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6532C - 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6532C CN100346532C CNB028005619A CN02800561A CN100346532C CN 100346532 C CN100346532 C CN 100346532C CN B028005619 A CNB028005619 A CN B028005619A CN 02800561 A CN02800561 A CN 02800561A CN 100346532 C CN100346532 C CN 10034653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area
- narrow slit
- radiant panel
- reson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126211 Hericium coralloi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8—Radiating ends of two-conductor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s, e.g. of coaxial lines, of microstrip lines
- H01Q13/085—Slot-line radiating en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42—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tu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适于搭载在具有宽带的频率特性的移动通讯设备上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包括板状辐射元件(辐射板)和与其平行对置的接地板,并且供电部大致位于辐射板的端缘部,供给高频信号。短接部在供电部附近,使辐射板与接地板短接。在辐射板上通过在与供电部大致对置的端缘部上设置窄缝部形成两个共振器,并且通过调整窄缝部的形状和尺寸或在窄缝部上装载电抗元件和导体板等使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部最优化。这样就可获得最有适合的特性的小型低高度化的天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在携带式电话等移动通讯系统和近距离无线通讯等上的表面安装式电线。
背景技术
在携带式电话等移动通讯系统和近距离无线通讯系统中使用专用的UHF带和微波频带的频率。希望在这些频带中使用的设备覆盖比较宽的频带范围,小型轻重量、容易移动和价格低。对搭载在这些设备上的天线,也希望是宽频带·高增益·小型轻重量·低价格的。
作为这些天线的代表性的实用例有用图18所示那样的被称为板状倒F型天线的微条导体的现有技术的天线。图28所示的天线作为在设备电路基板上表面安装的低高度式天线是公知的。
在该天线中,由板状导体构成的辐射元件100(以下把板装辐射元件称为辐射板)和接地板101如图28所示那样隔开适当间隔平行地配置。接地板的大小如图28所示那样,通常比辐射板100的尺寸大。高频信号通过供电线102供电给设置在辐射板100的任意端缘部上的点(以下称供电点)。在放射板100上通过短接板103使在供电点附近的某点与接地点连接而高频接地。所谓倒F型的名称来源于从侧面看该天线后的形状。
这样构成的板状倒F形天线的天线辐射元件存在接地板101的一单侧面上。因此在内装在设备中时,辐射元件因被构成设备的部件遮蔽而没有多余地方,因此该天线适合于表面安装在电路基板后再内装在设备上。
然而上述构成的天线当使辐射板100与接地板101间隔和放射板100在接地板101上的投影面积变小时,天线的频率特性就有变成窄频带的倾向。因此这些尺寸不能小于一定尺寸。从而使大幅度的小型化·低高度化变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持小型·低高度又能实现频率特性宽带化的天线。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包括:辐射板、与辐射板对置的接地板、设置在辐射板的侧边部或端部上的供电部和使供电部附近与接地板连接的短接部;
并且在与供电部大致对置的侧的侧边部或端部上形成窄缝部,这样在辐射板上形成两个共振器。
这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度和供电部和短接部的位置可以调整。
另外,本发明具有以下的实施方式。
(1)由于使窄缝部形成为大致T字状或舌片状,并使各共振器的形状变成SIR(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结构,而能使天线小型化。
(2)由于使窄缝部的一部分连续细长地形成而能使天线小型化。
(3)由于通过绝缘构件跨过窄缝部设置具有导电性的耦合板,而可以使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度的调整范围变宽。
(4)通过部分改变窄缝部的宽度可以调整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度。
(5)通过部分改变耦合板的大小可以调整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度。
(6)通过在电介体或磁性体或它们的组合体的表面和里面分别形成辐射板和接地板,可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和表面安装化。
(7)通过使辐射板与接地板间的空间为空气,可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8)通过互相独立形成多个窄缝部而使天线宽带化和小型化。
(9)通过在两个共振器的一个上或在两个的一部分与接地板之间附加或形成电抗元件,可以柔软地对应天线辐射电阻的变化。
(10)通过在窄缝部的一部分上附加或形成电抗元件,可以容易获得天线宽带化所需要的耦合度。
(11)由耦合板或制成梳齿状的部件或微条线路、或薄片电容器或薄片电感器构成电抗元件。借此在能简化天线构造的同时,对应天线辐射电阻的更大的变化。
(12)通过使耦合板和两个共振器的至少之一短接可能使共振器间的耦合度的调整范围扩大。
(13)通过用激光和研磨机等使制成梳齿状的部件改变形状调整,部件的容量值,可以抑制制造时的天线特性的偏差。
(14)使窄缝部在中途大致分叉成T字形并在至少一个共振器上,至少具有在高频电场支配的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的电容元件和在高频磁场支配的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的电感元件的一个。借此可以使必要的元件值减小,并使元件的尺寸和在元件中的损耗减少。
(15)使窄缝在中途大致分叉成T字状,将分叉后的各个窄缝的至少之一在辐射板的侧边部附近大致弯曲成直角,并向窄缝部的起点弯曲。并在至少一个共振器上至少装备有在高频电场支配的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的电容元件和在高频磁场支配的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的电感元件中的一个。借此可以使必要的元件值变小,并使元件尺寸和在元件中的损耗减小。
(16)将辐射板分成有窄缝部的起点的区域(第一区域)和有短接点或供电点的区域(第二区域)。在窄缝部的终点处在第二区域的场合,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分别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借此,可以使必要的元件值变小,并使元件的尺寸减小和在元件中的损耗减少。
(17)将辐射板分成有窄缝部的起点的区域(第一区域)和有短接点或供给点的区域(第二区域)。在连续细长地形成窄缝部并通过第二区域其终点处在第一区域的场合,在第二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借此可使必要的元件数值减少,并使元件尺寸和元件中的损耗减少。
