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311U - 鞋面可拆換的鞋 - Google Patents
鞋面可拆換的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10311U TWM610311U TW109214998U TW109214998U TWM610311U TW M610311 U TWM610311 U TW M610311U TW 109214998 U TW109214998 U TW 109214998U TW 109214998 U TW109214998 U TW 109214998U TW M610311 U TWM610311 U TW M61031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e
- positioning
- unit
- removable
- shoe body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371 to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鞋面可拆換的鞋包含一鞋本體、一第一鞋面單元、一第二鞋面,及一定位單元。該第一鞋面單元與該鞋本體共同界定出一穿套空間。該穿套空間具有一前開口與一後開口。該後開口用來供腳部穿入。該定位單元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鞋本體或該第一鞋面單元的第一定位件,及至少一設置於該第二鞋面的第二定位件。該第二定位件的數量對應於該第一定位件的數量,且該第二定位件可卸離地接合於該第一定位件。當該第二鞋面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並遮蔽該前開口時,可作為不露趾的包鞋使用。當該第二鞋面被卸除時,可作為涼鞋使用,使用變化性較佳。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鞋,特別是指一種鞋面可拆換的鞋。
參閱圖1與圖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號第CN209359764U號專利案所揭露的一種現有的兩用鞋1包含一鞋底11、一鞋面12,及一後跟帶13。該鞋面12連接於該鞋底11,且與該鞋底11共同界定出一穿著空間14。該穿著空間14包括兩個分別位於前後兩端的通口141。該後跟帶13的兩端分別樞接於該鞋面12的左右兩側,使該後跟帶13能前後樞擺。當該後跟帶13樞擺至後方時,該後跟帶13扣抵於腳後跟,能作為涼鞋使用。當該後跟帶13樞擺至前方且不遮蔽後方的通口141時,能作為拖鞋使用。藉此達到兩用的功效。
然而,位於前方的通口141能夠讓腳趾露出而達到透氣、通風的效果,但安全性較低且不適合特定場合穿著,使用者仍需另外購置不露趾的包鞋,或造成外出時要攜帶兩種鞋的不便。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使用變化性較佳之鞋面可拆換的鞋。
於是,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包含一鞋本體、一第一鞋面單元、一第二鞋面,及一定位單元。該第一鞋面單元橫跨於該鞋本體並連接於該鞋本體。該第一鞋面單元與該鞋本體共同界定出一穿套空間。該穿套空間具有反向設置的一前開口與一後開口。該後開口用來供腳部穿入。該第二鞋面可拆卸地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並遮蔽該前開口。該定位單元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鞋本體或該第一鞋面單元的第一定位件,及至少一設置於該第二鞋面的第二定位件。該第二定位件的數量對應於該第一定位件的數量,且該第二定位件可卸離地接合於該第一定位件。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第二鞋面可拆卸地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並遮蔽該前開口,當該第二鞋面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並遮蔽該前開口時,可作為不露趾的包鞋使用。當該第二鞋面被卸除時,可作為涼鞋使用,使用變化性較佳。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與圖4,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一實施例,包含一鞋本體2、一第一鞋面單元3、一第二鞋面4,及一定位單元5。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鞋本體2為鞋底。
該第一鞋面單元3包括兩個第一鞋面31,及一腳跟帶33。該等第一鞋面31前後間隔,且橫跨於該鞋本體2並連接於該鞋本體2。該腳跟帶33連接於位於後方的該第一鞋面31。該第一鞋面單元3與該鞋本體2共同界定出一穿套空間32。該穿套空間32具有反向設置的一前開口321與一後開口322。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前開口321由前方的該第一鞋面31與該鞋本體2共同界定出,該後開口322由後方的該第一鞋面31與該腳跟帶33共同界定出,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第一鞋面單元3也可以省略該腳跟帶33,此時,該後開口322由後方的該第一鞋面31與該鞋本體2共同界定出。該後開口322用來供腳部穿入。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鞋面31的數量為兩個且平行相間隔,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第一鞋面31′的數量也可以只有一個(如圖5),或多個且呈交錯排列。
該第二鞋面4可拆卸地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3並遮蔽該前開口321。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二鞋面4與該鞋本體2間形成一連通於該穿套空間32的間隙41,使該第二鞋面4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3時,前端與左右兩側仍能維持通風、透氣的效果。
該定位單元5包括兩個第一定位件51,及兩個與該等第一定位件51相對應的第二定位件52。該等第一定位件51分別設置於位於後方的該第一鞋面31的左右兩側。該等第二定位件52分別設置於該第二鞋面4的後端且位於左右兩側。每一該第二定位件52可卸離地接合於各自的第一定位件51。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定位件51為鈕扣,該等第二定位件52為扣眼。
