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9286U - 背墊 - Google Patents
背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39286U TWM539286U TW105217968U TW105217968U TWM539286U TW M539286 U TWM539286 U TW M539286U TW 105217968 U TW105217968 U TW 105217968U TW 105217968 U TW105217968 U TW 105217968U TW M539286 U TWM539286 U TW M539286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pad
- user
- lumbar
- backrest
- pad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背墊結構,尤指一種兼具有矯正坐姿與提高舒適性之背墊。
按,現今社會大多數人皆是久坐一族,不僅因為工作需求而經常久坐,還有部分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或坐於書桌前讀書的學生,而該椅子的好壞與是否符合使用者身材皆會影響乘坐之舒適性,更有部分使用者因為坐姿不正確,導致腰、背部、肩、頸的酸痛,輕者會容易疲累不利於久坐,重者會患有脊椎方面的疾病,因此多數人會於椅背處加裝有背墊,藉此提高舒適性,而市面上常見的背墊存在有不少缺點,主要原因如下:1、該背墊只能碰到腰部,並不符合人體的S曲線,其效果不佳;2、布棉材質或發泡海棉等背墊,該造型或許合適,但卻一按就塌,明顯支撐力不足;3、習用之背墊只適用於固定姿勢,無法配合坐姿進行微調,綜合上述缺點,導致使用者無法充分的放鬆與保健使用者之脊椎。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
缺失,提供一種背墊。
一背墊呈中空狀的形成有一彈性氣室,並形成有一頂端與一底端,且該背墊正面的中央由頂端至底端凹設有一縱向溝,使背墊對稱的於底端形成有二臀靠部,又該背墊鄰接臀靠部凸設有二腰靠部,藉由腰靠部能伏貼對使用者腰部形成支撐,且該背墊於正面的頂端處以縱向溝間隔凸設有二背靠部,並由背靠部托住使用者上背部,又該背墊於背靠部與腰靠部之間另凸設有二輔助部,且該背靠部、腰靠部與輔助部之間形成有交叉縱向溝的二橫向溝。
其中,該背墊之腰靠部的外側較內側凸出而呈凹字型,並由凹字型的腰靠部分散使用者脊椎的承重力。
其中,該背墊之腰靠部、背靠部及縱向溝能於至少一處裝設有複數個磁石。
其中,該背墊於腰靠部之間一體連接有一限位條,並以該限位條拉住腰靠部而有效控制其變形方向與變形量。
本創作的其一主要目的在於,該背墊頂端之背靠部托住使用者背部,藉由加高的背靠部支撐到背部肌群,能分擔部分使用者肩膀與頸部的承重,而在使用者後仰伸展狀態下,該背墊於彈性氣室內的氣體能由背靠部導流至腰靠部位置,藉此該腰靠部加強對腰部的支撐,此時背墊將能完全伏貼於腰部,形成一個能自動調整至符合背部S曲線之背墊結構。
本創作的又一主要目的在於,該背墊於頂端及底端延伸有縱向溝,該縱向溝能形成使用者脊椎的抵靠,不僅能利用縱向溝容納使用者脊椎而提高乘坐舒適性,更能透過縱向溝構成矯正脊椎之功效。
本創作的再一主要目的在於,該使用者背部不是端正的抵靠於背墊之腰靠部及背靠部時,該腰靠部與背靠部將能左右或上下氣體互相流動,令背墊保持足夠的支撐力,俾以在不同坐姿下都能穩定的托住使用者背部。
本創作的另一主要目的在於,該縱向溝交叉相通有二橫向溝,利用縱向溝與橫向溝形成氣流通道,讓使用者背部與背墊之間能夠有效的形成透氣,藉此消除悶熱流汗之情況,俾以兼具有矯正坐姿與提高舒適性之實用功能。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本創作〕
10‧‧‧背墊
101‧‧‧頂端
102‧‧‧底端
11‧‧‧彈性氣室
12‧‧‧縱向溝
13‧‧‧臀靠部
14‧‧‧腰靠部
141‧‧‧限位條
15‧‧‧背靠部
16‧‧‧輔助部
17‧‧‧橫向溝
18‧‧‧磁石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3圖係本創作於使用狀態之縱向剖視圖(一)。
第4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第5圖係本創作於使用狀態之縱向剖視圖(二)。
第6圖係本創作於使用狀態之橫向剖視圖(一)。
第7圖係本創作於使用狀態之橫向剖視圖(二)。
