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7301B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Google Patents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7301B TWI737301B TW109116299A TW109116299A TWI737301B TW I737301 B TWI737301 B TW I737301B TW 109116299 A TW109116299 A TW 109116299A TW 109116299 A TW109116299 A TW 109116299A TW I737301 B TWI737301 B TW I73730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b head
- golf club
- center
- crown
- clock li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2530 polyetherether ket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733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783 reinforcing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815 thermop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52 polymer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092 metal group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60 aram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35 aroma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594 polymer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50 centrifugal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but not limited t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LTYMSROWYAPPGB-UHFFFAOYSA-N diphenyl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SC1=CC=CC=C1 LTYMSROWYAPP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57 fib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949 im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02 injection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396 ir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89 polyphe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63 reinforcing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34 thermosetting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08—Head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dimensions, e.g. thicknes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37—Heads with special crown configur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45—Details of grooves or the like on the impact surfa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58—Heads with non-uniform thickness of the impact face plate
- A63B53/0462—Heads with non-uniform thickness of the impact face plate characterised by tapering thickness of the impact face plat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53/0466—Heads wood-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02—Resonance frequency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06—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2—Ballast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centre of mas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52—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with sli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04—Heads
- A63B2053/0491—Heads with added weights, e.g. changeable, replaceab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2/00—Application o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to the sporting activity ; particular sports involving the use of balls and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2102/32—Gol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 A63B2209/02—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with reinforcing fibres, e.g. carbon, polyamide fib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 A63B2209/1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with adhesive type surfaces, i.e. hook and loop-type fasten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高爾夫桿頭實施例具有以下參數的平衡:偏下且偏後的高爾夫桿頭重心位置、高慣性矩、大Ixy慣性積與低空氣力學阻力。本發明亦提供用以製造該具有高爾夫桿頭重心位置、慣性矩、慣性積與空氣力學阻力平衡的高爾夫桿頭實施例的方法。
Description
本案主張2019年5月15日提出申請之第62/848,429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以及2019年7月25日提出申請之第62/878,692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的優先權,其完整內容經參照合併於此。
本發明係與高爾夫桿頭有關。詳言之,本發明是關於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高爾夫桿頭的擊球表現特性(例如旋球、初始出球角度、速度、寬容度)及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擊球時桿頭回正能力)受到多種設計參數所影響,例如體積、重心位置及慣性積。以改善擊球表現特性為目標的高爾夫桿頭設計通常對於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具有負面影響,而追求改善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設計則可能不利於擊球表現特性。據此,於本技術領域中需要一種在更佳擊球表現特性與更佳揮桿特性之間取得平衡的高爾夫桿頭。
本發明的其他態樣將藉由以下詳細說明及附圖加以陳明。
為求清晰簡潔,附圖中是以概略方式繪示構造,且為免模糊本說明書重點,對於眾所周知的特徵和技術,可能省略其說明及細節。此
外,圖中所示的元件並非按照比例繪製。例如,圖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較其他元件放大以便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不同圖面中是以相同的示數來表示相同的元件。
100:高爾夫桿頭
102:本體
104:擊球面
108:前端
110:尾部
110:後端
116:冠部
118:底部
120:踵部
122:趾部
128:邊緣
128:外圍
130:插鞘結構
132:插鞘軸
134:插鞘套
136:高爾夫桿身
140:幾何中心
142:擊球面外周
144:桿面高度
148:撞擊區域
150:溝槽
160:深度
162:長度
164:高度
170:桿頭重心
172:重心深度
174:重心高度
176:減薄區域
180:配重塊結構
188:陡峭冠部角度
190:冠部過渡輪廓
192:前端曲率半徑
193:頂端
194:冠部過渡點
196:尾端過渡輪廓
198:尾端曲率半徑
202:第一尾端過渡點
203:第二尾端過渡點
204:冠部高度
210:底部過渡輪廓
212:底部曲率半徑
213:底端
214:底部過渡點
215:湍流結構
300:高爾夫桿頭
302:本體
304:擊球面
316:冠部
318:底部
320:踵部
322:趾部
330:踵部配重塊
331:趾部配重塊
331:踵部配重塊
332:孔洞
333:趾部配重塊
335:不銹鋼固定件
1010:傾角平面
1020:前平面
1030:地面平面
1040:桿頭深度平面
1040:冠部軸
1050:x軸
1052:X'軸
1060:y軸
1062:Y'軸
1070:z軸
1072:Z'軸
2000:時鐘網格
2003:3點鐘線
2004:4點鐘線
2005:5點鐘線
2007:7點鐘線
2008:8點鐘線
2009:9點鐘線
2010:10點鐘線
2011:11點鐘線
2012:12點鐘線
圖1是高爾夫桿頭的前視圖。
圖2是圖1高爾夫桿頭沿2-2剖面線繪製的側面剖視圖。
圖3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底視圖。
圖4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側面剖視圖。
圖5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放大側面剖視圖。
圖6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放大側面剖視圖。
圖7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頂視圖。
圖8A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趾部側視圖。
圖8B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頂視圖。
圖8C是圖1高爾夫桿頭的前視圖。
圖9是圖1高爾夫桿頭在撞擊過程中旋轉的頂視圖。
圖10繪示圖1高爾夫桿頭在低於中心處與高爾夫球撞擊時,慣性積Ixy對傾伏力的影響。
圖11繪示圖1高爾夫桿頭在高於中心處與高爾夫球撞擊時,慣性積Ixy對高擊力的影響。
圖12繪示圖1高爾夫桿頭在低於中心處與高爾夫球撞擊時,慣性積Ixz對傾伏力的影響。
圖13繪示圖1高爾夫桿頭在高於中心處與高爾夫球撞擊時,慣性積Ixz對高擊力的影響。
圖14A繪示高爾夫球所產生側旋與高於或低於習知高爾夫
桿頭幾何中心的撞擊位置之間的關係。
圖14B繪示高爾夫球所產生側旋與高於或低於圖1高爾夫桿頭幾何中心的撞擊位置之間的關係。
圖15繪示各種高爾夫桿頭上Ixy比率與重心高度之間的關係。
圖16繪示各種高爾夫桿頭上Ixy比率與阻力之間的關係。
圖17繪示各種高爾夫桿頭Ixz比率與重心高度之間的關係。
圖18繪示各種高爾夫桿頭Ixz比率與阻力之間的關係。
圖19是範例高爾夫桿頭的底視圖。
圖20是圖19高爾夫桿頭的頂視圖。
圖21是沿圖19中I-I剖面線所繪製的踵部側面剖視圖。
圖22是沿圖19中I-I剖面線所繪製的趾部側面剖視圖。
圖23繪示高爾夫球所產生側旋與高於或低於圖19高爾夫桿頭幾何中心的撞擊位置之間的實際關係。
以下所述高爾夫桿頭利用多種能夠增加並最大化高爾夫桿頭慣性積,同時使重心位置維持靠下靠後,並且保持較低空氣力學阻力的關係。具體而言,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如所稱具有靠下且靠後的重心。高爾夫球桿更具有高冠部至底部慣性矩(Ixx)及踵部至趾部慣性矩(Iyy)。再者,所述高爾夫球桿具有高數值(且為正值的)Ixy慣性項積,配合低數值(且為負值的)Ixz慣性項積,能夠有效抵銷因高於或低於中心位置的高爾夫擊球所造成的有害側旋。利用可移除配重塊或內嵌配重塊(或加重的面板區塊),使得自由裁量配重塊能夠在取下後放置於高爾夫桿頭上(或內)的特定位置,藉此平衡高爾夫桿頭的慣性矩、慣性積、重心與阻力特性。
本發明高爾夫桿頭的空氣力學阻力也低於具有類似重心位置及慣性矩的高爾夫桿頭。本發明藉由最大化冠部高度同時維持靠下且靠後的重心位置來達到降低空氣力學阻力的效果。擊球面到冠部、擊球面到底部及/或冠部至底部之間沿著高爾夫桿頭後端的過渡輪廓提供一種降低空氣力學阻力的手段。利用湍流結構及插鞘重量的策略性位置設定可進一步降低空氣力學阻力。
以下所述高爾夫球桿利用數種能夠平衡高爾夫桿頭慣性矩、慣性積與靠下靠後重心位置且同時能夠維持或減少空氣力學阻力的關係。使重心、慣性矩、慣性積與阻力的關係獲得平衡,有助於改善擊球表現特性(例如避免擊球位置偏高或偏低時發生側旋、初始出球角度、球速及寬容度)及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桿頭回正能力、揮桿速度)。這種平衡適用於開球型高爾夫桿頭。
實施方式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用語是用於區分類似元件,未必是描述特定連續或先後順序。應知如此使用的語彙在適當情況下可以相互替換,因而在此所述實施例能夠以不同於圖示或在此所述的順序加以運作。此外,「包括」及「具有」等語及其任何變化,旨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含括,因此包含一套元件的程序、方法、系統、物件、設備或裝置未必限定於此等元件,而亦可能包括其他非明確列示或包含於此等程序、方法、系統、物件、設備或裝置中的元件。
實施方式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左方」、「右方」、「前方」、「後方」、「頂部」、「底部」、「在上」、「在下」等等用語及類似者是屬於敘述性目的,未必指稱永久相對位置。應知如此使用的語彙在適當情況下可以相互替換,因而在此所述裝置、方法、及/或製造物件之實施例能夠以不同於圖示或在此所述的定向加以運作。
在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前,應先強調的是本發明的應用及組件詳細架構安排並不限於以下描述或圖中繪示者。本發明實能透過其他實施例及各種方式加以實施或實踐。
圖1-2繪示的高爾夫桿頭100具有一本體102及一擊球面104。高爾夫桿頭100的本體102包括前端108、與前端108相對的後端110、冠部116、與冠部116相對的底部118、踵部120及與踵部120相對的趾部122。本體102進一步包括位於冠部116與底部118之間且分別與其鄰接的外圍或延伸邊緣128,所述外圍是從高爾夫桿頭100的近踵部120處延伸至近趾部122處。
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高爾夫桿頭100是一中空本體高爾夫桿頭。在這些實施例中,本體102及擊球面104可形成高爾夫桿頭100內腔。在某些實施例中,本體102可延伸跨越冠部116、底部118、踵部120、趾部122、後端110,及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外周。在這些實施例中,本體102在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具有一開口,且擊球面104是設置在該開口內部,藉以形成高爾夫桿頭100。於其他實施例中,擊球面104可延伸跨越高爾夫桿頭的整個前端108,且可包括一延伸跨越冠部116、底部118、踵部120及趾部122中至少一者的回彎部分。在這些實施例中,擊球面104的回彎部分是連接至本體102以形成高爾夫桿頭100。
高爾夫桿頭100擊球面104包含一第一材料。在許多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是一金屬合金,例如鈦合金、鋼合金、鋁合金或任何其他金屬或金屬合金。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可包含任何其他材料,例如一複合材料、塑膠或任何其他適合材料或材料組合。
高爾夫桿頭100本體102包含一第二材料。在許多實施例中,該第二材料是一金屬合金,例如鈦合金、鋼合金、鋁合金或任何其他金屬
或金屬合金。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二材料可包含任何其他材料,例如一複合材料、塑膠或任何其他適合材料或材料組合。
如圖1所示,高爾夫桿頭100進一步包含一插鞘結構130及一沿插鞘結構130孔洞對中延伸的插鞘軸132。在此範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插鞘耦合機構包含該插鞘結構130及一插鞘套134,其中該插鞘套134可連接於高爾夫桿身136的一端。插鞘套134可透過多種配置而與插鞘結構130連接,使高爾夫桿身136能夠以多種相對於插鞘軸132的角度固定在插鞘結構130中。但在其他範例中,所述桿身136也可能是以無法調整的方式固定在插鞘結構130中。
高爾夫桿頭100的擊球面104具有一幾何中心140。在某些實施例中,幾何中心140可位於擊球面外周142的幾何中心點,且在桿面高度144的中點上。在相同或其他範例中,該幾何中心140也可相對於設定的撞擊區域148置中,所述撞擊區域148可由擊球面上的溝槽150區域定義。或者,擊球面的幾何中心位置也可能依據例如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等高爾夫管轄實體所發佈的定義來設定。例如,擊球面的幾何中心可依據USGA的高爾夫球桿頭部屈曲性測量程序第6.1條(USGA-TPX3004,第1.0.0版,2008年5月1日)(詳見http://www.usga.org/equipment/testing/protocols/Procedure-For-Measuring-The-Flexibility-Of-A-Golf-Club-Head/)(稱為「屈曲性程序」)來決定。
