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835419B -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419B
TWI835419B TW111144808A TW111144808A TWI835419B TW I835419 B TWI835419 B TW I835419B TW 111144808 A TW111144808 A TW 111144808A TW 111144808 A TW111144808 A TW 111144808A TW I835419 B TWI835419 B TW I8354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device
optical lens
optical
base material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4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22167A (zh
Inventor
蔡岳昶
吳天恕
吳彥廷
Original Assignee
占暉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占暉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占暉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4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541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4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22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2167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於一光學基材層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將一主體區域及一側邊區域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將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及將至少一側邊元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且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

Description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側邊功能元件〔side functional member〕之光學透鏡裝置〔optical lens device〕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具埋入式側邊元件〔embedded side component〕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更特別是關於一種具側邊補強元件〔side-reinforcing component〕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關於習用具側邊強化結構之光學鏡片構造,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I336691號之〝側邊塗膠的玻璃偏光鏡片〞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側邊塗膠的玻璃偏光鏡片,而該側邊塗膠的玻璃偏光鏡片包含一第一玻璃層、一第二玻璃層、一偏光層及一側邊塗層。
承上,前述第TW-I336691號之該第一玻璃層具有一第一光學面,而該第二玻璃層具有一第二光學面,且該第二光學面遠離該第一光學面,且該偏光層位於該第一玻璃層及第二玻璃層之間,且該側邊塗層位於一側邊上,且該側邊連接該第一玻璃層之邊緣及第二光學面之邊緣。
承上,前述第TW-I336691號之該側邊塗層由一塗膠經紫外線照射且進行自由基鏈鎖聚合反應而形成。該塗膠包含一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一反應性稀釋劑、黏著促進劑及一光起始劑,而該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 酸酯由脂族聚酯多元醇製成,且其利用一脂族聚酯多元醇、一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一二異氰酸酯進行反應而獲得,且其平均分子量一介於800至4500之間。
承上,前述第TW-I336691號之該反應性稀釋劑選自一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而該黏著促進劑選自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化之矽烷、胺基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化之矽烷、乙烯基官能化之矽烷或其任意組合,且該光起始劑選自α-羥基酮、α-胺基酮、安息香雙甲醚、二苯甲酮、氧化膦或其任意組合。
另一習用具側邊強化結構之光學鏡片構造,例如:美國專利第US-4076863號之〝Process for cutting and edging chemically pre-strengthened finished uncut lens blanks without loss of impact resistance〞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具側邊塗膠之強化鏡片,且該具側邊塗膠之強化鏡片具有一側邊區及一側邊塗層,且該側邊塗層位於該側邊區。
承上,前述第US-4076863號之該側邊塗層包含環氧樹脂〔epoxy resin〕、醇酸樹脂〔alkyd resin〕、聚胺酯樹脂〔polyurethane resin〕、不飽和聚酯樹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丙烯酸樹脂〔acrylic resin〕、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或其任意組合。
另一習用具側邊強化結構之光學鏡片構造,例如:美國專利第US-5220358號之〝Edge coating for laminated lenses〞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具側邊塗膠之層化〔laminated〕鏡片,且該具側邊塗膠之層化鏡片具有一側邊區及一側邊塗層,且該側邊塗層位於該側邊區。
承上,前述第US-5220358號之該側邊塗層選自一二甲基矽氧烷〔dimethyl silicone〕塗層,而該二甲基矽氧烷與乙烯基〔coblocked〕進行共嵌段,且經由一鉑金催化額外反應〔platinum-catalyzed addition reaction〕將該 乙烯基已進行交聯〔crosslinking〕。
另一習用具側邊強化結構之光學鏡片構造,例如:美國專利第US-6860600號之〝Edge coated ophthalmic lenses〞發明專利,其揭示一種具側邊塗膠之眼科〔ophthalmic〕鏡片及其製造方法,且該具側邊塗膠之眼科鏡片具有一側邊緣、一側邊區及一側邊塗層,且該側邊塗層位於該側邊區。
承上,前述第US-6860600號之該側邊塗層選自一紫外線硬化〔UV curable〕塗層,且該紫外線硬化塗層包含一丙烯酸酯〔acrylate〕塗料,且該側邊塗層之丙烯酸酯塗料對該側邊緣具有較強〔strong〕表面結合力,且對該側邊區具有較弱〔weak〕表面結合力。
然而,前述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I336691號、美國專利第US-4076863號、第US-5220358號及第US-6860600號皆僅揭示各種具側邊塗層強化結構之光學鏡片構造而已,因此其必然存在進一步改良之需求,以便提供一種具側邊元件〔例如:側邊功能元件或側邊強化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
顯然,前述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TW-I336691號、美國專利第US-4076863號、第US-5220358號及第US-6860600號僅為本發明技術背景之參考及說明目前技術發展狀態而已,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有鑑於此,本發明為了滿足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種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其於一光學基材層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並將一主體區域及一側邊區域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且將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且將至少一側邊元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 側邊容納空間,且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於該光學基材層,以改善習用光學透鏡裝置並不具功能性側邊元件之技術問題。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其於一光學基材層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並將一主體區域及一側邊區域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且將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且將至少一側邊元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且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於該光學基材層,因而達成其光學透鏡裝置可提供功能性側邊元件之目的或功效。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包含:
一光學基材層,其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主體區域,其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
一側邊區域,其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
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其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及
至少一側邊元件,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
其中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於該光學基材層。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容納空間以一體 成形方式凹入或凸起設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容納空間填入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結合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並將該側邊元件及強化塗覆材料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選自一補強元件、一裝飾元件、一發光二極體元件、一電子元件或其任意組合。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於一光學基材層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將一主體區域及一側邊區域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將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及將至少一側邊元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且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容納空間以一體成形方式凹入或凸起設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容納空間預先填入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結合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並將該側邊元件及強化塗覆材料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選自一補強 元件、一裝飾元件、一發光二極體元件、一電子元件或其任意組合。
1:光學基材層
1a:光學基材層
10a:主體區域
10b:側邊區域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00:側邊容納空間
101:第一側邊容納空間
102:第二側邊容納空間
2:側邊元件
20:基座
21:發光二極體元件
第1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視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正視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在製成鏡片之正視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視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採用側邊元件之側視示意圖。
第7圖: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視示意圖。
為了充分瞭解本發明,於下文將舉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且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其操作方法及其製造方法適用於各種眼鏡裝置〔glasses〕、各種墨鏡或太陽眼鏡裝置〔sunglasses〕、各種虛擬遊戲機穿戴眼鏡裝置、各種護目鏡裝置〔goggles〕、各種滑雪鏡裝置〔ski goggles〕、各種智慧眼鏡裝置〔smart glasses〕或各種3D眼鏡裝置,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應用範圍。
第1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 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視示意圖,第2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正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圖之光學透鏡裝置。請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包含一主光學基材層1、一主體區域10a、一側邊區域10b及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100。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可選自一單一光學基材層或一複合膜光學基材層,而該光學基材層1可選擇具有一第一厚度〔即均勻厚度或非均勻厚度〕,且該光學基材層1可選自一玻璃基材層、一塑膠基材層、一環保塑料基材層、一高分子基材層、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材層、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基材層、一尼龍基材層或具其類似特性材質之基材層。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亦可選自一偏光層、一抗反射層、一變色層、一抗藍光層、一抗藍紫外光層、一抗紅外線層、一色澤高對比層、其它功能性薄膜層〔例如:防霧層或抗刮保護層〕或其任意組合層。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具有一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而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可選擇為一前側表面〔例如:外側表面〕,且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二表面12可選擇為一後側表面〔例如:內側表面〕。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主體區域10a可選擇配置於該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之間,而該主體區域10a可選擇位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至少一中間區域,且該主體區域10a可選擇對應形成至少一眼睛主視窗區域,如第2圖所示之圓形虛線框之內部。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側邊區域10b可選擇配置於該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之間,而該側邊區域10b可選擇位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至少一周邊區域〔即其整體結構易受損區〕,如第2圖所示之圓形虛線框之外部,且該周邊區域可形成圍繞於該中間區域之周緣,且該側邊區域10b可選擇對應形成至少一鏡框結合區。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之主體區域10a及側邊區域10b之形狀、結構或材料可選擇具有不同折射率,且該光學基材層1可選擇用以提供一光學矯正功能特性〔例如,近視矯正功能、遠視矯正功能、老花眼矯正功能或其它矯正功能〕。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可選擇配置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上,而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可選擇形成一表面預留空間、一容室空間或一透孔空間,且該側邊容納空間100位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側邊區域10b內,以便可避免影響該光學基材層1之主體區域10a所形成的該眼睛主視窗區域。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可選擇以一體成形方式凹入或凸起設置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上;或,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可選擇以一體成形方式形成一連續環牆〔continuous edge wall〕或一非連續環牆〔discontinuous edge wall〕成型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上。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可選擇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手動方式或其它方 式〕填入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未繪示〕,以強化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及其周邊區域。