第8圖係本創作另一使用狀態之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又一使用狀態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先請由第1圖與第3圖所示觀之,一種背墊,其中,該背墊10呈中空狀的形成有一彈性氣室11,並形成有一頂端101與一底端102,且該背墊10正面的中央由頂端101至底端102凹設有一縱向溝12,使背墊10對稱的於底端102形成有二臀靠部13,又該背墊10鄰接臀靠部13凸設有二腰靠部14,藉由腰靠部14能伏貼對使用者腰部形成支撐,又該背墊10之腰靠部14的外側較內側凸出而呈凹字型,並由凹字型的腰靠部14分散使用者脊椎的承重力,又該背墊10於腰靠部14之間一體連接有一限位條141,並以該限位條141拉住腰靠部14而有效控制其變形方向與變形量,且該背墊10於正面的頂端101處以縱向溝12間隔凸設有二背靠部15,並由背靠部15托住使用者上背部,又能透過彈性氣室11形成背墊10的微變形,讓背墊10能適用於使用者的不同姿勢,另該背墊10於背靠部15與腰靠部14之間另凸設有二輔助部16,且該背靠部15、腰靠部14與輔助部16之間形成有交叉縱向溝12的二橫向溝17,並藉由縱向溝12容納使用者脊椎形成矯正效果,再配合縱向溝12與橫向溝17形成透氣功能,另請參閱第9圖所示,該背墊10之腰靠部14、背靠部15及縱向溝12能於至少一處裝設有複數個磁石18,且該磁石18能對應提升使用者之腰部或背部的微循環效果,進而有效的加速使用者的新陳代謝,俾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其實際使用之功效,先請由第1圖連續至第7圖所示觀之,該背墊10係放置於椅背與使用者背部之間,讓使用者於乘坐時可以背部或腰部抵靠於該背墊10上,當使用者斜靠於背墊10上時,該背墊10底端102
之臀靠部13能抵觸使用者殿部,並由腰靠部14支撐使用者腰部,以及背墊10頂端101之背靠部15托住使用者背部,藉由加高的背靠部15支撐到背部肌群,能分擔部分使用者肩膀與頸部的承重,而在使用者後仰伸展狀態下,該背墊10於彈性氣室11內的氣體能由背靠部15導流至腰靠部14位置,藉此該腰靠部14加強對腰部的支撐,此時背墊10將能完全伏貼於腰部,形成一個能自動調整至符合背部S曲線之背墊10結構,又當使用者背部不是端正的抵靠於背墊10之背靠部15時,該背靠部15將能左右氣體互相流動,令背靠部15保持足夠的支撐力,即能適用於不同坐姿,另當使用者以上半身前傾的坐姿乘坐時,該背墊10之腰靠部14能支撐於使用者腰部,並透過外側較內側凸出的腰靠部14分散使用者脊椎的承重力,使乘坐姿勢更佳舒適,又該使用者腰部擠壓該背墊10之腰靠部14狀態下,利用具有彈性氣室11的背墊10形成腰靠部14的適度擠壓,並將部分氣體導流至背靠部15,藉此讓腰靠部14完全伏貼於使用者腰部,同理,當使用者腰部不是端正的抵靠於背墊10之腰靠部14時,該腰靠部14將能左右氣體互相流動,令腰靠部14保持足夠的支撐力,俾以在不同坐姿下都能穩定的托住使用者腰部,本創作另一特徵在於該背墊10於頂端101及底端102延伸有縱向溝12,該縱向溝12能形成使用者脊椎的抵靠,不僅能利用縱向溝12容納使用者脊椎而提高乘坐舒適性,更能透過縱向溝12構成矯正脊椎之功效,再請參閱第8圖所示觀之,該縱向溝12交叉相通有二橫向溝17,利用縱向溝12與橫向溝17形成氣流通道,讓使用者背部與背墊10之間能夠有效的形成透氣,藉此消除悶熱流汗之情況,俾以兼具有矯正坐姿與提高舒適性之實用功能。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背墊
101‧‧‧頂端
102‧‧‧底端
12‧‧‧縱向溝
13‧‧‧臀靠部
14‧‧‧腰靠部
141‧‧‧限位條
15‧‧‧背靠部
16‧‧‧輔助部
17‧‧‧橫向溝
18‧‧‧磁石
Claims (4)
- 一種背墊,其包括有:一背墊,該背墊呈中空狀的形成有一彈性氣室,並形成有一頂端與一底端,且該背墊正面的中央由頂端至底端凹設有一縱向溝,使背墊對稱的於底端形成有二臀靠部,又該背墊鄰接臀靠部凸設有二腰靠部,藉由腰靠部能伏貼對使用者腰部形成支撐,且該背墊於正面的頂端處以縱向溝間隔凸設有二背靠部,並由背靠部托住使用者上背部,又能透過彈性氣室形成背墊的微變形,讓背墊能適用於使用者的不同姿勢,另該背墊於背靠部與腰靠部之間另凸設有二輔助部,且該背靠部、腰靠部與輔助部之間形成有交叉縱向溝的二橫向溝,並藉由縱向溝容納使用者脊椎形成矯正效果,再配合縱向溝與橫向溝形成透氣功能。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墊,其中,該背墊之腰靠部的外側較內側凸出而呈凹字型,並由凹字型的腰靠部分散使用者脊椎的承重力。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墊,其中,該背墊之腰靠部、背靠部及縱向溝能於至少一處裝設有複數個磁石。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墊,其中,該背墊於腰靠部之間一體連接有一限位條,並以該限位條拉住腰靠部而有效控制其變形方向與變形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7968U TWM539286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背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7968U TWM539286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背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39286U true TWM539286U (zh) | 2017-04-11 |
