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1901B - 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 - Google Patents
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1901B TWI761901B TW109127105A TW109127105A TWI761901B TW I761901 B TWI761901 B TW I761901B TW 109127105 A TW109127105 A TW 109127105A TW 109127105 A TW109127105 A TW 109127105A TW I761901 B TWI761901 B TW I76190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drainage
- flexible hollow
- tube
- tube body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483 mo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88 sandbl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143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0084 Bon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UBUCNCOMADRQHX-UHFFFAOYSA-N N-Nitrosodipheny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N=O)C1=CC=CC=C1 UBUCNCOMADRQH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1252 Osteomyel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809 Suppur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246 arthr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2362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45 biliary tra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96 gastr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35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82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06 micro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118 muscle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9 orthopaed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60 surgical drain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88 thoracic abdomin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包括外持套管件、可伸縮引流管以及穿刺針管;外持套管件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且包含一傾角管段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兩者之間保持有一傾斜角度;可伸縮引流管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及其連接的一伸縮調動部件,撓性中空管體配置於外持套管件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撓性中空管體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撓性中空管體根據自身位於外持套管件的內部位置來塑形;穿刺針管連接撓性中空管體以形成連動;其中當撓性中空管體位於保持位置時,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內縮於傾角管段的內部,而當撓性中空管體離開保持位置時,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或部分凸伸於外持套管件之外。藉此,改善穿刺引流器的操作方式不方便等等諸多問題。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一種醫療器具技術領域,特別的是一種用於排除醫療手術後的傷口積液的穿刺引流器。
醫院中手術後傷口引流市場預計從2016年的17.8億美元到達21.8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3.7%,傷口引流在醫療耗材市場中主要受眾科別為一般外科、心臟與胸外、骨科以及婦產科,因為全球的老年人口增長及外科手術數量增加的情況下,精準的降低細菌感染風險及有效的密閉傷口為主要研發改良標的。預計在2017年以後,北美區的外科引流製造商將持續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依據排名前幾大製造商為B.Braun(德國),Cardinal Health(美國),ConvaTec(英國),CR Bard(美國),Redax(意大利),Ethicon(美國),Stryker(美國),Romsons(印度),Medtronic(愛爾蘭),Medline Industries(美國),Cook Medical(美國),Poly Medicure(印度),Zimmer Biomet(美國),Global Medikit(印度)和Degania Silicone(以色列),而亞洲市場預期將會以最高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亞洲市場對於傷口照護需求不斷提升,有可能是因為
中國與印度的高密度人口及老年化程度急遽上升,推動整個亞洲市場的傷口引流需求。
