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857605B - 雙軸線纜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雙軸線纜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57605B
TWI857605B TW112117744A TW112117744A TWI857605B TW I857605 B TWI857605 B TW I857605B TW 112117744 A TW112117744 A TW 112117744A TW 112117744 A TW112117744 A TW 112117744A TW I857605 B TWI857605 B TW I8576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axial
connector
cable
conductor
cab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7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6608A (zh
Inventor
布魯斯 瑞德
麥可 蓋瑞森
吉安尼雷恩 巴德拉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6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6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7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760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specially adapted to a specific shape of cables, e.g. corrugated cables, twisted pair cables, cables with two screens or hollow cables
    • H01R24/568Twisted pai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45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the strain relief being achieved by molding parts around cable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說明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種雙軸線纜組件。所述雙軸線纜組件包括收容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的一連接器。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所述連接器外殼收容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PCB)以及一聚集線纜繫條,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PCB)在線纜端部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在所述豎直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大體垂直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頂或底表面。

Description

雙軸線纜組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雙軸連接器。
雙軸線纜(Twinaxial cabling)也一般稱為“雙軸(Twinax)”,是與同軸線纜類似的但帶有兩個而不是一個的內導體的電氣線纜的一類型。雙軸被採用在現代超短程高速差分信號傳遞(signaling)應用中。信號在兩導線上以1Mbit/s(1μs/bit±2%)差分地傳送。雙軸典型地用在短程高速應用中且能設計以滿足所建立的信號完整性性能標準。
雙軸線纜可成束組裝,在線纜束的相反兩端處端接到連接器。線纜束的兩端的一橫截面可形成一二維陣列,在二維陣列中,各線纜末端端接在設置於連接器中的一印刷電路板上。印刷電路板可裝入(encased)一連接器外殼(shell)或殼體(housing)中,其中,印刷電路板的一緣上的多個導體或金屬接觸件露出在連接器的端部,連接器連接於配置成與連接器對接的一插座。在一些安置(installation)中,各具有連接器的多個線纜束可連接於電腦部件的一背板。
在一第一方面,一種雙軸線纜組件說明為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間隔開的一第一 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一連接器,使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收容在其內,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具有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在所述連接器端處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以及一聚集線纜繫條,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其中,在所述豎直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與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頂或底表面大體垂直。
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水平繫條,在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下游,用於以一水平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其中,所述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以所述水平配置連結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豎直繫條,在所述水平繫條的下游,用於以一豎直的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設在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所述第一導體、所述第二導體和所述一對接地線在所述橫向上間隔開。
