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51389U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computer - Google Patents
Computer enclosure and compute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351389U TWM351389U TW097215706U TW97215706U TWM351389U TW M351389 U TWM351389 U TW M351389U TW 097215706 U TW097215706 U TW 097215706U TW 97215706 U TW97215706 U TW 97215706U TW M351389 U TWM351389 U TW M35138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uter
- casing
- sliding
- plate
- slid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4—Metal casing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4—Mounting of motherboar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29—Housings for circuits carrying a CPU and adapted to receive expansion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M351389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疋有關於一種電腦機殼,特別是指一種利用滑 執設計而可快速組裝的電腦機殼。 . 【先前技術】 參閱圖1 ’ 一般電腦1的電腦機殼11包括一主殼體111 * 及-可拆離且與主殼體m以螺鎖方式固定的側板112,主 • 殼體111與側板112相配合界定出一内部容置空間113。 Φ 主機板12及儲存裝置U等内部元件是位於容置空間 113中,其中,主機板12是鎖固於主殼體11丨遠離該側板 的一側,而儲存裝置13是鎖固於主殼體lu内的機架。 虽電腦主機朝小型化發展,電腦機殼丨i的容置空間 113相對地也十分狹小。當使用者要將主機板12及儲存裝 置13等内部元件組裝至電腦機殼n中時,一般是個別地將 内部兀件依據空間的考量決定安裝順序而後裝入,但是由 於容置空間113内的空間是有限且狹小的,特別是在已經組 ^ 裝了 —些内部元件之後,如此造成組裝時的不方便。 . 而在維修或更換内部元件時,同樣地,由於容置空間 113内的空間有限’也是十分的不方便。 【新型内容】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利用滑軌設計而 可快速組裝的電腦機殼。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利用滑執設計而可 快速組裝的電腦。 5 M351389 於是’本新型電腦機殼,供一主機板容置其内,該電 腦機殼包括一殼體單元及一承載板。該殼體單元具有—開 口,該殼體單元的内表面二相反側分別設有至少一沿一滑 動方向延伸且連接至該開口的第一滑動部。該承載板供該— 主機板固定,該承載板的二相反側緣分別設有一可相對該 第一滑動部在該滑動方向上滑動的第二滑動部。 較佳地,該殼體單元更具有相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間 的一下殼體及一沿該滑動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該下殼體的 上设體,該下殼體具有一底板及二自該底板左右二側緣向. 上延伸的下側板,該上殼體具有一頂板及二自該頂板左右 二側緣向下延伸的上側板,該二上側板或該二下側板的内 表面分別形成有該第一滑動部。 較佳地,該殼體單元的内表面二相反側分別形成有二 相間隔的第一滑動部。 較佳地’該等第一滑動部形成於該下側板的内表面。 較佳地,該第一滑動部是由二自該殼體單元内表面相 間隔地向内延伸的板體所形成的軌道。 碌 較佳地,該承載板的第二滑動部是自該承載板之本體 的側緣突伸的多數個凸片,該等凸片滑設在對應的軌道中 〇 較佳地’該二上侧板與該二下側板相鄰處分別形成有 沿該滑動方向延伸且彼此可滑移地連接的至少一第三滑動 部與一第四滑動部。 較佳地’ S亥一上侧板的表面分別形成有二位於不同高 M351389 度的第三滑動部。 較佳地,該第三滑動部形成於該上側板的内表面,該 弟四滑動部形成於該下側板的外表面。 較佳地,該第三滑動部是自該上側板内表面相間隔地 向内延伸的一第一片體與一第二片體所構成,該第一片體 的截面呈水平狀,該第二片體位於該第一片體下方且截面 呈上勾狀’該第四滑動部是一自該下側板外表面向外延伸 且截面呈下勾狀的第三片體。 較佳地,該殼體單元更具有二可分離地蓋合於該二開 口的端蓋。 較佳地,該下殼體的底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二 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安裝槽。 較佳地,該電腦機殼更包括一安裝板,該安裝板的左 右二側緣分別向上延伸有一安裝部,該安裝板的後側緣向 上延伸有一鎖合部,該二安裝部分別沿前後方向可滑移地 安裝於該二安裝槽中,該鎖合部鎖合於後側的端蓋。或者 是’該電腦機殼更包括二彈性條,各該彈性條安裝於該安 裝槽並部分凸出該安裝槽。 較佳地,該上、下殼體是以鋁擠型方式製造而成。 較佳地,該上、下殼體形成有多數個開孔。 較佳地,該承載板供至少一電子元件固定。 而本新型電腦則包含一主機板、至少一電子元件及一 電腦機殼,其中,肖電腦機殼已於之前說明,於此不再重 複說明。 M351389 本新型之功效:藉由該承载板的第二滑動部可 ::單元的第-滑動部在該滑動方向上滑動的設計,使: =於=承載板的主機板及電子元件可連同該承載板被抽取 出,達成利用滑軌設計而可快速組裝的目的。 