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0362432C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2432C
CN100362432C CNB200510008446XA CN200510008446A CN100362432C CN 100362432 C CN100362432 C CN 100362432C CN B200510008446X A CNB200510008446X A CN B200510008446XA CN 200510008446 A CN200510008446 A CN 200510008446A CN 100362432 C CN100362432 C CN 10036243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 support
inn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surface
cylindric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84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8077A (zh
Inventor
小川英纪
北村航
泷泽久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58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8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24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24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distinct portions of the charge pattern on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for contrast enhancement or discharging non-image are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0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03G2221/1609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a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具有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以及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其中,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以及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一般采用的处理方式为:在具有圆筒状支持体以及该圆筒体支持体外周面侧具有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通过带电以及曝光(图像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显像粉(toner)将该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显像粉像,然后通过将该显像粉像转印在纸等的转印材料上而得到图像形成物(复印、打印)。另外,转印了显像粉像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根据需要进行清洁。
在采用该处理方式的电子照相装置中,有时会因各种原因产生噪声。
作为产生噪声的原因之一,可以举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
作为带电装置,虽然过去通常使用作为非接触带电装置的电晕带电装置,但是近年来,在被接触配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接触带电部件上,从外部电源施加电压而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接触带电装置已经实用化。
作为接触带电装置,从带电均一性的观点来看,一般是将一个外部电源从1~2kV左右的直流电压与一个峰间电压VP-P为2kV左右的交流电源叠加的振荡电压施加在接触带电部件上而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带电的装置。
但是,被施加了振荡电压的接触带电部件,因为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反复进行接触-分离,所以其电子照相感光体有时会振动,并且会产生被称为带电声的噪声。
另外,作为产生噪声的另一个原因,可以举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清洁。
随着近年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高耐久化,电子照相感光体与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其结果是有时会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与清洁部件之间产生振动声(噪声)。这是由于旋转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与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尤其是由于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旋转开始时和旋转停止时这样的低速旋转时粘滑(stick-slip)振动增大,电子照相感光体过度振动而产生振动噪声。
作为防止这些噪声的方法之一,已经知道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压入弹性体、树脂和金属等的插入体(参见日本特开平05-035048号公报等)。
另外,关于插入体的形状和固定方法,已经知道有多种方法(参见日本特开2000-08961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098804号公报等)。
但是,在将插入体用粘接剂固定在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时,有时如果插入体的形状不适当就无法得到充分的粘接力,在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处理盒的物流时以及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使用时,有时插入体会从圆筒状支持体脱离。
例如,在特开2000-08961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向插入体的端部附加锥体物来消除将插入体插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时的堵塞,并使批量生产性提高的技术。
但是,即使是这样形状的插入体,因为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与插入体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粘接间隙,所以不能得到充分的粘接力。
尤其是当插入体使用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多数树脂的热收缩率都很大,就要求有更强的粘接力。
另外,虽然也有不使用粘接剂而通过压入的方式将插入体固定在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方法,但是,如果将插入体压入并固定至没有错位的程度,有时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尺寸精度会恶化,产生图像浓度不均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以充分的粘接力被固定的插入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以便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和不引起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尺寸精度恶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以及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上述第一面上的点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1与上述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1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