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處的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按一排的連接而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該一排的連接與一緊鄰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排的連接大體平行。所述第一導體和所述第二導體在橫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和所述水平繫條各由一注塑成形聚合物材料形成。
在一第二方面,一種雙軸線纜組件說明為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間隔開的且由一絕緣材料包圍的一第一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一連接器,收容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所述連接器外殼收容在線纜端部處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的一端接結構以及一聚集線纜繫條,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其中,在所述豎直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大體垂直於所述端接結構的一頂或底表面。
所述端接結構為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水平繫條,在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下游,用於以一水平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豎直繫條,在所述水平繫條的下游,用於以一豎直的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設在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所述第一導體、所述第二導體和所述一對接地線在所述橫向上間隔開。
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處的所述第一導體及第二導體按一排的連接而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該一排的連接與一緊鄰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排的連接大體平行。所述第一導體和所述第二導體在橫向上彼此間隔開。所述聚集線纜繫 條和所述水平繫條各由一注塑成形聚合物材料形成。
在一第三方面,一種雙軸線纜組件說明為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間隔開的且由一絕緣材料包圍的一第一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一連接器,收容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所述連接器外殼收容在線纜端部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的一端接結構;一豎直繫條,設在所述連接器外殼中,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豎直繫條出來;以及一水平繫條,設在所述連接器外殼中,在所述豎直繫條的下游,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水平配置穿過所述水平繫條出來,其中,所述多個雙軸線纜以所述水平配置連結於所述端接結構。
所述端接結構為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且所述雙軸線纜組件還包括:一聚集線纜繫條,設在所述連接器外殼中,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各雙軸線纜包括設在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所述第一導體、所述第二導體和所述一對接地線在所述橫向上間隔開。
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處的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按一排的連接而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該一排的連接與一緊鄰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排的連接大 體平行。所述第一導體和所述第二導體在橫向上彼此間隔開;以及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和所述水平繫條各由一注塑成形聚合物材料形成。
在多個另外的方面,說明用於形成或以其它方式設置前述雙軸線纜組件的方法。
100:雙軸線纜組件
102:端
104:雙軸線纜
110:水平繫條
112:豎直繫條
120、122、124、126:排(雙軸線纜排、雙軸線纜組)
130: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端接結構)
132:頂表面
134:底表面
140:遮罩蓋
145:支架
145a:第一支架
145b:第二支架
145c:第三支架
145d:第四支架
150:導體(導體對)
150a:導體(第一導體)
150b:導體(第二導體)
152a:平坦邊
152b:平坦邊
154a:邊
154b:邊
160:聚集線纜繫條
162:銅遮罩件
200:連接器
210:連接器外殼
212:頂表面
214:底表面
220:護套(線纜蓋體)
230:對接結構
ALONG:縱軸
ALAT:橫軸
AD:深度軸
DH:水平方向
Dv:豎直方向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A是一雙軸線纜的一前視剖開立體圖。
圖1B是一雙軸線纜圍繞一橫軸彎曲的一側視圖。
圖1C是一雙軸線纜圍繞一深度軸彎曲的一俯視圖。
圖1D是一雙軸線纜連接器的一部分後視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各種實施例的配置用於無信號完整性明顯衰減以水平彎曲進行佈線(routing)的一雙軸線纜組件的一前視立體圖。
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各種實施例的配置用於無信號完整性明顯衰減以水平彎曲進行佈線的一雙軸線纜組件的一後視立體圖。
