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854632B -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54632B
TWI854632B TW112116643A TW112116643A TWI854632B TW I854632 B TWI854632 B TW I854632B TW 112116643 A TW112116643 A TW 112116643A TW 112116643 A TW112116643 A TW 112116643A TW I854632 B TWI854632 B TW I8546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mobile device
smart mobile
notification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6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45524A (zh
Inventor
沈奕廷
Original Assignee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16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54632B/zh
Priority to US18/327,257 priority patent/US2024037121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4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463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45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4552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02Access control comprising means for the enrol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08With time considerations, e.g. temporary activation, valid time window or time limit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透過取得至少一鎖具的管理權限,並且將所述鎖具的使用者區分為常態使用者、受關注使用者,所述常態使用者只能使用一個常態解鎖程序對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超過預設的解除上鎖時間長度之後,鎖具就會重新上鎖,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允許使用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所述鎖具即便超過所述解除上鎖時間仍然保持解除上鎖並且通知一位管理者或一位接收通報者,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操作所述鎖具開啟,並且所述管理者或所述接收通報者能夠第一時間得知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有狀況。

Description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門禁管制方法,尤指一種需要受到關注者能夠透過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控制鎖具保持在解除上鎖,直至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所述鎖具才會重新恢復上鎖狀態,此外,在所述鎖具保持解除鎖定的同時將所述需要受到關注者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訊息通報給一位管理者或者一位接收通報者。
現代高齡化的社會,經常發生獨居人員在自家中受傷甚至死亡多時而無人發現的問題,並且即便有人察覺(例如發現獨居的鄰居多日未出門),往往也會被上鎖的門阻擋而無法及時進入關心與協助。舉例來說,假設一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突然身體不適或在家中跌倒,他/她可能沒有能力起身走到門旁邊將門鎖解除之後再撥電話求救,若他/她撥了電話請親友或者叫救護車,若他/她家的門是上鎖的,前來協助的人員,還需要想辦法破門而入,因而有可能因此延誤協助的時機。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包括:一位管理者在一個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 一位受關注使用者在一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智慧型行動裝置註冊一個用戶名稱並且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向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連線範圍內的一個鎖具配對並且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並且將對所述鎖具執行一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權限授權給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一個通報程序,通報所述管理者;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並且保持在解鎖狀態,直至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協助時,能夠透過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所在位置的鎖具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的所述鎖具在被操作開啟之前不會恢復至上鎖狀態,因而任何外人都能夠操作鎖具解鎖進入查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情況。所述受關注使用 者使用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會通知管理者,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協助的即時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發出通報。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允許使用常態解鎖程序控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因而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在平常仍然能使用所述鎖具正常進出並且不會打擾到所述管理者。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引導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相較於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相較於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 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一位常態使用者在一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並且註冊一個用戶名稱並且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並且對所述鎖具執行一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授權給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所述常態使用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所述常態使用者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常態使用者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常態使用者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所述管理者可以選擇授權常態使用者及/或授權受關注使用者,使得所述常態使用者只能執行常態解鎖程序,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能夠執行常態解鎖程序與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得管理者在管理複數鎖具以及人員狀況上有好的便利性。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當所述接收通報者沒有回應時,重複通報所述接收通報者,當所述接收通報者回應後,解除所述通報程序。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時,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經由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顯示通報訊息,所述接收通報者可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回應而解除所述通報。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包括:一位受關注使用者在一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並且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以及一個接收通報者;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向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連線範圍內的一個鎖具配對並且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允許對所述鎖具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一個通報程序,通報所述接收通報者;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 鎖並且保持在解鎖狀態,直至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協助時,能夠透過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所在位置的鎖具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的所述鎖具在被操作開啟之前不會恢復至上鎖狀態,因而任何外人都能夠操作鎖具解鎖進入查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情況。在各實施例中,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緊急及解鎖程序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能夠在不移動的情況下,使鎖具(例如門鎖)保持解除上鎖的狀態,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身體不適無法或行動不便時,具有很好的便利性。此外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會通知管理者或者預設的接收通報者,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協助的即時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發出通報。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允許使用常態解鎖程序控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因而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在平常仍然能使用所述鎖具正常進出並且不會打擾到所述管理者或所述接收通知者。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當所述接收通報者沒有回應時,重複通報所述接收通報者,當所述接收通報者回應後,解除所述通報程序。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接收通報者持有的一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時,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經由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顯示通報訊息,所述接收通報者可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回應而解除所述通報。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接收通報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註冊一個用戶名稱;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用戶名稱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並且通知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只有在所述接收通報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接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設定為接收通報者的情況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才能成功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
在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說明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之下將可更清楚瞭解本發明。
S20:受關注使用者安裝一鎖具應用程式
S20A:管理者安裝一鎖具應用程式
S20B:使用者或受關注使用者安裝一鎖具應用程式
S21:接收通報者安裝一鎖具應用程式
S22:註冊用戶名稱與密碼
S24:設定預設解鎖資訊
S25:設定一位接收通報者
S26:取得鎖具管理權限
S28:執行常態解鎖程序
S29A:授權常態使用者
S29B:授權受關注使用者
S30:輸入即時解鎖資訊
S32: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是否正確?