【實施方式】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内容、特點與功效 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 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 '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 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时限制本發明。 參閲圖2與圖4’本新型電腦9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一電 腦機殼2,以及容置於電腦機殼2的_主機板91與—電子 讀92,於本實施例巾,電子元件%為—硬碟機。 且可滑移地安裝於下殼體 電腦機殼2包括一殼體單元3及一承載板6。殼體單元 3取具有相配合界定出—容置空間31的—下殼體$與—沿一 滑動方向(在本實_中即前後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下殼體 5 ^上殼體4、二位於其前後側的開口 32、-可分離地蓋合 於則侧開口 32的端蓋33,及-可分離地蓋合於後側開口 32的端蓋34。承載板6供主機板91及電子元件92固定, 參閱圖3與圖5,下殼體5具有一底板51及二自底板 51左右二側緣向上延伸的下側板兄。在本實施例中,底板 51與二下側板52是一體成型的。 底板5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二沿前後方向延伸且 M351389 倒梯形的安裝槽511。二下侧板52的上方間距較下 母下側板52中央有一個水平的轉折部分,其 下依序开> 成有沿滑動方向延伸的一第四滑動部5^3、 θ第滑動部521b及一第一滑動部521a。第四滑動部⑵ 是一自下側板52外表面向外延伸且截面呈下勾狀的第三片 體似。二個第一滑動部5仏、通彼此上下相間隔,其 中,间度較低者為521a,高度較高者為52lb。每—第—滑 動4 521a、521b是由二自下側板52内表面相間隔地向内延 伸的板體522所形成的執道,而二板H 522的截面呈水平 狀。此外’二第一滑動部521a、521b皆連接至開口 &這 些滑動部521a、52lb、523及安裝槽511的功能於稍後說明 〇 上殼體4具有一頂板41及二自頂板41左右二侧緣向 下延伸的上侧板42,上側板42下方與下側板52上方重疊 ,且上側板42的上方的外表面與下側板52下方的外表面 齊平。在本實施例中,頂板41與二上側板42是―體成型 的。 每-上側板42於與下騎52的重疊處的内表面形成 有沿滑動方向延伸且位於不同高度的二個第二、、典 —/月勒邵421 a 、421b,其中,高度較低者為421b,高度較高者為 每一第三滑動部4 2 i a、4 2 i b是由自上側板4 2㈣面相严:隔 地向内延伸的一第一片體422與一第二片體4 所構成, 其中,第一片體422的截面呈水平狀,第— 月體423位於 第一片體422下方且截面呈上勾狀,而所恩6 疋出的截面形 M351389 狀恰與第三片體524的截面形狀互補配合。如此,下側板 52的第四滑動部523可與上側板42的二個第三滑動部421a 、42lb的其中之一互相可滑移地連接,使上殼體4沿滑動 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下殼體5。 . 承載板6供主機板91及電子元件92固定,承載板6 的左右二相反側緣分別形成有一第二滑動部61,在本實施 例,各第二滑動部61是自承載板6之本體的側緣突伸的多 數個凸片611。凸片611的厚度恰與二板體522之間的間隙 ’ 相同。如此,承載板6的第二滑動部61的多數個凸片611馨 滑設在下侧板52的二個第一滑動部521a、521b的其中之一 的軌道中’使承載板6沿滑動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下殼體5 。而在本實施例中採用多數個凸片611滑設於二板體522之 間的設計可以使承載板6於前後滑移時的摩擦阻力較小, 使承載板6易於抽出或插入。 值得一提的是,上殼體4與下殼體5還形成有多數個 開孔424、525,可以提升電腦9的散熱效能。此外,由於 上殼體4與下殼體5在沿前後延伸方向的截面都是相同的鲁 ,所以是採用鋁擠型方式製造而成,並在外表面以陽極處 -理提高表面硬度。 · 此外’特別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三滑動部 421 a、421 b形成於上側板42的内表面,第四滑動部523开;j 成於下側板52的外表面。但是’在不同設計下,例如上侧 板42與下側板52的重疊部分位於下側板52内側時,第三 滑動部421a、421b可形成於上侧板42的外表面,而第四滑 10 M351389 動部523可形成於下側板52的内表面,同樣地可達成相同 的功效。 除此之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滑動部52u、52ib形 ' 成於二下側板52的内表面,但是,第—滑動部521a、52li * 也可形成於二上側板42高於與下側板52的重疊部分之上 的内表面。 如前所述,由於下側板52有二個不同高度的第一滑動 部521a、521b的設計,配合上側板42有二個不同高度的第 ,三滑動部42la、421b的設計,使本新型電腦9的較佳實施 例視不同需要可以有二種組裝方式。 第一種組裝方式適用於電腦9只有—個電子元件M, 即只需要較小的容置空間31時使用(參閱圖2、圖4與圖5) ;第二種組裝方式適用於電腦9有除了原來的電子元件% 外還要裝設電子元件93,即需要較大的容置空間Μ時使用 (參閱圖6、圖7與圖8) ’以下分別說明。而在本實施例中 ’電子元件93為一光碟機。 _參閱圖2、圖4與圖5,當使用者只需要安裝一個電子 元件92(即硬碟機)時,由於承載板6下方所需的高度較小, 所以可以採用第一種組裝方式。 組裝時,先將上殼體4的第三滑動部421a對正下殼體 5的第四滑動部523 ’而後將上殼體4沿滑動方向滑㈣裝 於下殼體5,並使上殼體4與下殼體5的前後端齊平。