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004B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2004B TWI762004B TW109137301A TW109137301A TWI762004B TW I762004 B TWI762004 B TW I762004B TW 109137301 A TW109137301 A TW 109137301A TW 109137301 A TW109137301 A TW 109137301A TW I762004 B TWI762004 B TW I76200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unit
- unit
- bicyc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2—Rear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2—Front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可以貢獻便利性的提高。
一種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具備:第1電動組件、及第2電動組件、及第1無線通訊部及第1電源、及第2無線通訊部,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1電源,是至少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至少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通訊,至少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地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已知例如專利文獻1。此電動系統,是將全部的操作裝置、控制裝置、電動組件及電源藉由有線連接。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211102號公報
有關操作裝置、控制裝置、電動組件、及電源間的連接和朝自行車的安裝,便利性更高的電動系統是被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可以
貢獻便利性的提高。
[1]本發明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是:第1電動組件、及第2電動組件、及第1無線通訊部及第1電源、及第2無線通訊部,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1電源,是至少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至少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通訊,至少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地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2]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透過第1訊號線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透過第2訊號線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
[3]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4]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及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在前述自行車,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5]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及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在
前述自行車,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6]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或是前述第2電動組件。
[7]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前述第1電源,是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
[8]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進一步具備第2電源,前述第2電源,是至少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
[9]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電源,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10]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及前述第2電源、及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在前述自行車,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11]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源及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電源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在前述自行車,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12]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或是前述第2電動組件。
[13]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包含:至少收容前
述第1無線通訊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前述第1電源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外殼、及至少收容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外殼,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地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14]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包含第1連接部分及第1外殼部分,前述第1電源,是包含第2連接部分及第2外殼部分,前述第1連接部分、及前述第2連接部分是藉由接合,使來自前述第1電源的電力朝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被供給,並且藉由前述第1外殼部分及前述第2外殼部分,構成前述第1外殼。
[15]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進一步具備第2電源,前述第2電源,是至少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外殼,是至少收容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電源。
[16]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包含第3連接部分及第3外殼部分,前述第2電源,是包含第4連接部分及第4外殼部分,前述第3連接部分、及前述第4連接部分是藉由接合,使來自前述第2電源的電力朝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被供給,並且藉由前述第3外殼部分及前述第4外殼部分,構成前述第2外殼。
[17]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外
殼的形狀、及前述第2外殼的形狀是實質上相同。
[18]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自行車是包含車架本體,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車架本體。
[19]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車架本體,是包含鏈條支撐架,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鏈條支撐架。
[20]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車架本體,是包含坐墊管,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坐墊管。
[21]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自行車是包含坐墊柱,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坐墊柱及坐墊柱。
[22]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自行車是包含前叉,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前叉。
[23]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自行車是包含輪轂總成,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輪轂總成。
[24]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自行車是包含懸吊裝置,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之中的至少一方,是被安裝於前述懸吊裝置。
[25]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26]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外殼及前述第2外殼,是藉由安裝構件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27]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安裝構件,是包含黏著劑、螺栓、纜線紮帶及雙面膠帶之中的至少1個。
[28]本發明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是具備:第1電動組件、及第1無線通訊部,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
[29]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1基座構件,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1基座構件。
[30]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進一步具備第1電源,前述第1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
[31]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1基座構件,前述第1電源,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1基座構件。
[32]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透過第1訊號線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
