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1313C -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21313C CN100421313C CNB011445432A CN01144543A CN100421313C CN 100421313 C CN100421313 C CN 100421313C CN B011445432 A CNB011445432 A CN B011445432A CN 01144543 A CN01144543 A CN 01144543A CN 100421313 C CN100421313 C CN 10042131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
- connector
- hinge connector
- fpc
- insu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01R35/025—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having a flexible conductor wound around a rotation axi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第一机箱具有在铰链单元(27)内的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第二机箱具有在铰链单元(27)内的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被装在铰链单元(27)内,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在第二铰链连接器装入的铰链单元(27)的位置和第二铰链连接器从铰链单元(27)突出的位置之间滑动,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然后,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通过(沿)与组合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地移动第二铰链部分而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电连接在一起。当电子设备的机箱与构成电连接部分的连接器部分以机械方式组合时,通过把电气组合部分的结构和机械组合部分的结构分开,这种结构使得铰链连接器能够防止连接器部分,即电气组合部分损坏;电子设备使用提供的相同铰链连接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具体地说,涉及具有两个可打开的机箱和把两个机箱电连接在一起的铰链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铰链连接器作为铰链部分把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电话机的一对可打开的电子设备的机箱结构可打开地、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在一起。
例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以后称为笔记本型PC)具有PC机身、液晶显示器(以后称为LCD)和适于把LCD和PC机身的机箱连接在一起的铰链单元,以使这些机箱可以枢轴地运动。PC机身具有机箱,机箱内提供一个整体键盘。LCD由装有前框21和液晶显示板的机箱形成。
每个铰链单元具有一个铰链部分和设在每个机箱上的圆筒部分。至少一个铰链部分容纳把LCD和PC机身电连接在一起的铰链连接器。铰链连接器的一端连接到PC机身上的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到LCD。
这种现有技术的铰链连接器具有一对一端打开的可相互啮合的连接器圆筒。每个连接器圆筒具有放射状地凸起和形成整体的轴向延伸的直线沟状安装部分。易弯曲的印刷板由弯曲中间部分缠绕,缠绕部分装在连接器圆筒中。易弯曲的印刷板的两个端部被形成为连接器,其分别装在安装部分并被固定支撑。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铰链连接器中,沿同一方向实现机箱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在这种结构中,在某些情况下会有较高的应力加在所述电连接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电连接部分,即连接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或者由非常熟练的工人完成连接操作。
为了使铰链连接器具有足够的强度,铰链连接器的尺寸变得较大,大铰链连接器不适用于小尺寸的便携式设备。
由终端用户自己为电子设备选择部件已逐渐成为新趋势。因为除了熟练的工人以外,并非任何人都能完成满足这种要求的操作,所以不可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组装电子设备的部件时,必须在小空间中确保稳定的电特性。此外,根据部件的原理,该部件可简单地由另一个所要求的部件替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把电连接部分的结构和机械连接部分的结构相互之间分开,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损坏连接器部分的铰链连接器,这种损坏出现在电子设备的机箱机械地连接到构成电连接部分的连接器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这种铰链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具有由铰链单元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第一机箱在铰链单元内具有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二机箱在铰链单元内具有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在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装入铰链单元的位置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从铰链单元突出的位置之间滑动地被装在铰链单元内,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按照朝向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内周的方向而使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与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接触,将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电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电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一绝缘器、第一FPC由第一绝缘器的内表面的圆周固定并被提供接合到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二绝缘器、第二FPC由第二绝缘器的外表面的圆周固定并被提供接合到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