在臨床中醫學,引流管被廣泛應用於外科;例如、創傷骨科、顯微外科、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骨病外科等科室,骨科手術中人工關節置換、各種類型的骨折、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以及其他外科的胸腔、腹腔等等各種外科手術都常需要進行灌洗治療,尤其是手術後需要對軟組織進行沖洗引流以將廢液吸出,引流管可用於對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和膽道等臟器引流。在手術中,會形成一個本腔進行手術,術後需要引流時,現有技術是在引流管的前端(設置有引流孔的一端)連接一個穿刺針,人體皮膚靠近該創口處有一個穿刺部,從外界經過該穿刺部插入穿刺針以牽引該引流管的前端至本腔的內部,再從本腔處拔離穿刺針,然後固定引流管進行引流,現行實際上可由外向內穿刺,也可以是由內向外穿刺。把引流管固定在本腔的附近進行引流,能明顯降低術後創口處被感染的發生概率。受現有引流管結構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的慣性思維限制,把引流管插入本腔時,只能在創口的附近,把引流管的前端從人體外部穿刺至本腔本部。
然而,現有的穿刺引流器從外往內穿刺的結構與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穿刺過程中比較難控制穿刺針的穿刺深度,極易造成創口的二次傷害;(2)把穿刺針從本腔中拔出時,穿刺針的受力點比較小,難以操作,且拔離穿刺針可能破壞引流管前端結構;(3)把穿刺針刺出的尖銳物太危險;(4)穿接針結構於人體內穿入穿出時,會因臟器而阻礙穿接針
前進,因形狀為固定而無法任意變形,使接通引流管的過程窒礙難行等等的風險。
有鑑於此,職是之故,發明人有鑑於習知技術中所產生之缺失,經過悉心試驗與研究,並一本鍥而不捨之精神,終構思出本發明以克服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通過整體結構設計出穿刺針管自動回收、單腔與多腔引流通道結構、手握接觸粗糙面等等操作上的特殊設計,有效改善習知技術操作不便等等諸多問題。
為達到本發明之一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包括: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包括:外持套管件、可伸縮引流管以及穿刺針管;外持套管件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該外持套管件包含一傾角管段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該傾角管段與該直向管段之間保持有一傾斜角度;可伸縮引流管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及其連接的一伸縮調動部件,該撓性中空管體配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該撓性中空管體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之中空內部為一第一引流腔室且該撓性中空管體根據自身位於該外持套管件的內部位置來塑形;穿刺針管為一中空圓管狀且其連接該撓性中空管體以形成連動,該穿刺針管包含一刺穿段、成型於該刺穿段之頂端的一尖銳段以及自該刺穿段之底端
延伸的一縮頸段,該刺穿段的中空內部為一第二引流腔室,該尖銳段和該縮頸段為遠離該刺穿段的一端分別形成有開口且其連通該第二引流腔室,而該第一引流腔室與該第二引流腔室共構成一引流通道;其中該傾斜角度係介於10~45度之間,該穿刺針管之管徑係小於該外持套管件之管徑,當該撓性中空管體位於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係內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該傾角管段的內部,而當該撓性中空管體離開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或部分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外。
為達到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包括:外持套管件、可伸縮引流管以及穿刺針管;外持套管件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該外持套管件包含一傾角管段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該傾角管段與該直向管段之間保持有一傾斜角度;可伸縮引流管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及其連接的一伸縮調動部件,該撓性中空管體配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該撓性中空管體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之中空內部為一第一引流腔室且該撓性中空管體根據自身位於該外持套管件的內部位置來塑形;穿刺針管為一中空圓管狀且其連接該撓性中空管體以形成連動,該穿刺針管包含一刺穿段、成型於該刺穿段之頂端的一尖銳段以及自該刺穿段之底端延伸的一縮頸段,該刺穿段的中空內部為一第二引流腔室,該尖銳段和該縮頸段為遠離該刺穿段的一端分別形成有開口且其連通該第二引流腔室,而該第一引流腔室與該第二引流腔室共構成一引流通道;其中該傾斜角度係介於10~45度之間,該穿刺針管之管徑係小於該外持套管件之管徑,當該撓性中空管體位於該保持位置時,
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外,而當該撓性中空管體離開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或部分係內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該傾角管段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包含以下任一者: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的軸向,以推送方式使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垂直的軸向,以按壓方式使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或者施力方向係以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作為轉軸,以旋轉方式使螺牙嚙合齒位改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當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為推送方式,該外持套管件之該直向管段開設有一溝槽且該溝槽連通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包含該彈性元件、一滑塊板以及一延伸外持管件;其中該滑塊板包含一弧狀板件及自該弧狀板件一側表面凸伸的一接合件,該接合件穿設該溝槽以固接該撓性中空管體,該弧狀板件蓋覆於該溝槽之上;該延伸外持管件組接於該外持套管件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該延伸外持管件的一端表面凸伸有一中空圓柱體且其位於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該彈性元件為一拉伸彈簧且套接於該中空圓柱體以形成限位固定,該撓性中空管體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外周緣設有勾環且該彈性元件扣勾於該勾環,該伸縮調動部件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拉伸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
