝缝纫机中,缝针2在移动至右侧的场合与移动至左侧的场合时,缝针2与挂线部18之间的距离有差异,而所述旋转式挑线杆9将上线10的上拉量却是一定的。因此,当缝针2移动至右侧时,上线10整体的上拉量过剩,上线10被拉紧,但当缝针2移动至左侧时,上线10整体的上拉量不足,上线10发生松弛。即,因上线10的上拉量不一致,故在左右的线迹之间会失去线松紧度等的均衡性。
另外,即使是具有旋转式挑线杆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以外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即支臂部前面具有上下运动的挑线杆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在缝针移动至右侧的场合与移动至左侧的场合,挂线部与缝针之间的距离中产生差异时,左右的线迹之间会失去均衡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缝针的移动方向无关、可形成均衡线迹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具有下端部安装着可装取式缝针的针杆、以及使所述针杆沿与加工布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用的针杆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摆动机构包括:使所述针杆往复移动的促动器;以及通过控制所述促动器、相应于所述针杆的移动方向使所述针杆的移动定时不同的控制装置。
采用这种结构,可按照与针杆移动方向对应的正确的定时使所述针杆移动。由此,与缝针的移动方向无关,可形成均衡的线迹。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的左半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概略性内部结构的正面图。
图3为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概略性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4A为表示曲折线迹花样的位置数据一例的图。
图4B为表示根据图4A所示的位置数据形成的曲折花样的线迹形状的图。
图5为表示缝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挑线杆和线捕捉用梭子的运动曲线以及缝针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7为说明传统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的针杆在左右摆动时的上线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至图6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的支臂部1的左部(头部)支承有针杆3和将加工布压在针板(未图示)上用的压脚4。在所述针杆3的下端部安装有可装取的缝针2。在所述支臂部1左部的上部配设有调节所述压脚4压力用的调节螺钉5。
在支臂部1的前面部配设有选择线迹形状和设定线迹尺寸等用的操作面板6。
在支臂部1的左端部配设有面板7。在所述面板7的上部形成有圆孔(未图示),在所述圆孔中嵌插着可回转的回转板8。所述回转板8以与左右方向延伸的主轴(上轴)60相同的回转中心轴a为中心进行回转驱动,所述主轴60则由缝纫机电机53(参照图3)回转驱动。在回转板8的左端面,由多个小螺丝9c将旋转式挑线杆9固定。采用上述结构,旋转式挑线杆9围绕与主轴60相同的回转中心轴a回转驱动。
在面板7的左面配设有旋转式挑线杆9的护板盖20。所述护板盖20具有固定于面板7左面的金属制例如铝制的挑线杆护板21和盖构件30。所述挑线杆护板21具有位于所述挑线杆9周围部的环状部(未图示)以及从所述环状部的下部向下方延伸的安装部21a。所述盖构件30由通过枢支轴50可回动地安装于挑线杆护板21的环状部的金属制例如铝制的环状盖本体31和将盖本体31的开口盖住的合成树指制的透明的窗盖41构成。
在所述支臂部1的上部配设有挂线部11。在所述支臂部1的前部配设有夹线器部13、15。在所述夹线器部13的附近配设有挂线部12、14,在所述夹线器部15的附近配设有挂线部16。并且,在支臂部1左部的下部配设有挂线部17、18,在针杆3的下部配设有挂线部19。
从过线器等的供线部(未图示)引出的上线10经由所述挂线部11、12、夹线器部13、挂线部14、夹线器部15、挂线部16、17,从前方挂在旋转式挑线杆9上。挂在旋转式挑线杆9上的上线10从下方引出,挂在所述挂线部18、19上之后,通过缝针2的孔眼。上线10随着旋转式挑线杆9的回转或拉紧或放松。另外,上线10中的从挂线部17至旋转式挑线杆9的部分以及从旋转式挑线杆9至挂线部18的部分,通过面板7与挑线杆护板21之间的间隙。
在缝纫机底板部(未图示)的内部配设有梭子驱动装置62,所述梭子驱动装置62通过与所述缝针2的协动,使捕捉线环的线捕捉用梭子61和所述线捕捉用梭子61与主轴60的回动连动地进行回转驱动。所述梭子61围绕与主轴60的回转中心轴a正交的水平轴心周围进行回转驱动。
下面参照图2说明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的内部结构。在支臂部1左部的内部配设有正面看大致呈コ字状的针杆支架23和支承于所述针杆支架23的可上下运动的所述针杆3。