接著 ’將後側的端蓋34鎖固於上殼體4與下殼體5。其次,將 主機板91由承載板6上方鎖固於承載板6的腳板以,並將 11 M351389 電子元件92由, 田水栽板6下方鎖固於承載板6的固定部63 以完成主機板91與電子元件92的組裝。 '•At , I 、/ —田别方開口 32將承載板6的第二滑動部61對 正下设體5的第一、、典知η 1 ^ 弟 m動部521a,而後將承載板6向後滑移 安裝於下设體5’直到承載板6完全位於容置空間31内。 最後’將前侧的端蓋33鎖固於上殼體4與下殼體5。完成 全部的組裝。 而要。兒明的是,在完成組裝之後,如果需要將電腦9 的内4 7L件維修或更換,只需將前側的端蓋Μ拆下再將 承載板6由下殼體5中向前抽取出,即可取出承載板6以 進仃維修或更換,相當地快速且方便,且可避免容置空間 31很小所造成的問題。 —參閱圖6圖7與圖8,當使用者要由原有架構再擴充 安裝另-個電子元# 93(即光碟機)時,由於承載板6,下方 所需的高度較大’所以要採用第二種組裝方式。 採用第一種組裝方式時,由於整個電腦9的高度已經 不同’所以要使用另一組端蓋33,、端蓋Μ,及承載板6,。 其中,端蓋33,較端蓋33為高,端蓋%亦較端蓋%為高 而承載板6’的固定部63,向下延伸較多以容置二個電子元件 92、93。而組裝的順序說明如下。 先將上殼體4的第三滑動部伽對正下殼體5的第四 滑動部523 ’而後將上殼體4沿滑動方向滑移安裝於下殼體 5,並使上殻體4與下般體5的前後端齊平。如此,形成了 -個較大的容置空間31(相較於第—種㈣方式)。接著,將 12 M351389 後側的端蓋34’_於上殼體4與下殼體5。其次,將主機 $ 9】由承⑽6,上方鎖固於承他6,_柱62,,並先將 电子兀件93由承载板6’下方鎖固於承載板6,的固定部μ, ’再將電子元件92由承载板6’下方鎖固於承載板6,的固定 〇P 63如此兀成主機板91與電子元件92、93的組裝。 再次’由於承載板6’下方安裝有二個電子元件%% 所以需要女裝於較高的位置,此時將承載板6,的第二滑 動部61,由前方開口 32對正下殼體5的第一滑動部521b, 而後將承餘6,向後滑移㈣於下殼體5,直到承載板6,完 全位於谷置空間31内。最後,將前側的端蓋33,鎖固於上 殼體4與下殼體5。完成全部的組裝。而同樣地,完成組裝 後’如需要維修或更換電腦9的内部元件只需拆下前側 的鈿蓋33 ’再將承載板6’由下殼體5中向前抽取出,即可 取出承載板6’以進行維修或更換。 由前述二種組裝方式可以了解本新型是如何因應使用 者的需求而調整承載板6安裝的高度,以及調整《單元3 的南度進而調整容置^間31的大小。而要特別說明的是, 於本實施财,每—下側板52只有二個第__ 52lb,但是第一滑動部 1 ^ . #4c: , ^ 数里也叮,、有一個(但此時即無調 正承載板6向度的功能),或者是三個以上。 而同樣地’於本實施例中’每—上侧板42只有二個第 二滑動部士 42la、421b,但是第三滑動部的數量也可只有一 以上。 工間31大小的功能),或者是三個 13 M351389 在其他的設計方式中,上殼體4與下殼體5也可以是 一體成型’此時即無調整容置空間31大小的功能;甚至上 设體4、下殼體5與後側的端蓋34也可以是一體成型。 接著說明電腦機殼2的安裝附件,使用者可視需要搭 配使用安裝板7(參閱圖9)或是搭配使用彈性條8(參閱圖1〇) ,以下分別說明。 參閱圖9,電腦機殼2更包括一安裝板7,安裝板7的 左右二侧緣分別向上延伸有一安裝部71,安裝板7的後側 緣向上延伸有一鎖合部72,二安裝部71分別從殼體單元3 後端向前可滑移地安裝於下殼體5的二安裝槽511中,待安 裝至定位後,鎖合部72鎖合於後侧的端蓋34。藉由安裝板 7上鎖孔73的設計,使電腦9可以視使用者的需要鎖合於 顯示器(圖未示)或壁面上。 參閱圖10,電腦機殼2更包括二彈性條8,各彈性條8 的截面呈V形且分別安裝於安裝槽511中,並部分凸出於 安裝槽511。藉由彈性條8的設計,使電腦9平放時可減少 下殼體5與放置表面的摩擦。 综上所述’藉由承載板6、6,的第二滑動部61、61,可 相對殼體單兀3的第一滑動部521a、521b在滑動方向上滑 動的設计,使固定於承載板6的主機板91及電子元件92、 93可連同承載板6被抽取出,達成利用滑軌設計而可快速 組裝,所以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此外,由於下側板 52有二個不同兩度的第一滑動部521a、521b的設計,配合 上側板42有二個不同高度的第三滑動部421a、421b的設計 14 M351389 ’本新型還有讓使用者視需要調整承載板6安裝的高度, 以及調整殼體單元3的高度的優點。 .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 • 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 範圍及新型說明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 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 圖1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一習知的電腦機殼; 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腦的較佳實施例的第 ~~種組裝方式; 圖3是一立體圖,說明一電腦機殼,其中,一位於前 側的端蓋被移除; 圖4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種組 裴方式; 圖5是一前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種組裝方 || 式,其中,該位於前側的端蓋被移除; _圖6疋—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腦的較佳實施例的第 * 二種組裝方式; 圖7疋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種組 袭方式; 、圖8疋—前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種組裝方 式,其中,該位於前側的端蓋被移除; 圖9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與一安裝板的組 裝關係;及 15 M351389 圖l 〇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與二彈性條的組 裝關係。