[33]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具備:第2電動組
件、及第2無線通訊部,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2電動組件。
[34]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2基座構件,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2基座構件。
[35]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進一步具備第2電源,前述第2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2電動組件。
[36]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2基座構件,前述第2電源,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2基座構件。
[37]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透過第2訊號線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
[38]本發明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是具備:第1電動組件、及第2電動組件、及第1無線通訊部、及第1電源、及第2無線通訊部,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1電源,是至少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至少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1無線通
訊部及前述第1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地被安裝於自行車。
[39]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具備:操作部、及依據來自前述操作部的輸入朝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至少一方將變速訊號由無線發訊的第3無線通訊部,前述第3無線通訊部,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地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40]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具備第3電源,前述第3電源,是至少與前述操作部電連接。
[41]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具備第3外殼,其是將前述第3無線通訊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前述第3電源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且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42]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外殼的形狀、及前述第2外殼的形狀、及前述第3外殼的形狀,是實質上相同。
[43]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第2致動器,依據來自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訊號使前述第2致動器動作。
[44]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第1致動器,依據來自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的訊號使前述第1致動器動作。
[45]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第2記憶部,依據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通訊將被記憶於前述第2記憶部的資訊更新。
[46]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第1記憶部,依據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的通訊將被記憶於前述第1記憶部的資訊更新。
[47]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電動變速機。
[48]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一方是電動前撥鏈器,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另一方是電動後撥鏈器。
[49]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電動坐墊柱。
[50]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電動懸吊。
[51]對於前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具備輔助被輸入至曲柄的人力驅動力的馬達的驅動單元。
上述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可以貢獻便利性的提高。
AT:安裝構件
C:曲柄軸
K:鏈條
SF:前鏈輪
SR:後鏈輪
WF:前輪
WR:後輪
10:自行車
12:車體
14:車架本體
14A:支撐部
14B:下降管
14C:鏈條支撐架
14D:坐墊管
14E:頭管
14F:撥鏈器吊架
16:手把
18:坐墊柱
20:前叉
22:輪轂總成
30:電動系統
32:前撥鏈器(第1電動變速機,第1電動組件)
34:後撥鏈器(第2電動變速機,第2電動組件)
36:第1無線通訊部
38:第1電源
40:第2無線通訊部
42:第2電源
44:操作部
46:第3無線通訊部
48:第3電源
50:第1基座構件
52:連桿構件
54:可動構件
56:控制部
58:第1致動器
60:第2基座構件
62:連桿構件
64:可動構件
66:控制部
68:第2致動器
70:控制部
72:第1連接部分
74:第1外殼部分
76:電池
78:第2連接部分
80:第2外殼部分
82:第1外殼
84:控制部
86:第3連接部分
88:第3外殼部分
90:電池
92:第4連接部分
94:第4外殼部分
96:第2外殼
98:控制部
100:開關
102:控制部
104:連接部分
106:外殼部分
108:電池
110:連接部分
112:外殼部分
114:第3外殼
116A:第1訊號線
116B:第2訊號線
116C:訊號線
116D:通訊線
116E:通訊線
118:外殼
120A:電力線
120B:電力線
120C:電力線
120D:電力線
120E:電力線
120F:電力線
122:外殼
124:外殼
126:外殼
128:操作部
130:車體
132:車架本體
134:電動坐墊柱
136:第1記憶部
138:第2記憶部
140:可動構件
142:控制部
144:記憶部
146:致動器
148:前懸吊裝置(懸吊裝置)
150:後懸吊裝置(懸吊裝置)
152:可動構件
154:控制部
156:記憶部
158:致動器
[第1圖]搭載了第1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自行車的側面圖。
[第2圖]第1圖的電動動系統的前撥鏈器的意示圖。
[第3圖]第1圖的電動動系統的後撥鏈器的意示圖。
[第4圖]第1圖的第1外殼的意示圖。
[第5圖]第1圖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6圖]第2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7圖]第3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8圖]第4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9圖]第5實施例的前撥鏈器的意示圖。
[第10圖]第5實施例的後撥鏈器的意示圖。
[第11圖]第6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12圖]第7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前撥鏈器的意示圖。
[第13圖]第7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後撥鏈器的意示圖。
[第14圖]第7實施例的電動系統所實行的更新處理的序列圖。
[第15圖]搭載了第8實施例的電動系統的自行車的側面圖。
[第16圖]第8實施例的電動坐墊柱的意示圖。
[第17圖]第9實施例的前懸吊裝置的意示圖。
[第18圖]第2實施例的變形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
圖。
[第19圖]第3實施例的變形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20圖]第3實施例的變形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21圖]第1實施例的變形例的電動系統的方塊圖。
[第22圖]搭載了第1實施例的變形例的電動系統之自行車的側面圖。
(第1實施例)
參照第1圖~第5圖,說明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搭載電動系統30的自行車10,是具備車體12。
車體12,是具備:車架本體14、與車架本體14連接的手把16、與車架本體14連接的坐墊柱18、與車架本體14連接的前叉20、及被安裝於後輪WR的車軸周圍的輪轂總成22。
車架本體14,是具備:從將曲柄軸C支撐的支撐部14A朝前方延伸的下降管14B、從支撐部14A朝後方延伸的鏈條支撐架14C、從支撐部14A朝上方延伸的坐墊管14D、及與下降管14B的支撐部14A從相反側的端部朝上方延伸的頭管14E。
手把16,是可裝卸地與頭管14E連接。坐墊柱18,是可裝卸地與坐墊管14D連接。前叉20,是被支撐於頭管14E,將手把16及前輪WF的車軸連接。輪轂總成22,是被安裝於後輪WR的車軸周圍。
電動系統30,是具備:電動前撥鏈器32(以下稱為「前撥鏈器32」)、電動後撥鏈器34(以下稱為「後撥鏈器34」)、第1無線通訊部36、第1電源38、第2無線通訊部40、第2電源42、操作部44、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前撥鏈器32,是第1電動組件。前撥鏈器32,是電動變速機。後撥鏈器34,是第2電動組件。後撥鏈器34,是電動變速機。又,電動組件,是包含:致動器、及藉由致動器的驅動動作的機械要素。
前撥鏈器32,是在曲柄軸C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坐墊管14D。如第2圖所示,前撥鏈器32,是具備:第1基座構件50、連桿構件52、第1可動構件54、控制部56、及第1致動器58。
第1基座構件50,可透過螺栓等安裝在車架本體14。連桿構件52,是將第1可動構件54對於第1基座構件50可移動地將第1基座構件50及第1可動構件54連接。第1可動構件54,是將鏈條K(第1圖參照)支撐。控制部56,是藉由將與連桿構件52連接的第1致動器58驅動,使連桿構件52及第1可動構件54對於第1基座構件50移動。前撥鏈器32,是藉由第1致動器58
的驅動,朝複數前鏈輪SF(第1圖參照)切換鏈條K(第1圖參照),將自行車10的變速比變更。
如第1圖所示,後撥鏈器34,是在輪轂總成22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設在車架本體14的後端的撥鏈器吊架14F。如第3圖所示,後撥鏈器34,是具備:第2基座構件60、連桿構件62、第2可動構件64、控制部66、及第2致動器68。
第2基座構件60,可透過螺栓等安裝在車架本體14。連桿構件62,是將第2可動構件64對於第2基座構件60可移動地將第2基座構件60及第2可動構件64連接。第2可動構件64,是將鏈條K(第1圖參照)支撐。控制部66,是藉由將與連桿構件62連接的第2致動器68驅動,使連桿構件62及第2可動構件64對於第2基座構件60移動。後撥鏈器34,是藉由第2致動器68的驅動,朝複數後鏈輪SR(第1圖參照)切換鏈條K(第1圖參照),將自行車10的變速比變更。
