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7549U - 觸控模組 - Google Patents
觸控模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7549U TWM637549U TW111210624U TW111210624U TWM637549U TW M637549 U TWM637549 U TW M637549U TW 111210624 U TW111210624 U TW 111210624U TW 111210624 U TW111210624 U TW 111210624U TW M637549 U TWM637549 U TW M63754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button area
- surface roughness
- touch
- touch modu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41 sensory perception of touc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種觸控模組,包括一觸控感測組件、一蓋板、一壓力感測器及一振動器。觸控感測組件包括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蓋板設置於第一面,且包括遠離觸控感測組件的一觸摸面。觸摸面包括一平面區及一按鈕區,蓋板至少在按鈕區與平面區的交界處存在一觸覺區分結構。壓力感測器設置於第二面。振動器設置於第二面且電性連接於壓力感測器。當下壓按鈕區時,壓力感測器感測到壓力,振動器根據壓力感測器感測到的結果作動,而提供按壓回饋。
Description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模組。
目前的觸控板難以提供實體按鍵的回饋感,而實體按鍵也不能提供觸控板的多元操作的靈活性。要如何結合兩者的優點是本領域研究的方向。
本案提供一種觸控模組,其包括一觸控感測組件、一蓋板、一壓力感測器及一振動器。觸控感測組件包括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蓋板設置於第一面,且包括遠離觸控感測組件的一觸摸面,其中觸摸面包括一平面區及一按鈕區,蓋板至少在按鈕區與平面區的交界處存在一觸覺區分結構。壓力感測器設置於第二面。振動器設置於第二面且電性連接於壓力感測器,其中當下壓按鈕區時,壓力感測器感測到壓力,振動器根據壓力感測器感測到的結果作動,而提供按壓回饋。
請參閱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模組100可作為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遙控器或是平板電腦的觸控板,觸控模組100的應用不以此為限制。觸控模組100同時具有觸控板與能夠提供按壓回饋的按鈕的功能,且使用者可輕易透過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所在區域。下面將對此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的觸控模組100包括一觸控感測組件110、一蓋板120、一壓力感測器130及一振動器140。觸控感測組件110包括相對的一第一面112與一第二面114。蓋板120透過黏著層150設置於觸控感測組件110的第一面112,且蓋板120包括遠離觸控感測組件110的一觸摸面122。
觸摸面122包括一平面區124及一按鈕區126。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區126位在觸摸面122的左上角,但按鈕區126的位置與數量並不以圖式為限制。使用者可在平面區124進行如同一般的觸控板的操作,且可在按鈕區126進行按壓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蓋板120至少在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的交界處存在一觸覺區分結構127,以供使用者能夠以觸覺的方式輕易辨識出按鈕區126的所在位置。
具體地說,在本實施例中,觸覺區分結構127包括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在交界處的一轉折128或一段差。舉例來說,按鈕區126凹陷於平面區124,且按鈕區126呈一弧面,而使得位在相異於平面區124所在平面的按鈕區126本身以及交界處的轉折128(邊緣)可作為觸覺區分結構127。
在其他未繪示實施例中,按鈕區126也可以是下陷的平面,在這樣的實施例中,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在交界處存在的段差,以及下陷的按鈕區126,便可提供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所在位置。
在另一未繪示實施例中,即便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共平面,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之間的交界處也可以是凹陷或凸出的段差或轉折結構,以提供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所在位置。
在另一未繪示實施例中,按鈕區126也可以是凸起於平面區124,以提供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所在位置。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區126至少在靠近交界處具有一第一表面粗糙度,平面區124至少在靠近交界處具有一第二表面粗糙度,第一表面粗糙度相異於第二表面粗糙度。第一表面粗糙度及第二表面粗糙度的差值大於等於0.1μm,以提供觸感差異。
具體地說,觸覺區分結構127還包括按鈕區126在具有第一表面粗糙度的部位及平面區124在具有第二表面粗糙度的部位。也就是說,粗糙度不同所造成的觸感差異也可作為觸覺區分結構127的一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整個按鈕區126具有第一表面粗糙度。整個平面區124具有第二表面粗糙度。舉例來說,第一表面粗糙度大於第二表面粗糙度。當使用者摸到較粗糙的部位,便可知道是按鈕區126的所在位置。