在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的脚柱部63的内部配设有可摆动所述针杆支架23的摆动机构33。所述摆动机构33由连杆构件34、驱动电机44(相当于促动器)、驱动杆45等构成。
具体来讲,在所述脚柱部63的内部固定有基板43。在所述基板43的后面固定着由步进电机构成的所述驱动电机44。所述驱动电机44的驱动轴44a贯通于所述基板11,向所述基板11的前面凸出。在所述驱动轴44a上固定着所述驱动杆45的基端部。所述驱动杆45的前端部通过销子64可回动地与所述连杆构件34的上部连结。
在所述连杆构件34下部的支点部形成有双股部34a。在所述基板43中的与双股部34a对应的部分支承着回动自如的偏心轴构件36。所述偏心轴构件36具有向前方凸出的、与所述双股部34a卡合的偏心轴36a。
所述针杆支架23和所述摆动机构33通过连结杆27与水平状配设于支臂部1内的轴24连结。
所述轴24可左右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承在固定于支臂部1内的轴承25上。在所述轴24的右端部固定着连结构件26。在所述连结构件26上,通过销子28回动自如地将连结杆27的左端部支承。连结杆27的右端部通过销子35回动自如地枢支承于摆动机构33的连杆构件34的上端部。
针杆摆动机构65由摆动机构33、针杆支架23、轴24、连结杆27等构成。除了上述之外,在所述支臂部1的内部配设有利用所述主轴60的回转力可上下驱动针杆3的针杆上下驱动机构(未图示)等。
采用上述结构,一旦驱动电机44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往复回转驱动,则驱动杆45的上端部沿左右方向摆动,与此同时,连杆构件34以该支点部为中心左右方向摆动。连杆构件34左右方向摆动时,针杆支架23通过连结杆27进行左右方向往复摆动,针杆3如双点划线所示进行往复摆动。
结果是通过所述线环捕捉用梭子61与缝针2的协动,在加工布上形成曲折花样(锯齿状花样)的线迹。
图3表示本实施例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的电气性结构图,CPU52在与前述的操作面板6和驱动电机44连接的同时将RAM56和ROM58连接。
RAM56具有存放图4A所示的曲折线迹花样位置数据的线迹表。CPU52将执行各种控制动作时所需的数值,或从所述RAM56中读出、或写入RAM56中。另外,图4B表示按照图4A所示的位置数据形成的线迹形状的一例。
在ROM58中存放有执行后述的缝制作业用的缝制处理程序等。
CPU52在与缝纫机电机53连接的同时,与由缝纫机电机53回转的主轴60的回转相位(缝针2的上下位置)检测用的编码器54。
下面参照图5和图6说明上述结构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的动作。图5为表示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缝制动作的流程图,图6为表示线捕捉用梭子61的运动曲线C1、旋转式挑线杆9的运动曲线C2、相对于针板上面(图6中、以直线L表示)的缝针2的移动轨迹C3的图。图6的横轴表示缝纫机M的主轴60的回转角度,纵轴表示旋转式挑线杆9的上线送出量及梭子61的勾线量。
如图6所示,当主轴60的回转角度为0度时,缝针2位于最上点(针杆上死点),当主轴60的回转角度为180度时,缝针2位于最下点(针杆下死点)。在缝针2位于比针板上面高的上方位置区间,即,主轴60的回转角度从240度至120度的区间成为缝针2的可摆动区间。
实施缝制作业时,作业者首先操作操作面板6,设定缝针2的移动定时的延迟值。设定的延迟值被记忆在RAM56中。因此,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6具有作为延迟值设定装置的功能。
所谓移动定时的延迟值是指相对于缝针2从右位置移动至左位置(左针摆动)的定时、使缝针2从左位置移动至右位置(右针摆动)的定时的延迟量,在这里,以主轴60的回转角度作为「90度」延迟值进行设定。
因缝针2的可摆动区间(参照图6)已被决定,故延迟值受到限制,右针摆动的定时终点不会超过主轴60回转角度的120度。
其次,作业者通过操作面弧6选择所需的曲折线迹花样。然后,当作业者踩下未图示的踏板时,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按照图5的流程执行缝制动作。
首先,在步骤SP1(以下称为SP1,其它步骤也一样)中,CPU52从ROM58中读出数据序位1的位置数据(图4所示的右位置A),对驱动电机44进行控制,使针杆3移动至右位置A。使针杆3移动至数据序位1的位置数据的动作也可以在上述曲折线迹花样选择时进行。
在SP2中,CPU52使数据序位增值1,读出该数据序位的位置数据,在SP3中,对该位置数据是否端码作出判断。例如,在SP2中,当读出数据序位2的位置数据(图4所示的左位置B)时,因不是端码(SP3:NO),故直接移行至SP4。但是,在SP2中读出了数据序位3的位置数据时,则因是端码(SP3:YES),故在读出数据序位1的位置数据(右位置A)之后(SP5),移行至SP4。
在SP4中,CPU52根据读出的位置数据与当时位置算出针杆3的移动量(包含移动方向)。接着,在下1个的SP6中,CPU52对针杆3的移动方向是否右方向作出判断,若是左方向(NO),则移行至SP7,若是右方向(YES),则移行至SP10。
例如,读出的位置数据是左位置「B」,当时的位置是右位置「A」,此时的针杆3的移动方向成为左方向(SP6:NO),而当位置数据是右位置「A」、当时的位置是左位置「B」时,则针杆3的移动方向成为右方向(SP6:YES)。
在SP7中,延迟值置于「0」,而在SP10中,延迟值置于已设定的延迟值「90度」。