如第4圖所示,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具備:進行各種運算的控制部70、第1連接部分72、及收容控制部70的第1外殼部分74。第1連接部分72,是至少一部分從第1外殼部分74露出。
第1電源38,是具備:電池76、第2連接部分78、及收容電池76的第2外殼部分80。電池76,是充電池也可以,乾電池也可以。電池76,是例如,鋰離子電池。第2連接部分78,是至少一部分從第2外殼部
分80露出。第2連接部分78,是具備與第1連接部分72相補的形狀,構成可與第1連接部分72連接。
第1連接部分72、及第2連接部分78是藉由接合,使來自第1電源38的電力朝第1無線通訊部36被供給。第1連接部分72、及第2連接部分78是藉由接合,使第1外殼部分74及第2外殼部分80構成第1外殼82。第1外殼82,是收容: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控制部70、及第1電源38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電池76。
如第1圖所示,第1外殼82,是在前撥鏈器32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坐墊管14D。第1外殼82,是具有與將車架本體14的第1外殼82安裝的部分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第1外殼82,是藉由第5圖所示的安裝構件AT可裝卸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安裝構件AT,是包含黏著劑、螺栓、纜線紮帶、及雙面膠帶之中的至少1個。
如第1圖所示,第1外殼82,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如第5圖所示,第2無線通訊部40,是具備:進行各種運算的控制部84、第3連接部分86、及收容控制部84的第3外殼部分88。第3連接部分86,是至少一部分從第3外殼部分88露出。
第2電源42,是具備:電池90、第4連接部分92、及收容電池90的第4外殼部分94。電池90,是充電池也可以,乾電池也可以。電池90,是例如,鋰離子電池。第4連接部分92,是至少一部分從第4外殼部分94露出。第4連接部分92,是具備與第3連接部分86相補的形狀,構成可與第3連接部分86連接。
第3連接部分86、及第4連接部分92是藉由接合,使來自第2電源42的電力朝第2無線通訊部40被供給。第3連接部分86、及第4連接部分92是藉由接合,使第3外殼部分88及第4外殼部分94構成第2外殼96。第2外殼96,是收容:第2無線通訊部40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控制部84、及第2電源42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電池90。第1外殼82的形狀、及第2外殼96的形狀,是實質上相同。
如第1圖所示,第2外殼96,是在後撥鏈器34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鏈條支撐架14C。第2外殼96,是具有與將車架本體14的第2外殼96安裝的部分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第2外殼96,是藉由第4圖所示的安裝構件AT可裝卸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如第1圖所示,第2外殼96,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第1外殼82及第2外殼96,是在自行車
10,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因此,第1電源38及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2電源42及第2無線通訊部40,是在自行車10,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如第5圖所示,操作部44,是被安裝於手把16。操作部44,是具備:控制部98、及與控制部98電連接的複數開關100。複數開關100,是各別與前撥鏈器32或是後撥鏈器34的變速動作建立對應。
第3無線通訊部46,是具備:進行各種運算的控制部102、第5連接部分104、及收容控制部102的第5外殼部分106。第5連接部分104,是至少一部分從第5外殼部分106露出。
第3電源48,是具備:電池108、第6連接部分110、及收容電池108的第6外殼部分112。電池108,是充電池也可以,乾電池也可以。電池108,是例如,鋰離子電池。第6連接部分110,是至少一部分從第6外殼部分112露出。第6連接部分110,是具備與第5連接部分104相補的形狀,可與第5連接部分104連接。
第5連接部分104、及第6連接部分110是藉由接合,使來自第3電源48的電力朝第3無線通訊部46被供給。第5連接部分104、及第6連接部分110是藉由接合,使第5外殼部分106及第6外殼部分112構成第3外殼114。第3外殼114,是收容:第3無線通訊部46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控制部102、及第3電源48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電池108。第3外殼114的形狀,是與第1外
殼82的形狀及第2外殼96的形狀實質上相同。
如第1圖所示,第3外殼114,是在手把16附近被安裝於手把16、或是車架本體14。第3無線通訊部46,是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的情況,被安裝於頭管14E或是下降管14B較佳。第3外殼114,是具有與將車架本體14或是手把16的第3外殼114安裝的部分的形狀對應的形狀。第3外殼114,是藉由第5圖所示的安裝構件AT可裝卸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如第1圖所示,第3外殼114,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參照第5圖,說明電動系統30的構成。
又,前撥鏈器32、後撥鏈器34、第1無線通訊部36、第1電源38、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可藉由電力線搬運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將訊號及電力傳達。因此,與藉由訊號線將訊號傳達的情況、藉由電力線將電力傳達的情況相比較,配線簡單且便利性提高。
第1無線通訊部36,是透過第1訊號線116A與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電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第1無線通訊部36,與前撥鏈器32電連接。第1電源38,是朝第1無線通訊部36及前撥鏈器32供給電力。
第2無線通訊部40,是透過第2訊號線116B
與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電連接。第2電源42,是透過第2無線通訊部40,與後撥鏈器34電連接。第2電源42,是朝第2無線通訊部40及後撥鏈器34供給電力。
第3無線通訊部46,是透過第3訊號線116C與操作部44電連接。第3電源48,是透過第3無線通訊部46,與操作部44電連接。第3電源48,是朝第3無線通訊部46及操作部44供給電力。
說明電動系統30的動作。
操作部44的控制部98,是開關100被操作時,透過第3訊號線116C,將對應第3無線通訊部46的操作訊號輸出。第3無線通訊部46的控制部102,是依據從操作部44被輸入的操作訊號,朝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2無線通訊部40的至少一方將變速訊號由無線發訊。
第1無線通訊部36的控制部70,是從第3無線通訊部46收訊到包含前撥鏈器32的變速動作的變速訊號時,朝前撥鏈器32將控制訊號輸出。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控制訊號進行變速動作。即,前撥鏈器32,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58動作。
第2無線通訊部40的控制部84,是從第3無線通訊部46收訊到包含後撥鏈器34的變速動作的變速訊號時,朝後撥鏈器34將控制訊號輸出。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是依據來自第2無線通訊部40的控制訊號進行變速動作。即,後撥鏈器34,是依據來自第2無線通訊
部40的訊號,使第2致動器68動作。
電動系統30,可達成以下的效果。
(1)電動系統30,是使無線通訊部36、40與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電連接。因此,可以省略自行車10中的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及操作部44的配線。因此,配線被簡略化,可以貢獻電動系統的便利性的提高。
(2)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2無線通訊部40,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可以抑制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大型化。
(3)第1電源38及第2電源42,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可以抑制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大型化。
(4)電動系統30,是具備第2電源42。因此,與從第1電源38朝後撥鏈器34及第2無線通訊部40將電力共有的構成相比較,可以將配線簡略化。
(5)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被安裝於前撥鏈器32的附近。因此,可以縮短將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及前撥鏈器32連接的第1訊號線116A。
(6)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被安裝於後撥鏈器34的附近。因此,可以縮短將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及後撥鏈器34連接的第2訊號線116B。
(7)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被收
容在第1外殼82。因此,因為藉由將第1外殼82安裝在自行車10,可以將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安裝在自行車10,所以便利性提高。
(8)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被收容在第2外殼96。因此,因為藉由將第2外殼96安裝在自行車10,可以將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安裝在自行車10,所以便利性提高。
(9)電動系統30,是具備第3電源48。因此,與從第1電源38或是第2電源42朝操作部44及第3無線通訊部46將電力共有的構成相比較,可以將配線簡略化。
(10)第1外殼82的形狀、第2外殼96的形狀、及第3外殼114的形狀是實質上相同。因此,藉由同樣的安裝構件AT可以將第1外殼82、第2外殼96、及第3外殼114安裝在自行車10。
(第2實施例)
參照第6圖,說明第2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1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具備:進行各種運算的控制部70、及收容控制部70的第4外殼118。控制部70,是藉由第4通訊線116D,與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連接。
第4外殼118,是在前撥鏈器32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坐墊管14D。第4外殼118,是藉由安裝構件AT被安裝於自行車10。第4外殼118,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1無線通訊部36,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第1電源38,是具備電池76、及收容電池76的第5外殼122。電池76,是藉由第1電力線120A,與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第1電力線120A朝前撥鏈器32供給電力。第1電源38,是透過前撥鏈器32朝第1無線通訊部36供給電力。