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進一步具有一座標系統,其原點位於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該座標系統具有X'軸1052、Y'軸1062及一Z'軸1072。X'軸1052沿自高爾夫桿頭100踵部120至趾部122的方向延伸通過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Y'軸1062沿自高爾夫桿頭100冠部116至底部118的方向延伸通過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且垂直於該X'軸1052,Z'軸1072沿自
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至後端110的方向延伸通過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且垂直於X'軸1052及Y'軸1062。
上述座標系統的X'Y'平面延伸通過X'軸1052及Y'軸1062,X'Z'平面延伸通過X'軸1052及Z'軸1072,Y'Z'平面延伸通過Y'軸1062及Z'軸1072,其中X'Y'平面、X'Z'平面及Y'Z'平面皆彼此垂直,且相交在位於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的座標系統原點處。X'Y'平面是平行於插鞘軸132延伸,且相對於傾角平面1010傾斜一對應於高爾夫桿頭100傾角的角度。若從垂直於該X'Y'平面的方向來看,X'軸1052相對於插鞘軸132傾斜60度角。
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當從垂直於X'Y'平面的方向來看擊球面104時,高爾夫桿頭100為前視圖(圖1)中的狀態。進一步,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當從垂直於Y'Z'平面的方向來看踵部120時,高爾夫桿頭100為側視圖或側面剖視圖(圖2)中的狀態。
高爾夫桿頭100具有深度160、長度162及高度164。參照圖3,高爾夫桿頭100的深度160是高爾夫桿頭100自前端108至後端110,在平行於Z'軸1072的方向上的最遠延伸距離。
高爾夫桿頭100的長度162是在前視圖(圖1)中,高爾夫桿頭100自踵部120至趾部122,在平行於該X'軸1052的方向上的最遠延伸距離。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長度162可依據例如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等高爾夫管轄實體公佈的方式來測量。例如,高爾夫桿頭100的長度162可依據USGA的高爾夫木桿桿頭尺寸測量程序(USGA-TPX3003,第1.0.0版,2003年11月21日)(詳見https://www.usga.org/content/dam/usga/pdf/Equipment/TPX3003-procedure-for-measuring-the-club-head-size-of-wood-clubs.pdf)(稱為「高爾夫木桿桿頭尺寸測量程序」)來決定。
高爾夫桿頭100的高度164是在前視圖(圖1)中,高爾夫桿頭
100自冠部116至底部118,在平行於Y'軸1062的方向上的最遠延伸距離。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高度164可依據例如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等高爾夫管轄實體公佈的方式來測量。例如,高爾夫桿頭100的高度164可依據USGA的高爾夫木桿桿頭尺寸測量程序(USGA-TPX3003,第1.0.0版,2003年11月21日)(詳見https://www.usga.org/content/dam/usga/pdf/Equipment/TPX3003-procedure-for-measuring-the-club-head-size-of-wood-clubs.pdf)(稱為「高爾夫木桿桿頭尺寸測量程序」)來決定。
如圖1及圖2所示,高爾夫桿頭100進一步包含一桿頭重心(CG)170及一桿頭深度平面1040,該桿頭深度平面1040延伸通過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在自高爾夫桿頭100踵部120至趾部122的方向上垂直於該傾角平面1010。在某些實施例中,桿頭重心170在一垂直於傾角平面的方向上可與傾角平面1010相距一桿頭重心深度172。桿頭重心170在垂直於桿頭深度平面1040的方向上與桿頭深度平面1040相距一桿頭重心高度174。在許多實施例中,桿頭重心170是在平行於桿頭深度平面1040的方向上與擊球面104幾何中心140相距一桿頭重心深度172,自該傾角平面1010測量至重心170。在許多實施例中,桿頭重心170是依據例如體積及傾角角度等各種高爾夫桿頭參數,出於策略考量而朝向高爾夫桿頭100的底部118和後端110設置,如下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桿頭重心170是依據例如體積及傾角角度等各種高爾夫桿頭參數,出於策略考量而朝向高爾夫桿頭100的底部118和後端110設置,如下所述。
桿頭重心170定義的原點位在一具有x軸1050、y軸1060及z軸1070的座標系統中。y軸1060自冠部116至底部118延伸通過桿頭重心170,在側視圖中平行於插鞘軸132,在前視圖與插鞘軸132相差30度。x軸1050自踵部120至趾部122延伸通過桿頭重心170,且在前視圖中垂直於該y
軸1060,平行於X'Y'平面。z軸1070自前端108至後端110延伸通過桿頭重心170,且垂直於x軸1050及y軸1060。在許多實施例中,x軸1050自踵部120至趾部122延伸通過桿頭重心170且平行於X'軸1052,y軸1060自冠部116至底部118通過桿頭重心170且平行於Y'軸1062,而且z軸1070自前端108至後端110延伸通過桿頭重心170且平行於Z'軸1072。
I.開球型高爾夫桿頭
根據一種範例,高爾夫桿頭100具有大體積及低傾角。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高爾夫桿頭100為開球型高爾夫桿頭。於其他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可為具有在此所述傾角及體積的任何類型高爾夫桿頭。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傾角角度小於約16度、小於約15度、小於約14度、小於約13度、小於約12度、小於約11度或小於約10度。進一步,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體積大於約400cc、大於約425cc、大於約450cc、大於約475cc、大於約500cc、大於約525cc、大於約550cc、大於約575cc、大於約600cc、大於約625cc、大於約650cc、大於約675cc或大於約700cc。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體積可為約400cc至600cc,445cc至485cc,425cc至500cc、約500cc至600cc、約500cc至650cc、約550cc至600cc、約600cc至650cc、約650cc至700cc,700cc-750cc或約750cc至800cc。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長度162大於4.85英吋。於其他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長度162大於4.5英吋、大於4.6英吋、大於4.7英吋、大於4.8,大於4.9英吋或大於5.0英吋。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長度162可介於4.6至5.0英吋、介於4.7至5.0英吋、介於4.8至5.0英吋、介於4.85至5.0英吋或介於4.9至5.0英吋。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深度160至少較高爾夫桿頭100的長度短0.70英吋。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深度160大於4.75英吋。於其他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深度160大於4.5英吋、大於4.6英吋、大於4.7英吋、大於4.8英吋,大於4.9英吋或大於5.0英吋。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深度160可介於4.6至5.0英吋、介於4.7至5.0英吋、介於4.75至5.0英吋、介於4.8至5.0英吋或介於4.9至5.0英吋。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高度164小於約2.8英吋。於其他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高度164小於3.0英吋、小於2.9英吋、小於2.8英吋、小於2.7英吋或小於2.6英吋。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高度164可介於2.0至2.8英吋、介於2.2至2.8英吋、介於2.5至2.8英吋或介於2.5至3.0英吋。進一步,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桿面高度144可為約1.3英吋(33公釐)至約2.8英吋(71公釐)。更進一步,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質量可介於185克與225克之間。
II.慣性積
高爾夫桿頭100具有一慣性張量。高爾夫桿頭100的慣性張量可由下式(1)表示。慣性張量主軸(Ixx、Iyy、Izz)為最大化。高爾夫桿頭100的慣性矩愈大,就愈不易在遭遇力矩時(亦即不是以擊球面幾何中心敲擊到高爾夫球時)發生旋轉。通常假定若高爾夫桿頭100的MOI為最大化,且高爾夫球撞擊處接近中心140,則高爾夫球會直線飛出。然而,在個別高爾夫揮桿動作的力學影響下,高爾夫桿頭仍會歷經三種主要的旋轉效應。
參照圖8,在使用者使用高爾夫桿頭100擊球期間會產生三種
主要的旋轉效應(在高爾夫球手揮動高爾夫球桿時產生)。參照圖8A,第一種效應稱為高擊率,是高爾夫桿頭100傾角角度變化的時間變率。高擊率是圍繞高爾夫桿頭100在x軸1050上的旋轉速度。參照圖8B,閉合率,是高爾夫桿頭100桿面角度改變的時間變率。閉合率是高爾夫桿頭100在y軸1060上的旋轉速度。最後,參照圖8C,第三種效應是掉落率,是高爾夫桿頭100撞擊時仰角角度變化的時間變率。掉落率是高爾夫桿頭100在z軸1070上的旋轉速度。
此外,除了上述三種由使用者造成的旋轉效應之外,高爾夫球桿100揮動的路徑以及高爾夫桿頭100撞擊時的桿面角度也是在個別揮桿時由使用者產生的力學。參照圖9,如上所述,高爾夫球桿100在整個撞擊期間會於因高擊、閉合和掉落作用而在三個座標軸上繞重心旋轉。高爾夫球桿100撞擊時的桿面角度是目標線(自高爾夫球至高爾夫球期望端點的線)與桿面線(投射於地面平面時,自擊球面幾何中心垂直延伸的方向向量)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高爾夫球桿路徑是在與高爾夫球撞擊的點上,目標線與高爾夫桿頭速度向量之間形成的角度。桿面角度與球桿路徑之間的差異會導致有害的側旋。桿面角度與球桿路徑相差愈大,產生的側旋愈大。
再者,當高爾夫球手以高於或低於高爾夫桿頭中心的位置敲擊高爾夫球時,球桿路徑改變,因而可能產生側旋。例如,高爾夫球手以擊球面中心擊球,因此桿面角度與球桿路徑之間的偏差較少(亦即小於一度)時,高爾夫球通常會在目標線上行進至高爾夫球的期望端點。然而,若同一人以偏離桿面中心(沿踵部至趾部方向)的位置擊球時,例如敲擊位置在擊球面中心的正下方或正上方(沿冠部至底部方向)時,偏差可能增加到2度或3度,且/或在撞擊時產生有害的側旋。
復參照圖2,由於高爾夫桿頭的擊球面位於傾角角度,在擊
球面中心之上的位置敲擊高爾夫球會使得撞擊位置在Z方向上較靠近重心。反之,若在擊球面中心以下的位置敲擊高爾夫球,撞擊位置在Z方向上會更遠離重心。撞擊位置與重心相距愈遠(因此更遠離旋轉軸),球擊會愈快沿閉合矩的方向行進,因為此時相較於以重心撞擊,閉合率在大小上為正值。例如,再次假設送球參數較直(桿面角度與球桿路徑之間的1度偏差),則撞擊在中心上方的球擊容易成為左弧球,而低於中心的球擊容易成為右弧球。
當高爾夫球手是用桿面的中間擊球(在踵部至趾部方向上),但擊球位置是在擊球面中心的正下方或正上方(在冠部至底部方向上)時,高爾夫桿頭會經歷高擊矩(τx)、閉合矩(τy)及掉落矩(τz)。高爾夫桿頭在以中心上方或下方敲擊時經歷的角加速度可由下式(2)、(3)及(4)表示。假設高爾夫球的敲擊點高於或低於x軸1050,但在(接觸)y軸1060及z軸1070上,則施加在y軸1060及z軸1070(τy 0,τz 0)的扭力約零。施加於x軸1050(τx)上的扭力與高爾夫球敲擊點在中心的多上方或多下方成正比(亦即撞擊點在中心上方愈遠處,x軸上的扭力就愈大)。
為了最小化高爾夫桿頭100撞擊時的角加速度,可增加x軸1050、y軸1060及z軸1070上的慣性矩,如此會因為高爾夫桿頭100更能夠抵抗主軸(x軸、y軸、z軸)上的旋轉力矩,而使得高爾夫桿頭100的寬容度增加。若高爾夫桿頭100更能夠抵抗主軸上的旋轉力矩,高爾夫桿頭100就更能包
容偏離中心的撞擊。然而,即使慣性矩提升到最大且高爾夫球敲擊在中心上方或下方(以理想的送球參數),高爾夫球仍會出現有害的側旋。除了慣性矩之外,也可優化並/或平衡重心定位與慣性積,藉以改善高爾夫桿頭100的撞擊特性,避免桿面上偏高或偏低的擊球造成有害側旋,同時維持踵部120至趾部122方向上的寬容度。
一般而言,兩軸的慣性積是將高爾夫桿頭100關於第一軸的對稱性,關聯於高爾夫桿頭100關於第二軸的對稱性。是以兩軸的慣性積大小愈趨近於零,表示高爾夫桿頭100具有對稱平衡性,因此高爾夫桿頭100就愈不易同時在各軸上旋轉。
由式(2)、(3)、(4)可知,隨著慣性矩增加,高爾夫桿頭在以高於或低於中心的位置撞擊球體時經歷的角加速度會減少。然而,即便慣性積(Ixy及Ixz)為零,因此αy及αz亦趨於零,於桿面擊球點偏高或偏低時,高爾夫桿頭在x軸1050上仍有角加速度,以及因高爾夫桿頭100送球參數造成的有害側旋。
參照圖10至13及式(2)至(4),高爾夫木桿桿頭(Ixy及Ixz慣性積為負值),若高爾夫球手以桿面中間(沿踵部至趾部方向)擊球,但撞擊位置在擊球面中心的正下方或正上方(沿冠部至底部方向),則高爾夫桿頭100會經歷高擊矩,在三個軸上都產生旋轉加速度。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Ixy慣性積大於約30g.cm2、大於約40g.cm2、大於約50g.cm2、大於約60g.cm2、大於約70g.cm2、大於約80g.cm2、大於約90g.cm2、大於約100g.cm2、大於約110g.cm2、大於約120g.cm2、大於約130g.cm2、大於約140g.cm2、大於約150g.cm2、大於約160g.cm2、大於約170g.cm2、大於約180g.cm2、大於約190g.cm2或大於約200g.cm2。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Ixz慣性積大於約-200g.cm2、大於約-190g.cm2、大於約-180g.cm2、大於約-170g.cm2、大於約-160g.cm2、大於約-150g.cm2、大於約-140g.cm2、大於約-130g.cm2、大於約-120g.cm2、大於約-110g.cm2、大於約-100g.cm2、大於約-90g.cm2、大於約-80g.cm2、大於約-70g.cm2、大於約-60g.cm2、大於約-50g.cm2、大於約-40g.cm2或大於約-30g.cm2。
參照圖10及12,當高爾夫桿頭100是以擊球面中心下方處擊球,且Ixy為負值時,高爾夫桿頭所承受的傾伏矩會使其產生由Ixz造成的閉合旋轉,從而導致高爾夫球呈現右弧旋球。參照圖11及13,當高爾夫桿頭100是以擊球面中心上方處擊球,且Ixy為負值時,高爾夫桿頭所承受的高擊矩會使其產生開放旋轉及高爾夫桿頭的趾部上轉,從而導致高爾夫球呈現左弧旋球。此側旋的大小與αy(因此Ixy及τx)成比例。若Ixy為正,在桿面偏高及偏低擊球時發生的側旋行為會恰好相反(亦即高桿面打出右曲球,低桿面打出左曲球)。
改變慣性積的大小可顯著影響當高爾夫球敲擊在桿面中心之上或之下的位置時高爾夫球桿頭的旋轉加速度(式(2)至(4))。藉由優化慣性積,可消除擊球面上偏高及偏低擊球時因閉合率產生的有害側旋。除了慣性矩和重心位置之外,慣性積也可優化,使得產生的高爾夫桿頭重心偏下且偏後,具有高慣性矩(踵部至趾部方向上的寬容度),且對擊球面上偏高或偏低擊球的寬容度。此外,桿頭100的空氣力學可進一步與重心和慣性矩平衡,使得高爾夫球桿具有極致的平衡表現。
如上所述,透過使慣性積Ixy及Ixz等於零,可以避免y軸1060及z軸1070(αy及αz=0)的角加速度。但如上所述,桿面角度及球桿路徑的偏差仍會造成側旋。圖14A顯示開球型高爾夫桿頭上,當擊球位置在中心上
方及下方時產生的側旋(具有理想的送球參數)。擊球位置距離中心愈偏高或偏低,產生的側旋就愈大。這種側旋可能導致無法達到所需飛行長度或方向的球擊。
為了抵銷有害的側旋,可將Ixy慣性積最大化(大於零),藉以產生有利的y軸角加速度(αy)。Ixy慣性積經最大化後可抵消擊球位置偏高及偏低時因桿面角度及球桿路徑差異而產生的側旋。圖14B中顯示的理論高爾夫桿頭具有改善的慣性積,能夠抵銷因高於或低於中心處擊球造成的側旋,使高爾夫球擊具有一致的距離及方向(不發生側旋)。
III.重心位置與慣性矩
本發明高爾夫桿頭100的重心位置偏下且偏後,並在重心與高慣性矩(Ixx、Iyy、Izz)之間達到平衡,同時最大化Ixy慣性積,且使Ixz慣性積趨近於零。在許多實施例中,使高爾夫桿頭重心偏下且偏後並提高慣性矩的方式是增設自由裁量配重塊,並將配重塊重新放置在高爾夫桿頭上與桿頭重心相距最遠的區域內。為了增設自由裁量配重塊,可以將冠部減薄並/或使用經優化的材料,如以上關於桿頭重心位置的說明所述。將自由裁量配重塊重新設置於與桿頭重心距離最遠處的方式可以是利用活動式配重塊、內嵌配重塊或陡峭冠部角度,如以上關於桿頭重心位置的說明所述。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冠部至底部慣性矩Ixx大於約2250g.cm2、大於約2500g.cm2、大於約2750g.cm2、大於約3000g.cm2、大於約3250g.cm2、大於約3500g.cm2、大於約3750g.cm2、大於約4000g.cm2、大於約4250g.cm2、大於約4500g.cm2、大於約4750g.cm2、大於約5000g.cm2、大於約5250g.cm2、大於約5500g.cm2、大於約5750g.cm2、大於約6000g.cm2、大於約6250g.cm2、大於約6500g.cm2、大於約6750g.cm2或大於約7000
