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84946U - 匯款系統 - Google Patents

匯款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946U
TWM584946U TW108208263U TW108208263U TWM584946U TW M584946 U TWM584946 U TW M584946U TW 108208263 U TW108208263 U TW 108208263U TW 108208263 U TW108208263 U TW 108208263U TW M584946 U TWM584946 U TW M5849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mittance
module
user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8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鈺涵
Original Assignee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8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4946U/zh
Publication of TWM584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946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匯款系統包括一資料庫、一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一身分驗證模組、一匯款帳號識別模組和一匯款服務執行模組。資料庫儲存複數金融帳戶號碼,各金融帳戶號碼皆對應一指定電話資訊。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用以接收匯款處理要求。身分驗證模組用以依據一生物驗證資訊,驗證使用者是否為一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一合法使用者。匯款帳號識別模組依據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資料庫與對應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相同之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指定電話資訊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匯款服務執行模組依據匯款要求將匯款金額匯入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Description

匯款系統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匯款系統,特別是一種不需使用者記下匯款對象的匯款帳號,即可讓使用者方便匯款的匯款系統。
通常在匯款給別人時,需要記下對方的銀行代碼和匯款帳號,才能使用自動櫃員機(ATM)輸入對方的銀行代碼和匯款帳號以進行匯款。然而,一般的匯款帳號都是相當長的一串數字,使用者往往難以記下匯款帳號,因此使用者必須以紙筆或手機裡的記事軟體記下匯款帳號,才能輸入正確的匯款帳號而匯款給正確的對象,其對使用者十分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不需使用者記下匯款對象的匯款帳號,即可方便匯款的系統。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不需使用者記下匯款對象的匯款帳號,即可讓使用者方便匯款的匯款系統。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新型之一種匯款系統包括一資料庫、一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一身分驗證模組、一匯款帳號識別模組和一匯款服務執行模組。資料庫儲存複數金融帳戶號碼,各金融帳戶號碼皆對應一指定電話資訊。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用以接收匯款處理要求。身分驗證模組用以依據一生物驗證資訊,驗證使用者是否為一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一合法使用者。匯款帳號識別模組依據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資料庫與對應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相同之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指定電話資訊之金融帳戶號碼。匯款服務執行模組訊號連接資料庫、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身分驗證模組和匯款帳號識別模組。匯款服務執行模組依據匯款要求將匯款金額匯入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其中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通訊錄和一匯款介面產生模組。通訊錄包括至少一通訊人資料,匯款要求產生模組顯示於通訊錄,以供使用者由通訊人資料中點選以產生一匯款要求;該匯款介面產生模組依據匯款要求,於電子裝置更顯示一匯款介面,以供該使用者輸入一匯款金額,以產生匯款處理要求,並將匯款處理要求傳送給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
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其中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生物辨識模組,生物驗證資訊由生物辨識模組辨識使用者的身分並產生生物驗證資訊。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其中匯款系統包括一註冊模組,供合法使用者註冊金融帳戶號碼和指定電話資訊,其中該至少一通訊人資料對應之通訊人需為合法使用者。
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匯款系統更包括一密碼提供模組,其中身分驗證模組驗證使用者為合法使用者後,密碼提供模組傳送一驗證密碼至電子裝置。
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更包括一密碼驗證模組,用以驗證使用者藉由電子裝置輸入之一待驗證密碼是否與驗證密碼相符,若是,匯款服務執行模組執行匯款要求。