第5外殼122,是在前撥鏈器32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坐墊管14D。第5外殼122,是藉由安裝構件AT被安裝於自行車10。第5外殼122,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1電源38,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第2無線通訊部40,是具備:進行各種運算的控制部84、及收容控制部84的第6外殼124。控制部84,是藉由第5通訊線116E,與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連接。
第6外殼124,是在後撥鏈器34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鏈條支撐架14C。第6外殼124,是藉由安裝構件AT被安裝於自行車10。第6外殼124,
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2無線通訊部40,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第2電源42,是具備:電池90、及收容電池90的第7外殼126。電池76,是藉由第2電力線120B,與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連接。第2電源42,是透過第2電力線120B朝後撥鏈器34供給電力。第2電源42,是透過後撥鏈器34朝第2無線通訊部40供給電力。
第7外殼126,是在前撥鏈器32附近被安裝於車架本體14,較佳是坐墊管14D。第7外殼126,是藉由安裝構件AT被安裝於自行車10。第7外殼126,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因此,第2電源42,是不透過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地被安裝於自行車10。
第4外殼118、第5外殼122、第6外殼124、及第7外殼126,是在自行車10,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因此,第1電源38、第1無線通訊部36、第2電源42、及第2無線通訊部40,是在自行車10,被安裝於彼此不同的位置。依據第2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第1實施例(1)及(2)的效果。
(第3實施例)
參照第7圖,說明第3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2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2實施例相同的
符號,省略其說明。
電動系統30,是具備:前撥鏈器32、後撥鏈器34、第1無線通訊部36、第1電源38、第2無線通訊部40、操作部44、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
第1電源38,是具備電池76及第5外殼122。電池76,是藉由第1電力線120A,與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第1電力線120A與前撥鏈器32電連接,朝前撥鏈器32供給電力。
電池76,是藉由第3電力線120C,與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第3電力線120C朝後撥鏈器34供給電力。第1電源38,是透過後撥鏈器34與第2無線通訊部40電連接,朝後撥鏈器34供給電力。依據第3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第1實施例(1)及(2)的效果。
(第4實施例)
參照第8圖,說明第4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3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3實施例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電動系統30,是具備:前撥鏈器32、後撥鏈器34、第1無線通訊部36、第1電源38、第2無線通訊部40、操作部44、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
第1電源38,是具備電池76及第5外殼122。電池76,是藉由第4電力線120D,與第1無線通訊
部36的控制部70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第1無線通訊部36朝前撥鏈器32供給電力。
電池76,是藉由第5電力線120E,與第2無線通訊部40的控制部84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第2無線通訊部40朝後撥鏈器34供給電力。依據第4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第1實施例(1)及(2)的效果。
(第5實施例)
參照第9圖及第10圖,說明第5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1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如第9圖所示,第1外殼82,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撥鏈器32的第1基座構件50。第1外殼82及第1基座構件50,是例如,透過螺栓等被安裝。因此,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第1基座構件50。
如第10圖所示,第2外殼96,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後撥鏈器34的第2基座構件60。第2外殼96及第2基座構件60,是例如,透過螺栓等被安裝。因此,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第2基座構件60。
第5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是除了第1實施例(1)的效果以外,可以達成以下的效果。
(11)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被安裝於前撥鏈器32。因此,可以抑制車架本體14的前撥鏈器32周圍成為繁雜。
(12)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撥鏈器32。因此,可以只有將搭載在自行車10的前撥鏈器32及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的一方簡便地交換。
(13)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被安裝於第1基座構件50。因此,與連桿構件52及第1可動構件54相比較,可以穩定地安裝。
(14)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被安裝於後撥鏈器34。因此,可以抑制車架本體14的後撥鏈器34周圍成為繁雜。
(15)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後撥鏈器34。因此,可以只有將搭載在自行車10的後撥鏈器34及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的一方簡便地交換。
(16)第2無線通訊部40及第2電源42,是被安裝於第2基座構件60。因此,與連桿構件62及第2可動構件64相比較,可以穩定地安裝。
(第6實施例)
參照第11圖,說明第6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1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
符號,省略其說明。
電動系統30,是具備:前撥鏈器32、後撥鏈器34、第1無線通訊部36、第1電源38、第2無線通訊部40、操作部44、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
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被安裝於前撥鏈器32的第1基座構件50。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1電源38,是被內藏在第1基座構件50。
第1無線通訊部36,是與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電連接。第1電源38,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的控制部70、前撥鏈器32的控制部56、及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電連接。第1電源38,是透過電力線120F朝後撥鏈器34的控制部66供給電力。依據第6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第1實施例(1)的效果、第6實施例(11)及(13)的效果。
(第7實施例)
參照第12圖~第14圖,說明第7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1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如第12圖所示,前撥鏈器32,是具備第1記憶部136。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資訊,是包含:識別資訊、及可更新的個別資訊。識別資訊,是包含前撥鏈器32的型號等。個別資訊,是包含:設定資訊、及履歴資訊。設定資訊,是例如,有關於前撥鏈器32的調整設
定的資訊。有關於前撥鏈器32的調整設定的資訊,是例如,包含第1可動構件54的位置資訊。第1可動構件54的位置資訊,是例如作為第1致動器58的動作量被記憶。履歴資訊,是例如,包含:顯示變速是否適切地被進行的資訊、及顯示與第1無線通訊部36的通訊是否適切地被進行的資訊。控制部56,是每次變速及通訊被實行時,才將履歴資訊更新也可以,只有通訊未被適切地實行的情況才更新也可以。
如第13圖所示,後撥鏈器34,是具備第2記憶部138。被記憶於第2記憶部138的資訊,是包含:識別資訊、及可更新的個別資訊。識別資訊,是包含後撥鏈器34的型號等。個別資訊,是包含:設定資訊、及履歴資訊。設定資訊,是例如,有關於後撥鏈器34的調整設定的資訊。有關於後撥鏈器34的調整設定的資訊,是例如,包含第1可動構件54的位置資訊。第2可動構件64的位置資訊,是例如作為第2致動器68的動作量被記憶。履歴資訊,是例如,包含:顯示變速是否適切地被進行的資訊、及顯示與第2無線通訊部40是否適切地被進行的資訊。控制部66,是每次變速及通訊被實行時,才將履歴資訊更新也可以,只有通訊未被適切地實行的情況才更新也可以。
參照第14圖,說明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資訊的更新處理。
在更新處理中,外部的裝置E及第1無線通訊部36
是可通訊地連接。外部的裝置E及第1無線通訊部36,是藉由無線通訊可通訊地連接。無線通訊,是例如可以採用Bluetooth(日本註冊商標)、Wi-Fi(日本註冊商標)、ANT+(日本註冊商標)、或是NFC(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通訊規格。又,外部的裝置E及第1無線通訊部36,是藉由有線通訊可通訊地連接也可以。且,外部的裝置E及第1無線通訊部36是直接地通訊也可以,外部的裝置E及第1無線通訊部36是透過其他的電氣組件間接地通訊也可以。外部的裝置E,是包含桌上型個人電腦、膝上型個人電腦、平板型個人電腦、及智慧手機的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設備)。其他的電氣組件的例,可舉例操作部44、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電池單元、及其他的電動組件。電動組件,是包含輔助被輸入至例如自行車10的人力驅動力的馬達的驅動單元,可舉例電動坐墊柱、及電動懸吊裝置等。
