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7086U - 摺疊坐墊 - Google Patents
摺疊坐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97086U TWM597086U TW109203873U TW109203873U TWM597086U TW M597086 U TWM597086 U TW M597086U TW 109203873 U TW109203873 U TW 109203873U TW 109203873 U TW109203873 U TW 109203873U TW M597086 U TWM597086 U TW M597086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cushion body
- folding
- massage
- ho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摺疊坐墊,係主要設有前、後相對之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並於該第二墊體上成型有一脊椎下端支撐部,又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間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且使該第三墊體與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間以折合部件相連結,藉此,當使用者其臀部乘坐於本創作之第二墊體時,其脊椎之薦骨等係會受到第二墊體之脊椎下端支撐部所頂撐,以令使用者脊椎自然挺直,形成正確良好坐姿,據此,即可避免使用者因坐姿不良,造成腰酸背痛等情形,並改善脊椎彎曲、駝背等問題,另當本創作於不使用時,係可將第三墊體、第一墊體依序摺疊於第二墊體底部,以節省所佔體積空間,達到方便攜帶收納效果。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摺疊坐墊,尤指一種可有效矯正使用者坐姿,並可摺疊縮小體積,以方便攜帶收納之摺疊坐墊。
按,現代人在居家或辦公等環境大多會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故坐姿的正確與否就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若長時間坐姿不良,除會造成腰酸背痛、下肢痠麻等問題外,還會引起脊椎彎曲、駝背等永久性的健康問題。
另現有椅具為提高乘坐時的舒適性,大多會在其椅座的表布內包覆有泡棉,當人體熱量透過表布傳遞至泡棉時,泡棉於吸收人體熱量後即不易排散,以致於乘坐一段時間後,即會感到悶熱難受感覺。
緣是,本創作人有鑑於現有椅具於乘坐時仍有上述缺失,乃藉其多年於相關領域的製造及設計經驗和知識的輔佐,並經多方巧思,研創出本創作。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摺疊坐墊,其一目的係為了矯正使用者坐姿,改善坐姿不良,造成脊椎彎曲、駝背等問題;其二目的係為方便摺疊收納及攜帶使用; 其三目的係為改善久坐腿部痠麻等問題;其四目的係為改善久坐悶熱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實施目的,本創作人乃研擬如下摺疊坐墊,係主要設有相對位置設立之一第一墊體及一第二墊體,並於該第二墊體成型有由與該第一墊體相鄰一側往相對另側漸傾弧突而上之一脊椎下端支撐部,又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間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且使該第三墊體與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間分別以至少一折合部件相連結。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係形成前、後相對位置設立,又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的左、右二側各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以使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與其左、右二側之第三墊體相連結。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係與其左、右二側之第三墊體間共同圍設形成有一鏤空區間。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其左、右二側係分別設有二呈相對形狀的第三墊體,並使該二第三墊體間以至少一折合部件相連結。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第二墊體及第三墊體係於其頂面各結合有一軟墊。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係各貫穿有至少一通孔,另使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上之軟墊於對應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之通孔處分別設有一透孔。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摺疊坐墊係包含有至少一按摩部件,乃使該至少一按摩部件穿設組接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的任一通孔,又於該按摩部件頂端成型有一按摩凸塊,且使該按摩凸塊突露出與其所穿接之該通孔相對應之軟墊的透孔外。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係各貫穿有至少一通孔。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摺疊坐墊係包含有至少一按摩部件,乃使該至少一按摩部件穿設組接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之任一通孔,又於該按摩部件頂端成型有一按摩凸塊,且使該按摩凸塊突露出其所穿接之該通孔頂端。
如上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折合部件係為一鉸鍊或一連接片。
藉此,當使用者其臀部乘坐於本創作之第二墊體時,其脊椎之薦骨等係會受到第二墊體之脊椎下端支撐部所頂撐,以令使用者脊椎自然挺直,形成正確良好坐姿,以避免使用者因坐姿不良,造成腰酸背痛等情形,並改善脊椎彎曲、駝背等問題,又利用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所設按摩部件設置,以對使用者腿部產生按摩作用,以防止使用者因久坐腿部痠麻等情況,而透過本創作之坐墊乘坐於椅具時,係可阻擋使用者身體熱量直接傳遞至椅座內設泡棉所造成悶熱感,以提高乘坐的涼爽舒適性,另當本創作於不使用時,係可將第三墊體、第一墊體依序摺疊於第二墊體底部,以節省所佔體積空間,達到方便攜帶收納效果。