(18)使窄缝部在中途分叉成第一共振器侧和第二共振器侧,分别作为第一窄缝和第二窄缝。并且将辐射板分成有窄缝部的起点的区域(第一区域)和有短接点或供电点的区域(第二区域)。在第一窄缝的终点处在第二区域的场合,在第一共振器中,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分别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在第二窄缝通过第二区域并终点处在第一区域的场合,在第二共振器中,在第二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借此可以使必要的元件值减少并使元件的尺寸和元件中的损耗减少。
(19)在窄缝部之间和辐射板与接地板之间的至少之一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之一。借此可以实现共振器的所期望的阻抗特性和共振器间的所期望的耦合度。
(20)通过使上述共振器的形状变成弯曲形状可以使天线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现有技术例的天线装置的输入VSWR的频率特性;
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天线装置的输入VSWR的频率特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9(a)和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9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0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1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制成梳齿状的部件的外观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3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4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7(a)和图17(b)是本发明实施例15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6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7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18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19中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两级梯形带通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23是并联同调型的两级梯形带通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24是表示使短接部与供电部间的距离变化时的天线的输入阻抗特性图;
图25是表示使共振器间的距离变化时的天线输入阻抗特性图;
图26是提供测定图27所示的特性的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使窄缝部的长度变化时的共振频率的偏移的图;
图28是现有技术例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天线装置。
辐射板1与接地板2隔开适当距离对置地配置。在辐射板1的侧边部的大致中央设置供电部3,将高频信号供给辐射板1。
另外,供电部3附近设置一端连接供电部附近,而另一端连接在接地板上的短接部,在该位置上使辐射板1变成短接状态。
另外,在辐射板1的侧边部的与供电部3的对置侧设置窄缝部7的起点。辐射板1被该窄缝部7分割成两个,形成共振器型辐射元件(以下简称共振器)5和6。以下把共振器5和6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共振器。
在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其设计根据与滤波器电路设计相似来进行。构成滤波器的共振器与把电磁波辐射到外部空间的天线的辐射元件不同,通常是为了使电磁波不向外部间辐射而设计。因此虽然滤波器与天线的完全等效性不能成立,但频率特性等的倾向一般存在相当的类似性。即为使天线的频率特性宽带化而可以参考使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宽带化的方法。
图22表示二级梯形滤波器电路构成。在此,相对负载电阻1002,共振器1001与其串联,共振器1000与其并联连接。
图23表示将其等效变成并列调谐型BPF的电路。
在两图中,负载电阻1002与天线的辐射电阻对应。图23的并联调谐型滤波器的优点由分布常数线路构成共振器的场合,由于共振器长为四分之一波长,所以往往能使滤波器的尺寸减少。
如果能把与在滤波器场合的1/4波长共振器相同形式的共振器作为天线的辐射元件,则不仅能把与使滤波器的通过区域宽带化的相同设计方法也用在天线的场合,而且还能实现天线的小型化。
如果把图23中的共振器1006和1007分别作为想象的天线辐射元件,则输入的信号本来是从各个共振器向外部空间辐射,因此在等效电路中应该在各个振荡器中附加辐射电阻。在此,虽然缺少一定的严密性,但把这些辐射电阻集中起来可以替换图23的负载电阻1002。
另外,图23中的共振器1006和1007与图1中的第一共振器5与第二共振器相对应。
图23的电容1003能与通过图1的窄缝部7使共振器5和6耦合的电容相对应,而图23的电容1004能与具有在图1的供电部3与短接部4之间的距离“d”上有关系的电容值的电容相对应。
另外,电阻1005表示连接在天线上的信号源的内部电阻。
这样一来,使本实施的天线装置宽带化都能使用与其类似的图23的BPF电路宽带化的方法。
在图23中的电容1004通过使其电容值变为适合的值就可以使滤波器的输入阻抗整合为50Ω。在图24中示出测定使与电容1004的电容值对应的供电部3与短接部间的距离“d”变化时的天线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的结果。
如图24所示,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在平滑曲线上描绘成圆的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距离d的减小,该图也如图24的1008那样变小,天线的输入阻抗也变小。
反之,可以看出,随着距离d变大,该圆如图24的1009那样变大,天线的输入阻抗变大。也就是说通过调节距离“d”能使天线的输入阻抗接近50Ω。
通过使图23中的电容1003的电容值变成适合的值可以使滤波器的通过区域的宽度宽带化。在图25中示出了测定在使与电容1003的电容值对应的窄缝部7的宽“W”变化时的天线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的结果。
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在共振器5和6的形状·尺寸合适地确定的条件下,在使窄缝宽在适合的范围内变化时描绘出如图25所示那样的多圆的轨迹。这与使滤波器的共振器间的耦合度变化时所得到的频率特性相类似。
本实施例的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说明如下:
当使图1中的窄缝部7的宽度变化时,可以使天线的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轨迹如图25所示的虚线的多圆1010、1013那样变化。
由利用这样的特点使图1的窄缝最优化,就能实现在图25中的所期望的VSWR的圆1012(在图25中,VSWR=3个圆)内的变成最大尺寸那样的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的轨迹。结果可以设计具有非常宽带的频率特性的天线。
还有,为了容易实现图25中的阻抗特性1011那样的良好状态,为使图1中的共振器5和6的共振频率几乎相同,即为使共振器5和6的形状几乎相同,而进行天线形状的设计。
在图2(a)中示出了作为现有技术例说明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VSWR的频率特性,在图2(b)中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VSWR的频率特性。
可以看出,如把满足VSWR<3的频率范围定义为天线的带宽,则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带宽与现有技术例相比,具有约3倍的带宽。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天线是具有一个带域的天线,但也可以通过调整共振器5和6的耦合度设计具有两个带域的天线。
