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84240U - 十字型扭力扳手 - Google Patents

十字型扭力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240U
TWM584240U TW107216862U TW107216862U TWM584240U TW M584240 U TWM584240 U TW M584240U TW 107216862 U TW107216862 U TW 107216862U TW 107216862 U TW107216862 U TW 107216862U TW M584240 U TWM584240 U TW M5842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od body
joint
cross
coup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水來
Original Assignee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弗拉舍精機株式會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弗拉舍精機株式會社 filed Critical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4240U/zh
Publication of TWM584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240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關於一種十字型扭力扳手,包括:一主桿體及一副桿體。該副桿體可移動地插接於該主桿體,於該副桿體上設有相互對應的複數結合部及複數扭力值標示部,各該扭力值標示部用以顯示該主桿體所處的該結合部位置所能提供的預設輸出扭力值。

Description

十字型扭力扳手
本創作係與扳手有關,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十字型扭力扳手。
一個產品常常會包含有複數個零組件,而各組件之間通常會使用緊固件來螺接結合,因此,用來帶動緊固件(如螺絲、螺栓)旋動的手工具是各家工廠中必備的重要工具之一,舉例但不限於:扭力扳手、T型扳手、起子、六角扳手…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緊固件在螺鎖於待連結零組件時之鬆緊度有其限制範圍,緊固件螺鎖過鬆將導致零組件之間會相互晃動,進而使得產品於運作時有極大之不穩定性容易造成危險,而緊固件螺鎖過緊則容易導致緊固件斷裂、零組件之間抵靠壓力過大造成結構變形等問題。
有鑑於上述因素,故業者常使用扭力扳手來旋緊緊固件,以透過扭力跳脫機構來提醒使用者已達到預設輸出扭力值,然而,扭力扳手的結構造型上,於使用時並不容易深入狹小空間內驅使緊固件轉動,故常受限於使用環境而無法廣泛使用。反觀,T型扳手雖然可以深入夾小空間中使用,但卻有使用者常常因不注意而導致輸出扭力過大造成螺鎖過度之情況發生。
因此,故要如何兼具二者優點成為業者較為困擾之問題,故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十字型扭力扳手,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十字型扭力扳手,扭力警示單元設於副桿體,當副桿體帶動主桿體轉動至預設輸出扭力值時會發生警示訊息提醒使用者。並且,使用者可透過將主桿體移動至副桿體之不同位置來可得到不同預設輸出扭力。此外,複數扭力值標示部的設計,讓使用者可直接透過目視之方式得知預設輸出扭力值的數據,十分地方便又快速。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十字型扭力扳手,包括:一主桿體及一副桿體。該主桿體包含有一工作頭、一第一握把部及一連接單元,該工作頭供組接一待轉動件,該連接單元設於該工作頭與該第一握把部之間,該連接單元包含有一插接孔及一定位組件;該副桿體包含有一第二握把部、一扭力警示單元及一本體,該扭力警示單元設於該第二握把部,該本體包含有一連接段及一結合段,該連接段樞接於該第二握把部且連接該扭力警示單元,於該結合段上設有複數呈間隔配置之結合部及複數扭力值標示部,該結合段插接於該插接孔,該複數結合部之其中一者可選擇性地與該定位組件相互結合,進而該主桿體可連結定位於該結合段不同位置,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分別對應該複數結合部地設於該結合段,各該扭力值標示部係用以顯示該副桿體驅動該主桿體轉動時之預設輸出扭力值,當達此預設輸出扭力值時,該扭力警示單元發出警示訊息。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創作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10,其顯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本創作之十字型扭力扳手包括:一主桿體1及一副桿體2。