g.cm2。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踵部至趾部慣性矩Iyy大於約4500g.cm2、大於約4750g.cm2、大於約5000g.cm2、大於約5250g.cm2、大於約5500g.cm2、大於約5750g.cm2、大於約6000g.cm2、大於約6250g.cm2、大於約6500g.cm2、大於約6750g.cm2或大於約7000g.cm2。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結合慣性矩(亦即冠部至底部慣性矩Ixx與踵部至趾部慣性矩Iyy的加總)大於約7000g.cm2、大於約7250g.cm2、大於約7500g.cm2、大於約7750g.cm2、大於8000g.cm2、大於8500g.cm2、大於8750g.cm2、大於9000g.cm2、大於9250g.cm2、大於9500g.cm2、大於9750g.cm2、大於10000g.cm2、大於10250g.cm2、大於10500g.cm2、大於10750g.cm2、大於11000g.cm2、大於11250g.cm2、大於11500g.cm2、大於11750g.cm2或大於12000g.cm2、大於12500g.cm2、大於1300g.cm2、大於13500g.cm2或大於14000g.cm2。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桿頭重心高度174小於約0.20英吋、小於約0.15英吋、小於約0.10英吋、小於約0.09英吋、小於約0.08英吋、小於約0.07英吋、小於約0.06英吋或小於約0.05英吋。進一步,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桿頭重心高度174具有絕對值,其係小於約0.20英吋、小於約0.15英吋、小於約0.10英吋、小於約0.09英吋、小於約0.08英吋、小於約0.07英吋、小於約0.06英吋或小於約0.05英吋。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桿頭重心深度172大於約1.2英吋、大於約1.3英吋、大於約1.4英吋、大於約1.5英吋、大於約1.6英吋、大於約1.7英吋、大於約1.8英吋、大於約1.9英吋或大於約2.0英吋。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具有第一表現特性。第一表現特性定義為(a)72公釐與桿面高度144之間的差值,與(b)桿頭重心深度
172,這兩者之間的比率。在多數實施例中,第一表現特性小於或等於0.56。然而,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表現特性小於或等於0.60、小於或等於0.65、小於或等於0.70或小於或等於0.75。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具有第二表現特性。第二表現特性定義為(a)高爾夫桿頭100體積,與(b)桿頭重心深度172與桿頭重心高度174絕對值之間比率,這兩者的加總。第二表現特性大於或等於425cc,其中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表現特性可大於或等於450cc、大於或等於475cc、大於或等於490cc、大於或等於495cc、大於或等於500cc、大於或等於505cc或大於或等於510cc。
相較於重心高度較大的類似高爾夫桿頭,縮減高爾夫桿頭100桿頭重心高度174可減少撞擊後高爾夫球發生後旋的情形。在許多實施例中,減少後旋有助於同時提升球速和行進距離,從而改善高爾夫桿頭表現。並且,相較於桿頭重心深度較接近擊球面的類似高爾夫桿頭,增加高爾夫桿頭100重心深度172可提高踵部至趾部慣性矩。踵部至趾部慣性矩增加可提升擊球時的高爾夫桿頭寬容度,改善高爾夫桿頭表現。再者,相較於桿頭重心深度較靠近擊球面的類似高爾夫桿頭,增加高爾夫桿頭100重心深度172可增加桿頭送球時的動態傾角,從而加大高爾夫球擊出時的初始出球角度。
為調整桿頭重心高度174及/或桿頭重心深度172,採用的方式可以是減輕高爾夫桿頭各區域的重量,並增設自由裁量配重塊,然後將這些自由裁量配重塊放置於高爾夫桿頭上的策略區域,藉此使得桿頭重心向下並向後移動。以下針對各種用以降低並重設高爾夫桿頭配重塊位置的方式加以說明。
i.減薄區域
在某些實施例中,桿頭重心高度174及/或桿頭重心深度172的達成方式是減薄高爾夫桿頭100各區域的厚度,藉此去除過高的重量。去除過高重量後,便能夠增設可供自由裁量配重塊,並將其出於策略考量而重新設置於高爾夫桿頭100上的不同區域,如此即可達成所需的偏下且偏後的高爾夫桿頭重心位置。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可具有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可設置於擊球面104上、本體102上或擊球面104與本體102兩者皆有。此外,所述的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可設置在本體102上的任何區域,包括冠部116、底部118、踵部120、趾部122、前端108、後端110、外圍128,或上述任何位置的組合。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的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可設置在冠部116上。再舉例而言,所述的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可同時設置在擊球面104及冠部106上。再舉例而言,所述的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可同時設置在擊球面104、冠部116及底部118上。再舉例而言,整個本體102及/或整個擊球面104可包含一個減薄區域176。
在一實施例中,若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是位於擊球面104上,則擊球面104的厚度可變化定義一最大擊球面厚度及一最小擊球面厚度。在這些實施例中,最小擊球面厚度可小於0.10英吋、小於0.09英吋、小於0.08英吋、小於0.07英吋、小於0.06英吋、小於0.05英吋、小於0.04英吋或小於0.03英吋。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最大擊球面厚度可小於0.20英吋、小於0.19英吋、小於0.18英吋、小於0.17英吋、小於0.16英吋、小於0.15英吋、小於0.14英吋、小於0.13英吋、小於0.12英吋、小於0.11英吋或小於0.10英吋。
在一實施例中,若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是位於本體102上,則減薄區域的厚度可小於約0.020英吋。於其他實施例中,減薄區域的厚度可小於0.025英吋、小於0.020英吋、小於0.019英吋、小於0.018英吋、小於
0.017英吋、小於0.016英吋、小於0.015英吋、小於0.014英吋、小於0.013英吋、小於0.012英吋,或小於0.010英吋。例如,該減薄區域厚度可介於約0.010至0.025英吋、介於約0.013至0.020英吋、介於約0.014至0.020英吋、介於約0.015至0.020英吋、介於約0.016至0.020英吋、介於約0.017至0.020英吋或介於約0.018至0.020英吋。
在圖示實施例中,減薄區域176在形狀及位置上有所變化,且涵蓋高爾夫桿頭100表面積的約25%。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減薄區域可涵蓋高爾夫桿頭100表面積的約20-30%、約15-35%、約15-25%、約10-25%、約15-30%或約20-50%。進一步,於其他實施例中,該減薄區域可涵蓋多達5%、多達10%、多達15%、多達20%、多達25%、多達30%、多達35%、多達40%、多達45%或多達50%的高爾夫桿頭100表面積。
在許多實施例中,冠部116可包含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使得該冠部116表面積的約51%具有減薄區域176。於其他實施例中,冠部116可包含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使得冠部116的多達20%、多達25%、多達30%、多達35%、多達40%、多達45%、多達50%、多達55%、多達60%、多達65%、多達70%、多達75%、多達80%、多達85%,或多達90%具有減薄區域176。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冠部116的約40-60%具有減薄區域176。再舉例而言,於其他實施例中,冠部116的約50-100%、約40-80%、約35-65%,約30-70%或約25-75%可具有減薄區域176。在某些實施例中,冠部116可包含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其中各減薄區域176是以漸進方式逐步變薄。在此範例實施方法中,冠部116的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是沿踵部至趾部方向延伸,且各減薄區域176是在自擊球面104朝向後端110的方向上減少厚度。
在許多實施例中,底部118可包含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使
得底部118表面積的約64%具有減薄區域176。於其他實施例中,底部118可包含一或多個減薄區域176,使得底部118的多達20%、多達25%、多達30%、多達35%、多達40%、多達45%、多達50%、多達55%、多達60%、多達65%、多達70%、多達75%、多達80%、多達85%或多達90%具有減薄區域176。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底部118的約40-60%可具有減薄區域176。再舉例而言,於其他實施例中,底部118的約50-100%、約40-80%、約35-65%、約30-70%或約25-75%可具有減薄區域176。
經減薄的區域176可包為任何形狀,例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或任何其他多邊形或具有至少一彎曲表面的形狀。進一步,一或多個經減薄的區域176可與其他減薄區域為相同形狀,或為不同形狀。
在許多實施例中,具有減薄區域的高爾夫桿頭100可使用離心鑄造法製成。在這些實施例中,離心鑄造可使高爾夫桿頭100較使用傳統鑄造製成者具有更薄的壁面。於其他實施例中,具有減薄區域的高爾夫桿頭100各部分可利用其他適合方法製成,例如沖壓、鍛造或機械加工。若一實施例中,具有減薄區域的高爾夫桿頭100各部分是利用沖壓、鍛造或機械加工等方法製成,則高爾夫桿頭100的各部分可利用環氧樹脂、膠帶、焊接、機械性固定件或其他適合方法加以結合。
ii.優化材料
高爾夫桿頭100可進一步在擊球面104及/或本體102上使用經優化的材料而達到優化重心高度174及/或重心深度172的效果。經優化的材料可包含增加的比強度及/或增加的比撓性。比撓性是透過經優化材料降伏強度與彈性模數的比率來測定。增加的比強度及/或比撓性可使得高爾夫桿頭在部分區域減薄,同時維持耐久性(例如擊球面104及/或本體102的部
分)。
高爾夫桿頭100包含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在多數實施例中,擊球面104包含該第一材料,而本體102包含該第二材料。在多數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與第二材料不同,但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材料與第二材料相同。
在某些實施例中,擊球面104的第一材料可為經優化的材料,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399,929號案「具有優化材料特性的高爾夫桿頭」所述,該案整體經參照併入本文。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包含經優化的鈦合金,其比強度可大於或等於約900,000PSI/lb/in3(22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10,000PSI/lb/in3(22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20,000PSI/lb/in3(22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30,000PSI/lb/in3(23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40,000PSI/lb/in3(23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50,000PSI/lb/in3(23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60,000PSI/lb/in3(23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70,000PSI/lb/in3(24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80,000PSI/lb/in3(24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90,000PSI/lb/in3(24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00,000PSI/lb/in3(24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50,000PSI/lb/in3(26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100,000PSI/lb/in3(274MPa/g/cm3)或大於或等於約1,150,000PSI/lb/in3(286MPa/g/cm3)。
再者,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包含經優化的鈦合金的第一材料,其比撓性可大於或等於約0.0075,大於或等於約0.0080、大於或等於約0.0085、大於或等於約0.0090、大於或等於約0.0091、大於或等於約0.0092、大於或等於約0.0093、大於或等於約0.0094、大於或等於約0.0095、大於或等於約0.0096、大於或等於約0.0097、大於或等於約0.0098、大於或等於約0.0099、大於或等於約0.0100、大於或等於約0.0105、大於或等於約
0.0110、大於或等於約0.0115或大於或等於約0.0120。
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包含經優化的鋼合金,其比強度可大於或等於約650,000PSI/lb/in3(16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700,000PSI/lb/in3(17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750,000PSI/lb/in3(18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00,000PSI/lb/in3(19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10,000PSI/lb/in3(20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20,000PSI/lb/in3(20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30,000PSI/lb/in3(20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40,000PSI/lb/in3(20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50,000PSI/lb/in3(21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00,000PSI/lb/in3(22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50,000PSI/lb/in3(23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00,000PSI/lb/in3(24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50,000PSI/lb/in3(26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100,000PSI/lb/in3(27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115,000PSI/lb/in3(278MPa/g/cm3)或大於或等於約1,120,000PSI/lb/in3(279MPa/g/cm3)。
進一步,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包含經優化的鋼合金的第一材料,其一比撓性可大於或等於約0.0060、大於或等於約0.0065、大於或等於約0.0070、大於或等於約0.0075、大於或等於約0.0080、大於或等於約0.0085、大於或等於約0.0090、大於或等於約0.0095、大於或等於約0.0100、大於或等於約0.0105、大於或等於約0.0110、大於或等於約0.0115、大於或等於約0.0120、大於或等於約0.0125、大於或等於約0.0130、大於或等於約0.0135、大於或等於約0.0140、大於或等於約0.0145或大於或等於約0.0150。
在這些實施例中,經優化的第一材料因具有增加的比強度及/或增加的比撓性,可使擊球面304或其部分如上述減薄,同時維持耐久性。減薄擊球面304可降低擊球面重量,從而增加可任意策略性配置於高爾夫桿頭100其他區域的重量,藉此將桿頭重心下移並後移及/或增加高爾夫桿頭慣
性矩。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體102之第二材料可為經優化的材料,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399,929號案「具有優化材料特性的高爾夫桿頭」所述,該案整體經參照合併於本文。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包含經優化的鈦合金,其比強度可大於或等於約730,500PSI/lb/in3(182MPa/g/cm3)。例如,經優化的鈦合金的比強度可大於或等於約650,000PSI/lb/in3(16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700,000PSI/lb/in3(17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750,000PSI/lb/in3(18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00,000PSI/lb/in3(19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50,000PSI/lb/in3(21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00,000PSI/lb/in3(22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50,000PSI/lb/in3(23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00,000PSI/lb/in3(24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50,000PSI/lb/in3(262MPa/g/cm3)或大於或等於約1,100,000PSI/lb/in3(272MPa/g/cm3)。
再者,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包含經優化的鈦合金的第二材料,其比撓性可大於或等於約0.0060、大於或等於約0.0065、大於或等於約0.0070、大於或等於約0.0075、大於或等於約0.0080、大於或等於約0.0085、大於或等於約0.0090、大於或等於約0.0095、大於或等於約0.0100、大於或等於約0.0105、大於或等於約0.0110、大於或等於約0.0115或大於或等於約0.0120。