外部的裝置E,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連接時,在步驟S11中,對於第1無線通訊部36要求識別資訊。收訊到要求識別資訊的訊號(以下稱為「識別資訊要求訊號」)的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在步驟S12中對於控制部56要求識別資訊。收訊到識別資訊要求訊號的控制部56,是在步驟S13中將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識別資訊讀入,朝第1無線通訊部36發訊。將識別資訊發訊了的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在步驟S14中朝外部的裝置E將識別資訊發訊。
收訊到識別資訊的外部的裝置E,是在步驟S15中在顯示部(圖示略)顯示與收訊到的識別資訊對應的電氣組件。具體而言,將前撥鏈器32的型號顯示。此時,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通訊的電氣組件是複數的情況時,外部的裝置E是將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通訊的電氣組件的一覽顯示也可以。且,外部的裝置E,也可與第2無線通訊部40通訊的情況時,外部的裝置E,是也包含可與第2無線通訊部40通訊的電氣組件地一覽顯示也可以。
使用者,是依據外部的裝置E的顯示部(圖示略)的顯示內容,使用操作部(圖示略)選擇前撥鏈器32。又,操作部,是例如設於顯示部的觸控面板、或是鍵盤。
外部的裝置E,是透過操作部(圖示略)藉由使用者使前撥鏈器32被選擇時,在步驟S16中對於第1無線通訊部36要求個別資訊。收訊到要求個別資訊的訊號(以下稱為「個別資訊要求訊號」)的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在步驟S17中對於控制部56要求個別資訊。收訊到個別資訊要求訊號的控制部56,是在步驟S18中將個別資訊從第1記憶部136讀入,朝第1無線通訊部36發訊。收訊到個別資訊的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在步驟S19中將個別資訊朝外部的裝置E發訊。
收訊到個別資訊的外部的裝置E,是在步驟S20中將收訊到的個別資訊顯示於顯示部(圖示略)。使用者,是依據外部的裝置E的顯示部(圖示略)的顯示內容,
使用操作部(圖示略)選擇個別資訊。使用者是進行了將個別資訊變更的操作時,外部的裝置E,是在步驟S21中將要求個別資訊的更新的訊號(以下稱為「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朝第1無線通訊部36發訊。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是在例如前撥鏈器32的調整設定中,包含將第1可動構件54朝第1方向或是第2方向變更的指令的要求的訊號。
收訊到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的第1無線通訊部36,是在步驟S22中將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朝控制部56發訊。收訊到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的控制部56,是在步驟S23中依據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將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個別資訊更新。即,前撥鏈器32,是依據與第1無線通訊部36的通訊將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資訊更新。且,控制部56,是在步驟S23中依據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使第1致動器58動作。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是前撥鏈器32的調整設定的情況,控制部56是依據個別資訊的更新要求使第1致動器58動作。即,前撥鏈器32,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58動作。
步驟S23之後,是依據外部的裝置E的操作部(圖示略)的操作,使更新處理終了,或是使步驟S11~S23之中的至少1個處理再度被實行。例如,使用者是進行將前撥鏈器32的其他的個別資訊更新的操作時,是使步驟S16~步驟S23的處理再度被實行。且,使用者是將
在步驟S23已更新了的個別資訊進一步更新時,是使步驟S21~步驟S23的處理再度被實行。
對於被記憶於第2記憶部138的資訊的更新處理也進行與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資訊的更新處理同樣的處理。例如,在根據步驟S21的處理中從外部的裝置E使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朝第2無線通訊部40被發訊時,收訊到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的第2無線通訊部40,是將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朝控制部66發訊。收訊到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的控制部66,是依據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將被記憶於第2記憶部138的個別資訊更新。後撥鏈器34,是依據與第2無線通訊部40的通訊將被記憶於第2記憶部138的資訊更新。且,控制部66,是依據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使第2致動器68動作。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是後撥鏈器34的調整設定的場合時,控制部66是依據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使第2致動器68動作。即,後撥鏈器34,是依據來自第2無線通訊部40的訊號使第2致動器68動作。依據第7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與第1實施例(1)及(2)相同的效果。
(第8實施例)
參照第15圖及第16圖,說明第8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1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在第8實施例中,電動坐墊
柱134,是電動組件。
如第15圖所示,電動系統30,是被搭載於具備車體130的自行車10。車體130,是具備車架本體132、手把16、前叉20、輪轂總成22、電動坐墊柱134。車架本體132,是具備下降管14B、坐墊管14D、及頭管14E。
如第16圖所示,電動坐墊柱134,是具備第1可動構件140、控制部142、第1記憶部144、及第1致動器146。第1致動器146,是例如電動馬達。第1可動構件140,是例如齒條和小齒輪機構的小齒輪。電動坐墊柱134,是第1電動組件。
控制部142,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電連接。控制部142,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通訊。第1電源38,可朝控制部142將電力供給。第5圖所示的操作部44的開關100的至少1個,是將電動坐墊柱134的坐墊高度變更較佳。第16圖所示的控制部142,是藉由使第1可動構件140動作,將電動坐墊柱134的坐墊高度變更。電動坐墊柱134,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146動作。第1致動器146驅動時,第1可動構件140被動作,使電動坐墊柱134的坐墊高度變化。
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44的資訊,是包含識別資訊、及可更新的個別資訊。識別資訊,是包含電動坐墊柱134的型號等。個別資訊,是包含:設定資訊、及履
歴資訊。設定資訊,是例如電動坐墊柱134的坐墊高度。履歴資訊,是例如,包含顯示與第1無線通訊部36的通訊是否適切地被進行的資訊。
控制部142,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146動作。例如,從操作部44或是外部的裝置E(第15圖參照)收訊到將坐墊高度變更的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時,依據收訊到的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使第1致動器146動作,將坐墊高度變更。依據第8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與第1實施例(1)及(2)相同的效果。
(第9實施例)
參照第15圖及第17圖,說明第9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又,對於與第1實施例共通的構成是附加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車體130,是進一步具備前懸吊裝置148及後懸吊裝置150。前懸吊裝置148,是第1電動組件。
如第17圖所示,前懸吊裝置148,是具備第1可動構件152、控制部154、第1記憶部156、及第1致動器158。前懸吊裝置148,是例如油壓式,第1可動構件152,是例如電磁閥。
控制部154,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電連接。控制部154,是可與第1無線通訊部36通訊。第1電源38,可朝控制部154將電力供給。第5圖所示的操
作部44的開關100的至少1個,是將前懸吊裝置148控制較佳。第17圖所示的控制部154,是藉由使第1可動構件152動作,將前懸吊裝置148的狀態變更。前懸吊裝置148,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158動作。第1致動器158驅動時,第1可動構件152被動作,使前懸吊裝置148的狀態變化。
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56的資訊,是包含識別資訊、及可更新的個別資訊。識別資訊,是包含前懸吊裝置148的型號等。個別資訊,是包含:設定資訊、及履歴資訊。設定資訊,是有關於例如前懸吊裝置148的狀態的資訊。前懸吊裝置148的狀態,是可舉例例如與被加上的負荷相關的懸吊的變位量。油壓式的前懸吊裝置148,是與油壓相關。履歴資訊,是例如,包含顯示與第1無線通訊部36的通訊是否適切地被進行的資訊。
控制部154,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158動作。例如,收訊到從操作部44或是外部的裝置E(第15圖參照)將前懸吊裝置148的狀態變更的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時,依據收訊到的個別資訊更新要求訊號使第1致動器158動作,將前懸吊裝置148的狀態變更。依據第9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的話,至少可以達成與第1實施例(1)及(2)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
有關於上述各實施例的說明,只是本發明的自行車的
電動系統可取得的形態的例示,未意圖限制其形態。本發明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可取得例如以下所示的上述各實施例的變形例、及相互不矛盾地將至少2個變形例組合的形態。
也可以將第2實施例的第1電源38安裝在前撥鏈器32。例如,如第18圖所示,將第1電源38內藏在前撥鏈器32的第1基座構件50(第2圖參照)或是第1可動構件54(第2圖參照)也可以。此情況,省略第5外殼122也可以。且,將第1電源38藉由前撥鏈器32的螺栓等安裝在外面也可以。
也可以將第2實施例的第2電源42安裝在後撥鏈器34。例如,如第18圖所示,將第2電源42內藏在後撥鏈器34的第2基座構件60(第3圖參照)或是第2可動構件64(第3圖參照)也可以。此情況,省略第6外殼124也可以。且,將第2電源42藉由螺栓等安裝在後撥鏈器34的外面也可以。
也可以將第3實施例的第1電源38安裝在前撥鏈器32。例如,如第19圖所示,將第1電源38內藏在前撥鏈器32的第1基座構件50(第2圖參照)或是第1可動構件54(第2圖參照)也可以。此情況,省略第5外殼122也可以。且,將第1電源38藉由螺栓等安裝在前撥鏈器32的外面也可以。
也可以將第3實施例的第1電源38安裝在後撥鏈器34。例如,如第20圖所示,將第1電源38內藏
在後撥鏈器34的第2基座構件60(第3圖參照)或是第2可動構件64(第3圖參照)也可以。此情況,省略第5外殼122也可以。且,將第1電源38藉由螺栓等安裝在後撥鏈器34的外面也可以。
