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5047A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45047A CN101745047A CN201010118768A CN201010118768A CN101745047A CN 101745047 A CN101745047 A CN 101745047A CN 201010118768 A CN201010118768 A CN 201010118768A CN 201010118768 A CN201010118768 A CN 201010118768A CN 101745047 A CN101745047 A CN 1017450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medicine
- radix
- preparation
- herba
- medicine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中主药有黄柏,防己,薏苡仁,金钱草,连翘,紫花地丁,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防风,羌活,独活,牛膝,忍冬藤,桑枝,地龙,延胡索。以上17味药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利水、通利关节的作用,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是继承祖传秘方经多人实践应用而治愈者众多;为弘扬祖国中药瑰宝,造福人类而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公布于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中的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对治疗痛风病有明显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将导致尿酸在人体内沉积,和血中尿酸持续升高而引起的组织损伤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随着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脏及代谢障碍病变时等多种病症,以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多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
中医认为,痛风系由湿浊瘀阻,流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非一般风邪所为。湿浊之邪,非受于外,而主生于内。一般痛风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丰腴之人,其脏器渐衰,若嗜食膏粱厚味,久之损害脏腑功能,尤以损害脾肾清浊代谢功能最为突出。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清泌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浊毒内生,滞碍(脾肾清浊代谢)失常才是病之本,尿酸浊毒是病变的中间病理产物,并由此产生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
本发明人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由“湿热、浊毒内生,水饮停滞”所引起,所以治则当以清热燥湿、解毒、利水、通利关节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利水、通利关节的作用,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为:
黄柏10--25,防己15--30,薏苡仁10--30,金钱草10--30,连翘10--25,紫花地丁15--30,金银花15--30,白花蛇舌草15--30,败酱草15--30,防风20--30,羌活15--30,独活15--30,牛膝20--30,忍冬藤20--30,桑枝20--30,地龙5--15,延胡索20--35。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为:
黄柏13--18,防己23--28,薏苡仁13--20,金钱草13--20,连翘15--23,紫花地丁15--25,金银花18--25,白花蛇舌草18--25,败酱草18--23,防风23--28,羌活18--30,独活18--30,牛膝18--30,忍冬藤18--30,桑枝18--30,地龙8--12,延胡索25--32。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为:
黄柏15,防己15,薏苡仁15,金钱草15,连翘20,紫花地丁20,金银花20,白花蛇舌草20,败酱草20,防风25,羌活25,独活25,牛膝25,忍冬藤25,桑枝25,地龙10,延胡索30。
其药理如下: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操湿,泻火解毒,滋阴降火。
防己:苦寒,归膀胱,肺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湿热痹痛,小便不利,手足挛急,痈肿恶疮等症。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泻的功能。
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清热,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的功效:用于热淋尿涩痛作,黄疸尿赤,肝结胆石,尿路结石,痈肿疔疮。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菅,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痈疽,瘰沥,乳痛,丹毒。
金银花:甘,寒,入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等。
白花蛇舌草:苦,甘,寒,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的功能,痈肿疔疮,肺热喘咳。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破血化瘀的功能,用于肠痈腹痛,肺痈疮毒。
防风:味辛,甘,性温,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痒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除湿止痛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通,肩背酸痛。
独活:味辛,苦。性微寒,入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能,用于寒湿痹腰疼痛;
牛膝:味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药下行。
银冬藤: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能,用于湿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除湿,利关节的功能,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能,用于高热神昏,惊痼抽搐,关节脾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水肿。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利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瘀阻。
以上17味中药针对痛风病因所引的由“湿热、浊毒内生,水饮停滞”,而制定的治疗方案为以清热燥湿、解毒利水、通利关节为主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方法1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17味中药材按重量配份称出放入药罐中,加入五大碗水浸泡二小时后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其药在罐中再加入二大碗水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二十分钟,滤出药液,去掉药渣,每日服一方剂。
制备方法2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方剂的17味中药材按重量配份入提取罐中加8倍70%乙醇提取,共提取2次,每次1小时,浓缩至摄氏50度,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减压干燥至摄氏60度,一0.08Mpa,即得提取物,将提取物粉粹成细粉,加入适量蜂蜜,混和均匀,而制成蜜丸如梧子大小,一日三次,每次三十粒。
制备方法3
根据制备方法2所得提取物粉粹过100目筛成细粉,加入按重量配份的乳糖100,混和均匀,干燥,经消毒装入胶囊,一日三次,每次6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为:黄柏13--18,防己23--28,薏苡仁13--20,金钱草13--20,连翘15--23,紫花地丁15--25,金银花18--25,白花蛇舌草18--25,败酱草18--23,防风23--28,羌活18--30,独活18--30,牛膝18--30,忍冬藤18--30,桑枝18--30,地龙8--12,延胡索25--32。
将上述17味中药入罐加入五大碗水浸泡2小时,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其药在罐中再加入二大碗水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去掉药渣,将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三次服用。
实施例2: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为:黄柏13--18,防己23--28,薏苡仁13--20,金钱草13--20,连翘15--23,紫花地丁15--25,金银花18--25,白花蛇舌草18--25,败酱草18--23,防风23--28,羌活18--30,独活18--30,牛膝18--30,忍冬藤18--30,桑枝18--30,地龙8--12,延胡索25--32。
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17味中药。按重量配份入提取罐中加8倍70%乙醇提取,共提取2次,每次1小时,浓缩至摄氏50度,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减压干燥至摄氏60度,一0.08Mpa,即得提取物,将提取物粉粹成细粉,加入适量蜂蜜,混和均匀,而制成蜜丸如梧子大小,一日三次,每次服三十粒。
