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9076U - 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 Google Patents
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69076U TWM469076U TW101222388U TW101222388U TWM469076U TW M469076 U TWM469076 U TW M469076U TW 101222388 U TW101222388 U TW 101222388U TW 101222388 U TW101222388 U TW 101222388U TW M469076 U TWM469076 U TW M469076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free
- elastic valve
- connector modul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屬於一種注射連接器,尤其指一種無正負壓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具有良好氣密效果,可避免空氣殘留以及藥劑逆流。
傳統針筒注射器係為常見的藥劑施打器具,然而,針筒注射器具有危險性,因此需要作回收處理,導致醫療成本升高。因此,發展出一種無針式注射連接器配合無針式注射器來施打藥劑,此種器具危險性低,能夠重複使用,亦可避免大量回收所造成的高昂成本。
然而,現有的針式注射連接器內部留有大量空隙,且密閉的效果不彰,造成可觀的藥劑殘留於其中,當下次施打藥劑時,空氣或殘留藥劑會一併以正壓方式被打入患者體內造成血管不當擴張,使患者產生疼痛感,而施打完畢抽回注射器時,亦會使血液與藥劑以負壓方式逆流回注射連接器內,如此往復的運作,造成患者無端承受施打藥劑時因為血管受正壓擴張所產生之疼痛,再流回之血液或體液回流至患者體內,亦會造成重複感染。
緣是,本創作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悉心觀察且研究之,並配合學理之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創作。
本創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結
構簡單、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氣密防漏效果,且同時可避免彈性閥與免針螺帽之間的相對位移。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免針連接頭模組(三),用以連接一注射針筒及一導引管,該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包括:一免針螺帽,包含一隔板及至少一定位凸部,該隔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上表面形成該至少一定位凸部,該下表面形成連接所述導引管的一藥液流入管,該隔板與該藥液流入管之交接處形成一藥液流入口;一彈性閥,設置於該免針螺帽上,該彈性閥內部形成有一容腔,該彈性閥之頂部在對應該藥液流入管的上方開設有一狹縫,該彈性閥之底面內凹形成配合該至少一定位凸部之定位凹槽,該定位凹槽與該容腔之間具有一特定厚度;以及一加藥帽,套置於該彈性閥外並與該免針螺帽相互組接,該加藥帽具有供所述注射針筒插入的一開口及與該開口相通的一中空腔。
本創作具有以下功效: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透過免針螺帽之定位凸部配合彈性閥之定位凹槽,使注射針筒擠壓彈性閥時,彈性閥與免針螺帽之間不發生相對位移,以確保藥液順暢地通過藥液流入管而進入體內。另,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具有組裝步驟簡易、組裝方向性明確及拆裝簡易等優點,且僅具有免針螺帽、彈性閥、及加藥帽三個元件,故可大幅減少製作及維修成本,極具經濟效益。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作為說明用途,並非用於侷限本創作。
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4,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免針連接頭模組(三),用以連接一注射針筒S(圖4)及一導引管(圖未示),免針連接頭模組(三)1包括:一免針螺帽10、一彈性閥20、及一加藥帽30;其中,免針螺帽10係與加藥帽30相互組接,使彈性閥20容置於免針螺帽10與加藥帽30之間所形成的空間中,更具體的來說,如圖2所示,由於加藥帽30具有可供所述注射針筒S插入的一開口301及與開口301相通的一中空腔302,故彈性閥20係組立於免針螺帽10,且容置於所述中空腔302內。
免針螺帽10包含有一隔板101、至少一定位凸部102及一藥液流入管103;其中,隔板101具有相對之上表面及下表面,於隔板101之上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定位凸部102,而於隔板101之下表面則設置連接所述導引管的藥液流入管103;其中,隔板101與藥液流入管103之交接處具有一藥液流入口103a,以供液體流入所述導引管。