說明一種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的雙軸線纜組件。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在一橫向上間隔開的且由一絕緣材料包圍的一第一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 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terminal component)。
所述雙軸線纜組件還包括一連接器,所述連接器收容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如將說明地,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所述連接器外殼收容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或其它端接設備以及一個或多個聚集線纜繫條,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或其它端接設備在線纜端部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或以一豎直配置或以一水平配置穿過所述一個或多個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例如,在所述豎直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大體垂直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頂或底表面。例如,在所述水平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大體平行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頂或底表面。
如上所述,在一些安置中,多束的各束具有連接器的線纜可連接於電腦部件上的一背板。各線纜束或線纜組件可能需要以緊密間隔(tight spaces)彎曲,從而彎曲可能是一緊密彎曲(tight bend)或一尖角(sharp-angled)彎曲。一充分緊密的彎曲可能影響在雙軸線纜中通信的信號的信號完整性。彎曲可能足以引起未能達到針對彎曲處的信號完整性的性能標準。
參照圖1A,一雙軸線纜104包括兩大體圓形的導體150a、150b(統稱“導體150”),兩大體圓形的導體150a、150b並排排列以由此形成具有一對相對的平坦邊152a、152b以及一對相對的大體彎曲的(curved)邊154a、154b的一大體卵形的橫截面。雙軸線纜104內的兩導 體150沿一縱軸ALONG在一大體縱向上前行(flow)或配置。一橫軸ALAT形成在從一第一導體150a到一第二導體150b的一橫向上,如圖1A所示。此外,一深度軸AD形成在與縱軸ALONG和橫軸ALAT均垂直的且大體從頂側的平坦邊152a到底側的平坦邊152b的一深度方向上。
如將說明地,在雙軸線纜104用在一連接器外殼210中的多個實施方式中,雙軸線纜104可能圍繞橫軸ALAT或者圍繞深度軸AD彎曲。一種在雙軸線纜組件100的緊密彎曲處引起信號完整性的衰減發生在當一雙軸線纜104或一束雙軸線纜104彎曲成雙軸線纜104中的一對導體150與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一軸垂直地對齊時,這發生在當雙軸線纜104沿深度軸AD彎曲時,如圖1C所示。
這樣的叫做一糟糕式彎曲(bad-way bend)的彎曲中,第一導體(即導體)150a(即外側的導體150)處於比第二導體(即導體)150b(即內側的導體150)遠離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一彎曲軸(AD),第二導體150b靠近彎曲軸(AD),在這種情況下,彎曲軸(AD)為深度軸AD。這樣的彎曲被證明會導致信號沿外側的導體150a行進的時間相對信號沿內側的導體150b行進的時間延長。在差分信號之間的這種時間的延長會衰減信號完整性,並且可能損害雙軸線纜104在通常為線纜彎曲規定的信號完整性規範內執行的能力。
參照圖1B,雙軸線纜104或一束雙軸線纜104沿橫軸ALAT彎曲,且雙軸線纜104中的一對導體150對齊於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該 軸。在這樣的叫做一美好式彎曲(good-way bend)的彎曲中,兩導體150a、150b處於與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彎曲軸(ALAT)等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彎曲軸(ALAT)為橫軸ALAT。這樣的彎曲被證明最小化或消除信號在導體150a中行進的時間相對信號沿導體150b行進的時間的任何延長,這得到比因圖1C所示的一糟糕式彎曲發生的情況乾淨的一信號。
參照圖1D,當一束雙軸線纜104從一連接器外殼210出來時,各雙軸線纜104以一水平配置出來,由此,雙軸線纜104的橫軸ALAT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未示出)的頂或底表面大體平行。其原因是,典型地,各雙軸線纜104以一水平配置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的一表面上且雙軸線纜104同時在連接器外殼210中維持這個配置。
在該水平配置中,一美好式彎曲僅通過向上或者向下彎曲線纜是可被允許的,譬如,一美好式彎曲在一豎直方向DV而不在一水平方向DH上。豎直方向DV是從連接器外殼210的頂表面212前進到連接器外殼210的底表面214的一方向。水平方向DH垂直於豎直方向DV。這將一束雙軸線纜104在離開連接器外殼210時可能前進的方向限制為沿豎直方向DV向上或者向下前進但不能沿水平方向DH向左或向右前進。
然而,在一些情形下,所希望的是,一束雙軸線纜104在離開連接器外殼210時向左或者向右轉並在水平方向DH上行進,而無信號完整性衰減且不損害雙軸線纜104在通常為線纜彎曲規定的信號完整性規範 內執行的能力。
本文說明的一雙軸線纜組件100的多個示例實施方式解決了當雙軸線纜組件100彎曲時潛在的信號完整性的衰減的問題,特別是在與一電氣部件的一連接處附近。如理解地,雙軸線纜104包括在一線纜蓋體或護套220內由一絕緣材料包圍的一對導體150。雙軸線纜104是配置成傳導差分電信號的雙絞線纜和其它方案的一種替代。雙軸線纜104設計為受益於相同的結構特性,所述相同的結構特性改善在一信號導體150延伸穿過雙軸線纜104的長度的同軸線纜中的信號完整性。尤其是,雙軸線纜104可如上述地由選擇的絕緣材料包圍,所述選擇的絕緣材料包括諸如聚乙烯的塑膠、泡沫材料以及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柔性的其它合適的介電材料、以保持一對導體150在雙軸線纜104內分離且隨雙軸線纜組件100的彎曲而彎曲。