16 M351389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電腦機殼 3 ..........殼體單元 4 ..........上殼體 41 .........頂板 42 .........上側板 421a……第三滑動部 421b .···.第三滑動部 422 .......第一片體 423 .......第二片體 424 .......開孔 5 ..........下殼體 51 .........底板 511……安裝槽 52 .........下侧板 521a……第一滑動部 521b ••…第一滑動部 522 .......板體 523 .......第四滑動部 524……第三片體 525 .......開孔 31 .........容置空間 32 .........開口 33 .........端蓋 33’........端蓋 34.........端蓋 34’........端蓋 6 ..........承載板 6 ’ .........承載板 61 .........第二滑動部 6Γ........第二滑動部 611 .......凸片 611’……凸片 62 .........腳柱 62’........腳柱 63 .........固定部 63’........固定部 7 ..........安裝板 71 .........安裝部 72 .........鎖合部 73 .........鎖孔 8 ..........彈性條 9 ..........電腦 91 .........主機板 92 .........電子元件 93 .........電子元件 17
Claims (1)
- M351389 九、申請專利範圍: L -種電腦機殼’供一主機板容置其内,包括: 殼體單凡’具有一開口,該殼體單元的内表面二 相反侧刀別設有i少一沿一滑動方向延伸且連接至該開 口的第一滑動部;及 一承载板,供該主機板固定,該承載板的二相反側 緣分別設有一可相對該第一滑動部在該滑動方向上滑動 的弟-滑動部。 2. 依據巾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殼 體早70更具有相配合界定出—纟置空間的一下殼體及一 ^β動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該下殼體的上殼體,該下 /Λ體具有底板及二自該底板左右二側緣向上延伸的下 側板,該上殼體具有一頂板及二自該頂板左右二側緣向 下乙伸的上側板’該二上側板或該二下側板的内表面分 別形成有該第一滑動部。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巾,該殼 體單元的内表面二相反側分別#成有二相間隔的第一滑 動部。 4.依據中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等 第一滑動部形成於該下側板的内表面。 5依據申月專範圍第丨至4項中任_項所述之電腦機殼 ,其中,該第一滑動部是由二自該殼體單元内表面相間 隔地向内延伸的板體所形成的軌道。 6.依據申請專卿圍第5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承 18 M351389 載板的第二滑動部是自該承載板之本體的側緣突伸的多 數個凸片,該等凸片滑設在對應的軌道中。 .7.依據巾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項所述之電腦機殼 ,其中,該二上側板與該二下側板相鄰處分別形成有沿 . 該滑動方向延伸且彼此可滑移地連接的至少一第三滑動 部與一第四滑動部。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二 上側板的表面分別形成有二位於不同高度的第三滑動部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第 一 β動邛开> 成於該上側板的内表面,該第四滑動部形成 於該下側板的外表面。 10·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第 三滑動部是自該上側板内表面相間隔地向内延伸的一第 一片體與一第二片體所構成,該第一片體的截面呈水平 狀’該第二片體位於該第—片體下方且截面呈上勾狀, ,3第四滑動部是—自該下側板外表面向外延伸且截面呈 下勾狀的第三片體。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殼 體單兀更具有一可分離地蓋合於該開口的端蓋。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下 殼體的底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二沿前後方向延伸 的安裝槽。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電 19 M351389 腦機a更包括一安裝板,該安裝板的左右二側緣分別向 上延伸有一安裝部,該安裝板的後側緣向上延伸有一鎖 合部,该二安裝部分別沿前後方向可滑移地安裴於該二 安裝槽中,該殼體單元更具有一可分離地蓋合於該開口 的端蓋,該鎖合部鎖合於後侧的端蓋。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電 腦機殼更包括二彈性條,各該彈性條安裝於該安裝槽並 部分凸出該安裝槽。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上 、下殼體是以鋁擠型方式製造而成。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上 、下殼體形成有多數個開孔。