S34:保持上鎖
S36:解除上鎖
S38: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
S40:鎖具被開啟
S42:鎖具上鎖
S44: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
S46:保持解除上鎖
S48:鎖具被開啟
S50:鎖具上鎖
S52:通報程序
S54:接收通報者是否回應?
S55:管理者是否回應?
S56:解除通報
S58:重複通報
第1圖為本發明之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一實施例。
第2圖為本發明之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二實施例。
本發明是一種適用於諸如身體不適、健康狀況不佳及/或高齡...的獨居者(以下簡稱受關注使用者)使用的門禁系統。參閱第1圖所示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所述門禁系統通常需要一些硬體設備配合,所述硬體設備包括但不限於至少一個鎖具,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持有的一個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以及一位接收通報者所持有的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其中所述鎖具需要設定為常態保持上鎖的狀態。假設所述鎖具是安裝在一個門上的一個門鎖,所述門鎖設定為常態保持上鎖的狀態時,若所述門鎖沒有解除鎖定,在所述門關閉的狀態下,無法從所述門的外側操作所述門鎖解除上鎖並且將所述門打開。
首先需要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S20),在一位接收通報者持有的一個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也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S21)。詳細地說,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要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需要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執行,因 而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需要事先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此外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預定地所述接收通報者較佳也需要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用來配合執行通報程序S52)。
在一實施例中,無論是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或者是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首次執行鎖具應用程式,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將引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及/或所述接收通報者註冊一個用戶名稱與一個密碼(S22)。其中所述用戶名稱可以是自行設定由複數個文字、數字及/或符號或其共同組成,所述密碼可以是自行設定由複數個文字、數字、圖形及/或符號或其共同組成,或者所述密碼也可以是智慧型行動裝置持有者的生物特徵,例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設定的密碼是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指紋特徵、臉部特徵、虹膜特徵...等生物特徵作為密碼。
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完成了註冊用戶名稱與密碼之後,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引導輸入一個解鎖資訊作為一個預設解鎖資訊(S24)。詳細地說,所述預設解鎖資訊可以是一組文字、數字、符號或其組成的密碼,或者所述解鎖資訊可以是指紋特徵、臉部特徵、虹膜特徵...等生物特徵構成。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完成註冊用戶名稱與密碼之後可以跳過所述設定預設解鎖資訊的程序,因為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沒有要對鎖具執行解鎖的需求。
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完成了預設解鎖資訊的程序之後,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進一步引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設定一位接收通報者 (S25)。詳細地說,所述接收通報者可以但不限於是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信任的朋友、親人、房東、社工人員...等,所述接收通報者可以但不限制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也有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因而具有用戶名稱,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在得知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所述用戶名稱的前提下,允許透過在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中輸入正確的用戶名稱與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連線(例如透過Wi-Fi、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或Bluetooth),在所述接收通報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同意或接受之後,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就完成了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
更進一步地說,當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有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時,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輸入所述一個用戶名稱之後,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可以透過無線網路(例如透過Wi-Fi、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或Bluetooth)聯繫對應所述用戶名稱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使對應該用戶名稱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引導該用戶的選擇是否接受成為該受關注使用者的接收通報者,只有在該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該用戶才會成為該受關注使用者的接收通報者。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接收通報者的設定並非只能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達到接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相關資訊,例如所述接收通報者是社工人員,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設定一位接收通報者程序時也可以是輸入所述社工人員的行動電話號碼的方式建立所述接收通報者。但在這種情況下,被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設定為接收通報者的人員無法選擇是否接受是否同意成為接收通報者。
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完成了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之後,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與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連線範圍內的一個鎖具配對並且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S26)。
詳細地說,所述鎖具可以但不限制在外部設置有兩個配對按鈕,並且所述鎖具也會配置專屬的一張卡片,所述卡片上記載專屬的一組序號,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與所述鎖具配對時,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選擇要新增管理一個鎖具,進一步同時長壓所述鎖具的兩個所述配對按鈕(例如長壓5秒鐘),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搜尋到該鎖具,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搜尋到該鎖具之後,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引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輸入該鎖具專屬的卡片上所記載的序號,只有在輸入的序號是正確的情況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才會取得該鎖具的管理權限,如此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取得對所述鎖具執行一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與執行一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