體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的位移距離係根據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來決定。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當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為推送方式,該外持套管件之該直向管段開設有一溝槽且該溝槽連通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包含該彈性元件、一滑塊板以及一延伸外持管件;其中該滑塊板包含一弧狀板件及自該弧狀板件一側表面凸伸的一接合件,該接合件穿設該溝槽以固接該撓性中空管體,該弧狀板件蓋覆於該溝槽之上;該延伸外持管件組接於該外持套管件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該延伸外持管件的一端表面凸伸有一中空圓柱體且其位於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該彈性元件為一壓縮彈簧且套接於該中空圓柱體以形成限位固定,該撓性中空管體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外周緣設有環套且該彈性元件抵接該環套,該伸縮調動部件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壓縮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的位移距離係根據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來決定。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弧狀板件為遠離該接合件的一側表面係形成具有一止滑結構的粗糙面,該止滑結構係為該表面配置有多條平行的細溝紋之粗糙面、經噴砂處理之粗糙面或者均勻分布多個細狀凸粒之粗糙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係大於或者等於該穿刺針管中該刺穿段與該尖銳段之整體長度的總和。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拉伸彈簧的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06~1.0牛頓之間,初張力係介於0.5~3.0牛頓之間,而自由長度係小於該穿刺針管之整體長度。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壓縮彈簧的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2~3.0牛頓之間,而自由長度大於或者等於該穿刺針管中該刺穿段與該尖銳段之整體長度的總和。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撓性中空管體內部的該第一引流腔室在該傾角管段的區段範圍為一單腔密封區,該撓性中空管體內部的該第一引流腔室在該直向管段的區段範圍為一多腔密封區,該單腔密封區之管壁封閉且內部中空形成一條引流通道,而該多腔密封區之管壁封閉且內部通過支撐骨分隔成至少三條引流通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在該直向管段為遠離該傾角管段的一端與該溝槽之間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區域形成一止滑結構的粗糙面,該止滑結構係為該表面配置有多條平行的細溝紋之粗糙面、經噴砂處理之粗糙面或者均勻分布多個細狀凸粒之粗糙面。
10:外持套管件
11:傾角管段
12:直向管段
1200:止滑結構
13:溝槽
20:可伸縮引流管
21:撓性中空管體
210:第一引流腔室
22:伸縮調動部件
2220:止滑結構
221:彈性元件
222:滑塊板
222a:弧狀板件
222b:接合件
223:延伸外持管件
2230:中空圓柱體
30:穿刺針管
31:刺穿段
32:尖銳段
320:第二引流腔室
33:縮頸段
θ1:傾斜角度
Z1:單腔密封區
Z2:多腔密封區
圖1係繪製本發明之穿刺引流器之第一實施態樣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係繪製本發明之穿刺引流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係繪製本發明之穿刺引流器的一側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係繪製本發明之穿刺引流器之第二實施態樣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但本發明並不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本發明涵蓋任何在本發明的精髓和範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為了使公眾對本發明有徹底的瞭解,在以下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詳細說明了具體的細節,而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發明。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徵、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而關於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呈現,以下實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再者,在下列各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標號。