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電腦機殼,其中,該承 載板供至少一電子元件固定。 18. —種電腦,包含: 一主機板;及 一電腦機殼,供該主機板容置其内,包括: 一殼體單元,具有一開口,該殼體單元的内表 面二相反侧分別設有至少一沿一滑動方向延伸且連 接至該開口的第一滑動部,及 —承載板,該承載板的二相反側緣分別設有一 可相對該第一滑動部在該滑動方向上滑動的第二滑 動部’該主機板固定於該承載板。 1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殼體單 20 M351389 元更具有相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間的一下殼體及一沿該 滑動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該下殼體的上殼體,該下殼體 具有一底板及二自該底板左右二側緣向上延伸的下側板 ,該上殼體具有一頂板及二自該頂板左右二侧緣向下延 伸的上側板,該二上側板或該二下侧板的内表面分別形 成有該第一滑動部。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殼體單 元的内表面二相反側分別形成有二相間隔的第一滑動部 〇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等第— 滑動部形成於該下側板的内表面。 2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電腦, 其中,該第一滑動部是由二自該殼體單元内表面相間隔 地向内延伸的板體所形成的軌道。 2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承載板 的第二滑動部是自該承载板之本體的側緣突伸的多數個 凸片,該等凸片滑設在對應的軌道中。 2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至2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電腦, 其中,該二上侧板與該二下側板相鄰處分別形成有沿該 滑動方向延伸且彼此可滑移地連接的至少一第三滑動= 與一第四滑動部。 ° 2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二上侧 板的表面分別形成有二位於不同高度的第三滑動部。, 2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第三滑 21 M351389 動部形成於該上側板的内表面,該第四滑動部形成於該 下側板的外表面。 27·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第三滑 動部是自該上側板内表面相間隔地向内延伸的一第一片 體與一第二片體所構成,該第一片體的截面呈水平狀, 該第二片體位於該第一片體下方且截面呈上勾狀,該第 四滑動部是一自該下側板外表面向外延伸且截面呈下勾 狀的第三片體。 2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殼體單 元更具有一可分離地蓋合於該開口的端蓋。 29·依據申凊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下殼體 的底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二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安 裝槽。 30.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電腦機 忒更包括一安裝板,該安裝板的左右二側緣分別向上延 伸有一安裝部,該安裝板的後側緣向上延伸有一鎖合部 ,該二安裝部分別沿前後方向可滑移地安裝於該二安裝 槽中,該殼體單元更具有一可分離地蓋合於該開口的端 蓋,該鎖合部鎖合於後側的端蓋。 31_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電腦機 殼更包括二彈性條,各該彈性條安裝於該安裝槽並部分 凸出該安裝槽。 3 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上、下 殼體是以鋁擠型方式製造而成。 22 M351389 3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上、下 殼體形成有多數個開孔。 3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所述之電腦,其中,該電腦更 * 包含至少一電子元件,該電子元件固定於該承載板。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7215706U TWM351389U (en) | 2008-09-01 | 2008-09-01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computer |
US12/550,351 US8009431B2 (en) | 2008-09-01 | 2009-08-29 | Computer housing and computer including the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7215706U TWM351389U (en) | 2008-09-01 | 2008-09-01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comput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351389U true TWM351389U (en) | 2009-02-21 |
Family