例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取得該鎖具的一個硬體識別序號,在往後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與該鎖具溝通時,該鎖具透過比對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傳送的硬體識別序號與自身的硬體識別序號是否相符判斷所連線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是否具有管理權限。
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執行常態解鎖程序時(S28),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S30),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 錯誤時(S32),所述鎖具保持上鎖(S34),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S32),所述鎖具解除上鎖(S36)。
舉例來說,假設所述預設解鎖資訊是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指紋,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指紋作為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比對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與所述預設解鎖資訊是否相符,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與所述預設解鎖資訊不相符的情況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不輸出任何命令給所述鎖具,因而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與所述預設解鎖資訊相符的情況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傳送一個解除上鎖命令給所述鎖具,所述解除上鎖命令可以但不限制包括對應的鎖具的所述硬體識別序號,當所述鎖具收到所述解除上鎖命令後,所述鎖具在識別所述硬體識別序號相符的情況下執行所述解除上鎖命令而解鎖,因而可以理解,即便鎖具收到所述解除上鎖命令,若所述解除上鎖命令內所含的硬體識別序號錯誤,所述鎖具也不會執行所述解除上鎖命令,所述鎖具仍然保持上鎖。
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S38),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S42),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S40),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S42)。
詳細地說,為了防止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忘記設定上鎖,因而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操作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所述 鎖具在解除上鎖完成後就會開始計時,例如設定解鎖上鎖時間長度是15秒,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滿15秒之後,所述鎖具會自動設定為上鎖並且保持上鎖直至所述鎖具下一次被解除上鎖。
在另一種狀態下,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在所述解除上鎖時間內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例如在第5秒時鎖具被操作開啟),所述鎖具會自動的再設定為上鎖狀態並且保持上鎖直至所述鎖具下一次被解除上鎖。例如所述鎖具是一個門鎖,當所述門鎖解除上鎖之後並且操作所述門鎖將所述門開啟,當所述門再次關閉時,所述門鎖也會設定為上鎖,因而所述門無法開啟。
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也可以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S44)。例如在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中設有對應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一個圖標(Icon),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要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長按所述圖標3秒鐘,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就開始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值得一提的是,對應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所述圖標需要長按的設定能降低誤觸的機率,因而長按對應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所述圖標的秒數可以依需求進行調整,例如可以在3~10秒之間選擇一個時間長度。
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S30),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S32),所述鎖具保持上鎖(S34),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S32),所述鎖具保持解除上鎖(S46)。
詳細地說,由於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意味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可能極需要他人協助並且無法移動至所述鎖具處,對所述鎖具手動操作解除上鎖,因而當所述鎖具是因為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而解除上鎖狀態的情況下,在所述鎖具沒有被操作開啟的狀態下,所述鎖具會一直保持解除上鎖的狀態。
當所述保持解除上鎖狀態的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S48),所述鎖具才會再重新設定為上鎖的狀態(S50)。
舉例來說,假設所述鎖具是一個門鎖,當所述門鎖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被操作開啟,代表所述門被開啟了,因而身體不適的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就能夠被發現,因而在所述門鎖被操作開啟之後,所述門鎖自動設定為上鎖並且保持在上鎖狀態直至所述門鎖再一次被解除上鎖為止。
此外,當所述鎖具是因為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而保持解除上鎖的狀態的同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會自動執行一個通報程序(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的情況下),透過自動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會使用無線網路通報至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中(S52),例如使得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顯示出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了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相關訊息。例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了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相關訊息直接顯示再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包括的一個螢幕上。
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發出通報程序給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之後,若 所述接收通報者沒有回應(S54),重複通報所述接收通報者(S58),當所述接收通報者回應後,解除所述通報程序(S56)。
一種可行的實施例是,當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接收到來自於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發出的通報程序之後,若所述接收通報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顯示對應的另一個圖標(Icon),當所述接收通報者點選所述圖標之後,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通過無線網路回傳一個指令給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進一步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判斷所述接收通報者已接收到訊息而停止解除通報。
另一種可行的方案是,當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接收到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發出的通報程序之後,在所述接收通報者未點選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圖標,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本身持續發出諸如震動、聲響的方式提醒所述接收通報者查看,在所述接收通報者點選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圖標之後,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不再發出震動或聲響。
