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845257B -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5257B
TWI845257B TW112114290A TW112114290A TWI845257B TW I845257 B TWI845257 B TW I845257B TW 112114290 A TW112114290 A TW 112114290A TW 112114290 A TW112114290 A TW 112114290A TW I845257 B TWI845257 B TW I8452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xide
wound dressing
aqueous solution
solu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42203A (zh
Inventor
梅乃文
梅惠卿
Original Assignee
梅乃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梅乃文 filed Critical 梅乃文
Priority to TW112114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45257B/zh
Priority to JP2024001028U priority patent/JP3247048U/ja
Priority to CN202410462994.2A priority patent/CN118806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5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52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4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4220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04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09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6/0014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09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6/0023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6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6/008Hydrogels or hydrocoll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6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6/009Materials resorbable by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6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L2300/602Type of release, e.g. controlled, sustained, slow
    • A61L2300/604Biodegrad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包括:提供蒸餾水; 將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加入於水中以形成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將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的通過活性碳吸附濾心以去除微量疏水性有害物質;通過流量控制閥將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導入磁化反應器中以進行合成反應,以形成濃縮活性氧化物水;將濃縮活性氧化物水加入水溶性高分子及蒸餾水以形成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藉此,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獲得的敷料具有供氧功效可達到加速各型傷口癒合,可更有效的保護活性成分並達到緩釋的效果,進而增長療效並減少表皮刺激副作用的功效。

Description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可保護活性成分並達到緩釋的效果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用於包住脊椎動物的軟層,皮膚擋住外來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覺之用,因此當皮膚上有傷口時,例如一般性創傷或褥瘡所造成的傷口,會使得皮膚受到不利的影響,而無法發揮其正常該有的功能。
目前市售傷口敷料的種類繁多,通常針對傷口的性質不同來選擇適當的傷口敷料,並提供傷口良好的癒合環境,阻隔異物並避免環境中的各種細菌、病毒入侵傷口而造成感染。其次,習知對於傷口的處理方式先消毒傷口之後再塗抹藥膏並以紗布進行包覆,等待傷口自行癒合後,再取下紗布等外部包覆固定材料。然而,這種方式對對大面積傷口或因體質問題較難痊癒的傷患(例如糖尿病患者)而言,傷口的復原時間長且要多次換藥,在換藥取下紗布時,常會因紗布等包覆物與傷口的組織液沾黏結合,使傷口受到外力而再次撕裂而導致傷口再次受損,需要更長的癒合時間。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致力於將保溼性敷料與負氧離子結合可形成離子性凝膠,以利於傷口快速癒合。本發明人投入眾多研發能量與精神,不斷於 本領域突破及創新,盼能以新穎的技術手段解決習用之不足,除帶給社會更為良善的產品,亦促進產業發展。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透過該製造方法所製得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利於壞死組織與纖維蛋白的溶解,並可促進滲液中多種生長因數的釋放,進而達到局部濕潤、減低結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組織機械性損傷,減少更換敷料時損傷和疼痛的目的。其次,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可形成封閉性保濕環境,敷料形成屏障使傷口感染機會下降,保護創面神經末梢減少疼痛,同時可達到保持創面恒溫,加快細胞分裂以促進創面癒合,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可保護活性成分並達到緩釋的效果。