本新型藉由該第二鞋面4可拆卸地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3並遮蔽該前開口321,當該第二鞋面4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3並遮蔽該前開口321時,可作為不露趾的包鞋使用。當該第二鞋面4被卸除時,可作為涼鞋使用,使用變化性較佳。因此,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參閱圖6,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該定位單元5′包括四個該第一定位件51,及四個該第二定位件52。其中兩個該第一定位件51設置於位於後方的該第一鞋面31的左右兩側,另外兩個該第一定位件51設置於位於前方的該第一鞋面31。該等第二定位件52分別設置於該第二鞋面4的左右兩側並在前後間隔設置且分別對應於該等第一定位件51。藉此,使本第二實施例的該第二鞋面2具有較穩固的定位效果。
參閱圖7,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三實施例與該第二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該第二鞋面4′包括一由形成於前端且朝該鞋本體2延伸的定位部42。該定位單元5′′包括三個該第一定位件51,及三個該第二定位件52。其中兩個該第一定位件51分別設置於位於後方的該第一鞋面31的左右兩側,另一該第一定位件51設置於該鞋本體2的前側。其中兩個該第二定位件52設置於該第二鞋面4的後端且分別對應於其中兩個該第一定位件51,另一該第二定位件52形成於該第二鞋面4′的定位部42且對應於另一該第一定位件51。藉由該等第二定位件52分別可卸離地扣合於該等第一定位件51,同樣能定位該第二鞋面4′。本第三實施例在該第二鞋面4′的前後兩端均有定位件,因此還具有定位效果更佳的功效。
在本第三實施例中,該第二鞋面4′的定位部42只有一個,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定位部42的數量也可以是兩個以上。
參閱圖8,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四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該等第一定位件51′為公扣,該等第二定位件52′為母扣。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等第一定位件51′也可以是母扣,該等第二定位件52′也可以是公扣。藉此,本第四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的目的與功效。
參閱圖9,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五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每一該第一定位件51′′與各自的第二定位件52′′為可互相磁吸的磁鐵。藉此,本第五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的目的與功效。
參閱圖10,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六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該第一定位件51a的數量與該第二定位件52a的數量皆為一個,且該第一定位件51a與該第二定位件52a為可互相黏扣的魔鬼氈。藉此,本第六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的目的與功效。
參閱圖11,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七實施例與該第六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該定位單元5a的該第一定位件51a的數量與該第二定位件52a的數量皆為兩個。該等第一定位件51a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鞋面31,該等第二定位件52a前後間隔設置於該第二鞋面4且分別對應於該等第一定位件51a。藉此,使本第七實施例的該第二鞋面4具有較穩固的定位效果。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鞋本體
3:第一鞋面單元
31、31′:第一鞋面
32:穿套空間
321:前開口
322:後開口
33:腳跟帶
4、4′:第二鞋面
41:間隙
42:定位部
5、5′、5′′、5a:定位單元
51、51′、51′′、51a:第一定位件
52、52′、52′′、52a:第二定位件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張側視圖,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號第CN209359764U號專利案所揭露的一種兩用鞋;
圖2是一張類似圖1的視圖,說明該兩用鞋的一後跟帶樞擺至前方;
圖3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一實施例;
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張立體組合圖;
圖5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例;
圖6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二實施例;
圖7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三實施例;
圖8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四實施例;
圖9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五實施例;
圖10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六實施例;及
圖11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鞋面可拆換的鞋的一第七實施例。
2:鞋本體
3:第一鞋面單元
31:第一鞋面
32:穿套空間
321:前開口
322:後開口
33:腳跟帶
4:第二鞋面
5:定位單元
51:第一定位件
52:第二定位件
Claims (7)
