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495013U -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5013U
TWM495013U TW103211839U TW103211839U TWM495013U TW M495013 U TWM495013 U TW M495013U TW 103211839 U TW103211839 U TW 103211839U TW 103211839 U TW103211839 U TW 103211839U TW M495013 U TWM495013 U TW M49501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edge
terminals
circuit board
portions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1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Ju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Bing Xu Pr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g Xu Pr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g Xu Prec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1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5013U/zh
Publication of TWM495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5013U/zh
Priority to US14/790,621 priority patent/US9431736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2Printed circuits being in the same plan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及其電連接器組合,尤指一種與 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電性連接之卡緣(Card Edge)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習知技術如中華民國公告第M442603號之卡緣線纜連接器 組合專利案,該線纜連接器組合包括絕緣體、電路板、線纜及蓋體,該絕緣體插設有複數第一端子及複數第二端子,且複數第一端子及複數第二端子可藉由電路板與該線纜達成電性連接。該些第一端子位於該些第二端子之上方,且第一端子之接觸部與第二端子之接觸部伸入該絕緣體之一插設空間。藉此,該插設空間可供外部電路板插入,使該些第一及第二端子電性接觸於外部電路板而完成電連接。其中,該些第一及第二端子均需透過焊接工序將每一端子之尾端與電路板上的焊接部焊固在一起。
惟,習知的卡緣線纜連接器需要繁雜的焊接設備及製程,才 能將該端子焊接於電路板,不僅人工作業繁複且製造難度較高,且維修時還需要將端子解焊,不利於返修作業,亦會增加整體之製造成本,故有改 良結構之必要,以符合需求。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卡緣連接器,其皆採 用兩對接的絕緣體將端子設置於兩者之中,並將端子設計成具有兩頭的彈性接觸部,使得前接觸部可電性接觸外部電路板,而後接觸部可電性接觸與柔性扁平排線電連接之電路轉板,故可解決習知採用焊接工序的製作成本高昂的問題,並降低了重工的困難度。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其採用上 述之卡緣連接器以解決習知採用焊接工序的製作成本高昂的問題,並降低了重工的困難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提供之卡緣連接器用於 連接一電路板。該卡緣連接器包含一第一絕緣體、一第二絕緣體、複數第一端子、複數第二端子、一電路轉板及一柔性扁平排線。該第一絕緣體設有一插設空間用以與該電路板耦接,該第一絕緣體具有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上方的複數第一端子孔及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下方的複數第二端子孔。該第二絕緣體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後端面,該前端面與該第一絕緣體對接,且該前端面設有與該些第一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一槽孔及與該些第二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二槽孔,該後端面設有一插槽。該些第一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一槽孔中。該些第二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中,其中該些第一端子及該些第二端子具有複數前接觸部及複數後接觸部,該些前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二端子孔伸入該插設空間,該些後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槽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伸入該插槽。該電 路轉板插設於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該電路轉板具有複數第一導電部、複數第二導電部及複數焊接部,其中該些後接觸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該柔性扁平排線具有複數導體,該些導體焊固於該電路轉板之該些焊接部。