在第5實施例中,將第2外殼96固定於後撥鏈器34也可以。即,將第2無線通訊部40不能裝卸地安裝在後撥鏈器34也可以。且,將第2無線通訊部40不能裝卸地安裝在第2基座構件60也可以。且,將第2電源42不能裝卸地安裝在第2基座構件60也可以。又,將後撥鏈器34作為第1電動組件,將前撥鏈器32作為第2電動組件的情況,將第1外殼可裝卸地固定於後撥鏈器34,將第2外殼固定於前撥鏈器32也可以。
在第7實施例中,將作為個別資訊的變速順序記憶在第1記憶部136及第2記憶部138也可以。從操作部44收訊到將變速比γ變更的訊號時,藉由控制部56及控制部66依據變速順序使第1致動器58及第2致動器68的至少一方動作。變速順序,是例如包含:藉由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的雙方被決定的自行車10的變速比變大的第1順序、及藉由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的雙方被決定的自行車10的變速比逐步地變小的第2順序較佳。控制部56及控制部66,是從操作部44收訊到加大自行車10的變速比用的訊號時,決定是否依據第1順序使第1致動器58及第2致動器68動作。控制部56及控制部66,是從操作部44收訊到減小自行車10的變速
比用的訊號時,決定是否依據第2順序使第1致動器58及第2致動器68動作。在此變形例中,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是依據無線通訊部36、40的通訊使致動器58、68動作。
在上述變形例中,使用外部的裝置E,透過第1無線通訊部36將被記憶於第1記憶部136的變速順序更新也可以。且,使用外部的裝置E,透過第2無線通訊部40將被記憶於第2記憶部138的變速順序更新也可以。在此變形例中,前撥鏈器32及後撥鏈器34,是依據與無線通訊部36、40的通訊將被記憶於記憶部136、138的資訊更新。
在第7實施例中,可以將作為個別資訊的連續的變速的許可的設定資訊記憶在第1記憶部136及第2記憶部138。連續的變速的許可的設定資訊,是對應的開關100被按壓時,依據開關100被按壓的時間進行是否許可複數台階的變速的設定。電動系統30,是從外部的裝置E透過無線通訊部36、40將被記憶於記憶部136、138的連續的變速的許可的設定資訊,更新成可以許可或是不許可。
在第7實施例中,可以將作為個別資訊的變速禁止期間記憶在第1記憶部136及第2記憶部138。變速禁止期間,是從變速動作被實行後禁止變速動作的期間。電動系統30,是可以從外部的裝置E透過無線通訊部36、40將被記憶於記憶部136、138的變速禁止期間更
新。
在第7實施例中,可以將作為個別資訊的變速段的限制資訊記憶在第1記憶部136及第2記憶部138。變速段的限制資訊,是包含變速段的上限及下限的至少一方。電動系統30,是依據變速段的限制資訊,將前撥鏈器32、後撥鏈器34自動控制。又,前撥鏈器32、後撥鏈器34是藉由電動系統30被控制的期間也可以限定於自行車10的行走開始時。電動系統30,是可以將從外部的裝置E透過無線通訊部36、40被記憶於記憶部136、138的變速段的限制資訊更新。
在第7實施例中,將具備控制部及記憶部的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與第1無線通訊部36或是第2無線通訊部40電連接也可以。例如,將嗶音導通(ON)或是斷開(OFF)的設定資訊是作為個別資訊被記憶在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的記憶部中。且,例如,朝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的顯示部的顯示時間的設定資訊是作為個別資訊被記憶在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的記憶部中。顯示時間,是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的操作部未被操作時在顯示部顯示各種資訊的時間。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的控制部,是依據從外部的裝置E透過第1無線通訊部36或是第2無線通訊部40收訊到的個別資訊的更新要求,將被記憶於多功能碼表(cyclocomputer)的記憶部的資訊更新。
在第7實施例中,省略步驟S16~S19也可
以。此情況,外部的裝置E,是在步驟S20中將與從外部的裝置E的記憶部或是網際網路等收訊到的識別資訊對應的個別資訊讀入,將讀入的個別資訊顯示於顯示部。
在第7實施例中,將步驟S11~S14的處理及步驟S16~S19的處理同時實行也可以。例如,第1無線通訊部36及控制部56,是從外部的裝置E收訊到識別資訊要求訊號時,與識別資訊一起將個別資訊朝外部的裝置E發訊。外部的裝置E,是依據操作部的操作將收訊到的個別資訊顯示於顯示部。
在第7實施例中,將驅動單元作成第1電動組件也可以。驅動單元,是具備:將被輸入至自行車10的人力驅動力輔助的第1致動器、第1控制部、及第1記憶部。第1致動器,是例如電動馬達。即,驅動單元,是具備輔助被輸入至曲柄的人力驅動力的馬達。驅動單元,是依據來自第1無線通訊部36的訊號,使第1致動器動作。例如,從操作部44,將第1致動器成為導通(ON),或是將第1致動器的驅動力增加或是減少的訊號被輸入時,控制部56是依據訊號將第1致動器的驅動停止,或是將扭矩變化。
在上述變形例中,可以將作為個別資訊的開始模式的設定資訊記憶在第1記憶部136。開始模式的設定資訊,是自行車10行走開始時是否將第1致動器驅動的設定。或是是否許可將自行車10行走開始時的變速段朝規定的段數控制的設定。電動系統30,是將從外部的
裝置E透過無線通訊部36被記憶於記憶部136的連續的變速的許可的設定資訊,更新成可以許可或是不許可。
在具備上述驅動單元的電動系統30中,使用外部的裝置E及第1無線通訊部36進行在自行車10是否連接有燈的設定也可以。
在第8實施例中,將電動坐墊柱134作為第2電動組件也可以。
在第9實施例中,可取代前懸吊裝置148而採用後懸吊150裝置也可以。且,採用後懸吊裝置150作為第2電動組件也可以。且,將後懸吊裝置150作為第1電動組件,將前懸吊裝置148作為第2電動組件也可以。且,將包含前懸吊裝置148及後懸吊裝置150的懸吊裝置作為第1電動組件也可以。
在各實施例中,在操作部44具備記憶部也可以。作為個別資訊限定各開關100及撥鏈器32、34的種類及變速動作的關係的設定資訊是被記憶在操作部44的記憶部中。操作部44的控制部56,是依據從外部的裝置E透過第3無線通訊部46收訊到的個別資訊的更新要求,將被記憶於操作部44的記憶部的資訊更新。
在第7~9實施例中,第1電動組件及第2電動組件,是依據來自無線通訊部36、40的訊號朝外部的裝置E將作為履歴資訊的錯誤的次數發訊也可以。且,可取代錯誤次數,將作為履歴資訊的電動組件的動作次數讀入也可以。
在第9實施例中,將作為個別資訊的限定各開關100及前懸吊裝置148的種類及個別資訊的關係的設定資訊記憶在操作部44的記憶部也可以。設定資訊,是例如,可舉例模式的設定資訊。模式,是設定前懸吊裝置148的控制模式者。控制模式,是例如,包含彎道模式、緩衝模式、上行模式、越野模式、及下行模式。
將各實施例的操作部44,朝第21圖所示的操作部128變更也可以。操作部128,是將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內藏。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是透過操作部44被安裝於手把16。又,此情況,省略第5外殼部分106及第6外殼部分112也可以。
省略各實施例的操作部44的控制部98也可以。此情況,各開關100及第3無線通訊部46的控制部102是各別藉由通訊線被連接。且,開關100被操作時,第3無線通訊部46的控制部102,是依據被操作的開關100,朝第1無線通訊部36及第2無線通訊部40的至少一方將變速訊號由無線發訊。
省略第3電源48也可以。此情況,在開關100,藉由包含壓電元件,就可以採用隨著開關100的操作朝控制部98供給電力的構成。控制部98是依據由開關100被操作所產生的電力的供給,將操作訊號朝控制部102發訊。
將各實施例的操作部44,複數設置也可以。此情況,將1個操作部44與前撥鏈器32建立對應,將其
他的操作部44與後撥鏈器34建立對應也可以。又,此情況,設置與複數操作部44連接的1個第3無線通訊部46及1個第3電源48也可以,在各操作部44設置第3無線通訊部46及第3電源48也可以。
也可以將第1實施例的第1外殼82,安裝在鏈條支撐架14C、坐墊柱18、前叉20、或是輪轂總成22。且,也可以將第2~4、及6實施例的第4外殼118及第5外殼122的至少一方,安裝在鏈條支撐架14C、坐墊柱18、前叉20、或是輪轂總成22。
也可以將第1實施例的第2外殼96,安裝在坐墊管14D、坐墊柱18、前叉20、或是輪轂總成22。且,也可以將第2~4、及6實施例的第6外殼124及第7外殼126的至少一方,安裝在鏈條支撐架14C、坐墊柱18、前叉20、或是輪轂總成22。
將第1~第7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搭載在具備第22圖所示的車體130的自行車10也可以。車體130,是具備:車架本體132、手把16、坐墊柱18、具備前懸吊裝置148的前叉20、輪轂總成22、及後懸吊裝置150。車架本體132,是具備下降管14B、坐墊管14D、及頭管14E。此情況,也可以將第1外殼82,安裝在前懸吊裝置148或是後懸吊裝置150。且,也可以將第2外殼96,安裝在前懸吊裝置148或是後懸吊裝置150。
將各實施例的第1無線通訊部36與後撥鏈器34電連接,將第2無線通訊部40與前撥鏈器32電連接
也可以。此情況,後撥鏈器34是相當於第1電動變速機,前撥鏈器32是相當於第2電動變速機。
將各實施例的前撥鏈器32,變更成被內藏在支撐部14A的電動變速機也可以。例如,電動變速機,是可以具備複數太陽齒輪,藉由具備選擇並限制複數太陽齒輪的旋轉的限制機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此情況,在第7實施例中,前撥鏈器32的調整設定,是藉由調整限制機構的動作量進行。
將各實施例的後撥鏈器34,變更成被內藏在輪轂總成22的電動變速機也可以。例如,電動變速機,是可以具備複數太陽齒輪,藉由具備選擇並限制複數太陽齒輪的旋轉的限制機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此情況,在第7實施例中,後撥鏈器34的調整設定,是藉由調整限制機構的動作量進行。
將各實施例的電動系統30適用於具備輔助被輸入至曲柄軸C的人力驅動力的馬達的自行車10也可以。
AT:安裝構件
12:車體
14:車架本體
14C:鏈條支撐架
14D:坐墊管
14E:頭管
14F:撥鏈器吊架
16:手把
30:電動系統
32:前撥鏈器(第1電動變速機,第1電動組件)
34:後撥鏈器(第2電動變速機,第2電動組件)
36:第1無線通訊部
38:第1電源
40:第2無線通訊部
42:第2電源
44:操作部
46:第3無線通訊部
48:第3電源
56:控制部
58:第1致動器
60:第2基座構件
64:可動構件
70:控制部
72:第1連接部分
74:第1外殼部分
76:電池
78:第2連接部分
80:第2外殼部分
82:第1外殼
84:控制部
86:第3連接部分
88:第3外殼部分
90:電池
92:第4連接部分
94:第4外殼部分
96:第2外殼
98:控制部
100:開關
102:控制部
104:連接部分
106:外殼部分
108:電池
110:連接部分
112:外殼部分
114:第3外殼
116A:第1訊號線
116B:第2訊號線
116C:訊號線
Claims (20)
- 一種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具備:第1電動組件、及第1無線通訊部、及第2電動組件、及第2無線通訊部、及操作部、及依據來自前述操作部的輸入朝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及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至少一方將變速訊號由無線發訊的第3無線通訊部,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可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通訊,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2電動組件,前述第3無線通訊部,是不透過前述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 如請求項1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1基座構件,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1基座構件。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進一步具備第1電源,前述第1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1電動組件。