因此,该设备具有由铰链单元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以使机箱可以枢轴地运动。第一机箱具有在铰链单元内的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二机箱具有在铰链单元内的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被装在铰链单元内,以致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可以在第二铰链连接器装入的位置和第二铰链连接器突出的位置之间滑动地运动。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机械地连接在一起。之后,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通过与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地运动第二铰链部分而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电连接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在这种电子设备中,最好形成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以致当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枢轴地运动时,它们处于连接状态和可枢轴运动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单元的铰链连接器,由铰链单元枢轴地组合在一起的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其中,铰链连接器包括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一绝缘器和固定在第一绝缘器的内表面周围的第一FPC,并被提供接合到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二绝缘器和固定在第二绝缘器的外表面周围的第二FPC,并被提供接合到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
本发明中,最好将第一和第二绝缘器形成相互之间可啮合的圆筒形或截面成多边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铰链单元的分解装配图;
图2表示相关技术铰链连接器的分解装配图,除了图1的示例之外,它还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
图3是作为电子设备例子的笔记本型PC的分解装配图,在其上安装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连接器;
图4是图3所示的笔记本PC的后视透视图;
图5是图3的笔记本型PC的LCD和铰链单元的区域的前视图;
图6是包括笔记本型PC的图4的LCD和铰链单元的侧视图;
图7表示图3-6的铰链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铰链连接器的分解装配图;
图9是图7的铰链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0是图9的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的接合部分的剖面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分别是为描述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所用的导电部件而设的透视图;
图12是用于描述第二铰链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3A和13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制造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方法的剖面图;
图13C和13D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制造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方法的透视图。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首先参考附图描述现有技术的铰链连接器,以便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
参考图1,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以后称为笔记本型PC)具有PC机身19、液晶显示器25(以后称为LCD)、把LCD 25的机箱和PC机身19的机箱连接在一起的铰链单元27,以使这些机箱可以枢轴地运动。PC机身19装在机箱内,键盘17整体地装在机身19上面。LCD 25形成在机箱内,其具有前框21和液晶显示(LCD)板23。
在前框21和LCD板的下端分别提供铰链部分29、31、33、35。各个铰链部分29、31和33、35相互之间重叠,并装在圆筒部分41、43、45内,圆筒部分形成了装有铰链部分的铰链单元27。至少一个铰链部分29、31装有铰链连接器37,用于把LCD板31和PC机身19电连接在一起。铰链连接器37的一端39与PC机身19提供的连接器40接合,而另一端(未示出)与LCD 25接合。在此,参考符号49、51表示插在铰链单元27内的旋转轴。
现在讨论的铰链连接器不仅用在图1的现有技术的例子中,而且也用于一般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
参考图2,铰链连接器53具有一对可相互啮合的连接器圆筒55、57,连接器圆筒的一端可以打开。连接器圆筒55、57具有放射状地凸起和形成整体的轴向延伸的直线沟状安装部分59、60。易弯曲的印刷板61由弯曲中间部分缠绕,这个缠绕部分装在连接器圆筒55、57中。易弯曲的印刷板61的两个端部被形成为连接器63、65,其被装在安装部分59、60并被固定支撑。如连接器圆筒55单独所示的一样,每一个连接器圆筒55、57具有一个裂缝67,用于插入可弯曲的印刷板61,锁住部件69用于安装两个连接器圆筒绕轴自由运动,并在轴向上使相同的连接器圆筒成为一体。如连接器圆筒57单独所示的一样,每一个连接器圆筒具有一个轴部71,用于把两个成一体的连接器圆筒55、57装在下部轴承(未示出)之间,以便连接器圆筒可以转动。
现在参考图3-13D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考图3-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笔记本型PC 73具有液晶显示器25(以后称为LCD)和PC机身19,LCD和PC机身各自具有通过铰链单元27能够相互之间打开和闭合的机箱,并相互之间电连接。
LCD25和PC机身19相互之间电连接是通过铰链单元27提供的铰链连接器75实现的。
LCD 25具有LCD板23和层叠在这个LCD板23前面的面框21。
LCD板23和面框21在它们各自的下端具有截面半圆形铰链部分29、31、和33、35。当这些铰链部分29、33和31、35相互之间组合时,分别形成了截面圆形铰链连接器容纳空间。至少在铰链31、29和35、33的一对铰链部分中,形成了电连接到LCD 25的、用于容纳LCD端铰链连接器75的空间(以后称为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在LCD 25一侧的这个空间容纳连接到LCD 25中电路的具有可弯曲扁平电缆或可弯曲的布线板(以后统称FPC)的基本上是圆筒的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
PC机身19的铰链单元27的一个表面具有平板型铰链部分47,中空圆筒部分41、43和45提供在它的一个表面上。在中空圆筒部分41中,插入从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的一端伸出的轴49,而在中空圆筒部分45中,插入在LCD 25的铰链部分35上提供的轴51。
在铰链单元27的PC机身19一侧,电连接到PC机身19的PC机身端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端部(以后称为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被装在中空圆筒部分43中,中空圆筒部分形成在铰链平板47上,铰链平板部分47上形成铰链单元27的平板体。