在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該些第一導電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 一上表面,該些第二導電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一下表面,該些第一端子之該些後接觸部電性接觸該些第一導電部,該些第二端子之該些後接觸部電性接觸該些第二導電部。進一步來說,該些焊接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表面,且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焊接部。另外,該卡緣連接器與該電路板耦接定義出一對接方向,該電路轉板平行該對接方向。在此實施例中,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設有一定位部,使得該電路轉板插入時可固持於該插槽內。
在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該些第一端子位於該些第二端子之上 方,且該些第一端子與該些第二端子呈交錯排列。
在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該第二絕緣體之該後端面設有一長槽 孔,該柔性扁平排線可穿過該長槽孔而從該第二絕緣體之底面引出。據此,該柔性扁平排線彎折形成複數個彎折部。
為達成上述另一目的,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提供之卡緣連接器 組合包含一第一絕緣體、一第二絕緣體、複數第一端子、複數第二端子、一電路轉板、一柔性扁平排線及一電路板。該第一絕緣體設有一插設空間,該第一絕緣體具有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上方的複數第一端子孔及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下方的複數第二端子孔。該第二絕緣體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後端面, 該前端面與該第一絕緣體對接,且該前端面設有與該些第一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一槽孔及與該些第二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二槽孔,該後端面設有一插槽。該些第一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一槽孔中。該些第二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中,其中該些第一端子及該些第二端子具有複數前接觸部及複數後接觸部,該些前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二端子孔伸入該插設空間,該些後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槽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伸入該插槽。該電路轉板插設於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該電路轉板具有複數第一導電部、複數第二導電部及複數焊接部,其中該些後接觸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該柔性扁平排線具有複數導體,該些導體焊固於該電路轉板之該些焊接部。該電路板具有一卡緣部,該卡緣部之正面及背面具有複數導電部,該卡緣部可插入該第一絕緣體之插設空間,且該些第一端子之前接觸部可電性接觸於該卡緣部正面之該些導電部,該些第二端子之前接觸部可電性接觸於該卡緣部背面之該些導電部。
在一較佳實施例之中,該第一絕緣體設置有一防呆結構,使 得該卡緣部僅能以單一方向插入該插設空間。具體而言,該防呆結構為設置在該第一絕緣體之一側邊的溝槽。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採用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後接 觸部可上下彈性接觸電路轉板,因此無須採用焊接方式連接,據此解決了習知採用焊接方式的問題。此外,也由於採用彈性接觸,因此增加了返修的方便性。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懂,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卡緣連接器
10‧‧‧第一絕緣體
11‧‧‧第一端子孔
12‧‧‧插設空間
13‧‧‧第二端子孔
20‧‧‧第二絕緣體
21‧‧‧第一槽孔
22‧‧‧前端面
23‧‧‧第二槽孔
24‧‧‧後端面
25‧‧‧插槽
28‧‧‧定位部
29‧‧‧長槽孔
30‧‧‧第一端子
40‧‧‧第二端子
50‧‧‧電路轉板
51‧‧‧第一導電部
53‧‧‧第二導電部
55‧‧‧焊接部
60‧‧‧柔性扁平排線
62‧‧‧導體
65‧‧‧彎折部
70‧‧‧電路板
72‧‧‧卡緣部
75‧‧‧導電部
80‧‧‧防呆結構
85‧‧‧溝槽
120‧‧‧前接觸部
140‧‧‧後接觸部
520‧‧‧上表面
540‧‧‧下表面
D‧‧‧對接方向
第1圖繪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之爆炸圖。
第2圖為此實施例之部分元件之爆炸圖。
第3圖為此實施例之第一絕緣體與複數第一及第二端子之爆炸圖。
第4圖為第3圖之組裝立體圖。
第5圖及第6圖為第一絕緣體與第二絕緣體之組裝示意圖。
第7圖為第6圖之A-A剖面圖。
第8圖為第6圖之B-B剖面圖。
第9圖為此佳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之底視立體圖。
第10圖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組合之局部分解圖。
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創作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創作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內」,「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在圖中,結構相似的單元是以相同標號表示。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繪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之爆炸圖。本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1用於連接一電路板(圖未示)。卡緣連接器1包含第一絕緣體10、第二絕緣體20、複數第一端子30、複數第二端子 40、電路轉板50及柔性扁平排線(Flex Flat Cable或Flexible Flat Cable,簡稱FFC)60。