為達成本發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如下步驟,首先,提供一蒸餾水或一礦泉水,並加入一氧化物鹽類水溶液於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中以形成一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其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係透過一加熱電解法將一高壓氧通入一結晶鹽水溶液而形成,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具有約5.5至8之pH值及5~50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且該加熱電解法的加熱溫度控制在40~80℃之間。其次,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通過一活性碳吸附濾心以去除微量疏水性有害物質。再者,通過一流量控制閥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導入一磁化反應器中以進行一合成反應,該磁化反應器具有一0.1到1特斯拉的磁場及一10到100伏特/厘米的電場,該磁化反應器的一合成溫度控制介於10℃至55℃之間,一合成壓力控制介於6kg/cm2至9kg/cm2之間的高壓,一合成時間為30~90分鐘,以形成一濃縮活性氧化物水。此外,將該濃縮活性氧化物水加熱至65~70℃,加入一水溶性高分子及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並攪拌3.5~4.5小時,攪拌轉速控制在600~650轉/分,再於真空狀態下攪 拌5~6小時,以形成一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其中,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45.0~55.0%的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15.0~25.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及30.0~35.0%的水溶性高分子,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具有10~40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水溶性高分子係為海藻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纖維素鈉、透明質酸或其任意組合。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水溶性高分子包括:1.0~30.0%的海藻酸鈉、1.0~2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1.0~25.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更包括一加入添加劑步驟,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導入至一添加劑槽中,並將臭氧加入至該添加劑槽中以進行殺菌。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由一金屬元素陽離子與碳酸根、硫酸根、鉻酸根、鎢酸根、鉬酸根、磷酸根、砷酸根或釩酸根相互化合所構成的水溶液。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金屬元素陽離子包括至少一種二價或三價金屬陽離子,其係為Fe2+、Cu2+、Zn2+、Pb2+、Mn2+、Bi3+或其任意組合。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厚度為0.1mm以上且4mm以下。
於本發明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中,該流量控制閥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之流速控制為500~8000L/min。
為達成本發明上述另一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上述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所製得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
11:容置槽
12:活性碳吸附濾心
13:電解磁化裝置
14:流量控制閥
15:磁化反應器
151:水溶性高分子
16:添加劑槽
圖1係為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圖2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備系統;圖3係為本發明實施例2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備系統;圖4A係為糖尿病足在未施用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時所拍攝之患部照片;圖4B係為糖尿病足在施用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2天後所拍攝之患部照片;以及圖4C係為糖尿病足在本發明施用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7天後所拍攝之患部照片。
以下係藉由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此外,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實施例1
請參照圖1及圖2,圖1係為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及圖2係為本發明實施例1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備系統。
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步驟S101:提供一蒸餾水或一礦泉水於一容置槽11中;步驟S102:加入一氧化物鹽類水溶液於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中以形成一稀釋氧化物 鹽類水溶液;其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係透過一加熱電解法將一高壓氧通入一結晶鹽水溶液而形成,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具有約5.5至8之pH值及5~50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較佳地具有10~40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更佳地具有15~35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該加熱電解法的加熱溫度控制在40~80℃之間;其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由一金屬元素陽離子及碳酸根、硫酸根、鉻酸根、鎢酸根、鉬酸根、磷酸根、砷酸根或釩酸根相互化合所構成的水溶液,該金屬元素陽離子包括至少一種二價或三價金屬陽離子或其任意組合,該金屬元素陽離子較佳為Fe2+、Cu2+、Zn2+、Pb2+、Mn2+或Bi3+。步驟S103:將混有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通過一活性碳吸附濾心12以去除微量疏水性有害物質。步驟S104:通過一流量控制閥14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導入一磁化反應器15中以進行一合成反應,該磁化反應器具有一0.1到1特斯拉之間的磁場及一10到100伏特/厘米之間之電場,因此,當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通過該磁化反應器15時,水分子中的帶電粒子會受到磁場和電場的作用而發生運動,進而打破水分子中的氫鍵,使氫鍵包覆一氧化物鹽類。