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69903B - 棘輪扳手 - Google Patents
棘輪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69903B TWI869903B TW112123726A TW112123726A TWI869903B TW I869903 B TWI869903 B TW I869903B TW 112123726 A TW112123726 A TW 112123726A TW 112123726 A TW112123726 A TW 112123726A TW I869903 B TWI869903 B TW I86990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ratchet wrench
- latch block
- switch
- lat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包含一本體、一驅動頭、一或多組卡掣塊組、一切換件與一控制組件。該驅動頭設置於本體內而可繞一工作軸轉動,該卡掣塊組設置於該本體內且位於驅動頭周圍,可與該驅動頭卡抵嚙合,該切換件設置於該本體內而可繞該工作軸轉動,控制組件則可供使用者撥動並帶動切換件轉動,切換件轉動而位於不同位置時,能撥動卡掣塊組中不同的卡掣塊,從而切換改變棘輪扳手的作動方向,藉此,使用者可撥動控制組件來改變切換件的位置,藉由切換件撥動驅動頭周圍任意位置的卡掣塊,使棘輪扳手可設置多組卡掣塊,提供穩定度高與可操作扭力高的使用特點,同時亦兼具易於供使用者操作切換的使用特點。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棘輪扳手,特別是可供使用者切換棘輪的作動方向者。
過去的棘輪扳手中,有裝設多組卡掣塊以提高棘輪操作的強度與穩定度者,例如可參考第1圖至第3圖所示的棘輪扳手,棘輪扳手的本體91開設有多個容置槽92,容置槽92中容設左、右兩卡掣塊93、94以及彈簧95,另有一切換本體96裝配於容置槽92的一側,切換本體96的底面設有撥動部97,請參考第2圖與第3圖,當使用者轉動切換本體96時,撥動部97將會移動而撥動卡掣塊94,請參考第4圖,當使用者反向轉動切換本體96時,另一撥動部98則會撥動卡掣塊93,可藉由將切換本體96轉動至不同的位置來改變棘輪扳手的作動方向。其中,由於棘輪扳手具有三組卡掣塊,棘輪扳手在使用時能將扭力平均分散在各個卡掣塊,避免操作時因扭力過大而破壞卡掣塊93、94或棘輪本體99的齒部,使棘輪扳手具有較高的穩定度與可操作扭力。
前述棘輪扳手雖然能提供較高的穩定度與可操作扭力,然而,在使用者需要切換棘輪扳手的作動方向時,需以切換本體撥動卡掣塊,使用者需要單手握持本體,並以另一手轉動切換本體,需要使用雙手才能完成切換,而
在實際使用時有所不便。
本創作的其中一項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棘輪扳手,於提供較高的穩定度與可操作扭力的同時,亦可供使用者單手操作進行切換,以增進使用棘輪扳手的便利性。
為了達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包括本體、驅動頭、至少一組卡掣塊組、切換件以及控制組件。該本體具有一工作腔與至少一容置槽,該容置槽連通於該工作腔。該驅動頭容設於該工作腔並能相對該本體繞一工作軸轉動,該驅動頭具有面向該容置槽的一外環面,該外環面具有棘輪齒。該卡掣塊組包含一第一卡掣塊、一第二卡掣塊與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夾置於該第一卡掣塊與該第二卡掣塊之間,該組卡掣塊組容設於該容置槽,該組卡掣塊組嚙合該棘輪齒並抵靠於該本體。該切換件具有複數撥動部,該切換件能繞該工作軸轉動而以該撥動部撥動該組卡掣塊組中的該第一卡掣塊與該第二卡掣塊其中之一,使該第一卡掣塊與該第二卡掣塊其中之一與該棘輪齒脫離嚙合。該控制組件設置於該本體並能繞一切換軸轉動,該控制組件轉動時帶動該切換件轉動。
藉此,本創作所提供的棘輪扳手利用控制組件帶動切換件轉動,控制組件可設置於本體的外表面,以供使用者撥動,使用者可於單手握持本體的同時,以拇指或其他手指撥動控制組件,即可帶動切換件轉動,以切換棘輪扳手的作動方向,具有便利的使用效果。
此外,本創作棘輪扳手中的控制組件能從旁帶動切換件轉動,再由切換件撥動卡掣塊組,卡掣塊組的設置位置將不受控制組件與驅動頭的限
制,可以設置在驅動頭周圍的任意位置,可提高棘輪扳手機構設計的自由度,具設計彈性。
y:工作軸
z:切換軸
10:本體
11:柄身
111:工作腔
112、113、114:容置槽
115:階梯槽
116:階梯面
117:穿孔
118:開孔
12:蓋板
121:開孔
13:螺絲
14:定位件
20:驅動頭
21:驅動端
22:外環面
30、30’、30”:卡掣塊組
31、31’、31”:第一卡掣塊
311:齒部