(实施例2)
图3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2的天线装置。
因为把窄缝部7的形状大致形成T字形,所以可以使共振器5和6的形状从图1所示的UIR形状变更成SIR形状。与共振器的宽度为一定的UIR形状的场合相比较,在中途变更共振器宽度的SIR形状的场合,可以使共振器长度变短。其结果能缩小天线的尺寸。根据实验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通过把共振器形状制成SIR形状,可以确认天线的尺寸约减少一半。
(实施例3)
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的天线装置。
耦合板8的跨过窄缝部7的方式配置在共振器5和6的上面。但在耦合板8与窄缝部7之间夹着绝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耦合板8的配设位置可以调整共振器5和6间的耦合度。
另外,通过使共振器5和6中至少之一与耦合板的间隙变小,可以使共振器5与6间的耦合度变大。这样一来,通过改变耦合板的配设位置或耦合板与共振器的间隙,可以调整在图25中的天线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
(实施例4)
图5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4的天线装置。
通过把耦合板8配置在与辐射板1的同一平面上,可以变成容易批生产的天线结构。并且即使通过如图5所示将窄缝部延长并也配置在天线装置的侧面上,也能调整共振器5与6间的耦合度。
(实施例5)
图6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5的天线装置。
通过部分变更窄缝部7的宽度,可以变更共振器5与6间的耦合度。
(实施例6)
图7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6的天线装置。
该天线装置是部分变更在实施例3中配设的耦合板8形状的实施例,可以变更共振器5与耦合板8间的耦合度。共结果能调整天线装置的特性。
(实施例7)
图8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7的天线装置。
窄缝部7如图8所示那样连续地延长,共振器5和6的形状形成为舌片形状。因此,可以降低共振器5和6各自的共振频率进行设计。结果可使天线小型化。
在图27中示出了在图26所示的天线装置中的两共振器上的窄缝部7的长度相等的场合在使窄缝部7的长度变更ΔLmm时的共振频率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使窄缝部7的长度变化1mm时天线的共振频率约变化70MHz。
(实施例8)
图9(a)和图9(b)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天线装置。
通过用弯曲形成的导体板构成共振器5和6,可以降低各共振器的共振频率进行设计。其结果能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另外,把共振器形成为螺旋形或蛇形形状也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9)
图10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天线装置。
通过在辐射板1上如图所示设置两个窄缝部9和10,形成三个共振器5、6和11。共振器间的耦合度可以通过改变耦合板8和窄缝部9和10的宽度来调整。结果可以获得宽带的天线特性。
(实施例10)
图11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0的天线装置。
分别在电介体12的上面形成辐射板1,在下面形成接地板2。在电介体的侧面上形成线路3和作为短接部的线路4,将它们分别与设置在基板15上的供电用焊盘13和短接用焊盘14电连接。但接地板2和基板15电接合后处在高频的等电位上。
如果这样做,可以认为线路3也是辐射板1的一部分。因此,该天线装置因与图1的天线等同,所以可以作为与图1同样的天线动作。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即使把电介体12换成磁性体也可作为天线动作。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即使把电介体12换成电介体与磁性体的组合体,也能作为天线动作。
(实施例11)
图12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1的天线装置。
通过调整窄缝部7的间隙或附加第一电抗元件16来获得共振器5与6间的期望的耦合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只用窄缝部7的形状不能实现的耦合度。另外,在共振器5与接地板2之间附加第二电抗元件17,在共振器6与接地板2之间附加第三电抗元件18。借此也可以调整各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和Q值,从而可以容易实现宽带的天线特性。
(实施例12)
图14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2的天线装置。
通过形成第一梳齿状的电容器21可以获得共振器5与6间的期望耦合度。同样在共振器5与接地板2之间形成第二梳齿状的电容器22,在共振器6与接地板2之间形成第三梳齿状的电容器23。借此能容易实现宽带的天线特性。
在图13中示出梳齿状的电容器的一例。
由图13中的梳齿状的电容21的尺寸、即齿的长度L、齿与齿间的间隙S、齿的宽度W和电介体12的比电介率确定梳齿状的电容器的电容值。
另外,虽然在图13中所示的梳齿状的电容器的梳齿由直线部件构成,但由曲线或折曲线构成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齿长度1可以用激光或研磨机等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制造特性偏差小的天线。
(实施例13)
图15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3的天线装置。
在这样的天线装置中,共振器5与6间的耦合度可以通过变更第一微条线24的长度和宽度来调整。通过在共振器5的端部与接地板2之间附加第二微条线25,调整共振器5的阻抗特性。与此同时,在共振器6的端部附加前端开放的微条线(开放的短切口)26。通过变更它们的长度和宽度可以调整共振器6的阻抗特性。结果可以容易实现具有宽带的天线特性的天线装置。
(实施例14)
图16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4的天线装置。
在该天线装置中,在共振器5与6之间如图所示那样安装薄片部件27。借此由于要实现宽带的天线特性,所以在共振器之间需要附加或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元件值的电抗元件的场合也能与其对应。并且通过变更薄片部件的安装位置也能调整共振器间的耦合度。在实际的天线设计中,为了得到共振器间的期望耦合度,通过变更薄片部件的阻抗值和安装位置来调整的方法比调整窄缝部7的宽度还更高效,同时也是有效的方法。
(实施例15)
图17(a)和图17(b)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的天线装置。
在此通过使共振器5或共振器6的端部附近与耦合板8的一端短接可以使共振器的有效长度变长,从而可以力图实现天线的小型化。
(实施例16)
图18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天线装置。
在此,共振器5和6配置在介电体12的表面上。并且在电介体的端面上配置具有比共振器5和6的宽度窄的线路宽度的短接部4,使各共振器的端部与短接部4的一端连接,借此就可以把电介体12的端面也作为共振器使用。这样,可以使共振器的有效长度变长。与此同时,由于构成短接部4、共振器5和共振器6的线路宽度不同,而可以使共振器制成SIR形状,从而可实现天线装置小型化。
(实施例17)
图19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的天线装置。