通过插入铰链部分31、29中的第一铰链连接器75的轴49以及把铰链部分33、35的轴插入中空圆筒部分45,然后滑动地把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的一端插入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组装这个铰链单元27。形成铰链单元,以致LCD25的机箱可以在相对于PC机身19的机箱的接合部分转动,也即以这种方式,使LCD 25可以相对PC机身19作为一个盖子打开和闭合。
当铰链单元27组装时,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5、77相互组合,铰链连接器的功能是把LCD 25和PC机身19电连接在一起。
参考图5和6,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的一端被装在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内,连接到PC机身19端或PC机身19内的连接器的FPC 79提供在另一端。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具有连接到LCD 25电路的FPC81。FPC81分为两路以形成FPC83、85。参考标号87表使PC机身19端上的面框。
参考图7,铰链连接器装备由接合到LCD 25端上的FPC 81的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安装并容纳在连接到另一端的PC机身端上的具有FPC 79的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一端。
如图8所示,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具有一种固定地在LCD 25端上涂敷可弯曲的布线板或在绝缘器的内表面上涂敷扁平电缆的结构,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的圆筒形的内表面部分具有多截面的空腔。
如后面将详细描述的一样,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具有一种把导电部件93的一端装在多面柱型绝缘器91内的结构,导电部件形成了折叠的FPC,以后称绝缘器91为第二绝缘器;从裂缝95伸出的导电部件93的端部形成在第二绝缘器91内;把组合的导电部件93缠绕在绝缘器91的周围;把导电部件的引线端部分93a固定到第二绝缘器91的裂缝95。在远离导电部件93中部的另一端,FPC79连接到PC机身。参考标号97表示制动器,其在组装操作期间被插入中空圆筒部分43(图3),99表示用于折叠导电部件93的非返回金属部件。
因此,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的相对表面处于凹-突支撑关系,凹-支撑和突-支撑表面根据组装动作处于可啮合的关系。在一侧机箱上的凸起和在对面侧机箱上的凹进容纳连接器安装部,该安装部沿与组装动作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运动(与组装动作成直角的方向),第二个动作用于形成电连接。
由于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5、77具有可相互啮合的凹进和凸起,所以相同铰链连接器部分75、77的连接条件可以设置的很稳定。连接器安装部形成在凹进和凸起上,并在交叉方向的方向上滑动运动,在该方向,机箱以直角被组合在一起,该方向的空间是最佳的。
参考图9和图10,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在导电部件93的一端被插入第二绝缘器91。形成导电部件93的FPC的带状部分以辐射向外的方向从第二绝缘器91的裂缝95伸出,并缠绕在周围,导电部件的裂缝101环绕着形成在第二绝缘器91的外围上的凸起103安装。导电部件93的一端93a固定到裂缝95。触点107被压入形成在绝缘器91的凸起103中的凹进105。压入触点107的端点通过焊接固定到93的图案。当这些铰链连接器部分相互之间与涂敷在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的第一绝缘器89的内表面上的FPC81啮合时(内表面是六棱柱形),通过把第二连接器部分77的触点107与压进触点连在一起而形成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的电连接。折叠的导电部件93通过C-型固定金属件109、111保持折叠状态,这些一般由参考标号99指定。
如图10所示的一样,形成连接触点,以便它们沿着圆柱形或六棱柱形的外圆周或内圆周排列。因此,在铰链连接器部分75、77之间的旋转结构的每个铰链部分被设置的可旋转,并一般具有圆形。当连接器安装部分形成在这个圆盘内时,通过把连接器本身形成到圆形或接近圆柱形的形状而获得最高效率的结构。
为了把像触点107的触点弹簧排列为最高效率,最佳的方法是形成圆形,以便沿着接近圆柱形的形状的轮廓在一端向外延伸,在另一端向内延伸。
第一绝缘器89在前端具有适于吸收定位(旋转的)差的方柱型波导结构。当进行单元组合时,定位差出现在组装动作时。为了在电组合操作时吸收这个定位差,连接器安装部分的前端必须具有一个能够在X和Y旋转方向吸收定位差的感应部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个部分满足了该功能。
参考图11A,用于第二铰链连接器77的导电部件93由在塑料片上提供多个导电器形成的折叠FPC形成,位于临近两端的这个导电部件的零件有C-型固定金属件109、111固定。
参考图11B,处于伸展状态的导电部件93使用具有多个导电器延伸的FPC薄片,以便形成字母‘S’型。导电部件的两个端部具有带状薄片部分,其在与纵向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延伸,以便薄片部分的两个纵向端部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薄片部分也具有多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电器(未示出)。在导电部件一端的侧面上的带状部分具有在带状部分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两个裂缝113。在导电部件93的中部,形成了多个在纵向延伸的裂缝101。
如图11A所示,导电部件93由弯曲相同的裂缝101的部分折叠,导电部件的两个端部由C-型固定金属部件109、111固定。因为提供了在导电部件93的纵向上延伸的裂缝101,所以形成了棒型的折叠的导电部件93,以至导电部件93不仅绕轴旋转或缠绕,并且在纵向方向伸展、收缩、弯曲和滑动运动。
如图11C所示,可以使用在中部没有裂缝的导电部件93′,但可以松开排列在相同部分的连接导线棒,以便在纵向方向延伸。
因为使用具有弯曲性(旋转性)的裂缝FPC作为导电部件93,所以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连接在一起,即PC机身和LCD的机箱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以不同的步骤实现。这使得轴的旋转部分可以容易地形成。
当相关技术的PC机身和LCD相互之间旋转地形成时,必须在各个单元之间采用旋转结构(铰链部分),以至单元连接部分具有较复杂的结构。
关于铰链单元27的电连接,能够形成旋转结构的零件必须具有弯曲性,以至零件可以按照铰链单元的旋转运动工作。进行滑动运动的可滑动零件也需要具有类似的弯曲性。按照本发明形成的实施例,通过由这些零件形成的一个导电部件93可以分别减少和节省成本和空间。
如图12所示,导电部件93的一端基本上缠绕在六边形的第二绝缘器91上,第二绝缘器91具有两行凸起和纵向上延伸的裂缝95,前者的裂缝113缠绕在后者圆周上的凸起103,导电部件提到的端部被固定到裂缝95,相同的端部从该裂缝抽出。然后,触点107的零件117被压入绝缘器的凹进105内,导电部件93和触点107的接触部分被焊接在一起。当第二铰链连接器77被插入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内时,触点107的接触部分119在压力下与涂敷在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75的绝缘器的内表面的LCD端的FPC啮合,形成相同的电触点。
因此,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形成的结构,啮合触点的有效撞击方向与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成直角。因为连接器的触点107的接触撞击与滑动方向成直角,所以连接器本身可以接收到接触力。
