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8651B - 電連接件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58651B TWI658651B TW106121709A TW106121709A TWI658651B TW I658651 B TWI658651 B TW I658651B TW 106121709 A TW106121709 A TW 106121709A TW 106121709 A TW106121709 A TW 106121709A TW I658651 B TWI658651 B TW I65865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receiving groove
- wire receiving
- groove
- insulating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一種電連接件,其包括絕緣基板、複數接線端子和導線。
所述絕緣基板具有一承載面和自承載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固定槽。所述接線端子沿垂直承載面方向安裝固定至所述絕緣基板上,並且具有與第一固定槽固定配合的第一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出絕緣基板的對接部、連接於第一固定部另一端的第一接線部。所述導線伸入第一接線部,並且藉由第一接線部與接線端子固定連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件,尤其涉及一種方便焊接的電連接件。
導線可見於各種電器設備中,以用於進行各種訊號傳輸。習知導線均藉由焊接直接連接至相應電器設備之電路板上;藉此,於需要連接之導線較多時,各個導線之一一焊接以及其與電路板上相應位置的對應設置就會比較麻煩,需要花費較多的技術人力和時間;又,於相鄰導線位置較為相近時,導線電連接位置處於進行焊接時還容易相互接觸短路。
有鑒於此,確有必要對傳統連接方式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便焊接的電連接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連接件,其包括:絕緣基板,具有一承載面和自承載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固定槽;複數接線端子,沿垂直承載面方向安裝固定至所述絕緣基板上,並且具有與第一固定槽固定配合的第一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出絕緣基板的對接部、連接於第一固定部另一端的第一接線部;導線,伸入第一接線部,並且藉由第一接線部與接線端子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固定部呈倒U型,並且具有與承載面平行的第一基部、自第一基部兩側分別延伸的第一固定腳,所述第一固定槽對應所述第一固定腳成對間隔設置,所述對接部和第一接線部分別與第一基部兩側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板上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至第一接線部下方的第一導線收容槽,所述第一接線部向下伸入第一導線收容槽內,所述導線具有與所述第一接線部鉚接的線芯。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接線端子於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線部之間還連接設置有第一過渡部,所述絕緣基板於第一導線收容槽前方還連通設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之寬度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寬度,並與第一過渡部之寬度相適應,以使得所述第一過渡部兩側可與容置槽兩側內壁抵持限位。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板朝向第一導線收容槽內突設有卡線突起。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接線端子還具有連接於第一接線部後方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絕緣基板具有自承載面凹陷以與第二固定部相固定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橫向位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兩側,所述第二固定部呈倒U型,並且具有與承載面平行的第二基部、自第二基部兩側分別伸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內的第二固定腳。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深度設置為不小於所述導線之外徑;並且所述絕緣基板於接線端子周圍位置處自所述承載面整體向下凹陷形成凹部,所述接線端子之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均收容於凹部內,
並且未突出至承載面外側。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接線端子還具有連接於所述第二固定部後方的第二接線部,所述第二接線部伸入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中,並且將導線鉚接於其中。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板上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導線收容槽、連通於第一導線收容槽後方的第二導線收容槽和連通於第二導線收容槽後方的第三導線收容槽,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和第三導線收容槽相平行,第三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所述導線沿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導線收容槽延伸。
作為本發明之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基板上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導線收容槽、連通於第一導線收容槽後方的第二導線收容槽和連通第二導線收容槽的第三導線收容槽,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和第三導線收容槽相垂直,第三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所述導線沿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導線收容槽延伸。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電連接件中藉由將導線與接線端子固定連接,然後藉由接線端子將導線統一預先固定至一絕緣基板上,藉此可使得導線於出廠前即可排列歸位好,進而於焊接時,僅需將電連接件之各對接部與相應電路板上金手指對齊後即可進行一次性焊接操作,連接方便、快捷,並且絕緣基板還可有效避免相鄰導線連接位置處的接觸短路,保證訊號之正常穩定傳輸;又,本發明電連接件整體結構也比較簡單,安裝方便快捷。