首先,基於習知技術的各種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請參閱本發明的圖1~圖3所示,其繪製本發明之穿刺引流器的立體結構、分解結構以及剖面結構的示意圖。本發明的穿刺引流器主要有兩種實施態樣,通過本發明圖式將依序說明兩種實施態樣的詳細的技術特徵。
請參考圖1所示之第一實施態樣
該穿刺引流器包括:外持套管件(10)、可伸縮引流管(20)以及穿刺針管(30);外持套管件(10)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該外持套
管件(10)為包含一傾角管段(11)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12),該傾角管段(11)與該直向管段(12)之間保持有一傾斜角度(θ1);該可伸縮引流管(20)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21)及其連接的一伸縮調動部件(22),該撓性中空管體(21)配置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該伸縮調動部件(22)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21)之中空內部為一第一引流腔室(210)且該撓性中空管體(21)根據自身位於該外持套管件(10)的內部位置來塑形;該穿刺針管(30)為一中空圓管狀且其連接該撓性中空管體(21)以形成連動,該穿刺針管(30)包含一刺穿段(31)、成型於該刺穿段(31)之頂端的一尖銳段(32)以及自該刺穿段(32)之底端延伸的一縮頸段(33),該刺穿段(32)的中空內部為一第二引流腔室(320),該尖銳段(31)和該縮頸段(33)為遠離該刺穿段(32)的一端分別形成有開口(圖未示出)且其連通該第二引流腔室(320),而該第一引流腔室(210)與該第二引流腔室(320)共構成一引流通道(圖未示出)。
在本實施例中,該穿刺針管(30)之管徑係小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管徑,當該撓性中空管體(21)位於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30)之全部整體係內縮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該傾角管段(11)的內部,而當該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外。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伸縮調動部件(22)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包含以下任一者:
1.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10)之長邊方向的軸向,以推送方式使一彈性元件(221)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
2.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10)之長邊方向垂直的軸向,以按壓方式使一彈性元件(221)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
3.施力方向係以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作為轉軸,以旋轉方式使螺牙嚙合齒位改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
基於上述1~3點所述之施力方式,本發明以下主要針對第1點的施力方式說明本發明所述之該穿刺引流器的各項結構特徵,但不以此為限制,關於第2~3點的施力方式亦可同樣可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手段之目的,亦包含本發明的目的之訴求;在此說明,本發明之圖式以及下述內容僅是以上述第1點的施力方式作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之表述。
基於上述第1點的施力方式,亦即當該伸縮調動部件(22)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為推送方式時,而推送方向係為朝著該穿刺針管(30)的方向;其中該外持套管件(10)之該直向管段(12)開設有一溝槽(13),且該溝槽(13)連通該外持套管件(10)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22)包含該彈性元件(221)、一滑塊板(222)以及一延伸外持管件(223);其中該滑塊板(222)包含一弧狀板件(222a)及自該弧狀板件(222a)一側表面凸伸的一接合件(222b),該接合件(222b)穿設該溝槽(13)以固接該撓性中空管體(21),該弧狀板件(222a)蓋覆於該溝槽(13)之上;該延伸外持管件(223)組接於該外持套管件(10)為遠離該穿刺針管(30)的一端,該延伸外持管件(223)的一端表面凸伸有一中空圓柱體(2230)且其位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中空內部。
承上所述,該彈性元件(221)為一拉伸彈簧且套接於該中空圓柱體(2230)以形成限位固定,該撓性中空管體(21)為遠離該穿刺針管(30)的一端外周緣設有勾環(圖未示出),且該彈性元件(221)用以扣勾於該勾環
形成固定,該伸縮調動部件(22)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222a)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221)拉伸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當該撓性中空管體(21)離開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30)之全部整體或部分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外,而該撓性中空管體(21)的位移距離係根據該溝槽(13)開設的長度來決定。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拉伸彈簧的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06~1.0牛頓之間;較佳地,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1~0.5牛頓之間。初張力係介於0.5~3.0牛頓之間;較佳地,初張力係介於0.8~2牛頓之間。而自由長度係小於該穿刺針管(30)之整體長度。進一步說明,關於該拉伸彈簧的選用規格範圍主要考量使用者在操作上便利性、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等等因素,此為申請人針對多位不同年齡、性別的醫護人員對於以手指施力推送時的力度去分析並經大量的實驗測試,所設計出的該拉伸彈簧的技術規格範圍,為本案的重點技術特徵之一。補充說明,前述該拉伸彈簧的規格範圍之數值的正負15%皆為本發明所容許並涵蓋的數值範圍。