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上述第二面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大于0μm,小于等于150μm。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是将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与选自带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作为一体支持,并且可以自由地装卸于电子照相装置主体上的结构,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以及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第二面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与第一面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大于0μm,小于等于150μm;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装置,所述电子照相装置具有:由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和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构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以及转印装置,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在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第二面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与第一面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大于0μm,小于等于150μm;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插入体的第二面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的距离比第一面的大,并通过第二面与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来固定插入体,在提供足够的粘接力的同时,不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尺寸精度恶化。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图1D、图1E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插入体的例图。
图2是表示包括插入体的第一面上的点、第二面上的点以及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装有具有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主要构成图。
图4A、图4B、图4C、图4D表示在比较例中使用的插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A、图1B、图1C、图1D、图1E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插入体的例图。在图1A、图1B、图1C、图1D、图1E中,1021是与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1022是被设置在插入体的一端的第二面,并且在第一面1021与第二面1022之间有高低差。
被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插入体,除如图1A所示的形状外,也可以是图1B或图1C所示的中空形状,并且,如图1C所示,第一面1021和第二面1022之间还可以通过狭缝间断,此外,如图1D所示,第二面1022也可以不跨越整个圆周,并且,如图1E所示,在两端也可以有第二面。此外,无论何种形状,只要满足本发明上述规定的形状即可。但是,从粘接力的观点来说,较佳是第二面跨越整个圆周的95%以上,更佳跨越98%以上,进一步更佳跨越100%。
图2涉及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表示包括插入体第一面上的点、第二面上的点以及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的图(一示例)。该剖面S是下述剖面S1,而且是剖面S2。
图2中的插入体是图1A所示形状的插入体的举例。
图2中,101是圆筒状支持体、102是插入体、103是粘接剂、A是圆筒状支持体101的旋转轴(即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旋转轴)。至于被设置在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等层,图中未示出。
另外,图2中,101c是剖面S和圆筒状支持体101内周面之间的交线,1021c是剖面S和插入体102的第一面之间的交线,1022c是剖面S和插入体102的第二面之间的交线。
从插入体第二面与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保持性的观点来说,包括第二面上的点和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2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必须大致平行。
另外,为了充分发挥通过利用插入体来防止噪声的效果,包括第一面上的点和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1与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1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较佳大致平行。
在本发明中,所谓“大致平行”是指:将该两条交线分别延长后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锐角一侧)较佳在15°以下,更佳在5°以下,进一步更佳在1°以下。此外,所谓“大致平行”也包括平行(绝对平行)的情况。
如上所述,插入体的第二面与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必须比插入体的第一面与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D2-D1>0),具体来说,距离D2与距离D1之间的差(D2-D1)较佳在30μm以上。如果D2-D1过小,将很难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距离D2与距离D1之间的差(D2-D1)较佳在150μm以下,尤其是在100μm以下更佳。如果D2-D1过大,那么有时粘接剂的保持力和粘接力就会下降。
所述插入体的第一面与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是指剖面S1和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1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交线的距离。另外,所述插入体的第二面与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是指剖面S2和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2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交线的距离。另外,所述距离D2与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即是指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高低差。
另外,上述交线不是直线状时,用通过上述交线两端的直线代替该交线。此外,当两交线的距离不一样时,求出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两交线的距离。
另外,插入体的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最大长度,相对于插入体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较佳为50%以上、不到100%。更佳在80%以上,98%以下。如果插入体的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最大长度过短,则很难通过利用插入体来取得防止噪声的效果。
作为插入体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铝等金属、聚碳酸酯树脂或聚苯醚树脂等树脂,以及氨基甲酸乙酯等橡胶等。从成型性的观点看,较佳是树脂。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粘接剂,虽然可以利用各种粘接剂,但是,从防止插入体错位的观点看,较佳是具有速效性的氰基丙烯酸酯类粘接剂。
另外,粘接剂较佳圆周状涂布在圆筒状支持体的内面上。而若以点状涂布,有时粘接力会下降。
其次,就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构成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圆筒状支持体(以下也简称为“支持体”)和被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上的感光层。
感光层虽然既可以是在同一层中含有电荷输送物质和电荷发生物质的单层型感光层,也可以是分离为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电荷发生层、与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的层叠型(功能分离型)感光层,但是,从电子照相特性的观点来看,较佳为层叠型感光层。另外,作为层叠型感光层,虽然有从支持体侧按照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的顺序层叠的顺层型感光层,和从支持体侧按照电荷输送层、电荷发生层的顺序层叠的逆层型感光层,但是,从电子照相特性的观点来看,较佳是顺层型感光层。另外,也可以将电荷发生层作为层叠构造,并且也可以将电荷输送层作为层叠构造。