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包含經優化的鋼,其比強度可大於或等於約500,000PSI/lb/in3(125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10,000PSI/lb/in3(12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20,000PSI/lb/in3(130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30,000PSI/lb/in3(13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40,000PSI/lb/in3(135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50,000PSI/lb/in3(137
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60,000PSI/lb/in3(13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70,000PSI/lb/in3(142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80,000PSI/lb/in3(144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590,000PSI/lb/in3(147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600,000PSI/lb/in3(149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625,000PSI/lb/in3(156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675,000PSI/lb/in3(168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725,000PSI/lb/in3(181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775,000PSI/lb/in3(193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25,000PSI/lb/in3(205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875,000PSI/lb/in3(218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25,000PSI/lb/in3(230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975,000PSI/lb/in3(243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25,000PSI/lb/in3(255MPa/g/cm3)、大於或等於約1,075,000PSI/lb/in3(268MPa/g/cm3)或大於或等於約1,125,000PSI/lb/in3(280MPa/g/cm3)。
進一步,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包含經優化的鋼,其比撓性可大於或等於約0.0060、大於或等於約0.0062、大於或等於約0.0064、大於或等於約0.0066、大於或等於約0.0068、大於或等於約0.0070、大於或等於約0.0072、大於或等於約0.0076、大於或等於約0.0080、大於或等於約0.0084、大於或等於約0.0088、大於或等於約0.0092、大於或等於約0.0096、大於或等於約0.0100、大於或等於約0.0105、大於或等於約0.0110,大於或等於約0.0115、大於或等於約0.0120、大於或等於約0.0125、大於或等於約0.0130,大於或等於約0.0135、大於或等於約0.0140、大於或等於約0.0145或大於或等於約0.0150。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二材料可包含一種以聚合物樹脂及加固纖維或複合材料所構成的複合材料。所述聚合物樹脂可包含熱固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更具體而言,在使用熱塑性樹脂的實施例中,所述樹脂可包含熱塑性聚氨酯(TPU)或熱塑性彈性體(TPE)。例如,所述樹脂可包含聚
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醯亞胺、如PA6或PA66等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工程聚氨酯及/或其他類似材料。加固纖維可包含碳纖(或切股碳纖)、玻璃纖維(或切股玻璃纖維)、石墨烯纖維(或切股石墨烯纖維)或任何其他適合填料。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複合材料可包含顆粒(例如玻璃珠、金屬球)或粉末(例如鎢粉),用以增重。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複合材料可包含任何用於提升強度、耐久性及/或重量的加固填料。
聚合物樹脂較佳的是包含一或多種具有夠高材料強度及/或強度/重量比特性而可耐受通常使用且同時有助於減輕整體設計重量的聚合物。具體而言,設計與材料皆應能夠有效耐受擊球面104與高爾夫球撞擊時產生的應力,同時不致大幅增加高爾夫桿頭100總重。一般而言,所述聚合物的抗拉强度為降伏大於約60MPa。當所述聚合物樹脂結合加固纖維時,產生的複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為降伏大於約110MPa、大於約180MPa、大於約220MPa、大於約260MPa、大於約280MPa或大於約290MPa。在某些實施例中,適當複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為降伏自約60MPa至約350MPa。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加固纖維包含複數分散且不連續的纖維(亦即「切股纖維」)。在某些實施例中,加固纖維包含複數不連續的「長纖維」,其纖維長度設定為約3公釐至25公釐。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模製前的纖維長度為約12.7公釐(0.5英吋)。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加固纖維包含不連續的「短纖維」,其纖維長度設定為約0.01公釐至3公釐。應知不論何種情況(短纖維或長纖維),所述長度皆為混合前長度,且由於模製過程中的斷裂,某些纖維存在於最終組件中的長度可能實際上短於所述範圍。在某些配置中,不連續切股纖維的長寬比(例如纖維長度/直徑)大於約10,或較佳的是大於約50且小於約1500。不論所用的不連續切股纖維屬於何種類
型,在特定配置中,所述複合材料的纖維長度可為約0.01公釐至約25公釐。
複合材料的聚合物樹脂含量可為自約40%至約90%重量比或自約55%至約70%重量比。第二成分複合材料的纖維含量介於約10%至約60%重量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複合材料的纖維含量介於約20%至約50%重量比或介於30%至40%重量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複合材料具有一纖維含量介於約10%與約15%之間、介於約15%與約20%之間、介於約20%與約25%之間、介於約25%與約30%之間、介於約30%與約35%之間、介於約35%與約40%之間、介於約40%與約45%之間、介於約45%與約50%之間、介於約50%與約55%之間或介於約55%與約60%之間重量比。
用來構成第二成分的複合材料的密度,其範圍可為自約1.15g/cc至約2.02g/cc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複合材料密度範圍介於約1.30g/cc與約1.40g/cc之間或介於約1.40g/cc至約1.45g/cc之間。複合材料可具有一熔化溫度,介於約210℃至約280℃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複合材料的熔化溫度是介於約250℃與約270℃之間。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複合材料包含一長纖維加固TPU。長纖維TPU可包含約40%長碳纖重量比。長纖維TPU可展現大於短碳纖化合物的高彈性模數。長纖維TPU可耐受高溫,因而適合用於可能在炎熱氣候中使用及/或存放的高爾夫桿頭。長纖維TPU更具有高韌性,而可用以取代傳統金屬成分。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長纖維TPU的拉力模數介於約26,000MPa與約30,000MPa或介於約27,000MPa與約29,000MPa。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長纖維TPU的彎曲模數介於約21,000MPa與約26,000MPa之間或介於約22,000MPa與25,000MPa之間。長纖維TPU材料的(斷裂時)拉力伸長介於約0.5%與約2.5%。在某些實施例中,複合材料TPU材料的拉力伸長可介於約1.0%與約2.0%之間、介於約1.2%與約1.4%之間、介於約1.4%與約1.6%之
間、介於約1.6%與約1.8%之間、介於約1.8%與約2.0%之間。
雖然強度與重量是選擇複合材料的兩大考量特性,但適當的複合材料也可提供次要優點。例如,PPS及PEEK即是兩種符合本發明的設計強度及重量要求的範例熱塑性聚合物。但與其他許多聚合物不同的是,PPS或PEEK具有獨特的聲學特性,因此提供附加優點。具體而言,在許多情況下,PPS及PEEK在遭受撞擊時可產生宛如金屬的聲音反應。因此,若是採用PPS或PEEK聚合物,本發明的設計便可充分發揮聚合物的強度/重量優點,同時保有高爾夫桿頭應有的金屬撞擊聲響。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第二材料可採用射出成形製作。第二材料可由包含聚合物樹脂及加固纖維兩者的複合材料射出成形,藉此形成本體部分102。加固纖維可於第二成分模製前先行嵌入在所述樹脂內。兼具樹脂及纖維的複合材料可為顆粒型態。使用時將顆粒熔化後注入空模內而形成第二成分。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分的製造方式可為押出、注射吹塑、3D列印或任何其他適當成形方式。
在使用射出成形的實施例中,用於將複合材料成形為第二成分的模具溫度宜維持在介於約60℃與90℃之間的理想溫度。例如,模具溫度為約75℃。在替代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材料可包含纖維加固複合(FRC)材料。FRC材料通常包括一或多層的單向或多向纖維布料,延伸跨越聚合物的較大部分。與用於填充熱塑性(FT)材料的加固纖維不同,FRC中所用纖維的最大尺寸可能遠大於/長於FT材料中所用者,且可具有夠大的尺寸及適當特性,使其可形成與聚合物分離的連續布料。若與熱塑性聚合物共同成形,即便聚合物在熔化狀態下可自由流動,包含於其中的連續纖維通常無法自由流動。
通常,FRC材料的形成方式是先將纖維佈置為所需的安排,
而後使足量的聚合物材料浸滲於該纖維材料中,藉此提高剛性。如此一來,在FT材料的樹脂含量大於約45%體積比或更佳者為大於約55%體積比的同時,FRC材料的樹脂含量可小於約45%體積比,或更佳者為小於約35%體積比。傳統上,FRC材料是使用兩部分熱固性環氧樹脂為聚合物基質,但亦可使用熱塑性聚合物為基質。在許多範例中,FRC材料是在最終製造之前預先製備,這種中間材料通常稱為預浸體。當使用熱固性聚合物時,預浸體是先部分固化為中間型態,最後再固化而形成最終形狀。若採用熱塑性聚合物,預浸體可包括冷卻的熱塑性基質,之後再加熱並模製成最終形狀。
第二材料的內容可實質上為一種成形纖維加固複合材料,所述複合材料包含內嵌在聚合物基質中的玻璃織物或碳纖加固層。在此種實施例中,所述聚合基質較佳的是熱塑性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熱塑性材料為例如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等熱塑性聚氨酯(TPU),或例如PA6或PA66等聚醯胺。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二材料的內容可改為填料熱塑性材料,所述熱塑性材料包含嵌入於其內部各處的玻璃珠或不連續的玻璃、碳或芳香聚醯胺聚合物纖維填料。熱塑性材料(基礎樹脂)可為TPU,例如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或聚醯胺。於其他實施例中,形成本體102的第二材料可具有混合材料構造,其中兼具填料熱塑性材料及成形纖維加固複合材料。
本體102可具有混合材料構造,其中包括一纖維加固熱塑性複合材料彈性層(圖未示)及一模製熱塑性結構層(圖未示)。在某些較佳實施例中,做為模製熱塑性結構層材料的填料熱塑性材料中包含有玻璃珠或內嵌於熱塑性材料各處的不連續玻璃、碳或芳香聚醯胺聚合物纖維填料。所述熱塑性材料可為TPU,例如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或例如PA6或PA66等聚醯胺。彈性層則可包含內嵌於熱塑性聚合物基質中的玻璃織
物、碳纖或芳香聚醯胺聚合物纖維加固層。所述熱塑性聚合物基質可包含TPU,例如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或例如PA6或PA66等聚醯胺。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體102彈性層可包含內嵌有聚苯硫醚(PPS)的編織碳纖維布,且本體102結構層可包含一填料聚苯硫醚(PPS)聚合物。
在這些實施例中,經優化的第二材料由於具有增加的比強度及/或增加的比撓性,因此使得本體102或其部分能夠在減薄的同時維持耐久性。將本體減薄可減輕高爾夫桿頭重量,從而增加放置於高爾夫桿頭100上其他策略位置的自由裁量配重塊,使得桿頭重心處於較低且/或靠後的位置並/或提升高爾夫桿頭慣性矩。
iii.可移除配重塊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可包括一或多個配重塊結構180,其中包含一或多個可移除配重塊。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結構180及/或所述一或多個可移除配重塊可朝向底部118並朝向後端110放置,從而使得這些自由裁量配重塊位於高爾夫桿頭100的底部118且靠近後端110,藉此達成偏下且偏後的桿頭重心位置。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結構180可位於高趾部122,靠近冠部116,以及低踵部120,靠近底部118,因此增加Ixy慣性積,平衡Ixz慣性積,並維持低重心與高慣性矩。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結構180是以可取出的方式收納所述一或多個可移除配重塊。在這些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可移除配重塊可採用任何適當方法連接至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結構180,例如螺紋固定件、黏膠、磁鐵、扣合結構或其他能夠將所述一或多個可移除配重塊固定在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結構上的機構。
配重塊結構180及/或可移除配重塊的位置安排可參考時鐘網格2000,時鐘網格2000在頂視圖或底視圖(圖3)中是準齊於擊球面104。所
述時鐘網格包含至少一12點鐘線、一2點鐘線、一3點鐘線、一4點鐘線、一5點鐘線、一6點鐘線、一7點鐘線、一8點鐘線、一9點鐘線、一10點鐘線及一11點鐘線。例如,時鐘網格2000包含一12點鐘線2012,其係準齊於擊球面104的幾何中心140。12點鐘線2012正交於X'Y'平面。時鐘網格2000可沿12點鐘線2012對中於位在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與後端110之間的中點。在相同或其他範例中,從底視圖(圖3)來看,時鐘網格中心點2010可對中在高爾夫桿頭100幾何中心點附近。時鐘網格2000也包含朝向踵部120延伸的3點鐘線2003,以及朝向高爾夫桿頭100趾部122延伸的9點鐘線2009。此外,時鐘網格2000是沿y軸1060的方向延伸貫通冠部116至底部。依據時鐘網格2000可將高爾夫桿頭100拆分為12個不同區段。
在圖示範例中(圖3),高爾夫桿頭100包含一或多個位於11點鐘線2011與9點鐘線2009之間的配重塊。此外,高爾夫桿頭100可包含一或多個位於3點鐘線2003與5點鐘線2005之間的配重塊。一或多個配重塊可位於高爾夫桿頭的外部表面上(冠部或底部),但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可延伸進入高爾夫桿頭100或形成在其內部。在某些範例中,所述配重塊結構180的位置可對照於更廣的面積來建立。例如,在此種範例中,配重塊結構180與配重塊可位於靠近趾部122及冠部116之處,至少部分鄰接於時鐘網格2000的11點鐘線2011與9點鐘線2009之間,且與該10點鐘線2010交叉。此外,在配重塊結構180與配重塊靠近踵部120及底部118的範例中,至少部分鄰接於時鐘網格2000的3點鐘線2003與5點鐘線2005之間,且與該4點鐘線2004交叉。這些配重塊同樣可用於達成偏下且偏後的重心、高慣性矩、最小Ixy慣性積與平衡Ixz慣性積之間的平衡。
根據某些圖中未示的實施例,所述高爾夫球桿可在3點鐘線2003與9點鐘線之間設有額外配重塊,用以降低(或加深)重心170,或用以增
加Ixx或Iyy慣性矩。利用額外配重塊可調整慣性矩、慣性積與重心位置的平衡,造就所需的慣性張量及重心位置。在某些範例中,可在4點鐘線2004與7點鐘線2007之間加設一個配重塊,以此加深重心170,並提高Iyy慣性矩。在另一範例中,可在5點鐘線2005與8點鐘線2008之間加設一個配重塊。
在此範例中,所述配重塊結構180是從底部118外部輪廓朝向冠部而往內突伸。在某些範例中,所述配重塊結構180的質量可為約2克至約50克,且/或體積為約1cc至約30cc。在其他範例中,所述配重塊結構180可維持與本體102的外部輪廓齊平。
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的質量可為約0.5克至約30克,且可換成一或多個其他類似的可移除配重塊,藉此調整桿頭重心170位置。在相同或其他範例中,所述配重塊中心可包含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的重心及/或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的幾何中心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種實施例中,參照圖19-22,高爾夫桿頭300包含附加在本體302(類似於高爾夫球桿100的本體102)上的踵部配重塊組體330及趾部配重塊組體331。踵部配重塊組體330及趾部配重塊組體331是經由一或多個孔洞332而附加至本體302,所述孔洞分別設置在高爾夫桿頭100的踵部320及趾部322側。踵部配重塊組體330及趾部配重塊組體331可採用配重塊系統的任何配置,包括壓鑄、共射成型或內嵌配重塊組體。
踵部配重塊組體330及趾部配重塊組體331包含一配重塊333及一或多個不銹鋼固定件335。配重塊、墊圈及固定件的材料可為任何金屬,例如,但不限於鎢、鋁、鈦、鋼或不銹鋼。這種配重塊組體可在將擊球面304焊接至本體302之前先行附加及/或連接至高爾夫桿頭本體。所述配重塊組體也可在擊球面焊接至本體之後再附加或連接至高爾夫桿頭本體。藉此使得配重塊333能夠設置在高爾夫桿頭300的內腔中。如此安排踵部配
重塊組體330及趾部配重塊組體331可取代嵌入成型,同時仍可達成如上所述的慣性積與重心特性平衡。
