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4564C -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84564C CN100484564C CNB2007100131489A CN200710013148A CN100484564C CN 100484564 C CN100484564 C CN 100484564C CN B2007100131489 A CNB2007100131489 A CN B2007100131489A CN 200710013148 A CN200710013148 A CN 200710013148A CN 100484564 C CN100484564 C CN 10048456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ine
- hypertension
- treatment
- liver
- bl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特点是由土鳖虫、地龙、石决明、天麻和麝香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可有效治疗和防治高血压病症,纯中药制剂,配方独特,无毒副作用,口服使用,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治愈率达75%,总有效率达95%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纯中药配伍而成的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指原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内经》至调经论,有谓“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所伤或过食肥甘滋腻、饮酒过度,年迈体衰或素体阳亢致肝肾阴阳失调而成。其次由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清窍,亦可形成眩晕。总之由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突、肾精不足及痰湿中阻等方面原因,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形成高血压。如肾精亏虚本属阴虚,若因阴损及阳,可转为阴阳俱虚之症。又如痰湿中阻,初起多为痰湿偏成盛,日久可痰郁化火,形成痰火为患。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西医一般采用常规治疗,如服用硝笨地平、卡托普利、利血平、硝甘油、肠溶阿斯匹林等,同时限制食盐量,低脂饮食。以上药物属降压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4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皆为治标之法,且通常需终身服药。中医一般采用辩证论治,如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六味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龙胆泻肝汤等汤剂加减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药效低,治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纯中药制剂,口服使用,服用方便,治愈率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土鳖虫3—5、地龙3—5、石决明8—10、天麻5—8和麝香0.5—1。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后,能有效治疗和防治高血压病症。并具有如下临床效果:
1、纯中药制剂,配方独特,无毒副作用,治本,不易复发。
2、无需煎服,直接口服使用,服用方便。
3、剂量小,成本低。
4、疗效显著,治愈率达75%,总有效率达95%以上。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土鳖虫:味咸,性寒。有破瘀血,消癓瘕作用。
地龙:味咸,性寒,有清热利水,通经络的作用。据近代研究证明,本品有解热、抗组织胺、降血压作用。
石决明:味咸,性凉,主要有平肝潜阳,益阴明目的作用,是治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最常见的药物。主入肝经,潜降肝阳上扰作用。
天麻:味辛,性平。有熄风祛痰、止痉的作用,最适用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而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症。
麝香:味辛,性温。开心窍,通经络,通行十二经上下,内透骨髓,外彻皮毛,为芳香走窜之品,善能开关利窍。
本发明配方中以石决明平肝潜阳,而达到釜底抽薪之功,更降其脏腑之气化过升,且导引其脑中过充之血,使之下行,故能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症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冲,又肝主疏泄为肾行气,所以用石决明凉之镇之,使肝气、肝火不妄动自能下行,肾气不失疏泄之常,则小便之难者自利,五淋之涩者自通,同西医常用的利尿药物相比有同功异曲之殊效。以土鳖虫、地龙、麝香破瘀通经络;天麻熄风化痰,全方药共奏活血通络,潜阳熄风,使血脉通畅,原有瘀血得化,气血上行之势从根本上得以控制,从而阴平阳秘,而血管压力得减,血压得以恢复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选取土鳖虫3g、地龙3g、石决明10g、天麻5g和麝香1g,配伍混合后,碾碎成细粉状,装入胶囊(每百粒重55±1g)。每日2次,每次1粒,50天为一疗程,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症。
实施例2:选取土鳖虫5g、地龙5g、石决明8g、天麻8g和麝香0.5g,配伍混合后,碾碎成细粉状,装入胶囊(每百粒重55±1g)。每日2次,每次1粒,50天为一疗程,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症。
临床试验
为验证本发明的疗效,申请人于2002年—2006年在山东省阳谷县高血压病研究所作了如下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
1.1共试验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5-75岁之间,平均年龄51.5岁。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均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1.2从上述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31例,女9例;其它2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9例。
二组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条件相匹配,二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观察时间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药物,每日2次,早晚饭后服,每次1粒(每百粒重45±1g),5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利血平、水溶阿斯匹林。每日2次,每次卡托普利2片、利血平2片、肠溶阿斯匹林1片。50天为一疗程。
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高血压疗效的评定标准。其中
治愈:症状消失,血压恢复到90--140mmHg/60--90mmHg。
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血压稳定降低。
无效:症和血压无明显变化。
3、疗效结果
3.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见下表:
3.2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见下表:
3.3疗效结果见下表:
从表3.3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治愈率达到75%。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5、结论:本发明药物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症,疗效显著,治疗率及总有效率高。
6、具体病例:
以下为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症的具体病例。
病例1
孙××,男,72岁,高血压2年,心悸,头晕,四肢无力,血压最高时达220/100mmHg。2003年2月份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服用45天后,症状已消失,血压降至140/90mmHg,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病例2
孟××,男,45岁,患高血压5年,最高时达240/120mmHg,临床表现为经常性头胀痛,血脂粘稠,耳鸣,脉眩数。2004年3月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共服用60天后,诸症消失,血压降至130/85mmHg,随访2年未复发。
病例3
马××,男,63岁,患高血压、糖尿病5年余,血压高至210/120mmHg,临床表现为头晕口渴,心烦,四肢无力。2005年4月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30天后,血压稳在150/100mmHg以下,头晕症状消失,其它症状有所改善,继服40天后,血压降至130/80mmHg,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Claims (2)
1、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土鳖虫3—5、地龙3—5、石决明8—10、天麻5—8和麝香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土鳖虫3、地龙3、石决明10、天麻5和麝香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131489A CN100484564C (zh) | 2007-01-12 | 2007-01-12 |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131489A CN100484564C (zh) | 2007-01-12 | 2007-01-12 |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02893A CN101002893A (zh) | 2007-07-25 |
CN100484564C true CN100484564C (zh) | 2009-05-06 |
Family
ID=3870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131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564C (zh) | 2007-01-12 | 2007-01-12 |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8456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49072A (zh) * | 2022-06-17 | 2022-08-30 |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
-
2007
- 2007-01-12 CN CNB2007100131489A patent/CN1004845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进展. 史连和,宋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第3期. 2003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进展. 史连和,宋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第3期. 200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02893A (zh) | 2007-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85222B (zh) | 一种止痛膏 | |
CN103463494B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 | |
CN100536886C (zh) | 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745047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0484564C (zh) | 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 | |
CN102423433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混合物 | |
CN102198202B (zh) | 痛风丸 | |
CN101897933A (zh)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 |
CN101700390B (zh) | 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716317B (zh) | 一种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83268A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406865A (zh)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199601B (zh) | 山甲风湿药酒 | |
CN104127508A (zh) |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385836B (zh) |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4367706A (zh) | 一种治疗腰肌劳损及椎间盘突出的药物 | |
CN101385812B (zh) | 一种含有仙灵脾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2423458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 | |
CN101961474B (zh) |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3735999B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129501A (zh) | 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药酒 | |
CN101385820B (zh) |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4491556B (zh) |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024002B (zh) |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110888B (zh) | 一种治疗心肌梗塞并发室壁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