在此,形成在辐射板上的窄缝部7在中途分叉成T字形状,形成第一和第二窄缝。第一和第二各个窄缝在辐射板端部附近分别具有终点31和32。通过把连接窄缝部7的起点28与辐射板上的供电点29的线段用直角两等分线将辐射板分成两个区域,把起点28和供电点29存在的区域分别设为第一区域33和第二区域34。
并且,使短接部通过短接点30连接在辐射板2上。
在图19中,在第一和第二各个窄缝上的终点31和32存在于第二区域34中的场合,相对接地板2的辐射板的高频电位差在第一区域33侧比第二区域34侧大。因此通过在第一区域安装电容元件35,可以用比较小的电容值获得期望的天线特性。与此同时,在放射板上的高频电流值大的第二区域34上通过安装电感元件36,可以以比较小的电感值获得期望的天线特性。
(实施例18)
图20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8的天线装置。
在此,形成在辐射板上的窄缝部在中途分叉成T字形状,形成第一和第二窄缝。各个窄缝在辐射板端部附近具有如图20所示那样弯曲成大致直角并且有终点31和32。通过把连接窄缝部的起点28与辐射板上的供电点29的线段用直角两等分线将辐射板分成二个区域。分别把起点28和供电点29存在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33和第二区域34。
在第一和第二窄缝部的各个的终点31和32存在第一区域的场合,相对接地板的辐射板高频电位差在第二区域34侧比在第一区域33侧大。因此,通过在区域34安装电容元件35,可以以小的电容值获得期望的天线特性。
(实施例19)
图21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9的天线装置。
在此,形成在辐射板上的窄缝部7在中途分叉成T字形状,形成第一和第二窄缝。第一和第二窄缝分别具有终点31和32。但仅所述的各个窄缝中的一个在辐射板端部附近如图21所示那样折曲成直角。
另外,通过把连接窄缝部7的起点与辐射板上的供电点29的线段用直角两等分线把辐射板分成二个区域,把起点28和供电点29存在的区域分别设为第一区域33和第二区域34。
在图21中,因为第一窄缝的终点31存在于第一区域33中,所以在共振器5上,在相对接地板2的高频电位差更大的第二区域34上安装电容元件35,另外,因为第二窄缝的终点32存在在第二区域34中,所以在第二区域34上的共振器6上的高频电流值比较大。因此通过在第二区域34上安装阻抗元件36,可以利用具有比较小的元件值的阻抗元件获得期望的天线特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通过在板状倒F型天线的辐射元件上形成窄缝部,形成两个共振型辐射元件。使辐射元件通过该窄缝部互相耦合,通过使它们产生复共振状态,能实现天线的频率特性的宽带化。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小型低高度化且宽带化的天线装置。另外,该天线装置具有供调整天线特性的多种结构。因此,该天线装置可以灵活且迅速地搭载在各种通讯机上。
Claims (24)
1.一种天线装置,包括:辐射板、设置在上述辐射板的侧边部或端部的供电部,设置在所述辐射板对面的接地板、一端设置在上述供电部的附近而另一端连接在上述接地板上的短接部;
通过在上述辐射板上的与上述供电部大致对置的一侧的侧边部或端部设置窄缝部,在上述辐射板上形成包括第一共振器和第二共振器的两个共振器,并具有对应所述两个共振器之间的耦合度的宽带化特性,
窄缝部形成为T字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器为舌片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导电的耦合板,以使其接近上述辐射板,通过绝缘部件跨过上述窄缝部并且与所述辐射板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局部改变上述窄缝部的宽度来调整上述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局部改变上述耦合板的大小来调整上述两个共振器间的耦合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窄缝部的一部分连续地形成细长状来降低上述共振器的共振频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辐射板和上述接地板形成在电介体、磁性体和电介体与磁性体的混合体中任何一个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辐射板与上述接地板之间存在空间。
9.一种天线装置,包括:辐射板,设置在上述辐射板的侧边部或端部的供电部,设置在所述辐射板对面的接地板,一端设置在上述供电部的附近而另一端连接在上述接地板上的短接部;
通过在上述辐射板上的与上述供电部大致对置的侧的侧边部或端部设置多个窄缝部,在上述辐射板上形成多个共振器,并具有对应所述多个共振器之间的耦合度的宽带化特性,
窄缝部形成为T字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两个共振器的至少一个的共振器的一部分与上述接地板之间附加或形成电抗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窄缝部的一部分附加或形成电抗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抗元件至少由耦合板、梳齿状的元件、微条线线路、薄片电容、薄片电感中的一个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使上述耦合板与上述两个共振器中一个短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上述梳齿状的元件的梳齿形状来调整上述梳齿状的元件的电容值。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窄缝部在中途分叉成T字状,且在上述两个共振器的至少一个共振器上至少包括在高频电场支配的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的电容元件和在高频磁场支配的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的电感元件中的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窄缝部在中途分叉成大致T字状,分叉后的各个窄缝的至少一个在上述辐射板的侧边部附近折曲成大致直角并向上述窄缝部的起点侧弯曲,并在上述两个共振器的至少一个共振器上,至少包括:
在高频电场支配的区域内附加或形成的电容元件和在高频磁场支配的区域附加或形成的电感元件中的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辐射板上,用把连接设置有上述短接部的短接点与上述窄缝部起点的线段大致呈直角地分为两部分的线段,将上述辐射板分成有上述起点的第一区域和有上述短接点的第二区域的两个区域;
在上述窄缝部的终点处在第二区域的场合,在上述第一区域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在上述第二区域附加或形成电感元件。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辐射板上,用把连接设置有上述短接部的短接点与上述窄缝部的起点的线段大致呈直角地分为两部分的线段,将上述辐射板分成有上述起点的第一区域和有上述短接点的第二区域两个区域,
上述窄缝部在连续细长地形成并通过第二区域,其终点处在第一区域的场合,在上述第一区域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在上述第二区域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辐射板上,用把连接设置有上述供电部的供电点与上述窄缝部的起点的线段大致呈直角地分为两部分的线段,将上述辐射板分成有上述起点的第一区域和有上述供电点的第二区域的两个区域,
在上述窄缝部的终点处在上述第二区域中的场合,在上述第一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在上述第二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感元件。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放射板上,用把连接设置有上述供电部的供电点与上述窄缝部的起点的线段大致呈直角地分为两部分的线段,将上述辐射板分成有上述起点的第一区域和有上述供电点的第二区域的两个区域;
