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8191U - 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 Google Patents
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58191U TWM658191U TW113202460U TW113202460U TWM658191U TW M658191 U TWM658191 U TW M658191U TW 113202460 U TW113202460 U TW 113202460U TW 113202460 U TW113202460 U TW 113202460U TW M658191 U TWM658191 U TW M65819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bon fiber
- layer
- brake disc
- brake
- inner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種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具有一連結部位、相連於該連結部位外圍的多數個肋部,以及相連於所述肋部外圍的一制動環部;該煞車碟盤具有二端面,所述制動環部在各端面上各形成有一煞車面。主要改良在於:所述煞車碟盤沿著所述端面的截面包括:一內層及二外層;所述內層包括至少二層相互膠合的24K碳維維布;所述外層分別結合於所述內層外表面,且包括至少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以及一層塗佈於所述3K碳纖維預浸布上含有環氧樹脂、奈米陶瓷粉及氧化鋁等成分的複合膠體。據此,可以達到提高結構強度、輕量化及高散熱性等諸多效果。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自行車零組件,特別是指一種用於自行車的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眾所周知,自行車煞車區分有碟煞與C夾兩種,碟煞的制動性大於C夾,且不會有燒框的情形,故逐漸地被大量應用。
但碟煞仍存在部分缺點,最大問題在於:容易在長時間的高速制動後產生高溫,且隨著煞車力加大,升溫越快。在極端的操控環境下,高溫可能造成碟煞系統失效或降低制動力。據此,改變煞車碟盤結構、附加散熱片或採用複合材料,均可適當地提高散熱效果,以期達到降溫的效果。
然而,單純藉由改變碟盤結構的設計,所能提高散熱效果的程度通常相當有限。附加散熱片的設計,除了無法顯著地提高散熱效果,還會增加整體重量,不符合輕量化需求,更會增加構件複雜度,並提高產品成本。採用複合材料,例如以碳纖維複合材料作為煞車碟盤的主要材料,已被應用於市場,但實際使用過程中,仍有容易發生爆裂或斷裂的情況,而影響行車安全。
本創作提供一種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具有一連結部位、相連於該連結部位外圍的多數個肋部,以及相連於所述肋部外圍的一制動環部;該煞車碟盤具有二端面,所述制動環部在各端面上各形成有一煞車面。主要改良在於:所述煞車碟盤沿著所述端面的截面包括:一內層及二外層;所述內層包括至少二層相互膠合的24K碳維維布;所述外層分別結合於所述內層外表面,且包括至少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以及一層塗佈於所述3K碳纖維預浸布上含有環氧樹脂、奈米陶瓷粉及氧化鋁等成分的複合膠體。
本創作所提供的煞車碟盤,可以藉由內層相互膠合的至少二層24K碳纖維布,以確保煞車碟盤具有足夠結構強度,進而防止從內部產生爆裂或斷裂。
所述煞車碟盤的外層利用在至少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上塗佈複合膠體的結構設計,不但可牢固地與所述內層緊密結合,以提高結構強度及取得輕量化,還可以藉由奈米陶瓷粉及氧化鋁的特性,大幅地提高散熱性及耐磨性,進而保持良好制動力,減少來令片磨耗,以及提高騎乘安全性。
如圖1至3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的較佳實施例,該煞車碟盤10具有一個位於中央的連結部位101、多數個延伸相連於該連結部位101外圍的肋部102,以及一個相連於所述肋部102外圍的制動環部103;該煞車碟盤10具有二端面104,所述制動環部103在各端面104上各形成有一煞車面105。
眾所周知的是,所述該連結部位101可供安裝於自行車花轂處,所述自行車的前叉處通常安裝有一煞車卡鉗,可受控制對所述制動環部103的煞車面105進行夾緊作用,進而達到煞車的效果。
本創作的主要改良在於:
所述煞車碟盤10沿著所述端面104的截面包括:一內層11及二外層12;其中:
所述內層11,包括至少二層相互膠合的24K碳維維布111,並形成有二外表面112。
所述外層12,分別結合於所述內層11的外表面112,且包括至少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121,以及一層塗佈於所述3K碳纖維預浸布121上的複合膠體122;所述複合膠體122係以環氧樹脂為主劑,且添加有稀釋劑、硬化劑、分散劑、30~35%的奈米陶瓷粉及氧化鋁。
較佳的是,所述內層11的任一層24K碳維維布111的厚度為0.55~0.75 mm,尤其以厚度0.65 mm為佳。
較佳的是,所述外層12的任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121的厚度為0.25~0.45 mm,尤其以厚度0.35 mm為佳。
需特別說明的是,上述24K或3K中的「K」是指一束碳纖維中有幾千根單絲,以24K為例,代表一束碳纖維中有2萬4千根單絲,而3K則代表一束碳纖維中有3千根單絲。由以上定義可以清楚知道,K數越大,所對應的碳纖維束就越粗,但並非指強度有所不同,通常需要編織較厚的碳纖維布時,就採用K數較大的碳纖維束,故本創作內層採用24K碳纖維布,通常只需要二層即可符合厚度上的需求。
本創作內層11以至少二層24K碳纖維布利用膠合方式組成,可以確保煞車碟盤10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防止從內部產生爆裂或斷裂。
本創作外層12利用在至少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121上塗佈複合膠體122,不但可以藉由所述複合膠體122在高溫加壓及烘烤定型下與所述內層11緊密牢固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提高整體結構強度及獲得輕量化外,還可以藉由內部奈米陶瓷粉及氧化鋁的特性,大幅地提高散熱性及耐磨性,進而避免所述煞車碟盤10與來令片或煞車皮間因持續性的摩擦產生過熱現象,故可保持良好制動力,減少來令片磨耗,提高騎乘安全性。
本創作煞車碟盤10的製作方法概述如下:
a. 先將至少二層24K碳纖維布,利用膠合方式彼此貼合在一起,藉以形成所述內層11結構。
b. 將預先調配好的所述複合膠體122倒入一網板內部,藉以對所述3K碳纖維預浸布121進行塗佈。
c. 利用上下堆疊方式,將塗佈有所述複合膠體122的所述3K碳纖維預浸布121堆疊於所述內層11結構上、下外表面112以形成所需的厚度後,再其放入成型模具中,以180~240℃高溫加壓進行烘烤定型。
d. 取得烘烤定型後的碳陶板材製品,利用電腦數值控制加工機 (簡稱CNC) 進行加工,即可獲得所述煞車碟盤10。
需特別說明的是,所述制動環部103通常環佈排列有多數個散熱孔106,由於本創作的結構強度已被大幅地強化,故本創作可以藉由增加所述散熱孔106的數量或面積佔比,以提高散熱的效果,而毋須擔心有結構強度不足的情形。