彈性閥20內部形成有一縱向垂直之容腔201,由於彈性閥20之頂部在對應藥液流入管103的上方開設有一縱向之狹縫SL,且狹縫SL具有一密閉狀態及一撐開狀態,當彈性閥20不受外力而維持預設形狀時,狹縫SL可呈氣密封閉狀態,故可有效阻絕外部空氣或藥劑的進入免針連
接頭模組(三)1中,以保持彈性閥20內之無菌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如圖2所示,由於彈性閥20之底面向內凹陷形成配合免針螺帽10之至少一定位凸部102之定位凹槽202,故當欲組立彈性閥20於免針螺帽10時,可透過免針螺帽10之至少一定位凸部102配合於彈性閥20之定位凹槽202,而使彈性閥20與免針螺帽10穩固地相互組接,且可使容腔201之容腔開口201a準確地定位對應於藥液流入口103a。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當注射針筒S(圖4)擠壓彈性閥20時,彈性閥20在免針螺帽10之中空腔302內撓曲變形,此時,由於免針螺帽10之至少一定位凸部102可將彈性閥20牢固地定位於免針螺帽10之隔板101上,使彈性閥20與免針螺帽10之間不發生相對位移,故彈性閥20之容腔201可準確地垂直對應且連通於藥液流入口103a,而使藥液順暢地通過藥液流入管103而進入體內。另外,當欲組裝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時,首先可將免針螺帽10之定位凸部102穿設於彈性閥20之定位凹槽202後,再與加藥帽30組合在一起,故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具有組裝步驟簡易、組裝方向性明確及有效節省工時等優點。另外,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僅具有免針螺帽10、彈性閥20、及加藥帽30三個元件,故可大幅減少製作及維修成本,極具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如圖1、圖2及圖4所示,由於彈性閥20之定位凹槽202與容腔201之間具有一特定厚度W,且定位凸部102插合於與其對應之定位凹槽202,故當彈性閥20被注射針筒S擠壓而變形時,定位凸部102可
提供容腔201腔壁剛性支撐的力量,以維持容腔201之內部空間,換言之,容腔201之內部空間的變形量係取決於定位凸部102之長度及定位凹槽202之深度;舉例來說,若定義各定位凹槽202具有相對之一封閉端202b及一開放端202a,定位凸部102之頂端係由定位凹槽202之開放端202a進入,而靠近定位凹槽202之封閉端202b,故當彈性閥20受到注射針筒S擠壓時,彈性閥20位於定位凹槽202之封閉端202b以上的部份可被注射針筒S擠壓而向下及向外變形,而彈性閥20位於定位凹槽202之封閉端202b以下的部份則因定位凸部102的撐持而可使部分容腔201幾乎維持原有的大小空間,進而使藥液不受阻礙地通過容腔201而流入藥液流入管103。簡言之,定位凸部102之長度及定位凹槽202之深度決定容腔201之內部空間的變形量,且定位凸部102可提供容腔201之部份腔壁具有優異的抗壓性。
再一方面,由於彈性閥20之輪廓等於免針螺帽10的內壁輪廓,藉此可有效增加氣密與防漏效果;又,來自於彈性閥20與加藥帽30內壁之相對之壓力及彈性閥20本身的彈性回復力,可有效使彈性閥20得到正向壓力以期達到減小逆流的效果。
以下將詳述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請參考圖1至圖4,圖1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之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之立體組合圖,而圖4則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三)組之使用示意圖。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之免針螺帽10可為硬質塑膠模製成型,其隔板101之
上下二表面分別成型有至少一定位凸部102及藥液流入管103,從圖1可以看出,隔板101為免針螺帽10呈平坦狀之頂表面;其中,至少一定位凸部102成形於隔板101的上表面並朝上延伸,而藥液流入管103則成形於隔板101的下表面並朝下延伸;藥液流入管103的外徑則對應於所述導引管的內徑,致使所述導引管可以緊密地套置於藥液流入管103的管口處。