作为支持体,只要有导电性即可(导电性支持体),例如,可以使用铝、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制的支持体。另外,上述支持体也可以使用具有通过真空蒸镀方式将铝、铝合金、氧化铟-氧化锡合金等形成保护膜层的金属制支持体或塑料制支持体。另外,也可以使用将碳黑、氧化锡粒子、氧化钛粒子、银粒子等导电性粒子与适当的结合树脂一起浸含于塑料或纸中的支持体、或者含有导电性结合树脂的塑料制支持体等。
在支持体与感光层(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或后述中间层之间,也可以设置以防止激光等的散射所形成的干涉条纹、或以覆盖支持体的缺陷为目的导电层。导电层可以通过使碳黑、金属粒子等导电性粒子分散到结合树脂中而形成。导电层的膜厚,较佳为0.1~30μm,更佳为0.5~20μm。
另外,在支持体或导电层与感光层(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具有屏障功能和粘接功能的中间层。形成中间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感光层的粘接性、改善涂布工艺性、改善来自于支持体的电荷注入性、对感光层的电破坏进行保护等。中间层可以用酪蛋白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酰胺树脂、改性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明胶树脂、氧化铝等材料形成。中间层的膜厚较佳为0.05~5μm,更佳为0.3~1.5μm。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列举的有,单偶氮、重氮、三偶氮等偶氮颜料,金属酞菁、非金属酞菁等酞菁颜料,靛、硫靛蓝等靛青颜料,二萘嵌苯酸酐、二萘嵌苯酸亚胺等二萘嵌苯颜料,蒽醌、芘醌等多环醌颜料,角鲨鎓(squarilium)颜料,吡喃鎓盐以及噻喃鎓盐,三苯甲烷颜料,硒、硒-碲、非晶硅等无机物质,喹吖啶颜料,薁鎓(azulenium)盐颜料,花青颜料,呫吨颜料,醌亚胺颜料,苯乙烯基颜料,硫化镉,以及氧化锌等。这些电荷发生物质可以仅利用一种,也可以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感光层为层叠型感光层时,作为用于电荷发生层的结合树脂,可以列举的有,例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丁缩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聚砜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树脂以及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等。尤其较佳是丁缩醛树脂。这些树脂可以作为单独、混合或共聚物来使用一种或者两种以及两种以上。
电荷发生层,可以通过涂布将电荷发生物质与结合树脂以及溶剂一起分散而得到的电荷发生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作为分散方法可以列举的有,利用均化器、超声波、球磨机、混砂机、辊式捏合机、振动混合机、磨碎机、液击型高速分散机等的方法。电荷发生物质与结合树脂的比例,其范围较佳是1∶0.3~1∶4(质量比)。
用于电荷发生层用涂布液的溶剂,虽然从使用的结合树脂或电荷发生物质的溶解性或分散稳定性来选择,但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列举的有,醇、亚砜、酮、醚、酯、脂肪类卤化烃、芳香族化合物等。
电荷发生层的膜厚较佳为5μm或以下,更佳为0.1~2μm。
另外,在电荷发生层中,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各种增感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等。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输送物质,可以列举的有,三芳基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芪化合物、吡唑啉化合物、噁唑化合物、噻唑化合物、三芳基甲烷化合物等。这些电荷输送物质既可以只用一种,也可以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
感光层为层叠型感光层时,作为用于电荷输送层的结合树脂,可以列举的有,例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丙烯腈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苯氧基树脂、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不饱和树脂等。尤其是,较佳为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树脂。这些树脂可以作为单独、混合或者共聚物使用一种或者两种及其以上。
电荷输送层,可以通过涂布使电荷输送物质与结合树脂溶解到溶剂中而得到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来形成。电荷输送物质与结合树脂的比例,其范围较佳是5∶1~1∶5(质量比),其比例范围更佳为3∶1~1∶3(质量比)。
作为用于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使用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1,4-二噁烷、四氢呋喃等醚,氯苯、氯仿、四氯化碳等以卤原子取代的烃等。
电荷输送层的膜厚,较佳为5~50μm,更佳为10~35μm。
另外,在电荷输送层中,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等。
感光层为单层型感光层时,该单层型感光层可以通过涂布将上述电荷发生物质和上述电荷输送物质与上述结合树脂和上述溶剂一起分散而得到的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
另外,在感光层上,也可以设置以保护该感光层为目的的保护层。保护层可以通过涂布使结合树脂溶解到溶剂中而得到的保护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涂布使结合树脂的单体·低聚物溶解到溶剂中而得到的保护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固化和/或干燥的方式形成保护层。在固化过程中,可以使用光、热或者放射线(电子束等)。
作为保护层的结合树脂,可以使用上述的各种树脂。
保护层的膜厚较佳为0.5~10μm,更佳为1~5μm。
在涂布上述各层涂布液时,例如,可以采用浸渍涂敷(浸渍涂布)、喷涂、旋涂、辊涂、迈耶式条涂(Mayer bar coat)、刮涂等涂布方法。
图3表示具有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简要构成的一个示例,其中的处理盒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体。
在图3中,1是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体,以轴2为中心沿箭头方向以规定的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
被旋转驱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通过带电装置(一次带电装置:带电辊等)3被均匀地带电至正或负的规定电势,此后接受由狭缝或激光光束扫描曝光等曝光装置(未图示)输出的曝光光(图像曝光光)4。此后,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所需图像的静电潜像。
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包含在显影装置5的显影剂中的显像粉显影后成为显像粉像。然后,形成并承载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上的显像粉像,依靠来自于转印装置(转印辊等)6的转印偏压被转印在转印材料(纸等)P上。该转印材料(纸等)P由转印材料供应装置(未图示)向电子照相感光体1与转印装置6之间(接触部)、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旋转同步地取出来供应。
接受了显像粉像的转印材料P,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分离后导入到定影装置8进行图像定影,由此,作为图像形成物(打印、复制)被印出到装置外。
转印了显像粉像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清洁刮板等)7除去转印残留的显影剂(显像粉)来进行表面清净化,进而在通过来自于前曝光装置(未图示)的前曝光光(未图示)进行除电处理后,反复用于图像形成。另外,如图3所示,在带电装置3利用带电辊等接触带电装置时,不一定需要前曝光。
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3、显影装置5、转印装置6以及清洁装置7等构成要素之中,也可以将多个要素收纳在容器内而构成一个结合成一体的处理盒,并且可以将此处理盒自由地装卸于复印机或激光光束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主体上。对于图3来说,是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3、显影装置5以及清洁装置7作为一体来支持而实现盒式化后,利用电子照相装置主体的导轨等导向装置10在电子照相装置主体上作成的装卸自由的处理盒9。
以下,列举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另外,实施例中的“份”是指“质量份”。
【实施例1】
将外径30.00mm、内径28.60mm、壁厚0.70mm、长357.5mm的铝圆筒作为支持体(圆筒状支持体)。