而為令本創作之技術手段及其所能達成之效果,能夠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詳細說明如下,請一併參閱揭露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四圖所示,為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主要設有前、後相對位置設立之一第一墊體(1)及一第二墊體(2),並於該第二墊體(2)成型有一由與該第一墊體(1)相鄰的前側往後側漸傾弧突而上之脊椎下端支撐部(21),又於該第一墊體(1)及第二墊體(2)間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3),且使該第三墊體(3)與該第一墊體(1)及第二墊體(2)間各以至少一折合部件(4)相連結,該折合部件(4)係可為鉸鍊或為與該第一墊體(1) 、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 一體射出成型之連接片;
又本創作係於該第一墊體(1)及第二墊體(2)的左、右二側各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3),且使該第一墊體(1) 、第二墊體(2)與其左、右二側的第三墊體(3)之間共同圍設形成有一鏤空區間(5),本創作的主要實施例係於該第一墊體(1)及第二墊體(2)的左、右二側分別設有二呈相對形狀的第三墊體(3),並使該二第三墊體(3)間以至少一折合部件(4)相連結;
另本創作係於該第一墊體(1)、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頂面各結合有一為橡膠或矽膠的軟墊(6),且於該第一墊體(1)及第三墊體(3)各貫穿有至少一通孔(7),並使該第一墊體(1)及第三墊體(3)上之軟墊(6)分別於對應該通孔(7)處設有一直徑大於該通孔(7)之透孔(61),又包含有至少一按摩部件(8),乃使該至少一按摩部件(8)穿設組接於該第一墊體(1)及第三墊體(3)的任一通孔(7),另於該按摩部件(8)頂端成型有一球型按摩凸塊(81),且使該按摩凸塊(81)突露出與其所穿接之通孔(7)相對應之軟墊(6)的透孔(61)外。
據此,當使用實施時,請一併參閱第五圖所示,係可將本創作之摺疊坐墊展開後放置於一椅具(9)的椅座(91)上,繼使用者係可乘坐於本創作之坐墊上,當使用者乘坐於本創作之坐墊時,其臀部係坐於本創作的第二墊體(2)上,另其腿部及臀腿部相連處則與該第一墊體(1)及第三墊體(3)抵靠接觸,當使用者其臀部坐於第二墊體(2)時,其脊椎下端之尾骨、薦骨等係會受到第二墊體(2)之脊椎下端支撐部(21)所頂撐,以令使用者脊椎自然挺直,形成正確良好的坐姿,以避免使用者因長時間坐姿不良,造成腰酸背痛等情形,同時可改善脊椎彎曲、駝背等問題。
又當使用者乘坐於本創作之坐墊時,其腿部等下肢部位係會與該第一墊體(1)及第三墊體(3)上所設按摩部件(8)之按摩凸塊(81)相接觸,而受到按摩凸塊(8)的按摩作用,如此,即可防止使用者因久坐下肢痠麻等情況。另使用者乘坐於本創作之坐墊時,除可藉由第一墊體(1)、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表面所設軟墊(6),提高使用者乘坐於本創作的舒適感外,其臀、腿部也可藉由本創作而與椅具(9)之椅座(91)產生隔離,於此,即可避免使用者身體熱量直接傳遞至椅座(91)內設泡棉後不易排散造成的悶熱感,又使用者身體熱量係可透過第一墊體(1) 、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間形成的鏤空區間(5)及第一墊體(1) 、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連結處的縫隙發散,以更提高乘坐的涼爽舒適性。
另當本創作於不使用時,請一併參閱第六圖所示,藉由第一墊體(1)、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間以折合部件(4)相連結設計,係可將第三墊體(3)與第一墊體(1)依序摺疊收合於第二墊體(2)底部,依此,以有效節省本創作所佔體積空間,達到方便攜帶收納,及隨時隨地取拿使用的效果。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摺疊坐墊實施態樣,請一併參閱第七圖所示,本創作除可展開放置於椅具(9)之椅座(91)外,也可在無椅具(9)可用情況下,展開後平放於地板、榻榻米或草地等處,以供使用者乘坐其上,便利充當坐椅使用。另本創作係可省略該第一墊體(1)、第二墊體(2)及第三墊體(3)頂面之軟墊(6)設置,而使該按摩部件(8)穿設組接於該第一墊體(1)及第三墊體(3)之任一通孔(7),且使該按摩部件(8)之按摩凸塊(81)突露出其所穿接之該通孔(7)頂端,以對使用者腿部等進行按摩。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為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由上述結構及實施方式可知,本創作係具有如下優點:
1.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於第二墊體成型有一由其前側往後側漸傾弧突而上之脊椎下端支撐部,藉此,當使用者其臀部坐於第二墊體時,其脊椎的薦骨係會受到該脊椎下端支撐部的頂撐,以令使用者脊椎自然挺直,形成正確良好坐姿,避免因長時間坐姿不良,造成腰酸背痛等情形,並可改善脊椎彎曲、駝背等問題。
2.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設有至少一按摩部件,該按摩部件係可依使用所需,隨意組設於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所設通孔處,以與使用者腿部等相接觸,依此,以對使用者腿部等處產生按摩作用,防止使用者因久坐下肢痠麻情況。
3.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於第一墊體、第二墊體及第三墊體間以折合部件相連結設計,於此,當不使用時係可將第三墊體及第一墊體摺疊收合於第二墊體底部,以有效節省本創作所佔體積空間,達到方便攜帶收納,及隨時隨地取拿使用的效果。
4.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鋪設於椅具之椅座上,當使用者乘坐於本創作之坐墊時,其臀、腿部係可藉由本創作而與椅具之椅座產生隔離,以避免使用者身體熱量直接傳遞至椅座內設泡棉造成悶熱感,另使用者身體熱量也可透過第一墊體、第二墊體及第三墊體間形成的鏤空區間及其連結處縫隙發散,以提高乘坐的涼爽舒適性。
5.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於第一墊體、第二墊體及第三墊體頂面結合有軟墊,以更提高使用者乘坐於本創作時的舒適感。
6.本創作之摺疊坐墊係可在無椅具可用情況下,展開後平放於地板、榻榻米或草地等處,以供使用者乘坐其上,便利充當坐椅使用。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第一墊體
2:第二墊體
21:脊椎下端支撐部
3:第三墊體
4:折合部件
5:鏤空區間
6:軟墊
61:透孔
7:通孔
8:按摩部件
81:按摩凸塊
9:椅具
91:椅座
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三圖:本創作之剖視圖
第四圖:本創作之另一剖視圖
第五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圖