在SP8中,CPU52对来自编码器54的信号进行校验,在基本的动作定时中待机,一直到加算延迟值后的时点。本实施例中的基本的动作定时是指主轴60的回转角度30度时开始移动的时点(图6中、以A表示)。基本的动作定时根据针杆3的摆动量和缝纫机电机53的速度等自动设定成合适状态。
在SP8中,一旦基本动作定时到达加算延迟值后的时点(YES),则CPU52对驱动电机44进行控制,开始针杆3的移动。
具体地讲,当针杆3的移动方向是左方向时,因延迟值为「0」,故针杆3在基本的动作定时(300度)处开始移动。即,针杆3在图6中表示「左针摆动区间」的时点进行移动。
当针杆3的移动方向是右方向时,因延迟值为「90度」,故针杆3在基本的动作定时(300度)中加上90度后的时点(30度的定时)开始移动。即,针杆3在图6中表示「右针摆动区间」的时点进行移动。
CPU52在基本的动作定时中加上SP10中设定的延迟值之后,当摆动终了定时超出主轴的回转角度「120度」时减小延迟值,以使针杆3的摆动终了定时不超过主轴的回转角度「120度」。
从上述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M中,由于针杆3从左向右移动的定时的一方比从右向左移动的定时延迟,因此,与针杆3的移动方向无关,可形成均衡性良好的曲折花样线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避开了主轴60的回转角度从330度至30度的区间即上线10穿越脱离摆梭后被上拉前的区间,针杆3从左侧向右侧移动,远离旋转式挑线杆9。因此,上线10不会受到过量的阻力,可防止断线的发生。
并且,避开了主轴60的回转角度30度以后的区间即上线10穿越脱离摆梭后的区间,针杆3从右侧向左侧移动,向旋转式挑线杆9靠近。因此,上线10的余量不会过多,可防止线迹的松紧度恶化。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作各种变形和改良。
例如,上述实施例是根据延迟值使缝针2的移动开始定时延迟的结构,但也可使缝针2的摆动终了定时延迟。
又,上述实施例是在基本动作定时中加算延迟值的结构,但也可采用从基本动作定时中减掉所定值、使动作定时提早的结构。
并且,上述实施例是以主轴的回转角度方式输入延迟值,但也可采用定时器等来输入时间,或者也可预先设定延迟值。
又,虽然上述实施例是控制成右针摆动相对于左针摆动的摆动定时延迟,但也可根据需要,控制成左针摆动相对于右针摆动的摆动定时延迟。
梭子驱动装置也可具有与缝纫机电机分体的专用电机,与主轴独立地对线捕捉用梭子进行回转驱动。

Claims (6)

1.一种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具有下端部安装着可装取式缝针的针杆、以及使所述针杆沿与加工布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用的针杆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杆摆动机构包括:
使所述针杆往复移动的促动器;以及
通过控制所述促动器、相应于所述针杆的移动方向使所述针杆的移动定时不同的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配设于所述针杆的往复移动方向的一方侧的挑线杆,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促动器进行控制,使所述针杆从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的移动定时比所述针杆从另一方侧向一方侧的移动定时延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所述缝针协动并捕捉上线的线捕捉用梭子,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促动器控制成被所述线捕捉用梭子捕捉的所述上线避开从所述线捕捉用梭子穿越脱出至被所述挑线杆上拉的区间、使所述针杆从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同时将所述促动器控制成被所述线捕捉用梭子捕捉的所述上线避开被所述挑线杆上拉后的区间、使所述针杆从另一方侧向一方侧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促动器控制成所述针杆从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开始的定时比所述针杆从另一方侧向一方侧移动开始的定时延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配设有对所述针杆从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的定时比所述针杆从另一方侧向一方侧移动的定时的延迟量进行设定的延迟值设定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折线迹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缝纫机电机、由所述缝纫机电机进行回转驱动的主轴和与所述缝针协动并捕捉上线的线捕捉用梭子,所述线捕捉用梭子与所述主轴连动地进行回转驱动,
所述延迟量设定装置将延迟值设定为所述主轴的回转角度从30度至120度的值。
CNB031593704A 2002-09-11 2003-09-10 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6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4986 2002-09-11