此外,該磁化反應器15的一合成溫度控制介於10℃至55℃之間,一合成壓力控制介於6kg/cm2至9kg/cm2之間的高壓,一合成時間為30~90分鐘,以形成一稀釋活性氧化物水。步驟S105:將該稀釋活性氧化物水加熱至65~70℃,加入一水溶性高分子151及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並攪拌3.5~4.5小時,攪拌轉速控制在600~650轉/分,再於真空狀態下攪拌5~6小時,以形成一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其中,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包含:45.0~55.0%的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15.0~25.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及30.0~35.0%的水溶性高分子151,該水溶性高分子151係為海藻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纖維素鈉、透明質酸或其任意組合;該水溶性高分子151包含:1.0~30.0%的海藻酸鈉、1.0~2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1.0~25.0% 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厚度為0.1mm以上且4mm以下。
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採用三維網狀水性凝膠分子技術,該技術特徵在於水凝膠高分子互相連結,形成空間網狀結構,在網狀結構的孔隙中充滿了液體。發生交聯反應的凝膠,由於形成共價交聯網路,凝膠特性表現為溶脹而不溶解。由於水凝膠大量的親水基團,能夠吸收並保持大量水分,因此,本發明的活性氧化物凝膠具有優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且容易合成,對低分子溶質具有良好的透過性。
傷口癒合測試
實驗動物1
實驗中所使用是8週大雄性紐西蘭大白兔,體重約為2000~2500g。所有的實驗動物1被飼養於室溫維持在22℃以及相對濕度維持在45%的獨立空調的動物房內,而且水分與飼料被充分地供給。在實驗之前,給予動物至少4週的期間去適應環境。有關實驗動物的飼養環境、處理以及一切實驗程序均符合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實驗動物飼養管理及使用規範(Guide for th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皮膚傷口的形成
將紐西蘭大白兔的背側部分進行剃毛,然後以碘酒以及70%酒精予以消毒後,使用手術刀於紐西蘭大白兔的背部的切出具有一約為2cm×2cm的面積大小以及約為2~3mm的深度的皮膚傷口。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成分含量
實驗組1: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55%的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15.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3.0%的海藻酸鈉、2.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5.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實驗組2: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55.0%的該蒸餾水貨該礦泉水、20.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3.0%的海藻酸鈉、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0.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對照組1: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55%的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15.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3.0%的海藻酸鈉、2.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5.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對照組2: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55.0%的該礦泉水或蒸餾水、20.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3.0%的海藻酸鈉、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0.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施用
紐西蘭大白兔被隨機地分成2個實驗組以及2個對照組,其中各組的紐西蘭大白兔是依照上述的方法來形成皮膚傷口;接著,實驗組1及2的紐西蘭大白兔的皮膚傷口分別被施用以依據上述實驗組1及2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並在動物的傷口上覆蓋聚氨酯(polyurethane,PU)防水薄膜以保持溼潤。而對照組1及2的紐西蘭大白兔依照上述的方法來形成皮膚傷口;接著,對照組1及2的紐西蘭大白兔的皮膚傷口分別被施用以依據上述對照組1及2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實驗被進行總共歷時14天,在施用敷料之後的第2、6、10及14天之時,分別對各組紐西蘭大白兔的傷口面積進行測量,結果如下表1所示。
Figure 112114290-A0305-02-0009-1
Figure 112114290-A0305-02-0010-2
實驗組1及實驗組2的差異在於氧含量,實驗組2的氧含量高於實驗組1,由上表可知,高氧含量提高了傷口閉合率。其次,實驗組1及實驗組2在動物的傷口上覆蓋聚氨酯防水薄膜以保持傷口溼潤,而對照組1及對照組2並未在動物的傷口上覆蓋聚氨酯防水薄膜,由上表可知,傷口在濕性環境下癒合速度更快。綜上所述,傷口濕性癒合具有以下優勢,首先,有利於壞死組織與纖維蛋白的溶解,濕性環境下,傷口滲出液中的組織蛋白溶解酶,可促進壞死組織的溶解與吸收。其次,調節創面氧張力,促進毛細血管形成,低氧環境刺激毛細血管增生,有利於上皮細胞與膠原生成。再者,促進滲液中多種生長因數的釋放,保留在創面中的滲液釋放並啟動多種酶和酶的活化因數,滲液還能有效地維持細胞的存活,促進多種生長因數的釋放,刺激細胞增殖。此外,保持創面恒溫,加快細胞分裂,促進創面癒合,局部濕潤、減低結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組織機械性損傷,減少更換敷料時損傷和疼痛;保護創面神經末梢,減少疼痛。又,封閉性保濕環境,敷料形成屏障,感染機會下降,密閉狀態下的微酸環境,抑制細菌生長,有利於白細胞繁殖及發揮功能。
實驗動物2
實驗動物2係購自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之C57BL/6J Narl品系小鼠,體重40~45g,年齡為8週。所有的實驗動物2被飼養於室溫維持在18~26℃以及相對濕度維持在30~70%,光照週期為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夜的獨立空調的動物房內,而且水分與飼料被充分地供給。有關實驗動物的飼養環境、處理以及一切實驗程序均符合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實驗動物飼養管理及使用規範。