再請參考圖4之第二實施態樣
該穿刺引流器包括:外持套管件(10)、可伸縮引流管(20)以及穿刺針管(30),外持套管件(10)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該外持套管件(10)包含一傾角管段(11)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12),該傾角管段(11)與該直向管段(12)之間保持有一傾斜角度;該可伸縮引流管(20)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21)及其連接的該伸縮調動部件(22),該撓性中空管體(21)配置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在此說明,本實施例中所述之該保持位置與第一實施態樣不同。該伸縮調動部件(22)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21)之中空內部為一第一引流腔室(210)且該撓性中空管體(21)根據自身位於該外持套管件(10)的內部位置來塑形;該穿刺針管(30)為一
中空圓管狀且其連接該撓性中空管體(21)以形成連動,該穿刺針管(30)包含該刺穿段(31)、成型於該刺穿段(31)之頂端的該尖銳段(32)以及自該刺穿段(32)之底端延伸的該縮頸段(33),該刺穿段(32)的中空內部為該第二引流腔室(320),該尖銳段(31)和該縮頸段(33)為遠離該刺穿段(32)的一端分別形成有開口(圖未示出)且其連通該第二引流腔室(320),而該第一引流腔室(210)與該第二引流腔室(320)共構成該引流通道(圖未示出)。
在本實施例中,該穿刺針管(30)之管徑係小於該外持套管件之管徑,當該撓性中空管體(21)位於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30)之全部整體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外,而當該撓性中空管體(21)離開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30)之全部整體或部分係內縮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該傾角管段(11)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伸縮調動部件(22)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包含以下任一者:
4.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10)之長邊方向的軸向,以推送方式使一彈性元件(221)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
5.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10)之長邊方向垂直的軸向,以按壓方式使一彈性元件(221)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
6.施力方向係以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作為轉軸,以旋轉方式使螺牙嚙合齒位改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
基於上述4~6點所述之施力方式,本發明以下主要針對第4點的施力方式說明本發明所述之該穿刺引流器的各項結構特徵,但不以此為限制,關於第5~6點的施力方式亦可同樣可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手段之目
的,亦包含本發明的目的之訴求;在此說明,本發明之圖式以及下述內容僅是以上述第4點的施力方式作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之表述。
基於上述第4點的施力方式,亦即當該伸縮調動部件(22)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為推送方式時,而推送方向係為朝著遠離該穿刺針管的方向;其中該外持套管件(10)之該直向管段(12)開設有該溝槽(13)且該溝槽(13)連通該外持套管件(10)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22)包含該彈性元件(221)、該滑塊板(222)以及該延伸外持管件(223);該滑塊板(222)包含該弧狀板件(222a)及自該弧狀板件(222a)一側表面凸伸的該接合件(222b),該接合件(222b)穿設該溝槽(13)以固接該撓性中空管體(21),該弧狀板件(222a)蓋覆於該溝槽(13)之上;該延伸外持管件(223)組接於該外持套管件(10)為遠離該穿刺針管(30)的一端,該延伸外持管件(223)的一端表面凸伸有一中空圓柱體(2230)且其位於該外持套管件(10)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22)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222a)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221)拉伸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
承上所述,該彈性元件(221)為一壓縮彈簧且套接於該中空圓柱體(2230)以形成限位固定,該撓性中空管體(21)為遠離該穿刺針管(30)的一端外周緣設有環套且該彈性元件(221)抵接該環套,該伸縮調動部件(22)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222a)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221)壓縮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21)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21)的位移距離係根據該溝槽(13)開設的長度來決定。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該壓縮彈簧的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2~3.0牛頓之間;較佳地,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8~2.2牛頓之間。而自由長度大於或者等於該穿刺針管(30)中該刺穿段(32)與該尖銳段(31)之整體長度的總和。進一步說明,關於該壓縮彈簧的選用規格範圍主要考