一種在雙軸線纜組件100的緊密彎曲處引起信號完整性的衰減發生在當一雙軸線纜104彎曲成雙軸線纜104中的導體對(即導體)150與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軸垂直地對齊時。在這樣的叫做一糟糕式彎曲的彎曲中,一個導體150(外側的導體)處於比內側的導體遠離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一彎曲軸,內側的導體150處於靠近彎曲軸,如圖1C所示。這樣的彎曲被證明會引起信號沿外側的導體150行進的時間相對信號沿內側的導體150行進的時間延長。在差分信號之間的這種時間的延長會衰減信號完整性並且可能損害線纜在通常為線纜彎曲規定的信號完整性 規範內執行的能力。
線纜典型地被要求在小於線纜的5倍的外徑的一彎曲的周圍維持足夠的信號完整性。雙軸線纜組件100典型地包括形成為一束的多個雙軸線纜104。雙軸線纜104在插入諸如伺服器和其它計算設備的背板的電子設備的連接器處端接。在下面說明的多個示例實施方式中,多個雙軸線纜104可按雙軸線纜104並排設置同時導體150對沿橫軸ALAT對齊的多個雙軸線纜組排列。雙軸線纜104典型地以一水平配置端接在一連接器部件中的一印刷電路板或其它結構上,從而多個導體150對沿相同的橫軸ALAT連接於一平坦的表面。
當一束雙軸線纜104從一連接器外殼210出來時,各雙軸線纜104以一大體水平配置出來,由此,雙軸線纜104的橫軸ALAT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頂或底表面132、134大體平行。其原因是,雙軸線纜104以一水平配置被端接,因為一對導體150連接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沿與雙軸線纜104相同的橫軸ALAT對齊的一平坦的表面。然而,在該水平配置下,一美好式彎曲僅在一豎直方向DV上是可被允許的而在一水平方向DH上是不被允許的。
為了允許雙軸線纜104當出連接器外殼210時在一水平方向DH上的一美好式彎曲,本公開建議,雙軸線纜104以一大體豎直配置出連接器外殼210,在一些實施例中,借助在連接器外殼210內的一豎直繫條112在各雙軸線纜104出連接器200之前將各雙軸線纜104以一豎直配置固 定在連接器外殼210內,從而各雙軸線纜104不是以一水平配置而是以一豎直配置出連接器200。
在豎直配置中,雙軸線纜104的橫軸ALAT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頂或底表面132、134大體垂直。在豎直配置中,連接器外殼210的相對的平坦的側面也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頂或底表面132、134大體垂直。以一豎直配置出連接器外殼210允許各雙軸線纜104在一水平方向DH上的無信號衰減的一美好式彎曲,因為各雙軸線纜104內的兩導體150處於與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一彎曲軸等距離。
圖2示出一示例實施例的一雙軸線纜組件100,雙軸線纜組件100配置用於各雙軸線纜104在出連接器200時在一水平方向DH上的向左或者向右的無信號完整性的明顯衰減的一美好式彎曲。圖3示出圖2的雙軸線纜組件100的一後視立體圖,其中,雙軸線纜104以一豎直配置出連接器200。
一起參照圖2和圖3,雙軸線纜組件100包括一連接器200,連接器200具有:一連接器外殼210,其收容連接於多排120、122、124、126的雙軸線纜104的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一遮罩蓋140,其覆蓋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連接於多排120、122、124、126的雙軸線纜104的區域;一水平繫條110,用於以一水平配置維持多排120、122、124、126的雙軸線纜104;一豎直繫條112,用於以一豎直配置維持多排120、122、124、 126的雙軸線纜104;以及一聚集線纜繫條160,多排120、122、124、126的雙軸線纜104穿過聚集線纜繫條160出連接器外殼210。
圖2所示的雙軸線纜組件100包括均具有多個雙軸線纜104的多個雙軸線纜排或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各雙軸線纜104包括沿針對各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由平行線示出的橫軸ALAT在一橫向上間隔開的一對導體150a、150b。各雙軸線纜104內的導體對150a、150b由一絕緣材料包圍。
圖2和圖3中的示例的雙軸線纜組件100包括水平繫條110、豎直繫條112以及聚集線纜繫條160。水平繫條110安裝在連接器外殼210中、在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下游,以按一水平配置維持各雙軸線纜104。當雙軸線纜104的橫軸ALAT和/或相對的平坦邊152a、152b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頂或底表面132、134大體平行時,雙軸線纜104以一水平配置被維持。
在該水平配置下,一美好式彎曲僅在豎直方向DV上向上或向下且圍繞橫軸ALAT是可被允許的但圍繞深度軸AD是不被允許的。水平繫條110以一水平配置維持各雙軸線纜104,以用於針對安裝各雙軸線纜104在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上的準確的定向和定位,如圖2所示,因為各雙軸線纜104以一水平配置安裝在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上以更容易地允許將各導體150a、150b連接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
豎直繫條112安裝在連接器外殼210中、在連接器印刷電路板 130的下游,以在雙軸線纜104出連接器200之前使各雙軸線纜104以一豎直配置定向。在當前的實施例中,豎直繫條112也安裝在連接器外殼210中、在水平繫條110的下游,以將各雙軸線纜104以一豎直配置定向。
在一個實施例中,連接器200不具有一豎直繫條112而且依賴於聚集線纜繫條160來將雙軸線纜104以一豎直配置定向。在從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和水平繫條110向下游行進時,在進入豎直繫條112之前,當雙軸線纜104的相對的平坦邊152a、152b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頂或底表面132、134大體垂直時,雙軸線纜104的定向從一水平配置改變到一豎直配置。
在豎直配置中,雙軸線纜104的橫軸ALAT與連接器外殼210的頂或底表面212、214和/或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頂或底表面132、134大體垂直。在該豎直配置下,一美好式彎曲現在在一水平方向DH上向左或向右且圍繞橫軸ALAT是被可允許的。豎直繫條112以一豎直配置維持各雙軸線纜104,以用於針對引導各雙軸線纜104穿過聚集線纜繫條160的準確的定向和定位,如圖2所示。