在其他實施例中,按鈕區126也可以只在靠近交界處具有第一表面粗糙度,且平面區124也可以只在靠近交界處具有第二表面粗糙度。也就是說,在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的交界處具有表面粗糙度的差異,也可供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本實施例的觸摸面122同時透過按鈕區126在結構上的非共平面(凹陷)、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的交界處的轉折128及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的表面粗糙度的差異,以這三種形式來供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位置。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只要有其中一者即可達到此效果。
換句話說,在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即便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在同一平面且交界處無段差或轉折128,只要表面粗糙度的差異夠大,第一表面粗糙度及第二表面粗糙度的差值大於等於0.3μm,讓使用者可摸出差異,也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位置。觸覺區分結構127的形式不以圖式為限制。
另外,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壓力感測器130與振動器140透過黏著層150設置於觸控感測組件110的第二面114,且電性連接於彼此。當下壓按鈕區126時,壓力感測器130感測到壓力,振動器140根據壓力感測器130感測到的結果作動,而提供按壓回饋。
因此,本案的觸控模組100的按鈕區126可提供類似於實體按鍵的按壓感。此外,觸控模組100的平面區124則可作為觸控板。換句話說,本案的觸控模組100同時具有觸控板與能夠提供按壓回饋的按鈕的功能。
下面介紹其他實施態樣的觸控模組。在下面的實施例中,主要說明與前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其餘部分與前一實施例相同或相似,不再多加敘述。
請參閱圖3與圖4,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模組100a的蓋板120a上的觸覺區分結構127a還包括位在按鈕區126的周圍且凸出於平面區124的一凸環129。在本實施例中,凸環129更有助於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位置,使用者可知道凸環129內的區域大致上等於按鈕區126。
同樣地,雖然本實施例的觸摸面122同時透過按鈕區126在結構上的非共平面(凹陷)、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的交界處的轉折128、按鈕區126與平面區124的表面粗糙度的差異及按鈕區126外圍的凸環129,以這四種形式來供使用者以觸覺的方式辨識出按鈕區126的位置。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只要有其中一者即可達到此效果。也就是說,在其他實施例中,觸覺區分結構127a也可以僅具有凸環129,也可提供此效果。
請參閱圖5與圖6,圖5的蓋板120b與圖3的蓋板120a的主要差異在於,在圖3中,按鈕區126的外圍是封閉的凸環129,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區126的外圍是多個凸點129b,這些凸點129b以不連續的形式環繞按鈕區126。
綜上所述,本案的觸控模組的蓋板的觸摸面包括平面區及按鈕區。蓋板至少在按鈕區與平面區的交界處存在觸覺區分結構,而方便使用者以觸覺來辨識按鈕區的位置。蓋板設置於觸控感測組件的第一面,壓力感測器與振動器設置於觸控感測組件的第二面。當下壓按鈕區時,壓力感測器感測到壓力,振動器根據壓力感測器感測到的結果作動,而提供按壓回饋。因此,本案的觸控模組的按鈕區可提供類似於實體按鍵的按壓感。此外,蓋板搭配觸控感測組件則可作為觸控板。換句話說,本案的觸控模組同時具有觸控板與能夠提供按壓回饋的按鈕的功能。
100、100a:觸控模組
110:觸控感測組件
112:第一面
114:第二面
120、120a、120b:蓋板
122:觸摸面
124:平面區
126:按鈕區
127、127a、127b:觸覺區分結構
128:轉折
129:凸環
129b:凸點
130:壓力感測器
140:振動器
150:黏著層
圖1是依照本案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的觸控模組的蓋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案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3的觸控模組的蓋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案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蓋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圖5的蓋板的剖面示意圖。
100:觸控模組
110:觸控感測組件
112:第一面
114:第二面
120:蓋板
122:觸摸面
124:平面區
126:按鈕區
127:觸覺區分結構
128:轉折
130:壓力感測器
140:振動器
150:黏著層
Claims (11)
- 一種觸控模組,包括: 一觸控感測組件,包括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 一蓋板,設置於該第一面,且包括遠離該觸控感測組件的一觸摸面,其中該觸摸面包括一平面區及一按鈕區,該蓋板至少在該按鈕區與該平面區的交界處存在一觸覺區分結構; 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二面;以及 一振動器,設置於該第二面且電性連接於該壓力感測器,其中當下壓該按鈕區時,該壓力感測器感測到壓力,該振動器根據該壓力感測器感測到的結果作動,而提供按壓回饋。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按鈕區至少在靠近該交界處具有一第一表面粗糙度,該平面區至少在靠近該交界處具有一第二表面粗糙度,該第一表面粗糙度相異於該第二表面粗糙度,該觸覺區分結構包括該按鈕區在具有該第一表面粗糙度的部位及該平面區在具有該第二表面粗糙度的部位。