非感染的傷口處理
手術前將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給予0.6/kg的麻醉劑,待小鼠麻醉後,將其背部毛髮剃除,並在小鼠背部的切出具有一約為1.2cm×1.2cm的面積大 小的皮膚傷口。其次,將小鼠分為空白對照組、凡士林組及實驗組,空白對照組對傷口不進行處理;凡士林組使用棉花棒沾取適量的凡士林後,將其均勻塗抹在傷口上;實驗組使用棉花棒沾取適量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後,將其均勻塗抹在傷口上。
感染的傷口處理
手術前將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給予0.6/kg的麻醉劑,待小鼠麻醉後,將其背部毛髮剃除,並在小鼠背部的切出具有一約為1.2cm×1.2cm的面積大小的皮膚傷口。再將金黃色葡萄球菌稀釋至105CFU/150μl,並於每隻小鼠加入150μl菌液,使菌液完全滲入皮膚內約5分鐘。其次,將小鼠分為空白對照組、凡士林組及實驗組,空白對照組對傷口不進行處理;凡士林組使用棉花棒沾取適量的凡士林後,將其均勻塗抹在傷口上;實驗組使用棉花棒沾取適量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後,將其均勻塗抹在傷口上。
傷口組織細菌含量試驗
小鼠實驗第七天後,收集創傷小鼠背部傷口的化膿組織。將組織剪成碎片,並以超音波細胞粉碎機將組織打碎。於4℃下以1,500rpm離心8分鐘後,收集上清液。將該上清液進行序列稀釋,菌液均勻塗抹於瓊脂上後,於37℃培養箱中培養約16小時後,計算菌落數。每克組織所含菌數(CFU/g)=(菌落數*稀釋倍數*10/組織克數)。
結果
在非感染的小鼠傷口外觀變化進行評估,在小鼠背部皮膚開創傷口後,每二天清理傷口並更換藥物。相較於其他組別,非感染性傷口以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進行處理後,其傷口具有較佳的癒合效率。於第8至10天時,空白對照組及凡士林組其傷口癒合並不明顯。相較之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其傷 口外觀已明顯開始癒合。由表2結果顯示,在給予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治療後,非感染性傷口可約8至10天癒合。
Figure 112114290-A0305-02-0012-3
而在感染的小鼠傷口外觀變化進行評估,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傷口,於感染第七天後,每兩天清理傷口並更換藥物。相較於其他組別,感染性傷口以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進行處理後,其傷口有顯著縮小的趨勢。在第6天時,以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處理之傷口,已達到60%以上的傷口癒合。於第6天時,空白對照組及凡士林組其傷口尚未開始癒合。相較之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其傷口外觀已顯著開始癒合。由表3結果顯示,於感染的小鼠傷口中給予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治療後,傷口可提前約8至12天癒合。
Figure 112114290-A0305-02-0012-4
抗菌試驗
此外,抑制傷口細菌生長以及保護傷口免受感染為照護要點,以ASTM E2315方法進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凝聚桿菌屬(Aggregatibacter)之抗菌試驗,其步驟如下。
步驟1:取金黃色葡萄球菌經適當時間放大培養後,製備20毫升之菌液,將菌液濃度調整為5x105CFU/mL。
步驟2:將步驟1之菌液分為五個組別,五個組別分別作用0小時、0.5小時、1.0小時、2.0小時及4.0小時,每一個組別包括3個樣品,3個樣品包括空白組、實驗組1及實驗組2,空白組為未加入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實驗組1為加入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括:55%的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15.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3.0%的海藻酸鈉、2.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5.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實驗組2:加入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55.0%的該礦泉水或該蒸餾水、20.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3.0%的海藻酸鈉、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0.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步驟3:分別自各樣品中取0.1毫升之菌液均勻塗抹於培養基上,每一樣品製備兩重覆之培養基,接著於37℃下培養24小時。
步驟4:計數細菌量,並分別以下式計算抑菌率。抑菌率=原接菌量(Log10)-樣品做用後之菌量(Log10)/原接菌量(Log10)x 100%。
如上所述,實驗組1及實驗組2的差異在於氧含量,實驗組2的氧含量高於實驗組1,由表4可知,高氧含量提高抗菌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力,其抑制率可達到99.9%。其次,凝聚桿菌屬(Aggregatibacter)之抗菌試驗的方式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相同,其抑制率亦可達到99.9%。
Figure 112114290-A0305-02-0013-5
Figure 112114290-A0305-02-0014-6
血液中血氧分壓
無論是靜脈血氧還是動脈血氧在同一個體上,血液中pH、pCO2、pO2之數值接相近,在施用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後,會增加血液中O2含量以及降低血液中CO2含量,可以提高生物體中的含氧量,以促進傷口癒合速度。
以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所製成的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具有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吡咯烷酮與海藻酸鈉的特性可形成高黏度的膠體,組成一種含有大量水分的網狀高分子膠體、具黏著性與良好的吸水性;膠體與體表面接觸時可發生反覆水合作用,具有向表面提供水分與吸收滲液的雙重功能,藉以控制出血或體液流失。羧甲基纖維素鈉親水基團吸收水分後變成凝膠狀附著在血管創面,膨脹後形成凝膠層,達成傷口止血。其次,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在傷口表面形成保護層,無色透明,高含水性;藉以維持傷口濕潤,避免摩擦、刺激傷口,不傷害新生肉芽組織,減少二次損傷。由於羧甲基纖維素鈉具有酸性的羧基與血紅蛋白中的Fe2+結合,形成棕色黏性膠塊,以達到封閉毛細血管末端而止血。此外,凝膠體對血小板亦有黏附及聚集作用,可以加速凝血。
實施例2
請參照圖3,圖3係為本發明實施例2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備系統。