水平繫條110和豎直繫條112通過在各雙軸線纜排120、122、124、126之上的一包覆成型層形成。例如,雙軸線纜排126佈線穿過連接器200並與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連接。在將雙軸線纜排126佈線進入連接器外殼210時,工裝(tooling)放置在連接器外殼210的腔內,工裝以一水平配置維持雙軸線纜排126內的雙軸線纜104。作為水平繫條110的一部分 的由低壓力包覆成型材料製成的一水平包覆成型層形成在雙軸線纜排126之上,以按一水平位置固牢(affix)雙軸線纜104。由此,本文說明的聚集線纜繫條160中的任一個能由一聚合物材料通過一包覆成型(比如,一注塑包覆成型)工藝來形成。
在將雙軸線纜排126連接於電路板130時,工裝放置在連接器外殼210的腔內,工裝以一豎直配置維持雙軸線纜排126內的雙軸線纜104。作為豎直繫條112的一部分的一豎直包覆成型層形成在雙軸線纜排126之上,以按一水平位置固牢雙軸線纜104。各隨後的雙軸線纜排124、122、120也具有隨後的形成在其上的水平包覆成型層和豎直包覆成型層,以將雙軸線纜排124、122、120按水平的位置或者按豎直的位置固牢。多個水平包覆成型層形成水平繫條110而多個豎直包覆成型層形成豎直繫條112。各水平繫條110、豎直繫條112配置成定向多個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從而各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疊置在各自緊鄰(next)的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上,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在連接器外殼210內彼此基本平行。
聚集線纜繫條160安裝在連接器外殼210的與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相反的一端且在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下游並以一豎直配置定向各雙軸線纜104。聚集線纜繫條160將四排120、122、124、126的雙軸線纜104以一緊密的定向帶到一起,由此雙軸線纜104處於如圖2所示的一緊湊的且緊鄰的(adjacent)佈局。該緊湊的且緊鄰的佈局允許多個雙軸 線纜104被緊湊地放置在一線纜蓋體或護套220中,以用於佈線至另一場所,諸如另一連接器或一印刷電路板。一銅遮罩件162優選包圍已進入聚集線纜繫條160的成為束的多個雙軸線纜104。銅遮罩件162受壓縮地與連接器外殼210接觸,以用於提供接地。
參照圖3,成為束的多個雙軸線纜104以一豎直配置出聚集線纜繫條160,以允許雙軸線纜104在出連接器外殼210時在一水平方向DH上的一美好式彎曲的,從而各雙軸線纜104不是以一水平配置而是以一豎直配置出連接器外殼210。以一豎直配置出連接器外殼210允許各雙軸線纜104在一水平方向DH上的無信號衰減的一美好式彎曲,因為各雙軸線纜104內的兩導體150處於與雙軸線纜104彎曲所圍繞的一彎曲軸(ALAT)等距離。
雙軸線纜組件100中的雙軸線纜104可為具有一對導體150的任何合適的雙軸線纜104。雙軸線纜104可由一介電材料包圍,以保持一對導體150分開同時提供允許彎曲的一些柔性。導體對和絕緣材料還可由諸如以一膜狀佈置的一金屬箔或編織金屬的一遮罩材料包圍。在一些實施例中,雙軸線纜104包括設在一對導體150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一對導體150和一對接地線可間隔開並沿橫軸ALAT對齊。
圖2是雙軸線纜組件100連接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一前視立體圖。雙軸線纜組件100可為任何合適的長度且可典型地由保持雙軸線纜104裝入以用於當雙軸線纜104在連接器外殼210的後部出連接器 外殼210時在操縱上方便的一護套220或一合適的材料覆蓋。印刷電路板130可被圍在連接器外殼210中。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可如圖2所示的以一第一順序120-122-124-126疊置在連接器外殼210內,以連接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
多排120、122、124、126的雙軸線纜104在雙軸線纜組件100的一第一端處連接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在第一端處,雙軸線纜104可通過一支架145固定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一第一支架145a固持雙軸線纜排120的末端。一第二支架145b固持雙軸線纜排122的末端。一第三支架145c固持雙軸線纜排124的一末端。一第四支架145d固持雙軸線纜排126的末端,依此類推。各雙軸線纜104中的導體對150可錫焊(soldered)、熔焊(welded)或以其它方式功能上固持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一頂表面132及底表面134,以電連接於在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上刻蝕的一合適的跡線。多個導體對150的連接可根據多個雙軸線纜排120、122、124、126的疊置順序成排地連接於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
注意的是,參照圖2至圖3說明的示例雙軸線纜組件100包括與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端子連接(terminal connections)。然而,注意的是,其它示例雙軸線纜組件100的實施方式可在不同的結構處端接(terminate)。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僅是出於提供一清楚說明的目的在此示出的端子結構中的一個類型。其它合適的連接結構可也採用。
連接器200處於雙軸線纜組件100的一端102。連接器200具 有覆蓋連接器印刷電路板130的一連接器外殼210。雙軸線纜組件100示出覆蓋有一線纜蓋體或護套220。連接器200可包括與一接收連接器(未示出)上的一對應的結構對接的一合適的對接結構230。接收連接器可為一電子部件的一部分,該電子部件配置成接收連接器200和在雙軸線纜組件100上通信的信號。
注意的是,本公開說明的多個示例實施方式的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各包括四個雙軸線纜104。然而,其它多個示例實施方式可包括任何其它合適的數量的雙軸線纜104。另外,四個雙軸線纜組120、122、124、126形成本文說明的示例雙軸線纜組件100,然而,其它多個示例實施方式可包括任何合適的數量的雙軸線纜組。另外,多個示例實施方式可包括具有一個數量的雙軸線纜104的一第一多個雙軸線纜組,且通過編織(lacing),在另一端與在各雙軸線纜組中帶有一不同的數量的雙軸線纜104的一第二多個線纜組彙集。