參照圖19-22,踵部配重塊組體330的配重塊333約22.3克。於其他實施例中,配重塊333的質量可介於1克與30克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配重塊333的質量可為1克、2克、3、克、4克、5克、6克、7克、8克、9克、10克、11克、12克、13克、14克、15克、16克、17克、18克、19克、20克、21克、22克、23克、24克、25克、26克、27克、28克、29克或30克。
參照圖19-22,配重塊333的形狀、幾何及設計是配置為可鄰接慣性積區域。配重塊離重心愈遠,慣性積就會變得愈大。因而在此情況下,踵部配重塊330及趾部配重塊331是設置在朝向高趾部322與低踵部320的極端位置,藉此獲得最大Ixy慣性積,同時平衡掉(或抵消掉)Ixz慣性積項。高爾夫桿頭300的大小與高爾夫桿頭100相仿,且包含如上所述的時鐘網格2000(圖3)。例如,圖19-21的踵部配重塊333為塊狀,而圖19及22的趾部配重塊333為板狀。為獲得最大Ixy慣性積,趾部配重塊333可位於靠近趾部322及冠部316處,至少部分鄰接於時鐘網格2000的11點鐘線2011與9點鐘線2009之間,且與該10點鐘線2010交叉。再者踵部配重塊331可位於靠近踵部320及底部318處,至少部分鄰接於時鐘網格2000的3點鐘線2003與5點鐘線2005之間,且與該4點鐘線2004交叉。
踵部及趾部配重塊330、331經配置以用於鑄造的鈦質本體302。若高爾夫桿頭本體302的材料改變,配重塊的形狀、大小及幾何也將重新配置,以準確滿足以上列出的慣性積公式。舉例而言,如前所述,若本體102是以第二複合材料製成,則踵部及趾部配重塊331、333可嵌入(如下說明)或黏合於本體102。
圖19至22中所示的配重塊333之趾部配重塊331重量約10.8
克。於其他實施例中,配重塊333的質量可介於1克與30克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配重塊333的質量可為1克、2克、3克、4克、5克、6克、7克、8克、9克、10克、11克、12克、13克、14克、15克、16克、17克、18克、19克、20克、21克、22克、23克、24克、25克、26克、27克、28克、29克及30克。
iv.內嵌配重塊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包括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可同時具有或改為使用一或多個可移除配重塊。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是永久固定於高爾夫桿頭300之上或之內。在某些實施例中,內嵌配重塊可類似於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372,870號案「內嵌高密度鑄造」中所描述的高密度金屬件(HDMP)。在某些實施例中,若本體102包含一種複合材料,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可為共射成型、包覆成型或黏附於本體102。
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的位置靠近該高趾部122,在高爾夫桿頭100的擊球面104後方(較靠近冠部116,較遠離底部118)。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的位置是靠近低踵部120(較靠近底部118,較遠離冠部116),接近高爾夫桿頭100的尾部110。例如,在此種範例中,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的位置可靠近趾部122及冠部116,至少部分鄰接於時鐘網格2000的11點鐘線2011與9點鐘線2009之間,且與該10點鐘線2010交叉。再者,在所述一或多個配重塊位於靠近踵部120及底部118之處的範例中,至少部分鄰接時鐘網格2000的3點鐘線2003與5點鐘線2005之間,且與該4點鐘線2004交叉。
在許多實施例中,從頂視圖或底視圖(圖3)來看,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是設置在高爾夫桿頭100外周的0.10英吋之內、0.20英吋之內、0.30英吋之內、0.40英吋之內、0.50英吋之內、0.60英吋之內、0.70英吋
之內、0.80英吋之內、0.90英吋之內、1.0英吋之內、1.1英吋之內、1.2英吋之內、1.3英吋之內、1.4英吋之內或1.5英吋之內。在這些實施例中,將內嵌配重塊設置於靠近高爾夫桿頭100外周之處可最大化偏下且偏後的桿頭重心位置、冠部至底部慣性矩Ixx、該Ixy及/或踵部至趾部慣性矩Iyy。
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的質量可介於3.0與50克之間。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的質量是介於3.0與25克之間、介於10與30克之間、介於20與40克之間或介於30與50克之間。在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包括超過一個配重塊的實施例中,每一內嵌配重塊的質量可相同或不同。
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材料的比重介於6.0與22.0之間。例如,在許多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材料的比重是大於10.0、大於11.0、大於12.0、大於13.0、大於14.0、大於15.0、大於16.0、大於17.0、大於18.0或大於19.0。在所述一或多個內嵌配重塊包括超過一個配重塊的實施例中,每一內嵌配重塊可包含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v.陡峭冠部角度
參照圖4-6,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可進一步包括一陡峭冠部角度188,使得桿頭重心位置偏下且偏後。陡峭冠部角度188使冠部116後端的位置朝向底部118或地面,從而降低高爾夫桿頭重心位置。
冠部角度188是指冠部軸1040與前平面1020之間的銳角。在這些實施例中,冠部軸1040位於高爾夫桿頭沿垂直於地面平面1030及前平面1020的平面所繪製的截面上。冠部軸1040可進一步參照頂部過渡分界及尾端過渡分界加以說明。
高爾夫桿頭100的頂部過渡分界在前端108與冠部116之間從靠近踵部120處延伸至靠近趾部122處。在沿一個同時垂直於前平面1020及
地面平面1030的平面所繪製的側面剖視圖中,處於準備擊球位置的高爾夫桿頭100在其頂部過渡分界具有一冠部過渡輪廓190。此側面剖視圖可從靠近踵部120處至靠近趾部122處沿高爾夫桿頭100的任一點繪製。冠部過渡輪廓190的前端曲率半徑192自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輪廓與擊球面104側傾部半徑及/或凸出部半徑分離之處)延伸至冠部過渡點194(顯示自該前端曲率半徑192至冠部116曲率的曲率變化)。在某些實施例中,前端曲率半徑192包含單一曲率半徑,自靠近冠部116的擊球面外周142頂端193(輪廓與擊球面104側傾部半徑及/或凸出部半徑分離之處)延伸至冠部過渡點194(顯示自前端曲率半徑192至冠部116的一或多個曲率變化)。
所述高爾夫桿頭100並包括一尾端過渡分界,其在冠部116與外圍128之間從靠近踵部120處延伸至靠近趾部122處。在沿一個同時垂直於前平面1020及地面平面1030的平面所繪製的側面剖視圖中,處於準備擊球位置的高爾夫桿頭100在其尾端過渡分界具有一尾端過渡輪廓196。此側面剖視圖可從靠近踵部120處至靠近趾部122處沿高爾夫桿頭100的任一點繪製。尾端過渡輪廓196的尾端曲率半徑198自高爾夫桿頭100的冠部116延伸至外圍128。在許多實施例中,尾端曲率半徑198包含單一曲率半徑,沿著尾端過渡分界從高爾夫桿頭100的冠部116過渡至外圍128。第一尾端過渡點202位於冠部116與尾端過渡分界之間的接合處。第二尾端過渡點203位於尾端過渡分界與高爾夫桿頭100外圍128之間的接合處。
頂部過渡分界從靠近高爾夫桿頭100踵部120處至靠近趾部122處的前端曲率半徑192可維持不變或有所變化。同樣,尾端過渡分界的尾端曲率半徑198可從靠近高爾夫桿頭100踵部120處至靠近趾部122處維持不變,亦可有所變化。
冠部軸1040延伸於靠近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的冠部過渡
點194與靠近高爾夫桿頭100後端110的尾端過渡點202之間。冠部角度188可從靠近高爾夫桿頭100踵部120處至靠近趾部122處維持不變,亦可有所變化。例如,在相對於踵部120及趾部122的不同位置所繪製的側面剖視圖中,冠部角度188可能有所變化。
在圖示實施例中,靠近趾部122處的冠部角度188為約72.25度,靠近踵部120的冠部角度188為約64.5度,且靠近高爾夫桿頭中心的冠部角度188為約64.2度。在許多實施例中,在自靠近趾部122處至靠近踵部120處的任一位置上,最大冠部角度188小於79度、小於約78度、小於約77度、小於約76度、小於約75度、小於約74度、小於約73度、小於約72度、小於約71度、小於約70度、小於約69度或小於約68度。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最大冠部角度介於50度與79度之間、介於60度與79度之間或介於70度與79度之間。
於其他實施例中,靠近高爾夫桿頭100趾部122的冠部角度188可小於約79度、小於約78度、小於約77度、小於約76度、小於約75度、小於約74度、小於約73度、小於約72度、小於約71度、小於約70度、小於約69度或小於約68度。例如,在自擊球面104幾何中心140朝向趾部122約1.0英吋處的側面剖視圖中,冠部角度188可小於79度、小於78度、小於77度、小於76度、小於75度、小於74度、小於73度、小於72度、小於71度、小於70度、小於69度或小於68度。
並且,於其他實施例中,靠近踵部120的冠部角度188可小於約70度、小於約69度、小於約68度、小於約67度、小於約66度、小於約65度、小於約64度、小於約63度、小於約62度、小於約61度、小於約60度、小於約59度。例如,在自擊球面104幾何中心140朝向趾部122約1.0英吋處的側面剖視圖中,冠部角度188可小於約70度、小於約69度、小於約68度、小
於約67度、小於約66度、小於約65度、小於約64度、小於約63度、小於約62度、小於約61度、小於約60度、小於約59度。
再者,於其他實施例中,靠近高爾夫桿頭100中心的冠部角度188可小於75度、小於74度、小於73度、小於72度、小於71度、小於約70度、小於約69度、小於約68度、小於約67度、小於約66度、小於約65度、小於約64度、小於約63度、小於約62度、小於約61度、小於約60度、小於約59度。例如,在擊球面104幾何中心140處的側面剖視圖中,冠部角度188可小於約70度、小於約69度、小於約68度、小於約67度、小於約66度、小於約65度、小於約64度、小於約63度、小於約62度、小於約61度、小於約60度、小於約59度。
在許多實施例中,較目前高爾夫桿頭減少冠部角度188可使冠部更為陡峭,或在高爾夫桿頭100處於準備擊球位置時使冠部更接近地面平面1030。據此,減少冠部角度188可相較於具有高冠部角度的高爾夫桿頭取得更低的桿頭重心位置。
IV.空氣力學阻力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具有偏下且偏後的高爾夫桿頭重心位置、增加的高爾夫桿頭慣性矩、高Ixy慣性積,加上降低的空氣力學阻力。
在許多實施例中,以具有方形面且風速為每小時氣流速度102英里(mph)的風洞進行測試,高爾夫桿頭100經歷的空氣力學阻力小於約1.5磅力、小於1.4磅力、小於1.3磅力或小於1.2磅力。在這些或其他實施例中,當以方形面及每小時102英里(mph)的空氣流度進行計算流體力學模擬時,高爾夫桿頭100經歷的空氣力學阻力小於約1.5磅力、小於1.4磅力、小
於1.3磅力或小於1.2磅力。在這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所經歷的方形面氣流是以垂直於X'Y'平面的方向吹向擊球面104。可透過多種方式降低高爾夫桿頭100空氣力學阻力,如下所述。
i.冠部角度高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若縮小冠部角度188以形成較為陡峭的冠部及偏低的桿頭重心位置,可能會因揮桿時冠部上的氣流分離增加而使得空氣力學阻力變大。為避免縮小冠部角度188之舉造成阻力增加,可提升最大冠部高度204。參照圖4,最大冠部高度204是指,在沿平行於Y'Z'平面的平面所繪製的高爾夫桿頭100任一側面剖視圖中,冠部116表面與冠部軸1040之間的最大距離。在許多實施例中,最大冠部高度204愈大,冠部116的曲率愈大。若冠部116曲率大,揮桿時,高爾夫桿頭100上的氣流分離會更靠後方。換言之,加大曲率能夠在揮桿時使氣流沿著冠部116貼緊高爾夫桿頭100行進的距離拉長。將冠部116上的氣流分離點後移有助於降低空氣力學阻力並增加高爾夫桿頭揮動速度,從而提升球速及距離。
在許多實施例中,該最大冠部高度204可大於約0.20英吋(5公釐)、大於約0.30英吋(7.5公釐)、大於約0.40英吋(10公釐)、大於約0.50英吋(12.5公釐)、大於約0.60英吋(15公釐)、大於約0.70英吋(17.5公釐)、大於約0.80英吋(20公釐)、大於約0.90英吋(22.5公釐),或大於約1.0英吋(25公釐)。再者,於其他實施例中,最大冠部高度的範圍可為0.20英吋(5公釐)至0.60英吋(15公釐),或0.40英吋(10公釐)至0.80英吋(20公釐),或0.60英吋(15公釐)至1.0英吋(25公釐)。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最大冠部高度404可為約0.52英吋(13.3公釐)、約0.54英吋(13.8公釐)、約0.59英吋(15公釐)、約0.65英吋(16.5公釐)或約0.79英吋(20公釐)。
ii.過渡輪廓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自擊球面104至冠部116、自擊球面104至底部118及/或沿高爾夫桿頭100後端110自冠部116至底部118的過渡輪廓可能影響高爾夫桿頭100在揮動時的空氣力學阻力。
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的頂部過渡分界具有冠部過渡輪廓190,且尾端過渡分界具有尾端過渡輪廓196,高爾夫桿頭100進一步包括一具有底部過渡輪廓210的底部過渡分界。底部過渡分界在前端108與底部118之間從靠近踵部120處延伸至靠近趾部122處。在沿平行於Y'Z'平面的平面所繪製的側面剖視圖中,可看見底部過渡分界包括一底部過渡輪廓210。此側面剖視圖可從靠近踵部120處至靠近趾部122處沿高爾夫桿頭100的任一點繪製。底部過渡輪廓210的底部曲率半徑212自高爾夫桿頭100前端108(輪廓脫離擊球面104側傾部半徑及/或該凸出部半徑之處)延伸至底部過渡點214(顯示自底部曲率半徑212至底部118曲率的曲率變化)。在某些實施例中,底部曲率半徑212包含單一曲率半徑,自靠近底部118的擊球面外周142底端213(輪廓脫離擊球面104側傾部半徑及/或該凸出部半徑之處)延伸至底部過渡點214(顯示自底部曲率半徑212至底部214曲率的曲率變化)。
在許多實施例中,冠部過渡輪廓190、底部過渡輪廓210及尾端過渡輪廓196可類似於美國專利第15/233,486號案「具有過渡輪廓而可降低空氣力學阻力的高爾夫桿頭」中所描述的冠部過渡、底部過渡及尾端過渡輪廓。並且,前端曲率半徑192可類似於第一冠部曲率半徑,底部曲率半徑212可類似於第一底部曲率半徑,且尾端曲率半徑198可類似於尾端曲率半徑,如美國專利第15/233,486號案「具有過渡輪廓而可降低空氣力學阻力的高爾夫桿頭」所描述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前端曲率半徑192的範圍可自約0.18至0.30
英吋(0.46至0.76公分)。再者,於其他實施例中,該前端曲率半徑192可小於0.40英吋(1.02公分)、小於0.375英吋(0.95公分)、小於0.35英吋(0.89公分)、小於0.325英吋(0.83公分)或小於0.30英吋0.76公分)。例如,前端曲率半徑192可為約0.18英吋(0.46公分)、0.20英吋(0.51公分)、0.22英吋(0.66公分)、0.24英吋(0.61公分)、0.26英吋(0.66公分)、0.28英吋(0.71公分)或0.30英吋(0.76公分)。
在某些實施例中,底部曲率半徑212的範圍可約0.25至0.50英吋(0.76至1.27公分)。例如,底部曲率半徑212可小於約0.5英吋(1.27公分),小於約0.475英吋(1.21公分),小於約0.45英吋(1.14公分),小於約0.425英吋(1.08公分)、或小於約0.40英吋(1.02公分)。再舉例而言、底部曲率半徑212可為約0.30英吋(0.76公分)、0.35英吋(0.89公分)、0.40英吋(1.02公分)、0.45英吋(1.14公分)或0.50英吋(1.27公分)。
在某些實施例中,尾端曲率半徑198的範圍可自約0.10至0.25英吋(0.25至0.64公分)。例如,尾端曲率半徑198可小於約0.30英吋(0.76公分)、小於約0.275英吋(0.70公分)、小於約0.25英吋(0.64公分)、小於約0.225英吋(0.57公分)、或小於約0.20英吋(0.51公分)。再舉例而言、該尾端曲率半徑198可為約0.10英吋(0.25公分)、0.15英吋(0.38公分)、0.20英吋(0.51公分)或0.25英吋(0.64公分)。
iii.湍流結構
參照圖7,在某些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可進一步包括複數湍流結構215,如美國專利申請第13/536,753號案,已於2013年12月17日核准為美國專利第8,608,587號「具有湍流結構的高爾夫桿頭及製造具有湍流結構的高爾夫桿頭的方法」中所描述者,該案全部內容經參照而併入本文。在許多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打散氣流,從而在分界層內部產
生小型旋渦或湍流,因此賦予分界層能量,並延遲揮桿時冠部116上的氣流分離。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毗連於高爾夫桿頭100的冠部過渡點194。所述湍流結構215自冠部116的外表面凸出,且其長度延伸於高爾夫桿頭100的前端108與後端110之間,寬度自高爾夫桿頭100的踵部120延伸至趾部122。在許多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的長度大於寬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包含相同寬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具有不同的高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從冠部116前方朝向冠部116頂端而加高。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朝向冠部116前方而加高,且朝向冠部116頂端而降低高度。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湍流結構215可包含固定高度。此外,在許多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湍流結構的至少一部分是位於擊球面104與冠部116頂端之間,且相鄰湍流結構的間隔大於相鄰湍流結構中各湍流結構的寬度。
V.慣性積、慣性矩、重心位置與阻力的平衡
以下所述的高爾夫球桿利用數種關係,平衡高爾夫桿頭慣性矩、慣性積與靠下且靠後的重心位置,同時維持或減少空氣力學阻力。藉由平衡重心、慣性矩、慣性積與阻力的關係,可改善擊球表現特性(例如避免偏高及偏低擊球位置產生側旋、初始出球角度、球速及寬容度)及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桿頭回正能力、揮動速度)。此種平衡適用於開球型高爾夫桿頭100。