如圖所示,第一絕緣體10設有一插設空間12用以與該電路板 耦接。第一絕緣體10具有位於插設空間12之上方的複數第一端子孔11及位於該插設空間12之下方的複數第二端子孔13。
請一併參照第1圖至第4圖,第2圖為此實施例之部分元件之 爆炸圖、第3圖為此實施例之第一絕緣體與複數第一及第二端子之爆炸圖、第4圖為第3圖之組裝立體圖。第二絕緣體20具有前端面22及後端面24,前端面22與第一絕緣體10對接,且前端面22設有與該些第一端子孔11連通之複數第一槽孔21及與該些第二端子孔13連通之複數第二槽孔23。此外,第二絕緣體20之後端面24設有一插槽25。該些第一端子30設置於該些第一端子孔11及該些第一槽孔21中。類似地,該些第二端子40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孔13及該些第二槽孔23中。在此實施例之中,該些第一端子30位於該些第二端子40之上方,且該些第一端子30與該些第二端子40呈交錯排列。
請一併參照第5圖至第8圖,第5圖及第6圖為第一絕緣體與第 二絕緣體之組裝示意圖;第7圖為第6圖之A-A剖面圖;第8圖為第6圖之B-B剖面圖。該些第一端子30及該些第二端子40具有複數前接觸部120及複數後接觸部140,該些前接觸部120透過該些第一端子孔11及該些第二端子孔13伸入該插設空間12,該些後接觸部140透過該些第一槽孔21及該些第二槽孔23伸入該插槽25。
如第2圖及第7至8圖所示,電路轉板50插設於第二絕緣體20 之插槽25。電路轉板50具有複數第一導電部51、複數第二導電部53及複數 焊接部55。該些第一端子30及該些第二端子40之後接觸部140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導電部51及該些第二導電部53。具體而言,該些第一導電部51設置於該電路轉板50之上表面520,該些第二導電部53設置於該電路轉板50之下表面540。據此,該些第一端子30之該些後接觸部140電性接觸該些第一導電部51,該些第二端子40之該些後接觸部140電性接觸該些第二導電部53。
另一方面,柔性扁平排線60具有複數導體62,該些導體62 焊固於該電路轉板50之該些焊接部55。值得一提的是,導體62及焊接部55上還可覆蓋有絕緣膠(圖未示),以確保兩者連接之牢固性。在此實施例中,該些焊接部55設置於電路轉板50之表面,且該些第一導電部51及該些第二導電部53均電性連接於該些焊接部55。也就是說,上下表面之第一導電部51及第二導電部53均透過電路轉板50內之走線連接至該些焊接部55。在此實施例中,該些焊接部55之間距小於等於第一導電部51及該些第二導電部53之間距。
請再參照第1圖及第2圖,該卡緣連接器1與該電路板耦接定 義出一對接方向D,該電路轉板50平行該對接方向D。值得一提的是,該第二絕緣體20之插槽25設有一定位部28,使得該電路轉板50插入時可固持於該插槽25內。然而,需要返修時,可扳開插槽25而抽出電路轉板50而無須進行解焊的程序。
請一併參照第8圖及第9圖,第9圖為此佳實施例之卡緣連接 器之底視立體圖。第二絕緣體20之後端面24設有一長槽孔29,該柔性扁平排線60可穿過該長槽孔29而從該第二絕緣體20之底面引出。詳細而言,該柔性扁平排線60彎折形成複數個彎折部65,用以加強連結之牢固度。
以下將詳細介紹採用上述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1的卡緣連接 器組合。請一併參照第1圖至第10圖,第10圖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組合之局部分解圖。本實施例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包含。卡緣連接器1包含第一絕緣體10、第二絕緣體20、複數第一端子30、複數第二端子40、電路轉板50、柔性扁平排線60及電路板70。
該第一絕緣體10設有一插設空間12,該第一絕緣體10具有位 於該插設空間12之上方的複數第一端子孔11及位於該插設空間12之下方的複數第二端子孔13。該第二絕緣體40具有前端面22及後端面24,前端面22與第一絕緣體10對接,且該前端面22設有與該些第一端子孔11連通之複數第一槽孔21及與該些第二端子孔13連通之複數第二槽孔23。該後端面24設有一插槽25。該些第一端子30設置於該些第一端子孔11及該些第一槽孔21中。該些第二端子40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孔13及該些第二槽孔23中,其中該些第一端子30及該些第二端子40具有複數前接觸部120及複數後接觸部142,該些前接觸120部透過該些第一端子孔11及該些第二端子孔13伸入該插設空間12,該些後接觸部140透過該些第一槽孔21及該些第二槽孔23伸入該插槽25。電路轉板50插設於該第二絕緣體20之該插槽25,該電路轉板50具有複數第一導電部51、複數第二導電部53及複數焊接部55,其中該些後接觸部140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導電部51及該些第二導電部53。該柔性扁平排線60具有複數導體62,該些導體62焊固於該些焊接部55。相同的元件說明請參考前述,在此不予以重複。
如第10圖所示,該電路板70具有一卡緣部72,該卡緣部72 之正面及背面具有複數導電部75,該卡緣部72可插入該第一絕緣體10之插 設空間12,且該些第一端子30之前接觸部120可電性接觸於該卡緣部72正面之該些導電部75,該些第二端子40之前接觸部120可電性接觸於該卡緣部72背面之該些導電部75。
值得一提的是,該第一絕緣體10設置有一防呆結構80,使得 該卡緣部72僅能以單一方向插入該插設空間12。具體而言,該防呆結構80為設置在該第一絕緣體10之一側邊的溝槽85。然而,本創作並不限制防呆結構80的具體結構,其他的防呆結構亦在本創作之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採用第一端子30及第二端子40之後接觸部 140可上下彈性接觸電路轉板50,因此無須採用焊接方式連接。據此解決了習知採用焊接方式的問題。此外,也由於採用彈性接觸,因此增加了返修的方便性。
雖然本創作以已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變更和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卡緣連接器
10‧‧‧第一絕緣體
11‧‧‧第一端子孔
12‧‧‧插設空間
13‧‧‧第二端子孔
20‧‧‧第二絕緣體
21‧‧‧第一槽孔
22‧‧‧前端面
23‧‧‧第二槽孔
24‧‧‧後端面
30‧‧‧第一端子
40‧‧‧第二端子
50‧‧‧電路轉板
60‧‧‧柔性扁平排線
D‧‧‧對接方向

Claims (18)