32、32’、32”:第二卡掣塊
321:齒部
33:彈性件
40:切換件
41:圓孔
42:定位槽
43、44、45:撥動部
46:齒部
51:撥鈕
511:固定孔
52:驅動軸
53:齒塊
531:非圓形孔
91:本體
92:容置槽
93、94:卡掣塊
95:彈簧
96:切換本體
97、98:撥動部
99:棘輪本體
第1圖為習用棘輪扳手之局部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習用棘輪扳手之局部剖視圖。
第3圖為習用棘輪扳手之動作示意圖。
第4圖為習用棘輪扳手之另一動作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之立體圖。
第6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之立體分解圖。
第7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8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之剖視圖。
第9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另一視角之剖視圖。
第10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之動作示意圖。
第11圖為本創作棘輪扳手之另一動作示意圖。
請參考第5圖,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可供使用者連接套筒或其他工具,並能於使用者往復扳動棘輪扳手時,單方向地帶動連接的套筒或其他工具轉動,藉以鎖緊或拆卸螺帽或螺絲等工件。
請參考第5圖至第8圖,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棘輪扳手包含本體10、驅動頭20、三組卡掣塊組30、30’、30”、切換件40與控制組件。
本體10包含柄身11與蓋板12,柄身11的一端側向凹入形成工作腔
111與三個容置槽112、113、114,各個容置槽112、113、114連通於工作腔111並且圍繞工作腔111排列呈環形,柄身11另於工作腔111及容置槽112、113、114與柄身11的外表面之間形成一階梯槽115,階梯槽115的輪廓除含括工作腔111及容置槽112、113、114之外,還進一步沿柄身11延伸,柄身11於該階梯槽115的周圍形成階梯面116。該蓋板12藉由螺絲13鎖設於柄身11,該蓋板12容設於階梯槽115並抵靠於階梯面116,使工作腔111、容置槽112、113、114以及階梯槽115受到柄身11與蓋板12包圍。柄身11另具有一穿孔117,垂直連通於階梯槽115,以該穿孔117界定一切換軸z。柄身11與蓋板12分別具有一開孔118、121,該二開孔118、121與工作腔111沿一工作軸y排列,該些容置槽112、113、114圍繞該工作軸y排列,較佳者,工作軸y與切換軸z平行但不重合,亦即切換軸z立於工作軸y旁側。
驅動頭20容設於工作腔111且位於工作軸y中,驅動頭20由開孔118顯露於外,驅動頭20另具有一驅動端21,驅動端21為例如是四角柱狀之多角柱體,自開孔121凸伸於外以供連接套筒或類似工具,驅動頭20具有一外環面22,外環面22面向容置槽112、113、114且於表面具有棘輪齒。
各組卡掣塊組30、30’、30”為相同之構造,分別容設於各個容置槽112、113、114中並抵靠於柄身11,其中,一組卡掣塊組30包括一第一卡掣塊31、一第二卡掣塊32與一彈性件33,彈性件33夾置於第一卡掣塊31與第二卡掣塊32之間,第一卡掣塊31與第二卡掣塊32面向驅動頭20外環面22的一側分別具有齒部311、321,能藉由齒部311、321使卡掣塊組30嚙合外環面22的棘輪齒。
切換件40容設於階梯槽115而位於蓋板12與該些卡掣塊組30、30’、30”之間,使切換件40不能顯露於外,切換件40具有一圓孔41,圓孔41套設
於驅動頭20,使切換件40能繞工作軸y轉動,柄身11與切換件40之間另設有相對應的定位件14與三個定位槽42,使切換件40於轉動時可受定位件14抵靠定位,而能於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與一第三位置之間切換。切換件40朝向工作腔111延伸形成三個撥動部43、44、45,該些撥動部43、44、45恰插置於每兩組相鄰的卡掣塊組之間,更詳細地說,撥動部43插置於兩組卡掣塊組30、30’之間,撥動部44插置於兩組卡掣塊組30、30”之間,撥動部45插置於兩組卡掣塊組30’、30”之間,於切換件40轉動時,該些撥動部43、44、45能移動撥動各組卡掣塊組中的第一卡掣塊或第二卡掣塊。切換件40另外還具有一齒部46。