量使用者在操作上便利性、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等等因素,此為申請人針對多位不同年齡、性別的醫護人員對於以手指施力推送時的力度去分析並經大量的實驗測試,所設計出的該壓縮彈簧的技術規格範圍,為本案的重點技術特徵之一。補充說明,前述該壓縮彈簧的規格範圍之數值的正負15%皆為本發明所容許並涵蓋的數值範圍。
基於上述該穿刺引流器的二種實施態樣,其中該弧狀板件(222a)為遠離該接合件(222b)的一側表面係形成具有一止滑結構(2220)的粗糙面,該止滑結構(2220)係為該表面配置有多條平行的細溝紋之粗糙面、經噴砂處理之粗糙面或者均勻分布多個細狀凸粒之粗糙面,但不依此為限制,主要能達到手指接觸該弧狀板件(222a)表面時具有止滑功效之近似功能的技術特徵,皆為本發明之訴求所涵蓋。
基於上述該穿刺引流器的二種實施態樣,其中在該直向管段(12)為遠離該傾角管段(11)的一端與該溝槽(13)之間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區域形成一止滑結構(1200)的粗糙面,該止滑結構(1200)係為該表面配置有多條平行的細溝紋之粗糙面、經噴砂處理之粗糙面或者均勻分布多個細狀凸粒之粗糙面,但不依此為限制,主要能達到手掌握持該外持套管件(10)表面時具有止滑功效之近似功能的技術特徵,皆為本發明之訴求所涵蓋。
基於上述該穿刺引流器的二種實施態樣,其中該傾角管段(11)與該直向管段(12)之間的該傾斜角度係介於10~45度之間,而該外持套管件(10)的內徑至少大於4釐米,該撓性中空管體(21)的外徑至少大於3釐米且內徑至少大於2釐米。
基於上述該穿刺引流器的二種實施態樣,請配合參考圖3所示,圖式中顯示該傾角管段(11)以及該直向管段(12)之區段的該撓性中空管體(21)之內部剖面結構;其中該撓性中空管體(21)內部的該第一引流腔室(210)在該傾角管段(11)的區段範圍可為一單腔密封區Z1,該撓性中空管
體(21)內部的該第一引流腔室(210)在該直向管段(11)的區段範圍可為一多腔密封區Z2;該單腔密封區Z1之管壁封閉且內部中空形成一條引流通道,該多腔密封區Z2之管壁封閉且內部通過支撐骨分隔成三條引流通道,但不依此為限制,可根據需要設計不同支撐骨結構以形成任意數量的引流通道。雖圖式未顯示,上述該第二引流腔室(320)亦可為該單腔密封區之結構設計。進一步說明,該支撐骨的結構設計主要能夠防止多腔密封區被壓扁隔斷,能有效防止在引流過程中血凝塊積聚形成堵塞的情況發生。進一步說明,現有技術在創腔延伸出體外的過渡段,常因大塊肌肉的收縮壓迫而扁癟從而導致引流不暢,加強其抗壓又使其硬度過大導致患者出現耐受障礙,難以兩全,而本發明所述之支撐骨的作用,主要能防止肌肉收縮導致引流不暢又能以較柔軟材料確保患者可以耐受。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整體結構設計出穿刺針管自動回收、單腔與多腔引流通道結構、手握接觸粗糙面等等操作上的特殊設計,有效改善習知技術操作不便等等諸多問題。在手術結束後,創口縫合前,醫生根據需要通過連接有該穿刺引流器的穿刺針管從創口進入本腔內部,再從創口的附近的穿刺部位穿刺至本腔的外部,置管後即可以開始引流,在單腔密封區與多腔密封區連接的單腔密封區可同步或非同步實施創腔沖洗,防止血凝塊積聚,還可根據臨床需要予以局部給藥。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更加安全便捷,拔離穿刺針管時有較好的受力點,容易操作並且具有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雖然本發明以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惟以上該之具體實施例,僅係用於例釋本發明之特點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之可實施範疇,於未脫離本發明上揭之精神與技術範疇下,任
何運用本發明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仍應為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 外持套管件
11 傾角管段
12 直向管段
1200 止滑結構
20 可伸縮引流管
222 滑塊板
223 延伸外持管件
30 穿刺針管
θ1 傾斜角度
Claims (10)
- 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包括: 外持套管件,其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該外持套管件包含一傾角管段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該傾角管段與該直向管段之間保持有一傾斜角度; 可伸縮引流管,其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及其連接的一伸縮調動部件,該撓性中空管體配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該撓性中空管體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之中空內部為一第一引流腔室且該撓性中空管體根據自身位於該外持套管件的內部位置來塑形;以及 穿刺針管,其為一中空圓管狀且其連接該撓性中空管體以形成連動,該穿刺針管包含一刺穿段、成型於該刺穿段之頂端的一尖銳段以及自該刺穿段之底端延伸的一縮頸段,該刺穿段的中空內部為一第二引流腔室,該尖銳段和該縮頸段為遠離該刺穿段的一端分別形成有開口且其連通該第二引流腔室,而該第一引流腔室與該第二引流腔室共構成一引流通道; 其中該傾斜角度係介於10~45度之間,該穿刺針管之管徑係小於該外持套管件之管徑,當該撓性中空管體位於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係內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該傾角管段的內部,而當該撓性中空管體離開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或部分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外。
- 如請求項1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包含以下任一者: 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以推送方式使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 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垂直的軸向,以按壓方式使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或者 施力方向係以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作為轉軸,以旋轉方式使螺牙嚙合齒位改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