較具體地說,該主桿體1包含有一工作頭11、一第一握把部14及一連接單元12,該工作頭11供組接一待轉動件5(如螺絲頭、套筒等等),該連接單元12設於該工作頭11與該第一握把部14之間,該連接單元12包含有一插接孔121及一定位組件131。更具體地說,該副桿體2包含有一第二握把部21、一扭力警示單元23及一本體24,該扭力警示單元23設於該第二握把部21,該本體24包含有一連接段241及一結合段242,該連接段241樞接於該第二握把部21且連接該扭力警示單元23,於該結合段242上設有複數呈間隔配置之結合部248及複數扭力值標示部3,該結合段242插接於該插接孔121,該複數結合部248之其中一者可選擇性地與該定位組件131相互結合,進而該主桿體1可連結定位於該結合段242不同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3分別對應該複數結合部248地設於該結合段242,各該扭力值標示部3係用以顯示該副桿體2驅動該主桿體1轉動時之預設輸出扭力值,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目視之方式得知該主桿體1位於不同的該結合部248時所能得到的預設輸出扭力值,有利於讓使用者快速調整該主桿體1至對應所欲輸出扭力值的該結合部248。而可以理解的是,當達此預設輸出扭力值時,該扭力警示單元23發出警示訊息以提醒使用者,其中,警示訊時不限於聲音、光線等等。
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結合部248之數量為五個,進而將該結合段242分割成一第一區段243、一第二區段244、一第三區段245及一第四區段246,其中,該第一區段243最遠離該連接段241,該第四區段246最接近該連接段241。並且,該第一區段243之長度、該第二區段242之長度、該第三區段245之長度、及該第四區段246之長度的比例為9~11:1:4~6:10~12,以滿足業界中較常使用之扭力輸出。
於使用時,該主桿體1與該副桿體2交叉結合成十字型態,該主桿體1有利於深入狹小空間中使用,而該副桿體2則可位於外面較空曠之環境,以利使用者透過該副桿體2來致動該主桿體1轉動。而該主桿體1係透過滑移於該副桿體2之結合段242的方式來改變輸出扭力值,因此無須透過額外的工具來調整扭力,於使用上十分地快速、便利。
較佳地,該結合段242包含有一平面部247,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3設於該平面部247,該平面部247有利生產時將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3刻於上方,且平坦之結構亦有利於使用者清楚觀看。此外,該平面部247可使得該結合段242係呈非圓形輪廓,可有效避免該副桿體2相對該主桿體1旋轉,並有讓使用者清楚得知該主桿體1與該副桿體2相互組裝方向性之優點。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3之數量為五,且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3之數值係朝向遠離該連接段241之方向遞增。
另一較佳地,一該結合部248係設置於該副桿體2之重心位置處,當該主桿體1結合於該結合部248時,使用者於轉動該副桿體2時能有較佳之轉動手感,該副桿體2可致動該主桿體1快速地旋動該待轉動件5,其中,設於該副桿體2之重心位置處的該結合部248係最靠近該連接段241。
接著,對該主桿體1與該副桿體2之插接結合之相關構造做較仔細之說明:各該結合部248係為凹槽,於本實施例中,各該結合部248環凹於該結合段242。該定位組件131包含有一操控件1311及一卡掣件1312,該卡掣件1312連接於該操控件1311而成同動關係,該操控件1311供外界操作而可移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其中,當該操控件1311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卡掣件1312之部分凸伸入該插接孔121內以嵌入該結合部248,以使該主桿體1確實地定位於該結合段242,而當該操控件1311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卡掣件1312之部分退出該插接孔121,以使該主桿體1可於該結合段242任意移動以便快速調整至欲想位置。