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匯款系統更包括一通知模組,通知模組訊號連接匯款服務執行模組,匯款服務執行模組執行匯款要求後,傳送一匯款完成通知給電子裝置。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6關於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系統。圖1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系統、電子裝置和外部通訊系統平台之系統架構圖;圖2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3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通訊錄之示意圖;圖4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介面之示意圖;圖5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收到驗證密碼的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圖6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完成通知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在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中,匯款系統1不需使用者找尋或記下匯款對象的銀行帳號,即可方便使用者匯款。匯款系統1例如為一金融機構的金融業務處理伺服器,匯款系統1與一電子裝置200訊號連接。匯款系統1用以接收由一使用者透過電子裝置200發出之一匯款要求,並完成相應之一匯款服務。
如圖1、圖3至圖4所示,在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0例如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0包括一生物辨識模組210、一通訊錄220和一儲存模組240。生物辨識模組210例如是具有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辨識功能的感應器,生物辨識模組210用以辨識電子裝置200當下的使用者的身分並產生一生物驗證資訊。通訊錄220包括至少一通訊人資料和通訊人資料的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儲存模組240訊號連接生物辨識模組210和通訊錄220。儲存模組240用以儲存通訊人資料、通訊人資料的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智慧型手機預先紀錄的該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等生物辨識資料。
在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中,匯款系統1包括一資料庫10、一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一身分驗證模組30、一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一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一密碼提供模組60、一密碼驗證模組70、一通知模組80、一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一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和一註冊模組110。
資料庫10儲存複數金融帳戶號碼,各該金融帳戶號碼皆對應一指定電話資訊和一生物驗證資訊;另外,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的預設使用者的金融帳戶號碼、一指定電話資訊和生物驗證資訊、電子裝置200的預設使用者欲匯款的對象的通訊人資料、匯款對象的通訊人資料所對應的一金融帳戶號碼和一指定電話資訊,也皆預先紀錄於資料庫10。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用以接收匯款系統1傳來的匯款處理要求。身分驗證模組30用以依據一生物驗證資訊,驗證此使用者是否為某一金融帳戶號碼之合法使用者。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用以依據一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資料庫10與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相同之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指定電話資訊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訊號連接資料庫10、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身分驗證模組30和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依據匯款要求,將匯款金額匯入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如圖1、圖5至圖6所示,密碼提供模組60訊號連接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密碼提供模組60用以在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依據匯款要求,將匯款金額匯入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前,傳送一組一次性驗證密碼(OTP)至電子裝置200。密碼驗證模組70用以驗證該使用者藉由電子裝置200輸入之一待驗證密碼是否與驗證密碼相符;若是,則該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執行匯款要求。通知模組80訊號連接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通知模組80用以在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執行匯款要求後,傳送一匯款完成通知D給電子裝置200。
如圖1和圖3所示,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訊號連接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和通訊錄220。在本實施例中,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為顯示於電子裝置200之顯示螢幕中顯示的通訊錄220「匯款」按鈕,以供使用者由通訊人資料中點選以產生一匯款要求。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依據匯款要求產生匯款介面B並顯示於電子裝置200,以供使用者輸入一匯款金額,並根據點選的通訊人資料和匯款金額而產生匯款處理要求,且將匯款處理要求傳送給匯款系統1的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匯款處理要求包括點選的通訊人資料之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以及一匯款金額。