如圖3所示,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步驟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在實施例2中,將該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溶液通過該活性碳吸附濾心12的步驟前,更包括添加臭氧之步驟,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溶液導入至一添加劑槽16中,並將該臭氧加入至該添加劑槽16中,該臭氧可對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溶液進行殺菌步驟。
人體實驗
請參閱圖4A至4C,圖4A係為糖尿病足在未施用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時所拍攝之患部照片;圖4B係為糖尿病足在施用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2天後所拍攝之患部照片;以及圖4C係為糖尿病足在本發明施用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7天後所拍攝之患部照片。
如圖4A至4C所示,測試者為一糖尿病足,該測試者的足肌腱韌帶組織已發生破潰,膿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增多。施用本發明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於該病患的患部並觀察0至7天傷口癒合情形,該水溶性高分子的總重量百分比計包含:30.0%的海藻酸鈉、2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25.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100wt%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總重量百分比計算;在使用2天後潰瘍的情形改善,在使用7天後傷口慢慢癒合且傷口範圍縮小。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所製成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使傷口處於濕性環境下,因此,傷口滲出液中的組織蛋白溶解酶,可促進壞死組織的溶解與吸收;低氧環境刺激毛細血管增生,有利於上皮細胞與膠原生成。其次,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使傷口在封閉性保濕環境,敷料形成屏障感染機會下降,密閉狀態下的微酸環境,抑制細菌生長,有利於白細胞繁殖及發揮功能。再者,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有助於保 留在創面中的滲液釋放並啟動多種酶和酶的活化因數,滲液還能有效地維持細胞的存活,促進多種生長因數的釋放刺激細胞增殖。藉此,本發明的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具有抗炎性反應及傷口平整功效,進而可達到加速傷口癒合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1:容置槽
12:活性碳吸附濾心
13:電解磁化裝置
14:流量控制閥
15:磁化反應器
151:水溶性高分子

Claims (10)

  1. 一種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如下步驟:提供一蒸餾水或一礦泉水;加入一氧化物鹽類水溶液於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中以形成一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其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係透過一加熱電解法將一高壓氧通入一結晶鹽水溶液而形成,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具有約5.5至8之pH值及5~50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且該加熱電解法的加熱溫度控制在40~80℃之間;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通過一活性碳吸附濾心以去除微量疏水性有害物質;以及通過一流量控制閥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導入一磁化反應器中以進行一合成反應,且該磁化反應器具有一0.1到1特斯拉的磁場及一10到100伏特/厘米的電場,該磁化反應器的一合成溫度控制介於10℃至55℃之間,一合成壓力控制介於6kg/cm2至9kg/cm2之間的高壓,一合成時間為30~90分鐘,以形成一濃縮活性氧化物水;將該濃縮活性氧化物水加熱至65~70℃,加入一水溶性高分子及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並攪拌3.5~4.5小時,攪拌轉速控制在600~650轉/分,再於真空狀態下攪拌5~6小時,以形成一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其中,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包含:45.0~55.0%的該蒸餾水或該礦泉水、15.0~25.0%的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及30.0~35.0%的水溶性高分子,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具有10~40mol/L的體積莫爾濃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水溶性高分子係為海藻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纖維素鈉、 透明質酸或其任意組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水溶性高分子包括:1.0~30.0%的海藻酸鈉、1.0~2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及1.0~25.0%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以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的總重量百分比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更包括一加入添加劑步驟,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導入至一添加劑槽中,並將臭氧加入至該添加劑槽中以進行殺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氧化物鹽類水溶液由一金屬元素陽離子與碳酸根、硫酸根、鉻酸根、鎢酸根、鉬酸根、磷酸根、砷酸根或釩酸根相互化合所構成的水溶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金屬元素陽離子包括至少一種二價或三價金屬陽離子,其係為Fe2+、Cu2+、Zn2+、Pb2+、Mn2+、Bi3+或其任意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厚度為0.1mm以上且4mm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流量控制閥將該稀釋氧化物鹽類水溶液之流速控制為500~8000L/min。