100、100’、100”‧‧‧電連接件
200‧‧‧電路板
1、1’、1”‧‧‧絕緣基板
11‧‧‧對接面
12‧‧‧後端面
13‧‧‧側面
14‧‧‧承載面
15‧‧‧第一固定槽
16、161、161”‧‧‧第一導線收容槽
162、162”‧‧‧第二導線收容槽
163、163”‧‧‧第三導線收容槽
17‧‧‧容置槽
18‧‧‧第二固定槽
19‧‧‧凹部
10‧‧‧卡線突起
2‧‧‧接線端子
21‧‧‧第一固定部
211‧‧‧第一基部
212‧‧‧第一固定腳
2121‧‧‧倒刺結構
22‧‧‧對接部
23‧‧‧第一接線部
24‧‧‧第一過渡部
25‧‧‧第二固定部
251‧‧‧第二基部
252‧‧‧第二固定腳
2521‧‧‧倒刺結構
27‧‧‧第二接線部
28‧‧‧第二過渡部
3、3’‧‧‧導線
31‧‧‧線芯
第一圖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電連接件與一電路板相焊接的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件之絕緣基板的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件之線纜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電連接件與一電路板相焊接的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中電連接件與一電路板相焊接的立體圖。
請一併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為本發明電連接件100之一較佳實施例。所述電連接件100用以與一電路板200相對接,並包括絕緣基板1和固定於絕緣基板1上的複數線纜組件。每一線纜組件包括一接線端子2和與接線端子2電性連接的導線3。
其中,結合第一圖和第二圖所示,所述絕緣基板1呈平板狀,並具有相鄰所述電路板200設置的對接面11、與對接面11相對的後端面12、連接對接面11和後端面12兩側的兩側面13、位於頂部的承載面14和自承載面14凹陷形成以固定所述接線端子2的第一固定槽15。
結合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所述接線端子2沿垂直承載面14方向安裝固定至所述絕緣基板1上,並且具有與第一固定槽15固定配合的第一固定部21、自第一固定部21一端向前延伸出絕緣基板1的對接部22、連接於第一固定部21另一端的第一接線部23。所述導線3伸入第一接線部23,並且藉由第一接線部23與接線端子2固定連接。
具體地,所述對接部22呈平板狀設置。所述第一固定槽15靠近所述對接面11設置,以使接線端子2靠近電路板200之位置處定位穩固,從而於將對接部22與電路板200進行焊接時方便對準,且焊接時不會晃動而使相鄰接線端子2
接觸而導致短路。
優選地,為保證第一固定部21之固持穩固性,將所述第一固定部21設置為呈倒U型,並且具有與承載面14平行的第一基部211、自第一基部211兩側分別延伸的第一固定腳212。所述對接部22和第一接線部23分別與第一基部211兩側相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槽15也對應所述第一固定腳212成對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固定腳212兩側藉由設置倒刺結構2121與第一固定槽15內壁干涉固定。
進一步地,為保護所述接線端子2與導線3之連接處,所述絕緣基板1上還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至第一接線部23下方的第一導線收容槽16。所述第一接線部23向下伸入第一導線收容槽16內,所述導線3具有位於前端以與所述第一接線部23鉚接的線芯31。所述導線3於前端線芯31後方之部分主體部分也收容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內,所述絕緣基板1朝向第一導線收容槽16內突設有用以限制導線3向外脫離的卡線突起10。
結合第二圖可知,所述接線端子2於第一固定部21和第一接線部23之間還連接設置有第一過渡部24。所述絕緣基板1於第一導線收容槽16前方還連通設置有一容置槽17,所述容置槽17之寬度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之寬度,並與第一過渡部24之寬度相適應,以使得所述第一過渡部24兩側可與容置槽17兩側內壁抵持限位,防止第一基部211與第一過渡部24之連接處撕裂。所述第一固定槽15設置于所述容置槽17兩側。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為加強固定穩固性,所述接線端子2還具有連接於第一接線部23後方的第二固定部25、連接於所述第二固定部25後方的第二接線部27。所述第二固定部25和第一接線部23之間、第二固定部25和第二接線部27之間均藉由第二過渡部28相互連接。所述第二固定
部25也呈倒U型設置,並且具有與承載面14平行的第二基部251、自第二基部251兩側分別伸入所述第二固定槽18內的第二固定腳252。
相應地,所述絕緣基板1具有自承載面14凹陷以與第二固定部25相固定的第二固定槽18。所述第二固定槽18沿橫向位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兩側。所述第二固定腳252兩側也藉由設置倒刺結構2521與第二固定槽18內壁干涉固定。
所述第二接線部27伸入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中,並且將導線3於前端線芯31後方之主體部分鉚接於其中。前述卡線突起10位於所述第二固定槽18後方。
進一步地,為對本發明中所述線纜組件進行保護,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之深度設置為不小於所述導線3之外徑;並且所述絕緣基板1於接線端子2周圍位置處自所述承載面14整體向下凹陷形成凹部19,藉此使得接線端子2之第一基部211和第二基部251均收容於凹部19內,進而其整體基本上不會突出至承載面14外側。
又,如第一圖、第二圖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均沿前後方向延伸並向後貫穿所述絕緣基板1,使得複數導線3均沿前後方向延伸設置於絕緣基板1上。
作為本發明電連接件100’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結合第四圖所示,為滿足出線需求,相較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絕緣基板1’上除設置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導線收容槽161外,還設置有連通於第一導線收容槽161後方的第二導線收容槽163和連通於第二導線收容槽163後方的第三導線收容槽163;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1未向後貫穿絕緣基板1’,所述第三導線收容槽163