ID=41725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215706U TWM351389U (en) | 2008-09-01 | 2008-09-01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computer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09431B2 (zh) |
TW (1) | TWM3513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9323A (zh) * | 2019-11-19 | 2020-02-25 | 昆山尚尼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组合式机壳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54638U (zh) * | 2009-11-26 | 2010-11-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脑系统 |
TWI488562B (zh) * | 2010-08-30 | 2015-06-11 | Liquidcool Solutions Inc | 擠製伺服器殼體 |
US8446722B2 (en) * | 2010-09-10 | 2013-05-21 | Src, Inc. | Circuit board chassis and method including sidewall aperture and backplane insertion slots for side assembled backplane |
US8537540B2 (en) * | 2010-11-02 | 2013-09-17 | Technology Advancement Group, Inc. | Field serviceable CPU module |
DE102011117225B4 (de) * | 2011-10-28 | 2013-05-16 | Fujitsu Technology Solu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Computer-Gehäuse und Anordnung |
TWI429359B (zh) * | 2012-02-22 | 2014-03-01 | Wistron Corp | 電路層製造方法及其可攜式電腦 |
TW201336377A (zh) * | 2012-02-29 | 2013-09-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機箱 |
TWM441311U (en) * | 2012-06-08 | 2012-11-11 | Leng-Hong Zhang | Casing formed with heat sink combination |
US9700965B2 (en) | 2013-03-15 | 2017-07-11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Base for welding type power supply |
CN104684330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路板固定结构及使用该电路板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 |
US10127949B2 (en) * | 2014-09-25 | 2018-11-13 | Evtron, Inc. | Heat and flow management in a computing device |
CN204131660U (zh) * | 2014-10-30 | 2015-01-28 |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盒 |
CN104439774A (zh) * | 2014-11-06 | 2015-03-25 | 安徽易奇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件焊接专用焊机封板 |
DE102015119359B4 (de) | 2015-11-10 | 2021-10-14 | Andreas Fischer | Gehäuse für ein laborgerät |
DE102015122000B4 (de) * | 2015-12-16 | 2019-02-07 |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imited | Anordnung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
US9575517B1 (en) * | 2016-01-15 | 2017-02-21 | Ncr Corporation | Reversible input/output (I/O) |
CN108733153B (zh) * | 2017-04-14 | 2022-01-25 | 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机箱及机箱的模块化制造方法 |
JP7423322B2 (ja) * | 2020-01-22 | 2024-01-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筐体 |
CN111580633A (zh) * | 2020-06-16 | 2020-08-25 | 上海恒时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机电源专用辅助散热装置 |
US12221810B2 (en) * | 2021-07-09 | 2025-02-11 | Hoffman Enclosur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n equipment cabinet |