註冊模組110訊號連接資料庫10,註冊模組110供合法使用者註冊金融帳戶號碼和對應該金融帳戶號碼之指定電話資訊,在此須注意的是,該至少一通訊人資料對應之通訊人需為合法使用者,以使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依據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資料庫10與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相同之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指定電話資訊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如圖1和圖2所示,當電子裝置200的預設使用者黃小宇欲使用本新型的匯款系統1以匯款給欲匯款對象之前,黃小宇和欲匯款對象皆必須先在運用匯款系統1的註冊模組110,以註冊黃小宇和欲匯款對象的金融帳戶號碼和指定電話資訊在匯款系統1的資料庫10內;接著,黃小宇欲使用本新型的匯款系統1以匯款給欲匯款對象時,可以執行本新型的匯款流程。首先,使用者須先操作電子裝置200以執行步驟S101:產生一通訊錄。
如圖1和圖3所示,使用者黃小宇可以先操作自己的電子裝置200之通訊錄220,讓通訊錄220從儲存模組240讀取通訊人資料和對應的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並顯示在電子裝置200的螢幕上。本實施例的通訊錄220包括三個通訊人資料,和三個通訊人資料對應的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另外,在各個通訊人對應的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旁邊還設有「撥電話」的按鈕,以便使用者點選該按鈕而選擇性得撥打該電話。在本實施例中,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為顯示於電子裝置200之顯示螢幕中顯示的通訊錄220「匯款」按鈕,以供使用者由通訊人資料中點選以產生一匯款要求。
匯款系統1會接收通訊錄產生通知並傳給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和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接著,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2:傳送匯款要求產生模組和匯款介面。
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會形成按鈕式的電子訊息,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也會形成匯款介面B,按鈕式的電子訊息和匯款介面B會傳送給電子裝置200,以使電子裝置200的螢幕上顯示按鈕式的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和匯款介面B。接著,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102:顯示匯款要求產生模組於通訊錄。
匯款要求產生模組100會呈現為「匯款」按鈕而顯示於通訊錄120,以供使用者由通訊人資料中點選其中一通訊人旁邊的「匯款」按鈕,以產生一匯款要求。接著,若是黃小宇點選了林小明的電話0910111111旁邊的「匯款」按鈕,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3:辨識使用者的身分並產生生物驗證資訊。
當黃小宇按下「匯款」按鈕時,電子裝置200之生物辨識模組210會啟動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的辨識功能,以辨識按下「匯款」按鈕的使用者的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以確認使用者的身分並產生一生物驗證資訊之驗證資料。若是生物辨識模組210辨識按下「匯款」按鈕的使用者的確是黃小宇,則會產生「身分符合預設使用者」的生物驗證資訊之驗證資料;反之,若是生物辨識模組210辨識按下「匯款」按鈕的使用者並非黃小宇,則會產生「身分不符合預設使用者」的生物驗證資訊之驗證資料,並且終止匯款方法;如此一來,可以避免他人竊取電子裝置200而偷偷執行匯款,而造成電子裝置200的預設使用者的金錢損失。須注意的是,生物的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的辨識功能已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中,且其並非本新型的重點,故不多做贅述。
當生物辨識模組210辨識按下「匯款」按鈕的使用者的確是黃小宇之後,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4:顯示一匯款介面,以供使用者輸入一匯款金額,以產生匯款處理要求。
如圖1和圖4所示,依據該匯款要求,電子裝置200的觸控螢幕中會顯示匯款介面B,以供黃小宇輸入一匯款金額。在本新型中,黃小宇輸入匯款金額「10000」,並且確認要匯款10000元給林小明,因此黃小宇按下匯款介面B底下的「確定」按鈕;藉此,根據通訊人「林小明」和林小明的電話資料「0910111111」、匯款金額「10000元」、生物辨識模組210產生的生物驗證資訊之驗證資料,以及生物辨識模組210檢測到的林小明的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生物驗證資訊,可以產生匯款處理要求。
接著,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5:將匯款處理要求傳送給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
電子裝置200會將匯款處理要求,傳送給匯款系統1的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接著,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3:接收匯款處理要求。
匯款系統1的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20會接收電子裝置200傳來的匯款處理要求,並且將匯款處理要求傳送給身分驗證模組30、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和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
接著,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4:依據一生物驗證資訊,驗證使用者是否為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