实施例3: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为:黄柏13--18,防己23--28,薏苡仁13--20,金钱草13--20,连翘15--23,紫花地丁15--25,金银花18--25,白花蛇舌草18--25,败酱草18--23,防风23--28,羌活18--30,独活18--30,牛膝18--30,忍冬藤18--30,桑枝18--30,地龙8--12,延胡索25--32。
其制备方法如下:根据实施例2所得提取物粉粹过100目筛成细粉,按重量配份加入乳糖100,混和均匀,干燥,经消毒装入胶囊,一日三次,每次服6粒。
临床病例1,刘某,男,59岁,柳市人,患治疗痛风病二十年,开始右脚跗跖关节红肿疼痛,续后两足出现突发性肿热痛,卧床不能活动,求治于国内各大医院治时缓解,停药即发作,反反复复,于2007年1月,受诊,余用本发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给药十天后症状有所减轻,二个月后症状消失,至今无复发。
临床病例2,董某,女,48岁,虹桥人,患痛风病五年,多方求治无效,反复发作,于2008年5月,使用本发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给药十天后症状有所减轻,二个月后症状消失,至今无复发。
Claims (6)
1.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中药组合物为:黄柏10--25,防己15--30,薏苡仁10--30,金钱草10--30,连翘10--25,紫花地丁15--30,金银花15--30,白花蛇舌草15--30,败酱草15--30,防风20--30,羌活15--30,独活15--30,牛膝20--30,忍冬藤20-30,桑枝20--30,地龙5--15,延胡索2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中药组合物为:黄柏13--18,防己23--28,薏苡仁13--20,金钱草13--20,连翘15--23,紫花地丁15--25,金银花18--25,白花蛇舌草18--25,败酱草18--23,防风23--28,羌活18--30,独活18--30,牛膝18--30,忍冬藤18--30,桑枝18--30,地龙8--12,延胡索25--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份的中药为原料的中药组合物为:黄柏15,防己15,薏苡仁15,金钱草15,连翘20,紫花地丁20,金银花20,白花蛇舌草20,败酱草20,防风25,羌活25,独活25,牛膝25,忍冬藤25,桑枝25,地龙10,延胡索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上述17味中药入罐加入五大碗水浸泡2小时,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其药在罐中再加入二大碗水用猛火煎沸,改用文火慢煎至三十分钟滤出药液,去掉药渣,将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三次服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药物按重量配份入提取罐中加8倍70%乙醇提取,共提取2次,每次1小时,浓缩至摄氏50度,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减压干燥至摄氏60度,一0.08Mpa,即得提取物,干燥后将提取物粉粹成细粉,加入适量蜂蜜,混和均匀,而制成蜜丸如梧子大小,一日三次,每次三十粒。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根据权利要求5所得提取物经干燥粉粹过100目筛成细粉,加入按重量配份乳糖100,混和均匀,经消毒装入胶囊,一日三次,每次6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18768A CN101745047A (zh) | 2010-01-31 | 2010-01-31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18768A CN101745047A (zh) | 2010-01-31 | 2010-01-31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45047A true CN101745047A (zh) | 2010-06-23 |
Family
ID=4247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18768A Pending CN101745047A (zh) | 2010-01-31 | 2010-01-31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4504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2576A (zh) * | 2010-08-03 | 2010-12-15 | 彭树林 | 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及制备工艺 |
CN103989992A (zh) * | 2014-05-15 | 2014-08-20 | 韦江南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
CN105012607A (zh) * | 2015-07-23 | 2015-11-04 | 梁峰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12458A (zh) * | 2017-05-18 | 2017-12-01 | 吉林大学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
CN110123977A (zh) * | 2019-06-06 | 2019-08-16 | 韦玮 | 一种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
2010
- 2010-01-31 CN CN201010118768A patent/CN10174504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2576A (zh) * | 2010-08-03 | 2010-12-15 | 彭树林 | 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及制备工艺 |
CN101912576B (zh) * | 2010-08-03 | 2012-11-21 | 彭树林 | 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及制备工艺 |
CN103989992A (zh) * | 2014-05-15 | 2014-08-20 | 韦江南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
CN105012607A (zh) * | 2015-07-23 | 2015-11-04 | 梁峰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12458A (zh) * | 2017-05-18 | 2017-12-01 | 吉林大学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
CN110123977A (zh) * | 2019-06-06 | 2019-08-16 | 韦玮 | 一种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CN110123977B (zh) * | 2019-06-06 | 2021-09-24 | 韦玮 | 一种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5040B (zh) |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制备方法 | |
CN103417790B (zh) | 治疗脑出血的中药 | |
CN101181568B (zh) | 一种治骨质增生及关节疼痛的中药制剂 | |
CN101745047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040927B (zh) | 一种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507802A (zh) |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 |
CN102283956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内服药物 | |
CN104324340B (zh) | 一种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5126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191347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285206B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药酒 | |
CN102872301B (zh) | 抗风湿药酒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383336B (zh) | 一种用于肾结石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784538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8295128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61296A (zh) | 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利湿消肿丸 | |
CN106421222A (zh) | 一种具有暖宫调经作用的中药足浴包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362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32507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泡脚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2205067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267098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973714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961490A (zh) |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48694A (zh) |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350731B (zh) | 一种清热除湿通痹方及其制剂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