- 如請求項3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1基座構件,前述第1電源,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1基座構件。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是透過第1訊號線與前述第1電動組件電連接。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2基座構件, 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2基座構件。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進一步具備第2電源,前述第2電源,是被安裝於前述第2電動組件。
- 如請求項7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可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第2基座構件,前述第2電源,是可裝卸地被安裝於前述第2基座構件。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是透過第2訊號線與前述第2電動組件電連接。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具備第3電源,前述第3電源,是至少與前述操作部電連接。
- 如請求項10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具備第3外殼,其是將前述第3無線通訊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前述第3電源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且不透過前述 第1電動組件及前述第2電動組件,被安裝於前述自行車。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第2致動器,依據來自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訊號使前述第2致動器動作。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第1致動器,依據來自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的訊號使前述第1致動器動作。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2電動組件,是具備第2記憶部,依據與前述第2無線通訊部的通訊將被記憶於前述第2記憶部的資訊更新。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電動組件,是具備第1記憶部,依據與前述第1無線通訊部的通訊將被記憶於前述第1記憶部的資訊更新。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電動變速機。
- 如請求項16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一方,是電動前撥鏈器,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另一方,是電動後撥鏈器。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電動坐墊柱。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電動懸吊。
- 如請求項1或2的自行車的電動系統,其中,前述第1及第2電動組件的至少一方,是具備輔助被輸入至曲柄的人力驅動力的馬達的驅動單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44818 | 2015-03-06 | ||
JP2015044818 | 2015-03-06 | ||
JP2015176946A JP6567928B2 (ja) | 2015-03-06 | 2015-09-08 | 自転車の電動システム |
JP2015-176946 | 2015-09-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6560A TW202106560A (zh) | 2021-02-16 |
TWI762004B true TWI762004B (zh) | 2022-04-21 |
Family
ID=5689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7556A TWI780707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TW105100281A TWI730950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TW109137301A TWI762004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TW110117555A TWI762314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7556A TWI780707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TW105100281A TWI730950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7555A TWI762314B (zh) | 2015-03-06 | 2016-01-06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3) | JP6567928B2 (zh) |
CN (3) | CN113734345A (zh) |
IT (1) | ITUA20161313A1 (zh) |
TW (4) | TWI7807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24983B (zh) | 2015-03-06 | 2023-12-0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電組件 |
JP6679459B2 (ja) * | 2016-10-05 | 2020-04-1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自転車用電動装置 |
IT201600131314A1 (it) * | 2016-12-27 | 2018-06-27 | Campagnolo Srl | Deragliatore elettronico wireless di bicicletta |
IT201700018702A1 (it) * | 2017-02-20 | 2018-08-20 | Campagnolo Srl | Deragliatore elettrico posteriore di bicicletta |
JP6849565B2 (ja) * | 2017-04-03 | 2021-03-2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駆動システム、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および、自転車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
US10773773B2 (en) * | 2017-06-07 | 2020-09-15 | Shimano Inc. | Electric bicycle derailleur |
JP6918668B2 (ja) * | 2017-09-29 | 2021-08-11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回路モジュール、自転車用の電気コンポーネント、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7311240B2 (ja) * | 2017-10-06 | 2023-07-1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無線ユニット |
JP6853161B2 (ja) | 2017-11-09 | 2021-03-31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車輪取付具の軸部材及び車輪取付具 |
JP7091094B2 (ja) * | 2018-03-09 | 2022-06-2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両用駆動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保持装置 |
JP6923469B2 (ja) * | 2018-03-15 | 2021-08-1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6823004B2 (ja) * | 2018-03-29 | 2021-01-2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両用コンポーネント |
JP7082899B2 (ja) * | 2018-04-18 | 2022-06-0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
JP6947684B2 (ja) * | 2018-05-07 | 2021-10-1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用部品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 |
US11535334B2 (en) * | 2018-05-18 | 2022-12-27 | Shimano Inc. | Op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switch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JP6921783B2 (ja) * | 2018-05-25 | 2021-08-1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
JP7269726B2 (ja) * | 2018-12-21 | 2023-05-0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7525270B2 (ja) | 2020-02-28 | 2024-07-3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用変速システム |
JP2024112184A (ja) | 2023-02-07 | 2024-08-2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システム、人力駆動車用の送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受信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20422A (zh) * | 2012-10-11 | 2014-06-01 | Sram Llc | 電氣機械式變速系統及方法 |
US20140214285A1 (en) * | 2013-01-25 | 2014-07-31 | Sram, Llc |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and methods |
TW201501995A (zh) * | 2013-07-05 | 2015-01-16 | Shimano Kk | 自行車控制系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12828A (en) * | 1981-05-07 | 1983-11-01 | Darby Jack B | Control means for shifting gears on dual shift bicycles |
IT1276417B1 (it) * | 1995-06-07 | 1997-10-31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cambio di velocita' per biciclette a controllo elettro nico" |