US11997822B2 (en) * | 2021-10-25 | 2024-05-28 | Dell Products L.P. | Modular design to support variable configurations of front chassis modul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23292B2 (de) * | 1975-05-26 | 1978-06-01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 Gehäuse für elektrotechnische Geräte |
US4656559A (en) * | 1984-05-10 | 1987-04-07 | Ultima Electronics Ltd. | Holder and heat sink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DE3734564A1 (de) * | 1987-10-13 | 1989-04-27 | Rose Elektrotech Gmbh | Gehaeuse fuer die aufnahme elektrischer und elektronischer bauteile |
USD332443S (en) * | 1991-04-18 | 1993-01-12 | Extrusion Technology, Inc. | Enclosure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US5248193A (en) * | 1991-10-18 | 1993-09-28 | Texas Microsystems, Inc. | Extruded enclosure for a computer system |
US5717575A (en) * | 1995-08-09 | 1998-02-10 |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 Board mounting system with self guiding interengagement |
US5564802A (en) * | 1995-09-14 | 1996-10-15 | Chiou; Ming D. | Diskdrive case |
US5963431A (en) * | 1998-04-14 | 1999-10-05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Desktop computer having enhanced motherboard/riser card assembly configuration |
US6114626A (en) * | 1998-04-17 | 2000-09-05 | Intel Corporation | Tool-less circuit board mounting system |
US6120116A (en) * | 1998-08-10 | 2000-09-19 | Buckeye Stamping Company, Inc. | Circuit board storage cabinet |
US6151215A (en) * | 1998-12-08 | 2000-11-21 | Alliedsignal Inc. | Single mount and cooling for two two-si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US6297955B1 (en) * | 1999-03-31 | 2001-10-02 | Western Digital Ventures, Inc. | Host assembly for an integrated computer module |
JP2001148578A (ja) * | 1999-09-06 | 2001-05-29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電子機器用筐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152575B2 (ja) * | 2000-09-28 | 2008-09-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 |
JP2003060371A (ja) * | 2001-08-16 | 2003-02-28 | Nec Corp | 通信機器筐体の放熱構造 |
EP1557075A4 (en) * | 2002-10-22 | 2010-01-13 | Sullivan Jason | CONTROL MODULE NOT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S HAVING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PROPERTIES |
JP4325219B2 (ja) * | 2003-02-26 | 2009-09-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電子装置の筐体構造とその密閉筐体の内部の気圧調整方法 |
US6804123B1 (en) * | 2003-04-01 | 2004-10-12 | King Young Technology Co., Ltd. | Computer mainframe with superposed architecture |
TW200506586A (en) * | 2003-08-07 | 2005-02-16 | Wincomm Corp | Fanless heat sink for computer equipment |
US7136286B2 (en) * | 2005-01-10 | 2006-11-14 | Aaeon Technology Inc. | Industrial computer with aluminum case having fins as radiating device |