a.慣性積(Ixy比率)與重心高度的平衡
Ixy比率(下式5)代表高爾夫桿頭100在x軸1050兩側對稱性與高爾夫桿頭100在y軸1060兩側對稱性的比率。Ixy比率是乘以力矩的αz項,因此是y軸1060上角加速度(αy)的終極影響因素。Ixy比率愈大,球桿對高爾
夫桿頭100x-y軸上旋轉速度的影響愈大,從而由於高爾夫桿頭100旋轉抵銷因桿面角度與高爾夫桿頭路徑差值所產生的側旋,產生更趨一致的撞擊特性(亦即對於偏離中心擊球的寬容度)。
在當前的高爾夫桿頭設計中,增加高爾夫桿頭100的Ixy慣性積可能對高爾夫桿頭100的其他表現特性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重心高度174(重心與高爾夫桿頭中間平面之間的距離)。本發明高爾夫桿頭100增加或最大化高爾夫桿頭的Ixy慣性積,同時維持或降低重心高度174。據此,具有較佳擊球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100(例如旋球、寬容度、初始出球)亦能夠平衡或改善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球桿回正能力)。
為求增加Ixy,自由裁量質量的理想設置位置是在高爾夫桿頭100的高趾部區域(11點鐘線與9點鐘線之間)及低踵部區域(3點鐘與5點鐘線之間)中。但如本技藝中為人所熟知者,重心高度174愈低(愈接近底部),高爾夫球撞擊時的初始出球愈佳/愈理想。自由裁量質量為增加Ixy的所選擇的理想設置位置,會與為降低高爾夫桿頭重心高度174的理想設置位置相牴觸。
參照圖15,許多已知高爾夫桿頭在Ixy增加時,重心高度也隨之增加。相較於具有類似體積及/或傾角角度的已知高爾夫桿頭,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100能夠增加或最大化Ixy,同時維持理想的重心高度174。據此,具有較佳擊球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100(例如旋球、寬容度、初始出球)亦能夠平衡並/或改善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球桿回正能力)。
b.慣性積(Ixz比率)與重心深度的平衡
Ixz比率(下式6)代表高爾夫桿頭100在x軸1050兩側對稱性與高爾夫桿頭100在z軸1070兩側對稱性之間的比率。Ixz比率是乘以力矩的αz項,因此是z軸1070上角加速度(αy)的終極影響因素。為創造平衡的高爾夫桿頭,Ixz的最佳大小是零。但若無法為零,Ixz較佳的是最接近零且不為正值的大小。
在目前的高爾夫桿頭設計中,抵銷高爾夫桿頭的Ixz慣性積(使Ixz慣性積大小歸零)之舉可能對於高爾夫桿頭的其他表現特性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重心深度172(重心與高爾夫桿頭傾角平面之間的距離)。本發明高爾夫桿頭100可抵消或歸零高爾夫桿頭100的Ixz慣性積,同時維持理想的重心深度172。據此,具有較佳擊球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100(例如旋球、寬容度、初始出球)亦能夠平衡或改善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球桿回正能力)。
為求抵銷(或歸零)Ixz,自由裁量質量的最佳設置位置是在高爾夫桿頭100的高趾部區域及低踵部區域中。但如本技藝中為人所熟知者,重心深度172愈深(愈遠離擊球傾角平面,朝向球桿尾部外周),高爾夫球撞擊時的初始出球愈佳/愈理想。自由裁量質量為平衡Ixz的理想位置會與為增加高爾夫桿頭100重心深度172的自由裁量質量的理想位置相牴觸。
參照圖17,對於許多已知高爾夫桿頭而言,隨著Ixz接近零,重心深度172也會減少。相較於具有類似體積及/或傾角角度的已知高爾夫桿頭,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100可將Ixz慣性積抵消或歸零,同時維持理想的重心深度172。據此,具有較佳擊球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100(例如旋球、寬
容度、初始出球)亦能夠平衡並/或改善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球桿回正能力)。
c.慣性積(Ixy比率)、阻力與重心的平衡
在許多已知高爾夫桿頭中,若為增加高爾夫球初始出球角度並/或增加高爾夫桿頭慣性矩而將重心位置後移,可能對於高爾夫桿頭的其他表現特性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空氣力學阻力及慣性積。如圖16所示,對於許多具有類似於本案高爾夫桿頭體積及/或傾角角度的已知高爾夫桿頭,隨著高爾夫桿頭重心深度172增加(以增加高爾夫桿頭寬容度及/或初始出球角度),揮桿時的阻力也會增加(因而減少揮桿速度與球行距離)。對於許多已知高爾夫桿頭而言,隨著桿頭重心深度增加,作用在高爾夫桿頭的阻力也會增加且Ixy減少。
相較於具有類似體積及/或傾角角度的已知高爾夫桿頭,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100可平衡高爾夫桿頭重心深度172與Ixy慣性積,同時維持或減少空氣力學阻力。據此,高爾夫桿頭100能夠具有更好的擊球表現特性(例如旋球、初始出球角度、球速及寬容度)亦能夠平衡或改善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桿頭回正能力及揮動速度)。
在許多實施例中,高爾夫桿頭100滿足以下關係,相較於已知高爾夫桿頭,能夠使得頭部Ixy慣性積比率增加,同時維持或降低高爾夫桿頭100上的阻力(Fd)。
d.慣性積(Ixz比率)、阻力與重心的平衡
在許多已知高爾夫桿頭中,若為增加高爾夫球初始出球角度並/或增加高爾夫桿頭慣性而將重心位置後移,可能對於高爾夫桿頭的其他表現特性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空氣力學阻力及慣性積。如圖18所示,對於許多具有類似於本案高爾夫桿頭體積及/或傾角角度的已知高爾夫桿頭而言,隨著高爾夫桿頭重心深度增加(以增加高爾夫桿頭寬容度及/或初始出球角度),揮桿時的阻力也會增加(因而減少揮桿速度與球行距離)。對於許多已知高爾夫桿頭而言,隨著桿頭重心深度增加,作用在高爾夫桿頭的阻力也會增加且Ixz減少(成為更趨負值的大小)。
相較於具有類似體積及/或傾角角度的已知高爾夫桿頭,本發明高爾夫桿頭可增加或最大化高爾夫桿頭重心深度及Ixz慣性積,同時維持或減少空氣力學阻力。據此,高爾夫桿頭可具有更佳的擊球表現特性(例如旋球、初始出球角度、球速及寬容度)亦能夠平衡或改善揮桿表現特性(例如空氣力學阻力、撞擊時桿頭回正能力及揮動速度)。
在許多實施例中,該高爾夫桿頭滿足以下關係,因此相較於已知高爾夫桿頭,能夠使得該頭部Ixz慣性積比率平衡,同時維持或降低高爾夫桿頭上的阻力(Fd)。
VI.平衡慣性積、重心位置、慣性矩與空氣力學阻力的範例高爾夫桿頭
在此所述的範例高爾夫桿頭具有與高爾夫桿頭100類似的尺寸(長、寬、高、深、重心高度、重心深度)以及與高爾夫桿頭300類似的配重塊位置。範例高爾夫桿頭的體積為466cc,深度為4.81英吋,長度為5.10英吋,以及高度為2.57英吋。範例高爾夫桿頭在冠部上設有複數減薄區域(類
似於高爾夫桿頭100所採用者),包含冠部表面積的57%,且最小厚度為0.013英吋。範例高爾夫桿頭更包括68.6度的冠部角度(類似於高爾夫桿頭100所採用者)及0.522英吋的冠部角度高度。
範例高爾夫桿頭包括兩個含鎢內嵌配重塊,配重塊的比重為14 SG,質量為16.6克及22.8克。一個內嵌配重塊設置於靠近趾部及冠部之處(類似於高爾夫桿頭300),至少部分鄰接在時鐘網格的11點鐘線與9點鐘線之間,且與該10點鐘線交叉(此時鐘網格與高爾夫桿頭100所參照者相同)。再者,第二內嵌配重塊位於靠近踵部及底部之處,至少部分鄰接在時鐘網格的3點鐘線與5點鐘線之間,且與4點鐘線交叉。在此範例中,高爾夫桿頭的結構能夠形成以下的慣性張量矩陣:
在上述及/或額外參數的作用下,範例高爾夫桿頭的桿頭重心深度為1.36英吋,桿頭重心高度為0.14英吋。此外,因上述及/或額外參數的影響,範例高爾夫桿頭的冠部至底部慣性矩Ixx為2,684g.cm2,踵部至趾部慣性矩Iyy為4,684g.cm2,Ixy慣性積為164g.cm2,Ixz慣性積為-154g.cm2,結合慣性矩Ixx+Iyy為7,368g.cm2。
此範例高爾夫桿頭進一步包括0.24英吋的前端曲率半徑(類似於高爾夫桿頭100者),0.30英吋的底部曲率半徑,及0.20英吋的尾端曲率半徑。在上述及/或額外參數的作用下,當以方形面與每小時102英里(mph)的氣流速度進行計算流體力學模擬時,範例高爾夫桿頭的空氣力學阻力為0.95磅力。
範例高爾夫桿頭相較於具有相同高度、長度及體積的對照組
高爾夫球桿(以下稱為「對照組球桿」)。對照組球桿僅在桿頭尾端外圍處設有一個配重塊。並且,對照組球桿包含以下慣性張量矩陣:
相較於對照組球桿,範例高爾夫桿頭的Ixx減少27.5%,Iyy減少6%。範例高爾夫桿頭的重心深度較對照組球桿減少27%,重心高度降低68%。然而,範例高爾夫桿頭的Izz較對照組球桿增加18.4%,Ixy增加4,977%,且Ixz增加73%。
圖23顯示對照組球桿與範例球桿在發生偏高及偏低擊球位置時產生的側旋。圖23的水平軸表示在擊球面上的撞擊高度,其中原點為幾何中心,負值低於中心,正值高於中心。圖23的垂直軸表示撞擊時高爾夫球產生的側旋(每分鐘轉數),其中正值為右弧旋球,負值為左弧旋球。
參照圖23,若高爾夫球撞擊點在中心下方0.1英吋至1英吋的範圍內,範例球桿幾乎可以完全消除有害側旋。尤其,當高爾夫球撞擊點是在幾何中心下方0.6英吋時,範例高爾夫桿頭相較於對照組球桿,可使側旋減少約125RPM。當高爾夫球撞擊點為中心下方0.4英吋處時,範例球桿可使側旋減少約75RPM。
復參照圖23,當高爾夫球撞擊處高於中心時,有害側旋同樣大幅降低。然而,對照組球桿的大幅右弧旋球(約50RPM至約150RPM)過渡成為極小的左弧旋球(約0RPM至約45RPM)。因此可以得知,雖然範例高爾夫桿頭的Ixx及Iyy較對照組球桿降低,但範例高爾夫桿頭可在一高爾夫球撞擊處高於或低於中心時有效減少或甚至消除有害側旋。由於球體將以更筆直的路徑行進,而非旋轉偏離,範例高爾夫桿頭側旋的減少(或消除)可提供
較對照組球桿高Ixx項更大的寬容度。
再者,所述的範例高爾夫桿頭在Iyy項上僅減少6.8%,因此當高爾夫球朝向趾部或踵部撞擊時,仍能維持最佳寬容度。Iyy慣性矩通常提升到最大,如對照組球桿所證明者。然而,由於Iyy略減而Ixz項及Ixy項大增,使得範例高爾夫桿頭能夠在脫離幾何中心的所有四個方向增加寬容度(朝向趾部、踵部、冠部及底部),而非如同對照組球桿般僅在朝向踵部及趾部的方向上有所改善。
範例高爾夫桿頭平衡增加的寬容度(經由平衡的慣性矩與慣性積而達成),與既低且深的低重心,提供理想的初始出球條件。開球型高爾夫桿頭需要提供高初始出球、低旋球飛行,才能夠達成既高且遠的球擊行進效果。當範例高爾夫桿頭的重心高度及重心深度配合慣性張量(經由內嵌配重塊達成,類似於高爾夫桿頭300所用者)時,即可形成高初始出球、低旋球且較為筆直的(增加的寬容度促成慣性積與慣性矩的平衡)開球桿。
最後,應知所述範例球桿,平衡慣性張量、重心參數,同時維持陡峭的前端曲率半徑、底部曲率半徑及尾端曲率半徑。在這些及/或其他參數的作用下,所述範例高爾夫桿頭的空氣力學阻力為0.95磅力,與對照組高爾夫桿頭相等。然而,如上所述,此範例高爾夫桿頭能夠在增加寬容度的同時仍能維持揮桿速度(由於低阻力),且具有理想的表現特性(由於重心高度及重心深度而產生高初始出球及低旋球)。
一或多項請求元素的更換屬於改造而非修補。此外,已參照具體實施例描述益處、其他優點以及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但益處、優點、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任何可能造成或突顯任何益處、優點或解決方案的元素不應解讀為任何或所有申請專利範圍的關鍵、要求或必要特徵或元素。
由於高爾夫規則可能與時推演(舉例而言,如美國高爾夫協
會(USGA)、聖安德魯斯皇家古老高爾夫俱樂部(R&A)等等高爾夫標準組織及/或管轄實體可能採用新規則或淘汰或修改舊規則),關於在此所述裝置、方法以及製造物件之高爾夫設備可能於符合或不符合特定時點之高爾夫規則。據此,關於在此所述裝置、方法以及製造物件之高爾夫設備於廣告、銷售及/或售出時可能為合規或非合規高爾夫設備。在此所述裝置、方法以及製造物件於此方面不受限制。
以上實例是參照高爾夫木桿(亦即開球桿、球道木桿)加以說明。在此所描述的裝置、方法及製造物件可應用於其他類型的高爾夫球桿,例如混合型高爾夫球桿、鐵桿、挖起桿或推桿。或者,在此所描述的裝置、方法及製造物件可應用於其他類型的體育用品,例如曲棍球桿、網球拍、釣竿、滑雪杖等等。
並且,在此所述實施例及/或限制若符合以下條件則並非基於貢獻原則貢獻給大眾:(1)未明確於申請專利範圍中主張;以及(2)依據均等論為申請專利範圍中元件及/或限制之相等或部分相等物。
本發明的各項特色及優點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
100:高爾夫桿頭
102:本體
104:擊球面
116:冠部
118:底部
120:踵部
122:趾部
130:插鞘結構
132:插鞘軸
134:插鞘套
136:高爾夫桿身
140:幾何中心
142:擊球面外周
144:桿面高度
148:撞擊區域
150:溝槽
162:長度
164:高度
170:桿頭重心
1050:x軸
1052:X'軸
1060:y軸
1062:Y'軸
Claims (20)
- 一種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其係包含:一中空的本體,具有一前端、一相對於該前端的後端、一冠部、一相對於該冠部的底部、一踵部、一相對於該踵部的趾部、一鄰接該冠部與該底部的外圍及一插鞘結構,該插鞘結構具有一在中心延伸通過該插鞘結構中一孔洞的插鞘軸;一擊球面,位於該前端並具有一幾何中心、一與該幾何中心相切的傾角平面及一桿頭深度平面,該桿頭深度平面自該踵部至該趾部延伸通過該幾何中心,垂直於該傾角平面;其中:該高爾夫桿頭的傾角角度小於16度;該高爾夫桿頭的體積大於400cc;該高爾夫桿頭的桿頭重心在一垂直於該傾角平面的方向上與該傾角平面相距一桿頭重心深度,且在一垂直於該桿頭深度平面的方向上,與該桿頭深度平面相距一桿頭重心高度;該桿頭重心高度小於0.20英吋;一y軸自該冠部至該底部延伸通過該桿頭重心;一x軸自該踵部至該趾部延伸通過該桿頭重心,其中該x軸是垂直於該y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桿頭重心深度大於1.3英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進一步包含:一12點鐘線;一3點鐘線;一4點鐘線;一5點鐘線;一8點鐘線;一9點鐘線;一10點鐘線;及一11點鐘線;當該高爾夫桿頭處於一準備擊球位置時,自該高爾夫桿頭的底部視像觀之,該12點鐘線係準齊於該擊球面中心點且正交於一位在該傾角平面與該地面平面之間的前交叉線;該時鐘網格在一位於該頭部前方部位的前端與該頭部後方部位的尾端之間的中點處沿該12點鐘線對中;該3點鐘線朝向該頭部踵部部位延伸;該9點鐘線朝向該頭部趾部部位延伸;一第一內嵌配重塊及一第二內嵌配重塊;其中該第一內嵌配重塊可位於接近該踵趾及該冠部之處,至少部分鄰接在該時鐘網格的11點鐘線與9點鐘線之間,且與該10點鐘線交叉;及其中該第二內嵌配重塊可位於接近該踵部及該底部之處,至少部分鄰接在該時鐘網格的3點鐘線與5點鐘線之間,且與該4點鐘線交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Iyy慣性矩大於4500g.cm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內嵌配重塊包含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結合慣性矩大於7250g.cm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進一步包含:一介於0.18至0.30英吋的前端曲率半徑,其中該前端曲率半徑自該擊球面的頂緣延伸至一冠部過渡點,該冠部過渡點顯示一自該前端曲率半徑至該冠部的另一曲率的曲率變化;及一尾端曲率半徑,從一位於該冠部與該尾端過渡分界之間接合處的第一尾端過渡點及一位於該尾端過渡分界與該高爾夫桿頭外圍之間接合處的第二尾端過渡點,沿一尾端過渡分界延伸在該高爾夫桿頭的該冠部與該外圍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進一步包含:一小於79度的冠部角度,其中該冠部角度是指一前平面與一冠部軸之間的銳角,該冠部軸延伸通過該冠部過渡點及該高爾夫桿頭的該尾端過渡點;及一大於0.50英吋的最大冠部高度,其中該最大冠部高度是指該冠部表面與該冠部軸之間的最大距離。
- 一種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其係包含:一中空的本體,具有一前端、一相對於該前端的後端、一冠部、 一相對於該冠部的底部、一踵部、一相對於該踵部的趾部、一鄰接該冠部與該底部的外圍,及一插鞘結構,該插鞘結構具有一在中心延伸通過該插鞘結構中一孔洞的插鞘軸;一擊球面,位於該前端並具有一幾何中心、一與該幾何中心相切的傾角平面及一桿頭深度平面,該桿頭深度平面自該踵部至該趾部延伸通過該幾何中心,垂直於該傾角平面;其中:該高爾夫桿頭的傾角角度小於16度;該高爾夫桿頭的體積大於400cc;該高爾夫桿頭的桿頭重心在一垂直於該傾角平面的方向上與該傾角平面相距一桿頭重心深度,且在一垂直於該桿頭深度平面的方向上,與該桿頭深度平面相距一桿頭重心高度;該桿頭重心高度小於0.20英吋;一y軸自該冠部至該底部延伸通過該桿頭重心;一x軸自該踵部至該趾部延伸通過該桿頭重心,其中該x軸是垂直於該y軸;當該高爾夫桿頭在一方向上接觸102mph的氣流速度時,會經歷一阻力Fd,該方向是與一延伸通過該擊球面幾何中心,平行於該插鞘軸且與該傾角平面相隔該傾角角度的平面垂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高爾夫桿頭進一步滿足關係D:D. F d <1.15 l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桿頭重心深度大於1.3英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進一步包含:一12點鐘線;一3點鐘線;一4點鐘線;一5點鐘線;一8點鐘線;一9點鐘線;一10點鐘線;及一11點鐘線;當該高爾夫桿頭處於一準備擊球位置時,自該高爾夫桿頭的底部視像觀之,該12點鐘線係準齊於該擊球面中心點且正交於一位於該傾角平面與該地面平面之間的前交叉線;該時鐘網格在一位於該頭部前方部位的前端與該頭部後方部位的尾端之間的中點處沿該12點鐘線對中;該3點鐘線朝向該頭部踵部部位延伸;及該9點鐘線朝向該頭部趾部部位延伸;一第一內嵌配重塊及一第二內嵌配重塊;其中該第一內嵌配重塊可位於接近該踵趾及該冠部之處,至少部分鄰接在該時鐘網格的11點鐘線與9點鐘線之間,且與該10點鐘線交叉;及其中該第二內嵌配重塊可位於接近該踵部及該底部之處,至少部分鄰接在該時鐘網格的3點鐘線與5點鐘線之間,且與該4點鐘線交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內嵌配重塊包含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結合慣性矩大於7250g.cm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進一步包含:其中該Ixz大於-160g.cm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高爾夫桿頭,其中該Iyy慣性矩大於4500g.cm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962848429P | 2019-05-15 | 2019-05-15 | |
US62/848,429 | 2019-05-15 | ||
US201962878692P | 2019-07-25 | 2019-07-25 | |
US62/878,692 | 2019-07-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8212A TW202108212A (zh) | 2021-03-01 |