上述的特徵、結構或特性可按任何合適的方式組合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並且如果可能的話,則各種實施例中討論的特徵可以互換。在以下說明中,提供了許多具體細節,以完全理解本公開的多個實施例。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的是,本公開的技術方案可以實踐為不具有所述許多具體細節中的一個或多個,或者其它方法、構件、材料等可被採用。在其它情況下,公知的結構、材料或操作未詳細示出或說明,以避免對本公開的多個方面造成費解。
儘管在諸如“上(on)”、“下方(below)”、“上(upper)”和“下(lower)”之類的相對術語在說明書中被使用,以說明一個構件與另一個構件的相對關係,但是這些術語在本說明書中使用只是為了方便而例如作為附圖中所示的示例中的方向。應理解的是,如果設備被顛倒,則上述的“上”構件將變成“下”構件。當一個結構“在”另一個結構上(on)時,可能是該結構一體形成在另一結構上,或者該結構“直接”設在另一結構上,或者該結構通過其它結構“間接”設在另一結構上。
在本說明書中,諸如“輔音的不定冠詞形式的一(a)”、“母音的不定冠詞形式的一(an)”、“定冠詞形式的所述(the)”和“所述(said)”之類的術語用於表示一個或多個元素和構件的存在。術語“包含(comprise)”、“包括(include)”、“具有”、“包含(contain)”及其變體被用來是開放式的,並且意味著除了所列出的元素、構件等之外還包括另外的元素、構件等等,除非在隨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中另有規定。
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作標記,而不是對許多對象的限制。理解的是,如果給出多個構件,則在適用的範圍內,這些構件可稱為“第一”構件、“第二”構件等等。
本文提供的公開內容借助其優選和示例性實施例說明了特徵。通過瀏覽本公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想到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和精神內的許多其它的實施例、修改和變形。
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理解本公開的原理而 闡述的實施方式的可能的示例。在本質上不脫離本公開的精神和原理的情況下,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許多變形和修改。所有這樣的修改和變形將本文中包括在本公開的範圍內並受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保護。
100:雙軸線纜組件
102:端
104:雙軸線纜
110:水平繫條
112:豎直繫條
120、122、124、126:排(雙軸線纜排、雙軸線纜組)
130: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端接結構)
132:頂表面
134:底表面
140:遮罩蓋
150a:導體(第一導體)
150b:導體(第二導體)
152a:平坦邊
152b:平坦邊
160:聚集線纜繫條
162:銅遮罩件
200:連接器
210:連接器外殼
214:底表面
220:護套(線纜蓋體)
230:對接結構
ALONG:縱軸
ALAT:橫軸
AD:深度軸

Claims (20)

  1. 一種雙軸線纜組件,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間隔開的一第一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一連接器,使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收容在其內,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具有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在所述連接器端處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以及一聚集線纜繫條,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其中,在所述豎直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與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頂或底表面大體垂直。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水平繫條,在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下游,用於以一水平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其中,所述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以所述水平配置連結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豎直繫條,在所述水平繫條的下游,用於以一豎直的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各雙軸線纜包括設在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所述第一導體、所述第二導體和所述一對接地線在所述橫向上間隔開。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處的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按一排的連接而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該一排的連接與一緊鄰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排的連接大體平行。
  6.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導體和所述第二導體在橫向上彼此間隔開。
  7.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和所述水平繫條各由一注塑成形聚合物材料形成。