  1. 一種卡緣連接器,用於連接一電路板,該卡緣連接器包含:一第一絕緣體,設有一插設空間用以與該電路板耦接,該第一絕緣體具有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上方的複數第一端子孔及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下方的複數第二端子孔;一第二絕緣體,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後端面,該前端面與該第一絕緣體對接,且該前端面設有與該些第一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一槽孔及與該些第二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二槽孔,該後端面設有一插槽;複數第一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一槽孔中;複數第二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中,其中該些第一端子及該些第二端子具有複數前接觸部及複數後接觸部,該些前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二端子孔伸入該插設空間,該些後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槽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伸入該插槽;一電路轉板,插設於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該電路轉板具有複數第一導電部、複數第二導電部及複數焊接部,其中該些後接觸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以及一柔性扁平排線,具有複數導體,該些導體焊固於該電路轉板之該些焊接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些第一導電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一上表面,該些第二導電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一下表面,該些第一端子之該些後接觸部電性接觸該些第一導電部,該些第二端子之該些後接觸部電性接觸該些第二導電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些焊接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表面,且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焊接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卡緣連接器與該電路板耦接定義出一對接方向,該電路轉板平行該對接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設有一定位部,使得該電路轉板插入時可固持於該插槽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些第一端子位於該些第二端子之上方,且該些第一端子與該些第二端子呈交錯排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絕緣體之該後端面設有一長槽孔,該柔性扁平排線可穿過該長槽孔而從該第二絕緣體之底面引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其中該柔性扁平排線彎折形成複數個彎折部。
  9. 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包含:一第一絕緣體,設有一插設空間,該第一絕緣體具有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上方的複數第一端子孔及位於該插設空間之下方的複數第二端子孔;一第二絕緣體,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後端面,該前端面與該第一絕緣體對接,且該前端面設有與該些第一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一槽孔及與該些第二端子孔連通之複數第二槽孔,該後端面設有一插槽;複數第一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一槽孔中;複數第二端子,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中,其中該些第一端子及該些第二端子具有複數前接觸部及複數後接觸部,該些前接觸 部透過該些第一端子孔及該些第二端子孔伸入該插設空間,該些後接觸部透過該些第一槽孔及該些第二槽孔伸入該插槽;一電路轉板,插設於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該電路轉板具有複數第一導電部、複數第二導電部及複數焊接部,其中該些後接觸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一柔性扁平排線,具有複數導體,該些導體焊固於該電路轉板之該些焊接部;以及一電路板,具有一卡緣部,該卡緣部之正面及背面具有複數導電部,該卡緣部可插入該第一絕緣體之插設空間,且該些第一端子之前接觸部可電性接觸於該卡緣部正面之該些導電部,該些第二端子之前接觸部可電性接觸於該卡緣部背面之該些導電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些第一導電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一上表面,該些第二導電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一下表面,該些第一端子之該些後接觸部電性接觸該些第一導電部,該些第二端子之該些後接觸部電性接觸該些第二導電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些焊接部設置於該電路轉板之表面,且該些第一導電部及該些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於該些焊接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卡緣連接器與該電路板耦接定義出一對接方向,該電路轉板平行該對接方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第二絕緣體之該插槽設有一定位部,使得該電路轉板插入時可固持於該插槽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些第一端子位於該些第二端子之上方,且該些第一端子與該些第二端子呈交錯排列。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第二絕緣體之該後端面設有一長槽孔,該柔性扁平排線可穿過該長槽孔而從該第二絕緣體之底面引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柔性扁平排線彎折形成複數個彎折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第一絕緣體設置有一防呆結構,使得該卡緣部僅能以單一方向插入該插設空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中該防呆結構為設置在該第一絕緣體之一側邊的溝槽。