然后,将10份SnO2涂层处理硫酸钡(导电性粒子)、2份氧化钛(调整电阻用)、6份酚类树脂、0.001份硅油(涂平剂)、以及4份甲醇/16份甲氧基丙醇的混合溶剂,在利用直径1mm的玻璃珠的混砂机中进行2小时分散,由此,调制导电层用涂布液。
通过将该导电层用涂布液浸渍涂布在支持体上、并使其在140℃进行30分钟固化(热固化),即形成膜厚15μm的导电层。
此后,通过使3份N-甲氧基甲基化尼龙、以及3份共聚尼龙溶解在65份甲醇/30份正丁醇的混合溶剂中来调制中间层用涂布液。
通过将此中间层用涂布液浸渍涂布在导电层上,并使其在80℃干燥10分钟,即形成膜厚0.5μm的中间层。
下面,将4份如表达式(I)所示的偶氮颜料(电荷发生物质)、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エスレツクBLS、积水化学(株式会社)制)、以及35份环己酮,在利用直径1mm的玻璃珠的混砂机装置中分散12小时,然后加入60份甲基乙基酮,由此来调制电荷发生层用涂布液。
通过将此电荷发生层用涂布液浸渍涂布在中间层上、并使其在80℃干燥10分钟,即形成膜厚0.3μm的电荷发生层。
然后,通过使7份如表达式(II)所示结构的胺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1份如表达式(III)所示结构的胺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以及10份聚碳酸酯树脂(商品名:ユ一ピロンZ200,三菱Gas化学(株式会社)制)溶解在80份氯苯中,来调制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
Figure C20051000844600182
通过将此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浸渍涂布在电荷发生层上,并使其在120℃干燥1小时,即形成膜厚30μm的电荷输送层。
然后,在从支持体的内周面侧且从支持体端部开始一直到50mm为止的区域上,在涂布0.1g氰基丙烯酸酯类瞬间粘接剂后,将图1A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制插入体从第二面侧一直插入到支持体的中央部。通过这样插入,在第二面与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之间就导入了粘接剂。在插入体插入后,使粘接剂在23℃干燥48小时。
这样做之后,即制作了具有圆筒状支持体、在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设置有感光层、在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插入有插入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另外,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90mm
第一面部分的外径:28.46mm
第二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10mm
第二面部分的外径:28.32mm
D2-D1:0.07mm
剖面S1和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1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剖面S2和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2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输出图像评价]
首先,将制作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装载在佳能(株式会社)制造的复印机iR3300(具备AC/DC接触带电装置以及清洁刮板)上,并在23℃/50%RH环境下利用A4尺寸的普通纸进行图像输出,输出图像的评价结果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
[放置实验]
其次,将与上述同样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40℃/95%RH环境下放置100小时,然后在5℃/10%RH环境下放置100小时后,对插入体的固定状态进行确认后,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1B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插入体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90mm
第一面部分的外径:28.46mm
第二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10mm
第二面部分的外径:28.32mm
D2-D1:0.07mm
内径:15mm
剖面S1和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1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剖面S2和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2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1C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插入体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实施例3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90mm
第一面部分的外径:28.80mm
第二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10mm
第二面部分的外径:28.66mm
D2-D1:0.07mm
内径:15mm
狭缝宽度:2mm
剖面S1和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1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剖面S2和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2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1E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插入体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实施例4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80mm
第一面部分的外径:28.46mm
两个第二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均为10mm
两个第二面部分的外径:均为28.32mm
D2-D1:均为0.07mm
剖面S1和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1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剖面S2和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剖面S2和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平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D2-D1”为0.15mm的插入体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第一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为50mm、并且“第二面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为50mm的插入体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实施例7】
在实施例7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聚碳酸酯树脂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实施例8】
在实施例8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铝制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实施例9】
在实施例9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聚氨酯橡胶制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并且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
【比较例1】
在比较例1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4A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制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虽然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但是在上述放置实验以后产生了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比较例1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部分的外径:28.46mm
高低差:无
【比较例2】