該控制組件設置於該柄身11而能繞切換軸z轉動,該控制組件包括一撥鈕51、一驅動軸52與一齒塊53,撥鈕51一端穿露於柄身11的表面,以供使用者撥動,該撥鈕51另端具有一固定孔511,並穿設於該穿孔117,使撥鈕51可繞切換軸z轉動,驅動軸52一端插設並固定於撥鈕51的固定孔511,使驅動軸52會隨撥鈕51一同轉動,驅動軸52的另端則容置於階梯槽115且具有非圓形截面,齒塊53具有一非圓形孔531,齒塊53容置於階梯槽115並套設於驅動軸52,使齒塊53會隨驅動軸52一同轉動,齒塊53並與切換件40的齒部46嚙合。
請參考第6圖與第9圖,上述棘輪扳手於使用時,使用者可撥動撥鈕51以進行切換,撥鈕51轉動時將會帶動驅動軸52與齒塊53一同轉動,由於齒塊53與切換件40的齒部46嚙合,亦將一同帶動切換件40轉動,請參考第9圖,當切換件轉動至第一位置時,撥動部43、44、45均不撥動卡掣塊組,卡掣塊組中的第一卡掣塊31、31’、31”與第二卡掣塊32、32’、32”均與驅動頭20外環面22的棘輪齒嚙合,且抵靠於柄身11,使驅動頭20不能相對柄身11轉動。
請參考第10圖,當切換件轉動至第二位置時,撥動部43、44、45
隨切換件轉動而移動撥動卡掣塊組中的第一卡掣塊31、31’、31”,使第一卡掣塊31、31’、31”移動而與驅動頭20外環面22的棘輪齒脫離嚙合,驅動頭20於沿順時鐘方向受力時受到第二卡掣塊32、32’、32”嚙合以及受到柄身11抵靠,使驅動頭不能沿順時鐘方向相對柄身11轉動;驅動頭20於沿逆時鐘方向受力時能推動第二卡掣塊32、32’、32”,使驅動頭能沿逆時鐘方向相對柄身11轉動。
請參考第11圖,當切換件轉動至第三位置時,撥動部43、44、45隨切換件轉動而移動撥動卡掣塊組中的第二卡掣塊32、32’、32”,使第二卡掣塊32、32’、32”移動而與驅動頭20外環面22的棘輪齒脫離嚙合,驅動頭20於沿順時鐘方向受力時能推動第一卡掣塊31、31’、31”,使驅動頭能沿順時鐘方向相對柄身11轉動;驅動頭20於沿逆時鐘方向受力時受到第一卡掣塊31、31’、31”嚙合以及受到柄身11抵靠,使驅動頭不能沿逆時鐘方向相對柄身11轉動。
藉由上述裝置,於使用本實施例之棘輪扳手時,使用者可以單手握持本體之柄身,並以拇指或其他手指撥動撥鈕,使撥鈕轉動而進行切換,改變棘輪扳手的作動方向,而具有便利的操作使用效果,同時,本實施例之棘輪扳手利用控制組件與切換件,而能在切換作動方向時,同時撥動多組卡掣塊組,而能在撥鈕式切換方向的棘輪扳手中設置多組卡掣塊組,而兼具較佳之穩定度與可操作扭力。
在上述實施例中,棘輪扳手具有三組卡掣塊組以及三個容置槽,然而,若改為單一組卡掣塊組或其他數量之卡掣塊組,亦無不可,於此情形下,棘輪扳手仍可藉由控制組件與切換件撥動卡掣塊組,使卡掣塊組的設置位置能不限於設置在驅動頭的底側鄰近控制組件處,卡掣塊組將可設置於驅動頭周圍的任意位置,而使棘輪扳手的結構具有較大的設計彈性。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控制組件的驅動軸組裝於撥鈕與齒塊之間,然而,若是省去驅動軸,直接將齒塊組裝固定於撥鈕的一端,或是於齒塊一體延伸形成一軸桿,再將撥鈕固定於齒塊的軸桿,均屬可行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上述實施例中,切換軸與工作軸平行,撥鈕的使用狀態較符合使用者直覺,然而,若改將切換軸傾斜或垂直於工作軸,改變撥鈕或整體控制組件的使用狀態,齒部46與齒塊53仍可以改以傾斜或垂直傳動嚙合,控制組件仍然能帶動切換件轉動,仍屬可行。
總結以上說明,上述實施例的棘輪扳手兼具便利的操作方式與較佳的穩定度及可操作扭力,亦可提高棘輪扳手的結構設計彈性,實為消費者與生產開發業者所企盼,惟以上實施例僅在於說明並闡述本創作的技術內容,本專利的專利範圍應以後述的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工作軸y
切換軸z
柄身11
穿孔117
開孔118
蓋板12
開孔121
螺絲13
定位件14
驅動頭20
驅動端21
外環面22
卡掣塊組30、30’、30”
第一卡掣塊31、31’、31”
齒部311
第二卡掣塊32、32’、32”
齒部321
彈性件33
切換件40
圓孔41
定位槽42
撥動部43、44、45
齒部46
撥鈕51
驅動軸52
齒塊53
非圓形孔531
Claims (6)
- 一種棘輪扳手,包含: 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工作腔與至少一容置槽,該容置槽連通於該工作腔; 一驅動頭,容設於該工作腔並能相對該本體繞一工作軸轉動,該驅動頭具有面向該容置槽的一外環面,該外環面具有棘輪齒; 至少一組卡掣塊組,包含一第一卡掣塊、一第二卡掣塊與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夾置於該第一卡掣塊與該第二卡掣塊之間,該組卡掣塊組容設於該容置槽,該組卡掣塊組嚙合該棘輪齒並抵靠於該本體; 一切換件,具有複數撥動部,該切換件能繞該工作軸轉動而以該些撥動部撥動該組卡掣塊組中的該第一卡掣塊與該第二卡掣塊其中之一,使該第一卡掣塊與該第二卡掣塊其中之一與該棘輪齒脫離嚙合; 