較佳地,該定位組件131另包含一第三彈性件1313,該第三彈性件1313之二端分別彈抵於該主桿體1及該卡掣件1312,進而使該操控件1311具有常態朝向該第一位置移動之趨勢,以提升於操作時之安全性,讓該卡掣件1312能抵抗外力而牢固地卡抵住該結合部248。另一較佳地,該操控件1311與該卡掣件1312一體成型以提升結構強度,而該卡掣件1312之輪廓較佳為弧狀以減少與該結合部248之間的磨耗。
更佳地,該十字型扭力扳手另包含有可選擇性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結合機構及一第二結合機構以輔助強化該主桿體1與該副桿體2之結合穩定度。較詳細地說,該第一結合機構包含有一凹孔41,該第二結合機構包含有一安裝孔42、一第二彈性件43及一卡件44,該卡件44及該第二彈性件43容設於該安裝孔42,該第二彈性件43用以彈抵該卡件44使其常態地凸出該安裝孔42以嵌入該凹孔41;其中,該第一結合機構及該第二結合機構其中一者設於該主桿體1之插接孔121、另一者設於該副桿體2之結合部248。更詳細地說,該第一結合機構設於該主桿體1,該凹孔41連通該插接孔121,該第二結合機構設於該副桿體2最鄰近該連接段241之一該結合部248,可以理解的是,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於各個該結合部248皆設置有該第二結合機構來強化結合度。
該扭力警示單元23包含有一跳脫件231、一推頂件232、一第一彈性件233及一調整組件234,該調整組件234可轉動地定位於該第二握把部21,該第一彈性件233之二端分別彈抵於該推頂件232及該調整組件234,該跳脫件231夾抵於該連接段241及該推頂件232之間;其中,當該十字型扭力扳手到達預設輸出扭力值時,該跳脫件231受該連接段241帶動而相對該推頂件232滑動,該連接段241敲擊該第二握把部21之一內壁22而發出警示訊息來提醒使用者。
較進一步地說,該扭力警示單元23另包含有一限制件235,該限制件235徑向地設於該連接段241且常態地抵靠於該第二握把部21之內壁22,而使該連接段241僅能朝向反向於該限制件235之方向樞擺跳脫。更進一步地說,由於旋鬆作業時並無須跳脫機制,故該連接段241透過該限制件235抵頂該內壁22後可讓該副桿體2能夠承受較大外力作用,進而使該主桿體1能夠產生較大之扭力來旋鬆緊固件。於本實施例中,一樞件236穿設該第二握把部21及該連接段241,該樞件236之延伸方向平行於該平面部247,該限制件235之延伸方向係垂直於該樞件236之延伸方向。
綜上,本創作之十字型扭力扳手,主桿體僅需透過滑移於副桿體之結合段之不同位置處即可得到不同輸出扭力值,無須借助其他工具來調整扭力值;並且,於副桿體上各結合部皆對應設有扭力值標示部,使用者僅須透過目視之方式即可得知輸出扭力值;此外,當達到輸出扭力值時,扭力警示單元可以發生聲響來提醒使用者。
1‧‧‧主桿體
11‧‧‧工作頭
12‧‧‧連接單元
121‧‧‧插接孔
131‧‧‧定位組件
1311‧‧‧操控件
1312‧‧‧卡掣件
1313‧‧‧第三彈性件
14‧‧‧第一握把部
2‧‧‧副桿體
21‧‧‧第二握把部
22‧‧‧內壁
23‧‧‧扭力警示單元
231‧‧‧跳脫件
232‧‧‧推頂件
233‧‧‧第一彈性件
234‧‧‧調整組件
235‧‧‧限制件
236‧‧‧樞件
24‧‧‧本體
241‧‧‧連接段
242‧‧‧結合段
243‧‧‧第一區段
244‧‧‧第二區段
245‧‧‧第三區段
246‧‧‧第四區段
247‧‧‧平面部
248‧‧‧結合部
3‧‧‧扭力值標示部
41‧‧‧凹孔
42‧‧‧安裝孔
43‧‧‧第二彈性件
44‧‧‧卡件
5‧‧‧待轉動件
圖1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第一使用態樣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分解圖。 圖3為圖2之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之局部剖面圖。 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1之另一視角之局部剖面圖。 圖7為圖6之局部放大圖。 圖8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第一結合機構及第二結合機構剖視圖。 圖9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第二使用態樣之立體圖。 圖10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第三使用態樣之立體圖。