  8. 一種雙軸線纜組件,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間隔開的且由一絕緣材料包圍的一第一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一連接器,收容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所述連接器外殼收容在線纜端部處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的一端接結構以及一聚集線纜繫條,所述多 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其中,在所述豎直配置中,所述雙軸線纜的橫向大體垂直於所述端接結構的一頂或底表面。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端接結構為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水平繫條,在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下游,用於以一水平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
  11.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一豎直繫條,在所述水平繫條的下游,用於以一豎直的位置維持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
  12.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各雙軸線纜包括設在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所述第一導體、所述第二導體和所述一對接地線在所述橫向上間隔開。
  13.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處的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按一排的連接而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該一排的連接與一緊鄰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排的連接大體平行。
  14.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導體和所述第二導體在橫向上彼此間隔開。
  15.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 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和所述水平繫條各由一注塑成形聚合物材料形成。
  16. 一種雙軸線纜組件,包括:多個雙軸線纜組,各雙軸線纜組包括多個雙軸線纜,各雙軸線纜包括間隔開的且由一絕緣材料包圍的一第一導體和一第二導體,各雙軸線纜組具有與第一、第二組件端對應的相反的線纜端部和連接器端,所述雙軸線纜組中的各雙軸線纜在所述連接器端連接於一端子部件;一連接器,收容所述多個雙軸線纜組的一部分,所述連接器具有一連接器外殼,所述連接器外殼收容在線纜端部連接於多排的雙軸線纜的一端接結構;一豎直繫條,設在所述連接器外殼中,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豎直繫條出來;以及一水平繫條,設在所述連接器外殼中,在所述豎直繫條的下游,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水平配置穿過所述水平繫條出來,其中,所述多個雙軸線纜以所述水平配置連結於所述端接結構。
  17. 據請求項16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端接結構為一連接器印刷電路板,且所述雙軸線纜組件還包括:一聚集線纜繫條,設在所述連接器外殼中,所述多排的雙軸線纜以一豎直配置穿過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出所述連接器外殼。
  18. 根據請求項16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 各雙軸線纜包括設在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的相反側的一對接地線,所述第一導體、所述第二導體和所述一對接地線在所述橫向上間隔開。
  19. 根據請求項17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處的所述第一導體及所述第二導體按一排的連接而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該一排的連接與一緊鄰的雙軸線纜組的連接器端連接於所述連接器印刷電路板的一排的連接大體平行。
  20. 根據請求項17所述的雙軸線纜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導體和所述第二導體在橫向上彼此間隔開;以及所述聚集線纜繫條和所述水平繫條各由一注塑成形聚合物材料形成。
TW112117744A 2022-05-16 2023-05-12 雙軸線纜組件 TWI857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42265P 2022-05-16 2022-05-16
US63/342,265 2022-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6608A TW202416608A (zh) 2024-04-16
TWI857605B true TWI857605B (zh) 2024-10-01

Family

ID=8883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7744A TWI857605B (zh) 2022-05-16 2023-05-12 雙軸線纜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9213637A (zh)
TW (1) TWI857605B (zh)
WO (1) WO202322316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30018U (en) * 2010-03-19 2012-05-21 Molex Inc Cab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spacer
US20160062939A1 (en) * 2014-08-31 2016-03-03 Airborn, Inc. Connector with in-circuit programming
CN109936021B (zh) * 2019-04-02 2020-09-1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连接器