免針螺帽10之至少一定位凸部102係與其對應之定位凹槽202的尺寸與位置相互配合,較佳地,定位凸部102與免針螺帽10之隔板101係呈一互相垂直者,且定位凸部102係可間隔且等距地環設於藥液流入口103a之四周。於本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及圖2所示,由於定位凸部102具有一固定部102a及自固定部102a朝該狹縫SL方向延伸之一自由部102b,而與定位凸部102對應之定位凹槽202則為可供至少一定位凸部102位於其內之對接空間,使定位凸部102定位插合於該對接空間內,故當定位凸部102之自由部102b接近定位凹槽202之封閉端202b,且定位凸部102之固定部102a抵貼於定位凹槽202之開放端202a時,可使彈性閥20穩固地置於免針螺帽10上,不輕易晃動。上述定位凸部102之數量及形狀不設限,其數量可為一個、兩個或三個以上,且定位凸部102之斷面形狀可呈三角形、菱形、矩形、多邊形或弧形等;舉例來說,定位凸部102可為兩相對設置於藥液流入口103a之周緣之彈性臂(圖2)或弧狀凸片(圖未示),故凡屬於相關領域熟悉該項技藝者所使用的定位凸部102變化皆應屬於本創作的應用範疇內。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免針螺帽10之藥液流入口103a具有一由外而內漸縮之環斜面103b,且環斜面103b之最大外徑等於容腔201之內徑,故彈性閥20之容腔201可完整、無接縫地套接於藥液流入管103上方,因此,當注射針筒SS(圖5)內之液體通過容腔201後,即可沿著環斜面103b順暢地滑入藥液流入管103內而不外漏。
彈性閥20可為軟質塑膠、矽膠或橡膠材料製成,但不在此限,且彈性閥20的外表面成型有一垂直段205、連接垂直段205的一錐狀段206、連接錐狀段206的一抵貼段207,抵貼段207之底面內凹形成定位凹槽202;較佳地,彈性閥20之抵貼段207的下緣更可朝外延伸形成有一盤狀結構208,且加藥帽30之底部形成可套接於盤狀結構208之環形套303,故當彈性閥20透過其定位凹槽202被定位凸部102定位插合而組立於免針螺帽10上時,彈性閥20可牢固地組設於加藥帽30與免針螺帽10之間。更進一步地來說,如圖1及圖2所示,由於加藥帽30之底部的環形套303具有一第一邊緣303a及轉折地連接於第一邊緣303a之一第二邊緣303b,且第一邊緣303a抵貼於盤狀結構208之上表面,第二邊緣303b抵貼於盤狀結構208之環側壁,故盤狀結構208可同時受到來自加藥帽30及免針螺帽10上下挾持的力量,故更可確保當彈性閥20受到擠壓時,不造成彈性閥20相對於加藥帽30及免針螺帽10之旋轉或移動,增加實用性。另一方面,盤狀結構208的外徑略小於該隔板101的外徑(即盤狀結構208的輪廓略小於隔板101的輪廓),故盤狀結構208係可增加抵貼段207的底面積,而
使彈性閥20藉由盤狀結構208而穩定地站立於隔板101上。
加藥帽30為硬質塑膠材料模製而成,從圖4可以清楚看出,加藥帽30的內壁之上半部的輪廓係對應於彈性閥20的錐狀段206及抵貼段207之輪廓,藉此增加氣密與防漏效果。另外,由於彈性閥20的外表面為梯形結構,當彈性閥20受到推擠而產生彈性變形時,該梯形結構可以提供彈性變形的空間。又,由於彈性閥20的外壁抵貼加藥帽30的內壁,該梯形結構的設計有助於使彈性閥20的外壁與加藥帽30的內壁之間存在的少量氣體有擠壓移動的空間。
請參考圖4,以下將說明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的操作原理。本創作使用時,係令一無針座之注射針筒S往下擠壓彈性閥20時,將使彈性閥20受力而往下壓縮,此時注射針會抵貼並撐開狹縫SL,之後醫護人員推壓注射針筒SS之推桿先令流體(藥物或是營養品)通過容腔201後,因流體本身的重力而流入藥液流入管103,進而進入該導引管內,再流入病患體內。當注射針筒S離開加藥帽30之開口301時,由於彈性閥20頂部之狹縫SL呈氣密封閉狀態,故可有效阻絕外部空氣或藥劑的再次進入,並避免患者體內藥劑與血液的逆流;另外,由於彈性閥20內容設有彈性之定位凸部102,故可有效避免彈性閥20因回彈過快增加回流壓力,減輕病人疼痛感。
請一併參考圖5A至圖5C,圖5A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圖5B為本創作免針
連接頭模組(三)另一實施例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而圖5C則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其中,免針螺帽10及加藥帽30之結構如同第一實施例所述,故不在此贅述。圖5A至圖5C之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彈性閥20之內側壁於適當位置處更可設有至少一肉厚部203,而容腔201則被至少一肉厚部203分隔形成一第一內容腔201b及一第二內容腔201c;其中,狹縫SL係逕向連通於第一內容腔201b及第二內容腔201c,使第一內容腔201b與第二內容腔201c彼此垂直連通。
如圖5A至圖5C所示,於本具體實施例中,彈性閥20之內側壁靠近錐狀段206的位置處係朝容腔201內部相向延伸形成有二相對之肉厚部203;其中,二肉厚部203均可呈內凸狀,使二肉厚部203之間形成有一個直徑很小的通孔(未標號)。當液體通過該通孔時,由於液體不易自該通孔逆流回第一內容腔201b,各可保持第二內容腔201c的清潔,有效增加免針接近零負壓的效果,且當被壓縮的彈性閥20因彈性回復力回彈時,可避免因回彈過快增加空氣回流壓力,可減輕病人疼痛感。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5C所示,由於免針螺帽10之定位凸部102的自由部102b係朝狹縫SL方向延伸至至少一肉厚部203,故當注射針筒S擠壓彈性閥20使彈性閥20在中空腔302內撓曲變形時,由於二定位凸部102被撐開而使彈性閥20之錐狀段206抵貼於加藥帽30之中空腔302內壁,此時,二定位凸部102可有效地對彈性閥20之肉厚部203施加反作用力,使彈性閥20得到正向