此外,假設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程序時是輸入所述接收通報者行動電話號碼的情況下,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直接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行動電話號碼撥打給所述接收通報者的行動電話,並且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行動電話接通之後,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判斷所述接收通報者有回應而解除通報,假設撥打所述接收通報者的行動電話號碼之後,所述接收通報者 的行動電話沒有接通,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判斷所述接收通報者沒有回應而重複通報(例如重複撥打電話)。
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一實施例(如第1圖所示)的技術特徵已詳細說明,為了幫助更加理解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一實施例,以下將舉例說明。假設一位年齡75歲房客(受關注使用者)向一位房東(接收通報者)租賃住所並且獨居,所述住所的門安裝電子式的一個門鎖(鎖具),所述房東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有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並且所述房東設定有一個帳戶名稱,但所述房東並未取得所述門鎖的管理權限,因而所述房東無法使用房東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將所述門鎖解除上鎖,所述房客入住之後,所述房客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並且透過使用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所揭示的流程取得所述門鎖的管理權限,所述房客使用所述房東的帳戶名稱設定為所述接收通報者,因而所述房客日常外出後要進入家門時,使用所述房客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執行常態解鎖程序,就能正常的將所述門鎖解除上鎖,進一步操作所述門鎖開啟將門打開,在這種狀態下,所述房東不會收到任何通知與打擾。
假設所述房客在家中身體不適並且也不容易走到門附近開門時,所述房客使用所述房客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之後,所述房客住所的所述門鎖就會一直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讓任意人(例如警察、救護人員、房東...等)可以操作所述門鎖開啟進入所述房客的住家內,進一步所述房客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透過無線網路將所述房客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相關訊息發送至所述房東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內,所述房客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相關 訊息將重複通報直至所述房東回應所述房客執行了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為止,有助於所述房東能夠第一時間得知房客的情況,進一步能較快速的提供所述房客所需的協助(例如親自前往協助或協助通報救護人員)。
本發明第1圖所示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是所述鎖具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受關注使用者的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也能有其他使用情境,參閱第2圖所示為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二實施例。所述第二實施例較適用於一位管理者同時管理至少一位常態使用者及/或至少一位受關注使用者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管理者要先取得一個鎖具的管理權限,進一步經由所述管理者授權給各常態使用者與各受關注使用者。
詳細地說,首先需要在所述管理者所持有的一個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S20A)。詳細地說,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要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需要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執行,因而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需要事先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首次執行鎖具應用程式時,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將引導所述管理者及/或所述接收通報者註冊一個用戶名稱與一個密碼(S22)。其中所述用戶名稱可以是自行設定由複數個文字、數字及/或符號或其共同組成,所述密碼可以是自行設定由複數個文字、數字、圖形及/或符號或其共同組成,或者所述密碼也可以是智慧型行動裝置持有者的生物特徵,例如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設定的密碼是所述管理者的指紋特徵、臉部特徵、虹膜特徵...等生物特徵作為密碼。
當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完成了註冊用戶名稱與密碼之後,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引導輸入一個解鎖資訊作為一個預設解鎖資訊(S24)。詳細地說,所述預設解鎖資訊可以是一組文字、數字及/或符號組成的密碼,或者所述解鎖資訊可以是指紋特徵、臉部特徵、虹膜特徵...等生物特徵構成。
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完成了設定預設解鎖資訊的程序之後,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與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連線範圍內的一個鎖具配對並且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S26)。
詳細地說,所述鎖具可以但不限制在外部設置有兩個配對按鈕,並且所述鎖具也會配置專屬的一張卡片,所述卡片上記載專屬的一組序號,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與所述鎖具配對時,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選擇要新增管理一個鎖具,進一步同時長壓所述鎖具的兩個所述配對按鈕(例如長壓5秒鐘),使得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搜尋到該鎖具,當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搜尋到該鎖具之後,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引導所述管理者輸入該鎖具專屬的卡片上所記載的序號,只有在輸入的序號是正確的情況下,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才會取得該鎖具的管理權限。例如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取得該鎖具的一個硬體識別序號,在往後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與該鎖具溝通時,該鎖具透過比對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傳送的硬體識別序號與自身的硬體識別序號是否相符判斷所連線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是否具有管理權限。
當所述管理者透過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時(S28),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 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S30),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S32),所述鎖具保持上鎖(S34),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S32),所述鎖具解除上鎖(S36)。
舉例來說,假設所述預設解鎖資訊是所述管理者的指紋,當所述管理者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時,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指紋作為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比對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與所述預設解鎖資訊是否相符,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與所述預設解鎖資訊不相符的情況下,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不輸出任何命令給所述鎖具,因而所述鎖具保持上鎖。