US7272001B2 (en) * | 2005-09-09 | 2007-09-18 | King Young Technology Co., Ltd. | External conductiv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for microcomputers |
US7566104B2 (en) * | 2006-05-08 | 2009-07-28 | Lian Li Industrial Co., Ltd. | Bi-directional side emplacing computer casing |
US7733659B2 (en) * | 2006-08-18 | 2010-06-08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Lightweight audio system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
US20090267465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King Young Technology Co., Ltd. | Microcomputer case |
US20090268394A1 (en) * | 2008-04-29 | 2009-10-29 | King Young Technology Co., Ltd. | Heat-radiating microcomputer case |
US8125785B2 (en) * | 2008-06-11 | 2012-02-28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Angled doors with continuous seal |
-
2008
- 2008-09-01 TW TW097215706U patent/TWM35138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
- 2009-08-29 US US12/550,351 patent/US800943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9323A (zh) * | 2019-11-19 | 2020-02-25 | 昆山尚尼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组合式机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053869A1 (en) | 2010-03-04 |
US8009431B2 (en) | 2011-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351389U (en) | Computer enclosure and computer | |
US8020821B2 (en) | Wall hanger and assembly of the wall hanger and a computer device | |
US8203854B2 (en) | Display suspending frame device, and assembly of the display suspending frame device, a displa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 |
TWI419637B (zh) | 伺服器及其機殼裝置 | |
US8544801B2 (en) | Bracket assembly for disk drive | |
TWI295000B (zh) | ||
US6909598B2 (en) | Computer device configured for use in different modes | |
TWM246673U (en) | Locking device assembly for expansion card | |
TWM312877U (en) | Mounting assembly for disk drive bracket | |
TWI624832B (zh) | 硬碟托盤及硬碟托架組件 | |
US20120014055A1 (en) | Computer case with guiding plates for drives | |
CN200941173Y (zh) | 数据存取装置的组装架结构 | |
TWM407595U (en) | Removable-type fan fr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 |
CN201754654U (zh) | 汽车音响pcb板卡的插槽式机壳装置 | |
CN201247439Y (zh) | 计算机机壳与计算机 | |
CN102081952B (zh) | 硬盘固定装置 | |
CN2468090Y (zh) | 硬盘托架快拆式固定装置 | |
TWI351909B (en) | Fixing device for storage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 | |
CN108255252A (zh) | 硬盘托盘及硬盘托架组件 | |
CN101206508A (zh) | 数字数据储存装置的架体机构 | |
CN2375997Y (zh) | 可分离式电脑机箱 | |
US20050276012A1 (en) | Retain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drive bracket | |
CN1307507C (zh) | 电脑壳体 | |
CN100543636C (zh) | 磁盘驱动器的固定机构 | |
CN201203834Y (zh) | 计算机机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