关于PC机身19和LCD 25的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组装和电气结合,它们有各自的电子电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连接器中,电组合操作是由除了组装动作之外的第二动作完成的。就是说,由于机械组合步骤和电组合步骤是分别完成的,所以,提供了一种具有紧凑结构的组合方法和能够由一般用户执行的方法。
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至少连接到一个铰链连接器部分的单元是如LCD的显示器,在其中,一侧的单元如便携式电话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是显示器,视频信号必须在单元之间传输。在这种情况中,连接器和传输电缆要求的条件是非常灵敏的。
然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通过以不同步骤完成电组合操作和机械组合操作,可以获得最佳的电气条件。
在铰链连接器部分之间提供弯曲性的部件是由可运动端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77的导电部件73形成的,以便也被操作为可运动的结构。
参考图13A-13D,第二实施例采用把PC机身19一侧上的连接器的FPC与绝缘器相互之间组合的方法。在第一实施例中,导电部件93的端部落在第二绝缘器91的外圆周上并固定在此,之后,触点被辐射状地压入,通过焊接把FPC和端点电连接在一起。
当另一个绝缘器123的触点107在具有端点的导电部件93的弯曲部分129(弯曲部分具有裂缝101)组装(折叠)之前被压入时,那么,导电部件立刻由流动的焊料电连接在一起,可以减少导线连接的操作要求。参考标号123、125表示另一个例子的绝缘器的固定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首先形成机箱的机械连接然后形成电连接的结构。特别是,本发明提供的铰链连接器可以防止当连接器部分被机械地连接到另一连接部分和电连接部分时出现的损害;和防止使用这种铰链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的损坏。
Claims (21)
1. 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具有由铰链单元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第一机箱在铰链单元内具有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二机箱在铰链单元内具有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在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装入铰链单元的位置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从铰链单元突出的位置之间滑动地被装在铰链单元内,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按照朝向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内周的方向而使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与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接触,将第一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电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电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一绝缘器和第一FPC,第一FPC由第一绝缘器的内表面的圆周固定并被提供接合到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二绝缘器和第二FPC,第二FPC由第二绝缘器的外表面的圆周固定并被提供接合到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以致当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枢轴地运动时,这些铰链连接器部分处于连接和枢轴运动状态。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绝缘器可互相啮合地形成为圆筒或截面多边形。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FPC由具有延长中间部分和两个端部的导电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两个端部在与中间部分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两个端部的另一端部由与第二机箱中的连接器相连的第三FPC形成。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FPC由具有延长中间部分和两个端部的导电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两个端部在与中间部分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FPC至少具有沿所述端部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个裂缝,第二绝缘器在外表面上具有可与裂缝啮合的凸起部分,并接收被压入在中间的触点,触点被压入在凸起部分之间,并在第二FPC被固定在凸起部分上之后被固定。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有由延长的导电板形成的触点。
7.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导电部件被折叠,并具有在层叠方向紧固导电部件的C型固定金属件。
8.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导电部件的中间部分具有沿中间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裂缝,并形成具有多个导电器的导线棒,以便沿纵向绕中间部分的轴延伸和缠绕。
9.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相互之间可啮合的第一和第二绝缘器具有六角形的截面。
10.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形成触点,以便沿第二绝缘器的外圆周方向排列成两个平行的行。
11.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单元的铰链连接器,由铰链单元枢轴地组合在一起的第一机箱和第二机箱,其中,铰链连接器包括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和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一绝缘器和固定在第一绝缘器的内表面周围的第一FPC,并且第一FPC被提供接合到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分,第二铰链连接器部分具有第二绝缘器和固定在第二绝缘器的外表面周围的第二FPC,并且第二FPC被提供接合到第一铰链连接器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
12.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绝缘器形成相互之间可啮合的圆筒形或截面多边形。
13.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FPC由具有延长中间部分和两个端部的导电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两个端部沿与中间部分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两个端部的另一端部由连接到连接器的第三FPC形成。