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與所述預設解鎖資訊相符的情況下,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發出一個解除上鎖命令給所述鎖具(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與鎖具在無線(例如Bluetooth)的連線範圍內),所述解除上鎖命令可以但不限制包括對應的鎖具的所述硬體識別序號,當所述鎖具收到所述解除上鎖命令後,所述鎖具在識別所述硬體識別序號相符的情況下執行所述解除上鎖命令而解鎖,因而可以理解,即便鎖具收到解除上鎖命令,若所述解除上鎖命令內所含的硬體識別序號錯誤,所述鎖具不會執行所述解除上鎖命令,所述鎖具仍然保持上鎖。
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S38),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S42),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S40),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S42)。
詳細地說,為了防止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忘記設定上鎖,因而當所述管理者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操作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所述鎖具在解除上鎖完成後就會開始計時,例如設定解鎖上鎖時間長度是15秒,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滿15秒之後,所述鎖具會自動設定為上鎖並且保持上鎖直至所述鎖具下一次被解除上鎖。
在另一種狀態下,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在所述解除上鎖時間內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例如在第5秒時鎖具被操作開啟),所述鎖具會自動的再設定為上鎖狀態並且保持上鎖直至所述鎖具下一次被解除上鎖。例如所述鎖具是一個門鎖,當所述門鎖解除上鎖之後並且操作所述門鎖將所述門開啟,當所述門再次關閉時,所述門鎖也會設定為上鎖,因而所述門無法開啟。
所述管理者除了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常態解鎖程序之外,所述管理者也能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授權至少一個常態使用者(S29A)及/或授權至少一個受關注使用者(29B)。假設所述管理者要授權給一位常態使用者,首先所述常態使用者需要使用其持有的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S20B),並且所述常態使用者進一步需要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註冊一個用戶名稱與密碼(S22),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需要使用其註冊的用戶名稱與密碼登入,此外,所述常態使用者需要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引導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S24),例如所述常態使用者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自己的一個指紋特徵(與所述管理者輸入的解鎖資訊不相同)作為所述預設解鎖資訊。
所述管理者取得所述常態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之後,所述管理者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輸入欲授權的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所述用戶名稱,進一步指定要授權的是常態使用者並且選擇要授權的鎖具之後(一位管理者可能擁有複數個鎖具的管理權限),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將授權的封包(可加密)透過無線網路傳送給對應所述用戶名稱的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中,所述授權的封包可以但不限於包括授權的鎖具的硬體識別訊後、授權的種類(常態使用者或受關注使用者),如此該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取得相同硬體識別序號的該鎖具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透過授權種類決定)。
當所述常態使用者要對所述鎖具執行常態解鎖程序(S28)時,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S30),當所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S32),所述鎖具保持上鎖(S34),當所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S32),所述鎖具解除上鎖(S36)。與所述管理者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相同,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所述鎖具就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S38),若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在預設的時間長度內(例如15秒內)都沒有被操作開啟,所述鎖具會自動重新上鎖(S42),若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在預設的時間長度內(例如15秒內)有被操作開啟,在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所述鎖具仍會自動重新上鎖(S42)。須注意的是,由於所述常態使用者並未取得受關注使用者的權限,因而所述常態使用者並無法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
假設所述管理者要授權給一位受關注使用者,首先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使用其持有的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S20B),並且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進一步需要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註冊一個用戶名稱與密碼(S22),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需要使用其註冊的用戶名稱與密碼登入,此外,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引導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S24),例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自己的一個指紋特徵(與所述管理者輸入的解鎖資訊不相同)作為所述預設解鎖資訊。
所述管理者取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之後,所述管理者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輸入欲授權的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所述用戶名稱,進一步指定要授權的是受關注使用者並且選擇要授權的鎖具之後(一位管理者可能擁有複數個鎖具的管理權限),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將授權的封包(可加密)透過無線網路傳送給對應所述用戶名稱的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中,所述授權的封包可以但不限於包括授權的鎖具的硬體識別訊後、授權的種類(受關注使用者或受關注使用者),如此該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取得相同硬體識別序號的該鎖具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以及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權限(透過授權種類決定)。
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要對所述鎖具執行常態解鎖程序(S28)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S30),當所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S32),所述鎖具保持上鎖(S34),當所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S32),所述鎖具解除上鎖(S36)。與所述管理者執行所述常態解鎖程序相同,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所述鎖具就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S38),若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在預設的時間長度內(例如15秒內)都沒有被操作開啟,所述鎖具會自動重新上鎖(S42),若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在預設的時間長度內(例如15秒內)有被操作開啟,在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所述鎖具仍會自動重新上鎖(S42)。