TW103211839U 2014-07-03 2014-07-03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TWM495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1839U TWM495013U (zh) 2014-07-03 2014-07-03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US14/790,621 US9431736B2 (en) 2014-07-03 2015-07-02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1839U TWM495013U (zh) 2014-07-03 2014-07-03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013U true TWM495013U (zh) 2015-02-01

Family

ID=5301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1839U TWM495013U (zh) 2014-07-03 2014-07-03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31736B2 (zh)
TW (1) TWM49501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9311B2 (en) * 2016-08-08 2019-10-0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US11735847B2 (en) * 2020-08-19 2023-08-22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0899A (en) * 1988-06-20 1989-07-25 Maynard Scott D Connector for interfacing a disk drive with a computer
TWM454650U (zh) * 2012-06-15 2013-06-01 Bing Xu Prec Co Ltd 卡緣線纜連接器組合(二)
US9033744B2 (en) * 2012-06-15 2015-05-19 Bing Xu Precision Co., Ltd. Card edg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M442603U (en) 2012-06-15 2012-12-01 Bing Xu Prec Co Ltd Card astrag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1)
US9520678B2 (en) * 2014-01-18 2016-12-13 Nextronics Engineering Corp. Signal transmission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06152A1 (en) 2016-01-07
US9431736B2 (en) 201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3329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US93314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196011U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438969B (zh) 電連接器
TWI388098B (zh) 電連接器組件
CN20459702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201842713A (zh) 具有端接於電纜排流線的接地匯流排的電氣裝置
TW201334300A (zh) 電連接器及使用該電連接器之電子裝置
TWM518826U (zh) 插頭電連接器與插座電連接器
TW201421820A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JP629973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WO2009031631A1 (ja) コネクタ
JP201111915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520732U (zh) 插頭電連接器與插座電連接器
TWI655806B (zh) 連接器及其電源供應裝置
TWM457332U (zh) 電連接裝置及其電連接器
TWM495013U (zh)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TWM518835U (zh) 電子連接器結構
CN204885639U (zh) 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TWM505082U (zh) 連接器組合
CN106257755A (zh) 连接器
TWM511147U (zh) 電連接器
JP2020068199A5 (zh)
TWI640131B (zh)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module
TWI658651B (zh) 電連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