在比较例2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4B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制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虽然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但是在上述放置实验以后产生了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比较例2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部分的外径:28.46mm
内径:15mm
高低差:无
【比较例3】
在比较例3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4C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制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虽然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但是在上述放置实验以后产生了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比较例3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部分的外径:28.80mm
内径:15mm
狭缝宽度:2mm
高低差:无
【比较例4】
在比较例4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部分的外径”为29.00mm的插入体、并且不进行由该插入体的粘接剂来实现的粘接以外,其余均与比较例3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在上述放置实验以后,虽然没有发生插入体的错位,但是根据进行的输出图像评价发现,产生了浓度不均。
【比较例5】
在比较例5中,除了将插入体变更为图4D所示形状(简要)的聚苯醚树脂制插入体(尺寸相同)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评价。虽然没有发生浓度不均等图像缺陷,但是在上述放置实验以后产生了插入体的错位。
另外,在比较例5中使用的插入体的尺寸如下:
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全长:10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在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方向的长度:90mm
与圆筒状支持体相嵌合的面4021部分的外径:28.46mm
锥面4022的锥度:45°
高低差:无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不会引起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尺寸精度下降、而具有被充分的粘接力固定的插入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laims (4)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以及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其中:
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
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
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
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大于0μm,小于等于150μm;以及
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第一面上的点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1与上述第一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1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
3.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是将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与选自带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作为一体支持,并且可以自由装卸于电子照相装置主体上的结构,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以及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其中:
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
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
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
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大于0μm,小于等于150μm;以及
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4.一种电子照相装置,所述电子照相装置具有:由圆筒状支持体、设置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外周面侧的感光层和插入在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侧的插入体构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以及转印装置,其中:
该插入体具有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嵌合的第一面、和在该插入体的至少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面;
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有高低差;
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比该第一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大;
包含该第二面上的点和该圆筒状支持体旋转轴的剖面S2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交线,与该剖面S2和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交线大致平行;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2,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距离D1之间的差D2-D1大于0μm,小于等于150μm;以及
该插入体通过该第二面与该圆筒状支持体内周面之间的粘接剂固定在该圆筒状支持体的内周面侧。
CNB200510008446XA 2004-02-20 2005-02-21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4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44719 2004-02-20
JP2004044719A JP4522110B2 (ja) 2004-02-20 2004-02-20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8077A CN1658077A (zh) 2005-08-24
CN100362432C true CN100362432C (zh) 2008-01-16

Family

ID=34858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844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432C (zh) 2004-02-20 2005-02-21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37097B2 (zh)
JP (1) JP4522110B2 (zh)
KR (1) KR100573938B1 (zh)
CN (1) CN10036243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0345B2 (ja) * 2012-08-10 2016-03-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導電性支持体、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342B1 (en) * 1999-08-11 2001-04-03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Weighted noise reducing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470158B2 (en) * 1999-08-11 2002-10-22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Weighted noise reducing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87091A (zh) * 2001-05-23 2002-12-2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载体及其阻尼件