請再參照第1及2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可選擇將至少一側邊元件2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光學基材層1之側邊區域10b及側邊容納空間100,並利用該側邊元件2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於該光學基材層1。
第3圖揭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在製成鏡片之正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及2圖之光學透鏡裝置。請參照第1、2及3圖所示,舉例而言,將該光學基材層1及側邊元件2可選擇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手動方式或其它方式〕進行裁切,如第2圖之虛線所示,並形成至少一鏡片,如第3圖之輪廓所示。
請再參照第1、2及3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及側邊元件2〔例如:側邊元件組合體〕之材質可選擇為相同材料〔例如:類似性質材料〕或不相同材料〔例如:異質材料〕組合,以便可選擇提供各種不同功能性。
請再參照第1、2及3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2結合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未繪示〕,並將該側邊元件2及強化塗覆材料之組合可選擇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手動方式或其它方式〕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內。
請再參照第1、2及3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2選自一補強元件〔例如:各種強化材質元件〕、一裝飾元件〔例如:各種圖案、紋路或顏色配置元件〕、一發光二極體元件〔例如:各種發光元件組合體〕、一電子元件〔例如:各種電子無線通 訊元件或各種電子無線通訊播放元件〕或其任意組合。
第4圖揭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及2圖之光學透鏡裝置。請參照第1、2及4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1:首先,舉例而言,以適當技術手段於該光學基材層1配置一第一表面〔例如:前側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例如:後側表面〕12,且一光線或一光束可行經通過該光學基材層1。
請再參照第1、2及4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2:接著,舉例而言,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灌模方式或其它成型方式〕將該主體區域10a及側邊區域10b或其它區域配置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之間。
請再參照第1、2及4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3:接著,舉例而言,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灌模方式、雷射切割方式或其它方式〕將單一個或數個該側邊容納空間100配置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100位於該光學基材層1之側邊區域內。
請再參照第1、2及4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步驟S4:接著,舉例而言,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灌模方式、雷射切割方式或其它方式〕將單一個或數個該側邊元件2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100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100,且利用該側邊元件2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例如:補強功能、裝飾功能、發光功能、發 光顯示功能、無線通訊功能、無線通訊播放功能或其它功能〕。
第5圖揭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及2圖之光學透鏡裝置。請參照第5圖所示,相對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可選擇以一連續環牆或一非連續環牆凸設一第一側邊容納空間101,且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二表面12亦可選擇凹設一第二側邊容納空間102,如第5圖之左側所示。
第6圖揭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採用側邊元件之側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及2圖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邊元件。請參照第6圖所示,相對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該側邊元件2選自一發光二極體裝置,且該側邊元件2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包含數個基座20及數個發光二極體元件21。
第7圖揭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側視示意圖,其對應於第1及2圖之光學透鏡裝置。請參照第7圖所示,相對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及側邊元件2可選擇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射出成型方式〕結合至少一光學基材層1a,如此該側邊元件2包覆於該光學基材層1及光學基材層1a之間。
請再參照第7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及光學基材層1a可選擇相同材質或不相同材質製成,且該材質可選自一玻璃基材層、一塑膠基材層、一環保塑料基材層、一高分子基材層、一聚碳酸酯〔PC〕基材層、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材層、一尼龍基材層或 具其類似特性材質之基材層。
請再參照第7圖所示,舉例而言,該光學基材層1及光學基材層1a可選擇採用兩次或多次射出成型方式製成,而預先以射出成型方式製成該光學基材層1,此時該光學基材層1完成結合該側邊元件2,且再次以射出成型方式製成該光學基材層1a。
請再參照第7圖所示,舉例而言,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二表面12亦可選擇配置該側邊元件2及光學基材層1a,以便形成雙層光學基材層結構;或,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光學基材層1之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亦可選擇各自配置至少一光學基材層1a,以便以適當技術手段〔例如:多次射出成型方式〕形成三層光學基材層結構。
前述較佳實施例僅舉例說明本發明及其技術特徵,該實施例之技術仍可適當進行各種實質等效修飾及/或替換方式予以實施;因此,本發明之權利範圍須視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圍為準。本案著作權限制使用於中華民國專利申請用途。
1:光學基材層
10a:主體區域
10b:側邊區域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00:側邊容納空間
2:側邊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其包含:一光學基材層,其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一主體區域,其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一側邊區域,其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其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以一體成形方式凹入或凸起設置形成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及至少一側邊元件,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其中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於該光學基材層。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其中該側邊容納空間以一體成形方式形成一連續環牆或一非連續環牆成型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其中該側邊容納空間預先填入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其中該側邊元件結合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並將該側邊元件及強化塗覆材料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其中該側邊元件選自一補強元件、一裝飾元件、一發光二極體元件、一電子元件或其任意組合。