14.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FPC由具有延长中间部分和两个端部的导电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两个端部在与中间部分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FPC至少具有沿所述端部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个裂缝,第二绝缘器在外表面上具有可与裂缝啮合的凸起部分,并接收被压入在中间的触点,触点被压入在凸起部分之间,并在第二FPC被固定在凸起部分上之后被固定。
15.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有由延长的导电板形成的触点。
16. 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部件被折叠,并具有沿层叠方向紧固导电部件的C型固定金属件。
17. 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部件的中间部分具有沿中间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裂缝,并形成具有多个导电器的导线棒,以便以纵向方式延伸和缠绕。
18. 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互之间可啮合的第一和第二绝缘器具有六面形的截面。
19. 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形成触点,以便沿第二绝缘器的外圆周方向排列成两个平行的行。
20.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铰链连接器用于笔记本型PC。
21.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铰链连接器用于便携式电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389430A JP3525381B2 (ja) | 2000-12-21 | 2000-12-21 | 電子機器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ヒンジコネクタ |
JP389430/2000 | 2000-12-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0374A CN1360374A (zh) | 2002-07-24 |
CN100421313C true CN100421313C (zh) | 2008-09-24 |
Family
ID=1885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4454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313C (zh) | 2000-12-21 | 2001-12-19 |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47575B2 (zh) |
JP (1) | JP3525381B2 (zh) |
KR (1) | KR100467878B1 (zh) |
CN (1) | CN100421313C (zh) |
TW (1) | TW5432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21370B1 (ko) * | 2001-11-16 | 2004-03-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기기의 에프피씨 연결 구조 및 전자기기용 에프피씨 |
US6968056B2 (en) * | 2001-12-21 | 2005-11-22 | Nokia Corporation | Mobile phone with elastic hinge |
KR100466594B1 (ko) * | 2002-06-29 | 2005-01-24 |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 연성회로기판의 가이드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
KR100498328B1 (ko) * | 2002-08-01 | 2005-07-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폴더형 휴대 단말기의 에프피시비 회동 컨넥터 구조 |
FR2855664B1 (fr) * | 2003-05-28 | 2006-04-28 | Sagem |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comportant une charniere permettant le passage des cables replies en s |
JP4048435B2 (ja) * | 2003-10-23 | 2008-02-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US7001193B2 (en) * | 2003-11-26 | 2006-02-21 | Molex Incorporated | Hinge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 |
TWI231733B (en) * | 2004-03-29 | 2005-04-21 | Benq Corp | Shaft apparatus with a shielding function |
JP3946719B2 (ja) * | 2004-08-30 | 2007-07-1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ヒンジコネクタ、及びヒンジコネクタ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CN101610653B (zh) * | 2008-06-17 | 2011-09-2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通信单元 |
JP5110025B2 (ja) * | 2009-03-31 | 2012-12-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端末装置 |
CN102097724B (zh) * | 2010-12-29 | 2012-10-03 | 今皓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用影音数字信号传输线 |
TWI466621B (zh) * | 2011-10-14 | 2014-12-21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A display module with a hinge structure |
JP5978942B2 (ja) * | 2012-11-16 | 2016-08-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KR101979384B1 (ko) * | 2014-03-19 | 2019-05-16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전동 압축기 |
US9724596B2 (en) * | 2015-02-24 | 2017-08-08 | Stephen Vincent Masarik | Video game controller with handlebar clip |