JP2002264986A JP3864877B2 (ja) 2002-09-11 2002-09-11 千鳥縫い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3727A CN1493727A (zh) 2004-05-05
CN100513664C true CN100513664C (zh) 2009-07-15

Family

ID=3226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937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664C (zh) 2002-09-11 2003-09-10 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64877B2 (zh)
CN (1) CN10051366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816A (zh) * 2015-11-23 2017-05-31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添加形状信息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024A (zh) * 2011-12-23 2012-07-04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薄型面料缉三角线方法
JP6556997B2 (ja) * 2014-10-29 2019-08-07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およ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2659B2 (ja) * 1990-03-09 1998-06-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ジグザグ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2659B2 (ja) * 1990-03-09 1998-06-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ジグザグミシ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816A (zh) * 2015-11-23 2017-05-31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添加形状信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64877B2 (ja) 2007-01-10
CN1493727A (zh) 2004-05-05
JP2004097584A (ja) 200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60913B2 (ja) ミシン
CN103225183B (zh) 缝纫机
EP2116646B1 (en) Threader of sewing machine
US5522331A (en) Thread cut-off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0513664C (zh) 曲折线迹缝缝纫机
JP2003326059A (ja) 針送りミシン
CN101525815A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JP2775904B2 (ja) 自動糸掛けミシン
JP2006102399A (ja) ミシン
US10982366B2 (en) Sewing machine
US3847102A (en) Needle thread wiper and pull-back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CN1831230B (zh) 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KR101115189B1 (ko) 재봉기
JPH09225166A (ja)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S5946196B2 (ja) ミシンの布送り方法
JPH0133009Y2 (zh)
JP2546453B2 (ja) ミシンの糸払い兼保持装置
JP2877030B2 (ja) パターン縫いミシン
JP2006191967A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2650515B2 (ja) ミシンのルーパー構造
JP4336419B2 (ja) ベルトループ縫付けミシン
JP2877032B2 (ja) パターン縫いミシン
JP2016220781A (ja)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JPH0354599B2 (zh)
JPH0752695Y2 (ja) 千鳥縫いミシンの針糸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