向後貫穿絕緣基板1’。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1和第三導線收容槽163相平行,而第三導線收容槽163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1之間的距離,所述導線3’沿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導線收容槽161、162、163延伸,進而使得導線3’於絕緣基板1’後方聚集起來。
結合第五圖所示,作為本發明電連接件100”之又一較佳實施例,為滿足出線需求,相較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絕緣基板1”上除設置沿前後方向延伸之第一導線收容槽161”外,還設置有連通於第一導線收容槽161”後方的第二導線收容槽162”和連通第二導線收容槽162”的第三導線收容槽163”;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1”未向後貫穿絕緣基板1”,所述第三導線收容槽163”側向貫穿絕緣基板1”。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1”和第三導線收容槽163”相垂直,第三導線收容槽163”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161”之間的距離,所述導線3”沿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導線收容槽161”、162”、163”延伸,進而使得導線3”於絕緣基板1”一側方聚集起來。
藉由以上可知,本發明電連接件100、100’、100”中藉由將導線3、3’、3”與接線端子2固定連接,然後藉由接線端子2將導線3、3’、3”統一預先固定至一絕緣基板1、1’、1”上,藉此可使得導線3、3’、3”於出廠前即可排列歸位好,進而於焊接時,僅需將電連接件100、100’、100”之各個對接部22與相應電路板上金手指對齊後即可進行一次性焊接操作,連接方便、快捷,另,絕緣基板1、1’、1”還可有效避免相鄰導線3、3’、3”連接位置處之接觸短路,保證訊號的正常穩定傳輸;此外,本發明電連接件100、100’、100”整體結構也比較簡單,安裝方便快捷。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發明之教
導下所作之針對本發明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Claims (10)
- 一種電連接件,包括:絕緣基板,具有一承載面和自所述承載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固定槽;複數接線端子,沿垂直所述承載面方向安裝固定至所述絕緣基板上,並且具有與所述第一固定槽固定配合的第一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出絕緣基板的對接部、連接於所述第一固定部另一端的第一接線部;導線,伸入前述第一接線部,並且藉由所述第一接線部與所述接線端子固定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呈倒U型,並且具有與所述承載面平行的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兩側分別延伸的第一固定腳,所述第一固定槽對應所述第一固定腳成對間隔設置,所述對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線部分別與所述第一基部兩側相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絕緣基板上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接線部下方的第一導線收容槽,所述第一接線部向下伸入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內,所述導線具有與所述第一接線部鉚接的線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接線端子於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接線部之間還連接設置有第一過渡部,所述絕緣基板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前方還連通設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之寬度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寬度,並與所述第一過渡部之寬度相適應,以使得所述第一過渡部兩側可與所述容置槽兩側內壁抵持限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絕緣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內突設有卡線突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接線端子還具有連接於所述第一接線部後方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絕緣基板具有自所述承載面凹陷以與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固定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橫向位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兩側,所述第二固定部呈倒U型,並且具有與所述承載面平行的第二基部、自所述第二基部兩側分別伸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內的第二固定腳。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深度設置為不小於所述導線之外徑;並且所述絕緣基板於所述接線端子周圍位置處自所述承載面整體向下凹陷形成凹部,所述接線端子之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均收容於凹部內,並且未突出至承載面外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接線端子還具有連接於所述第二固定部後方的第二接線部,所述第二接線部伸入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中,並且將導線鉚接於其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絕緣基板上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導線收容槽、連通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後方的第二導線收容槽和連通於所述第二導線收容槽後方的第三導線收容槽,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