KR102502607B1 (ko) * | 2017-11-14 | 2023-02-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커넥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0413047B (zh) * | 2019-06-21 | 2021-07-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US11839024B2 (en) | 2020-07-15 | 2023-12-05 | Dupont Electronics, Inc. | Composite and copper clad laminate made therefro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30005747Y1 (ko) * | 1990-09-20 | 1993-08-27 | 레버 컴퓨터 인코퍼레이티드 | 랩톱 컴퓨터 |
JP2566732B2 (ja) * | 1993-01-04 | 1996-12-25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電子的装置 |
US5681176A (en) * | 1994-12-05 | 1997-10-28 | Nec Corporation | Hinge connector suitable for use in a hinge portion include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2658935B2 (ja) * | 1994-12-30 | 1997-09-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ヒンジ構造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
JP3373730B2 (ja) * | 1996-05-23 | 2003-02-04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ヒンジ型コネクタ及び該ヒンジ型コネクタ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FI980603L (fi) * | 1998-03-18 | 1999-09-1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Saranoitu elektroninen laite |
US6439905B2 (en) * | 1998-05-29 | 2002-08-27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loop and helical turn |
JP3066802B1 (ja) * | 1998-12-10 | 2000-07-17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ヒンジコネクタ |
KR100678082B1 (ko) * | 1998-12-30 | 2007-05-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폴더 타입 휴대폰에서 메인 보드와 엘씨디 모듈간의연결장치 |
-
2000
- 2000-12-21 JP JP2000389430A patent/JP352538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12-19 US US10/025,021 patent/US654757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2-19 CN CNB011445432A patent/CN10042131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2-20 TW TW090131631A patent/TW54324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12-21 KR KR10-2001-0082535A patent/KR100467878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0374A (zh) | 2002-07-24 |
KR20020050749A (ko) | 2002-06-27 |
US20020080548A1 (en) | 2002-06-27 |
TW543248B (en) | 2003-07-21 |
KR100467878B1 (ko) | 2005-01-24 |
JP2002190365A (ja) | 2002-07-05 |
US6547575B2 (en) | 2003-04-15 |
JP3525381B2 (ja) | 2004-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21313C (zh) |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铰链连接器 | |
JP3066802B1 (ja) | ヒンジコネクタ | |
KR100463563B1 (ko) | 가요성 인쇄 회로를 구비한 힌지 커넥터에 의해힌지식으로 연결된 두 기저부재로 구성되는 폴더형 전자장치 | |
EP1392090B1 (en)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mechanism | |
EP0720339A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hinge structure | |
US5899767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ovable mechanism | |
EP1878095B1 (en) | Electronic part connector | |
US20130050963A1 (en) | Reception apparatus for cables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using same | |
JP4705102B2 (ja) | コネクタ、回路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 |
WO2009104291A1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US7628618B2 (en) | Flexible cable positioning device | |
US7401383B2 (en) | Hinge connector for folding-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4053950B2 (ja) |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及びノート型パソコン | |
JP4176756B2 (ja) | 電線支持装置 | |
JP2003158355A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5114035B2 (ja) | ヒンジ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 |
JP4162509B2 (ja) | カードアダプタ | |
JPH09245921A (ja) | 連結コネクタ | |
JP4908374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JP4708092B2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5317334A (ja) | 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及び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の端末接続方法 | |
KR100803495B1 (ko) | 슬라이드-스윙 개폐 구조를 가지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
JP5585838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267793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JP4156407B2 (ja) | 携帯型折畳式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