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85836B -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5836B
CN101385836B CN2007101454092A CN200710145409A CN101385836B CN 101385836 B CN101385836 B CN 101385836B CN 2007101454092 A CN2007101454092 A CN 2007101454092A CN 200710145409 A CN200710145409 A CN 200710145409A CN 101385836 B CN101385836 B CN 101385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rmatomyositis
chinese medicine
poria
medicine composition
co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54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5836A (zh
Inventor
陆春玲
李向军
安军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54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5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5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5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传统中医络病理论将皮肌炎归为“痿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正虚不能御邪,风寒湿热蕴阻肌肤之络,进而影响肝肾脾,致脏腑阴络瘀滞,气血失和,肢体肌肤筋脉失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运用中医络病理论,针对皮肌炎湿热困脾、气郁络阻,辨证施治,选用云苓、白术、黄柏、牛膝、薏米、黄连、草果、厚朴、茵陈、泽兰、桔梗、红花,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理气通络,临床研究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皮肌炎。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主要累及到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本病病程长,致残率高,难以根治,西医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医将本病归为“痿证”更符合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和主要病变机制。
皮肌炎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正虚不能御邪,风寒湿热蕴阻肌肤之络,进而影响肝肾脾,致脏腑阴络瘀滞,气血失和,肢体肌肤筋脉失养。本病外邪以湿为主,湿性黏滞,易阻遏气机,湿滞气郁,肌肉皮肤经络闭阻不通,其表现形式可有不同,湿或兼热,或湿热蕴毒,或寒湿入里化热;内虚首责于脾肾,以阴虚多见,或为先天禀赋不足,阴液素亏,或劳欲过度,阴耗精损,或外感湿热,耗气伤阴。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又可见到脾肾阳虚证候;无论外邪内侵,还是营阴虚涩,无论病初邪热湿毒犯络,还是久病入络,脉络为病是皮肌炎的一个基本病理机制,也是造成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因素。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肌肉无力,多累及四肢,可累及颈部及延髓肌无力,甚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肉无力;可伴皮肤肿胀,或红疹或红斑;部分病人肌肉疼痛。晚期可出现肢体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严重者可造成肺纤维化或呼吸肌麻痹死亡。
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其临床表现为:肢倦乏力,肌肤肿胀,下肢尤甚,头重头昏,肢节烦痛,皮疹紫红,身热不退,纳呆呕恶,吞咽不利,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濡数。原因为:湿热困脾,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故肢倦乏力、纳呆呕恶、吞咽不利;脾不化湿,湿热痹阻肌肤之络,故见肌肤肿胀,肢节烦痛,下肢尤甚;湿热上蒙清窍,故头重头晕;湿热蕴结肌肤,故见皮疹紫红,身热不退。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濡数均为湿热之征。
目前现代医学多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及多种维生素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应用最广泛,价格低廉。但糖皮质激素作用缺乏特异性,长期使用,对人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传统中医药治疗皮肌炎也各有不同,治则不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皮肌炎的脉络病变共同的病机为络脉的气血或精液痹阻不通,所以通络是总的治疗原则。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选用云苓、白术、薏米健脾化湿;黄柏、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牛膝、泽兰活血化淤,通络行水;湿热为病,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故用草果、厚朴理气通络,使气机通畅,则湿热得化;茵陈清热利湿;桔梗、红花活血理气通络。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6-30  白术9-30  黄柏6-10  牛膝12-15   薏米9-30
黄连6-12  草果6-12  厚朴9-15  茵陈9-15    泽兰9-18
桔梗9-15  红花6-15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10-20   白术15-25  黄柏6-10  牛膝12-15  薏米15-25
黄连6-12    草果6-12   厚朴9-15  茵陈9-15   泽兰9-15
桔梗9-15    红花6-15
更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15      白术20     黄柏7.5    牛膝12.5    薏米20
黄连7.5     草果7.5    厚朴12.5   茵陈12.5    泽兰12.5
桔梗12.5    花12.5
或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6     白术30    黄柏6    牛膝15    薏米30
黄连12    草果6     厚朴9    茵陈15    泽兰18
桔梗9     红花6
或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27.5    白术10    黄柏7.5    牛膝12.5  薏米10
黄连10      草果12    厚朴15     茵陈10    泽兰10
桔梗15      红花12.5
或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16    白术21    黄柏8     牛膝13    薏米21
黄连8     草果9     厚朴12    茵陈12    泽兰12
桔梗12    红花1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常规剂型。
本发明的应用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制剂中的一种,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其它辅料(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的皮肌炎为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本方因重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理气通络,故治疗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效果尤佳。