- 一種鞋面可拆換的鞋,包含: 一鞋本體; 一第一鞋面單元,橫跨於該鞋本體並連接於該鞋本體,該第一鞋面單元與該鞋本體共同界定出一穿套空間,該穿套空間具有反向設置的一前開口與一後開口,該後開口用來供腳部穿入; 一第二鞋面,可拆卸地蓋設於該第一鞋面單元並遮蔽該前開口;及 一定位單元,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鞋本體或該第一鞋面單元的第一定位件,及至少一設置於該第二鞋面的第二定位件,該第二定位件的數量對應於該第一定位件的數量,且該第二定位件可卸離地接合於該第一定位件。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可拆換的鞋,其中,該第一定位件為鈕扣,該第二定位件為扣眼。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可拆換的鞋,其中,該第一定位件為公扣或母扣中的其中一者,該第二定位件為公扣或母扣中的另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可拆換的鞋,其中,該第一定位件為與該第二定位件為可互相磁吸的磁鐵。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可拆換的鞋,其中,該第一定位件與該第二定位件為可互相黏扣的魔鬼氈。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可拆換的鞋,其中,該第二鞋面包括至少一形成於前端且朝該鞋本體延伸的定位部,該定位單元包括數個該第一定位件,與數個該第二定位件,其中一該第一定位件設置該鞋本體且鄰近於該前開口,其中一該第二定位件設置於該第二鞋面的定位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可拆換的鞋,其中,該第二鞋面與該鞋本體間形成一連通於該穿套空間的間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4998U TWM610311U (zh) | 2020-11-13 | 2020-11-13 | 鞋面可拆換的鞋 |
JP2021000091U JP3231277U (ja) | 2020-11-13 | 2021-01-12 | 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4998U TWM610311U (zh) | 2020-11-13 | 2020-11-13 | 鞋面可拆換的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0311U true TWM610311U (zh) | 2021-04-11 |
Family
ID=7487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4998U TWM610311U (zh) | 2020-11-13 | 2020-11-13 | 鞋面可拆換的鞋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31277U (zh) |
TW (1) | TWM6103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4966B (zh) * | 2022-09-22 | 2024-06-11 | 元亨精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襪鞋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41758B2 (ja) * | 2022-05-18 | 2024-08-29 | 株式会社三宅デザイン事務所 | 履物 |
JP7315134B1 (ja) * | 2023-05-15 | 2023-07-26 | 俊宏 伴 | 履物 |
-
2020
- 2020-11-13 TW TW109214998U patent/TWM61031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21
- 2021-01-12 JP JP2021000091U patent/JP3231277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4966B (zh) * | 2022-09-22 | 2024-06-11 | 元亨精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襪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231277U (ja) | 2021-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610311U (zh) | 鞋面可拆換的鞋 | |
US20160242493A1 (en) | Shoes with interchangeable and inter-zippable tops | |
US20130091734A1 (en) | Shoe with interchangeable strap system | |
JP2019126717A (ja) | 履物 | |
US20180168275A1 (en) | Interchangeable Shoe System | |
CN111163659A (zh) | 模块化鞋系统 | |
US10798990B2 (en) | Sandal with magnetically connected upper straps | |
WO2008049333A1 (en) | Dual-purpose shoe | |
US20180020774A1 (en) | Shoe with Flexible Upper | |
WO2008100979A1 (en) | Shoe with interchangeable strap system | |
CN2456500Y (zh) | 活动式鞋后包部 | |
TWD103697S1 (zh) | 鞋面 | |
WO2019161802A1 (en) | Sandal with magnetically connected upper straps | |
US9693598B1 (en) | Shoe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uppers | |
CN213370314U (zh) | 鞋面可拆换的鞋 | |
US20150230538A1 (en) | Shoe Top Exchange | |
KR20110006305U (ko) | 패션 샌들 | |
US20140305007A1 (en) | Modular Footwear System | |
CN206238573U (zh) | 具磁吸性的鞋中底结构 | |
US20150230540A1 (en) | Breathable footwear | |
CN104665071A (zh) | 鞋体 | |
TWI835046B (zh) | 多功能涼鞋 | |
TWM559620U (zh) | 鞋底可替換式透氣休閒鞋 | |
TWM589468U (zh) | 休閒鞋 | |
JP5495750B2 (ja) | ソール及びサンダ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