在使上述窄缝部连续细长地形成,通过上述第二区域并其终点处在上述第一区域的场合,在上述第一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窄缝部在中途分叉成上述第一共振器侧和上述第二共振器侧,分别作为第一窄缝和第二窄缝,并且在上述辐射板上,用把连接设置有上述短接部的短接点与上述窄缝部的起点的线段大致呈直角地分为两部分的线段,将上述辐射板分成有上述起点的第一区域和有上述短接点的第二区域的两个区域;
在上述第一窄缝的终点处在第二区域的场合,在上述第一共振器中,在上述第一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在第二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感元件;
在上述第二窄缝通过第二区域且终点处在第一区域的场合,在上述第二共振器中,在上述第二区域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窄缝部在中途分叉成上述第一共振器侧和上述第二共振器侧,分别作为第一窄缝和第二窄缝,并且在上述辐射板上,用把连接设置有供电部的供电点与上述窄缝部的起点的线段大致呈直角地分为两部分的线段,将上述辐射板分成有上述起点的第一区域和有上述供电点的第二区域的两个区域;
在上述第一窄缝的终点处在上述第二区域中的场合,在上述第一共振器中,在上述第一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在上述第二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感元件;
在上述第二窄缝通过上述第二区域且其终点处在第一区域的场合,在上述第二共振器中,在上述第二区域上附加或形成电容元件。
23.如权利要求15到22任一项要求中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窄缝部之间和上述辐射板与上述接地板之间至少之一上形成或附加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24.如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要求中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共振器的形状形成为弯曲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3733/01 | 2001-03-15 | ||
JP2001073733 | 2001-03-15 | ||
JP073733/2001 | 2001-03-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59138A CN1459138A (zh) | 2003-11-26 |
CN100346532C true CN100346532C (zh) | 2007-10-31 |
Family
ID=1893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05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532C (zh) | 2001-03-15 | 2002-03-15 | 天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36248B2 (zh) |
EP (1) | EP1376761B1 (zh) |
JP (1) | JPWO2002075853A1 (zh) |
CN (1) | CN100346532C (zh) |
DE (1) | DE60223515T2 (zh) |
WO (1) | WO20020758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08961A (ja) * | 2001-09-28 | 2003-04-11 | Hitachi Ltd | 電子タ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067041B2 (ja) * | 2002-06-04 | 2008-03-26 | 好伸 岡野 | プレート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のアンテナを備える通信端末 |
JP3803085B2 (ja) * | 2002-08-08 | 2006-08-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icタグ |
SE0202989D0 (sv) * | 2002-10-10 | 2002-10-10 | Allgon Mobile Comm Ab | Power amplifier efficiency |
US7183982B2 (en) | 2002-11-08 | 2007-02-27 |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 Optimum Utilization of slot gap in PIFA design |
DE10258184A1 (de) * | 2002-12-12 | 2004-07-15 | Siemens Ag | Antennenstruktur für zwei überlappende Frequenzbänder |
TWI281782B (en) * | 2002-12-25 | 2007-05-21 | Quanta Comp Inc |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
KR100450878B1 (ko) * | 2003-06-13 | 2004-10-13 |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 중앙 급전 구조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내장형 안테나 |
US7162264B2 (en) * | 2003-08-07 | 2007-01-09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Tunable parasitic resonators |
US20050054399A1 (en) * | 2003-09-10 | 2005-03-10 | Buris Nicholas 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antenna bandwidth |
US6943733B2 (en) * | 2003-10-31 | 2005-09-13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Multi-band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s including floating parasitic elements and wireless terminal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US7382319B2 (en) | 2003-12-02 | 2008-06-03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Antenna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EP1560287B1 (en) | 2004-02-02 | 2013-04-17 | HTC Corporation | Multi-frequency antenna |
JP2005252366A (ja) * | 2004-03-01 | 2005-09-15 | Sony Corp | 逆fアンテナ |
JP2005303721A (ja) * | 2004-04-13 | 2005-10-27 | Sharp Corp | 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無線機 |
FI20040584A (fi) * | 2004-04-26 | 2005-10-27 | Lk Products Oy | Antennielementti ja menetelmä sen valmistamiseksi |
ATE392026T1 (de) * | 2004-12-02 | 2008-04-15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obiltelefon mit eingebauter planarer fernsehantenne zur zurückweisung von funktelefonsignalen |
