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7071139A1 - Procede de controle d'appels d'utilisateur de telephone et transmission de message court - Google Patents
Procede de controle d'appels d'utilisateur de telephone et transmission de message court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WO2007071139A1 WO2007071139A1 PCT/CN2006/002240 CN2006002240W WO2007071139A1 WO 2007071139 A1 WO2007071139 A1 WO 2007071139A1 CN 2006002240 W CN2006002240 W CN 2006002240W WO 2007071139 A1 WO2007071139 A1 WO 2007071139A1
- Authority
- WO
- WIPO (PCT)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p
- user
- database
- short message
- cal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77—Preventing the dialling or sending of predetermined telephone numbers or selected types of telephone numbers, e.g. long dista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8—Payment of value-added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38—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96—Payment of value-added services, mainly when their charges are added on the telephone bill, e.g. payment of non-telecom services, e-commerce, on-line banking
Definitions
- the telephone user comprises a fixed telephone user or a mobile telephone user
-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ing device is a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user call in a fixed telephone network,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an IP multimedia system IM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一种电话用户呼叫及短信发送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电话用户呼叫及短信发送 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固定电话和手机逐渐普及, 已经在某种 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基本上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和家人或朋友 进行 (如语音、 数据、 图像)通信,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通信, 移 动通信网和固定公众通信网有机地结合, 将逐渐形成为所有个人提供多 媒体业务的智能型宽带全球性信息网。 但是, 通信工具在给用户带来便 利的同时, 也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比如, 手机用户经常遇到震铃一 声然后就挂掉的电话, 手机上会留下一个未接电话的号码。 对于普通手 机用户来说, 很难根据号码判断打电话人的真实身份, 通常做法可能是 按照未接电话号码回拨回去, 而这可能就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声讯电话, 一分钟几元、 几十元甚至更高, 虽然用户不想为这种电话买单, 但是通 话已经成为事实记录。 如此给用户带来麻烦和干扰, 严重影响人们的正 常生活。
与此类似, 手机短信类业务经常也发生欺骗类的情况。 比如收到一 个短信, 显示内容是具有欺骗性的, 当发送一个回复短信, 就会无意中 订制了某个短信服务, 这种报道也非常多。 现有运营商虽然提供了实时 查询话单及话费的功能 , 但根据使用习惯, 一般用户只在缴费时或者预 付费资金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才知道。 但是用户损失已经发生, 一般很难 再追回。 同样, 运营商也提供查询订阅了哪些短信服务的功能, 但是根 据使用习惯, 很少有用户及时去查询, 一般也是在话费出现异常的情况 下才会意识到。 甚至对于一些每月花费较少的短信类业务, 可能用户就 根本不会察觉, 持续不断的造成经济损失。
由于电话号码 (包括手机以及固定电话)一^:都釆用数字来表示, 用户很难区分对方是一个正常用户还是一个陷阱, 给用户的正常生活带
来一定的麻烦, 迫切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上面所反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拨陷阱类电话的电话用户呼叫控制 方法, 以及提供一种防误发短信的短信发送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话用户呼叫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电话用户发起呼叫, 将呼叫消息发送到相应的处理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呼叫消息照提取用户的呼叫信息, 并与陷阱标 识的数据库比较, 判断被叫号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陷阱标识相匹配, 若被叫的号码与陷阱标识都不匹配, 则呼叫继续;
若被叫的号码与陷阱标识匹配, 则处理设备将查询的结果以及提示 信息告知用户。
其中所述电话用户包括固定电话用户或移动电话用户, 相应的处理 设备为固定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或 IP多媒体系统 IMS网络中处理用 户呼叫的设备。
更适宜地, 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被叫号码与数据库中的陷阱标 识比对的功能。
更适宜地, 对所述陷阱标识进行分类, 并根据所述分类类别有选择 地将被叫号码与数据库中相关类别的陷阱标识进行比对。
所述陷阱标识数据库包括公用陷阱标识数据库和个人陷阱标识数据 库, 并且根据需求对所述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进行更新, 包括添加、 修 改或者删除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中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短信发送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终端发送短信消息到通信业务处理设备;
所述通信业务处理设备从所述短信消息中提取接收短信的用户终端 的信息, 并与陷阱标识数据库比较, 判断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是否与所 登记的数据库中的陷阱标识相匹配 , 若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与陷阱标识 都不匹配, 则继续发送;