第六圖:本創作之收合狀態圖
第七圖:本創作之另一使用狀態圖
1:第一墊體
2:第二墊體
21:脊椎下端支撐部
3:第三墊體
4:折合部件
5:鏤空區間
6:軟墊
61:透孔
7:通孔
8:按摩部件
81:按摩凸塊
Claims (10)
- 一種摺疊坐墊,係主要設有相對位置設立之一第一墊體及一第二墊體,並於該第二墊體成型有由與該第一墊體相鄰一側往相對另側漸傾弧突而上之一脊椎下端支撐部,又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間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且使該第三墊體與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間分別以至少一折合部件相連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係形成前、後相對位置設立,又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的左、右二側各設有至少一第三墊體,以使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與其左、右二側之第三墊體相連結。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係與其左、右二側之第三墊體間共同圍設形成有一鏤空區間。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二墊體其左、右二側係分別設有二呈相對形狀的第三墊體,並使該二第三墊體間以至少一折合部件相連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第二墊體及第三墊體係於其頂面各結合有一軟墊。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係各貫穿有至少一通孔,另使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上之軟墊於對應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之通孔處分別設有一透孔。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摺疊坐墊係包含有至少一按摩部件,乃使該至少一按摩部件穿設組接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的任一通孔,又於該按摩部件頂端成型有一按摩凸塊,且使該按摩凸塊突露出與其所穿接之該通孔相對應之軟墊的透孔外。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係各貫穿有至少一通孔。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摺疊坐墊係包含有至少一按摩部件,乃使該至少一按摩部件穿設組接於該第一墊體及第三墊體之任一通孔,又於該按摩部件頂端成型有一按摩凸塊,且使該按摩凸塊突露出其所穿接之該通孔頂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摺疊坐墊,其中,該折合部件係為一鉸鍊或一連接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3873U TWM597086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摺疊坐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3873U TWM597086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摺疊坐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97086U true TWM597086U (zh) | 2020-06-21 |
Family
ID=7217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03873U TWM597086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摺疊坐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970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D213642S (zh) | 2020-08-10 | 2021-09-01 | 方健民 | 可變形墊 |
-
2020
- 2020-04-01 TW TW109203873U patent/TWM597086U/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D213642S (zh) | 2020-08-10 | 2021-09-01 | 方健民 | 可變形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73216A (en) | Basic lotus posture comfort seat | |
TWI606799B (zh) | 坐墊 | |
CN202908286U (zh) | 一种可调角按摩沙发 | |
US20210330084A1 (en) | Foldable seat cushion | |
US10575646B2 (en) | Meditation seat | |
TWM597086U (zh) | 摺疊坐墊 | |
TWM539286U (zh) | 背墊 | |
TWM504517U (zh) | 用於預防脊椎疾病的坐式裝置 | |
CN212233789U (zh) | 一种适于男性人体工程学的椅垫椅背组合装置 | |
JP3226847U (ja) | 折り畳み式クッション | |
KR200255644Y1 (ko) | 인체공학적으로 설계된 좌판 겸용 방석 | |
CN217429636U (zh) | 减压垫 | |
JP3240312U (ja) | 減圧クッション | |
JP3246543U (ja) | 座席型姿勢矯正器具及び椅子型姿勢矯正器具 | |
CN216220831U (zh) | 禅修垫 | |
Noro et al. | Revisiting sitting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ating | |
JP2007098007A (ja) | 椅子 | |
CN215126350U (zh) | 一种正姿座椅的椅背结构及支撑部结构 | |
CN210870602U (zh)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
CN211188800U (zh) | 一种折叠磁疗靠垫 | |
CN213488012U (zh) | 一种儿童矫正坐姿用座椅 | |
CN209315321U (zh) | 一种可按摩的座椅辅助腰靠结构 | |
CN216875698U (zh) | 矫正坐垫 | |
US20250024951A1 (en) | Chair for facilitating cross-legged seating | |
TWI715435B (zh) | 墊體止滑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