Family
ID=5925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17968U TWM539286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背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3928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8730A (zh) * | 2017-08-17 | 2017-11-17 | 浙江安吉忠鑫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舒适排椅 |
CN109199666A (zh) * | 2017-07-07 | 2019-01-15 | 天津中健国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磁石理疗的矫姿腰靠 |
TWI847898B (zh) * | 2023-10-24 | 2024-07-01 | 高雄醫學大學 | 護背件 |
-
2016
- 2016-11-24 TW TW105217968U patent/TWM539286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9666A (zh) * | 2017-07-07 | 2019-01-15 | 天津中健国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磁石理疗的矫姿腰靠 |
CN107348730A (zh) * | 2017-08-17 | 2017-11-17 | 浙江安吉忠鑫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舒适排椅 |
TWI847898B (zh) * | 2023-10-24 | 2024-07-01 | 高雄醫學大學 | 護背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68584B2 (en) | Meditation support | |
TWI606799B (zh) | 坐墊 | |
TWM355061U (en) | Structure of backrest cushion | |
US10575646B2 (en) | Meditation seat | |
TWM539286U (zh) | 背墊 | |
EP2884872B1 (en) | A sitting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spinal diseases | |
US11026513B2 (en) | Cushion | |
JP3190627U (ja) | 椅子 | |
KR20100011743U (ko) | 의자 등받이용 기능성 쿠션 | |
JP3158588U (ja) | 授乳用椅子 | |
JP2016043062A (ja)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
CN204520004U (zh) | 垫腰护脊柱靠垫 | |
CN204318084U (zh) | 椅子坐板 | |
TWM597086U (zh) | 摺疊坐墊 | |
CN210870602U (zh)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
CN216822508U (zh) | 磁力垫 | |
TWI715435B (zh) | 墊體止滑結構 | |
CN209059713U (zh) | 一种轮椅座垫 | |
CN211188800U (zh) | 一种折叠磁疗靠垫 | |
TWM541248U (zh) | 舒弧靜坐墊 | |
TWM551875U (zh) | 多用途枕墊 | |
CN203252262U (zh) | 一种沙发 | |
JP3193725U (ja) | 椅子の座部の改良構造及びその椅子 | |
TWM652963U (zh) | 枕頭之改良結構 | |
TWM494548U (zh) | 椅具墊體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