  1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製造方法所製得之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
TW112114290A 2023-04-17 2023-04-17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TWI845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4290A TWI845257B (zh) 2023-04-17 2023-04-17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JP2024001028U JP3247048U (ja) 2023-04-17 2024-04-02 水溶性酸化物傷口被覆材の製造装置
CN202410462994.2A CN118806972A (zh) 2023-04-17 2024-04-17 水溶性氧化物伤口敷料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14290A TWI845257B (zh) 2023-04-17 2023-04-17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5257B true TWI845257B (zh) 2024-06-11
TW202442203A TW202442203A (zh) 2024-11-01

Family

ID=9137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4290A TWI845257B (zh) 2023-04-17 2023-04-17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7048U (zh)
CN (1) CN118806972A (zh)
TW (1) TWI8452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850B (zh) * 2022-01-11 2022-11-01 梅乃文 三維網狀水性凝膠及其製造方法
CN115317661A (zh) * 2022-08-29 2022-11-11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天然高分子复合水凝胶敷料
CN115636952A (zh) * 2021-07-20 2023-01-24 兰州大学 一种用于可拉伸创面抗菌自修复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5645598A (zh) * 2022-09-30 2023-01-31 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6952A (zh) * 2021-07-20 2023-01-24 兰州大学 一种用于可拉伸创面抗菌自修复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TWI782850B (zh) * 2022-01-11 2022-11-01 梅乃文 三維網狀水性凝膠及其製造方法
CN115317661A (zh) * 2022-08-29 2022-11-11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天然高分子复合水凝胶敷料
CN115645598A (zh) * 2022-09-30 2023-01-31 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7048U (ja) 2024-06-13
CN118806972A (zh) 2024-10-22
TW202442203A (zh) 202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5855A1 (en) Alginate wound repair dress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04143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湿性抗菌水凝胶敷料
CN100471528C (zh) 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菌功能的液体伤口敷料
CN101954117A (zh) 止血抑菌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79209A2 (en)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wounds and skin conditions
Liu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use of micro/nano carbon materials for antibacterial dressings
CN113069591A (zh) 一种壳聚糖-聚谷氨酸钙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3792B (zh) 一种医学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e Souza et al. Development OF pH-sensitive wound dressings using PVA/PAA hydrogels and bioactive glass nanoparticles doped with cerium and cobalt
AU2021105727A4 (en) A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Silk Fibroins coated with Hybrid chitosan-ZnO nanoparticles for wound dressing.
TWI845257B (zh) 水溶性氧化物傷口敷料之製造方法
CN109432483B (zh) 一种加速创面愈合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782850B (zh) 三維網狀水性凝膠及其製造方法
EP3585422B1 (en) Antiseptic composition comprising unithiol and dimethylsulfoxide, us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wound treatment with its use
CN114452435B (zh) 一种能够快速生效的高亲和液体敷料
CN112245648B (zh) 一种消炎抑菌的水胶体油纱及其制备方法
Sopata et al. Modern method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CN202505597U (zh) 含金属离子抗菌剂的负压治疗创面贴
CN107982568A (zh) 可降解生物辅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4275112U (zh) 一种海藻酸盐医用敷料
CN109010907B (zh) 一种功能性护创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804024B (zh) 高含氧水性凝膠之製造方法及高含氧水性凝膠
CN104001220A (zh) 一种新型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19970A (zh) 高含氧水性凝胶的制造方法
CN111821504B (zh) 一种银离子消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