为证实本发明药物临床疗效,使用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汤剂(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如下临床观察:
一、临床诊断标准
参照Bohan等1975年提出的标准制定
1、主要标准:
a、典型的皮肤病变(眼睑紫红皮疹),末梢血管扩张和手指伸侧鳞性红斑或四肢躯干红斑。
b、肌力降低,肌压痛和硬结,动作迟缓及四肢近位明显肌萎缩。
c、肌活检见到炎性细胞浸润、水肿,肌纤维透明性变或空泡坏死,肌纤维粗细不一,间质纤维化,肌纤维再生现象等。
d、血清酶GOT、GPT、LDH、醛缩酶等超过正常值5%。
e、肌电图显示肌炎之存在(应用皮质激素或解痉剂等则能影响阳性结果)。
2、次要标准
a、钙沉着。
b、吞咽困难。
3、诊断判定
主要标准5项中具备3项,或主要标准2项加次要标准2项,即诊断为皮肌炎(皮肤症状不多时为多发性肌炎)。
主要标准只有1和(或)2项时,则具备主要标准2项或主要标准1项加次要标准2项即诊断为皮肌炎。
异型:伴有恶性肿瘤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
除外:原因明确的炎症性肌肉疾患或皮肌炎。
4、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
主症:(1)肢体肌肉萎缩无力,(2)皮肤肿胀或红斑(3)肢节烦痛,身热不退
次症:(1)舌质红,苔黄腻,(2)脉滑数或濡数;
(3)头重如裹和(或)肢体困倦,(4)纳呆呕恶
以上主症两项或以上加次症两项或以上诊断为本型。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该研究在河北以岭医院进行,所有病例符合上述西医判定标准。年龄大于65岁和伴发严重心、肝、肾等器官损害者(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者除外)未列入本次研究。本发明药物组105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7例;年龄13~64岁,平均41岁;病程小于等于1年者22例,1~3年者40例,4~7年者35例,大于等于8年者8例,其中51例符合湿热困脾、气郁络阻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对照组44例,也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7例;年龄12~60岁,平均40岁;病程小于等于1年者7例,1~3年者20例,4~7年者4例,大于等于8年者3例,其中28例符合中医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
2.1本发明药物组: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6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0.8-1.5毫克/天/公斤。将其中符合湿热困脾、气郁络阻中医症候诊断标准的分为S1亚组,其余不符合湿热困脾、气郁络阻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的分为S2亚组,上述两个亚型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
2.2对照组:单纯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用量同上。
3、疗程疗程为3个月。
4、观察指标:皮疹消退情况、肌力、肌酸磷酸激酶。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复发率与激素的顺利撤减情况。肌力分级标准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的分级标准。
5、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皮肌炎)》制定。
临床痊愈标准:皮疹完全消退,肌肉肌力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正常。
临床显效标准:皮疹大部分消退,肌肉肌力增长2-3级,心肌酶中2项或以上测定值下降超过50%。
临床有效标准:皮疹部分消退,肌肉肌力增加1-2级,心肌酶有2项或以上下降25-50%。
临床无效标准:皮疹无减少,肌力增加不足1级,心肌酶下降均不足25%。
6、统计方法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亚组疗效比较也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本发明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1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例数,%)
分组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本发明药物组     105  6(5.7) 55(52.4) 24(22.9) 20(19.0)     81.0
对照组     44  2(4.5) 12(27.3) 14(31.8) 16(36.4)     63.6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12,故本发明药物组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上有显著差别,本发明药物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24,故本发明药物组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差异,本发明药物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不同中医证型疗效比较
表2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分析(例数,%)
分组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S1组     44  4(9.1) 29(65.9) 7(15.9) 4(9.1)   90.91
S2组     61  2(3.3) 26(42.6) 17(27.9) 16(26.2)   73.77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02,故S1组与S2组在总体疗效上有显著差别,本发明药物对于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的疗效显著优于非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
四、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皮肌炎,治疗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效果尤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药物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的制备的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云苓15克    白术20克    黄柏7.5克   牛膝12.5克   薏米20克
黄连7.5克   草果7.5克   厚朴12.5克  茵陈12.5克   泽兰12.5克
桔梗12.5克  红花12.5克
制备方法:上述原料药,加清水1升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继续文火煎煮半小时,滤过,取汁300毫升,再重复煎煮一次,滤过,取汁300毫升,合并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匀,共计600毫升,即得汤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实施例2:
云苓6克     白术30克   黄柏6克    牛膝15克  薏米30克
黄连12克    草果6克    厚朴9克    茵陈15克  泽兰18克
桔梗9克     红花6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共研细沫,制成散剂。
实施例3:
云苓27.5克    白术10克    黄柏7.5克   牛膝12.5克  薏米10克
黄连10克      草果12克    厚朴15克    茵陈10克    泽兰10克
桔梗15克      红花12.5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5:
云苓16克    白术21克   黄柏8克   牛膝13克  薏米21克
黄连8克     草果9克    厚朴12克  茵陈12克  泽兰12克
桔梗12克    红花11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6:
云苓12克    白术17克   黄柏7克   牛膝12克    薏米17克
黄连7克     草果7克    厚朴10克  茵陈10克    泽兰10克
桔梗10克    红花8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7:
云苓18克    白术23克  黄柏9克   牛膝14克    薏米23克
黄连10克    草果10克  厚朴13克  茵陈13克    泽兰13克
桔梗13克    红花6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

Claims (9)

1.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6-30  白术9-30  黄柏6-10  牛膝12-15   薏米9-30
黄连6-12  草果6-12  厚朴9-15  茵陈9-15    泽兰9-18
桔梗9-15  红花6-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10-20   白术15-25   黄柏6-10   牛膝12-15   薏米15-25
黄连6-12    草果6-12    厚朴9-15   茵陈9-15    泽兰9-15
桔梗9-15    红花6-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15      白术20     黄柏7.5    牛膝12.5  薏米20
黄连7.5     草果7.5    厚朴12.5   茵陈12.5  泽兰12.5
桔梗12.5    红花1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6     白术30    黄柏6    牛膝15  薏米30
黄连12    草果6     厚朴9    茵陈15  泽兰18
桔梗9     红花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27.5    白术10    黄柏7.5    牛膝12.5   薏米10
黄连10      草果12    厚朴15     茵陈10     泽兰10
桔梗15      红花12.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云苓16    白术21    黄柏8    牛膝13    薏米21
黄连8     草果9     厚朴12   茵陈12    泽兰12
桔梗12    红花11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各种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9.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皮肌炎,其特征在于该皮肌炎为湿热困脾,气郁络阻型皮肌炎。
CN2007101454092A 2007-09-11 2007-09-11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Active CN101385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4092A CN101385836B (zh) 2007-09-11 2007-09-11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4092A CN101385836B (zh) 2007-09-11 2007-09-11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836A CN101385836A (zh) 2009-03-18
CN101385836B true CN101385836B (zh) 2011-08-17

Family

ID=4047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54092A Active CN101385836B (zh) 2007-09-11 2007-09-11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58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3544A (zh) * 2016-04-15 2016-08-17 宁波优美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皮肌炎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邱志济等.朱良春治疗皮肌炎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辽宁中医杂志》.2003,第30卷(第10期),782-8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836A (zh) 2009-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1081B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0358A (zh) 治疗急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8685B (zh) 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外敷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3444B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劳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47B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147388B (zh) 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7464B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中药
CN10242343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混合物
CN101385836B (zh) 一种含有云苓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327395B (zh) 一种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9544C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736A (zh) 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的药物
CN101385810B (zh) 一种含有龟板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385812B (zh) 一种含有仙灵脾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385805B (zh) 一种含有蝉衣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579895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85820B (zh)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16350731B (zh) 一种清热除湿通痹方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2552824B (zh) 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
CN10353684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混合物
CN102228613B (zh) 一种治疗头癣的中成药
CN100444877C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
CN105381260A (zh)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52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4784567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