KR100664561B1 (ko) * | 2004-12-24 | 2007-01-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안테나 특성 튜닝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
DE102005031329A1 (de) * | 2005-02-19 | 2006-08-24 | Hirschmann Electronics Gmbh | Zweibandige ultrflache Antenne für die Satellitenkommunikation |
CN100592572C (zh) * | 2005-06-10 | 2010-02-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双频天线 |
JP4747988B2 (ja) * | 2006-08-07 | 2011-08-1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057786B2 (ja) * | 2006-08-09 | 2012-10-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タグ |
US20080174503A1 (en) * | 2006-12-29 | 2008-07-24 | Lg Electronics Inc. | Antenn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
US7436365B1 (en) * | 2007-05-02 | 2008-10-14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s assembly and antenna radiator assembly |
JP5093622B2 (ja) * | 2007-05-16 | 2012-12-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
US9941588B2 (en) | 2007-08-20 | 2018-04-10 | Ethertronics, Inc. | Antenna with multiple coupled regions |
US7830320B2 (en) * | 2007-08-20 | 2010-11-09 | Ethertronics, Inc. | Antenna with active elements |
JPWO2009031229A1 (ja) | 2007-09-06 | 2010-12-0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素子 |
TWM330583U (en) * | 2007-09-13 | 2008-04-11 | Wistron Neweb Corp | Wide-band antenna and related dual-band antenna |
WO2009088231A2 (ko) * | 2008-01-08 | 2009-07-16 | Ace Antenna Corp. | 다중 대역 내장형 안테나 |
US9917359B2 (en) | 2008-03-05 | 2018-03-13 | Ethertronics, Inc. | Repeater with multimode antenna |
CN101689703B (zh) | 2008-04-21 | 2013-08-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
JP4645729B2 (ja) * | 2008-11-26 | 2011-03-09 | Tdk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無線通信機、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プリント基板、並びに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及び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
US9246228B2 (en) * | 2009-03-12 | 2016-01-26 |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 Multiband composite right and left handed (CRLH) slot antenna |
JP5440603B2 (ja) * | 2009-04-24 | 2014-03-12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KR101748591B1 (ko) * | 2009-07-06 | 2017-06-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위한 공진기 |
JP5526131B2 (ja) * | 2009-07-10 | 2014-06-1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US8723745B2 (en) | 2009-08-25 | 2014-05-1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ntenna apparatus including multiple antenna portions on one antenna element operable at multiple frequencies |
WO2011089676A1 (ja) * | 2010-01-19 | 2011-07-2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TWI504066B (zh) * | 2010-01-29 | 2015-10-11 | Chiun Mai Comm Systems Inc | 偶極天線 |
JP5504944B2 (ja) * | 2010-02-09 | 2014-05-28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アンテナ装置 |
EP2592688A4 (en) | 2010-07-05 | 2014-04-16 | Panasonic Corp |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2544714A (zh) * | 2010-12-08 | 2012-07-04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小型宽带天线 |
WO2012106839A1 (en) | 2011-02-10 | 2012-08-16 | Nokia Corporation | Antenna arrangement |
WO2012124247A1 (ja) * | 2011-03-16 | 2012-09-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DE102011122039B3 (de) * | 2011-12-22 | 2013-01-31 | Kathrein-Werke Kg | Patch-Antennen-Anordnung |
US20150009082A1 (en) * | 2012-02-07 | 2015-01-08 | Nec Corporation | Slot antenna |
TWI539673B (zh) * | 2012-03-08 | 2016-06-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可調式槽孔天線 |
US10361480B2 (en) * | 2012-03-13 | 2019-07-2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Antenna isolation using a tuned groundplane notch |
GB2500209B (en) * | 2012-03-13 | 2016-05-1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Antenna isolation using a tuned ground plane notch |