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也可以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S44)。例如在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中有對應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一個圖標(Icon),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要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長按所述圖標3秒鐘,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就開始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值得一提的是,對應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所述圖標需要長按的設定能降低誤觸的機率,因而長按對應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所述圖標的秒數可以依需求進行調整,例如可以在3~10秒之間選擇一個時間長度。。
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要求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S30),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S3 2),所述鎖具保持上鎖(S34),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S32),所述鎖具保持解除上鎖(S46)。
詳細地說,由於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意味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可能身體不適需要他人協助,因而當所述鎖具是因為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而解除上鎖狀態的情況下,在所述鎖具沒有被操作開啟的狀態下,所述鎖具會一直保持解除上鎖的狀態。
當所述保持解除上鎖狀態的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S48),所述鎖具才會再重新設定為上鎖的狀態(S50)。
舉例來說,假設所述鎖具是一個門鎖,當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的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代表所述門被開啟了,因而身體不適的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就能夠被發現,因而在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之後,所述鎖具自動設定為上鎖並且保持在上鎖狀態直至所述鎖具再一次被解除上鎖為止。
此外,當所述鎖具是因為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而保持解除上鎖的狀態的同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會自動執行一個通報程序,透過自動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會通報至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中(S52),使得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顯示出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了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相關訊息。例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了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相關訊息直接顯示再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包括的一個螢幕上。
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發出通報程序給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之後,若所述 管理者沒有回應(S55),重複通報所述管理者(S58),當所述管理者回應後(S55),解除所述通報程序(S56)。
一種可行的實施例是,當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接收到來自於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發出的通報程序之後,若所述接收通報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顯示對應的另一個圖標(Icon),當所述接收通報者點選所述圖標之後,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通過無線網路回傳一個指令給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進一步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判斷所述接收通報者已接收到訊息而停止解除通報。
另一種可行的方案是,當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接收到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發出的通報程序之後,在所述接收通報者未點選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圖標,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本身持續發出諸如震動、聲響的方式提醒所述接收通報者查看,在所述接收通報者點選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圖標之後,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不再發出震動或聲響。
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二實施例(如第2圖所示)的技術特徵已詳細說明,為了幫助更加理解本發明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的第二實施例以下將舉例說明。假設一個養生村的管理者同時擁有複數個房間的門鎖的管理權限,並且所述管理者授予一些房間的住戶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以及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並且授予另一些房間的工作人員執行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所述各工作人員能夠使用所述常態解鎖程序解除上鎖有權限的 房間。各房間的住戶平常進入自己所屬的房間都是使用常態解鎖程序解鎖對應的房間上的門鎖,假設當其中一位住戶在房間內而感到身體不適並且也無法行走至門旁解鎖門鎖時,所述身體不適的住戶能夠使用其持有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在所述住戶輸入的即時解鎖資訊正確的情況下,使得該身體不適的住戶處的門鎖保持解除上鎖,並且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顯示對應的住戶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得所述管理者能夠第一時間得知是各住戶中的何者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也能第一時間協助處理。
本發明的各實施例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協助時,能夠透過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所在位置的鎖具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保持在解除上鎖狀態的所述鎖具在被操作開啟之前不會恢復至上鎖狀態,因而任何外人都能夠操作鎖具解鎖進入查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情況。
在各實施例中,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緊急及解鎖程序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能夠在不移動的情況下,使鎖具(例如門鎖)保持解除上鎖的狀態,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身體不適無法或行動不便時,具有很好的便利性。
在各實施例中,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會通知管理者或者預設的接收通報者,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需要協助的即時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發出通報。
在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管理者可以選擇授權常態使用者及/或授權受關注使用者,使得所述常態使用者只能執行常態解鎖程序,所述受關注使 用者能夠執行常態解鎖程序與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使得管理者在管理複數鎖具以及人員狀況上有好的便利性。
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允許使用常態解鎖程序控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因而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在平常仍然能使用所述鎖具正常進出並且不會打擾到所述管理者或所述接收通知者。
由於說明書揭示的本發明可在未脫離本發明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範圍之內。
S20A:管理者安裝一鎖具應用程式
S20B:使用者或受關注使用者安裝一鎖具應用程式
S22:註冊用戶名稱與密碼
S24:設定預設解鎖資訊
S26:取得鎖具管理權限
S28:執行常態解鎖程序
S29A:授權常態使用者
S29B:授權受關注使用者
S30:輸入即時解鎖資訊
S32: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是否正確?