TWI712221B (zh) * 2019-05-15 2020-12-01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CN216251365U (zh) * 2021-04-30 2022-04-08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0485B1 (en) * 2000-08-08 2002-04-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hanced wire termination for twinax wires
CN201178206Y (zh) * 2008-02-01 2009-0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829704U (zh) * 2010-09-15 2011-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20120156938A1 (en) * 2010-12-18 2012-06-2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ircuit card to lower cross-talking therein
JP7404938B2 (ja) * 2020-03-06 2023-12-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付き多心ケ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30018U (en) * 2010-03-19 2012-05-21 Molex Inc Cab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spacer
US20130231011A1 (en) * 2010-03-19 2013-09-05 Molex Incorporated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struction
US20160062939A1 (en) * 2014-08-31 2016-03-03 Airborn, Inc. Connector with in-circuit programming
CN109936021B (zh) * 2019-04-02 2020-09-1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连接器
TWI712221B (zh) * 2019-05-15 2020-12-01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CN216251365U (zh) * 2021-04-30 2022-04-08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13637A (zh) 2024-12-27
TW202416608A (zh) 2024-04-16
WO2023223163A1 (en)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4111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ulti-layered circuit board
US676434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balanced transmission cables with module for positioning cables
US7651379B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on disposition
US7670154B2 (en) Solderness cable assembly
US11063379B2 (en)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US8801461B2 (en) Stepped termination block
US927633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conductive element for connecting grounding layers of the cable together
US20130130546A1 (en) Cabel end connector with connecting bar
JP2005527960A (ja) シールドされたケーブルのためのパドルカード終端部
TW201707307A (zh) 線纜組件及電路板組件
JPH06103635B2 (ja) 接地構造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KR20180104555A (ko) 커넥터
CN102099873A (zh) 同轴电缆束
US20100065327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molded grounding ba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141453A (en) Connectors with ground structure
US8472202B1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ables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I857605B (zh) 雙軸線纜組件
CN111727666B (zh) 中继基板、带中继基板的差分传送用电线及带连接器的线缆
KR20000022614A (ko) 선택 접속 커넥터 조립체
TW202501926A (zh) 連接器
CN113725642A (zh) 包括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US707407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sert an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fabrication method
US20230187861A1 (en) High density,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10296878A1 (en) Wire and mold-member assembly and cable with connector
US9780459B1 (en) Linking cable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