- 如請求項2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當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為推送方式時,該外持套管件之該直向管段開設有一溝槽且該溝槽連通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包含該彈性元件、一滑塊板以及一延伸外持管件; 其中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係大於或者等於該穿刺針管中該刺穿段與該尖銳段之整體長度的總和; 該滑塊板包含一弧狀板件及自該弧狀板件一側表面凸伸的一接合件,該接合件穿設該溝槽以固接該撓性中空管體,該弧狀板件蓋覆於該溝槽之上; 該延伸外持管件組接於該外持套管件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該延伸外持管件的一端表面凸伸有一中空圓柱體且其位於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 該彈性元件為一拉伸彈簧且套接於該中空圓柱體以形成限位固定,該撓性中空管體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外周緣設有勾環且該彈性元件扣勾於該勾環,該伸縮調動部件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拉伸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的位移距離係根據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來決定。
- 一種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包括: 外持套管件,其為一中空圓管狀之鋼性管體,該外持套管件包含一傾角管段及其連接的一直向管段,該傾角管段與該直向管段之間保持有 一傾斜角度; 可伸縮引流管,其包含一撓性中空管體及其連接的一伸縮調動部件,該撓性中空管體配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內且位於一保持位置,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以使該撓性中空管體沿一軸向產生位移而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之中空內部為一第一引流腔室且該撓性中空管體根據自身位於該外持套管件的內部位置來塑形;以及 穿刺針管,其為一中空圓管狀且其連接該撓性中空管體以形成連動,該穿刺針管包含一刺穿段、成型於該刺穿段之頂端的一尖銳段以及自該刺穿段之底端延伸的一縮頸段,該刺穿段的中空內部為一第二引流腔室,該尖銳段和該縮頸段為遠離該刺穿段的一端分別形成有開口且其連通該第二引流腔室,而該第一引流腔室與該第二引流腔室共構成一引流通道; 其中該傾斜角度係介於10~45度之間,該穿刺針管之管徑係小於該外持套管件之管徑,當該撓性中空管體位於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係凸伸於該外持套管件之外,而當該撓性中空管體離開該保持位置時,該穿刺針管整體之全部或部分係內縮於該外持套管件之該傾角管段的內部。
- 如請求項4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包含以下任一者: 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以推送方式使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 施力方向係為與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垂直的軸向,以按壓方式使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或者 施力方向係以該外持套管件之長邊方向平行的軸向作為轉軸,以旋轉方式使螺牙嚙合齒位改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
- 如請求項5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當該伸縮調動部件用以通過外部施力之方式為推送方式時,該外持套管件之該直向管段開設有一溝槽且該溝槽連通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該伸縮調動部件包含該彈性元件、一滑塊板以及一延伸外持管件; 其中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係大於或者等於該穿刺針管中該刺穿段與該尖銳段之整體長度的總和; 該滑塊板包含一弧狀板件及自該弧狀板件一側表面凸伸的一接合件,該接合件穿設該溝槽以固接該撓性中空管體,該弧狀板件蓋覆於該溝槽之上; 該延伸外持管件組接於該外持套管件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該延伸外持管件的一端表面凸伸有一中空圓柱體且其位於該外持套管件之中空內部; 該伸縮調動部件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拉伸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 該彈性元件為一壓縮彈簧且套接於該中空圓柱體以形成限位固定,該撓性中空管體為遠離該穿刺針管的一端外周緣設有環套且該彈性元件抵接該環套,該伸縮調動部件通過外部施力於該弧狀板件以推送方式使該彈性元件壓縮產生形變,從而使該撓性中空管體產生位移以離開該保持位置,而該撓性中空管體的位移距離係根據該溝槽開設的長度來決定。
- 如請求項3或6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該弧狀板件為遠離該接合件的一側表面係形成具有一止滑結構的粗糙面,該止滑結構係為該表面配置有多條平行的細溝紋之粗糙面、經噴砂處理之粗糙面或者均勻分布多個細狀凸粒之粗糙面; 在該直向管段為遠離該傾角管段的一端與該溝槽之間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區域形成一止滑結構的粗糙面,該止滑結構係為該表面配置有多條平行的細溝紋之粗糙面、經噴砂處理之粗糙面或者均勻分布多個細狀凸粒之粗糙面。
- 如請求項3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該拉伸彈簧的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06~1.0牛頓之間,初張力係介於0.5~3.0牛頓之間,而自由長度係小於該穿刺針管之整體長度。