和第三導線收容槽相平行,所述第三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所述導線沿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導線收容槽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件,其中所述絕緣基板上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第一導線收容槽、連通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後方的第二導線收容槽和連通所述第二導線收容槽的第三導線收容槽,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和所述第三導線收容槽相垂直,所述第三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第一導線收容槽之間的距離,所述導線沿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導線收容槽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21709A TWI658651B (zh) | 2017-06-29 | 2017-06-29 | 電連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21709A TWI658651B (zh) | 2017-06-29 | 2017-06-29 | 電連接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06238A TW201906238A (zh) | 2019-02-01 |
TWI658651B true TWI658651B (zh) | 2019-05-01 |
Family
ID=6621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1709A TWI658651B (zh) | 2017-06-29 | 2017-06-29 | 電連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5865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34911B (en) * | 2002-12-11 | 2005-06-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able connector having cross-talk suppressing fea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connector |
TWM329257U (en) * | 2007-10-22 | 2008-03-21 | Joinsoon Electronic Mfg Co Ltd | Connector with branch base and adapting circuit board |
TW201614908A (en) * | 2014-10-03 | 2016-04-16 | Excel Cell Elect Co Ltd | Wire terminal block |
-
2017
- 2017-06-29 TW TW106121709A patent/TWI65865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34911B (en) * | 2002-12-11 | 2005-06-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able connector having cross-talk suppressing fea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connector |
TWM329257U (en) * | 2007-10-22 | 2008-03-21 | Joinsoon Electronic Mfg Co Ltd | Connector with branch base and adapting circuit board |
TW201614908A (en) * | 2014-10-03 | 2016-04-16 | Excel Cell Elect Co Ltd | Wire terminal bloc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06238A (zh) | 2019-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497366U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TWI648916B (zh) | 插頭連接器 | |
CN206490200U (zh) | 线对板电连接器 | |
JP6299733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05863454U (zh) | 电源端子及电连接器 | |
TW202013823A (zh) | 電連接器 | |
TWM481515U (zh) | 電連接器 | |
TWI558005B (zh) |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connector | |
CN205509074U (zh) | 插座连接器 | |
TWI658651B (zh) | 電連接件 | |
CN207320401U (zh)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 | |
CN210111175U (zh) | 电连接器 | |
TWI593178B (zh) | 插座連接器 | |
WO2019153336A1 (zh) | 电连接器 | |
JP5271314B2 (ja) | 表面実装用接続端子 | |
TWM511147U (zh) | 電連接器 | |
TWM495013U (zh) |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 |
TWI696325B (zh) | 插頭連接器 | |
TWM512840U (zh) | 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 |
KR101477730B1 (ko) | 전자 커넥터 | |
CN210897717U (zh) | 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 |
JP7246616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構造 | |
TWI672875B (zh) |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的電連接器組合 | |
TWM541134U (zh) | 線對板電連接器 | |
TWI661615B (zh) | 車用連接器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