CN1453649A (zh) * 2002-04-23 2003-11-05 夏普公司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电子照相用处理筒和电子照相装置
JP2004011854A (ja) * 2002-06-10 2004-01-15 Ricoh Co Ltd 筒状体ユニット、作像モジュー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5048A (ja) 1991-07-31 1993-02-12 Canon Inc 帯電装置及び帯電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又は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5167A (ja) * 1991-08-03 1993-02-12 Canon Inc 像保持部材、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ツジ 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69317607T2 (de) * 1992-06-30 1998-08-20 Canon K.K., Tokio/Tokyo Photoempfindliche Trommel, Prozesskassette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US6408142B1 (en) * 1992-09-04 2002-06-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869210A (ja) * 1994-08-26 1996-03-12 Xerox Corp 静電写真像形成装置
JP3139669B2 (ja) 1994-11-22 2001-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振動防止用充填体を内蔵した電子写真用感光ドラ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3121B2 (ja) * 1997-08-21 2007-09-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ドラム
JP2000089612A (ja) 1998-09-08 2000-03-31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製造方法
JP2000098804A (ja) 1998-09-21 2000-04-07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
DE60229457D1 (de) * 2001-01-31 2008-12-04 Canon Kk Elektrophotographischer Apparat und Prozesskartusche
US6833226B2 (en) * 2001-03-30 2004-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JP2004061522A (ja) * 2001-07-06 2004-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音質改善方法
US7010246B2 (en) * 2002-06-10 2006-03-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rum unit, image form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insertion and removal of a damper into and from an image carrier drum
JP4183168B2 (ja) * 2002-07-19 2008-11-19 シンジ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用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JP4094457B2 (ja) * 2003-03-13 2008-06-04 住友電工ファイン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被覆ローラ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ッ素樹脂被覆ロー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342B1 (en) * 1999-08-11 2001-04-03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Weighted noise reducing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470158B2 (en) * 1999-08-11 2002-10-22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Weighted noise reducing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87091A (zh) * 2001-05-23 2002-12-2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载体及其阻尼件
CN1453649A (zh) * 2002-04-23 2003-11-05 夏普公司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电子照相用处理筒和电子照相装置
JP2004011854A (ja) * 2002-06-10 2004-01-15 Ricoh Co Ltd 筒状体ユニット、作像モジュー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8077A (zh) 2005-08-24
JP2005234320A (ja) 2005-09-02
US7437097B2 (en) 2008-10-14
US20050185986A1 (en) 2005-08-25
KR100573938B1 (ko) 2006-04-26
JP4522110B2 (ja)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1213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unit, and cleaning device
JP54702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02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62432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JP398704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7532A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398046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leaning method and clean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lubricity
JP35173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3801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316113A (ja) 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33774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写真装置
JP3363514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16736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円筒状基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用円筒状基体、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823942B2 (ja) 帯電用部材
JP3880440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417759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516462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27301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20791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用塗布液及び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02194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765663B2 (ja) 帯電用部材
JP2010008499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7017876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4163744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00540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