US9112280B2 (en) * | 2012-07-10 | 2015-08-18 | Sony Corporation |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ntenna apparatus |
KR101360729B1 (ko) * | 2012-07-12 | 2014-02-1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안테나 공진 주파수를 위한 장치 |
TWI543444B (zh) * | 2012-08-20 | 2016-07-2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多頻平面倒f型天線 |
JP2014120780A (ja) * | 2012-12-13 | 2014-06-30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アンテナ装置 |
EP3457331B1 (en) * | 2013-06-25 | 2022-10-26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Dual ic card |
CN104167604A (zh) * | 2014-08-26 | 2014-11-26 | 南京濠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于lte室内分布的宽带缝隙天线 |
CN104241738B (zh) * | 2014-09-16 | 2017-06-2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加载pin管的基片集成波导可调滤波器 |
US9363794B1 (en) * | 2014-12-15 | 2016-06-07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Hybrid antenna for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
WO2016122015A1 (ko) * | 2015-01-27 | 2016-08-04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격리도 개선을 위한 구조를 갖는 역f형 어레이 안테나 |
EP3246989B1 (en) * | 2015-02-11 | 2021-07-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terminal device |
KR20160099359A (ko) * | 2015-02-12 | 2016-08-2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인몰드 안테나, 안테나 특성 제어 장치 및 인몰드 안테나 제조 방법 |
CN205376750U (zh) * | 2016-01-12 | 2016-07-06 |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双频天线 |
CN107666034B (zh) * | 2016-07-28 | 2024-05-10 |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US10522915B2 (en) * | 2017-02-01 | 2019-12-31 |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 Multi-band slotted planar antenna |
CN110337757B (zh) * | 2017-02-28 | 2023-07-25 | 株式会社友华 | 天线装置 |
US11374324B2 (en) | 2017-07-17 | 2022-06-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lotted patch antennas |
JP6495985B2 (ja) * | 2017-09-05 | 2019-04-03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
CN108539375A (zh) * | 2018-03-30 | 2018-09-14 | 东华大学 | 一种织物基超高频射频识别天线及制造方法 |
JP6678722B1 (ja) * | 2018-10-31 | 2020-04-0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無線通信機器 |
JP2021164259A (ja) * | 2020-03-31 | 2021-10-11 | Tdk株式会社 | 送電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
WO2021219195A1 (en) * | 2020-04-27 | 2021-11-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4714A (ja) * | 1993-04-01 | 1995-01-17 | General Electric Co <Ge> | Hdi回路部品 |
JPH1093322A (ja) * | 1996-09-18 | 1998-04-10 | Honda Motor Co Ltd | アンテナ装置 |
US6008764A (en) * | 1997-03-25 | 1999-12-28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Broadband antenna realized with shorted microstrips |
JP2000068736A (ja) * | 1998-08-21 | 2000-03-03 | Toshiba Corp | 多周波アンテナ |
EP1026774A2 (de) * | 1999-01-26 | 2000-08-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ntenne für funkbetriebene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 |
US6160513A (en) * | 1997-12-22 | 2000-12-12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Antenna |
EP1063721A1 (en) * | 1999-06-24 | 2000-12-27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Planar antenna for a portable radio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1312A (en) | 1992-10-09 | 1997-01-07 |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 Process for making fullerene fibers |
EP0637094B1 (en) * | 1993-07-30 | 1998-04-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JPH0714714U (ja) * | 1993-08-09 | 1995-03-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板状アンテナ装置 |
JPH07131234A (ja) * | 1993-11-02 | 1995-05-19 | Nippon Mektron Ltd | 複共振アンテナ |
JPH0993031A (ja) * | 1995-09-28 | 1997-04-04 | N T T Ido Tsushinmo Kk | アンテナ装置 |
DE69628392T2 (de) * | 1995-11-29 | 2004-03-11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Antenne mit zwei Resonanzfrequenzen |
US5786793A (en) * | 1996-03-13 | 1998-07-28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Compact antenna for circular polarization |