一控制組件,設置於該本體並能繞一切換軸轉動,該控制組件轉動時帶動該切換件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切換軸與該工作軸平行但不重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切換件具有一齒部,該控制組件包含一齒塊,該齒塊與該齒部嚙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控制組件包含一撥鈕,該撥鈕設置於該本體並能繞該切換軸轉動,該撥鈕轉動時帶動該齒塊一同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本體包含一蓋板,該切換件位於該蓋板與該組卡掣塊組之間,該切換件受到該蓋板遮蔽而不能顯露於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棘輪扳手,其中該本體具有三個容置槽,該些容置槽圍繞該工作軸排列,該棘輪扳手包含三組卡掣塊組,各該組卡掣塊組容設於其中一容置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500325A TW202500325A (zh) | 2025-01-01 |
TWI869903B true TWI869903B (zh) | 2025-01-11 |
Family
ID=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36968A1 (en) | 2010-08-10 | 2012-02-16 | Hong-Jen Lee | Ratchet wrench with reversible mechanism |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36968A1 (en) | 2010-08-10 | 2012-02-16 | Hong-Jen Lee | Ratchet wrench with reversible mechanis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68299B2 (en) | Reversible ratcheting tool with a smaller head | |
EP1084797B1 (en) | Reversible ratcheting tool with gear wheel/pawl engagement | |
US6431031B1 (en) | Reversible ratcheting tool with a smaller head | |
US6640669B2 (en) | Ratchet wrench | |
CN109176377B (zh) | 具有手动、电动两种工作模式的可换向旋具 | |
TWI823095B (zh) | 用於動力工具的方向選擇器機構 | |
US8707831B2 (en) | Dual-drive, self-ratcheting mechanism | |
TWI583507B (zh) | Fastening wrench of the shaft fixed devi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xis of the fastening device wrench | |
JP6224732B2 (ja) | 双方向レンチ | |
TWI869903B (zh) | 棘輪扳手 | |
TWI819624B (zh) | 工具及用於工具的棘爪機構 | |
TWI473688B (zh) | 雙向棘輪結構、扳手及換向方法 | |
TW202500325A (zh) | 棘輪扳手 | |
US9643297B2 (en) | Bi-directional wrench | |
TW202031433A (zh) | 具有雙板簧的工具 | |
TW202000377A (zh) | 用於棘輪工具的換向機構 | |
JP6461274B2 (ja) | 双方向レンチ | |
US20150047472A1 (en) | Dual-drive, self-ratcheting, mechanism with multiple input ports | |
JP4085747B2 (ja) | 振動ドリルドライバ | |
TWI650208B (zh) | 棘輪裝置之控向機構 | |
EP1118433A2 (en) | Reversible ratcheting tool with a smaller head | |
CN113334298A (zh) | 双向输出扭矩的手动工具 | |
TWI869246B (zh) | 可變形之工具 | |
CN221020774U (zh) | 棘轮工具及其棘轮组件 | |
TWM454288U (zh) | 雙向棘輪結構與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