若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与陷阱标识匹配, 则处理设备将查询的结果 以及提示信息告知发短信用户;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选择继续发送或终止发送。
更适宜地, 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被叫号码与所登记的数据库中 的陷阱标识比对的功能。
优选地, 对所述陷阱标识进行分类, 并根据所述分类类别有选择地 将被叫号码与数据库中相关类别的陷阱标识进行比对。
所述陷阱标识数据库包括公用陷阱标识数据库和个人陷阱标识数据 库, 并且根据需求对所述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进行更新, 包括添加、 修 改或者删除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中的数据。
综上所述, 本发明利用陷阱号码数据库在电话用户呼叫建立或手机 短信发送前, 对目的号码自动进行鉴别, 并可以及时提醒用户, 能够有 效防止用户误拨陷阱号码或误发陷阱短信,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 失。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原理、 特性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进行详细描述。
对于单个固定电话或者移动电话用户来说, 一^:无法将所有的陷阱 类电话 /短信的号码记住,但对于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或 IMS等通信网络 运营商来说, 具备将陷阱类电话收集并建立陷阱类号码数据库的能力。 参照图 1 , 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 1 , 用户发起呼叫; 步骤 2, 处理设备将获取的呼叫信息存入陷 阱号码数据库; 步骤 3, 处理设备响应用户呼叫; 步骤 4 , 用户确认; 步 驟 5 , 处理设备查询陷阱号码数据库并从数据库得到查询结果; 步骤 6 , 接续呼叫, 向通信对端发出呼叫。
这个数据库在日常运作过程中, 可以得到实时的更新。 更新的渠道 有多种, 比如通过定期向公安部门收集陷阱号码, 或者通过用户的举报
更新。
图 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 2, 以用户打电话及手机发短信为例:
步骤 S01, 电话用户发起呼叫, 将呼叫消息发送到相应的处理设备。 呼叫主要涉及主叫用户、 主叫侧的处理设备, 被叫用户 (图中以通信对 端示意)。 在固定网络、 无线网络或 IP多媒体系统 IMS ( IP Multi-Media System )等网络中均有相应的处理用户呼叫的设备。 在通信领域, 相关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此处理设备定位到具体的一个或几个物理设备中。
对于发短信的情况, 是指用户将短信发送到移动运营商相应的短信 处理设备。
步驟 S02, 处理设备将用户的呼叫信息取出, 并与陷阱号码的数据 库比较, 判断被叫号码是否与所登记的数据库中的陷阱号码相匹配。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被叫号码与所登记的数据库中的 陷阱号码比对的功能。 陷阱号码在数据库中分类,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 一步选择被叫号码仅与数据库中的某一类或者某几类陷阱号码比对。 另 外, 陷阱号码数据库包括公用陷阱号码数据库和个人陷阱号码数据库, 并且用户可以添加、 修改或者删除个人陷阱号码数据库中的数据。 陷阱 号码数据库返回查询的结果时可以选择将号码所属的类别同时返回。
如果呼叫的号码与陷阱号码都不同, 执行步驟 S06, 否则, 执行步 骤 S03。
对于发送短信则是移动运营商的处理设备将接收短信用户的信息取 出, 并与陷阱号码数据库比较, 判断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是否与所登记 的数据库中的陷阱号码相匹配, 如果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与陷阱号码都 不同, 执行步骤 S06, 否则, 执行步骤 S03。
步驟 S03 , 处理设备将查询的结果及相应的提示信息告知用户。 在 电话呼叫的情况下, 可以是给用户播放一段提示音, 并需要用户确认是 否继续呼叫, 比如,按 " X X键继续呼叫、 X X键终止呼叫",或者是 "在 5秒钟内按 X X键继续, 否则自动挂断", 或是 "在若干时间内按 X X键 终止呼叫, 否则自动接续" 等等。
在处理发短信的情况下, 系统回复一条短信信息。 为了与其他的短 信区分开, 系统发的短信可以将用户发送的原短信携带上, 并附上相应 的结果。 需要提示给用户下一步的操作, 如, "回复什么样的短信可以继 续发送原来的短信、 什么样的短信终止发送短信", 或者是 "在若干时间 内发送什么样的短信继续, 否则就自动放弃", 或者是 "在若干时间内发 送什么样的短信终止, 否则就自动发送,, 等等。 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在此不——列举。
步骤 S04, 当用户得到相应的提示信息, 可以根据提示选择继续呼 叫还是终止呼叫。
对于发送短信的情况, 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选择继续发送还是终 止发送。 用户将选择的结果发送给处理设备, 如果没有发送结果也表示 选择默认的选项。
为了更有效的进行自定义(个性化) 陷阱号码数据库, 在步骤 S03 中, 处理设备可以将类似 "后续不再提示该号码"的功能加入, 比如 "按 什么键后续不再提示该号码, 该号码将被一直允许", 或者 "按什么键后 续不再提示该号码, 该号码将被一直拒绝" 等。 同样, 对于发送短信的 情况, 也可以有类似的提示性质的信息。
步骤 S05, 处理设备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 如果没有发送 结果表示选择默认的处理方式, 比如一段时间内没有按相应键则自动接 续或者终止等等。
如果选择继续呼叫, 进行步骤 S06。 选择终止呼叫则本次呼叫终止。 对于发送短信, 如选择继续发送, 则执行步骤 S06, 否则终止本次 短信发送。
步骤 S06, 用户呼叫正常接续, 或者用户正常发送短信。
上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 可以理解, 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的各种变更和修改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Claims
1.一种电话用户呼叫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电话用户发起呼叫, 将呼叫消息发送到相应的处理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呼叫消息中提取用户的呼叫信息, 并与陷阱标 识的数据库比较 , 判断被叫号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陷阱标识相匹配, 若被叫的号码与陷阱标识都不匹配, 则呼叫继续;
若被叫的号码与陷阱标识匹配, 则处理设备将查询的结果以及提示 信息告知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话用户呼叫控制方法, 其中所述电话用 户包括固定电话用户或移动电话用户,相应的处理设备为固定电话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或 IP多媒体系统 IMS网络中处理用户呼叫的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话用户呼叫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 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被叫号码与数据库中的陷阱标识比对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电话用户呼叫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 所述陷阱标识进行分类, 并根据所述分类类别有选择地将被叫号码与数 据库中相关类别的陷阱标识进行比对。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电话用户呼叫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陷阱标识数据库包括公用陷阱标识数据库和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 并 且根据需求对所述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进行更新, 包括添加、 修改或者 删除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中的数据。