身分驗證模組30收到匯款處理要求後,會依據匯款處理要求內的生物驗證資訊(例如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而檢視資料庫10所紀錄的金融帳戶號碼所對應的生物驗證資訊,以驗證黃小宇是否為匯款系統1所隸屬的銀行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
若身分驗證模組30驗證黃小宇並非匯款系統1所隸屬的銀行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合法使用者,則匯款系統1會終止匯款方法。若身分驗證模組30驗證黃小宇的確是匯款系統1所隸屬的銀行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則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5:傳送一驗證密碼至電子裝置。
如圖1和圖5所示,密碼提供模組60會傳送密碼輸入介面C之簡訊至電子裝置200。接著,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6:收到驗證密碼。
如圖1和圖5所示,電子裝置200接收到傳送密碼輸入介面C之簡訊後,電子裝置200的觸控螢幕會顯示密碼輸入介面C,其包括驗證密碼「010203」和一密碼輸入介面C,以供電子裝置200的使用者黃小宇輸入對應密碼。接著,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7:接收使用者輸入的一待驗證密碼。
黃小宇看到密碼輸入介面C之後,可以在電子裝置200的觸控螢幕所顯示的密碼的輸入介面上,輸入待驗證密碼「010203」。接著,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8:將待驗證密碼傳送至匯款系統。
接著,黃小宇可按下密碼輸入介面C底下的「確定」按鈕,電子裝置200會將待驗證密碼「010203」傳送給匯款系統1的密碼驗證模組70。當匯款系統1接收到待驗證密碼「010203」之後,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6:驗證待驗證密碼是否與驗證密碼相符。
密碼驗證模組70收到待驗證密碼後,會判斷待驗證密碼和驗證密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則匯款方法會終止;若是符合,則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7:依據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資料庫與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相同之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指定電話資訊之一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會依據匯款處理要求的林小明的電話資料「0910111111」(即為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資料庫10之中,與對應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0910111111」相同之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指定電話資訊「0910111111」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如此一來,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可以從資料庫10找到對應林小明的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0910111111」的指定電話資訊和林小明的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須注意的是,若是待匯款對象林小明沒有預先在匯款系統1所隸屬的銀行申請銀行帳號,則匯款帳號識別模組40將無法從資料庫10找到林小明的金融帳戶號碼,則匯款方法會終止。
接著,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8:依據匯款要求將匯款金額匯入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會從資料庫10找到對應林小明的電話號碼0910111111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接著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會依據匯款要求,將符合匯款金額的10000元,由黃小宇的銀行帳戶,匯入對應林小明的電話號碼0910111111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接著,匯款系統1會執行步驟S209:傳送一匯款完成通知給電子裝置。
如圖1和圖6所示,在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將符合匯款金額的錢,由黃小宇的銀行帳戶匯款到林小明的銀行帳戶之後,通知模組80會傳送一匯款完成通知D給電子裝置200。
最後,電子裝置200會執行步驟S109:接收匯款完成通知。
電子裝置200接收到匯款完成通知D之後,電子裝置200會將匯款完成通知D顯示於螢幕,以供匯款人黃小宇得知匯款已完成。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7至圖10關於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系統。圖7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系統之系統架構圖;圖8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9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介面之示意圖;圖10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密碼輸入介面之示意圖。
如圖7至圖10所示,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匯款系統1a例如為一銀行的自動櫃員機,匯款系統1a的身分驗證模組30a是具有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辨識功能的感應器;密碼提供模組60a會產生一密碼輸入介面C’,密碼輸入介面C’會要求使用者輸入自己的銀行帳號或手機後三碼,以確認使用者的身分;匯款系統1a不包括通知模組80。
當使用者黃小宇欲使用本新型的匯款系統1a以匯款給別人時,黃小宇可以站在匯款系統1a之自動櫃員機前面以準備進行匯款。首先,使用者須先操作電子裝置200以執行步驟S301:依據一生物驗證資訊,驗證使用者是否為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