Claims (10)

  1. 一種十字型扭力扳手,包括: 一主桿體,包含有一工作頭、一第一握把部及一連接單元,該工作頭供組接一待轉動件,該連接單元設於該工作頭與該第一握把部之間,該連接單元包含有一插接孔及一定位組件; 一副桿體,包含有一第二握把部、一扭力警示單元及一本體,該扭力警示單元設於該第二握把部,該本體包含有一連接段及一結合段,該連接段樞接於該第二握把部且連接該扭力警示單元,於該結合段上設有複數呈間隔配置之結合部及複數扭力值標示部,該結合段插接於該插接孔,該複數結合部之其中一者可選擇性地與該定位組件相互結合,進而該主桿體可連結定位於該結合段不同位置,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分別對應該複數結合部地設於該結合段,各該扭力值標示部係用以顯示該副桿體驅動該主桿體轉動時之預設輸出扭力值,當達此預設輸出扭力值時,該扭力警示單元發出警示訊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該扭力警示單元包含有一跳脫件、一推頂件、一第一彈性件及一調整組件,該調整組件可轉動地定位於該第二握把部,該第一彈性件之二端分別彈抵於該推頂件及該調整組件,該跳脫件夾抵於該連接段及該推頂件之間;其中,當該十字型扭力扳手到達預設輸出扭力值時,該跳脫件受該連接段帶動而相對該推頂件滑動,該連接段敲擊該第二握把部之一內壁而發出警示訊息。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該扭力警示單元另包含有一限制件,該限制件徑向地設於該連接段且常態地抵靠於該第二握把部之內壁,而使該連接段僅能朝向反向於該限制件之方向樞擺跳脫。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一樞件穿設該第二握把部及該連接段,該限制件之延伸方向係垂直於該樞件之延伸方向。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各該結合部係為凹槽,該定位組件包含有一操控件及一卡掣件,該卡掣件連接於該操控件而成同動關係,該操控件供外界操作而可移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其中,當該操控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卡掣件之部分凸伸入該插接孔內以嵌入該結合部,以使該主桿體定位於該結合段,當該操控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卡掣件之部分退出該插接孔,以使該主桿體可於該結合段任意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另包含有可選擇性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結合機構及一第二結合機構,該第一結合機構包含有一凹孔,該第二結合機構包含有一安裝孔、一第二彈性件及一卡件,該卡件及該第二彈性件容設於該安裝孔,該第二彈性件用以彈抵該卡件使其常態地凸出該安裝孔以嵌入該凹孔;其中,該第一結合機構及該第二結合機構其中一者設於該主桿體之插接孔、另一者設於該副桿體之結合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該第一結合機構設於該主桿體,該凹孔連通該插接孔,該第二結合機構設於該副桿體最鄰近該連接段之一該結合部。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一該結合部係設置於該副桿體之重心位置處。
  9.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該結合段包含有一平面部,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設於該平面部。
  10. 如請求項4所述的十字型扭力扳手,其中各該結合部係為凹槽,該定位組件包含有一操控件及一卡掣件,該卡掣件連接於該操控件而成同動關係,該操控件供外界操作而可移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其中,當該操控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卡掣件之部分凸伸入該插接孔內以嵌入該結合部,以使該主桿體定位於該結合段,當該操控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卡掣件之部分退出該插接孔,以使該主桿體可於該結合段任意移動;該十字型扭力扳手另包含有可選擇性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結合機構及一第二結合機構,該第一結合機構包含有一凹孔,該第二結合機構包含有一安裝孔、一第二彈性件及一卡件,該卡件及該第二彈性件容設於該安裝孔,該第二彈性件用以彈抵該卡件使其常態地凸出該安裝孔以嵌入該凹孔;其中,該第一結合機構及該第二結合機構其中一者設於該主桿體之插接孔、另一者設於該副桿體之結合部;該第一結合機構設於該主桿體,該凹孔連通該插接孔,該第二結合機構設於該副桿體最鄰近該連接段之一該結合部;一該結合部係設置於該副桿體之重心位置處;該結合段包含有一平面部,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設於該平面部;各該結合部環凹於該結合段;該複數結合部之數量為五個,進而將該結合段分割成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一第三區段及一第四區段,該第一區段最遠離該連接段,該第四區段最接近該連接段,該第一區段之長度、該第二區段之長度、該第三區段之長度、及該第四區段之長度的比例為9~11:1:4~6:10~12;設於該副桿體之重心位置處的該結合部係最靠近該連接段;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之數量為五,且該複數扭力值標示部之數值係朝向遠離該連接段之方向遞增;該操控件與該卡掣件一體成型,該卡掣件之輪廓為弧狀;該定位組件另包含一第三彈性件,該第三彈性件之二端分別彈抵於該主桿體及該卡掣件,進而使該操控件具有常態朝向該第一位置移動之趨勢;該樞件之延伸方向平行於該平面部。
TW107216862U 2018-12-12 2018-12-12 十字型扭力扳手 TWM584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862U TWM584240U (zh) 2018-12-12 2018-12-12 十字型扭力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862U TWM584240U (zh) 2018-12-12 2018-12-12 十字型扭力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240U true TWM584240U (zh) 2019-10-01

Family

ID=6905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862U TWM584240U (zh) 2018-12-12 2018-12-12 十字型扭力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4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12B (zh) * 2022-02-10 2023-02-1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912B (zh) * 2022-02-10 2023-02-1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0212B2 (en) Torque screwdriver
JP3209166U (ja) トルク調整機能を備えるトルクスリーブ
US6450067B1 (en) Ratchet driving tool
CN109605262B (zh) 套筒
TWI680839B (zh) 扭力套筒
TWI669194B (zh) 套筒
US20110094316A1 (en) Torque-Indicating Extensive Apparatus
US10160104B2 (en) Axis fixing device for a ratchet wrench and ratchet wrench including the same
US8342060B2 (en) Multi-function socket wrench
TWM584240U (zh) 十字型扭力扳手
US7069827B1 (en) Torque indication device for hand tools
US9056391B1 (en) Wrench with a lockable torque-setting mechanism
TWI473688B (zh) 雙向棘輪結構、扳手及換向方法
TWM518610U (zh) 棘輪扳手結構
TWM559779U (zh) 旋轉衝擊組件結構改良
US6925913B2 (en) Selective one-way wrench
US20130145908A1 (en) Drive tool device having two or more drives
EP2998071B1 (en) Wrench with a lockable torque-setting mechanism
TWI869246B (zh) 可變形之工具
US11325225B2 (en) Reciprocating wrench for quick combining fastener
TWM454288U (zh) 雙向棘輪結構與扳手
US11433513B2 (en) Multifunctional torque wrench
US11440165B2 (en) Quick reciprocating wrench
TWI564118B (zh) 開口扳手結構
US20060156867A1 (en) Three-dimensionally operable w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