6. 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 终端发送短信消息到通信业务处理设备;
所述通信业务处理设备从所述短信消息中提取接收短信的用户终端 的信息, 并与陷阱标识数据库比较, 判断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是否与所 登记的数据库中的陷阱标识相匹配, 若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与陷阱标识 都不匹配, 则继续发送;
若接收短信用户的号码与陷阱标识匹配, 则处理设备将查询的结果 以及提示信息告知发短信用户;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选择继续发送或终止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短信发送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需 要选择开启或关闭被叫号码与所登记的数据库中的陷阱标识比对的功
M
fl匕。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短信发送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 陷阱标识进行分类 , 并根据所述分类类別有选择地将被叫号码与数据库 中相关类别的陷阱标识进行比对。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手机短信发送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陷阱标识数据库包括公用陷阱标识数据库和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 并 且根据需求对所述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进行更新, 包括添加、 修改或者 删除个人陷阱标识数据库中的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6775557A EP1976247A4 (en) | 2005-12-21 | 2006-08-31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LEPHONE USER CALLS AN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
US12/143,191 US20080253539A1 (en) | 2005-12-21 | 2008-06-20 | Control Method Of Telephone User Call An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21074.1 | 2005-12-21 | ||
CNA2005101210741A CN1859749A (zh) | 2005-12-21 | 2005-12-21 | 一种电话用户呼叫建立以及手机短信发送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US12/143,191 Continuation US20080253539A1 (en) | 2005-12-21 | 2008-06-20 | Control Method Of Telephone User Call An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71139A1 true WO2007071139A1 (fr) | 2007-06-28 |
Family
ID=3729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PCT/CN2006/002240 WO2007071139A1 (fr) | 2005-12-21 | 2006-08-31 | Procede de controle d'appels d'utilisateur de telephone et transmission de message court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253539A1 (zh) |
EP (1) | EP1976247A4 (zh) |
CN (1) | CN1859749A (zh) |
WO (1) | WO20070711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85266B2 (en) * | 2007-03-08 | 2012-10-09 |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ident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iginators |
CN101217597B (zh) * | 2008-01-04 | 201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铃音业务的实现方法 |
FR2956548B1 (fr) * | 2010-02-16 | 2012-10-05 | Oberthur Technologies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appels sortants, en reponse a des appels entrants, pour telephones |
US9407761B2 (en) * | 2011-01-18 | 2016-08-02 | F-Secure Corporation |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FR2978004B1 (fr) * | 2011-07-12 | 2016-01-29 | Oberthur Technologies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appels pour telephones |
CN10303734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呼叫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04159230B (zh) * | 2014-07-21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电话呼叫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8737622A (zh) * | 2017-04-14 | 2018-1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话监控方法及装置 |
US11611655B2 (en) | 2021-07-08 | 2023-03-2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all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81148A (ja) * | 2001-03-19 | 2002-09-27 | Murata Mach Ltd | 携帯電話装置 |
CN1424836A (zh) * | 2002-12-11 | 2003-06-18 | 北京邮电大学 | 用于电话网的“个人信息辅助技术”业务的实现方法 |