JPH1093332A (ja) | 1996-09-13 | 1998-04-10 | Nippon Antenna Co Ltd | 複共振逆f型アンテナ |
US6187823B1 (en) | 1998-10-02 | 2001-02-13 |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 Solubiliz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direct reaction with amines and alkylaryl amines |
US6181281B1 (en) * | 1998-11-25 | 2001-01-30 | Nec Corporation | Single- and dual-mode patch antennas |
FI112982B (fi) * | 1999-08-25 | 2004-02-13 | Filtronic Lk Oy | Tasoantennirakenne |
US6459413B1 (en) * | 2001-01-10 | 2002-10-0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ulti-frequency band antenna |
US6573869B2 (en) * | 2001-03-21 | 2003-06-03 | Amphenol - T&M Antennas | Multiband PIFA antenna for portable devices |
US6680705B2 (en) * | 2002-04-05 | 2004-01-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apacitive feed integrated multi-band antenna |
-
2002
- 2002-03-15 WO PCT/JP2002/002454 patent/WO2002075853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3-15 CN CNB028005619A patent/CN1003465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3-15 JP JP2002574164A patent/JPWO2002075853A1/ja active Pending
- 2002-03-15 EP EP02705217A patent/EP137676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5 DE DE60223515T patent/DE60223515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3-15 US US10/276,262 patent/US683624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4714A (ja) * | 1993-04-01 | 1995-01-17 | General Electric Co <Ge> | Hdi回路部品 |
JPH1093322A (ja) * | 1996-09-18 | 1998-04-10 | Honda Motor Co Ltd | アンテナ装置 |
US6008764A (en) * | 1997-03-25 | 1999-12-28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Broadband antenna realized with shorted microstrips |
US6160513A (en) * | 1997-12-22 | 2000-12-12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Antenna |
JP2000068736A (ja) * | 1998-08-21 | 2000-03-03 | Toshiba Corp | 多周波アンテナ |
EP1026774A2 (de) * | 1999-01-26 | 2000-08-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ntenne für funkbetriebene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 |
EP1063721A1 (en) * | 1999-06-24 | 2000-12-27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Planar antenna for a portable radio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59138A (zh) | 2003-11-26 |
JPWO2002075853A1 (ja) | 2004-07-08 |
EP1376761A4 (en) | 2005-08-17 |
EP1376761B1 (en) | 2007-11-14 |
US20030160728A1 (en) | 2003-08-28 |
US6836248B2 (en) | 2004-12-28 |
WO2002075853A1 (fr) | 2002-09-26 |
DE60223515T2 (de) | 2008-09-18 |
WO2002075853B1 (fr) | 2003-03-20 |
EP1376761A1 (en) | 2004-01-02 |
DE60223515D1 (de) | 2007-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6532C (zh) | 天线装置 | |
CN1147968C (zh) | 表面装贴天线和包含这种天线的通信装置 | |
CN1204774C (zh) | 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 | |
CN1200584C (zh) | 倒f型天线装置及携带无线通信装置 | |
CN1266292A (zh) | 天线装置 | |
CN1357940A (zh) | 天线以及使用该天线的无线装置 | |
CN1223048C (zh) | 两波段传输系统及其天线 | |
CN1653645A (zh) | 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 | |
CN1906807A (zh) | 小型天线 | |
CN1579036A (zh) | 天线装置 | |
CN1441980A (zh) | 天线和使用该天线的无线装置 | |
CN1266803C (zh) | 天线装置以及使用它的无线装置 | |
JP4297164B2 (ja) |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通信機 | |
CN1977425A (zh) | 多频带天线、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 |
CN1841844A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386312A (zh) | 天线装置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机 | |
CN1473375A (zh) | 用于蜂窝无线装置的天线 | |
CN1914767A (zh) | 天线和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 | |
JP2010087752A (ja) |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 | |
CN1370340A (zh) | 阻抗匹配电路及天线装置 | |
JP4013814B2 (ja) |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通信機 | |
CN1215728C (zh) | 带通滤波器 | |
CN1698234A (zh) | 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机 | |
CN103378413A (zh) | 天线 | |
JP2004228982A (ja) | デュアルバンドアンテ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0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