  6. 一種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於一光學基材層配置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將一主體區域及一側邊區域配置於該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間;將至少一側邊容納空間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位於該光學基材層之側邊區域內, 且該側邊容納空間以一體成形方式凹入或凸起設置形成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及將至少一側邊元件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以便可有效利用該側邊容納空間,且利用該側邊元件另提供至少一預定功能。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側邊容納空間以一體成形方式形成一連續環牆或一非連續環牆成型於該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側邊容納空間預先填入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側邊元件結合至少一強化塗覆材料,並將該側邊元件及強化塗覆材料置入至該側邊容納空間內。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側邊元件選自一補強元件、一裝飾元件、一發光二極體元件、一電子元件或其任意組合。
TW111144808A 2022-11-23 2022-11-23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5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4808A TWI835419B (zh) 2022-11-23 2022-11-23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4808A TWI835419B (zh) 2022-11-23 2022-11-23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419B true TWI835419B (zh) 2024-03-11
TW202422167A TW202422167A (zh) 2024-06-01

Family

ID=9126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4808A TWI835419B (zh) 2022-11-23 2022-11-23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541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6182B1 (en) * 2013-09-04 2019-07-3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phthalmic lens system capable of interfacing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TWI678573B (zh) * 2018-12-27 2019-12-01 占暉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片、眼鏡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CN111367091A (zh) * 2020-04-22 2020-07-03 丹阳市精通眼镜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微型智能电路模块的智能镜片
WO2022137113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Luxottica S.R.L. Eyeglass lens with decorative el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6182B1 (en) * 2013-09-04 2019-07-3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phthalmic lens system capable of interfacing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TWI678573B (zh) * 2018-12-27 2019-12-01 占暉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片、眼鏡及鏡片的製造方法
CN111367091A (zh) * 2020-04-22 2020-07-03 丹阳市精通眼镜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微型智能电路模块的智能镜片
WO2022137113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Luxottica S.R.L. Eyeglass lens with decorative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2167A (zh) 2024-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5163B1 (en) Transparent optical article
US758223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quality polarized part incorporating high-impact polyurethane-based material
US9492978B2 (en) Method of making ophthalmic lenses with a structured surface
JPWO2003008171A1 (ja) 樹脂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とその樹脂レンズ
JPWO2010073625A1 (ja) 樹脂レンズの製造方法、樹脂レンズ製造用モールド、及び樹脂レンズ内挿用フィルム
CN110520786A (zh) 玻璃与塑料层压混合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US7128415B2 (en) Method of forming polarized or photochromic lenses by fusing polycarbonate with other plastic materials
CN109716218A (zh) 特别用于太阳镜的眼镜镜片
TWI752471B (zh) 複合玻璃/塑膠層化式耐刮光學透鏡裝置
TWI835419B (zh) 具側邊元件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54919B (zh) 多功能防霧光學透鏡裝置
US7022268B2 (en) Process for moulding a lens having an insert
TWI866405B (zh) 具功能性薄膜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3343B (zh) 具微米薄膜之光學透鏡構造
EP1621326B1 (en) Method of forming polarized or photochromic lenses by fusing polycarbonate with other plastic materials
TWI866333B (zh) 具偏光膜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2509587A (zh) 具防結霜功能之護目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61749B (zh) 複合式高抗刮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2509525A (zh) 具功能性薄膜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06150916A (ja) 積層成型物の製造方法
TW202447240A (zh) 具防霧薄膜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2503296A (zh) 具偏光膜之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2503295A (zh) 具功能性薄膜之封邊式光學透鏡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U2004203010B2 (en) Method of Forming Polarized or Photochromic Lenses by Fusing Polycarbonate with other Plastic Materials
JP2006168126A (ja) 積層成型物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