S34:保持上鎖
S36:解除上鎖
S38: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
S40:鎖具被開啟
S42:鎖具上鎖
S44:執行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
S46:保持解除上鎖
S48:鎖具被開啟
S50:鎖具上鎖
S52:通報程序
S55:管理者是否回應
S56:解除通報
S58:重複通報

Claims (11)

  1. 一種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包括:一位管理者在一個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一位受關注使用者在一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並且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向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連線範圍內的一個鎖具配對並且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將對所述鎖具執行一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權限授權給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一個通報程序,通報所述管理者;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並且保持在解鎖狀態,直至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智慧型行動裝置註冊一個用戶名稱,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並且將對所述鎖具執行一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權限授權給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進 一步包括: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引導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使用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相較於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相較於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一位常態使用者在一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 式並且註冊一個用戶名稱並且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並且對所述鎖具執行一常態解鎖程序的權限授權給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所述常態使用者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所述常態使用者使用所述常態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常態使用者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常態使用者輸入的所述即時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當所述管理者沒有回應時,重複通報所述管理者,當所述管理者回應後,解除所述通報程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時,所述管理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經由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顯示通報訊息,所述接收通報者可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回應而解除所述通報。
  7. 一種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包括:一位受關注使用者在一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上安裝一個鎖具應用程式,並且設定一個預設解鎖資訊以及一個接收通報者;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鎖具應用程式向一個鎖具配對並且 取得所述鎖具的管理權限,使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允許對所述鎖具執行一個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當所述受關注使用者透過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所述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時,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執行一個通報程序,通報所述接收通報者;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並且保持在解鎖狀態,直至所述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智慧型行動裝置註冊一個用戶名稱,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用戶名稱並且將對所述鎖具執行一緊急通報及解鎖程序的權限授權給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進一步包括: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介面執行一個常態解鎖程序之後,使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一個即時解鎖資訊,在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錯誤時,所述鎖具保持上鎖,所述即時解鎖資訊比對所述預設解鎖資訊識別正確時,所述鎖具解除上鎖;在所述鎖具解除上鎖之後,開始計時解除上鎖的時間長度,當所述鎖具解 除上鎖的時間長度達到預設值時,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或者當鎖具被操作開啟後,所述鎖具重新設定為上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其中當所述接收通報者沒有回應時,重複通報所述接收通報者,當所述接收通報者回應後,解除所述通報程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接收通報者持有的一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安裝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在所述受關注使用者執行所述通報程序時,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經由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顯示通報訊息,所述接收通報者可透過所述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回應而解除所述通報。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接收通報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註冊一個用戶名稱;所述受關注使用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用戶名稱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並且通知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只有在所述接收通報者使用所述接收通報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所述鎖具應用程式接受所述受關注使用者設定為接收通報者的情況下,所述受關注使用者才能成功設定所述接收通報者。
TW112116643A 2023-05-04 2023-05-04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TWI854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6643A TWI854632B (zh) 2023-05-04 2023-05-04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US18/327,257 US20240371219A1 (en) 2023-05-04 2023-06-01 Door Access Control Method Capable of Sending Emergency Repor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6643A TWI854632B (zh) 2023-05-04 2023-05-04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54632B true TWI854632B (zh) 2024-09-01
TW202445524A TW202445524A (zh) 2024-11-16

Family

ID=93292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6643A TWI854632B (zh) 2023-05-04 2023-05-04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371219A1 (zh)
TW (1) TWI8546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00653A (zh) * 2016-06-24 2018-01-01 系微股份有限公司 具緊急狀況通報功能之藍芽門鎖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N110599641A (zh) * 2019-08-23 2019-12-20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具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1882707A (zh) * 2020-07-15 2020-11-03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具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20114848A1 (en) * 2020-10-13 2022-04-14 Carrier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notification via access control device
WO2022144099A1 (en) * 2020-12-31 2022-07-07 Assa Abloy Ab Intelligent arrangement of unlock notifications
CN217386403U (zh) * 2021-08-25 2022-09-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Arduino的智能门锁老人呼救配套装置