另外,任兩所述肋部102彼此間均形成有一鏤空孔107,適當地縮小該鏤空孔107的區域面積,也可以提高結構強度。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同類產品中實具極佳的創作實用性,同時遍查國內外相關技術資料或專利文獻,亦未發現相同構造揭示在先,是以,本創作實已具備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惟,以上所述僅係本創作部分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煞車碟盤
101:連結部位
102:肋部
103:制動環部
104:端面
105:煞車面
106:散熱孔
107:鏤空孔
11:內層
111:24K碳維維布
112:外表面
12:外層
121:3K碳纖維預浸布
122:複合膠體
[圖1]係本創作煞車碟盤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煞車碟盤其中一端面的側視平面圖。
[圖3]係本創作沿著圖2剖面線1-1的剖視圖。
[圖4]係本創作圖3的局部放大圖。
11:內層
111:24K碳維維布
112:外表面
12:外層
121:3K碳纖維預浸布
122:複合膠體
Claims (5)
- 一種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具有一個位於中央的連結部位、多數個延伸相連於該連結部位外圍的肋部,以及一個相連於所述肋部外圍的制動環部;該煞車碟盤具有二端面,所述制動環部在各端面上各形成有一煞車面;其特徵在於: 所述煞車碟盤沿著所述端面的截面包括:一內層及二外層;其中: 所述內層,包括至少二層相互膠合的24K碳維維布,並形成有二外表面; 所述外層,分別結合於所述內層的外表面,且包括至少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以及一層塗佈於所述3K碳纖維預浸布上的複合膠體;所述複合膠體係以環氧樹脂為主劑,且添加有稀釋劑、硬化劑、分散劑、奈米陶瓷粉及氧化鋁。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其中所述內層的任一層24K碳維維布的厚度為0.55~0.75 mm。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其中所述內層的任一層24K碳維維布的厚度為0.65 m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其中所述外層的任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的厚度為0.25~0.45 mm。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其中所述外層的任一層3K碳纖維預浸布的厚度為0.35 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3202460U TWM658191U (zh) | 2024-03-12 | 2024-03-12 | 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3202460U TWM658191U (zh) | 2024-03-12 | 2024-03-12 | 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58191U true TWM658191U (zh) | 2024-07-21 |
Family
ID=9293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3202460U TWM658191U (zh) | 2024-03-12 | 2024-03-12 | 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58191U (zh) |
-
2024
- 2024-03-12 TW TW113202460U patent/TWM658191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50245B2 (ja) | 金属−セラミックマトリックスハイブリッド複合構造の製造方法、複合構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複合構造 | |
JP6003660B2 (ja) | セラミックス基複合部材 | |
KR102076369B1 (ko) | 다이아몬드 절삭 디스크 | |
CA2739689A1 (en) | Improved composite materials | |
TWM658191U (zh) | 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 | |
US20170225194A1 (en) | Friction material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
TWI633020B (zh) | 碳纖維輪圈及其製造方法 | |
JP2017072208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パ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3163510A (ja) | 航空機ロータブレ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0668594B2 (ja) | 炭素繊維強化熱硬化性樹脂製カメラ用シヤツタ羽根 | |
EP2378152B1 (en) | Heat-insulating component for brake assembly | |
WO2017175734A1 (ja) | 熱プレス用緩衝材 | |
JP6882402B2 (ja) | 複合材料の作製方法 | |
CN112096764B (zh) | 多维度的纳米碳增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608904B1 (ko) | 자동차 브레이크 디스크 제조 방법 | |
CN103978830B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及自行车 | |
GB2590411A (en) | Brake dis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n insert | |
TW201022550A (en) | Composite brake lining backboard and brake pad with composite backboard | |
CN108202558A (zh) | 碳纤维轮圈及其制造方法 | |
CN222615877U (zh) | 复合结构制动盘及车辆 | |
TWI690437B (zh) | 碳陶瓷煞車碟盤 | |
CN113400734B (zh) | 基于前躯体转化陶瓷的耐高温防隔热材料一体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 |
CN209743446U (zh) | 一种带有陶瓷基结构的汽车铜基摩擦片 | |
KR101258828B1 (ko) | 탄소-세라믹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및 그 제작방법 및 그 제작방법에 사용되는 다기능 코어 | |
JPS6350568B2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