-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整個該按鈕區具有該第一表面粗糙度。
-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整個該平面區具有該第二表面粗糙度。
-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第一表面粗糙度及該第二表面粗糙度的差值大於等於0.3μm。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觸覺區分結構包括該按鈕區與該平面區在該交界處的一段差或一轉折。
- 如請求項6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按鈕區至少在靠近該交界處具有一第一表面粗糙度,該平面區至少在靠近該交界處具有一第二表面粗糙度,該第一表面粗糙度及該第二表面粗糙度的差值大於等於0.1μm。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按鈕區凹陷或凸起於該平面區,該觸覺區分結構包括位在相異於該平面區所在平面的該按鈕區。
-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按鈕區呈一弧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觸覺區分結構包括位在該按鈕區的周圍且凸出於該平面區的一凸環。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模組,其中該觸覺區分結構包括位在該按鈕區的周圍且凸出於該平面區的多個凸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10624U TWM637549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觸控模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10624U TWM637549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觸控模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37549U true TWM637549U (zh) | 2023-02-11 |
Family
ID=8668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10624U TWM637549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觸控模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37549U (zh) |
-
2022
- 2022-09-29 TW TW111210624U patent/TWM637549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66493B2 (en) | Input devices incorporating biometric sensors | |
WO2018040713A1 (zh) |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方法 | |
US9075526B2 (en) | Capacitive touch keyboard | |
US10353485B1 (en) | Multifunction input device with an embedded capacitive sensing layer | |
TW201514863A (zh) | 生物識別感測器堆疊結構 | |
WO2016192642A1 (zh) | 按键装置的操控方法、按键装置及终端 | |
TWI784822B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WO2017173739A1 (zh) | 一种电容式指纹识别触摸面板 | |
KR101022143B1 (ko)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
TWI771947B (zh) |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 |
TW201241856A (en) | Illuminating keyboard | |
TWI616824B (zh) | 指紋辨識裝置與具有指紋辨識功能之觸控裝置 | |
US20200272258A1 (en) | Touch-control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ouch pad device thereof | |
TWM637549U (zh) | 觸控模組 | |
TWI717280B (zh) | 電容式觸控按鍵 | |
WO2018068606A1 (zh) | 按钮组件与电子设备 | |
TWI728917B (zh) |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模組 | |
US20240143079A1 (en) | Haptic Air Flow Dissipation Opening | |
US11175765B1 (en) |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JP6677416B2 (ja) | 操作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用ケース | |
TWI532066B (zh) | 鍵盤模組 | |
TWI869240B (zh) | 觸控模組 | |
TWI654555B (zh) | 混合式觸控模組 | |
TWI704446B (zh) | 電子裝置以及按壓式觸控裝置 | |
CN114756086B (zh) | 触控板模块及其电子计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