TWI737301B true TWI737301B (zh) | 2021-08-21 |
Family
ID=7323097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6299A TWI737301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TW111145083A TWI817842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TW110127042A TWI763562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TW111112042A TWI789281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5083A TWI817842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TW110127042A TWI763562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TW111112042A TWI789281B (zh) | 2019-05-15 | 2020-05-15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967232B2 (zh) |
EP (2) | EP4483975A3 (zh) |
JP (2) | JP7572382B2 (zh) |
KR (1) | KR20220007169A (zh) |
TW (4) | TWI737301B (zh) |
WO (1) | WO20202323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88747B2 (en) | 2008-07-15 | 2021-01-12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Aerodynamic golf club head |
US10610745B2 (en) * | 2013-03-14 | 2020-04-07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optim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
KR102741231B1 (ko) * | 2016-11-18 | 2024-12-10 | 카스턴 매뉴팩츄어링 코오포레이숀 | 균형을 이룬 임팩트 및 스윙 성능 특성을 갖는 클럽 헤드 |
TWI737301B (zh) * | 2019-05-15 | 2021-08-21 | 美商卡斯登製造公司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US11618213B1 (en) | 2020-04-17 | 2023-04-04 | Cobra Golf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a golf club |
EP4204108A4 (en) * | 2020-08-26 | 2024-10-09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Club head having balanced impact and sw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KR20230066463A (ko) * | 2020-09-14 | 2023-05-15 | 카스턴 매뉴팩츄어링 코오포레이숀 | 격자를 구비한 골프 클럽 헤드 |
JP7600694B2 (ja) * | 2021-01-13 | 2024-12-1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96701A1 (en) * | 2011-01-27 | 2012-08-02 | Nike, Inc. |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Impact-Influencing Body Features |
US20120202615A1 (en) * | 2010-12-28 | 2012-08-09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Fairway wood center of gravity projection |
US20120322573A1 (en) * | 2011-06-14 | 2012-12-20 | Robert Boyd | Golf club assembly and golf club with aerodynamic features |
US20130029780A1 (en) * | 2011-07-29 | 2013-01-31 | Cobra Golf Incorporated | Golf club head with optimized moi and/or roll radius |
US20180140906A1 (en) * | 2016-11-18 | 2018-05-24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Club head having balanced impact and sw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10411A (en) | 1997-10-23 | 2000-01-04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Densified loaded films in composite golf club heads |
US6669580B1 (en) * | 1997-10-23 | 2003-12-3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that optimizes products of inertia |
US6607452B2 (en) | 1997-10-23 | 2003-08-19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High moment of inertia composite golf club head |
US6425832B2 (en) | 1997-10-23 | 2002-07-3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that optimizes products of inertia |
US6386990B1 (en) | 1997-10-23 | 2002-05-14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Composite golf club head with integral weight strip |
US6254494B1 (en) | 1998-01-30 | 2001-07-03 | Bridgestone Sports Co., Ltd. | Golf club head |
JP3592961B2 (ja) | 1999-06-25 | 2004-11-24 | 美津濃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ゴルフクラブおよびゴルフクラブセット |
US7128661B2 (en) * | 1999-11-01 | 2006-10-31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6739983B2 (en) * | 1999-11-01 | 2004-05-25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customizable center of gravity |
US7121955B2 (en) * | 1999-11-01 | 2006-10-17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customizable center of gravity |
US6565452B2 (en) * | 1999-11-01 | 2003-05-2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with face insert |
US6491592B2 (en) * | 1999-11-01 | 2002-12-1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TW577761B (en) * | 1999-11-01 | 2004-03-01 | Callaway Golf Co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7118493B2 (en) * | 1999-11-01 | 2006-10-1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6582323B2 (en) * | 1999-11-01 | 2003-06-24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7491134B2 (en) * | 1999-11-01 | 2009-02-17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7115047B2 (en) * | 1999-11-01 | 2006-10-03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customizable center of gravity |
US7214142B2 (en) | 2000-04-18 | 2007-05-08 | Acushnet Company | Composite metal wood club |
US6991558B2 (en) | 2001-03-29 | 2006-01-31 | Taylor Made Golf Co., Lnc. | Golf club head |
KR100596956B1 (ko) | 2001-08-03 | 2006-07-07 |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골프 클럽 헤드 |
JP3523622B2 (ja) | 2001-08-30 | 2004-04-2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
US6602149B1 (en) * | 2002-03-25 | 2003-08-05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Bonded joint design for a golf club head |
US8235844B2 (en) | 2010-06-01 | 2012-08-07 | Adams Golf Ip, Lp | Hollow golf club head |
US7731603B2 (en) | 2007-09-27 | 2010-06-08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 head |
US8758153B2 (en) | 2009-12-23 | 2014-06-24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 head |
JP4423435B2 (ja) | 2002-12-19 | 2010-03-03 | Sri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6994636B2 (en) * | 2003-03-31 | 2006-02-07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US7232380B2 (en) | 2003-10-03 | 2007-06-19 |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 Golf club head |
US7025692B2 (en) * | 2004-02-05 | 2006-04-11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JP4010305B2 (ja) | 2004-03-29 | 2007-11-21 | 美津濃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6939247B1 (en) | 2004-03-29 | 2005-09-06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 with high center of gravity |
JP2005287952A (ja) | 2004-04-02 | 2005-10-20 | Bridgestone Sports Co Ltd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6964617B2 (en) * | 2004-04-19 | 2005-11-15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gasket |
US7226366B2 (en) * | 2004-06-01 | 2007-06-05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gasket |
US7066835B2 (en) * | 2004-09-10 | 2006-06-27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7059973B2 (en) * | 2004-09-10 | 2006-06-13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7549935B2 (en) * | 2005-01-03 | 2009-06-23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US7121957B2 (en) * | 2004-10-08 | 2006-10-17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7488261B2 (en) * | 2005-01-03 | 2009-02-1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with high moment of inertia |
US7169060B2 (en) * | 2005-01-03 | 2007-01-30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US7559851B2 (en) * | 2005-01-03 | 2009-07-14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with high moment of inertia |
AU2005323014A1 (en) * | 2005-01-03 | 2006-07-13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JP2008526311A (ja) | 2005-01-03 | 2008-07-24 | キャラウェイ・ゴルフ・カンパニ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7163468B2 (en) * | 2005-01-03 | 2007-01-16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US7591737B2 (en) * | 2005-01-03 | 2009-09-22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US7311613B2 (en) * | 2005-01-03 | 2007-12-25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
US7568982B2 (en) * | 2005-01-03 | 2009-08-04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with high moment of inertia |
US7452287B2 (en) * | 2005-03-18 | 2008-11-18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Multiple material golf club head |
US9643065B2 (en) * | 2005-05-10 | 2017-05-09 | Nike, Inc. |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
JP2007151759A (ja) | 2005-12-02 | 2007-06-21 | Bridgestone Sports Co Ltd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7497789B2 (en) | 2006-10-25 | 2009-03-03 | Acushnet Company | Metal wood club with improved moment of inertia |
US8025591B2 (en) | 2006-10-25 | 2011-09-27 | Acushnet Company | Golf club with optimum moments of inertia in the vertical and hosel axes |
US8267808B2 (en) | 2006-10-25 | 2012-09-18 | Acushnet Company | Golf club with optimum moments of inertia in the vertical and hosel axes |
US7575524B2 (en) | 2006-12-06 | 2009-08-18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s and club-heads comprising a face plate having a central recess and flanking recesses |
US7520820B2 (en) * | 2006-12-12 | 2009-04-21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C-shaped golf club head |
US8096897B2 (en) | 2006-12-19 | 2012-01-17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heads having a particular relationship of face area to face mass |
US7500926B2 (en) | 2006-12-22 | 2009-03-10 | Roger Cleveland Golf Co., Inc. | Golf club head |
US7413519B1 (en) * | 2007-03-09 | 2008-08-19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high moment of inertia |