- 如請求項6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該壓縮彈簧的彈性常數係介於每釐米0.2~3.0牛頓之間,而自由長度大於或者等於該穿刺針管中該刺穿段與該尖銳段之整體長度的總和。
- 如請求項1或4之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其中該撓性中空管體內部的該第一引流腔室在該傾角管段的區段範圍為一單腔密封區,該撓性中空管體內部的該第一引流腔室在該直向管段的區段範圍為一多腔密封區,該單腔密封區之管壁封閉且內部中空形成一條引流通道,而該多腔密封區之管壁封閉且內部通過支撐骨分隔成至少三條引流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27105A TWI761901B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27105A TWI761901B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6032A TW202206032A (zh) | 2022-02-16 |
TWI761901B true TWI761901B (zh) | 2022-04-21 |
Family
ID=81323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7105A TWI761901B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61901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8500A1 (en) * | 2011-05-13 | 2012-11-22 | Broncus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agnosing, monitoring, or treating medical conditions through an opening through an airway wall |
WO2018130927A1 (en) * | 2017-01-13 | 2018-07-19 | Ethicon, Inc. | Passive caloric bypass device |
CN108836441A (zh) * | 2018-04-25 | 2018-11-20 |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介入穿刺装置 |
WO2020112190A1 (en) * | 2018-11-28 | 2020-06-04 | Srgi Holdings Llc | Pixel array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
2020
- 2020-08-10 TW TW109127105A patent/TWI76190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8500A1 (en) * | 2011-05-13 | 2012-11-22 | Broncus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agnosing, monitoring, or treating medical conditions through an opening through an airway wall |
WO2018130927A1 (en) * | 2017-01-13 | 2018-07-19 | Ethicon, Inc. | Passive caloric bypass device |
CN108836441A (zh) * | 2018-04-25 | 2018-11-20 |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介入穿刺装置 |
WO2020112190A1 (en) * | 2018-11-28 | 2020-06-04 | Srgi Holdings Llc | Pixel array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6032A (zh) | 2022-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44554B2 (en) | Keith needle for furlow insertion tool | |
EP0600864B1 (en) | Device for applying a drain | |
US7553290B1 (en) | Subdural evacuating port aspiration system | |
US11478621B2 (en) | Fluid removal device | |
US20130304081A1 (en) | Obstetric vacuum extractor | |
CA2122817A1 (en) | Surgical instrument stabilizer | |
CN103751899A (zh) | 导管手柄及导管组件 | |
US9408633B2 (en) | Obstetrical instrument | |
CN103561668A (zh) | 可调整的插管 | |
WO2008097740A2 (en) | Uterine artery occlusion | |
JP6164698B2 (ja) | 外科用トロカール | |
EP3556306B1 (en) | Uterine manipulators | |
US20040193113A1 (en) | Expandable bore injection needle | |
TWI761901B (zh) | 用於術後傷口之穿刺引流器 | |
CN209286272U (zh) | 便于负压控制的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 |
CN208784868U (zh) | 一种小儿疝手术专用器械 | |
CN117752396A (zh) | 一种骨盆骨折微创弹性髓内固定装置 | |
CN107890358B (zh) | 一种可变形腹腔壁撑开器 | |
CN109730750A (zh) | 一种多功能针刀 | |
WO2019121987A1 (en) | Cannula | |
CN211511986U (zh) | 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 | |
CN2360073Y (zh) | 多功能穿剌引流器 | |
CN216985856U (zh) | 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9048735U (zh) | 一种新型螺纹针刀 | |
CN221730781U (zh) | 一种带有针孔的定位针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