壓力以增進可達到免針零負壓的效果,換言之,二定位凸部102提供可控制彈性閥20之變形與回復定位的功能。
請一併參考圖6A至圖6C,圖6A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再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圖6B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再一實施例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而圖6C則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再一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其中,免針螺帽10及加藥帽30之結構如同第二實施例所述,故不在此贅述。圖6A至圖6C之實施例相較於第二實施例之差別在於彈性閥20之外側壁更設有對應於至少一肉厚部203之輔助凸部204;更具體的來說,彈性閥20之外側壁對應至少一肉厚部203的位置處朝外延伸形成有輔助凸部204,使輔助凸部204介於彈性閥20與加藥帽30之間。上述之輔助凸部204的形狀及數量不設限,於本具體實施例中,輔助凸部204可為兩個呈環狀且具有一定厚度之彈性凸耳。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6C所示,由於免針螺帽10之定位凸部102的自由部102b係朝該狹縫SL方向延伸至至少一肉厚部203及輔助凸部204之間,故當注射針筒S擠壓彈性閥20使彈性閥20在中空腔302內撓曲變形時,由於輔助凸部204縮短了彈性閥20與加藥帽30之內側壁間的距離,故定位凸部102僅被稍微撐開即可使輔助凸部204抵貼於加藥帽30之中空腔302內壁,換言之,輔助凸部204限制了彈性閥20之橫向位移,即有效限制了二肉厚部203之間該通孔(未標號)被擴張的程度。藉此,
輔助凸部204可有效地增加二定位凸部102施於彈性閥20之反作用力,故更可達到本創作免針零負壓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一、本創作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透過免針螺帽之定位凸部與彈性閥的定位凹槽相配合,故具有組裝步驟簡易、組裝方向性明確及有效節省工時等優點。
二、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僅具有免針螺帽、彈性閥、及加藥帽三個元件,故可大幅減少製作及維修成本,極具經濟效益。
三、本創作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透過免針螺帽之定位凸部與彈性閥的定位凹槽相配合,使得彈性閥可穩固地站立於免針螺帽上,使彈性閥與免針螺帽不產生相對位移。
四、本創作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彈性閥之盤狀結構夾固於免針螺帽與加藥帽之間,故可確保彈性閥相對於加藥帽及免針螺帽不發生轉動或移動。
五、本創作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彈性閥內部具有至少一肉厚部,且免針螺帽之定位凸部延伸至肉厚部,故不但可有效增加免針接近零負壓的效果,更可避免因回彈過快增加回流壓力,進而減輕病人疼痛感。
六、本創作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彈性閥內部及外部分別具有至少一肉厚部及對應肉厚部之輔助凸部,故可額外提供施加於彈性閥的反作用力,更達到免針零負壓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
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10‧‧‧免針螺帽
101‧‧‧隔板
102‧‧‧定位凸部
102a‧‧‧固定部
102b‧‧‧自由部
103‧‧‧藥液流入管
103a‧‧‧藥液流入口
103b‧‧‧環斜面
20‧‧‧彈性閥
201‧‧‧容腔
201a‧‧‧容腔開口
201b‧‧‧第一內容腔
201c‧‧‧第二內容腔
202‧‧‧定位凹槽
202a‧‧‧開放端
202b‧‧‧封閉端
203‧‧‧肉厚部
204‧‧‧輔助凸部
205‧‧‧垂直段
206‧‧‧錐狀段
207‧‧‧抵貼段
208‧‧‧盤狀結構
30‧‧‧加藥帽
301‧‧‧開口
302‧‧‧中空腔
303‧‧‧環形套
303a‧‧‧第一邊緣
303b‧‧‧第二邊緣
S‧‧‧注射針筒
SL‧‧‧狹縫
W‧‧‧厚度