匯款系統1a的身分驗證模組30a會感應黃小宇的指紋、聲紋、眼部虹膜或臉部等生物驗證資訊,而檢視資料庫10所紀錄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所對應的生物驗證資訊,以驗證黃小宇是否為匯款系統1a所隸屬的銀行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
若身分驗證模組30a驗證黃小宇並非匯款系統1a所隸屬的銀行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則匯款系統1a會終止匯款方法。若身分驗證模組30a驗證黃小宇的確是匯款系統1a所隸屬的銀行的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合法使用者,則匯款系統1a會執行步驟S302:產顯示一匯款介面,以供使用者輸入一匯款金額,以產生匯款處理要求。
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會在匯款系統1a的螢幕中產生一匯款介面B’, 以供黃小宇輸入匯款對象資料和輸入一匯款金額。匯款對象資料可以是匯款對象的銀行帳號或手機號碼。在本新型中,黃小宇輸入匯款對象林小明的手機號碼「0910111111」,並輸入匯款金額「10000」,再按下匯款介面B’底下的「確定」按鈕;匯款介面產生模組90會根據林小明的電話資料「0910111111」、匯款金額「10000元」,而產生匯款處理要求。
接著,匯款系統1a會執行步驟S303,由於步驟S303和第一實施例的步驟S205一樣,因此不多做贅述。接著,匯款系統1a會執行步驟S303:產生一密碼輸入介面,以接收一對應密碼。
密碼提供模組60a會產生一密碼輸入介面C’,密碼輸入介面C’會要求使用者輸入自己的銀行帳號或手機後三碼,以再次確認使用者的身分。在本實施中,黃小宇輸入自己的手機後三碼「999」,以使密碼提供模組60a接收到「999」之對應密碼。
接著,匯款系統1a會執行步驟S304:驗證待驗證密碼是否與驗證密碼相符。
密碼提供模組60a收到「999」之對應密碼後,密碼驗證模組70會判斷待驗證密碼和驗證密碼(即為黃小宇的銀行帳號或手機後三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則匯款方法會終止;若是符合,則匯款系統1a會執行步驟S305,由於步驟S305和第一實施例的步驟S207一樣,因此不多做贅述。接著,匯款系統1a會執行於步驟S306:依據匯款要求將匯款金額匯入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會從資料庫10找到對應林小明的電話號碼0910111111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接著匯款服務執行模組50會依據匯款要求,將符合匯款金額的10000元,由黃小宇的銀行帳戶,匯入對應林小明的電話號碼0910111111之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藉由本新型的匯款系統1、1a的匯款機制,當使用者要匯款時,使用者不須記下匯款對象的銀行帳號;使用者可以輕鬆得選擇自己的手機通訊錄裡的聯絡人(即為匯款對象)的電話號碼,並輸入匯款金額和按下匯款按鈕,如此一來,匯款系統1、1a即可藉由該聯絡人的電話號碼而搜尋到該聯絡人的銀行帳號,以便使用者完成匯款。
1、1a‧‧‧匯款系統
10‧‧‧資料庫
20‧‧‧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
30、30a‧‧‧身分驗證模組
40‧‧‧匯款帳號識別模組
50‧‧‧匯款服務執行模組
60、60a‧‧‧密碼提供模組
70‧‧‧密碼驗證模組
80‧‧‧通知模組
90‧‧‧匯款介面產生模組
100‧‧‧匯款要求產生模組
110‧‧‧註冊模組
200‧‧‧電子裝置
210‧‧‧生物辨識模組
220‧‧‧通訊錄
240‧‧‧儲存模組
B、B’‧‧‧匯款介面
C、C’‧‧‧密碼輸入介面
D‧‧‧匯款完成通知
圖1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系統、電子裝置和外部通訊系統平台之系統架構圖。
圖2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通訊錄之示意圖。
圖4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介面之示意圖。
圖5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收到驗證密碼的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6係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匯款完成通知之示意圖。
圖7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系統之系統架構圖。
圖8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9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匯款介面之示意圖。
圖10係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之密碼輸入介面之示意圖。

Claims (7)

  1. 一種匯款系統,其係與一電子裝置訊號連接,以接收由一使用者透過該電子裝置發出之一匯款要求並完成相應之一匯款服務,其中該匯款處理要求包括一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以及一匯款金額,該匯款系統包括:
    一資料庫,儲存複數金融帳戶號碼,其中各該金融帳戶號碼皆對應一指定電話資訊;
    一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用以接收該匯款處理要求;
    一身分驗證模組,用以依據一生物驗證資訊,驗證該使用者是否為該複數金融帳戶號碼之其中之一之一合法使用者;
    一匯款帳號識別模組,依據該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尋找該資料庫與該待匯款電話號碼資訊相同之該指定電話資訊及對應該指定電話資訊之一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以及