US7015598B2 (en) * | 2002-04-23 | 2006-03-21 | Shimano, Inc. |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
US6740003B2 (en) * | 2002-05-02 | 2004-05-25 | Shimano,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bicycle transmission |
EP1384659B1 (en) * | 2002-07-24 | 2009-12-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uter control arrangement and method |
JP3727292B2 (ja) * | 2002-08-20 | 2005-12-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電装品駆動装置 |
JP2004256047A (ja) * | 2003-02-27 | 2004-09-16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距離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距離表示装置 |
JP3777360B2 (ja) * | 2003-03-27 | 2006-05-2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情報処理装置 |
JP4065286B2 (ja) * | 2005-08-09 | 2008-03-1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電動ディレーラ |
JP2008001229A (ja) * | 2006-06-22 | 2008-01-10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及び自転車用変速制御方法 |
JP2008278614A (ja) * | 2007-04-27 | 2008-11-13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電源装置及び自転車用電気システム |
US7902967B2 (en) * | 2007-10-23 | 2011-03-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system |
US7760078B2 (en) * | 2008-06-20 | 2010-07-20 | Shimano Inc. | Wireless bicyc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5211102B2 (ja) * | 2010-04-28 | 2013-06-12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電装システム |
US8655561B2 (en) * | 2010-06-23 | 2014-02-1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value generating unit |
JP5205436B2 (ja) * | 2010-10-29 | 2013-06-0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KR101182915B1 (ko) * | 2010-12-08 | 2012-09-1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전기 자전거용 배터리 팩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
EP2505466B1 (en) * | 2011-03-30 | 2014-07-02 |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control lighting device |
US8655548B2 (en) * | 2011-03-31 | 2014-02-1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apparatus |
US10220913B2 (en) * | 2011-06-17 | 2019-03-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hain tensioner device |
US8886417B2 (en) * | 2011-09-09 | 2014-11-11 | Sram, Llc | Bicycles with electronic shif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JP2013100857A (ja) * | 2011-11-08 | 2013-05-23 | Jtekt Corp | 変速駆動装置 |
US9428246B2 (en) * | 2011-12-09 | 2016-08-30 | Shimano Inc. | Bicycle generator and/or shifting device |
US9394030B2 (en) * | 2012-09-27 | 2016-07-19 | Sram, Llc | Rear derailleur |
JP6094798B2 (ja) * | 2012-12-12 | 2017-03-15 |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情報提供装置 |
US8882122B2 (en) | 2013-03-26 | 2014-11-11 | Shimano Inc. | Bicycle gear changing apparatus |
ITMI20130895A1 (it) * | 2013-05-31 | 2014-12-01 | Campagnolo Srl | Sistema elettronico di bicicletta |
CN203996740U (zh) * | 2014-05-26 | 2014-12-10 | 苏州福豪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传感器调速系统 |
-
2015
- 2015-09-08 JP JP2015176946A patent/JP6567928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06 TW TW110117556A patent/TWI780707B/zh active
- 2016-01-06 TW TW105100281A patent/TWI730950B/zh active
- 2016-01-06 TW TW109137301A patent/TWI762004B/zh active
- 2016-01-06 TW TW110117555A patent/TWI762314B/zh active
- 2016-02-18 CN CN202111031279.6A patent/CN113734345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2-18 CN CN202111031287.0A patent/CN113734346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2-18 CN CN201610090317.8A patent/CN105936316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3-03 IT ITUA2016A001313A patent/ITUA20161313A1/it unknown
-
2019
- 2019-08-01 JP JP2019142556A patent/JP6839735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0-26 JP JP2020178533A patent/JP756031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420422A (zh) * | 2012-10-11 | 2014-06-01 | Sram Llc | 電氣機械式變速系統及方法 |
US20140214285A1 (en) * | 2013-01-25 | 2014-07-31 | Sram, Llc |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and methods |
TW201501995A (zh) * | 2013-07-05 | 2015-01-16 | Shimano Kk | 自行車控制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34345A (zh) | 2021-12-03 |
ITUA20161313A1 (it) | 2017-09-03 |
JP2021006458A (ja) | 2021-01-21 |
JP6567928B2 (ja) | 2019-08-28 |
CN113734346A (zh) | 2021-12-03 |
TWI762314B (zh) | 2022-04-21 |
TW202134112A (zh) | 2021-09-16 |
TWI780707B (zh) | 2022-10-11 |
CN105936316A (zh) | 2016-09-14 |
TW202106560A (zh) | 2021-02-16 |
JP6839735B2 (ja) | 2021-03-10 |
JP2016165991A (ja) | 2016-09-15 |
TW202135421A (zh) | 2021-09-16 |
JP2019182428A (ja) | 2019-10-24 |
TWI730950B (zh) | 2021-06-21 |
JP7560319B2 (ja) | 2024-10-02 |
TW201632401A (zh) | 2016-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2004B (zh) | 自行車的電動系統 | |
US10029754B2 (en) | Bicycle electrical system | |
TWI723021B (zh) | 操作控制裝置及自行車用表示裝置 | |
TWI765310B (zh) | 電子裝置及電子裝置之控制方法 | |
TWI833957B (zh) | 控制裝置及包括控制裝置的控制系統 | |
TWI730199B (zh) | 自行車用顯示裝置 | |
TWI824985B (zh) | 用於電動輔助自行車之介面 | |
JP5146879B2 (ja) | アシスト力付き車両 | |
JP2019202735A (ja) |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 |
JP2024161566A (ja) |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 |
US1201772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related to human-powered vehicle op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related to human-powered vehicle operating device | |
TW202311101A (zh) | 通訊系統及控制裝置 | |
US20240246629A1 (en) | Bicycle component | |
JP2023156049A (ja) |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システム | |
JP2023163725A (ja) | 人力駆動車用のコンポーネント、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コンポーネントの制御方法 | |
JP2024171705A (ja) | 人力駆動車用のコンポーネントと通信可能に構成される電子装置の制御方法、人力駆動車用のコンポーネントと通信可能に構成される電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システ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