圖1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之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之立體組合圖;圖4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之使用示意圖;圖5A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圖5B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實施例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圖5C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另一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圖6A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再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圖6B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再一實施例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以及圖6C為本創作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再一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
1‧‧‧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10‧‧‧免針螺帽
101‧‧‧隔板
102‧‧‧定位凸部
102a‧‧‧固定部
102b‧‧‧自由部
103‧‧‧藥液流入管
103a‧‧‧藥液流入口
103b‧‧‧環斜面
20‧‧‧彈性閥
201‧‧‧容腔
201a‧‧‧容腔開口
202‧‧‧定位凹槽
202a‧‧‧開放端
202b‧‧‧封閉端
205‧‧‧垂直段
206‧‧‧錐狀段
207‧‧‧抵貼段
208‧‧‧盤狀結構
30‧‧‧加藥帽
301‧‧‧開口
SL‧‧‧狹縫
W‧‧‧厚度
Claims (15)
- 一種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連接一注射針筒及一導引管,其包括:一免針螺帽,其包含一隔板及至少一定位凸部,該隔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該上表面形成該至少一定位凸部,該下表面形成連接所述導引管的一藥液流入管,該隔板與該藥液流入管之交接處形成一藥液流入口;一彈性閥,其設置於該免針螺帽上,該彈性閥內部形成有一容腔,該容腔具有對應於該藥液流入口之一容腔開口,該彈性閥之頂部在對應該藥液流入管的上方開設有一狹縫,該彈性閥之底面內凹形成配合該至少一定位凸部之定位凹槽,該定位凹槽與該容腔之間具有一特定厚度;以及一加藥帽,其套置於該彈性閥外並與該免針螺帽相互組接,該加藥帽具有供所述注射針筒插入的一開口及與該開口相通的一中空腔;藉此,透過該至少一定位凸部配合該定位凹槽,使該彈性閥與該免針螺帽相結合,當所述注射針筒插入該開口並擠壓該彈性閥時,該彈性閥在該中空腔內撓曲變形,該彈性閥與該免針螺帽之間無相對位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至少一定位凸部與其對應之該定位凹槽的尺寸與位置相互配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至少一定位凸部係設於該藥液流入口之周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至少一定位凸部具有一固定部及朝該狹縫方向延伸之一自由部,與該至少一定位凸部對應之該定位凹槽為可供該至少一定位凸部位於其內之對接空間,該至少一定位凸部定位插合於該對接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彈性閥之內側壁於適當位置處設有至少一肉厚部,該至少一肉厚部係分隔該容腔形成一第一內容腔及一第二內容腔,該狹縫逕向連通於該第一內容腔及該第二內容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定位凸部之自由部係朝該狹縫方向延伸至該至少一肉厚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彈性閥之外側壁設有對應於該至少一肉厚部之輔助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定位凸部之自由部係朝該狹縫方向延伸至該至少一肉厚部及該輔助凸部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或7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至少一定位凸部為多個彈性臂,該些彈性臂係間隔且等距地設於該藥液流入口之周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或7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至少一定位凸部為多個弧狀凸片,該些弧狀凸片係間隔且等距地設於該藥液流入口之周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藥液流入口具有一由外而內漸縮之環斜面,該環斜面之最大外徑等於該第二內容腔之內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彈性閥的外表面形成一垂直段、連接該垂直段的一錐狀段及連接該錐狀段的一抵貼段,該抵貼段之底面內凹成形該定位凹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