    一匯款服務執行模組,訊號連接該資料庫、該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該身分驗證模組和該匯款帳號識別模組,該匯款服務執行模組依據該匯款要求,將該匯款金額匯入該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匯款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通訊錄,該匯款系統更包括一匯款要求產生模組以及一匯款介面產生模組;其中該通訊錄包括至少一通訊人資料,且該匯款要求產生模組顯示於該通訊錄,以供該使用者由該至少一通訊人資料中點選以產生一匯款要求;該匯款介面產生模組依據該匯款要求產生一匯款介面並顯示於該電子裝置,以供該使用者輸入一匯款金額,以產生該匯款處理要求,並將該匯款處理要求傳送給該匯款處理要求接收模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匯款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生物辨識模組,該生物驗證資訊由該生物辨識模組辨識該使用者的身分並產生該生物驗證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匯款系統,其中該匯款系統包括一註冊模組,供該合法使用者註冊該金融帳戶號碼和對應該金融帳戶號碼之該指定電話資訊,其中該至少一通訊人資料對應之通訊人需為該合法使用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匯款系統,更包括一密碼提供模組,其中該匯款服務執行模組依據該匯款要求,將該匯款金額匯入該待匯款金融帳戶號碼前,該密碼提供模組傳送一驗證密碼至該電子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匯款系統,更包括一密碼驗證模組,用以驗證該使用者藉由該電子裝置輸入之一待驗證密碼是否與該驗證密碼相符,若是,該匯款服務執行模組執行該匯款要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匯款系統,更包括一通知模組,該通知模組訊號連接該匯款服務執行模組,該匯款服務執行模組執行該匯款要求後,傳送一匯款完成通知給該電子裝置。
TW108208263U 2019-06-27 2019-06-27 匯款系統 TWM584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263U TWM584946U (zh) 2019-06-27 2019-06-27 匯款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263U TWM584946U (zh) 2019-06-27 2019-06-27 匯款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946U true TWM584946U (zh) 2019-10-11

Family

ID=6905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8263U TWM584946U (zh) 2019-06-27 2019-06-27 匯款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4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019B (zh) * 2019-12-05 2022-08-21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交易系統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019B (zh) * 2019-12-05 2022-08-21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交易系統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1760B2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application authentication element
JP4343459B2 (ja) 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方法
US20030115490A1 (en) Secure network and networked devices using biometrics
US20180268415A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personal identity authentic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financial card information stor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060242691A1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using a portable data support
JP6561345B2 (ja) 認証サーバ、声紋認証システム、及び声紋認証方法
CN106355141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6856146B2 (ja) 生体データ登録支援システム、生体データ登録支援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21244531A1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方法及装置
JP4746643B2 (ja) 本人確認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7133500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加密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02189702A (ja) 個人認証情報出力装置
KR20170111942A (ko) 고유정보연동 오티피(otp) 방식의 전자 인증 방법 및 전자 인증 시스템
TWM584946U (zh) 匯款系統
TWI722337B (zh) 交易系統、自動櫃員機及無卡交易方法
CN101303755A (zh) 电子移动装置及电子交易方法
US20240078531A1 (en) Mobile devic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lorawan communications
KR20100033903A (ko) 신개념 신용카드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 방법
JP2002269052A (ja) 携帯端末認証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認証方法ならびに携帯端末認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AU2016277629A1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application authentication element
JP2007080123A (ja) 自動取引システム
AU2015200732B2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application authentication element
CN101770668B (zh) 能与一电子交易装置进行交易的移动电话
JP2007052688A (ja) 自動取引システム
JP2006163875A (ja) 生体情報認証装置およびその生体情報認証装置を用いた情報処理端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