US7438647B1 (en) * | 2007-04-03 | 2008-10-21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Nanocrystalline plated golf club head |
US7674189B2 (en) | 2007-04-12 | 2010-03-09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 head |
US20090029795A1 (en) | 2007-07-25 | 2009-01-29 | Brad Schweigert | Golf Club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
US7713143B2 (en) * | 2007-11-09 | 2010-05-11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adjustable weighting, customizable face-angle, and variable bulge and roll face |
US8550934B2 (en) * | 2007-11-09 | 2013-10-08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adjustable weighting, customizable face-angle, and variable bulge and roll face |
US20090137338A1 (en) | 2007-11-27 | 2009-05-28 | Bridgestone Sports Co., Ltd. | Wood-type golf club head |
US7753809B2 (en) * | 2007-12-19 | 2010-07-13 | Cackett Matthew T | Driver with deep AFT cavity |
US7753806B2 (en) | 2007-12-31 | 2010-07-13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 |
US8206244B2 (en) | 2008-01-10 | 2012-06-26 | Adams Golf Ip, Lp | Fairway wood type golf club |
US8088021B2 (en) | 2008-07-15 | 2012-01-03 | Adams Golf Ip, Lp | High volume aerodynamic golf club head having a post apex attachment promoting region |
US20100016095A1 (en) | 2008-07-15 | 2010-01-21 | Michael Scott Burnett | Golf club head having trip step feature |
US8858359B2 (en) | 2008-07-15 | 2014-10-14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High volume aerodynamic golf club head |
US8337327B2 (en) * | 2008-12-15 | 2012-12-25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Fairway wood type golf club head |
US20100234125A1 (en) | 2009-03-16 | 2010-09-16 | Steven Aoyama | High launch and low spin golf ball and golf club combination |
US20100234126A1 (en) | 2009-03-16 | 2010-09-16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elevated face |
US8808108B2 (en) | 2009-05-08 | 2014-08-19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JP2010273804A (ja) | 2009-05-27 | 2010-12-09 | Sri Sports Ltd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8951143B2 (en) | 2009-06-11 | 2015-02-10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weight attachment mechanisms and related methods |
JP4996650B2 (ja) | 2009-06-12 | 2012-08-08 |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
US8496544B2 (en) | 2009-06-24 | 2013-07-30 | Acushnet Company | Golf club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US8172697B2 (en) * | 2009-08-17 | 2012-05-08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Selectively lightened wood-type golf club head |
JP5331667B2 (ja) | 2009-12-01 | 2013-10-30 | 学校法人 関西大学 | ゴルフクラブの設計方法及びゴルフクラブ |
US8641550B2 (en) | 2009-12-22 | 2014-02-04 | Cobra Golf Incorporated | Golf club heads |
US8821312B2 (en) | 2010-06-01 | 2014-09-02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 head having a stress reducing feature with aperture |
US9220953B2 (en) | 2010-12-28 | 2015-12-29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Fairway wood center of gravity projection |
US9358430B2 (en) | 2010-12-31 | 2016-06-07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High loft, low center-of-gravity golf club heads |
US8608587B2 (en) | 2011-10-31 | 2013-12-17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turbulator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golf club heads with turbulators |
US8834294B1 (en) | 2012-06-08 | 2014-09-16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center of gravity adjustability |
US9144722B2 (en) * | 2013-03-14 | 2015-09-29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optim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
US10434381B2 (en) | 2013-03-14 | 2019-10-08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Club head having balanced impact and sw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US10610745B2 (en) * | 2013-03-14 | 2020-04-07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optim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
US9168429B2 (en) * | 2013-03-14 | 2015-10-27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optim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
US9186561B2 (en) * | 2013-03-14 | 2015-11-17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optim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
US9925430B2 (en) | 2013-05-02 | 2018-03-27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Golf club heads with ribs and related methods |
US9717962B1 (en) * | 2014-12-17 | 2017-08-01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Golf club head with center of gravity adjustability that optimizes products of inertia |
GB2550724B (en) | 2015-01-23 | 2018-07-18 | Karsten Mfg Corp | Golf club head with chamfer and related methods |
US9868036B1 (en) * | 2015-08-14 | 2018-01-16 | Taylormade Golf Company, Inc. | Golf club head |
JP6889185B2 (ja) | 2016-05-27 | 2021-06-18 | カーステン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リ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混合材料の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JP7157080B2 (ja) * | 2017-05-05 | 2022-10-19 | カーステン 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リ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調整可能な静止面角度を備えた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US10245481B1 (en) | 2017-12-21 | 2019-04-02 | Acushnet Compnay | Golf club head |
TWI737301B (zh) * | 2019-05-15 | 2021-08-21 | 美商卡斯登製造公司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
2020
- 2020-05-15 TW TW109116299A patent/TWI737301B/zh active
- 2020-05-15 TW TW111145083A patent/TWI817842B/zh active
- 2020-05-15 KR KR1020217040997A patent/KR20220007169A/ko active Pending
- 2020-05-15 EP EP24212444.4A patent/EP4483975A3/en active Pending
- 2020-05-15 EP EP20805596.2A patent/EP3969132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5-15 WO PCT/US2020/033216 patent/WO2020232383A1/en unknown
- 2020-05-15 TW TW110127042A patent/TWI763562B/zh active
- 2020-05-15 TW TW111112042A patent/TWI789281B/zh active
- 2020-05-15 JP JP2021568147A patent/JP7572382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5-15 US US16/875,632 patent/US1096723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05 US US17/301,499 patent/US11541287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2-19 US US18/068,448 patent/US12042700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7-12 US US18/770,997 patent/US2024035906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10-10 JP JP2024178419A patent/JP2025011231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02615A1 (en) * | 2010-12-28 | 2012-08-09 |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Inc. | Fairway wood center of gravity projection |
US20120196701A1 (en) * | 2011-01-27 | 2012-08-02 | Nike, Inc. | Golf Club Head or Other Ball Striking Device Having Impact-Influencing Body Features |
US20120322573A1 (en) * | 2011-06-14 | 2012-12-20 | Robert Boyd | Golf club assembly and golf club with aerodynamic features |
US20130029780A1 (en) * | 2011-07-29 | 2013-01-31 | Cobra Golf Incorporated | Golf club head with optimized moi and/or roll radius |
US20180140906A1 (en) * | 2016-11-18 | 2018-05-24 | Karste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Club head having balanced impact and sw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TWI656901B (zh) * | 2016-11-18 | 2019-04-21 | 美商卡斯登製造公司 | 具有擊球平衡性與揮桿表現性之高爾夫球桿頭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220711A1 (en) | 2021-07-22 |
JP2025011231A (ja) | 2025-01-23 |
TW202241560A (zh) | 2022-11-01 |
EP4483975A2 (en) | 2025-01-01 |
TWI789281B (zh) | 2023-01-01 |
KR20220007169A (ko) | 2022-01-18 |
US20200360772A1 (en) | 2020-11-19 |
EP4483975A3 (en) | 2025-03-05 |
US20230201673A1 (en) | 2023-06-29 |
TW202108212A (zh) | 2021-03-01 |
WO2020232383A1 (en) | 2020-11-19 |
JP2022532227A (ja) | 2022-07-13 |
US20240359065A1 (en) | 2024-10-31 |
JP7572382B2 (ja) | 2024-10-23 |
EP3969132A1 (en) | 2022-03-23 |
EP3969132A4 (en) | 2023-01-11 |
TWI817842B (zh) | 2023-10-01 |
TWI763562B (zh) | 2022-05-01 |
TW202315661A (zh) | 2023-04-16 |
TW202204015A (zh) | 2022-02-01 |
US11541287B2 (en) | 2023-01-03 |
US12042700B2 (en) | 2024-07-23 |
US10967232B2 (en) | 2021-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37301B (zh) | 具有平衡擊球與揮桿表現特性的高爾夫桿頭 | |
TWI638678B (zh) | 具有擊球平衡性與揮桿表現性之高爾夫球桿頭 | |
US10888753B2 (en) | High loft, low center-of-gravity golf club heads | |
US10888750B2 (en) | Low and back crown mass for a golf club head | |
JP5638074B2 (ja) | フェースインサート材料を有す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または他の打球装置 | |
US10213659B2 (en) | Golf club head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golf club heads | |
JP6878311B2 (ja) | ポリマーホーゼルを備える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 |
US20230372785A1 (en) | Golf club head | |
US9731170B2 (en) | Golf clubs and golf club heads | |
US11173356B2 (en) | Golf club head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golf club heads | |
WO2018156205A1 (en) | Golf club head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golf club heads | |
US12029947B1 (en) | Golf club head | |
US11904216B2 (en) | Golf club head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golf club heads |