CN1433241A (zh) * | 2002-01-17 | 2003-07-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电话、呼叫控制方法及呼入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20910B1 (en) * | 1993-06-29 | 1998-02-17 | Airtouch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ud control in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s utilizing rf signature comparison |
US5960071A (en) * | 1997-03-27 | 1999-09-2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Inhibiting completion of defrauding calls |
US7269408B2 (en) * | 2005-04-12 | 2007-09-11 |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 Method and system of alerting callers to surcharges |
-
2005
- 2005-12-21 CN CNA2005101210741A patent/CN1859749A/zh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8-31 EP EP06775557A patent/EP197624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8-31 WO PCT/CN2006/002240 patent/WO200707113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
- 2008-06-20 US US12/143,191 patent/US2008025353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81148A (ja) * | 2001-03-19 | 2002-09-27 | Murata Mach Ltd | 携帯電話装置 |
CN1433241A (zh) * | 2002-01-17 | 2003-07-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电话、呼叫控制方法及呼入控制方法 |
CN1424836A (zh) * | 2002-12-11 | 2003-06-18 | 北京邮电大学 | 用于电话网的“个人信息辅助技术”业务的实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1976247A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76247A1 (en) | 2008-10-01 |
CN1859749A (zh) | 2006-11-08 |
EP1976247A4 (en) | 2009-01-14 |
US20080253539A1 (en) | 2008-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67381B1 (en) | Virtual telephony assistant | |
WO2007071139A1 (fr) | Procede de controle d'appels d'utilisateur de telephone et transmission de message court | |
US9088645B2 (en) | Intermediary device initiated caller identification | |
US8611863B2 (en) | Instant video and voicemail messaging method and means | |
US6768792B2 (en) | Identifying call parties to a call to an incoming calling party | |
EP1528822B1 (e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e-to-mobile video capability to a network | |
US20060178138A1 (en) | Access gateway, softswitch and telephone for push-to-talk telephony | |
WO2007068207A1 (fr) | Procede, systeme et terminal destines a fournir un signal de rappel en temps reel | |
WO2017133606A1 (zh) | 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通信方法 | |
US10154145B1 (en) | Virtual telephony assistant | |
JP4322299B2 (ja) | 着信呼の処理方法 | |
CN103167433B (zh) | 基于转移接听用户控制的呼叫转移方法 | |
CN105592012A (zh) | 一种基于sip通讯的离线回呼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1841789B (zh) | 视频通信方法和系统、激活分组域视频通信的方法 | |
CN1949889B (zh) | 一种实现呼叫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428251A (zh) |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 |
CN108667997A (zh) | 语音呼叫的主叫号码认证方法及装置 | |
US10154387B2 (en) | Process of initiation of a conversation | |
CN100581200C (zh) | 用于远程询问在电信装置中存储的信息的方法及具有远程询问存储的信息的功能的电信装置 | |
CN103338209B (zh) | Ip通信系统及方法、ip通信与普通通信共存的系统及方法 | |
CN1960414B (zh) | 确认呼叫中心系统内部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090129293A1 (en) | Recording a circuit switched call using an ip based control interface | |
KR100631682B1 (ko)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수신거부 및 그 의사 전송 방법 | |
KR101211904B1 (ko) | 발신자 알림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 |
TWI384856B (zh) | 網路電話連結系統以及網路電話連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121 |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
WWE |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
Ref document number: 20067755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
|
NENP |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
Ref country code: DE |
|
WWP | Wipo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national office |
Ref document number: 20067755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