加藥帽的內壁之局部輪廓係對應抵靠該錐狀段及該抵貼段,該彈性閥的外徑比該加藥帽的內徑小,以使該彈性閥在該中空腔內產生撓曲變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加藥帽之底部形成一環形套,該抵貼段之下緣朝外延伸形成一盤狀結構,該環形套抵貼於該盤狀結構,該盤狀結構的外徑略小於該隔板的外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免針連接頭模組(三),其中該環形套具有一第一邊緣及一第二邊緣,該第二邊緣轉折地連接於該第一邊緣,該第一邊緣抵貼於該盤狀結構之上表面,該第二邊緣抵貼於該盤狀結構之環側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22388U TWM469076U (zh) | 2012-11-19 | 2012-11-19 | 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22388U TWM469076U (zh) | 2012-11-19 | 2012-11-19 | 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9076U true TWM469076U (zh) | 2014-01-01 |
Family
ID=5034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222388U TWM469076U (zh) | 2012-11-19 | 2012-11-19 | 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690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6852B (zh) * | 2015-09-16 | 2017-12-01 | Xi Jin Cai | Needle free medical connector |
TWI748600B (zh) * | 2020-08-14 | 2021-12-01 | 蔡溪進 | 具有壓縮對接拆卸吸取殘留藥液的封閉連接器 |
-
2012
- 2012-11-19 TW TW101222388U patent/TWM469076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6852B (zh) * | 2015-09-16 | 2017-12-01 | Xi Jin Cai | Needle free medical connector |
TWI748600B (zh) * | 2020-08-14 | 2021-12-01 | 蔡溪進 | 具有壓縮對接拆卸吸取殘留藥液的封閉連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34298B2 (en) | Piston for a needleless valve system | |
US20150157800A1 (en) | Needleless connector module | |
US20150157799A1 (en) | Needleless connector module | |
CN109431802A (zh) | 多剂量小瓶及方法 | |
EP2679274A1 (en) | Needle-free medicine injection connector without experiencing non-positive and non-negative pressure | |
JP7266971B2 (ja) | シリンジ型噴出装置 | |
CN108721772A (zh) | 无针连接装置 | |
TWM474527U (zh) | 免針連接頭模組 | |
TWM469076U (zh) | 免針連接頭模組(三) | |
US10408372B2 (en) | Fluid-connecting element | |
WO2013038619A1 (ja) | コネクタ用弁体及びコネクタ | |
WO2017016092A1 (zh) | 正压免针注射y型接头装置 | |
TWM514329U (zh) | 免針醫療連接器 | |
CN203736634U (zh) | 免针连接头模块 | |
CN205586297U (zh) | 一种带单向功能的无针加药接头 | |
CN202336113U (zh) | 免针连接头模块 | |
CN203736638U (zh) | 免针连接头模块 | |
TWM469074U (zh) | 免針連接頭模組(二) | |
TWI606852B (zh) | Needle free medical connector | |
CN215460961U (zh) | 一种预充式注射器 | |
JP5311598B1 (ja) | コネクタ用弁体及びコネクタ | |
TWM469075U (zh) | 免針連接頭模組 | |
CN204995894U (zh) | 正压免针注射精密输液套的上盖装置 | |
CN105498025A (zh) | 一种带单向功能的无针加药接头 | |
CN108619591B (zh) | 零压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