TWI789201B (zh) * 2022-01-06 2023-01-01 凌浦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電子解鎖結構與應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9632A (en) * 1967-08-15 1971-03-09 Ultronic Systems Corp Synchronous digital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switchover
JP2003515688A (ja) * 1999-11-30 2003-05-07 ボーディング データ エーエス 電子キー・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キー情報を管理する方法
US8654650B1 (en) * 2010-04-30 2014-02-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ode stalenes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JP5511615B2 (ja) * 2010-09-30 2014-06-0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作業指示に関連付けられた資産又は当該資産に関連付けられた要素を管理する方法、並びに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768565B2 (en) * 2012-05-23 2014-07-01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Rental/car-share vehicle access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706096B2 (en) * 2012-07-12 2014-04-22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Call management and notifications in media player applications
WO2014028897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Cloud and smart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143421A1 (en) * 2012-11-22 2014-05-2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eb application through a smart terminal and a smart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web application
US20140266793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Nicholas F. Velado Nautic alert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9071958B2 (en) * 2013-09-18 2015-06-30 Lisa Marie Mullins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motely restrict the use of mobile device
US10134098B2 (en) * 2013-11-11 2018-11-20 Nomadix, Inc. Traveler tracking system
US9032498B1 (en) * 2014-05-25 2015-05-12 Mourad Ben Ayed Method for changing authentication for a legacy access interface
US20170332055A1 (en) * 2014-11-26 2017-11-16 STRATTEC Advanced Logic Door lock and door security system
EP3230962A1 (en) * 2014-12-09 2017-10-1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70077328A (ko) * 2015-12-28 2017-07-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GB201608859D0 (en) * 2016-03-08 2016-07-0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Secure smartphone based access and start authoriz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EP3443376B1 (en) * 2016-04-15 2020-09-16 Denso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real-time location
KR102372191B1 (ko) * 2017-03-16 2022-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도어락 제어 방법
JP7021526B2 (ja) * 2017-12-13 2022-0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トランクシェア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276235B2 (ja) * 2020-04-20 2023-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
KR102229537B1 (ko) * 2020-10-16 2021-03-18 패스테크 주식회사 도어락 영역정보 표시 기능을 가지는 스마트 도어락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A3198995A1 (en) * 2020-11-27 2022-06-02 Gochip Pet Technology Inc. Identification tag, identification tag accessory,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an identification tag and identification tag accessory
TWI776755B (zh) * 2021-12-16 2022-09-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鎖裝置的操作方法
TWI854656B (zh) * 2023-05-17 2024-09-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配合穿戴裝置的門禁管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00653A (zh) * 2016-06-24 2018-01-01 系微股份有限公司 具緊急狀況通報功能之藍芽門鎖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N110599641A (zh) * 2019-08-23 2019-12-20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具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1882707A (zh) * 2020-07-15 2020-11-03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具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20114848A1 (en) * 2020-10-13 2022-04-14 Carrier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notification via access control device
WO2022144099A1 (en) * 2020-12-31 2022-07-07 Assa Abloy Ab Intelligent arrangement of unlock notifications
CN217386403U (zh) * 2021-08-25 2022-09-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Arduino的智能门锁老人呼救配套装置
TWI789201B (zh) * 2022-01-06 2023-01-01 凌浦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電子解鎖結構與應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45524A (zh) 2024-11-16
US20240371219A1 (en) 2024-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665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ndant access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US985256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ndant access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and removable wireless buttons
US10186097B2 (en) Movable barrier operator configured for remote actuation
US20190213815A1 (en) Movable barrier operator configured for remote actuation
KR101296863B1 (ko) Nfc 도어락을 이용한 출입인증 시스템
US1029016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oor lock of home network system
CN107403489A (zh) 智能门锁系统以及智能门锁解锁方法
TWI854656B (zh) 可配合穿戴裝置的門禁管制方法
TWI854632B (zh) 可緊急通報的門禁管制方法
KR101321288B1 (ko) 디스에이블된 단말기의 기능을 다시 인에이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디바이스 관리 시스템
JP2009244992A (ja) 認証システム
JP7113292B2 (ja) 情報端末登録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端末登録方法
US12211330B2 (en) Control method of a combination lock
CN109741486A (zh) 一种智能门锁管控方法及系统
JP2006188922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3228599A1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KR20230063076A (ko) 스마트 시큐리티 도어락
JP2012207419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8102692A (ja)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防犯設定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ターホン防犯設定システム
JP2008103800A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の不正使用警告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48507A (ja) 住宅情報盤及び集合用インターホ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